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组织理论论文--汽车行业集中度

中国汽车产业产业集中度分析

从全球视野看,一个国家汽车产业发展的水平往往代表了这个国家制造业的总体水平。可以说,汽车产业在支撑各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的发展也将关系到全球化背景下各国经济未来的整体发展。

产业集中度是衡量某一市场(或行业) 内厂商之间市场份额分布的一项指标,它指某一特定市场(或行业) 中少数几家最大厂商所占份额的总和,CR3就表示特定市场最大的三家厂商所占的市场份额总和。从产业集中的概念上看,追求高产业集中度规模经济的结果必然使企业规模向大型化、集团化方向倾斜,产业集中度、市场结构向寡头垄断格局演变。因此,产业组织理论把市场集中度作为考察市场结构的首要因素。

中国汽车产业市场集中度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汽车产业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及综合实力,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高低。

一、我国汽车产业集中度的现状

我国汽车产业集中度总体上呈上升趋势,据历年中国汽车工业年鉴,从1993年到2001年我国汽车生产企业的生产集中度(CR3)分别为37.3%、34.3%、40.3%、40.9%、41.7%、41.8%、43.9%、44.8%、48.1%;可以看出从1993年到2001年集中度不断加强,上升达10.8%。但与世界汽车强国相比差距仍然很大,例如在1997年中国的汽车产业的CR3为41.7%,而同期美国为98.9%,韩国是97.1%,日本为63.1%。相比之下我国的集中度处于低水平。

目前,中国的汽车整车生产企业有130多家,数量之多名列世界前茅。2007年前十大汽车企业的销量占到总量的83.44%。其余的120多家整车企业,总销量不到120万辆,绝大多数汽车整车企业年销量不到万辆,最少的只有几十辆。中国的国产汽车品牌已经超过了80个,而在汽车业最发达的美国市场,只有47个本土汽车品牌。乘用车制造商美国只有15家,而中国已经达到了50多家。虽然从市场集中度角度看,中国汽车产业属于寡占III 型,是中度集中寡占型市场结构,但是通过上面中美数据的比较,可以看出中国的汽车产业市场结构存在的问题,即小企业数目多,且不具有规模经济性,中国汽车产业总体来看还是集中度不高。

二、影响汽车产业集中度的因素分析

1、地方政府利益。地方政府是汽车工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但是随着产业的发展, 地方政府“各自为战”的格局却带来了产业更进一步的“分散”过程。而有助于产业集中的政策也因为涉及到地方政府的利益, 迟迟不能落实。加之地方政府还在不断推出地区政策, 限制其他省市的汽车产业进入, 因此, 地方政府的利益和产业集中成为长久以来难以调和的一对矛盾。

2、投资规模。投资规模的限制是导致集中度不高的一个因素。由于汽车产业投入前期的生产流水线的规模比较大, 零部件采购的费用比较高, 因此前期投入高。随之而来的技术引进和研发的投入也比较高, 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提高产业集中度的过程必然是伴随着现有企业投资扩展的过程, 因此, 投资规模的大小也就决定了企业扩展的程度。

3、过度保护,缺乏竞争。我国的汽车产业是在国家的大力保护下发展起来的,保护来自于两方面的限制:对汽车产品进口的限制和对汽车产品投资的限制。国家主要通过高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抵制国外的汽车进口。非关税壁垒形式多样,进口配额和许可证管理,对关键部件进行产品登记和行业认可管理等。在投资领域,政府通过目录管理严格限制民营资本的进入,另外还通过股权比例、国产化要求和外汇平衡对外商投资进行限制。竞争的缺乏导致企业惰性的产生,生产率水平难以提高。综观发达国家的汽车发展史,无不经历长期的竞争、淘汰、兼并、联合的过程,优势企业都是经历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市场筛选过程才脱颖而出的。而我国的汽车产业发展却始终未经历过一个市场开放和充分竞争的过程,没有这样坎坷曲折的经历,汽车企业很难达到经济规模。

三、提高我国汽车产业集中度的方法

基于上述分析, 本文认为, 汽车企业之间的并购可以成为解决产业集中和地方利益之间矛盾的一个基本途径。并购对于汽车产业而言最直接的结果就是提高产业集中度, 促进产业内部调整结构, 影响整体竞争环境。目前, 我国的汽车产业主要是基于产业链分布、以大型汽车生产制造企业为核心的集群形式。这种传统的产业集群曾经带动了美、日等国汽车业的繁荣昌盛。但是, 随着市场环境不断变化——知识经济全面兴起, 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 国际分工不断深化, 以网络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飞速发展, 全球分工网络逐渐连接起来。汽车产业的发展和升级已经不能满足于传统产业集群, 而要求向更高层次的组织形式转变。产业集成则是集合了多条产业链的价值链集群, 不仅可以是空间上集聚的, 也可以是分散的, 是基于产业集群的、更高层次的功能集群, 是产业集群发展的一定阶段、能够带动多条产业链同

时发展的价值链的集群。

现阶段政府应该以各大汽车企业集团为中心,鼓励跨省、跨地区的兼并重组,争取把汽车产业改造为以三、四家企业为支柱的寡头体制,在兼并重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①首先要确定重点扶持的汽车产业集团,根据《汽车工业“十五”计划》需要重点扶持是一汽、上汽、东风三大汽车集团。②通过开展上市直接融资,采取减免债务等优惠政策促进大集团与中小企业之间的联合,尤其鼓励跨地区的兼并联合③对从事关键及部分重要零部件生产的企业实施必要的生产集中,并相应建立3一5家面向各大集团的大型零部件系统总成供应商,使得各大汽车工业集团拥有自己的零部件供应系统,并鼓励这些供应商通过“买壳上市”的方式,增强筹资能力,扩大资产规模。

推动中国汽车产业战略性重组,利用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手段,整合现有企业已形成的产能及技术,加快企业集团化发展步伐,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企业集团。提高产业集中度,使产业的空间布局更加合理,从而降低企业成本、实现规模效益。

参考文献:

[1]罗 飞:中国汽车产业集中度分析. 经济纵横.2005(3)

[2]余小华 魏晓宁:对中国汽车产业集中度的实证分析. 统计与信息论坛.2003(5)

[3]王述英:现代产业经济理论与政策. 山西经济出版社.1999

[4]企幸东,《中国产业集中度与经济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 《管理世界》,1998年4月

中国汽车产业产业集中度分析

从全球视野看,一个国家汽车产业发展的水平往往代表了这个国家制造业的总体水平。可以说,汽车产业在支撑各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的发展也将关系到全球化背景下各国经济未来的整体发展。

产业集中度是衡量某一市场(或行业) 内厂商之间市场份额分布的一项指标,它指某一特定市场(或行业) 中少数几家最大厂商所占份额的总和,CR3就表示特定市场最大的三家厂商所占的市场份额总和。从产业集中的概念上看,追求高产业集中度规模经济的结果必然使企业规模向大型化、集团化方向倾斜,产业集中度、市场结构向寡头垄断格局演变。因此,产业组织理论把市场集中度作为考察市场结构的首要因素。

中国汽车产业市场集中度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汽车产业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及综合实力,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高低。

一、我国汽车产业集中度的现状

我国汽车产业集中度总体上呈上升趋势,据历年中国汽车工业年鉴,从1993年到2001年我国汽车生产企业的生产集中度(CR3)分别为37.3%、34.3%、40.3%、40.9%、41.7%、41.8%、43.9%、44.8%、48.1%;可以看出从1993年到2001年集中度不断加强,上升达10.8%。但与世界汽车强国相比差距仍然很大,例如在1997年中国的汽车产业的CR3为41.7%,而同期美国为98.9%,韩国是97.1%,日本为63.1%。相比之下我国的集中度处于低水平。

目前,中国的汽车整车生产企业有130多家,数量之多名列世界前茅。2007年前十大汽车企业的销量占到总量的83.44%。其余的120多家整车企业,总销量不到120万辆,绝大多数汽车整车企业年销量不到万辆,最少的只有几十辆。中国的国产汽车品牌已经超过了80个,而在汽车业最发达的美国市场,只有47个本土汽车品牌。乘用车制造商美国只有15家,而中国已经达到了50多家。虽然从市场集中度角度看,中国汽车产业属于寡占III 型,是中度集中寡占型市场结构,但是通过上面中美数据的比较,可以看出中国的汽车产业市场结构存在的问题,即小企业数目多,且不具有规模经济性,中国汽车产业总体来看还是集中度不高。

二、影响汽车产业集中度的因素分析

1、地方政府利益。地方政府是汽车工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但是随着产业的发展, 地方政府“各自为战”的格局却带来了产业更进一步的“分散”过程。而有助于产业集中的政策也因为涉及到地方政府的利益, 迟迟不能落实。加之地方政府还在不断推出地区政策, 限制其他省市的汽车产业进入, 因此, 地方政府的利益和产业集中成为长久以来难以调和的一对矛盾。

2、投资规模。投资规模的限制是导致集中度不高的一个因素。由于汽车产业投入前期的生产流水线的规模比较大, 零部件采购的费用比较高, 因此前期投入高。随之而来的技术引进和研发的投入也比较高, 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提高产业集中度的过程必然是伴随着现有企业投资扩展的过程, 因此, 投资规模的大小也就决定了企业扩展的程度。

3、过度保护,缺乏竞争。我国的汽车产业是在国家的大力保护下发展起来的,保护来自于两方面的限制:对汽车产品进口的限制和对汽车产品投资的限制。国家主要通过高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抵制国外的汽车进口。非关税壁垒形式多样,进口配额和许可证管理,对关键部件进行产品登记和行业认可管理等。在投资领域,政府通过目录管理严格限制民营资本的进入,另外还通过股权比例、国产化要求和外汇平衡对外商投资进行限制。竞争的缺乏导致企业惰性的产生,生产率水平难以提高。综观发达国家的汽车发展史,无不经历长期的竞争、淘汰、兼并、联合的过程,优势企业都是经历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市场筛选过程才脱颖而出的。而我国的汽车产业发展却始终未经历过一个市场开放和充分竞争的过程,没有这样坎坷曲折的经历,汽车企业很难达到经济规模。

三、提高我国汽车产业集中度的方法

基于上述分析, 本文认为, 汽车企业之间的并购可以成为解决产业集中和地方利益之间矛盾的一个基本途径。并购对于汽车产业而言最直接的结果就是提高产业集中度, 促进产业内部调整结构, 影响整体竞争环境。目前, 我国的汽车产业主要是基于产业链分布、以大型汽车生产制造企业为核心的集群形式。这种传统的产业集群曾经带动了美、日等国汽车业的繁荣昌盛。但是, 随着市场环境不断变化——知识经济全面兴起, 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 国际分工不断深化, 以网络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飞速发展, 全球分工网络逐渐连接起来。汽车产业的发展和升级已经不能满足于传统产业集群, 而要求向更高层次的组织形式转变。产业集成则是集合了多条产业链的价值链集群, 不仅可以是空间上集聚的, 也可以是分散的, 是基于产业集群的、更高层次的功能集群, 是产业集群发展的一定阶段、能够带动多条产业链同

时发展的价值链的集群。

现阶段政府应该以各大汽车企业集团为中心,鼓励跨省、跨地区的兼并重组,争取把汽车产业改造为以三、四家企业为支柱的寡头体制,在兼并重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①首先要确定重点扶持的汽车产业集团,根据《汽车工业“十五”计划》需要重点扶持是一汽、上汽、东风三大汽车集团。②通过开展上市直接融资,采取减免债务等优惠政策促进大集团与中小企业之间的联合,尤其鼓励跨地区的兼并联合③对从事关键及部分重要零部件生产的企业实施必要的生产集中,并相应建立3一5家面向各大集团的大型零部件系统总成供应商,使得各大汽车工业集团拥有自己的零部件供应系统,并鼓励这些供应商通过“买壳上市”的方式,增强筹资能力,扩大资产规模。

推动中国汽车产业战略性重组,利用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手段,整合现有企业已形成的产能及技术,加快企业集团化发展步伐,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企业集团。提高产业集中度,使产业的空间布局更加合理,从而降低企业成本、实现规模效益。

参考文献:

[1]罗 飞:中国汽车产业集中度分析. 经济纵横.2005(3)

[2]余小华 魏晓宁:对中国汽车产业集中度的实证分析. 统计与信息论坛.2003(5)

[3]王述英:现代产业经济理论与政策. 山西经济出版社.1999

[4]企幸东,《中国产业集中度与经济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 《管理世界》,1998年4月


相关文章

  • 世界钢铁业并购发展的规律对中国钢铁业发展的启示
  • 第36卷第5期2008年10月 江苏冶金 JiangsuMetallurgy V01.36No.5 Oct.2008 世界钢铁业并购发展的规律对中国 钢铁业发展的启示. 陶 魄 (南京钢铁联合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0035) 摘要:分析了中 ...查看


  • 企业并购毕业论文
  •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1 绪 论 1.1 问题的提出 众所周知,并购起源于美国,绝大多数发生在经济处于持续 ...查看


  • 中国物流学会的工作与中国物流学术研究
  • 第三届中国物流学术年会与中国物流学会一届二次理事会结合在一起召开,目的在于精简会议,提高效率.下面,我代表中国物流学会理事会向大会报告"中国物流学会更名以来的工作与中国物流学术研究情况",请予审议. 一.中国物流学会更名 ...查看


  • 海螺水泥广东区域营销策略研究
  • 毕 业 论 文 题 目: 海螺水泥广东区域营销策略研究 学 院: 经 济 管 理 学 院 专 业: 市 场 营 销0802 学 号: [1**********]3 姓 名: 陈 琼 指导老师: 钱 祖 煜 日 期: 2012年6月6日 诚 ...查看


  • 珠江三角洲地区物流园区布局规划理论与方法探讨
  • 2003年公路规划分会学术交流论文 珠江三角洲地区 物流园区布局规划理论与方法探讨 王富民1 王压帝2 赖平仲2 (1.广东省交通厅2中国公路工程咨询监理总公司) 摘 要:物流园区是物流服务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不断走向深化的产物,本文结合珠江 ...查看


  • 产业集聚理论研究综述
  • 产业集聚理论研究综述 口向世聪 摘要:作为一种空问产业组织形式,产业集聚已成为许多国家.区域或城市经济的显著特征,并引起了经济学.经 济地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的广迁兴趣.本文从国外.国内两个层面八手,全面系统地回顾恶鲒了不同理论渊海的产 业 ...查看


  • 汽车配件行业现况分析
  • 目录 摘要................................................................................................................... ...查看


  •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论文新贸易理论.
  • 关于新贸易理论的实证分析 经济与管理系 国际贸易0803 蒋丽2008012211 摘要:80年代以来,许多西方经济学家致力于利用产业组织理论和市场结构理论来解释国际贸易现象,用不完全竞争.规模报酬递增和相异产品等概念及思想来构造新的贸易理 ...查看


  • 经济学的前沿问题
  • 演化经济学的前沿问题 作者:Nelson 来源: 时间:2007-6-9 [字体:大 中 小][双击滚屏]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问世时,也是市场经济开始在英国出现,以及技术进步开始加速的时期.自此以后,人民的生活水平开始快速地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