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关于阳光班级建设中的思考
作者:张晓丽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教师版》2014年第15期
摘要:笔者结合在班级管理中对班级纪律、班级卫生、学生学会做人、班级学习等方面的一些具体做法,对如何建立阳光班集体做了浅显的思考。
关键词:阳光;班级建设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5-020-1所谓班级管理就是在管理班级时发现那些暗含玄机、事关成败的小事与苗头,并对这些小事与苗头进行感知、洞察、思考和处理,从而维护班级正常发展的一种管理方式。结合我们学校的阳光教育改革,在班级建设方面,我也常常思考如何进行。
第一篇:“静”——班级纪律篇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用这两句诗来形容班级中的学生一旦习惯了班级原来的氛围,都会习以为常再恰当不过了。
案例一
中途要带初二年级中让人头疼的9班了,初次进班时,我足足在讲台上站了10分钟,教室里居然安静不下来,我知道挑战开始了!等近乎安静下来时,我平静地问刚才身边一位吵闹的同学,当上课铃声响了以后,你认为你们应该做什么?该生不语。我接着提高音量继续追问,当上课铃声已响,老师已经来了,你认为你们更应该怎么做?该生仍然不语。全班鸦雀无声。我最后说到:“铃声响,嘴巴闭。”这是我作为我们班的班主任定的第一条规定。接下来的第一个月,我和班委就查这一条,让学生做到安静地准备上课,打破他们原来的坏习惯,和他们一起建立起一种新的好习惯!
安静,成为我们班的第一条班规,一开始的课前伏桌静的习惯养成后,后面我又将它落实到其他方面。就像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德曼与弗雷瑟于1966年提出的登门槛效应一样。一个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为了避免认知上的不协调,或想给他人以前后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这种现象,犹如登门坎时要一级台阶一级台阶地登,这样能更容易更顺利地登上高处[1]。
第二篇:“净”——班级卫生篇
“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我用这两句诗来要求我们班的学生,在班级卫生方面也是如此。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关于阳光班级建设中的思考
作者:张晓丽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教师版》2014年第15期
摘要:笔者结合在班级管理中对班级纪律、班级卫生、学生学会做人、班级学习等方面的一些具体做法,对如何建立阳光班集体做了浅显的思考。
关键词:阳光;班级建设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5-020-1所谓班级管理就是在管理班级时发现那些暗含玄机、事关成败的小事与苗头,并对这些小事与苗头进行感知、洞察、思考和处理,从而维护班级正常发展的一种管理方式。结合我们学校的阳光教育改革,在班级建设方面,我也常常思考如何进行。
第一篇:“静”——班级纪律篇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用这两句诗来形容班级中的学生一旦习惯了班级原来的氛围,都会习以为常再恰当不过了。
案例一
中途要带初二年级中让人头疼的9班了,初次进班时,我足足在讲台上站了10分钟,教室里居然安静不下来,我知道挑战开始了!等近乎安静下来时,我平静地问刚才身边一位吵闹的同学,当上课铃声响了以后,你认为你们应该做什么?该生不语。我接着提高音量继续追问,当上课铃声已响,老师已经来了,你认为你们更应该怎么做?该生仍然不语。全班鸦雀无声。我最后说到:“铃声响,嘴巴闭。”这是我作为我们班的班主任定的第一条规定。接下来的第一个月,我和班委就查这一条,让学生做到安静地准备上课,打破他们原来的坏习惯,和他们一起建立起一种新的好习惯!
安静,成为我们班的第一条班规,一开始的课前伏桌静的习惯养成后,后面我又将它落实到其他方面。就像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德曼与弗雷瑟于1966年提出的登门槛效应一样。一个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为了避免认知上的不协调,或想给他人以前后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这种现象,犹如登门坎时要一级台阶一级台阶地登,这样能更容易更顺利地登上高处[1]。
第二篇:“净”——班级卫生篇
“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我用这两句诗来要求我们班的学生,在班级卫生方面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