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演员表演形式刍议

  【摘 要】艺术的灵感来自于生活,戏曲当然也不例外。作为一种表演艺术,演员不但要展示出戏曲的表演形式,同时也要注意表演内容的演变,应该说两者是缺一不可,这样才能够让演员的表演更富感染力,本文具体讨论与这方面相关的话题。   【关键词】戏曲演员;表演形式;刍议   中图分类号:J82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2-0052-01   戏曲表演不同于影视表演,影视表演主要讲求逼真的效果,对场地、布景的要求也很高,而戏曲必须要求演员具有多年的表演经历,以及很深的文化底蕴,这样才能够在表演中将戏曲的精髓展现出来,因此演员的表演形式就显得非常重要。   一、戏曲表演的特点   表演程式化是戏曲的主要特点。其主要体现在角色方面,生旦净丑是其主要展现的角色,而且四个角色都有详细的表演规范。而且,戏曲相较于其他门类的艺术表演,它更加复杂。而在这其中,表演形式的影响让戏曲的现实意义受到了社会的束缚,在无法完全展现艺术思想的情况下,很难全面展现出戏曲的表现形式。不过戏曲表演具有双重的性格特征,从而可以让演员在表演期间能够更加丰富的展现出剧情的魅力,剧中人物也会被刻画得活灵活现。   二、戏曲演员的具体表演形式   (一)外部表象要具有很好的美感度。戏曲无论是在表演形式上,还是其所表现出的内涵,都体现出了它是一门美的艺术。演员若想展现出美的效果,第一要做到的,就是要让外部表象具有美感,这样就会给观众留下非常深的印象,从而深深吸引住他们的目光。而把这方面的表演做好以后,再去塑造表演的内涵美。台步、神情、手势等都是外部表象所要展现出的表演内容。例如京剧演员的外部表象普遍具有俊美的特点,同时装扮复杂,表演也需要有深厚的功底。如果演员表演期间能够展现出京剧的风采,同时扮相俊美,那么就会令观众满意,由此能够看出,演员若想在进行戏曲表演的时候取得成功,扮相非常关键。   但仅仅扮相好还是远远不够的。除了扮相以外,台步、神情等表现形式也同样重要。就拿台步来说,不管是什么类型的演员,都必须要练好台步,而且在练习的过程中,主要是以“稳”为主,然后再去展现台步的轻灵。一般来说,戏曲演员走台步是要求弧线行走,这就必须让演员具有非常轻便灵活的步伐和艺术表现力,我们通常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因此,演员一定要从现实生活中去找寻走台步的精髓,并同时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否则演员的表演也只能显得毫无生气,缺乏艺术感,注定会以失败告终。   (二)唱念做舞程式化表演技巧。戏曲演员在展现艺术的时候,最为重要的方法就是唱念做舞程式化表演。那么演员要如何去完美的展现这一表演方法呢?最主要的一点就是要练好唱功。演员在表演期间,若想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必须要展现出嗓音洪亮,吐字清晰、韵味感十足的特点,而且还要在唱的同时,展现出丰富的情感。如,著名表演艺术家陈少云在京剧《宰相刘罗锅》中有这么一段表演场景,当刘墉被六王爷发现是“罗锅”的时候,他冲六王爷一口气唱出了十四句声情并茂的唱段,可以说唱功相当了得。戏曲演员不仅要会唱,念白、做功等表演形式也同样要精通。作为一名戏曲演员,在进行念白的时候,必须要做到声音铿锵有力、吐字清晰、气息平稳。如著名表演艺术家尚长荣在《贞观盛事》中的精彩表演,不仅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也为戏曲表演者带来很多的表演灵感。   (三)加强自身的舞蹈表现力。就拿《公孙子都》来说,祭足大夫警告子都不要疑心生暗鬼,此时子都的表情显得非常害怕。而扮演子都的演员林为林在展现这一段的表演时,先是在马上急促地行走,眼神始终表现出慌乱的神情,很好地将当时子都的心理状态呈现出来。当子都下马以后,林为林先是摇晃翅翎,紧接着再用牙齿拼命地撕咬翅翎。而在问子都是否后悔的画外音响起后,子都立刻骑马逃走。而在逃跑期间,林为林作出了多个旋转翻身的动作,紧接着一个大劈叉跌落在地上,然后朝四周观望,不断地挥动着翅翎,很好地展现出了惊慌失措的神态,最后用手遮住了面都,奔跑下台。以上所描述的是一段经典表演,通过这样的经典实例,能够让缺乏经验的戏曲演员学会如何去发掘人物心理,从而在表演中能够充分展现人物情感。同时这样的表演,也能够给观众带来足够的视觉冲击力,让观众看得如痴如醉。   三、结语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不难了解到,戏曲表演是一门复杂的艺术,演员必须要具有丰富的表演�验,这样才能够向观众充分展现出戏曲表演的魅力,而这就要求演员一定要让外部表象更具美感以及全面掌握好唱念做舞程式化表演技巧等。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戏曲工作者要积极努力,认真探索,争取研究出更多戏曲艺术的表演形式,同时也让戏曲表演水平迈向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杨小平.论戏曲演员的表演形式刍议[J].戏剧之家,2014,(11):41.   [2]周秋生.略论戏曲演员的表演节奏[J].剧影月报,2014,(6):113-114.

  【摘 要】艺术的灵感来自于生活,戏曲当然也不例外。作为一种表演艺术,演员不但要展示出戏曲的表演形式,同时也要注意表演内容的演变,应该说两者是缺一不可,这样才能够让演员的表演更富感染力,本文具体讨论与这方面相关的话题。   【关键词】戏曲演员;表演形式;刍议   中图分类号:J82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2-0052-01   戏曲表演不同于影视表演,影视表演主要讲求逼真的效果,对场地、布景的要求也很高,而戏曲必须要求演员具有多年的表演经历,以及很深的文化底蕴,这样才能够在表演中将戏曲的精髓展现出来,因此演员的表演形式就显得非常重要。   一、戏曲表演的特点   表演程式化是戏曲的主要特点。其主要体现在角色方面,生旦净丑是其主要展现的角色,而且四个角色都有详细的表演规范。而且,戏曲相较于其他门类的艺术表演,它更加复杂。而在这其中,表演形式的影响让戏曲的现实意义受到了社会的束缚,在无法完全展现艺术思想的情况下,很难全面展现出戏曲的表现形式。不过戏曲表演具有双重的性格特征,从而可以让演员在表演期间能够更加丰富的展现出剧情的魅力,剧中人物也会被刻画得活灵活现。   二、戏曲演员的具体表演形式   (一)外部表象要具有很好的美感度。戏曲无论是在表演形式上,还是其所表现出的内涵,都体现出了它是一门美的艺术。演员若想展现出美的效果,第一要做到的,就是要让外部表象具有美感,这样就会给观众留下非常深的印象,从而深深吸引住他们的目光。而把这方面的表演做好以后,再去塑造表演的内涵美。台步、神情、手势等都是外部表象所要展现出的表演内容。例如京剧演员的外部表象普遍具有俊美的特点,同时装扮复杂,表演也需要有深厚的功底。如果演员表演期间能够展现出京剧的风采,同时扮相俊美,那么就会令观众满意,由此能够看出,演员若想在进行戏曲表演的时候取得成功,扮相非常关键。   但仅仅扮相好还是远远不够的。除了扮相以外,台步、神情等表现形式也同样重要。就拿台步来说,不管是什么类型的演员,都必须要练好台步,而且在练习的过程中,主要是以“稳”为主,然后再去展现台步的轻灵。一般来说,戏曲演员走台步是要求弧线行走,这就必须让演员具有非常轻便灵活的步伐和艺术表现力,我们通常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因此,演员一定要从现实生活中去找寻走台步的精髓,并同时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否则演员的表演也只能显得毫无生气,缺乏艺术感,注定会以失败告终。   (二)唱念做舞程式化表演技巧。戏曲演员在展现艺术的时候,最为重要的方法就是唱念做舞程式化表演。那么演员要如何去完美的展现这一表演方法呢?最主要的一点就是要练好唱功。演员在表演期间,若想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必须要展现出嗓音洪亮,吐字清晰、韵味感十足的特点,而且还要在唱的同时,展现出丰富的情感。如,著名表演艺术家陈少云在京剧《宰相刘罗锅》中有这么一段表演场景,当刘墉被六王爷发现是“罗锅”的时候,他冲六王爷一口气唱出了十四句声情并茂的唱段,可以说唱功相当了得。戏曲演员不仅要会唱,念白、做功等表演形式也同样要精通。作为一名戏曲演员,在进行念白的时候,必须要做到声音铿锵有力、吐字清晰、气息平稳。如著名表演艺术家尚长荣在《贞观盛事》中的精彩表演,不仅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也为戏曲表演者带来很多的表演灵感。   (三)加强自身的舞蹈表现力。就拿《公孙子都》来说,祭足大夫警告子都不要疑心生暗鬼,此时子都的表情显得非常害怕。而扮演子都的演员林为林在展现这一段的表演时,先是在马上急促地行走,眼神始终表现出慌乱的神情,很好地将当时子都的心理状态呈现出来。当子都下马以后,林为林先是摇晃翅翎,紧接着再用牙齿拼命地撕咬翅翎。而在问子都是否后悔的画外音响起后,子都立刻骑马逃走。而在逃跑期间,林为林作出了多个旋转翻身的动作,紧接着一个大劈叉跌落在地上,然后朝四周观望,不断地挥动着翅翎,很好地展现出了惊慌失措的神态,最后用手遮住了面都,奔跑下台。以上所描述的是一段经典表演,通过这样的经典实例,能够让缺乏经验的戏曲演员学会如何去发掘人物心理,从而在表演中能够充分展现人物情感。同时这样的表演,也能够给观众带来足够的视觉冲击力,让观众看得如痴如醉。   三、结语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不难了解到,戏曲表演是一门复杂的艺术,演员必须要具有丰富的表演�验,这样才能够向观众充分展现出戏曲表演的魅力,而这就要求演员一定要让外部表象更具美感以及全面掌握好唱念做舞程式化表演技巧等。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戏曲工作者要积极努力,认真探索,争取研究出更多戏曲艺术的表演形式,同时也让戏曲表演水平迈向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杨小平.论戏曲演员的表演形式刍议[J].戏剧之家,2014,(11):41.   [2]周秋生.略论戏曲演员的表演节奏[J].剧影月报,2014,(6):113-114.


相关文章

  • 关于戏曲形体表演问题的探讨
  • 摘要:戏曲作为中国传统艺术之一,融众多艺术形式为一体.它起源于原始歌舞,以歌舞为载体展现故事脉络,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套系统的形体表演套路,即戏曲的形体表演程式.本文通过研究戏曲形体表演形式,探索戏曲的形体表演法则及其规范,把握戏曲形 ...查看


  • 浅谈戏曲身段的表演形式及其艺术价值
  • 浅谈戏曲身段的表演形式及其艺术价值 在中国的戏曲表演中,唱念做打是基本功,也是其基础的表现手段.作为表演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戏曲角色不同身段表演方式不同.仅从台步来说,青衣,老旦,老生和武生的台步就完全不同.为了更好地塑造戏曲形象,身段中 ...查看


  • 试论戏曲演员如何创造角色
  • 摘 要:主要以演员创造角色与主题,表演程式,行当,流派等有关:戏曲人物创造角色与行当,流派,塑造人物性格有所不同.例谈对角色创造的体会,和戏曲创作的卓越贡献来论述戏曲演员应该如何创造角色. 关键词:创造角色;戏曲程式;行当;流派;人物性格 ...查看


  • 戏曲表演的艺术
  • 戏曲表演的艺术 戏曲起源于人类对自身行为的模仿,起源于原始歌舞.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到宋元之际成熟.此后,戏曲成为极其重要的文学形式,与稍候繁荣起来的长篇小说一同雄踞文坛,取代了古代诗词附文的地位,这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又一重大变革.可以说, ...查看


  • 浅谈中国戏曲"谚语"
  •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想人前显贵,必要山后练鞭"-- 中国戏曲谚语,以它独特的方式指导着一代又一代的戏曲演艺人员的舞台实践和艺术创作生活,它是划定在戏曲范畴之内的一种戏曲行业"谚语 ...查看


  • 戏曲表演的艺术特征(资料)
  • 中国的传统戏剧有一个独特的称谓:"戏曲".历史上首先使用戏曲这个名词的是元代的陶宗仪,他在<南村辍耕录•院本名目>中写道:"唐有传奇.宋有戏曲.唱诨.词说.金有院本.杂剧.诸宫调."但这里 ...查看


  • 谈电视戏曲的历史和现状
  • 一.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初期 中国从1958年有了电视以后就出现了电视文艺,电视戏曲也随之诞生.早期的电视戏曲形式很简单,以戏曲为主,将原来只在舞台上表演的戏曲,简单地照搬和再现到电视屏幕上.其表现方式主要是现场直播戏曲舞台剧. 由于技术 ...查看


  • 20世纪中期以来秦腔研究
  • 20世纪中期以来国内秦腔研究文献综述 秦腔是我国国内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历经几百年的兴衰变迁,至今仍然活跃在我国的西北地区.作为中国戏剧界的四大声腔之一,秦腔和其它几个声腔比较起来,豪迈.粗犷.刚健而又悲壮苍凉的风格独一无二.正因为如 ...查看


  • 京剧[骆驼祥子]的艺术价值和认识价值
  • 作者:胡芝风 中国京剧 1999年08期 京剧<骆驼祥子>的演出,给京剧现代戏舞台带来了春天的生机.其剧场反响强烈之程度不说,凡看过此剧的观众争相宣传,好评如潮,几乎有口皆碑,不仅得到了第二届京剧节的金奖,也可以说获得了观众心目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