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德勒的名单影评分析

《辛德勒的名单》影评

学院:出版印刷与艺术设计学院

专业:艺术设计(视觉传达)

学号:1020080101

姓名:李筱

《辛德勒的名单》是一部以二战为背景的反映犹太人遭遇及被拯救全过程的史诗电影。黑白胶片的拍摄手法使其具有浓重的纪实风格,并由此直观地体现了影片对生命价值和人性的严肃探讨,营造出了一种真实的、震撼人心的效果,给观众以视觉和心灵上的强烈冲击。

影片以灰白、暗淡作为基调,构成一种苍凉、森严和缺乏生气的时代感,与影片的表现内容和恐怖的氛围丝丝人扣。虽然影片的色彩基调是以黑白灰为主的冷色,但这并不妨碍影片中照样出现清亮和明朗的暖色。谁能忘记大屠杀之前出现的那个穿红裙子的小姑娘?那条红裙子花团锦簇、鲜艳夺目,足以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和对生命的由衷礼赞。然而,这美妙无比的小生命不是继续生长,而是在走向死亡的途中。此时,这个小姑娘虽然乘乱逃走,暂时躲过了枪杀,但是后来在堆积如山的尸骨堆上,我们还是看到了这件耀眼灼目的红裙子。它闪烁了一下,即刻被浓重的灰暗所吞噬。这一色彩的叙事意义不言自明。其巧妙更在于它的表现意义和象征意义:红色代表生机,代表活力和希望,它最终被黑暗所无情吞噬,这不正象征着人类历史上曾发生的那一幕是丧尽天良、泯灭人性的吗?不正深刻揭示了法西斯纳粹党所摧残的正是人类的生机和希望吗?可以说,影片中倏然出现的这点亮色蕴含着多重意义,它所产生的视觉张力特别是心理冲击力,是其他的艺术表现手段无法完成和达到的。值得一提的还有收尾:几十年以后,当战争的梦魇已经成为历史,辛德勒的犹太人从世界各地赶来祭扫救命恩人的陵墓。这时,影片恢复成彩色(与片头照应) ,并采用高调摄影的手法,以柔和、轻快的色彩变调衬托出片中人物的绵绵情意,整个场景也静谧安详。

影片的音乐和画面内容的契合的程度恐怕只有用“熨帖”两字作形容才合适。舒缓悲切的慢皈.挥洒自如的快扳,既真切细腻地抒写了历史上那惨不忍睹的一幕,也委婉动情地倾吐出艺术家心中难解的郁结和不尽的哀怨。

其中有二幅场景的音乐设计令人印象尤为深刻。其一:1943年3月,德寇终于对克拉科夫的犹太人挥起了屠刀。党卫军开着军车,带着成群的狼狗冲进犹太人集居区,克拉科夫一片肃杀之气,犹太人个个如惊弓之鸟。自知在劫难逃的人有的吞金自杀.有的钻人下水道求生,还有的把身体悬空反绑在床板底下以逃脱死亡;医院的病人早已喝下了毒药,以免遭纳粹的凌辱。然而,当丧失人性的德寇冲进病房后,对着尸体又是一阵狂射。当这一切罪恶都在光天化日之下发生时,银幕上响起了悠扬的画外伴唱。舒徐清朗的童声与疯狂血腥的屠杀、激越明快的钢琴伴奏与惨不忍睹的凶杀场景的声画分立,造成视听的强烈反差,似涕泣,似哀叹,使人禁不住为之潜然神伤、悲愤不已。

其二:冬去春来,瘟疫流行。为了防止病毒扩散,更为了毁灭罪证,纳粹下令将陈尸全部火化。焚尸炉通宵达旦火光闪烁,高大的烟囱整日喷吐出呛人的浓烟。这时,舒缓动听的古典音乐声起,交响乐和画外男女声的伴唱契合在一起,声声传情,直冲撞人的心际。特别是当黑管吹出的颤音和小提琴提出的慢板重叠起来时,观众的心再也不能平静了。正是音乐与画面的这种不即不离,将生与死、善与恶、美与丑之问的深刻内涵发挥到极致,既好像是在为亡灵作祈祷,也分明在对悲痛欲绝的观众心灵予以慰藉。

《辛德勒名单》强调对历史的真实再现,但又是艺术地再现。摄影师以逼真的光线效果和自然流动的运动摄影描绘了被占领的波兰犹太区、火车站、辛德勒的工厂、办公室、女工宿舍、犹太人的衣物分检处、焚尸场等等场景。光线的明暗处理、光影的搭配不露刀畦斧凿的痕迹,使人身临其境。那堆积如山的皮箱、衣物、照片、首饰、成群结队被驱赶的犹太难民,那随时可遭枪杀的劳动营等,

无一不告诉观众这是二战的真实再现。摄影师对不少场景有意夸张光线的明暗对比,利用逆光的强反差烘托气氛;运用阴天拍外景,施放大烟雾;用橙黄红滤光镜压暗天空,突出焚烧尸体后骨灰像雪片纷飞的情景,以此渲染阴暗、压抑、动荡、恐怖的现实氛围和剧中人的心理情绪。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有这样一幅画面:一群被辛德勒选去做工的妇女,曾以为绝处逢生,不料由于名单出了差错,她们又被送到死亡集中营。深夜,火车到站,仰角拍摄的镜头,车身在逆光中以庞大的剪影笼罩着整个画面,透过车厢的缝隙看到纳粹官兵驱赶着犹太妇女,等待着她们的是天上飘舞的骨灰。她们被剪光了头发、裸着身体,像牲口一样被赶到黑暗的毒气室。辛德勒发现后,单枪匹马赶到集中营去营救。瑟缩在黑暗中的妇女们突然被一道道强光照射,光线随着一个个淋浴喷头的打开,形成一束束强烈的逆光照射过来,妇女们呈现出剪影、半剪影的肖像,歇斯底里地吼叫、狂笑。毒气变成淋浴,她们得救了。光影、烟雾强化了这种残暴、野蛮、屈辱、恐惧的氛围,令人惨不忍睹。所有这些场景对光线予以夸张的处理,再次显示了摄影表现形态的艺术魅力,也宣泄了创作者的主观情绪。

《辛德勒名单》可谓是一部充分运用电影语言的经典之作,它将作为电影史上永恒的光辉而存在。斯蒂芬·斯皮尔伯格的名字也将与这部影片联系在一起而永远流传下去。

《辛德勒的名单》影评

学院:出版印刷与艺术设计学院

专业:艺术设计(视觉传达)

学号:1020080101

姓名:李筱

《辛德勒的名单》是一部以二战为背景的反映犹太人遭遇及被拯救全过程的史诗电影。黑白胶片的拍摄手法使其具有浓重的纪实风格,并由此直观地体现了影片对生命价值和人性的严肃探讨,营造出了一种真实的、震撼人心的效果,给观众以视觉和心灵上的强烈冲击。

影片以灰白、暗淡作为基调,构成一种苍凉、森严和缺乏生气的时代感,与影片的表现内容和恐怖的氛围丝丝人扣。虽然影片的色彩基调是以黑白灰为主的冷色,但这并不妨碍影片中照样出现清亮和明朗的暖色。谁能忘记大屠杀之前出现的那个穿红裙子的小姑娘?那条红裙子花团锦簇、鲜艳夺目,足以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和对生命的由衷礼赞。然而,这美妙无比的小生命不是继续生长,而是在走向死亡的途中。此时,这个小姑娘虽然乘乱逃走,暂时躲过了枪杀,但是后来在堆积如山的尸骨堆上,我们还是看到了这件耀眼灼目的红裙子。它闪烁了一下,即刻被浓重的灰暗所吞噬。这一色彩的叙事意义不言自明。其巧妙更在于它的表现意义和象征意义:红色代表生机,代表活力和希望,它最终被黑暗所无情吞噬,这不正象征着人类历史上曾发生的那一幕是丧尽天良、泯灭人性的吗?不正深刻揭示了法西斯纳粹党所摧残的正是人类的生机和希望吗?可以说,影片中倏然出现的这点亮色蕴含着多重意义,它所产生的视觉张力特别是心理冲击力,是其他的艺术表现手段无法完成和达到的。值得一提的还有收尾:几十年以后,当战争的梦魇已经成为历史,辛德勒的犹太人从世界各地赶来祭扫救命恩人的陵墓。这时,影片恢复成彩色(与片头照应) ,并采用高调摄影的手法,以柔和、轻快的色彩变调衬托出片中人物的绵绵情意,整个场景也静谧安详。

影片的音乐和画面内容的契合的程度恐怕只有用“熨帖”两字作形容才合适。舒缓悲切的慢皈.挥洒自如的快扳,既真切细腻地抒写了历史上那惨不忍睹的一幕,也委婉动情地倾吐出艺术家心中难解的郁结和不尽的哀怨。

其中有二幅场景的音乐设计令人印象尤为深刻。其一:1943年3月,德寇终于对克拉科夫的犹太人挥起了屠刀。党卫军开着军车,带着成群的狼狗冲进犹太人集居区,克拉科夫一片肃杀之气,犹太人个个如惊弓之鸟。自知在劫难逃的人有的吞金自杀.有的钻人下水道求生,还有的把身体悬空反绑在床板底下以逃脱死亡;医院的病人早已喝下了毒药,以免遭纳粹的凌辱。然而,当丧失人性的德寇冲进病房后,对着尸体又是一阵狂射。当这一切罪恶都在光天化日之下发生时,银幕上响起了悠扬的画外伴唱。舒徐清朗的童声与疯狂血腥的屠杀、激越明快的钢琴伴奏与惨不忍睹的凶杀场景的声画分立,造成视听的强烈反差,似涕泣,似哀叹,使人禁不住为之潜然神伤、悲愤不已。

其二:冬去春来,瘟疫流行。为了防止病毒扩散,更为了毁灭罪证,纳粹下令将陈尸全部火化。焚尸炉通宵达旦火光闪烁,高大的烟囱整日喷吐出呛人的浓烟。这时,舒缓动听的古典音乐声起,交响乐和画外男女声的伴唱契合在一起,声声传情,直冲撞人的心际。特别是当黑管吹出的颤音和小提琴提出的慢板重叠起来时,观众的心再也不能平静了。正是音乐与画面的这种不即不离,将生与死、善与恶、美与丑之问的深刻内涵发挥到极致,既好像是在为亡灵作祈祷,也分明在对悲痛欲绝的观众心灵予以慰藉。

《辛德勒名单》强调对历史的真实再现,但又是艺术地再现。摄影师以逼真的光线效果和自然流动的运动摄影描绘了被占领的波兰犹太区、火车站、辛德勒的工厂、办公室、女工宿舍、犹太人的衣物分检处、焚尸场等等场景。光线的明暗处理、光影的搭配不露刀畦斧凿的痕迹,使人身临其境。那堆积如山的皮箱、衣物、照片、首饰、成群结队被驱赶的犹太难民,那随时可遭枪杀的劳动营等,

无一不告诉观众这是二战的真实再现。摄影师对不少场景有意夸张光线的明暗对比,利用逆光的强反差烘托气氛;运用阴天拍外景,施放大烟雾;用橙黄红滤光镜压暗天空,突出焚烧尸体后骨灰像雪片纷飞的情景,以此渲染阴暗、压抑、动荡、恐怖的现实氛围和剧中人的心理情绪。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有这样一幅画面:一群被辛德勒选去做工的妇女,曾以为绝处逢生,不料由于名单出了差错,她们又被送到死亡集中营。深夜,火车到站,仰角拍摄的镜头,车身在逆光中以庞大的剪影笼罩着整个画面,透过车厢的缝隙看到纳粹官兵驱赶着犹太妇女,等待着她们的是天上飘舞的骨灰。她们被剪光了头发、裸着身体,像牲口一样被赶到黑暗的毒气室。辛德勒发现后,单枪匹马赶到集中营去营救。瑟缩在黑暗中的妇女们突然被一道道强光照射,光线随着一个个淋浴喷头的打开,形成一束束强烈的逆光照射过来,妇女们呈现出剪影、半剪影的肖像,歇斯底里地吼叫、狂笑。毒气变成淋浴,她们得救了。光影、烟雾强化了这种残暴、野蛮、屈辱、恐惧的氛围,令人惨不忍睹。所有这些场景对光线予以夸张的处理,再次显示了摄影表现形态的艺术魅力,也宣泄了创作者的主观情绪。

《辛德勒名单》可谓是一部充分运用电影语言的经典之作,它将作为电影史上永恒的光辉而存在。斯蒂芬·斯皮尔伯格的名字也将与这部影片联系在一起而永远流传下去。


相关文章

  • 影评:辛德勒的名单
  • 辛德勒名单辛德勒名单 1993年,美国著名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带领<辛德勒名单>一片摄制组初抵波兰,就在他们跨进二战期间克拉科夫中营准备安营扎寨之时,突然收到全美犹太人协会从纽约发来的一封急电:"请勿惊扰亡魂,让他们 ...查看


  • [鬼子来了]影评--抗日没有喜剧
  • 这是部什么影片呢?肯定不是喜剧,抗日题材的电影没有喜剧! 这是部什么影片呢?肯定不是喜剧,抗日题材的电影没有喜剧! 像大多数人一样,前半部分,我笑的肚子痛,后面, 像大多数人一样,前半部分,我笑的肚子痛,后面,感觉心被踹 了一脚,再也不想笑 ...查看


  • 2015年艺考编导专业校考真题(第二辑)浙江传媒学院等
  • 浙江传媒学院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初试) 郑州考点面试 自我介绍.提问文常举手抢答 .针对明星吸毒策划电视节目 长沙考点面试 自我介绍,说说自己的名字家乡特长身高之类,十个人一组,老师可能会问一些关于自我介绍的问题.都说完后提问或命题镜头创作 ...查看


  • 100部最伟大的美国电影
  • 乱七八糟的六个十大经典(头部广告) 世界十大经典之美国版: 1公民凯恩 2教父 3星球大站 4搜索者 5雨中曲 6城市之光 7卡萨布兰卡 8乱世佳人 9毕业生 10辛德勒的名单 世界十大经典之欧洲版: 1战舰波将金号 2偷自行车的人 3八部 ...查看


  • 好莱坞著名电影
  • 加勒比海盗的男猪脚约翰尼·德普,比方说:<加勒比海盗>.<查理和巧克力工厂>.<天生爱情狂>.<浓情巧克力>.<剪刀手爱德华> [有关父亲的电影]<生命之树><哈 ...查看


  • 美国经典励志电影精选推荐
  • 1.<美丽心灵> 影评人说"XX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给了<美丽心灵>而不是<指环王>,证明奥斯卡还没有堕落." 2.<肖申克的救赎> 这部1995年拍摄的片子,无论从各方面讲 ...查看


  • 新高一语文假期作业
  • 中山纪念中学新生假期"好书"阅读推荐 "读书,正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 以下推荐作品大部分来源于<凤凰网·读书>,推荐的标准,惟"新书"."好书" ...查看


  • 各类型经典电影
  • 看到好的电影就会把名字打出来,今天做了简单的归类,但是时间有点仓促还是有些没有打上. 经典剧情片 1) <肖申克的救赎>(<刺激1995>):男人必看的励志影片. 2) <教父>(1.2):经典黑帮片,有 ...查看


  • 初中音乐教学案例
  • 的姊妹艺术--影视音乐. 2.通过对本节课所接触的音乐进行了解与感知,激发学生 主动思考音乐在影视艺术中的作用,并乐于参和讨论相关话题. 3.在鉴赏影视音乐的过程中,能初步区分主题歌.插曲. 主题音乐及场景音乐:能简述出音画"对位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