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到十二五规划

( 1953-1957)“一五”计划,是指我国从1953年到1957年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它是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由周恩来、陈云同志主持制定的。

根据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要求,“一五”计划所确定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进行以苏联帮助我国设计的156个建设项目为中心、由694个大中型建设项目组成的工业建设,建立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发展部分集体所有制的农业生产合作社,以建立对农业和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基本上把资本主义工商业分别纳入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以建立对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

“一五”计划时期,我国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基本完成。计划所规定的各项建设任务,主要依靠我国人民的力量,加上当时苏联等国家的大力援助,到1957年底胜利完成,使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基本确定。在整个国民收入中,国营经济、合作经济和公私合营经济所占比重由1952年的21.3%上升到92.9%;建成了一大批重要工程,五年内完成基本建设投资总额550亿元,新增固定资产460.5亿元,相当于1952年底全国拥有的固定资产总值的1.9倍。595个大中型工程建成投产,初步铺开我国工业布局的骨架;工业总产值比1952年增长128.6%,五年合计钢产量1656万吨,等于旧中国从1900年到1948年49年问钢的总产量760万吨的218%,煤产量达到1.31亿吨,比1952年增长98%;产业结构发生新的变化,在工业总产值中,工业产值所占比重由1949年的30%提高到56.5%,重工业的比重由26.4%提高到48.4%。1957年粮食产量达到3901亿斤,棉花产量达到3280万担,都超额完成计划。

“一五”计划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农业生产跟不上工业生产的步伐,以工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70%和工业总产值中生产资料占60%作为实现国家工业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农业的发展。二是1956年出现全局性的冒进,基本建设投资总额147.35亿元,比上年增长70%,高于1953、1954两年的投资额,基本建设贷款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由上年的30.2%猛增到48%,造成国家财政紧张。三是社会主义改造过急过快,为以后相当长时间留下后遗症。

(1958-1962)“二五”计划。1956年9月召开的党的“八大”正式通过由周恩来主持编制的《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的报告》。《建议》明确规定了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一)继续进行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建设,推进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巩固基础;(二)继续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巩固和扩大集体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三)在发展基本建设和继续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工业、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相应发展运输业和商业;(四)努力培养建设人才,加强科学研究工作,以适应社会主义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五)在工农业生产发展的基础上,增强国防力量,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水平。《建议》从1958年到1962年五年内的主要指标是:工业产值增长一倍左右,农业总产值增长35%,钢产量1962年达到1060万吨到1200万吨,基本建设投资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由“一五”时期的35%增长到40%左右,基本建设投资总额比“一五”时期增长一倍左右,职工和农民的平均收入增长25%到30%。

但是,由于“八大”后冒进思想的影响,“二五”计划在制定和执行中出现了严重的冒进倾向,许多计划指标不断修正和大幅度提高。1958年8月北戴河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讨

论并批准的《关于第二个五年计划的意见》,提高了奋斗目标,提出可以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完成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可以为向共产主义过渡创造条件,到1962年建成强大的独立完整的工业化体系,在若干重要产品和产量方面超过英国,赶上美国。据此,《意见》提出农业总产值五年增长2.7倍以上,1962年粮食总产达到15000亿斤,棉花15000万担,钢8000万吨,煤9亿吨,棉纱1600万件,五年基本建设投资3850亿元,重大建设项目1000个以上。

由于1958年以来的“大跃进”运动和“反右倾”运动,造成国民经济主要比例关系失调,连年出现财政赤字,人民生活遇到很大困难。我国经济建设己不能按照第二个五年计划的部署继续发展,国家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1960年9月中共中央在批转国家计委《关于1961年国民经济计划控制数字的报告》中提出了国民经济调整、充实、巩固、提高的“八字方针”,1961年1月党的八届九中全会正式批准。

(1966-1970)“三五”计划.1963年2月,国家计委在报送中共中央的《富春同志关于编制长期计划工作的讲话要点》中提出,第三个五年计划的目标是集中力量基本上解决吃穿用;同时,大力提倡节育。1964年1月7日,李富春在全国工业交通会议上谈到长期计划的方针和方法问题时指出,第三个五年计划必须以农业为基础,把农业摆好,把国防摆好,在这个基础上来搞工业,这样基础工业的服务对象也就明确了。

这是一个方针性问题。同年2月14日,国务院召开工交长期规划会议,讨论编制长期计划的政策思想,计划方针和中心任务问题。会议认为,第三个五年计划的中心任务:一是按不高的标准,基本上解决人民的吃穿用;二是兼顾国防,解决国防的常规武器,突破国防尖端……

1964年5月中旬,中共中央在京举行工作会议,重点讨论国家计委提出的《第三个五年计划(1966-1970)的初步设想》。设想提出的“三五”的基本任务是:大力发展农业,基本上解决人民的吃穿用问题;适当加强国防建设,努力突破尖端技术;与支援农业和加强国防相适应,加强基础工业,使国民经济建设进一步建立在自立更生的基础上;相应地发展运输业、商业、文化教育和科研事业,使国民经济有重点、按比例地向前发展。但是后来,根据毛泽东“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指示和国际形势日趋紧张,国家计委于1965年7月21日向周恩来汇报了调整和修改后的第三个五年计划初步设想。其实它是以国防建设为中心的备战计划。1965年9月12日,国家计委又将修改后的第三个五年计划汇报提纲报送中共中央和毛泽东。该“提纲”重新规定“三五”计划的方针、任务,要求“三五”计划必须立足于战争,从准备大打、早打出发,积极备战,把国防建设放在第一位,加快三线建设,逐步改变工业布局;发展农业生产,相应地发展轻工业,逐步改善人民生活;充分发挥一、二线的生产能力;积极地、有目标、有重点地发展新技术,努力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技术水平。“提纲”特别强调了必须集中国家的人力、物力、财力,把三线的国防工业等相配套工业逐步建立起来,使三线成为初具规模的战略后方。当时提出的主要指标是:工农业总产值5年平均增长速度为7%左右,国家基建投资5年共850亿元,1970年粮食产量要达到4400-4800亿斤,棉花4400-4800万担,钢1600万吨,原煤2.8-2.9亿吨,原油1850万吨,职工平均工资水平1970年达到737元,5年提高12%,农民总收入5年提高35.7%。

“三五”计划的执行,受到“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干扰和破坏。但是,由于“三五”是在3年调整的良好基础上执行的,加上计划规定的指标留有较大的余地,到1970年,计划主要指

标基本上完成和超额完成。但“三线”建设步子过急,给整个经济协调发展带来影响,造成很大浪费和后遗症。“三五”期间,国民经济年平均增长9.95%,最高年25.7%,最低年-9.6%;工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9.6%,其中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3.9%,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1.7%。

(1971-1975)“四五”计划。“四五”计划于1970年开始进行编制。2月15日至3月21日国务院召开全国计划工作会议,制定1970年国民经济发展计划,会上研究、讨论、制定了《第四个五年计划纲要(草案)》。同年9月,在党的九届二中全会上曾作为参考文件印发。1971年3月,中共中央在批转1971年计划时,《“四五”计划纲要(草案)》的部分指标也作为附件下发。

第四个五年计划期间的主要经济指标:《纲要(草案)》规定,工农业总产值每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12.5%,五年合计国家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1300亿元,1975年粮食产量达到6000-6500亿斤,棉花6500-7000万担,钢3500-4000万吨,原煤4-4.3亿吨,发电量2000-2200亿度,铁路货运量9-10亿吨。

1973年7月国家计委拟订了《第四个五年计划纲要(修正草案)》。《修正草案》对主要经济指标进行了调整,不少指标有所压缩,钢产量下调到3200-3500万吨,后又调到3000万吨。1972、1973两年国民经济形势有所好转,1973年各项主要经济指标都完成和突破了计划,并且是“一五”计划以来经济增长最快的一年。

1975年是“四五”计划的最后一年,按照《修正草案》规定的1975年指标要求来检查计划执行的结果是:工农业总产值完成计划的101.7%,其中农业完成104.5%,工业完成100.6%。主要产品产量完成的结果是:粮食103.5%,棉花96.5%,钢79.7%,原煤109.5%,原油110.1%,发电量103.1%,棉纱96.8%,铁路货运量98.7%,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完成101.6%,财政收入完成98%。

(1976-1980)“五五”计划。1975年,中共中央制定了《1976-1980年发展国民经济五年规划纲要(草案)》,安排了“五五”计划。

“五五”计划提出后三年(1978-1980),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1978年3月,又修订了十年发展纲要,要求到1985年钢产量达到6000万吨,石油达到2.5亿吨,国家计划新建和续建120个大型项目,其中10个大型钢铁基地,9个有色金属基地,8个煤炭基地,10个大油气田等等。从1978年到1985年,基本建设投资相当于过去28年的总和,每年要投资700亿元,超出了实际可能,违反了经济发展的规律。因此,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不久,中央就对此作了修正。

从“五五”计划执行情况来看,1977年至1978年间社会总产值、工农业总产值、国民收入连续两年大幅度增长,主要工农业产品的产量恢复或者超过了历史最好水平。1977年,工农业生产总值达到5055亿元,超过计划的4.4%,比上年增长10.4%。1978年社会总产值为6846亿元,比1977年增长13.1%,1978年国民生产总值达到30l0亿元,比1977年增长12.3%,比1976年增长19.4%。财政收入和支出连续两年大幅度增加,但收入略有节余,扭

转了1974年到l975年连续三年财政赤字、财政收支恶化的状况。但此时表现出明显的冒进倾向,对经济发展要求过急,规定的具体指标过高,使我国的经济建设出现新的失误。1978年12月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使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会议强调必须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初步提出了调整、改革的任务和措施,预示着国民经济发展即将摆脱困境,进入新的不断探索发展道路的时期。1979年4月,中共中央工作会议正式提出“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新八字方针),并从这一年开始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

(1981-1985)“六五”计划。“六五”计划经1975年、1978年两次编制后,指标一次比一次高。

1980年推倒原方案后开始重新拟定。

1981年3月16日,国家计委提出拟定“六五”计划和十年设想的初步意见。同年6月10日,国家计委发出《关于拟定“六五”专题计划的通知》。

1981年10月8-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举行扩大会议。讨论“六五”计划控制数字。

1982年1月25日,国务院下达了“六五”计划控制数字:工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4%,1985年达到8050亿元;工业总产值年均递增4%,1985年达到6070亿元;农业总产值年均递增4%,1985年达到1980亿元。国民收入年均递增4%,1985年达到4410亿元。

1982年4月13日,国家计委向中共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作《关于拟定“六五”计划中几个问题的请示汇报》。

1982年6月19日,国家计委党组向中共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作《20年设想和“六五”计划的汇报》。

1982年6月下旬,国家计委党组向中共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三次作“六五”计划的汇报。

1982年7月21日8月17日,国务院召开全国计划会议,重点讨论“六五”计划。

1982年12月10日,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了“六五”计划。这是继“一五”计划之后的一个比较完备的计划。

“六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继续贯彻执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进一步解决过去遗留下来的阻碍经济发展的各种问题,取得实现财政经济状况根本好转的决定性胜利,并且为第七个五年计划期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奠定更好的基础,创造更好的条件。“六五”计划规定:工农业生产平均每年递增4%,在执行中争取达到5%;1985年,国民收入生产总额达到4450亿元。比1980年增加783亿元,年均4%;1985年财政收入达到1274亿元,比1980年增加189亿元,年均3.3%。全民所有制固定资产投资3600亿元,其中用于基本建设投资2300亿元;5年内计划完成大中型项目400个;1985年粮食产量达到3.6亿吨,棉花270.7万吨,煤炭7亿吨,石油保持1亿吨,钢3900万吨。

“六五”期间,社会总产值、工农业总产值、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平均每年增长11%左右。

国民经济年平均增长10.72%,最高年15.2%,最低年5.2%;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0.8%,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0.6%。轻工业与能源发展速度、重大比例已基本协调。财政经济状况好转的任务基本实现,1985年财政实现了收支平衡、消除赤字。人民生活水平有显著提高,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全国城镇职工的年平均工资收入每年平均增长4.7%,农村人均年收入平均每年增长14%。

“六五”期间,中国经济建设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从1984年下半年开始,经济生活中出现了一些新的不稳定因素。

(1986-1990)“七五”计划。1983年,国务院着手组织“七五”计划的起草工作,l985年上半年拟订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建议》。这个《建议》经党的十二届四中全会原则通过后,提交1985年9月的党代会审议通过。国务院根据《建议》,对计划安排又反复研究、平衡、测算,1986年3月审定完毕,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1986-1990年)提交六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批准。在一个新的五年计划刚刚起步的时候,国家就制订出了完整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这在我国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史上是第一次。

“七五”计划的基本原则和方针:(1)坚持把改革放在首位,使改革和建设相互适应、相互促进。(2)坚持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基本平衡,保持国家财政、信贷、物资和外汇的各自平衡和相互间的综合平衡。(3)坚持把提高经济效益特别是提高产品质量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上来,正确处理好效益和速度、质量和数量的关系。(4)坚持适应社会需求结构的变化和国民经济现代化的要求,进一步合理调整产业结构。(5)坚持恰当地确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合理调整投资结构,加快能源、交通、通信和原材料工业的建设。(6)坚持把建设重点转移到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改建扩建上来,走内涵型扩大再生产的路子。(7)坚持把发展科学、教育事业放到重要的战略位置上,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加快智力开发。(8)坚持进一步对外开放,更好地把国内经济建设同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流结合起来。(9)坚持在发展生产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善城乡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10)坚持在推进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11)坚持在各项事业中发扬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精神。

“七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

1、进一步为经济体制改革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努力保证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基本平衡,使改革更加顺利地开展,力争在五年或更长一些时间内,基本上奠定有中国特色的新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基础。

2、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在控制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前提下,大力加强重点建设、技术改造和智力开发,在物质技术和人才方面为九十年代经济和社会的继续发展准备必要的后续能力。

3、在发展生产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上,继续改善人民生活。

计划规定了如下经济发展目标: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五年内全国工农业总产值增长38%,平均每年增长6.7%,其中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4%,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

7.5%,五年国民生产总值增长44%,平均每年增长7.5%,到1990年,我国工农业主要产品的产量分别达到:粮食42500-45000万吨,棉花425万吨,发电量5500亿度,原煤l0亿吨,原油1.5亿吨,钢5500-5800万吨,全社会各种货运量94亿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l2960亿元,其中全民所有制单位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五年为8960亿元,(基本建设投资5000亿元,更新改造投资2760亿元,其他投资l200亿元)五年新增固定资产6000亿元。逐步推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在五年内培养500万高级专门人才,比“六五”期间增长一倍。进出口贸易总额五年增长35%,并相应扩大利用外资和引进先进技术的规模。城乡居民实际消费水平,平均每年增长5%。在这五年内,继续保持国家财政、信贷、物资、外汇的基本平衡。

1991-1995年是中国第八个五年计划时期。1990年l2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提出了今后十年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任务和方针政策。1991年3月第七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国务院《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的报告》。以1992年邓小平同志重要谈话和中共十四大为标志,“八五”时期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阶段。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八五”计划期间取得的最大成就是提前五年完成了到200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战略目标。1995年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达到57600亿元,扣除物价因素,是1980年的4.3倍,提前完成了“翻两番”的任务。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在中国经济发展史上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八五”时期中国的一些主要产品的产量稳步增长。总量居世界第一位的有煤炭、水泥、棉布、电视机、粮食、棉花、肉类。居世界第二位的是钢和化学纤维。发电量居世界第三位。

在整个“八五”计划期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速度达11%左右,比“七五”时期的年均增长高出近4个百分点,经济波动不到5个百分点。统计资料显示,在中国执行的8个五年计划中,“八五”计划是中国历次五年计划中增长最快、波动最小的一个五年计划。

固定资产投资加快,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八五”期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38900亿元,年均增长l7.9%,比“七五”高l3.6个百分点,其中国有单位投资年均增长22.9%,大大高于“七五”年均4.1%的水平。

“八五”计划期间全部建成投产的基本建设大中型项目约为845个,建成投产的限额以上的重点技术改造项目约为374个,这些项目使主要产业部门的的技术水平和企业的装备水平、市场竞争能力有了较大提高。

“八五”期间新建铁路干线5800公里,复线3400公里,电气化2600公里,公路新增l0.5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600多公里,港口吞吐能力增加1.38亿吨,新建机场12个,铺设长途光缆干线10万公里,电话交换机总容量新增5895万门,发电装机总容量新增7500万千瓦,新增产电力年均增长9%。

“八五”期间第一产业产值年均增长4.1%,第二产业产值年均增长l7.3%,第三产业产值年均增长9.5%,一、二、三产业的产值结构由“六五”末期的28.4:43.1:28.5和“七五”末期的27.1:41.6:31.3转变为“八五”末期的20.3:47.7:32.0。

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以分税制为核心的新财政体制,以增殖税为主体的新税制已经基本建立并正常运行。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初步分开,汇率顺利并轨,新的宏观经济调控框架初步建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明显增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格局已经形成。

对外开放总体格局基本形成。对外开放的范围和规模进一步扩大,形成了由沿海到内地、由一般加工工业到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的总体开放格局。以上海浦东为龙头的长江地区的开发开放,成为“八五”期间对外开放区域布局的一项重要举措。中国对外开放的县市超过ll00个,兴办了一大批经济开发区和l3个保税区。

“八五”期间对外贸易迅速发展。对外贸易总额累计达l0145亿美元,比“七五”翻了一番,年均增长19.5%,高于“六五”的12.8%和“七五”的l0.6%。年出口额已突破1000亿元,占世界商品贸易的比重从“七五”的1.6%增加到3%。1995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居世界第十一位;国家外汇储备已达到736亿美元,比“七五”末期的111亿美元增加5.6倍。

城乡人民生活继续改善。“八五”期间,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达1578元,扣除物价因素,年均增长分别为7.7%和4.5%,大大高于“七五”的3.7%和2.8%。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累计达67275亿元,扣除物价因素,年均增长l0.6%,大大高于“七五”时期3.3%的水平。1995年底,城乡居民储蓄余额接近3万亿元,比“七五”末期增加两万多亿元。

“八五“”期间,城乡新建住房面积43亿平方米,到1994年末,农村人均居住面积达20.5平方米,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7.7平方米。

“八五”期间全社会劳动者总数约增加5000万人,其中城镇劳动力增加3740万人。贫困人口由80年代末的8500万人减少到6500万人。

“八五”期间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抑制,人口自然增长率由l990年的14.39‰降到l995年的10.55‰。广播和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78.7%和84.8%,比1990年提高4和5个百分点。

(1996-2000)“九五”计划。1995年9月28日,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建议》。这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第一个中长期计划,是一个跨世纪的发展规划。

1996-2000年是我国执行第九个五年计划时期。“九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确定为:全面完成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部署,2000年,在中国人口将比1980年增长3亿左右的情况下,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基本消除贫困现象,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是: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

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6年3月,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李鹏总理代表国务院在会上作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的报告》。该报告提出了今后15年的奋斗目标和指导方针。

(2001-2005)“十五”计划。十五”期间宏观调控的主要预期目标分别是:

经济增长速度预期为年均7%左右,到2005年按2000年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2.5万亿元左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400元。五年城镇新增就业和转移农业劳动力各达到40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左右。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经济结构调整的主要预期目标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国际竞争力增强。2005年第一、

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3%、51%和36%,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分别为44%、23%和33%。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地区间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得到有效控制。城镇化水平有所提高。

科技、教育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2005年全社会研究与开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提高到1.5%以上,科技创新能力增强,技术进步加快。各级各类教育加快发展,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成果进一步巩固,初中毛入学率达到90%以上,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力争达到60%左右和15%左右。

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以内,2005年全国总人口控制在13.3亿人以内。生态恶化趋势得到遏制,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8.2%,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提高到35%。城乡环境质量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比2000年减少10%。资源节约和保护取得明显成效。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居民生活质量有较大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比较完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5%左右。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增加到22平方米,全国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40%。城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和农村医疗服务设施继续改善,人民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城乡文化、体育设施增加,覆盖面扩大,文化生活更加丰富。社会风气和社会秩序好转。

(2006-2010)“十一五”规划。前四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实际增长11.4%,比“十五”时期年平均增速快1.6个百分点;全国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15.61%。目前,“十一五”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减排目标已提前实现

○ 我国经济发展的版图在细化,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由南向北、从东到西,一个个被圈定,一步步在展开。2009年以来,12个区域规划先后上升到国家层面;中西部和东北的经济增速一举超过东部,与全国经济增长的差距在缩小

○ 国家把越来越多的财力用于改善人民生活的交通、教育、医疗以及社会保障等领域,越来越多的贫困地区、偏远地区老百姓的生活状况得到改善。2006—2009年,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分别为10.2%和8.3%

从“十五”迈进“十一五”的门槛时,我们不仅对中国发展的前景充满信心,更对发展的道路充满期待。因为,我们站在了科学发展的新起点上。

“十一五”规划是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重大战略思想后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十一五”的五年,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五年,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战胜重重困难奋力前行的五年。走过五年,我们科学发展的方向更加明确,步履更加坚定。

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我们迎接最大考验

我们要发展,我们更要科学地发展。带着这样的理念走进“十一五”,迎接我们的是超乎想象的一系列严峻考验。

“十一五”规划开局,“三过”问题——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多、外贸顺差过大,就开始考验国民经济。此后,通货膨胀以及雨雪冰冻灾害、汶川特大地震等次第登场。最严峻的考验在“十一五”的第三个年头出现。2008年,近百年世界经济史上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突然袭来,猛烈冲击着正在高速运行的中国经济快车。一时间,外贸出口大幅度下滑,部分企业陷入困境,百姓就业压力陡增……从“过热”到“过冷”似乎没有过渡,中国发展的势头急转直下。

接踵而至的困难,把传统发展模式的种种弊端更加尖锐地摆在我们面前。速度与质量,通胀与通缩,消费与投资……一对对矛盾轮番凸显,考验着中国经济会不会陷入大起大落的困境,考验着中国政府的宏观调控能不能把国民经济成功带入又好又快的发展道路,更考验着全党上下坚持走科学发展道路的决心。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十一五”初期宏观调控表现的是“有保有控”的特点。中央政府一方面推出包括土地、金融、市场准入等方面政策的组合拳,加快结构调整,防止经济增长过热;另一方面,通过出台减免农业税等一系列惠农政策,着力加强农业等国民经济中的薄弱环节。在开局之时,我们收获了两个好年景。2006年国民经济实现了高增长与低通胀的理想搭配;2007年虽然通胀问题逐渐凸显,但国民经济仍延续了平稳增长的好势头,财政收入、企业收入、城乡居民收入齐头并进,都收获满满。

正当国民经济开始步入又好又快轨道时,突然袭来的国际金融危机又打乱了中国发展的步伐和节奏。

前所未见的困难,前所未见的挑战,前所未见的精彩!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惊涛骇浪,党中央、国务院“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连连出手,果敢应对。领先于其他国家,中国率先推出了力度最大的刺激经济的一揽子计划,速度之快,规模之大,配套之全,前所未有。出手快,出拳重,中国经济一路下滑的势头被止住,从2009年一季度的6.1%,逐季回升到年末的近9%,画出一个精彩的“V”形走势。最难能可贵的是,在“保八”之战中,结构调整也未松弦。4万亿元的投资重点锁定经济发展薄弱环节,锁定民生相关的领域,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也相继推出。

从2006年到200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实际增长11.4%,比“十五”时期年平均增速快1.6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又保持了11.1%的增长。与此同时,节能减排也在稳步推进。

与2005年相比,2009年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累计分别下降9.66%和13.14%,“十一五”二氧化硫减排目标提前一年实现,化学需氧量减排目标提前半年实现。“十一五”前4年,全国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15.61%,年均降幅为4.15%。

(2011-2015)十二五规划。

在保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完成经济结构战略性的调整。坚持改革开放的路线,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取得社会经济建设的明显进步。为此我们需要完成十二五规划的主要任务: 第一,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第二,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三,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第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第五,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第六,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第七,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第八,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第九,加快改革攻坚步伐,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十,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最后,我国十二五规划较十一五及以往具有其独特的亮点和新意。

首先,规划建议的方向性更加清晰。是目标任务更加明了化,指导作用进一步加强;

二,“科学发展”首次以主题形式纳入中国新五年规划。科学发展观是本次十二五规划的一大亮点,为本次五年计划提供了指导思想,使发展更加明朗化理论化。将十二五规划与社会主义建设结合起来,更能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宗旨。

三,更加突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经济方式的调整在本次十二五规划中式一个重点,加快经济体制变革是社会良好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目前经济发展的方向。“十二五”期间不但要对传统体制进行改革,消除影响市场发挥基础性作用的体制机制,而且要面对新形势、新阶段,推进更为丰富的体制创新活动,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社会需求。

四、“消费”、“投资”、“出口”顺序变化,扩大内需首次独立成章。面临国内巨大的市场,增进国民消费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一大优势,与以往不同,随着国内消费内力的增大,消费、投资、出口的顺序变化是迟早的事。而本次规划则是把把扩大内需排在重要位置,并首次独立成章进行论述。可见十二五对国内巨大消费群体的重视。

五、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更具可操作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必由之路,社会发展的基本宗旨是人人共享、普遍受益。而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实现人人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必然选择。换句话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过程,共享社会发展成果是结果,它们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要维护社会公平。而其的可操作性的增强说明十二五规划较以往更注重了成果共享的可实施性。

综上可知,我国十二五规划更具有方向性、合理性、可实施性,将需求与发展紧密联系,注重对国内市场发展,同时明确了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目标。

“十二五”时期,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紧紧抓住机遇而不可丧失机遇,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更加牢固的基础。

( 1953-1957)“一五”计划,是指我国从1953年到1957年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它是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由周恩来、陈云同志主持制定的。

根据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要求,“一五”计划所确定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进行以苏联帮助我国设计的156个建设项目为中心、由694个大中型建设项目组成的工业建设,建立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发展部分集体所有制的农业生产合作社,以建立对农业和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基本上把资本主义工商业分别纳入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以建立对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

“一五”计划时期,我国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基本完成。计划所规定的各项建设任务,主要依靠我国人民的力量,加上当时苏联等国家的大力援助,到1957年底胜利完成,使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基本确定。在整个国民收入中,国营经济、合作经济和公私合营经济所占比重由1952年的21.3%上升到92.9%;建成了一大批重要工程,五年内完成基本建设投资总额550亿元,新增固定资产460.5亿元,相当于1952年底全国拥有的固定资产总值的1.9倍。595个大中型工程建成投产,初步铺开我国工业布局的骨架;工业总产值比1952年增长128.6%,五年合计钢产量1656万吨,等于旧中国从1900年到1948年49年问钢的总产量760万吨的218%,煤产量达到1.31亿吨,比1952年增长98%;产业结构发生新的变化,在工业总产值中,工业产值所占比重由1949年的30%提高到56.5%,重工业的比重由26.4%提高到48.4%。1957年粮食产量达到3901亿斤,棉花产量达到3280万担,都超额完成计划。

“一五”计划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农业生产跟不上工业生产的步伐,以工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70%和工业总产值中生产资料占60%作为实现国家工业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农业的发展。二是1956年出现全局性的冒进,基本建设投资总额147.35亿元,比上年增长70%,高于1953、1954两年的投资额,基本建设贷款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由上年的30.2%猛增到48%,造成国家财政紧张。三是社会主义改造过急过快,为以后相当长时间留下后遗症。

(1958-1962)“二五”计划。1956年9月召开的党的“八大”正式通过由周恩来主持编制的《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的报告》。《建议》明确规定了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一)继续进行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建设,推进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巩固基础;(二)继续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巩固和扩大集体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三)在发展基本建设和继续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工业、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相应发展运输业和商业;(四)努力培养建设人才,加强科学研究工作,以适应社会主义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五)在工农业生产发展的基础上,增强国防力量,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水平。《建议》从1958年到1962年五年内的主要指标是:工业产值增长一倍左右,农业总产值增长35%,钢产量1962年达到1060万吨到1200万吨,基本建设投资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由“一五”时期的35%增长到40%左右,基本建设投资总额比“一五”时期增长一倍左右,职工和农民的平均收入增长25%到30%。

但是,由于“八大”后冒进思想的影响,“二五”计划在制定和执行中出现了严重的冒进倾向,许多计划指标不断修正和大幅度提高。1958年8月北戴河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讨

论并批准的《关于第二个五年计划的意见》,提高了奋斗目标,提出可以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完成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可以为向共产主义过渡创造条件,到1962年建成强大的独立完整的工业化体系,在若干重要产品和产量方面超过英国,赶上美国。据此,《意见》提出农业总产值五年增长2.7倍以上,1962年粮食总产达到15000亿斤,棉花15000万担,钢8000万吨,煤9亿吨,棉纱1600万件,五年基本建设投资3850亿元,重大建设项目1000个以上。

由于1958年以来的“大跃进”运动和“反右倾”运动,造成国民经济主要比例关系失调,连年出现财政赤字,人民生活遇到很大困难。我国经济建设己不能按照第二个五年计划的部署继续发展,国家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1960年9月中共中央在批转国家计委《关于1961年国民经济计划控制数字的报告》中提出了国民经济调整、充实、巩固、提高的“八字方针”,1961年1月党的八届九中全会正式批准。

(1966-1970)“三五”计划.1963年2月,国家计委在报送中共中央的《富春同志关于编制长期计划工作的讲话要点》中提出,第三个五年计划的目标是集中力量基本上解决吃穿用;同时,大力提倡节育。1964年1月7日,李富春在全国工业交通会议上谈到长期计划的方针和方法问题时指出,第三个五年计划必须以农业为基础,把农业摆好,把国防摆好,在这个基础上来搞工业,这样基础工业的服务对象也就明确了。

这是一个方针性问题。同年2月14日,国务院召开工交长期规划会议,讨论编制长期计划的政策思想,计划方针和中心任务问题。会议认为,第三个五年计划的中心任务:一是按不高的标准,基本上解决人民的吃穿用;二是兼顾国防,解决国防的常规武器,突破国防尖端……

1964年5月中旬,中共中央在京举行工作会议,重点讨论国家计委提出的《第三个五年计划(1966-1970)的初步设想》。设想提出的“三五”的基本任务是:大力发展农业,基本上解决人民的吃穿用问题;适当加强国防建设,努力突破尖端技术;与支援农业和加强国防相适应,加强基础工业,使国民经济建设进一步建立在自立更生的基础上;相应地发展运输业、商业、文化教育和科研事业,使国民经济有重点、按比例地向前发展。但是后来,根据毛泽东“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指示和国际形势日趋紧张,国家计委于1965年7月21日向周恩来汇报了调整和修改后的第三个五年计划初步设想。其实它是以国防建设为中心的备战计划。1965年9月12日,国家计委又将修改后的第三个五年计划汇报提纲报送中共中央和毛泽东。该“提纲”重新规定“三五”计划的方针、任务,要求“三五”计划必须立足于战争,从准备大打、早打出发,积极备战,把国防建设放在第一位,加快三线建设,逐步改变工业布局;发展农业生产,相应地发展轻工业,逐步改善人民生活;充分发挥一、二线的生产能力;积极地、有目标、有重点地发展新技术,努力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技术水平。“提纲”特别强调了必须集中国家的人力、物力、财力,把三线的国防工业等相配套工业逐步建立起来,使三线成为初具规模的战略后方。当时提出的主要指标是:工农业总产值5年平均增长速度为7%左右,国家基建投资5年共850亿元,1970年粮食产量要达到4400-4800亿斤,棉花4400-4800万担,钢1600万吨,原煤2.8-2.9亿吨,原油1850万吨,职工平均工资水平1970年达到737元,5年提高12%,农民总收入5年提高35.7%。

“三五”计划的执行,受到“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干扰和破坏。但是,由于“三五”是在3年调整的良好基础上执行的,加上计划规定的指标留有较大的余地,到1970年,计划主要指

标基本上完成和超额完成。但“三线”建设步子过急,给整个经济协调发展带来影响,造成很大浪费和后遗症。“三五”期间,国民经济年平均增长9.95%,最高年25.7%,最低年-9.6%;工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9.6%,其中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3.9%,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1.7%。

(1971-1975)“四五”计划。“四五”计划于1970年开始进行编制。2月15日至3月21日国务院召开全国计划工作会议,制定1970年国民经济发展计划,会上研究、讨论、制定了《第四个五年计划纲要(草案)》。同年9月,在党的九届二中全会上曾作为参考文件印发。1971年3月,中共中央在批转1971年计划时,《“四五”计划纲要(草案)》的部分指标也作为附件下发。

第四个五年计划期间的主要经济指标:《纲要(草案)》规定,工农业总产值每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12.5%,五年合计国家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1300亿元,1975年粮食产量达到6000-6500亿斤,棉花6500-7000万担,钢3500-4000万吨,原煤4-4.3亿吨,发电量2000-2200亿度,铁路货运量9-10亿吨。

1973年7月国家计委拟订了《第四个五年计划纲要(修正草案)》。《修正草案》对主要经济指标进行了调整,不少指标有所压缩,钢产量下调到3200-3500万吨,后又调到3000万吨。1972、1973两年国民经济形势有所好转,1973年各项主要经济指标都完成和突破了计划,并且是“一五”计划以来经济增长最快的一年。

1975年是“四五”计划的最后一年,按照《修正草案》规定的1975年指标要求来检查计划执行的结果是:工农业总产值完成计划的101.7%,其中农业完成104.5%,工业完成100.6%。主要产品产量完成的结果是:粮食103.5%,棉花96.5%,钢79.7%,原煤109.5%,原油110.1%,发电量103.1%,棉纱96.8%,铁路货运量98.7%,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完成101.6%,财政收入完成98%。

(1976-1980)“五五”计划。1975年,中共中央制定了《1976-1980年发展国民经济五年规划纲要(草案)》,安排了“五五”计划。

“五五”计划提出后三年(1978-1980),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1978年3月,又修订了十年发展纲要,要求到1985年钢产量达到6000万吨,石油达到2.5亿吨,国家计划新建和续建120个大型项目,其中10个大型钢铁基地,9个有色金属基地,8个煤炭基地,10个大油气田等等。从1978年到1985年,基本建设投资相当于过去28年的总和,每年要投资700亿元,超出了实际可能,违反了经济发展的规律。因此,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不久,中央就对此作了修正。

从“五五”计划执行情况来看,1977年至1978年间社会总产值、工农业总产值、国民收入连续两年大幅度增长,主要工农业产品的产量恢复或者超过了历史最好水平。1977年,工农业生产总值达到5055亿元,超过计划的4.4%,比上年增长10.4%。1978年社会总产值为6846亿元,比1977年增长13.1%,1978年国民生产总值达到30l0亿元,比1977年增长12.3%,比1976年增长19.4%。财政收入和支出连续两年大幅度增加,但收入略有节余,扭

转了1974年到l975年连续三年财政赤字、财政收支恶化的状况。但此时表现出明显的冒进倾向,对经济发展要求过急,规定的具体指标过高,使我国的经济建设出现新的失误。1978年12月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使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会议强调必须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初步提出了调整、改革的任务和措施,预示着国民经济发展即将摆脱困境,进入新的不断探索发展道路的时期。1979年4月,中共中央工作会议正式提出“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新八字方针),并从这一年开始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

(1981-1985)“六五”计划。“六五”计划经1975年、1978年两次编制后,指标一次比一次高。

1980年推倒原方案后开始重新拟定。

1981年3月16日,国家计委提出拟定“六五”计划和十年设想的初步意见。同年6月10日,国家计委发出《关于拟定“六五”专题计划的通知》。

1981年10月8-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举行扩大会议。讨论“六五”计划控制数字。

1982年1月25日,国务院下达了“六五”计划控制数字:工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4%,1985年达到8050亿元;工业总产值年均递增4%,1985年达到6070亿元;农业总产值年均递增4%,1985年达到1980亿元。国民收入年均递增4%,1985年达到4410亿元。

1982年4月13日,国家计委向中共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作《关于拟定“六五”计划中几个问题的请示汇报》。

1982年6月19日,国家计委党组向中共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作《20年设想和“六五”计划的汇报》。

1982年6月下旬,国家计委党组向中共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三次作“六五”计划的汇报。

1982年7月21日8月17日,国务院召开全国计划会议,重点讨论“六五”计划。

1982年12月10日,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了“六五”计划。这是继“一五”计划之后的一个比较完备的计划。

“六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继续贯彻执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进一步解决过去遗留下来的阻碍经济发展的各种问题,取得实现财政经济状况根本好转的决定性胜利,并且为第七个五年计划期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奠定更好的基础,创造更好的条件。“六五”计划规定:工农业生产平均每年递增4%,在执行中争取达到5%;1985年,国民收入生产总额达到4450亿元。比1980年增加783亿元,年均4%;1985年财政收入达到1274亿元,比1980年增加189亿元,年均3.3%。全民所有制固定资产投资3600亿元,其中用于基本建设投资2300亿元;5年内计划完成大中型项目400个;1985年粮食产量达到3.6亿吨,棉花270.7万吨,煤炭7亿吨,石油保持1亿吨,钢3900万吨。

“六五”期间,社会总产值、工农业总产值、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平均每年增长11%左右。

国民经济年平均增长10.72%,最高年15.2%,最低年5.2%;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0.8%,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0.6%。轻工业与能源发展速度、重大比例已基本协调。财政经济状况好转的任务基本实现,1985年财政实现了收支平衡、消除赤字。人民生活水平有显著提高,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全国城镇职工的年平均工资收入每年平均增长4.7%,农村人均年收入平均每年增长14%。

“六五”期间,中国经济建设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从1984年下半年开始,经济生活中出现了一些新的不稳定因素。

(1986-1990)“七五”计划。1983年,国务院着手组织“七五”计划的起草工作,l985年上半年拟订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建议》。这个《建议》经党的十二届四中全会原则通过后,提交1985年9月的党代会审议通过。国务院根据《建议》,对计划安排又反复研究、平衡、测算,1986年3月审定完毕,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1986-1990年)提交六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批准。在一个新的五年计划刚刚起步的时候,国家就制订出了完整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这在我国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史上是第一次。

“七五”计划的基本原则和方针:(1)坚持把改革放在首位,使改革和建设相互适应、相互促进。(2)坚持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基本平衡,保持国家财政、信贷、物资和外汇的各自平衡和相互间的综合平衡。(3)坚持把提高经济效益特别是提高产品质量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上来,正确处理好效益和速度、质量和数量的关系。(4)坚持适应社会需求结构的变化和国民经济现代化的要求,进一步合理调整产业结构。(5)坚持恰当地确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合理调整投资结构,加快能源、交通、通信和原材料工业的建设。(6)坚持把建设重点转移到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改建扩建上来,走内涵型扩大再生产的路子。(7)坚持把发展科学、教育事业放到重要的战略位置上,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加快智力开发。(8)坚持进一步对外开放,更好地把国内经济建设同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流结合起来。(9)坚持在发展生产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善城乡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10)坚持在推进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11)坚持在各项事业中发扬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精神。

“七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

1、进一步为经济体制改革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努力保证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基本平衡,使改革更加顺利地开展,力争在五年或更长一些时间内,基本上奠定有中国特色的新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基础。

2、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在控制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前提下,大力加强重点建设、技术改造和智力开发,在物质技术和人才方面为九十年代经济和社会的继续发展准备必要的后续能力。

3、在发展生产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上,继续改善人民生活。

计划规定了如下经济发展目标: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五年内全国工农业总产值增长38%,平均每年增长6.7%,其中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4%,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

7.5%,五年国民生产总值增长44%,平均每年增长7.5%,到1990年,我国工农业主要产品的产量分别达到:粮食42500-45000万吨,棉花425万吨,发电量5500亿度,原煤l0亿吨,原油1.5亿吨,钢5500-5800万吨,全社会各种货运量94亿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l2960亿元,其中全民所有制单位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五年为8960亿元,(基本建设投资5000亿元,更新改造投资2760亿元,其他投资l200亿元)五年新增固定资产6000亿元。逐步推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在五年内培养500万高级专门人才,比“六五”期间增长一倍。进出口贸易总额五年增长35%,并相应扩大利用外资和引进先进技术的规模。城乡居民实际消费水平,平均每年增长5%。在这五年内,继续保持国家财政、信贷、物资、外汇的基本平衡。

1991-1995年是中国第八个五年计划时期。1990年l2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提出了今后十年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任务和方针政策。1991年3月第七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国务院《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的报告》。以1992年邓小平同志重要谈话和中共十四大为标志,“八五”时期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阶段。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八五”计划期间取得的最大成就是提前五年完成了到200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战略目标。1995年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达到57600亿元,扣除物价因素,是1980年的4.3倍,提前完成了“翻两番”的任务。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在中国经济发展史上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八五”时期中国的一些主要产品的产量稳步增长。总量居世界第一位的有煤炭、水泥、棉布、电视机、粮食、棉花、肉类。居世界第二位的是钢和化学纤维。发电量居世界第三位。

在整个“八五”计划期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速度达11%左右,比“七五”时期的年均增长高出近4个百分点,经济波动不到5个百分点。统计资料显示,在中国执行的8个五年计划中,“八五”计划是中国历次五年计划中增长最快、波动最小的一个五年计划。

固定资产投资加快,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八五”期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38900亿元,年均增长l7.9%,比“七五”高l3.6个百分点,其中国有单位投资年均增长22.9%,大大高于“七五”年均4.1%的水平。

“八五”计划期间全部建成投产的基本建设大中型项目约为845个,建成投产的限额以上的重点技术改造项目约为374个,这些项目使主要产业部门的的技术水平和企业的装备水平、市场竞争能力有了较大提高。

“八五”期间新建铁路干线5800公里,复线3400公里,电气化2600公里,公路新增l0.5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600多公里,港口吞吐能力增加1.38亿吨,新建机场12个,铺设长途光缆干线10万公里,电话交换机总容量新增5895万门,发电装机总容量新增7500万千瓦,新增产电力年均增长9%。

“八五”期间第一产业产值年均增长4.1%,第二产业产值年均增长l7.3%,第三产业产值年均增长9.5%,一、二、三产业的产值结构由“六五”末期的28.4:43.1:28.5和“七五”末期的27.1:41.6:31.3转变为“八五”末期的20.3:47.7:32.0。

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以分税制为核心的新财政体制,以增殖税为主体的新税制已经基本建立并正常运行。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初步分开,汇率顺利并轨,新的宏观经济调控框架初步建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明显增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格局已经形成。

对外开放总体格局基本形成。对外开放的范围和规模进一步扩大,形成了由沿海到内地、由一般加工工业到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的总体开放格局。以上海浦东为龙头的长江地区的开发开放,成为“八五”期间对外开放区域布局的一项重要举措。中国对外开放的县市超过ll00个,兴办了一大批经济开发区和l3个保税区。

“八五”期间对外贸易迅速发展。对外贸易总额累计达l0145亿美元,比“七五”翻了一番,年均增长19.5%,高于“六五”的12.8%和“七五”的l0.6%。年出口额已突破1000亿元,占世界商品贸易的比重从“七五”的1.6%增加到3%。1995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居世界第十一位;国家外汇储备已达到736亿美元,比“七五”末期的111亿美元增加5.6倍。

城乡人民生活继续改善。“八五”期间,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达1578元,扣除物价因素,年均增长分别为7.7%和4.5%,大大高于“七五”的3.7%和2.8%。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累计达67275亿元,扣除物价因素,年均增长l0.6%,大大高于“七五”时期3.3%的水平。1995年底,城乡居民储蓄余额接近3万亿元,比“七五”末期增加两万多亿元。

“八五“”期间,城乡新建住房面积43亿平方米,到1994年末,农村人均居住面积达20.5平方米,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7.7平方米。

“八五”期间全社会劳动者总数约增加5000万人,其中城镇劳动力增加3740万人。贫困人口由80年代末的8500万人减少到6500万人。

“八五”期间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抑制,人口自然增长率由l990年的14.39‰降到l995年的10.55‰。广播和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78.7%和84.8%,比1990年提高4和5个百分点。

(1996-2000)“九五”计划。1995年9月28日,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建议》。这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第一个中长期计划,是一个跨世纪的发展规划。

1996-2000年是我国执行第九个五年计划时期。“九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确定为:全面完成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部署,2000年,在中国人口将比1980年增长3亿左右的情况下,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基本消除贫困现象,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是: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

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6年3月,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李鹏总理代表国务院在会上作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的报告》。该报告提出了今后15年的奋斗目标和指导方针。

(2001-2005)“十五”计划。十五”期间宏观调控的主要预期目标分别是:

经济增长速度预期为年均7%左右,到2005年按2000年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2.5万亿元左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400元。五年城镇新增就业和转移农业劳动力各达到40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左右。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经济结构调整的主要预期目标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国际竞争力增强。2005年第一、

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3%、51%和36%,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分别为44%、23%和33%。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地区间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得到有效控制。城镇化水平有所提高。

科技、教育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2005年全社会研究与开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提高到1.5%以上,科技创新能力增强,技术进步加快。各级各类教育加快发展,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成果进一步巩固,初中毛入学率达到90%以上,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力争达到60%左右和15%左右。

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以内,2005年全国总人口控制在13.3亿人以内。生态恶化趋势得到遏制,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8.2%,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提高到35%。城乡环境质量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比2000年减少10%。资源节约和保护取得明显成效。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居民生活质量有较大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比较完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5%左右。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增加到22平方米,全国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40%。城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和农村医疗服务设施继续改善,人民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城乡文化、体育设施增加,覆盖面扩大,文化生活更加丰富。社会风气和社会秩序好转。

(2006-2010)“十一五”规划。前四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实际增长11.4%,比“十五”时期年平均增速快1.6个百分点;全国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15.61%。目前,“十一五”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减排目标已提前实现

○ 我国经济发展的版图在细化,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由南向北、从东到西,一个个被圈定,一步步在展开。2009年以来,12个区域规划先后上升到国家层面;中西部和东北的经济增速一举超过东部,与全国经济增长的差距在缩小

○ 国家把越来越多的财力用于改善人民生活的交通、教育、医疗以及社会保障等领域,越来越多的贫困地区、偏远地区老百姓的生活状况得到改善。2006—2009年,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分别为10.2%和8.3%

从“十五”迈进“十一五”的门槛时,我们不仅对中国发展的前景充满信心,更对发展的道路充满期待。因为,我们站在了科学发展的新起点上。

“十一五”规划是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重大战略思想后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十一五”的五年,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五年,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战胜重重困难奋力前行的五年。走过五年,我们科学发展的方向更加明确,步履更加坚定。

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我们迎接最大考验

我们要发展,我们更要科学地发展。带着这样的理念走进“十一五”,迎接我们的是超乎想象的一系列严峻考验。

“十一五”规划开局,“三过”问题——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多、外贸顺差过大,就开始考验国民经济。此后,通货膨胀以及雨雪冰冻灾害、汶川特大地震等次第登场。最严峻的考验在“十一五”的第三个年头出现。2008年,近百年世界经济史上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突然袭来,猛烈冲击着正在高速运行的中国经济快车。一时间,外贸出口大幅度下滑,部分企业陷入困境,百姓就业压力陡增……从“过热”到“过冷”似乎没有过渡,中国发展的势头急转直下。

接踵而至的困难,把传统发展模式的种种弊端更加尖锐地摆在我们面前。速度与质量,通胀与通缩,消费与投资……一对对矛盾轮番凸显,考验着中国经济会不会陷入大起大落的困境,考验着中国政府的宏观调控能不能把国民经济成功带入又好又快的发展道路,更考验着全党上下坚持走科学发展道路的决心。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十一五”初期宏观调控表现的是“有保有控”的特点。中央政府一方面推出包括土地、金融、市场准入等方面政策的组合拳,加快结构调整,防止经济增长过热;另一方面,通过出台减免农业税等一系列惠农政策,着力加强农业等国民经济中的薄弱环节。在开局之时,我们收获了两个好年景。2006年国民经济实现了高增长与低通胀的理想搭配;2007年虽然通胀问题逐渐凸显,但国民经济仍延续了平稳增长的好势头,财政收入、企业收入、城乡居民收入齐头并进,都收获满满。

正当国民经济开始步入又好又快轨道时,突然袭来的国际金融危机又打乱了中国发展的步伐和节奏。

前所未见的困难,前所未见的挑战,前所未见的精彩!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惊涛骇浪,党中央、国务院“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连连出手,果敢应对。领先于其他国家,中国率先推出了力度最大的刺激经济的一揽子计划,速度之快,规模之大,配套之全,前所未有。出手快,出拳重,中国经济一路下滑的势头被止住,从2009年一季度的6.1%,逐季回升到年末的近9%,画出一个精彩的“V”形走势。最难能可贵的是,在“保八”之战中,结构调整也未松弦。4万亿元的投资重点锁定经济发展薄弱环节,锁定民生相关的领域,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也相继推出。

从2006年到200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实际增长11.4%,比“十五”时期年平均增速快1.6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又保持了11.1%的增长。与此同时,节能减排也在稳步推进。

与2005年相比,2009年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累计分别下降9.66%和13.14%,“十一五”二氧化硫减排目标提前一年实现,化学需氧量减排目标提前半年实现。“十一五”前4年,全国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15.61%,年均降幅为4.15%。

(2011-2015)十二五规划。

在保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完成经济结构战略性的调整。坚持改革开放的路线,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取得社会经济建设的明显进步。为此我们需要完成十二五规划的主要任务: 第一,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第二,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三,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第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第五,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第六,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第七,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第八,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第九,加快改革攻坚步伐,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十,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最后,我国十二五规划较十一五及以往具有其独特的亮点和新意。

首先,规划建议的方向性更加清晰。是目标任务更加明了化,指导作用进一步加强;

二,“科学发展”首次以主题形式纳入中国新五年规划。科学发展观是本次十二五规划的一大亮点,为本次五年计划提供了指导思想,使发展更加明朗化理论化。将十二五规划与社会主义建设结合起来,更能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宗旨。

三,更加突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经济方式的调整在本次十二五规划中式一个重点,加快经济体制变革是社会良好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目前经济发展的方向。“十二五”期间不但要对传统体制进行改革,消除影响市场发挥基础性作用的体制机制,而且要面对新形势、新阶段,推进更为丰富的体制创新活动,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社会需求。

四、“消费”、“投资”、“出口”顺序变化,扩大内需首次独立成章。面临国内巨大的市场,增进国民消费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一大优势,与以往不同,随着国内消费内力的增大,消费、投资、出口的顺序变化是迟早的事。而本次规划则是把把扩大内需排在重要位置,并首次独立成章进行论述。可见十二五对国内巨大消费群体的重视。

五、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更具可操作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必由之路,社会发展的基本宗旨是人人共享、普遍受益。而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实现人人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必然选择。换句话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过程,共享社会发展成果是结果,它们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要维护社会公平。而其的可操作性的增强说明十二五规划较以往更注重了成果共享的可实施性。

综上可知,我国十二五规划更具有方向性、合理性、可实施性,将需求与发展紧密联系,注重对国内市场发展,同时明确了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目标。

“十二五”时期,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紧紧抓住机遇而不可丧失机遇,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更加牢固的基础。


相关文章

  • 城乡规划法制建设概述
  • 第二章 城乡规划法制建设概述 第一节 我国城乡规划法制建设历程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定制成立,标志着社会主义新制度的诞生,揭开了我国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史上新的一项.6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经历了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 ...查看


  • 国家十二五规划概要
  • 国家十二五规划概要 国家是从1953年开始制以五年一个时间段来做国家的中短期规划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我们就简称为"一五".而2006-2010年这个时间段刚好是我们国家提出来的"五年计划 ...查看


  • 成品油十二五规划
  • 成品油十二五规划 中国从1953年开始制以五年一个时间段来做国家的中短期规划,第一个"五年计划",我们就简称为"一五",然后以此类推."十二五"规划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 ...查看


  • 从"计划"到"规划"
  • 从"计划"到"规划" 十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已于3月下旬正式颁布,与前面十个"五年"相比,一个耐人寻味的变化就是第十一个&qu ...查看


  • 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实施方案
  • 新型城镇化城建设 规划实施方案 目录 第一章 研究背景.意义与思路 .............................................. 1 第二章 中国城镇化发展历程与新型城镇化概念解读 ............. ...查看


  • 十二五计划
  • 敬爱的党组织: 近期在新闻上媒体上得知"十二五"规划已经全面启动了,中国是从1953年开始以五年时间一个时间段来做国家的中短期规划的,"十二五"规划的起止时间为2011--2015年. 在2010年的 ...查看


  • "十三五"规划新看点
  • 备受各方关注的"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3月5日提请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查.在这份长达148页.历次篇幅最长的五年规划纲要中,一些新看点.新提法引起代表委员的高度关注. 新发展理念贯穿规划始终 看点:"十三 ...查看


  • 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国际环境
  • 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国际环境 中国发展观察 作者:王梦奎 一.五年规划工作的制度化 "十二五"规划是在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间 过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新形势和新任务条件下的五年规划:是在经受严重金融危机冲击 ...查看


  • 形势与政策(十二五规划论文CRS)
  • 新时期下的"十二五"规划 随着2010年的即将结束,十一五也将要走入历史.作为十一五规划实施的最后一年,同时也是十二五统筹规划的关键一年.在十一五规划实施的五年中,我们取得了那些成就,遇到了哪些问题和挑战,出现了哪些不足 ...查看


  • 十二五规划思想汇报大全
  • 思想汇报 敬爱的党组织: 最近,我学习了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觉得这次会议是我们党非常重要的一次会议,它制定了"十二五"规划建议,将勾勒出中国未来五年经济.社会.民主民生方面的发展路径与图景,现向党组织汇报几点学习体会.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