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郧县地方财政可持续性问题研究
作者:蔡浩煜 吕军
来源:《今日湖北·中旬刊》2014年第12期
财政可持续性是指作为经济实体的国家财政的存续状态或能力,微观上具体表现为:收入的可持续性(地方财政收入、地方财政收入结构以及地方财政收入的产业来源是影响地方财政自身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和收支的平稳性。
如何增加财政收入并保持科学健康发展,对缓解即期可能产生的矛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结合近年来财政收入现状,我们根据影响财政收入可持续发展的各种因素对郧县的财政可持续性进行了分析,并通过高效运营政府资产和负债,保持政府财政收支的可持续性。在“十二五”新的发展形势下,如何修正 “经济增长能够解决一切问题”的财政经济观念,改变依靠举债的不可持续的财政隐性赤字现状,探寻实现郧县财政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对策,成为郧县财政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一、郧县财政收入现状分析
湖北省郧县地处鄂豫陕三省边沿,汉江上游下段,秦岭巴山东延余脉褶皱缓坡地带,史称“五丁於蜀道,武陵之桃源”。因处于国家重点工程“南水北调”中线水源保护区的战略位置而备受社会关注。基于城镇化进程的稳步推进和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连续多年全县财政收入保持20%以上增速,财政总收入从2010年的4.2亿元增长到2013年的8.6亿元,年均增幅达51%。其中税收自2010年的3.5亿元增长到2013年的7.3亿元,年均增幅达52%,有力推动了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
(一)财政收入整体稳步增长
受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影响、面对骨干税源增速放缓、企业的贷款融资困难,各种结构性减税政策叠加等各项财政减收的诸多困难,财税部门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提前谋划,积极应对,多措并举组织财政收入,保证了财政收入及时、足额、均衡入库。到2013年全年地方财政总收入达到85542万元,同比增长20.1%,年均增幅达51%以上,再创历史新高。
1、产业结构优化成效初显,第三产业税收成为增收主力。
2013年第二产业提供税收(全口径,下同)50897万元,增长17.1%;第三产业提供税收19717万元,增长41%。从规模看,第二产业税收占比72.1%,比2012年下降3.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税收占比27.9%,比2012年上升3.6个百分点。其中:县内工业企业入库税收24189万元,同比增长14.6%。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郧县地方财政可持续性问题研究
作者:蔡浩煜 吕军
来源:《今日湖北·中旬刊》2014年第12期
财政可持续性是指作为经济实体的国家财政的存续状态或能力,微观上具体表现为:收入的可持续性(地方财政收入、地方财政收入结构以及地方财政收入的产业来源是影响地方财政自身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和收支的平稳性。
如何增加财政收入并保持科学健康发展,对缓解即期可能产生的矛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结合近年来财政收入现状,我们根据影响财政收入可持续发展的各种因素对郧县的财政可持续性进行了分析,并通过高效运营政府资产和负债,保持政府财政收支的可持续性。在“十二五”新的发展形势下,如何修正 “经济增长能够解决一切问题”的财政经济观念,改变依靠举债的不可持续的财政隐性赤字现状,探寻实现郧县财政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对策,成为郧县财政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一、郧县财政收入现状分析
湖北省郧县地处鄂豫陕三省边沿,汉江上游下段,秦岭巴山东延余脉褶皱缓坡地带,史称“五丁於蜀道,武陵之桃源”。因处于国家重点工程“南水北调”中线水源保护区的战略位置而备受社会关注。基于城镇化进程的稳步推进和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连续多年全县财政收入保持20%以上增速,财政总收入从2010年的4.2亿元增长到2013年的8.6亿元,年均增幅达51%。其中税收自2010年的3.5亿元增长到2013年的7.3亿元,年均增幅达52%,有力推动了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
(一)财政收入整体稳步增长
受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影响、面对骨干税源增速放缓、企业的贷款融资困难,各种结构性减税政策叠加等各项财政减收的诸多困难,财税部门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提前谋划,积极应对,多措并举组织财政收入,保证了财政收入及时、足额、均衡入库。到2013年全年地方财政总收入达到85542万元,同比增长20.1%,年均增幅达51%以上,再创历史新高。
1、产业结构优化成效初显,第三产业税收成为增收主力。
2013年第二产业提供税收(全口径,下同)50897万元,增长17.1%;第三产业提供税收19717万元,增长41%。从规模看,第二产业税收占比72.1%,比2012年下降3.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税收占比27.9%,比2012年上升3.6个百分点。其中:县内工业企业入库税收24189万元,同比增长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