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学会讲道理(道理论据的使用)
一、专题解析
议论文是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议论文重在议,其目的是发表对人对事的看法,一篇议论文的好坏,固然与其立意、选材、结构、语言有关,也与分析问题是否深刻透彻密切相关。可以这样说,一个学生如果只会堆砌材料而不能将论点与论据有机联系起来,那他还没有真正学会写议论文。本专题就重点引领学生学会如何学会讲道理。
二、知识结构图
知识点一、引用分析法讲道理。
知识点二、因果分析法讲道理。
知识点三、假设分析法讲道理。
知识点四、对比评析法讲道理。
知识点五、归纳分析法讲道理。
三、写作指导,实例引领
一)知识点解析
知识点一解析:引用分析法讲道理
在写作过程,可引用名言警句,然后用些分析性的文字将论点和引用的话联系起来。这些名言警句,有的富含哲理,如“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有的发人深省,如“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有的催人奋进“我要扼制命运的咽喉,它们决不能使我屈服”“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名言警句流传广泛,经历了时间的考验,有长久的生命力,引用它们,可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运用这种方法说理,关键是引言要恰当,要与论点有内在联系,通过分析能使它更好地为文章服务,有一位学生在写《论道德》时,引用了康德的话。康德说:“在这个世界上,有两样东西值得我们仰望终生,一是我们头顶璀的星空,二是人们心中的道德。”道德是灵魂的空气,坚守心中的那份道德,让她开出芳香四溢的兰花。在这段文字中,康德的话说明了道德的重要性,小作者在引用之后及时地写了比喻句“道德是灵魂的空气”道德对于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样将康德的话与论点联系起来,语言简洁,论证有力。
知识点二解析:因果分析法讲道理
因果分析法就是从因果关系上把论点与论据联系起来。如果论据陈述的是结果,那么就可分析其产生的原因,这叫做“探因”;如果论据陈述的是原因,那么就可推出结果,这叫做“究果”。我们写作时可以用因果关系复句来表达。关联词语有“因为„„所以„„”“之所以„„是因为„„”“因为”“所以”“因此”等。或者用“为什么”来领起“探因”,用“结果怎样呢”来领起“究果”。
探求因果关系常见的有两种方法:
(1)求同法:求同法是指在被研究的对象出现的若干场合中,如果仅有一个先行因素是这些场合所共同具有的,那么这个先行因素就是被研究对象的原因。简言之,
在若干场合中,其他因素都不同,只有一个因素是相同的,却产生了相同或不同的结果,那么这个因素就是这个结果的原因。比如,
片段一:
中国古代的司马迁遭受不幸,于逆境中写出了《史记》,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曹雪芹在遭受一次次的打击,举家食粥的情况下,依然写出了不朽的《红楼梦》;现代知识分子朱自清,能用绳子将破被的另一头扎起以御寒,但他刻苦学习,成为著名的诗人、学者和民主战士;外国的塞万提斯,在被捕入狱后,仍写出了《唐吉珂德》这样伟大的著作。虽然他们所处的时代不同,他们的国籍不同,人生经历不同,个性等等都不相同,但有一因素是相同的,即他们都处于逆境而不气馁,勤奋努力,最终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由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处于逆境而不气馁,勤奋努力,是他们最终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的原因,逆境能使人成才。
(2)求异法:求异法是指在若干个场合中,其他因素都相同,只有一个因素不相同,却产生了某种相同或不同的结果,那么这一个因素就是产生这个结果的原因。例如,两个学生在同一所学校,同一个班,所处的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相同,两人的智力也相同,都很勤奋,但他们一个注重学习方法,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肯动脑筋;另一个不讲方法,只知埋头苦干,结果两人的学习成绩相差很大,用求异的方法,很快就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良好的学习方法是取得良好成绩的原因。
片段二:
记得《猪八戒照镜子》的故事吗?它写的是猪八戒抡起了铁耙,将映出自己那张丑脸的镜子打得粉碎,结果每片镜子中仍有自己丑陋的脸。猪八戒这种闻过则怒的做法实在是不可取的。
解析二:
这一语段,结构是“例子+观点”,那么该怎样搭建起例子和观点之间的“议论的桥梁”呢?阅读语段,我们发现,事例的结果——“猪八戒打碎镜子”已经告诉了我们,但对于“打碎镜子的原因”则只字未提,所以,这里可添加“原因探究”的分析文字。
添加范文如下:
猪八戒之所以要打碎镜子,无非是因为镜子如实地照出了自己的丑陋,而这恰恰是他不愿意看到的,于是,猪八戒愤怒地抡起了铁耙。这种不敢正视自己的缺点、闻过则怒的做法实在不可取,我们需要的是闻过则喜的精神。既然容貌丑陋是客观存在的,为什么不接受镜子直接真实的反映呢?并且,猪八戒完全可以在镜子的指引下正确认识自己,甚至施粉黛、正衣冠,或从其他方面弥补自己相貌上的不足。
这段添加文字,针对“猪八戒打碎镜子”的结果,剖析了其原因及其应该有的正确做法。这一说理桥梁的搭建,使“闻过则怒的做法不可取,我们需要的是闻过则喜”这一观点的得出顺理成章。
知识点三解析:假设分析法讲道理
对一件事情,有时候,我们可以用假设的方法的分析,具体方法是假设与前面相反的情形或结果,与原事例进行比较,通过比较来证论点的成立,思路通常是反面假设——结果展示——正面强调。关键是要围绕论点假设,在对比中强调论点,在写作
过程中,多问几个“如果不这样,会怎样”会使论证更深入。
片段三:
正确的选择使人生无悔。(引:分论点)前苏联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高尔基,青年时代一度希望成为一名歌唱家。他曾去报考一个著名的合唱团,竟被录取了。可是,他经过再三考虑,最终放弃了歌唱事业拿起了战斗的笔,成为一代文学大师。(叙述)如果高尔基没有作出这样的选择,也许几十年后,世界上只会增加一名平庸的歌唱家而失去一位文学巨匠了。(议论分析)可见,正确的选择使他的青春无憾,人生无悔。(点题) (《正确的选择,无悔的人生》)
知识点四解析:对比评析法讲道理
有比较,才有鉴别;有对比,方见二者差距。在议论文写作,我们也可以对比的方式分析说理,我们可以举正反两个例子构成鲜明的对比,然后比较对照所得出的结论,这样可以使正确的论点更显正确,错误的观点更加明显。分析的思路可按比——评——总结进行。先用两个相反的事例对比,然后对截然相反的事实进行评价,或揭示本质或探究原因或评析其后果,总结则是把两个对比材料中得到的道理与论点联结在一起,从而完成论证过程。
如果从“知错与改错”这个角度立意,可用对比评析法,先举两个相反的例子,如商纣王不听比干劝谏例和齐宣王虚心接受王斗建议例,然后我们可以这样评价这两件事:纣王知错不改,最终落了个国破人亡的下场,齐宣王静下心接受王斗的批评,成为一代霸主,最后总结知错不改的一错再错,错误的雪珠球越滚越大,同样面对错误,改或不改,也就让人拥有了截然不同的生活。通过正反对照,可以揭示“知错与改错”对人的重要影响。
对比论证是一种求异的思维方式,它侧重于从事物的相反或相异的属性的比较中来揭示需要论证的论点的本质即从正反两个方面去阐述道理,使文章的论证更加充分形式上是一正一反,一阴一阳、一实一虚,在内容上是真与假、好与坏、美与丑、善与恶或用其它对立的两方作对比来发议论、抒感情对比可以是对象之间的比较,称为横向比较;也可以是同一对象自身前后对比,称为纵向比较 。
片段四:横向对比
贝多芬甩开了尘世的喧嚣,在音乐的国度里尽情跳跃;居里夫妇抛弃了名利的纷扰,在科学的世界迈出了更深远的步伐;陶渊明忘却了世俗的黑暗,在自由的南山中悠然采菊……他们的人生轻松徜徉,嗅着人间的芬芳而别里科夫被世俗束缚在套子里,葛朗台被金钱拖至了死神的身边,他们没有全力轻松地奔跑,最终被卷入世俗的浊流中……(《轻松起跑》)
片段五:纵向对比
也许有的人生来就是与人争的,争的是名,是利,是片刻的虚荣,是永远的欺骗苏东坡先前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凭着满腹才学,争来了官职,争来了荣誉,争来了名声,争来了一帮子朋友但当造化将它推向人生的低谷时,一切都化为乌有,“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自幸庶几免矣”(正,反)至此,他方悟得“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于是他放弃了恃才傲世之气,放下了功名利禄之心,这才有了“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洗刷了偏激
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厚实”(反,正)一个“放”字,将一道神秘的天光引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前后《赤壁赋》从此横空出世 。
知识点五解析:归纳分析法讲道理
这是一种由个别到一般的分析方法,列举多个典型论据后,然后归纳它们的共同特证,从而得到一般性的结论,而这个结论正好是你要证明的论点。
片段六:
人生苦短,风云难测.我难以想象海伦•凯勒的世界,那是怎样漫长的黑夜;我不愿再去试图窥探贝多芬被剥夺聆听权利时最初的心境!病魔束缚了霍金的躯体,宇宙中却弥漫着这位科学巨匠睿智的思绪;天生智障的舟舟沉浸在音乐的世界里,俨然一切生命的主宰.(运用对仗,集中简洁叙述论据)在这几个画面叠加的一瞬间,我忽然领悟了生命中非凡的含义,那就是挫折之后的奋起,重创之后的屹立(归纳总结).(《遗憾也美丽》
四、片段练习设计
论点:生活的磨难可以激发创作灵感。
分析:如果李白当了大官,享受荣华富贵,不用流浪江湖,那么诗仙的豪迈与脱俗肯定与他无缘;如果李煜一直当着皇帝,那么他就永远只会作一些才子佳人的词,而不会留下如此多的千古绝唱;如果没有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苦难,那么李清照也只是一个平凡的封建妇女。生活的苦难与磨练,是他们创作的源泉。
五、习作设计:
猫头鹰遇见老朋友斑鸠,问它:“你要到哪里去?”猫头鹰说:“我准备搬到东边去。”斑鸠问:“为什么要搬家呢?”猫头鹰说:“这里的人都讨厌我的叫声。”斑鸠说:“你改变叫声就可以了,如果你不改变,东边的人也会讨厌你的。”
以“改变自己”为论点写一篇议论文,要有三个以上的分论点
57.学会讲道理(道理论据的使用)
一、专题解析
议论文是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议论文重在议,其目的是发表对人对事的看法,一篇议论文的好坏,固然与其立意、选材、结构、语言有关,也与分析问题是否深刻透彻密切相关。可以这样说,一个学生如果只会堆砌材料而不能将论点与论据有机联系起来,那他还没有真正学会写议论文。本专题就重点引领学生学会如何学会讲道理。
二、知识结构图
知识点一、引用分析法讲道理。
知识点二、因果分析法讲道理。
知识点三、假设分析法讲道理。
知识点四、对比评析法讲道理。
知识点五、归纳分析法讲道理。
三、写作指导,实例引领
一)知识点解析
知识点一解析:引用分析法讲道理
在写作过程,可引用名言警句,然后用些分析性的文字将论点和引用的话联系起来。这些名言警句,有的富含哲理,如“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有的发人深省,如“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有的催人奋进“我要扼制命运的咽喉,它们决不能使我屈服”“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名言警句流传广泛,经历了时间的考验,有长久的生命力,引用它们,可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运用这种方法说理,关键是引言要恰当,要与论点有内在联系,通过分析能使它更好地为文章服务,有一位学生在写《论道德》时,引用了康德的话。康德说:“在这个世界上,有两样东西值得我们仰望终生,一是我们头顶璀的星空,二是人们心中的道德。”道德是灵魂的空气,坚守心中的那份道德,让她开出芳香四溢的兰花。在这段文字中,康德的话说明了道德的重要性,小作者在引用之后及时地写了比喻句“道德是灵魂的空气”道德对于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样将康德的话与论点联系起来,语言简洁,论证有力。
知识点二解析:因果分析法讲道理
因果分析法就是从因果关系上把论点与论据联系起来。如果论据陈述的是结果,那么就可分析其产生的原因,这叫做“探因”;如果论据陈述的是原因,那么就可推出结果,这叫做“究果”。我们写作时可以用因果关系复句来表达。关联词语有“因为„„所以„„”“之所以„„是因为„„”“因为”“所以”“因此”等。或者用“为什么”来领起“探因”,用“结果怎样呢”来领起“究果”。
探求因果关系常见的有两种方法:
(1)求同法:求同法是指在被研究的对象出现的若干场合中,如果仅有一个先行因素是这些场合所共同具有的,那么这个先行因素就是被研究对象的原因。简言之,
在若干场合中,其他因素都不同,只有一个因素是相同的,却产生了相同或不同的结果,那么这个因素就是这个结果的原因。比如,
片段一:
中国古代的司马迁遭受不幸,于逆境中写出了《史记》,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曹雪芹在遭受一次次的打击,举家食粥的情况下,依然写出了不朽的《红楼梦》;现代知识分子朱自清,能用绳子将破被的另一头扎起以御寒,但他刻苦学习,成为著名的诗人、学者和民主战士;外国的塞万提斯,在被捕入狱后,仍写出了《唐吉珂德》这样伟大的著作。虽然他们所处的时代不同,他们的国籍不同,人生经历不同,个性等等都不相同,但有一因素是相同的,即他们都处于逆境而不气馁,勤奋努力,最终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由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处于逆境而不气馁,勤奋努力,是他们最终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的原因,逆境能使人成才。
(2)求异法:求异法是指在若干个场合中,其他因素都相同,只有一个因素不相同,却产生了某种相同或不同的结果,那么这一个因素就是产生这个结果的原因。例如,两个学生在同一所学校,同一个班,所处的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相同,两人的智力也相同,都很勤奋,但他们一个注重学习方法,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肯动脑筋;另一个不讲方法,只知埋头苦干,结果两人的学习成绩相差很大,用求异的方法,很快就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良好的学习方法是取得良好成绩的原因。
片段二:
记得《猪八戒照镜子》的故事吗?它写的是猪八戒抡起了铁耙,将映出自己那张丑脸的镜子打得粉碎,结果每片镜子中仍有自己丑陋的脸。猪八戒这种闻过则怒的做法实在是不可取的。
解析二:
这一语段,结构是“例子+观点”,那么该怎样搭建起例子和观点之间的“议论的桥梁”呢?阅读语段,我们发现,事例的结果——“猪八戒打碎镜子”已经告诉了我们,但对于“打碎镜子的原因”则只字未提,所以,这里可添加“原因探究”的分析文字。
添加范文如下:
猪八戒之所以要打碎镜子,无非是因为镜子如实地照出了自己的丑陋,而这恰恰是他不愿意看到的,于是,猪八戒愤怒地抡起了铁耙。这种不敢正视自己的缺点、闻过则怒的做法实在不可取,我们需要的是闻过则喜的精神。既然容貌丑陋是客观存在的,为什么不接受镜子直接真实的反映呢?并且,猪八戒完全可以在镜子的指引下正确认识自己,甚至施粉黛、正衣冠,或从其他方面弥补自己相貌上的不足。
这段添加文字,针对“猪八戒打碎镜子”的结果,剖析了其原因及其应该有的正确做法。这一说理桥梁的搭建,使“闻过则怒的做法不可取,我们需要的是闻过则喜”这一观点的得出顺理成章。
知识点三解析:假设分析法讲道理
对一件事情,有时候,我们可以用假设的方法的分析,具体方法是假设与前面相反的情形或结果,与原事例进行比较,通过比较来证论点的成立,思路通常是反面假设——结果展示——正面强调。关键是要围绕论点假设,在对比中强调论点,在写作
过程中,多问几个“如果不这样,会怎样”会使论证更深入。
片段三:
正确的选择使人生无悔。(引:分论点)前苏联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高尔基,青年时代一度希望成为一名歌唱家。他曾去报考一个著名的合唱团,竟被录取了。可是,他经过再三考虑,最终放弃了歌唱事业拿起了战斗的笔,成为一代文学大师。(叙述)如果高尔基没有作出这样的选择,也许几十年后,世界上只会增加一名平庸的歌唱家而失去一位文学巨匠了。(议论分析)可见,正确的选择使他的青春无憾,人生无悔。(点题) (《正确的选择,无悔的人生》)
知识点四解析:对比评析法讲道理
有比较,才有鉴别;有对比,方见二者差距。在议论文写作,我们也可以对比的方式分析说理,我们可以举正反两个例子构成鲜明的对比,然后比较对照所得出的结论,这样可以使正确的论点更显正确,错误的观点更加明显。分析的思路可按比——评——总结进行。先用两个相反的事例对比,然后对截然相反的事实进行评价,或揭示本质或探究原因或评析其后果,总结则是把两个对比材料中得到的道理与论点联结在一起,从而完成论证过程。
如果从“知错与改错”这个角度立意,可用对比评析法,先举两个相反的例子,如商纣王不听比干劝谏例和齐宣王虚心接受王斗建议例,然后我们可以这样评价这两件事:纣王知错不改,最终落了个国破人亡的下场,齐宣王静下心接受王斗的批评,成为一代霸主,最后总结知错不改的一错再错,错误的雪珠球越滚越大,同样面对错误,改或不改,也就让人拥有了截然不同的生活。通过正反对照,可以揭示“知错与改错”对人的重要影响。
对比论证是一种求异的思维方式,它侧重于从事物的相反或相异的属性的比较中来揭示需要论证的论点的本质即从正反两个方面去阐述道理,使文章的论证更加充分形式上是一正一反,一阴一阳、一实一虚,在内容上是真与假、好与坏、美与丑、善与恶或用其它对立的两方作对比来发议论、抒感情对比可以是对象之间的比较,称为横向比较;也可以是同一对象自身前后对比,称为纵向比较 。
片段四:横向对比
贝多芬甩开了尘世的喧嚣,在音乐的国度里尽情跳跃;居里夫妇抛弃了名利的纷扰,在科学的世界迈出了更深远的步伐;陶渊明忘却了世俗的黑暗,在自由的南山中悠然采菊……他们的人生轻松徜徉,嗅着人间的芬芳而别里科夫被世俗束缚在套子里,葛朗台被金钱拖至了死神的身边,他们没有全力轻松地奔跑,最终被卷入世俗的浊流中……(《轻松起跑》)
片段五:纵向对比
也许有的人生来就是与人争的,争的是名,是利,是片刻的虚荣,是永远的欺骗苏东坡先前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凭着满腹才学,争来了官职,争来了荣誉,争来了名声,争来了一帮子朋友但当造化将它推向人生的低谷时,一切都化为乌有,“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自幸庶几免矣”(正,反)至此,他方悟得“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于是他放弃了恃才傲世之气,放下了功名利禄之心,这才有了“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洗刷了偏激
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厚实”(反,正)一个“放”字,将一道神秘的天光引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前后《赤壁赋》从此横空出世 。
知识点五解析:归纳分析法讲道理
这是一种由个别到一般的分析方法,列举多个典型论据后,然后归纳它们的共同特证,从而得到一般性的结论,而这个结论正好是你要证明的论点。
片段六:
人生苦短,风云难测.我难以想象海伦•凯勒的世界,那是怎样漫长的黑夜;我不愿再去试图窥探贝多芬被剥夺聆听权利时最初的心境!病魔束缚了霍金的躯体,宇宙中却弥漫着这位科学巨匠睿智的思绪;天生智障的舟舟沉浸在音乐的世界里,俨然一切生命的主宰.(运用对仗,集中简洁叙述论据)在这几个画面叠加的一瞬间,我忽然领悟了生命中非凡的含义,那就是挫折之后的奋起,重创之后的屹立(归纳总结).(《遗憾也美丽》
四、片段练习设计
论点:生活的磨难可以激发创作灵感。
分析:如果李白当了大官,享受荣华富贵,不用流浪江湖,那么诗仙的豪迈与脱俗肯定与他无缘;如果李煜一直当着皇帝,那么他就永远只会作一些才子佳人的词,而不会留下如此多的千古绝唱;如果没有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苦难,那么李清照也只是一个平凡的封建妇女。生活的苦难与磨练,是他们创作的源泉。
五、习作设计:
猫头鹰遇见老朋友斑鸠,问它:“你要到哪里去?”猫头鹰说:“我准备搬到东边去。”斑鸠问:“为什么要搬家呢?”猫头鹰说:“这里的人都讨厌我的叫声。”斑鸠说:“你改变叫声就可以了,如果你不改变,东边的人也会讨厌你的。”
以“改变自己”为论点写一篇议论文,要有三个以上的分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