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市第一中学
微型课题研究手册
课题编号: 立项学科: 语文
课题名称: 论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烛之武
课题主持人: 张宏茹
研究人员:
立项时间: 2014年2月
延安市第一中学教科室
2014年制
自学文献资料(2)
课题研究实验课(活动)记录表(1)
师:看来同学们是注意到了注解中对人物身份的介绍我们再来看“秦师”中的“师”是什么意思?
生(齐):军队
师:好!谁来给大家解一下题目?
生2:烛之武使秦国的军队撤退
师:解释得很准确那么一个人怎么能使强大的军队撤退呢?我们现在就来读课文
二、初读文本,读准字音,读清句读
师:同学们在学习文言文时有什么好办法呀?
生(多数学生):多读
师:多读,这的确是个好办法!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现在我们放声地来读课文在读书时,拿起笔来,把你认为读得不准的或者需要特别注意的字圈出来,把要注意断句的句子划下来 生:(自由朗读)
师:哪位同学给大家说一说要特别注意哪些字的读音?
生3:“秦军氾南”的“氾”,还有“佚之狐”的“佚”,“夜缒而出”的“缒”,还有“越国以鄙远”的“鄙”,“焉用亡郑以陪邻”的“陪”,“君之薄也”的“薄”,“若舍郑以为东道主”的“舍”,“朝济而夕设版焉”的“朝”,“杞子、逄孙”的“逄”,“微夫人之力”的“夫”,“失其所与,不知”中的“知” 生4(补充):还有第2段中的“秦伯说”中的“说” 师:你为什么读“悦”呢?
生4:这句话来看,是“秦伯很高兴”的意思,这个“说”应该是“喜悦”的“悦”,是高兴的意思
师:请同学们为这个词加个注解,“说”通“悦”,高兴的意思 师:刚才同学提到一个字,“微夫人之力”,这个地方读二声,同学们看到这篇文章当中还有一句话“夫晋,何厌之有”,这里的“夫”也应读二声“夫”读二声的时候是句首发语词,刚才背诵的“夫战,勇气也”和它是一样的那么“夫人之力”的“夫”是什么意思?(停顿)代词,那,那个
(生记录笔记)
师:请一位同学来给大家朗读一下这篇课文
(生5朗读全文)
师:读得很通顺,但是有一个字还是读得不准哪一个字? 生6:“夫晋,何厌之有”的“夫”是二声
师:我们一起来读这句话
(生齐读“夫晋,何厌之有)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读这篇课文,要特别注意刚才同学们强调过
的字音,还有断句,刚才那个同学把“晋军函陵,秦军氾南”这句断得很好我们一起来读,“晋侯秦伯围郑——”开始! (生齐读课文)
三、再读文本,理解文意
师:同学们在读的过程当中有哪个字、词或是句子读不懂的,找出来,我们共同来解决这些些问题
生7:能不能解释“邻之厚,君之薄也”的“厚”和“薄” 师:要想读懂这个句子,我们可以看一看上面那个句子是怎么说的请你给大家读读上面那句话
生7: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师:“焉用亡郑以陪邻?”是什么意思?你来给大家说说看 生7:为什么要越过郑国而加强邻国的实力?
师:你说得也很对,增加邻国的土地,那么这里面他们谈论的是一个什么话题呢?
生7:领土
师:领土的问题,关于国力的问题那么下面这个“厚和薄”跟这个话题有没有关系呢?
生7:应该有
师:那么“厚和薄”应该指什么?你来给大家说说看
生7:“厚”是指土地广阔,“薄”是指土地被„„被削弱 师:那你再给大家来翻译一下这句话
生7:邻国的土地增加了,您的国家的土地就被减少了 师:大家说他这种翻译行不行啊?
生(齐声):行!
师:这位同学是自已解决了这个问题,而且还提示我们如果在翻译哪句话不懂的时候,可以想很好的办法,是什么办法? 生8:联系上下文
师:这是很好的办法!还有哪个同学有不懂的地方?
生9:“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东封”和“西封”里的“封”意思一样吗?
师:你的观点呢?
生9:应该不一样吧
师:怎么不一样
生9:“东封”的“封”应该是动词“西封”的“封”是名词,西边的边界
师:她这样理解,其他同学同意吗?来,这位同学说说
生10:东封郑,应该是把“封”看作动词,郑国将东面封为自己
的土地后面那个“西封”就是“西边的边界”,“封”是一个名词
师:你觉着这两个“封”字的用法是不一样的
生10:对
师:大家同不同意?
生(齐):同意
师:看来有的同学对“东封”与“西封”还不太理解我们可以看一春秋时期的一个国界地图(大屏幕展示春秋时期地图)怎么叫“东封郑”(手指郑国)向东,以郑国的边界作为东边的领土;西封,秦在晋的西侧看一看这个图,我们就知道了这句话什么意思好,刚才这个同学抓住了一句话当中一样的词出现了两次,意思是不一样的我们要注意,在读文言文当中关注这种现象还有哪位同学有问题?
生11:第一自然段的“夜缒而出”
师:“夜缒而出”这一句,你个地方不懂?
生11:“缒”的意思是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它的意思是将烛之武送出城外,还是别的什么吗?
师:你的理解呢?
生11:用绳子将烛之武送出城外
师:她理解的对不对呀?
生(齐声):对
师:要坚定自己的想法,这位同学在理解句子时把省略的成份——烛之武补出来了,这样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生12:60页第一行的“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不明白
师:这一句你在理解时难点在哪里?
生12:“舍郑”的“舍”
师:哪位同学给他解释一下?
生13:放弃,舍弃
师:那你来给大家翻译一下这个句子
生13:如果放弃了郑国,把郑国作为东方道路的主人
师:翻译得非常准确这句里面的“以之为”那个“之”应该指谁? 生(齐):郑国
师:这位同学在翻译的时候把省略的成份给补出来了我们在翻译的时候,要注意把省略的那些内容结合上下文把它补出来
师:我们在读文言文时常常会遇到一些理解上的问题,一方面要在平日积累文言知识,另一方面可以试着用结合上下语境、补充省略的成份等办法来帮助我们理解句子的意思,这样同学们就能够把课内的知识迁移到课外去,去解决更多的问题现在没有同学
提问了,看来咱们已经基本理解了文章的意思了哪位同学能用比较简洁的话来讲一下这个故事?要求起因、经过、结果好,谁来试试?
生14:晋国国君和秦国国君一起包围郑国,就因为郑国以前的时候没有以礼对待晋国的国君后来郑国国君在佚之狐的提议下请求于烛之武,希望烛之武去说服秦穆公不攻打郑国于是,烛之武去见秦伯,对秦伯晓之以理,先告诉他灭亡郑国以后对秦国没有好处,然后说如果不灭亡郑国,以郑国为东方道路上的主人,可以给秦国带来一系列好处同时对秦穆公说起以前晋国的失诺,结果秦穆公放弃了攻打郑国
师:嗯,她讲得怎么样?
生15:挺好,讲得比较完整
四、三读文本,分析鉴赏
师:这个故事最核心的人物是谁?
生:(齐声)烛之武!
师:下面我们再来读课文这一次读,就不能仅仅满足读顺了字音,读懂了句子,要读出文言文的气韵怎么能读出气韵呢?我们得知道说话人是什么样的心理,然后再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来读出这种心理关于烛之武有两段话,我们来看第一段话——烛之武和郑伯的对话
师:现在两个人一组,分角色来读一读这段话你觉得应该用怎样的语调来读出人物的气韵?(生自由朗读)
师:请一组同学来给大家读一读
(生16与生17分角色读)
师:好,我们先请“郑伯”先坐下请问“烛之武”,你为什么用这样的语气来读呢?
生16:因为我烛之武年轻的时候不被重用,现在到老了你们才来求我,太没有诚心了所以用了委婉地托辞的语气
师:“郑伯”呢?
生17:因为现在是郑国请求烛之武,所以他就用比较委婉的语气来请求烛之武,帮助郑国来处理现在的事情
师:然后你的语气怎么读的呀?
生17:应该委婉点儿,有请求的味道
师:同学们同意这两位同学的意见吗?比如说郑伯的话,里面有没有别的什么意思呀?好像有两个意思,要不要有语气的变化呀?
生18:郑伯后来可能有一些威胁烛之武的意思因为他说“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他这里明显是在暗示烛之武“如果郑国灭亡了,对你也不会有什么好处”
师:我们会想起一句话来“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是吧? 生18:对
师:你很有见解!你能给大家读一读郑伯的话吗?试试吧! (生18读)
师:你读得不错,读出了语气的变化
师:刚才同学们分析了烛之武是委婉的托辞,他为什么又答应了呢?
生19:“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师:也就是说郑伯抓住了烛之武的一种心理仅仅如此吗?从烛之武的话中你还能读到什么呢?
生20:我认为烛之武是一个郑国人,面临晋国来攻打自己的国家,他也是爱国的,所以他要去
师: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师:我们再来试着读一读,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
(生自由大声读,体会)
师:看来呀,郑伯是抓住了烛之武的心理来说服对方的,也就是抓住说理的要害我们来看最精彩的一段——烛之武见秦伯看烛之武抓住了什么要害来说服秦伯的同学们在讲这个故事的时候,讲到了晋国为什么攻打郑国,可说了秦国为什么攻打郑国了吗? 生(大多数):没有
师:好,我们来自己出声地读一读这段,看你能不能发现秦国攻打郑国的原因
(生自由朗读)
生21:他想灭掉郑国,把郑国作为自己领土的一部分
师:那么秦晋的联盟是以什么为基础的?
生22:利益
师:是冲着一个“利”字而来(板书)那么这样的联盟能不能持久呢?所谓“天下以利合者必以利分”既然烛之武看到了这一点,他必然要在“利”上大做文章,来说服秦伯好,我们再来读,看一看烛之武抓住了“利”从哪些角度来做文章?拿出笔来,自己勾画一下有了自己的观点以后,前后几个同学可以交流一下 (生读,勾画,交流)
师:下面我们就来交流一下这个问题
生23:他是先是说如果灭掉郑国的话,晋国的利益会比秦国的利益大,然后说明对秦国不利然后又说不灭掉郑国的话,对秦国会利大于弊
师:好,这位同学找到了一个角度,一个方面其他同学呢? 生24:第二个观点是“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
夕设版焉”,抓住的是晋军的无信,“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通过边界太远,很难管理,来说服秦伯
师:说服(强调“说”的读音),很好呀,有自己独到的发现 生25:应该是主要从两方面来游说的第一个方面是郑国对秦国的利益,“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第二个方面从晋国对秦国的坏处说的,“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主要说明了晋国的无信还有“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说明晋国的贪婪以及对领土无限止地要求 师:我们把这几个同学的发言放在一起,理一理,它主要就是从秦国和郑国的利害关系说明,如果是亡郑的话,结果是什么——“邻之厚,君之薄也”;如果是放弃攻打郑国呢?“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好,刚才同学们说到了秦国与晋国之间的关系,晋国是无信,怎么无信?(与生一起)“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而且“夫晋,何厌之有”,也就是说晋国有这种狼子野心,他比较贪婪,他想不断地扩张自己的领土,这必然会伤害到秦国的利益结果是什么呢?——
生(齐说):“阙秦以利晋”!
师:同学们刚才分析得非常好那么我有一个问题,既然是抓住说理的要害——“利”字,为什么烛之武一见到秦伯之后就慷慨激昂地说出这番话呢?他先说“夫晋,何厌之有”,这样说行吗?先说“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行吗?为什么一见秦伯就说“郑既知亡矣”?
生26:他这样说是为了缓和一下,就说明秦国如果想取郑国的话,是轻而易举的;然后,有点讨好秦君的意思;接着,又说了不利于秦的理由,这样不会引起冲突
师:还有哪个同学来说说你的理由?
生27:先把郑国的利益放轻,让他觉得郑国的利益是可有可无,如果是有的话,可以当作一块肉,然后这块肉可以有毒,也可以没有毒,然后可以害晋,然后可以拿这块肉当作诱饵,钓晋这条鱼,可以把这条鱼毒死,两个人联盟,然后就是“共其乏困” 师:这位同学的话有点高深,有没有道理?
生(部分):有点
师:有点?道理在哪里?你能再给大家解释一下吗?
生27:其实就是表面上先把郑国的利益看轻,这个砝码比较轻的时候,让他觉得郑国可有可无,放弃攻打的理念,然后是“越国以鄙远”,也是说了这层意思;然后才能接着说后面这个“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双方结盟之后,可以把它放在晋国的旁边,联合郑国对秦国更加有利
师:好,请坐!大家听明白了吧?什么意思?他就是说我先把自己的地位放轻一点,就让秦国放松了警惕然后再像这位同学说的,
我不是很有政治头脑、外交才能,倒佩服两位古人——晏子与烛之武。 晏子出使,楚国大王嘲笑他身材矮小,只开了一个小洞让他进城。晏子不愠不怒,简单一句:“进狗国才钻狗洞,你们的国家是狗国吗?”就轻而易举地的挽回颜面,迫使楚国大开城门隆重迎接他。
携着国家尊严,晏子不卑不亢。
宴席上,楚王为了羞辱晏子,指着身材魁梧的大臣说:“你看寡人国家的大臣各个品貌端庄,怎么你的国君派你来了,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晏子抿了一口酒,“大王说笑了,齐国人才济济。只是我国有个不成文的规定,有才之人出访强国,无才之人出访弱国,恕我无能只能到这儿来了。”楚王语塞,挥挥手宣内侍押犯人上殿。“这个偷盗犯是齐国人,晏大夫你如何解释?” “听说南方的柑橘又香又甜,移植北方却苦涩难咽。齐人在齐国安居乐业,到楚国却以偷盗为生。您说这是为什么呢?”楚王立即哑口无言。
外交,靠的不仅是能言善辩。单说是口才,未免太过肤浅。最重要的还是一颗爱国心、荣辱心!
烛之武在这一点上,与晏子算得不谋而和。
可惜他没有晏子那么幸运,烛之武这匹千里马直到晚年才被伯乐举荐,可谓大器晚成。
或许,烛之武应该庆幸秦晋围郑给了他机遇。倘若没有晋文公的欲加之罪,使得郑文公走投无路。烛之武就注定被埋没!
如此,我就不得不谴责郑文公临时抱佛脚。一国之君,行事不知三思而行。为求保全竟对一介臣下卑躬屈膝,实在有失君王风范!若要反驳:郑文公是知耻而后勇。那我倒要问一句,假设当初郑文公以礼相待晋文公,又怎会落下话柄招得大祸将至去求烛之武?
如果无言以对,那我就继续“个抒己见”。
佚之狐虽是伯乐,却算不得有德之臣。郑文公终日高高在上,不能明察秋毫,身为臣子的佚之狐就应该唯才是举,何必等到国难当头才对已经步入岁暮之年的烛之武委以重任?其次,危急时刻让国君去求臣下,不懂为君避辱,是为不智!
相较之下,晋文公便显得很有远见,没有因为战败而不仁、不智、不武。 再言秦穆公背弃盟友,看似不义。但站在国家利益上,他并没有做错。的确,国与国之间既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肩负一国百姓的安危,秦穆公不但没有做错,反而有功。至少,晋文公是因为秦穆公而撤兵,免掉了一场硝烟。
所以,烛之武是居功至伟的。他顾及大局,劝退秦师。没有记旧怨,颇有大将之风。
遗憾的是,郑文公这样治理国家,流失的人才又岂止烛之武一人?以至后来被秦国统一天下,成了理所当然。
课题研究实验课(活动)记录表(2)
也并没有完全在我的预期之内,但课文中烛之武对秦伯的说辞的各个
层次已经基本上都体现出来了。这时候我说:“好,你们的分析很有道
理,但是还有一个问题:如果你要说服别人,是否只要把自己想说的
都说出来就行了?我们知道,烛之武是一个即将被吞并的弱国的大臣,
而秦伯是当时一个强国的君主,考虑到双方的立场,我们是否能够把
烛之武的言辞组织一下、润色一下,让秦伯更容易接受一些? ”看得出
来,同学们都在思考,但是这个问题也许比较抽象不易回答,于是我
换了一个问题:“如果你是烛之武,我还是秦伯,你见到我时一开始说
什么比较好? ”一位同学站起来就说:“郑国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弱小,你
如果要进攻我们的话我们一定会战斗到最后一个人的! ”我怒道:“你敢
挑衅我?!明天就灭了你! ”同学们哄堂大笑。又有一位同学很自信地
站起来:“秦伯你的目光太狭隘了!你们灭了郑国、晋国„„”没等他
说完,我就大声说道:“你敢说我目光狭隘!拉出去砍头! ”同学们又
是一阵大笑。我继续问:“还有什么更好的回答?”同学们沉默了很久,
我于是提示道:“现在的情况是,我当然知道你来的目的是什么,但是
我已经动用兵力千里迢迢到了这里,郑国指日可灭。这一点你也完全
清楚。而在前面的讨论中,你也已经知道怎样的分析思路能够打动我。
那么现在的问题是,怎样才能更好地顺应我此时的心理,能顺理成章
地引出之后的分析呢?”等了一会儿,终于有一位学生举手试答:“我
们郑国很弱小,在秦国的军威之下当然是不堪一击的。但是„„”
我说:“很好!这是一种以退为进式的开头。所谓‘将欲取之,必
先与之’,有时候主动示弱坦陈自己面临的不利的客观情势也是谈判中
很高明的技巧。这使得双方对问题的认知能够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
从而使对方更容易接受你进一步的分析。当然,谈判中的技巧很多,
这只是其中一种。比如前面有同学一开始就指责秦伯目光狭隘,这其
实也是一种以进为退式的策略,只是在当时的情况下风险比较大。同
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更多地留意一下人与人交流中的语言策略问
题,这对大家以后的人际交往是大有好处的。现在让我们打开课本,
看看当时烛之武到底是怎么说的。”
这时候同学们惊奇地发现,烛之武的说辞和刚才的讨论惊人地相
似: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以退为进的示弱。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进一步的以退为进。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灭亡郑国对
秦国没有好处。
“邻之厚,君之薄也。”——灭亡郑国对秦国反而有害处。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保存郑国对秦国的好处。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
也。”——以事实证明晋国是不可相信的。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不阙秦,将焉取
之?”——以晋国的野心进一步说明灭亡郑国对泰国的害处。
“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将选择权交回秦伯。
这时候快下课了,我就要求同学们课后结合课本的注释和字典的
解释来理解这些语句,并在第二天的课上让同学们翻译这些语句,共
同梳理文中的多义词、词类活用以及状语后置、宾语前置等语法现象。
我发现,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之后,不仅那天的作业做得特别好,
连第二天上课时文言知识的讲授过程也变得容易很多。
如果这样的良好状态能够持续下去的话,我相信学生们无论是在
文言知识的积累上还是在对人文传统的认识上都会有很大的提高。然
而在这篇课文之后紧接着上初唐魏徵的骈文《谏太宗十思疏》时,我
发现学生的兴趣又低沉了下去,任由我费尽口舌,学生学习时仍然显
得相当沉闷消极。这不能不让我深入思考其中的原因。
但是就目前的高中语文教学整体而言,对文言文学习中文言知识
讲授和人文内涵探讨这两方面各自的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的研究,似
乎都不尽如人意。即以教材的编排而言,将《谏太宗十思疏》这样一
篇对现在的高一学生而言显得枯涩无味的骈文紧接在《烛之武退秦师》
之后讲授,从某种程度上说,不仅挫伤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
还打击了他们学好文言文的信心。(顺带可以一提的是,这两篇课文所
在模块的题目是“寻觅文言津梁”,该模块又分为“因声求气”、“仔细
理会”、“融会贯通”三个部分,每个部分各有两篇文言文。从标题来
看,这个部分似乎的确有循序渐进的意思。然而我感到不解的是,就
这三个标题选择教学文本时的标准是什么?同属于“因声求气”的《烛
之武退秦师》和《谏太宗十思疏》有多少可比性?) 又以苏教版高一第
四册课本中的《滕王阁序》为例:从文言知识讲授的角度看,学习这
篇文章对学生文言阅读水平的提高能有多少帮助?说得功利些,这篇
文章中有多少实词、多少典故是高考需要掌握的?又有多少句子是能
够按照高考要求逐词逐句对应翻译的?而从文学性上来讲,当高中一
年级的学生们一点一点极为费力地啃完《滕王阁序》这样一篇连很多
中文系的大学生都无法轻松读完的、充满典故而又难以翻译的骈文之
后,有多少教师还有自信唤起学生对“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
一色”的兴趣?另一方面,一个最明显的事实是,在看不到一片完整
的天空的城市中长大的学生们,能有多少人曾经看过宏阔的“落霞”、
明净的“秋水”,看过形单影只的“孤鹜”?而对学生解释一幅他们从
来没有真正看到过、甚至无法想象的画面的美感,又能有多少有效性?
课题研究案例(1)
或许对现在大多数高中生而言,文言文已经几乎等同于一门纯粹为
了应付考试的外语;而文言文的教学,也似乎成了一种并不好玩的繁难
的文字游戏。这当然不是一种正常的现象,然而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却令
人相当困惑。在我看来,这个问题由两个层次构成:一方面,在文言知
识的积累上,由于学生从小缺少文言诵读的环境,他们很难通过积累语
感而使文言知识自然而然地内化为自己的思维习惯,从而导致文言知识
的习得只能停留在教师讲授的层面,而无法成为一种相对轻松的理解和
归纳。另一方面,在文言篇章内容的理解上,也正是由于学生对文言文
体的陌生与抵触,再加上现代日常生活的平庸单调,他们往往很难和古
人丰富的情感与思想形成一种呼应,而是觉得这些文章只是早已过时的
古董,这就导致他们用消极的心态来对待文言文的学习,即使在理解文
言文的人文内涵时,也很可能只满足于套用一些现成的条条框框,而不
能产生切身的体悟。
要解决这样的问题,最根本的方法当然是让学生从小就阅读、背诵
案
例
讨
论大量的文言文,培养对文言文的语感,使文言的知识体系内化为个人的思维习惯。这样就能使高中阶段的文言文教学超越现有的知识传授的模式,而成为一种相对轻松的、对已有思维习惯的归纳、整合与提升;并使学生在语言障碍较少的前提下对文言作品的人文内涵得出自己的理
解和感悟,从而实现与古人的心灵交流。然而这样的做法在现有的教育
体制下显然并没有太多的实现可能。但即便如此,我们能做的仍然很多。就上面所分析的两层问题来说,我们就可以从教材的编排与教师的讲授
两方面分别着手,研究总结文言知识讲授和人文内涵探讨两者各自的循
序渐进的科学教学规律,减轻学生对文言文的畏难和抵触心理,在最大
限度上提高教学效率。为什么《烛之武退秦师》上得还算成功?说到底,并不是因为我上课水平高,而更多的是因为这篇文章符合高中一年级学
生的学习规律:从人文精神的传递上说,这篇文章生动地写出了一个通
过口才而达到实际交流目的的实例,尽管它未必有非常深刻的人文内
涵,却能够使学生认识到,占人的生活与今人的生活并非格格不入,今
人可以借鉴古人的经验运用于自己的生活实践,从而激发学生进一步探
究、了解古人思想的兴趣;而从文言知识的讲授上说,这篇文章中的典
故生动而不晦涩(如“东道主”的来历) ,知识点的体现丰富而不庞杂,
学生有能力自己进行归纳,并将其消化吸收。
我的课题研究故事 《论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烛之武》这一课题的确立,是我们全体语文组在一次下课时间商定的一个课题。在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中,我想到了出自《孙子兵法·谋攻篇》里的一段话: " 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 全军为上,破军次之; 全旅为上,破旅次之; 全卒为上,破卒次之; 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故事不胜枚举,例如“输攻墨守”、“空城计”、“孤胆退敌”“平津战役”、“和平解放北平”等等, 但是在公元前632年(鲁僖公三十二年)发生在秦晋郑三国之间的故事,郑国的烛之武以三寸之舌劝退秦晋之师,更值得我们后人称道学习。
郑国被晋秦两个大国的军队所包围,国家危在旦夕,烛之武奉郑君之命,去说退秦军。国难面前,烛之武他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一番说辞,便说服了秦军,撤出围郑的军队,并且派兵帮助郑国防守,最后晋军也不得已而撤退,从而解除了郑国的危机。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以退为进的示弱。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进一步的以退为进。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灭亡郑国对秦国没有好处。
“邻之厚,君之薄也。”——灭亡郑国对秦国反而有害处。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保存郑国对秦国的好处。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以事实证明晋国是不可相信的。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不阙秦,将焉取之?”——以晋国的野心进一步说明灭亡郑国对泰国的害处。
“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将选择权交回秦伯。
它写得波澜起伏,毫不呆板。当郑国处于危急之际,佚之狐推荐烛之武去说秦君,没想到引起了烛之武的一番牢骚,使事情发生了波折。郑文公的引咎自责,也增添了情节的戏剧性。烛之武在说秦君的时候,一开头就指出亡郑于秦无益;但接着又退一步说:“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以此作为缓冲;紧接下去就紧逼一步说明亡郑对秦不仅无益,当秦国单独退兵之后,子犯发怒要攻打秦军,秦、晋关系一下子转而紧张起来。最后晋文公讲了一番道理,晋军偃旗息鼓,一场风波,终于平息。曲折有致,更能紧扣读者的心弦,增强作品的感染力。
在这篇文章,中心是烛之武说秦君。这个主题本身,决定了它必须着意描绘人物语言,使辞令引人入胜。从这点来说,它不愧是一篇非常漂亮的外交辞令。秦、晋围郑,完全与秦无关,秦国所以出兵,一是与晋国有同盟关系,二是秦穆公想借此捞一把,以扩张自己的势力。当他知道亡郑只能对晋有利,而对秦不仅
研究工作报告(总结)
其他研究过程资料
(具体材料附表后)
证明材料包括:研究日记、研究叙事、研究反思、学生作业作品、个案、谈话记录、交流材料、发表或交流的文章(包括文字和图片资料)、课件、课堂实录等各种能反映研究过程的资料。
延安市第一中学
微型课题研究手册
课题编号: 立项学科: 语文
课题名称: 论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烛之武
课题主持人: 张宏茹
研究人员:
立项时间: 2014年2月
延安市第一中学教科室
2014年制
自学文献资料(2)
课题研究实验课(活动)记录表(1)
师:看来同学们是注意到了注解中对人物身份的介绍我们再来看“秦师”中的“师”是什么意思?
生(齐):军队
师:好!谁来给大家解一下题目?
生2:烛之武使秦国的军队撤退
师:解释得很准确那么一个人怎么能使强大的军队撤退呢?我们现在就来读课文
二、初读文本,读准字音,读清句读
师:同学们在学习文言文时有什么好办法呀?
生(多数学生):多读
师:多读,这的确是个好办法!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现在我们放声地来读课文在读书时,拿起笔来,把你认为读得不准的或者需要特别注意的字圈出来,把要注意断句的句子划下来 生:(自由朗读)
师:哪位同学给大家说一说要特别注意哪些字的读音?
生3:“秦军氾南”的“氾”,还有“佚之狐”的“佚”,“夜缒而出”的“缒”,还有“越国以鄙远”的“鄙”,“焉用亡郑以陪邻”的“陪”,“君之薄也”的“薄”,“若舍郑以为东道主”的“舍”,“朝济而夕设版焉”的“朝”,“杞子、逄孙”的“逄”,“微夫人之力”的“夫”,“失其所与,不知”中的“知” 生4(补充):还有第2段中的“秦伯说”中的“说” 师:你为什么读“悦”呢?
生4:这句话来看,是“秦伯很高兴”的意思,这个“说”应该是“喜悦”的“悦”,是高兴的意思
师:请同学们为这个词加个注解,“说”通“悦”,高兴的意思 师:刚才同学提到一个字,“微夫人之力”,这个地方读二声,同学们看到这篇文章当中还有一句话“夫晋,何厌之有”,这里的“夫”也应读二声“夫”读二声的时候是句首发语词,刚才背诵的“夫战,勇气也”和它是一样的那么“夫人之力”的“夫”是什么意思?(停顿)代词,那,那个
(生记录笔记)
师:请一位同学来给大家朗读一下这篇课文
(生5朗读全文)
师:读得很通顺,但是有一个字还是读得不准哪一个字? 生6:“夫晋,何厌之有”的“夫”是二声
师:我们一起来读这句话
(生齐读“夫晋,何厌之有)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读这篇课文,要特别注意刚才同学们强调过
的字音,还有断句,刚才那个同学把“晋军函陵,秦军氾南”这句断得很好我们一起来读,“晋侯秦伯围郑——”开始! (生齐读课文)
三、再读文本,理解文意
师:同学们在读的过程当中有哪个字、词或是句子读不懂的,找出来,我们共同来解决这些些问题
生7:能不能解释“邻之厚,君之薄也”的“厚”和“薄” 师:要想读懂这个句子,我们可以看一看上面那个句子是怎么说的请你给大家读读上面那句话
生7: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师:“焉用亡郑以陪邻?”是什么意思?你来给大家说说看 生7:为什么要越过郑国而加强邻国的实力?
师:你说得也很对,增加邻国的土地,那么这里面他们谈论的是一个什么话题呢?
生7:领土
师:领土的问题,关于国力的问题那么下面这个“厚和薄”跟这个话题有没有关系呢?
生7:应该有
师:那么“厚和薄”应该指什么?你来给大家说说看
生7:“厚”是指土地广阔,“薄”是指土地被„„被削弱 师:那你再给大家来翻译一下这句话
生7:邻国的土地增加了,您的国家的土地就被减少了 师:大家说他这种翻译行不行啊?
生(齐声):行!
师:这位同学是自已解决了这个问题,而且还提示我们如果在翻译哪句话不懂的时候,可以想很好的办法,是什么办法? 生8:联系上下文
师:这是很好的办法!还有哪个同学有不懂的地方?
生9:“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东封”和“西封”里的“封”意思一样吗?
师:你的观点呢?
生9:应该不一样吧
师:怎么不一样
生9:“东封”的“封”应该是动词“西封”的“封”是名词,西边的边界
师:她这样理解,其他同学同意吗?来,这位同学说说
生10:东封郑,应该是把“封”看作动词,郑国将东面封为自己
的土地后面那个“西封”就是“西边的边界”,“封”是一个名词
师:你觉着这两个“封”字的用法是不一样的
生10:对
师:大家同不同意?
生(齐):同意
师:看来有的同学对“东封”与“西封”还不太理解我们可以看一春秋时期的一个国界地图(大屏幕展示春秋时期地图)怎么叫“东封郑”(手指郑国)向东,以郑国的边界作为东边的领土;西封,秦在晋的西侧看一看这个图,我们就知道了这句话什么意思好,刚才这个同学抓住了一句话当中一样的词出现了两次,意思是不一样的我们要注意,在读文言文当中关注这种现象还有哪位同学有问题?
生11:第一自然段的“夜缒而出”
师:“夜缒而出”这一句,你个地方不懂?
生11:“缒”的意思是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它的意思是将烛之武送出城外,还是别的什么吗?
师:你的理解呢?
生11:用绳子将烛之武送出城外
师:她理解的对不对呀?
生(齐声):对
师:要坚定自己的想法,这位同学在理解句子时把省略的成份——烛之武补出来了,这样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生12:60页第一行的“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不明白
师:这一句你在理解时难点在哪里?
生12:“舍郑”的“舍”
师:哪位同学给他解释一下?
生13:放弃,舍弃
师:那你来给大家翻译一下这个句子
生13:如果放弃了郑国,把郑国作为东方道路的主人
师:翻译得非常准确这句里面的“以之为”那个“之”应该指谁? 生(齐):郑国
师:这位同学在翻译的时候把省略的成份给补出来了我们在翻译的时候,要注意把省略的那些内容结合上下文把它补出来
师:我们在读文言文时常常会遇到一些理解上的问题,一方面要在平日积累文言知识,另一方面可以试着用结合上下语境、补充省略的成份等办法来帮助我们理解句子的意思,这样同学们就能够把课内的知识迁移到课外去,去解决更多的问题现在没有同学
提问了,看来咱们已经基本理解了文章的意思了哪位同学能用比较简洁的话来讲一下这个故事?要求起因、经过、结果好,谁来试试?
生14:晋国国君和秦国国君一起包围郑国,就因为郑国以前的时候没有以礼对待晋国的国君后来郑国国君在佚之狐的提议下请求于烛之武,希望烛之武去说服秦穆公不攻打郑国于是,烛之武去见秦伯,对秦伯晓之以理,先告诉他灭亡郑国以后对秦国没有好处,然后说如果不灭亡郑国,以郑国为东方道路上的主人,可以给秦国带来一系列好处同时对秦穆公说起以前晋国的失诺,结果秦穆公放弃了攻打郑国
师:嗯,她讲得怎么样?
生15:挺好,讲得比较完整
四、三读文本,分析鉴赏
师:这个故事最核心的人物是谁?
生:(齐声)烛之武!
师:下面我们再来读课文这一次读,就不能仅仅满足读顺了字音,读懂了句子,要读出文言文的气韵怎么能读出气韵呢?我们得知道说话人是什么样的心理,然后再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来读出这种心理关于烛之武有两段话,我们来看第一段话——烛之武和郑伯的对话
师:现在两个人一组,分角色来读一读这段话你觉得应该用怎样的语调来读出人物的气韵?(生自由朗读)
师:请一组同学来给大家读一读
(生16与生17分角色读)
师:好,我们先请“郑伯”先坐下请问“烛之武”,你为什么用这样的语气来读呢?
生16:因为我烛之武年轻的时候不被重用,现在到老了你们才来求我,太没有诚心了所以用了委婉地托辞的语气
师:“郑伯”呢?
生17:因为现在是郑国请求烛之武,所以他就用比较委婉的语气来请求烛之武,帮助郑国来处理现在的事情
师:然后你的语气怎么读的呀?
生17:应该委婉点儿,有请求的味道
师:同学们同意这两位同学的意见吗?比如说郑伯的话,里面有没有别的什么意思呀?好像有两个意思,要不要有语气的变化呀?
生18:郑伯后来可能有一些威胁烛之武的意思因为他说“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他这里明显是在暗示烛之武“如果郑国灭亡了,对你也不会有什么好处”
师:我们会想起一句话来“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是吧? 生18:对
师:你很有见解!你能给大家读一读郑伯的话吗?试试吧! (生18读)
师:你读得不错,读出了语气的变化
师:刚才同学们分析了烛之武是委婉的托辞,他为什么又答应了呢?
生19:“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师:也就是说郑伯抓住了烛之武的一种心理仅仅如此吗?从烛之武的话中你还能读到什么呢?
生20:我认为烛之武是一个郑国人,面临晋国来攻打自己的国家,他也是爱国的,所以他要去
师: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师:我们再来试着读一读,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
(生自由大声读,体会)
师:看来呀,郑伯是抓住了烛之武的心理来说服对方的,也就是抓住说理的要害我们来看最精彩的一段——烛之武见秦伯看烛之武抓住了什么要害来说服秦伯的同学们在讲这个故事的时候,讲到了晋国为什么攻打郑国,可说了秦国为什么攻打郑国了吗? 生(大多数):没有
师:好,我们来自己出声地读一读这段,看你能不能发现秦国攻打郑国的原因
(生自由朗读)
生21:他想灭掉郑国,把郑国作为自己领土的一部分
师:那么秦晋的联盟是以什么为基础的?
生22:利益
师:是冲着一个“利”字而来(板书)那么这样的联盟能不能持久呢?所谓“天下以利合者必以利分”既然烛之武看到了这一点,他必然要在“利”上大做文章,来说服秦伯好,我们再来读,看一看烛之武抓住了“利”从哪些角度来做文章?拿出笔来,自己勾画一下有了自己的观点以后,前后几个同学可以交流一下 (生读,勾画,交流)
师:下面我们就来交流一下这个问题
生23:他是先是说如果灭掉郑国的话,晋国的利益会比秦国的利益大,然后说明对秦国不利然后又说不灭掉郑国的话,对秦国会利大于弊
师:好,这位同学找到了一个角度,一个方面其他同学呢? 生24:第二个观点是“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
夕设版焉”,抓住的是晋军的无信,“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通过边界太远,很难管理,来说服秦伯
师:说服(强调“说”的读音),很好呀,有自己独到的发现 生25:应该是主要从两方面来游说的第一个方面是郑国对秦国的利益,“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第二个方面从晋国对秦国的坏处说的,“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主要说明了晋国的无信还有“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说明晋国的贪婪以及对领土无限止地要求 师:我们把这几个同学的发言放在一起,理一理,它主要就是从秦国和郑国的利害关系说明,如果是亡郑的话,结果是什么——“邻之厚,君之薄也”;如果是放弃攻打郑国呢?“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好,刚才同学们说到了秦国与晋国之间的关系,晋国是无信,怎么无信?(与生一起)“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而且“夫晋,何厌之有”,也就是说晋国有这种狼子野心,他比较贪婪,他想不断地扩张自己的领土,这必然会伤害到秦国的利益结果是什么呢?——
生(齐说):“阙秦以利晋”!
师:同学们刚才分析得非常好那么我有一个问题,既然是抓住说理的要害——“利”字,为什么烛之武一见到秦伯之后就慷慨激昂地说出这番话呢?他先说“夫晋,何厌之有”,这样说行吗?先说“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行吗?为什么一见秦伯就说“郑既知亡矣”?
生26:他这样说是为了缓和一下,就说明秦国如果想取郑国的话,是轻而易举的;然后,有点讨好秦君的意思;接着,又说了不利于秦的理由,这样不会引起冲突
师:还有哪个同学来说说你的理由?
生27:先把郑国的利益放轻,让他觉得郑国的利益是可有可无,如果是有的话,可以当作一块肉,然后这块肉可以有毒,也可以没有毒,然后可以害晋,然后可以拿这块肉当作诱饵,钓晋这条鱼,可以把这条鱼毒死,两个人联盟,然后就是“共其乏困” 师:这位同学的话有点高深,有没有道理?
生(部分):有点
师:有点?道理在哪里?你能再给大家解释一下吗?
生27:其实就是表面上先把郑国的利益看轻,这个砝码比较轻的时候,让他觉得郑国可有可无,放弃攻打的理念,然后是“越国以鄙远”,也是说了这层意思;然后才能接着说后面这个“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双方结盟之后,可以把它放在晋国的旁边,联合郑国对秦国更加有利
师:好,请坐!大家听明白了吧?什么意思?他就是说我先把自己的地位放轻一点,就让秦国放松了警惕然后再像这位同学说的,
我不是很有政治头脑、外交才能,倒佩服两位古人——晏子与烛之武。 晏子出使,楚国大王嘲笑他身材矮小,只开了一个小洞让他进城。晏子不愠不怒,简单一句:“进狗国才钻狗洞,你们的国家是狗国吗?”就轻而易举地的挽回颜面,迫使楚国大开城门隆重迎接他。
携着国家尊严,晏子不卑不亢。
宴席上,楚王为了羞辱晏子,指着身材魁梧的大臣说:“你看寡人国家的大臣各个品貌端庄,怎么你的国君派你来了,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晏子抿了一口酒,“大王说笑了,齐国人才济济。只是我国有个不成文的规定,有才之人出访强国,无才之人出访弱国,恕我无能只能到这儿来了。”楚王语塞,挥挥手宣内侍押犯人上殿。“这个偷盗犯是齐国人,晏大夫你如何解释?” “听说南方的柑橘又香又甜,移植北方却苦涩难咽。齐人在齐国安居乐业,到楚国却以偷盗为生。您说这是为什么呢?”楚王立即哑口无言。
外交,靠的不仅是能言善辩。单说是口才,未免太过肤浅。最重要的还是一颗爱国心、荣辱心!
烛之武在这一点上,与晏子算得不谋而和。
可惜他没有晏子那么幸运,烛之武这匹千里马直到晚年才被伯乐举荐,可谓大器晚成。
或许,烛之武应该庆幸秦晋围郑给了他机遇。倘若没有晋文公的欲加之罪,使得郑文公走投无路。烛之武就注定被埋没!
如此,我就不得不谴责郑文公临时抱佛脚。一国之君,行事不知三思而行。为求保全竟对一介臣下卑躬屈膝,实在有失君王风范!若要反驳:郑文公是知耻而后勇。那我倒要问一句,假设当初郑文公以礼相待晋文公,又怎会落下话柄招得大祸将至去求烛之武?
如果无言以对,那我就继续“个抒己见”。
佚之狐虽是伯乐,却算不得有德之臣。郑文公终日高高在上,不能明察秋毫,身为臣子的佚之狐就应该唯才是举,何必等到国难当头才对已经步入岁暮之年的烛之武委以重任?其次,危急时刻让国君去求臣下,不懂为君避辱,是为不智!
相较之下,晋文公便显得很有远见,没有因为战败而不仁、不智、不武。 再言秦穆公背弃盟友,看似不义。但站在国家利益上,他并没有做错。的确,国与国之间既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肩负一国百姓的安危,秦穆公不但没有做错,反而有功。至少,晋文公是因为秦穆公而撤兵,免掉了一场硝烟。
所以,烛之武是居功至伟的。他顾及大局,劝退秦师。没有记旧怨,颇有大将之风。
遗憾的是,郑文公这样治理国家,流失的人才又岂止烛之武一人?以至后来被秦国统一天下,成了理所当然。
课题研究实验课(活动)记录表(2)
也并没有完全在我的预期之内,但课文中烛之武对秦伯的说辞的各个
层次已经基本上都体现出来了。这时候我说:“好,你们的分析很有道
理,但是还有一个问题:如果你要说服别人,是否只要把自己想说的
都说出来就行了?我们知道,烛之武是一个即将被吞并的弱国的大臣,
而秦伯是当时一个强国的君主,考虑到双方的立场,我们是否能够把
烛之武的言辞组织一下、润色一下,让秦伯更容易接受一些? ”看得出
来,同学们都在思考,但是这个问题也许比较抽象不易回答,于是我
换了一个问题:“如果你是烛之武,我还是秦伯,你见到我时一开始说
什么比较好? ”一位同学站起来就说:“郑国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弱小,你
如果要进攻我们的话我们一定会战斗到最后一个人的! ”我怒道:“你敢
挑衅我?!明天就灭了你! ”同学们哄堂大笑。又有一位同学很自信地
站起来:“秦伯你的目光太狭隘了!你们灭了郑国、晋国„„”没等他
说完,我就大声说道:“你敢说我目光狭隘!拉出去砍头! ”同学们又
是一阵大笑。我继续问:“还有什么更好的回答?”同学们沉默了很久,
我于是提示道:“现在的情况是,我当然知道你来的目的是什么,但是
我已经动用兵力千里迢迢到了这里,郑国指日可灭。这一点你也完全
清楚。而在前面的讨论中,你也已经知道怎样的分析思路能够打动我。
那么现在的问题是,怎样才能更好地顺应我此时的心理,能顺理成章
地引出之后的分析呢?”等了一会儿,终于有一位学生举手试答:“我
们郑国很弱小,在秦国的军威之下当然是不堪一击的。但是„„”
我说:“很好!这是一种以退为进式的开头。所谓‘将欲取之,必
先与之’,有时候主动示弱坦陈自己面临的不利的客观情势也是谈判中
很高明的技巧。这使得双方对问题的认知能够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
从而使对方更容易接受你进一步的分析。当然,谈判中的技巧很多,
这只是其中一种。比如前面有同学一开始就指责秦伯目光狭隘,这其
实也是一种以进为退式的策略,只是在当时的情况下风险比较大。同
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更多地留意一下人与人交流中的语言策略问
题,这对大家以后的人际交往是大有好处的。现在让我们打开课本,
看看当时烛之武到底是怎么说的。”
这时候同学们惊奇地发现,烛之武的说辞和刚才的讨论惊人地相
似: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以退为进的示弱。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进一步的以退为进。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灭亡郑国对
秦国没有好处。
“邻之厚,君之薄也。”——灭亡郑国对秦国反而有害处。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保存郑国对秦国的好处。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
也。”——以事实证明晋国是不可相信的。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不阙秦,将焉取
之?”——以晋国的野心进一步说明灭亡郑国对泰国的害处。
“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将选择权交回秦伯。
这时候快下课了,我就要求同学们课后结合课本的注释和字典的
解释来理解这些语句,并在第二天的课上让同学们翻译这些语句,共
同梳理文中的多义词、词类活用以及状语后置、宾语前置等语法现象。
我发现,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之后,不仅那天的作业做得特别好,
连第二天上课时文言知识的讲授过程也变得容易很多。
如果这样的良好状态能够持续下去的话,我相信学生们无论是在
文言知识的积累上还是在对人文传统的认识上都会有很大的提高。然
而在这篇课文之后紧接着上初唐魏徵的骈文《谏太宗十思疏》时,我
发现学生的兴趣又低沉了下去,任由我费尽口舌,学生学习时仍然显
得相当沉闷消极。这不能不让我深入思考其中的原因。
但是就目前的高中语文教学整体而言,对文言文学习中文言知识
讲授和人文内涵探讨这两方面各自的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的研究,似
乎都不尽如人意。即以教材的编排而言,将《谏太宗十思疏》这样一
篇对现在的高一学生而言显得枯涩无味的骈文紧接在《烛之武退秦师》
之后讲授,从某种程度上说,不仅挫伤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
还打击了他们学好文言文的信心。(顺带可以一提的是,这两篇课文所
在模块的题目是“寻觅文言津梁”,该模块又分为“因声求气”、“仔细
理会”、“融会贯通”三个部分,每个部分各有两篇文言文。从标题来
看,这个部分似乎的确有循序渐进的意思。然而我感到不解的是,就
这三个标题选择教学文本时的标准是什么?同属于“因声求气”的《烛
之武退秦师》和《谏太宗十思疏》有多少可比性?) 又以苏教版高一第
四册课本中的《滕王阁序》为例:从文言知识讲授的角度看,学习这
篇文章对学生文言阅读水平的提高能有多少帮助?说得功利些,这篇
文章中有多少实词、多少典故是高考需要掌握的?又有多少句子是能
够按照高考要求逐词逐句对应翻译的?而从文学性上来讲,当高中一
年级的学生们一点一点极为费力地啃完《滕王阁序》这样一篇连很多
中文系的大学生都无法轻松读完的、充满典故而又难以翻译的骈文之
后,有多少教师还有自信唤起学生对“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
一色”的兴趣?另一方面,一个最明显的事实是,在看不到一片完整
的天空的城市中长大的学生们,能有多少人曾经看过宏阔的“落霞”、
明净的“秋水”,看过形单影只的“孤鹜”?而对学生解释一幅他们从
来没有真正看到过、甚至无法想象的画面的美感,又能有多少有效性?
课题研究案例(1)
或许对现在大多数高中生而言,文言文已经几乎等同于一门纯粹为
了应付考试的外语;而文言文的教学,也似乎成了一种并不好玩的繁难
的文字游戏。这当然不是一种正常的现象,然而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却令
人相当困惑。在我看来,这个问题由两个层次构成:一方面,在文言知
识的积累上,由于学生从小缺少文言诵读的环境,他们很难通过积累语
感而使文言知识自然而然地内化为自己的思维习惯,从而导致文言知识
的习得只能停留在教师讲授的层面,而无法成为一种相对轻松的理解和
归纳。另一方面,在文言篇章内容的理解上,也正是由于学生对文言文
体的陌生与抵触,再加上现代日常生活的平庸单调,他们往往很难和古
人丰富的情感与思想形成一种呼应,而是觉得这些文章只是早已过时的
古董,这就导致他们用消极的心态来对待文言文的学习,即使在理解文
言文的人文内涵时,也很可能只满足于套用一些现成的条条框框,而不
能产生切身的体悟。
要解决这样的问题,最根本的方法当然是让学生从小就阅读、背诵
案
例
讨
论大量的文言文,培养对文言文的语感,使文言的知识体系内化为个人的思维习惯。这样就能使高中阶段的文言文教学超越现有的知识传授的模式,而成为一种相对轻松的、对已有思维习惯的归纳、整合与提升;并使学生在语言障碍较少的前提下对文言作品的人文内涵得出自己的理
解和感悟,从而实现与古人的心灵交流。然而这样的做法在现有的教育
体制下显然并没有太多的实现可能。但即便如此,我们能做的仍然很多。就上面所分析的两层问题来说,我们就可以从教材的编排与教师的讲授
两方面分别着手,研究总结文言知识讲授和人文内涵探讨两者各自的循
序渐进的科学教学规律,减轻学生对文言文的畏难和抵触心理,在最大
限度上提高教学效率。为什么《烛之武退秦师》上得还算成功?说到底,并不是因为我上课水平高,而更多的是因为这篇文章符合高中一年级学
生的学习规律:从人文精神的传递上说,这篇文章生动地写出了一个通
过口才而达到实际交流目的的实例,尽管它未必有非常深刻的人文内
涵,却能够使学生认识到,占人的生活与今人的生活并非格格不入,今
人可以借鉴古人的经验运用于自己的生活实践,从而激发学生进一步探
究、了解古人思想的兴趣;而从文言知识的讲授上说,这篇文章中的典
故生动而不晦涩(如“东道主”的来历) ,知识点的体现丰富而不庞杂,
学生有能力自己进行归纳,并将其消化吸收。
我的课题研究故事 《论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烛之武》这一课题的确立,是我们全体语文组在一次下课时间商定的一个课题。在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中,我想到了出自《孙子兵法·谋攻篇》里的一段话: " 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 全军为上,破军次之; 全旅为上,破旅次之; 全卒为上,破卒次之; 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故事不胜枚举,例如“输攻墨守”、“空城计”、“孤胆退敌”“平津战役”、“和平解放北平”等等, 但是在公元前632年(鲁僖公三十二年)发生在秦晋郑三国之间的故事,郑国的烛之武以三寸之舌劝退秦晋之师,更值得我们后人称道学习。
郑国被晋秦两个大国的军队所包围,国家危在旦夕,烛之武奉郑君之命,去说退秦军。国难面前,烛之武他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一番说辞,便说服了秦军,撤出围郑的军队,并且派兵帮助郑国防守,最后晋军也不得已而撤退,从而解除了郑国的危机。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以退为进的示弱。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进一步的以退为进。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灭亡郑国对秦国没有好处。
“邻之厚,君之薄也。”——灭亡郑国对秦国反而有害处。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保存郑国对秦国的好处。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以事实证明晋国是不可相信的。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不阙秦,将焉取之?”——以晋国的野心进一步说明灭亡郑国对泰国的害处。
“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将选择权交回秦伯。
它写得波澜起伏,毫不呆板。当郑国处于危急之际,佚之狐推荐烛之武去说秦君,没想到引起了烛之武的一番牢骚,使事情发生了波折。郑文公的引咎自责,也增添了情节的戏剧性。烛之武在说秦君的时候,一开头就指出亡郑于秦无益;但接着又退一步说:“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以此作为缓冲;紧接下去就紧逼一步说明亡郑对秦不仅无益,当秦国单独退兵之后,子犯发怒要攻打秦军,秦、晋关系一下子转而紧张起来。最后晋文公讲了一番道理,晋军偃旗息鼓,一场风波,终于平息。曲折有致,更能紧扣读者的心弦,增强作品的感染力。
在这篇文章,中心是烛之武说秦君。这个主题本身,决定了它必须着意描绘人物语言,使辞令引人入胜。从这点来说,它不愧是一篇非常漂亮的外交辞令。秦、晋围郑,完全与秦无关,秦国所以出兵,一是与晋国有同盟关系,二是秦穆公想借此捞一把,以扩张自己的势力。当他知道亡郑只能对晋有利,而对秦不仅
研究工作报告(总结)
其他研究过程资料
(具体材料附表后)
证明材料包括:研究日记、研究叙事、研究反思、学生作业作品、个案、谈话记录、交流材料、发表或交流的文章(包括文字和图片资料)、课件、课堂实录等各种能反映研究过程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