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业带动就业
由美国房产市场泡沫促成的金融危机的爆发,对中国经济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许多公司因其影响濒临破产,甚至倒闭,这样就直接导致我国大量农民工失业。
据《Financial Times》(金融时报)刊登的文章称,受全球金融风暴影响,中国共有超过2000万农民工失去工作,返回农村或城镇;中国政府官员也援引中国农业部的调查数据称,截止到1月25日,即中国农历春节长假开始时,中国1.3亿异地打工的工人中有15.3%失去工作,并离开沿海制造业中心城市返回家乡。其中江西省的农民工失业的也不计其数,就我的家乡失业的就很多„„
面对如此之多的农民工失业问题,该采取怎样的措施呢?就我个人觉得可以如下行之:以创业带动就业。
当前及今后有相当一段时期,我国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有利于发挥创业的就业倍增效应,对缓解失业农民工就业压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农民工返乡对于减轻城市就业压力,缓解城市就业和其它社会矛盾是有利的。提高城市化水平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即城市要有能力吸纳农村
剩余劳动力,城市要为农民进城创造就业机会,城市要为农民提供一定的社会保障,城市要能解决农民工子弟上学等实际生活需要。如果大量农民进城找不到工作,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历史上曾有过这方面的教训。英国在工业革命初期,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业部们转移,很多的失地农民在城市中没有找到工作,
因为城市没有提供足
够的就业岗位,城市没有准备好。结果,这些农民成为城市“游民”的主体,城市不堪重负。有人说当时伦敦的游民占全市人口的25%,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所以,不能盲目追求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要注重农村的发展,以创业带动就业。
金融危机的爆发,对中国生产出口产品的企业是个考验,对中国的就业也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对此,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农民工返乡,可以自主从事农业生产,以创业带动就业。这样不仅顺应了政府拉动内需的要求,还可以增加我们国家的粮食储备,增强我们国家在粮食方面抵御风险的能力。
面对当今的形势,政府应该逐步提高粮食收购价格,吸引返乡的农民工种粮,这对于提高农业劳动率水平,发展农业生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有帮助的。农民工经过城市工作和生活的“洗礼”,获得了现代社会的理念,感受到了现代生活的方式,学到了一定的市场经济经营管理经验,他们返乡后会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把这些东西融入到农业生产活动中。这样,以创业带动就业。
另外,政府应高度关注农民工返乡的动向,掌握农民工返乡的规模和速度,应在思想上认识到在近期或更长的时期内,农民工返乡的数量会增加。其次,再毫不动摇地继续支持农业生产,继续出台一系列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政策,不断提高农民工的生产积极性,使返乡的农民工有事可做。再次,应继续加大对农业生产基础设施的投入,加强对农民工生产技能的培训,普及农业生产科学知识。最后,应改善农民工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逐步改善农民工的生活和社会保障条
件等。
江西省现在有农民工50万人,约占总人口数的1.25%,面对如此庞大的农民工群体,该如何做呢?我认为可以这样做:
一:优化硬件环境。地方政府采取创建“返乡创业园”、“返乡创业一条街”等方式,为农民工回乡创业提供良好的硬件环境,引导创业人员走规模发展、聚集发展和集学、集约发展之路,以降低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成本,提高创业的成功率。
二:优化融资环境。地方政府通过信贷担保,解决农民工返乡创业过程中的融资困难问题。
三:免费培训服务。为农民工提供免费培训,为企业发展培训工人,降低企业生产运营成本。可以根据当地企业的发展需要,为企业特别是农民工返乡创办的企业进行员工技能培训,培训周期可以根据实际工种的不同,从一个星期到两个星期不等,平均为一个月左右,培训经费由劳动与社会保障局直接按培训人数拨给培训机构,其经费来源一部分是国家财政预算,一部分是地方政府配套投入,主要是通过争取扶贫项目或其他创收部分等来予以保证。
四:成立行业协会。为加强与经济发达地区相关行业以及生产上游供应商与下游销售厂商联系,畅通市场信息渠道,地方政府牵头成立行业协会以引导当地的主导产业做大做强。
五:城乡管理一体化。为了让农民工回乡安心创业与就业,可以取消对农村户口入居城镇的政策性限制,对经常居住在城镇,或主要在城镇务工经商的农村人员,在购买住房转城镇户口方面的政策限制。同
时引导建立民办学校吸引学生公立中小学校对城乡孩子就学一视同仁,不对农村或外来学生收取任何附加费用。
六:实施“绿卡”制度。对经审核批准可以经营生产的企业,强化项目跟踪服务机制,为回乡创业的投资者提供“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办结”的高效服务,政府主要领导到企业现场公办,开通“特别快车道”为企业发展提供“保姆式”服务。
七:税费减免。地方政府把属于地方税种的一部分返还给企业,同时减免其它相关费用,如工商管理费、环保费、卫生费等,以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创业的成功率和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八:用地优惠。政府向返乡创业者提供低于市场价的土地资源,其差值由当地政府财政予以补贴。
九:优化创业环境。按照“非禁即入”的原则,放宽对农民工创业的限制,实施至少等同于甚至是优越于外资的优惠政策,除国家法律法规明令禁止的领域外,所有的行业和领域都应当向农民工创业者放开,把一切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生产要素都调动起来,放手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现,形成良好的创业氛围。
十:加强软环境建设水平。加大对创业企业周边环境的整治。推行投诉举报制度,重点加强对强行搭车收费、强买强卖、强揽工程、强行摊派等的整顿和治理,对故意扰乱、破坏自主创业经营发展环境等的行为进行严肃查处、公开暴光,做到有诉必查、有查必果、快查快结,有效净化社会风气,为创业者营造良好宽松的创业环境。
„„
(附加:我个人觉得政府可以宏观调控下公司的裁员方面)
上面所陈述的种种,其目的都是为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最终解决农民工因金融危机所导致的失业问题,促进我国经济的复苏。
杨椿
2010年3月6日
以创业带动就业
由美国房产市场泡沫促成的金融危机的爆发,对中国经济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许多公司因其影响濒临破产,甚至倒闭,这样就直接导致我国大量农民工失业。
据《Financial Times》(金融时报)刊登的文章称,受全球金融风暴影响,中国共有超过2000万农民工失去工作,返回农村或城镇;中国政府官员也援引中国农业部的调查数据称,截止到1月25日,即中国农历春节长假开始时,中国1.3亿异地打工的工人中有15.3%失去工作,并离开沿海制造业中心城市返回家乡。其中江西省的农民工失业的也不计其数,就我的家乡失业的就很多„„
面对如此之多的农民工失业问题,该采取怎样的措施呢?就我个人觉得可以如下行之:以创业带动就业。
当前及今后有相当一段时期,我国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有利于发挥创业的就业倍增效应,对缓解失业农民工就业压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农民工返乡对于减轻城市就业压力,缓解城市就业和其它社会矛盾是有利的。提高城市化水平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即城市要有能力吸纳农村
剩余劳动力,城市要为农民进城创造就业机会,城市要为农民提供一定的社会保障,城市要能解决农民工子弟上学等实际生活需要。如果大量农民进城找不到工作,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历史上曾有过这方面的教训。英国在工业革命初期,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业部们转移,很多的失地农民在城市中没有找到工作,
因为城市没有提供足
够的就业岗位,城市没有准备好。结果,这些农民成为城市“游民”的主体,城市不堪重负。有人说当时伦敦的游民占全市人口的25%,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所以,不能盲目追求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要注重农村的发展,以创业带动就业。
金融危机的爆发,对中国生产出口产品的企业是个考验,对中国的就业也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对此,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农民工返乡,可以自主从事农业生产,以创业带动就业。这样不仅顺应了政府拉动内需的要求,还可以增加我们国家的粮食储备,增强我们国家在粮食方面抵御风险的能力。
面对当今的形势,政府应该逐步提高粮食收购价格,吸引返乡的农民工种粮,这对于提高农业劳动率水平,发展农业生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有帮助的。农民工经过城市工作和生活的“洗礼”,获得了现代社会的理念,感受到了现代生活的方式,学到了一定的市场经济经营管理经验,他们返乡后会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把这些东西融入到农业生产活动中。这样,以创业带动就业。
另外,政府应高度关注农民工返乡的动向,掌握农民工返乡的规模和速度,应在思想上认识到在近期或更长的时期内,农民工返乡的数量会增加。其次,再毫不动摇地继续支持农业生产,继续出台一系列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政策,不断提高农民工的生产积极性,使返乡的农民工有事可做。再次,应继续加大对农业生产基础设施的投入,加强对农民工生产技能的培训,普及农业生产科学知识。最后,应改善农民工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逐步改善农民工的生活和社会保障条
件等。
江西省现在有农民工50万人,约占总人口数的1.25%,面对如此庞大的农民工群体,该如何做呢?我认为可以这样做:
一:优化硬件环境。地方政府采取创建“返乡创业园”、“返乡创业一条街”等方式,为农民工回乡创业提供良好的硬件环境,引导创业人员走规模发展、聚集发展和集学、集约发展之路,以降低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成本,提高创业的成功率。
二:优化融资环境。地方政府通过信贷担保,解决农民工返乡创业过程中的融资困难问题。
三:免费培训服务。为农民工提供免费培训,为企业发展培训工人,降低企业生产运营成本。可以根据当地企业的发展需要,为企业特别是农民工返乡创办的企业进行员工技能培训,培训周期可以根据实际工种的不同,从一个星期到两个星期不等,平均为一个月左右,培训经费由劳动与社会保障局直接按培训人数拨给培训机构,其经费来源一部分是国家财政预算,一部分是地方政府配套投入,主要是通过争取扶贫项目或其他创收部分等来予以保证。
四:成立行业协会。为加强与经济发达地区相关行业以及生产上游供应商与下游销售厂商联系,畅通市场信息渠道,地方政府牵头成立行业协会以引导当地的主导产业做大做强。
五:城乡管理一体化。为了让农民工回乡安心创业与就业,可以取消对农村户口入居城镇的政策性限制,对经常居住在城镇,或主要在城镇务工经商的农村人员,在购买住房转城镇户口方面的政策限制。同
时引导建立民办学校吸引学生公立中小学校对城乡孩子就学一视同仁,不对农村或外来学生收取任何附加费用。
六:实施“绿卡”制度。对经审核批准可以经营生产的企业,强化项目跟踪服务机制,为回乡创业的投资者提供“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办结”的高效服务,政府主要领导到企业现场公办,开通“特别快车道”为企业发展提供“保姆式”服务。
七:税费减免。地方政府把属于地方税种的一部分返还给企业,同时减免其它相关费用,如工商管理费、环保费、卫生费等,以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创业的成功率和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八:用地优惠。政府向返乡创业者提供低于市场价的土地资源,其差值由当地政府财政予以补贴。
九:优化创业环境。按照“非禁即入”的原则,放宽对农民工创业的限制,实施至少等同于甚至是优越于外资的优惠政策,除国家法律法规明令禁止的领域外,所有的行业和领域都应当向农民工创业者放开,把一切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生产要素都调动起来,放手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现,形成良好的创业氛围。
十:加强软环境建设水平。加大对创业企业周边环境的整治。推行投诉举报制度,重点加强对强行搭车收费、强买强卖、强揽工程、强行摊派等的整顿和治理,对故意扰乱、破坏自主创业经营发展环境等的行为进行严肃查处、公开暴光,做到有诉必查、有查必果、快查快结,有效净化社会风气,为创业者营造良好宽松的创业环境。
„„
(附加:我个人觉得政府可以宏观调控下公司的裁员方面)
上面所陈述的种种,其目的都是为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最终解决农民工因金融危机所导致的失业问题,促进我国经济的复苏。
杨椿
2010年3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