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美学的研究对象

音乐美学的研究对象综述

音乐美学的研究对象问题,是指这门学科应该研究什么和不该研究什么的问题。它是规定该学科的性质、任务、范围、结构层次、存在方式兼及研究方法。对于对象问题尽可能全面的把握是一门学科成熟程度的标志。

什么是对象呢?王一宁《关于音乐美学研究对象问题的思考》一文中介绍到:对象就是作为我们研究目标的客观存在。作为被研究的客体,对象的首要特征是它必须存在着的,无论它是自然客体,社会客体,还是精神客体,总之它是客观的,不以研究者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它以自身的必然性规定着、制约着研究活动的方向和结果,因而和我们的研究活动密切相关。

宋瑾的《音乐美学基础》一书中讲到,音乐美学拥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这些对象既是音乐美学学科出现的原因,也是该学科存在意义之所在。以下三者是音乐美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一)听觉感性需要及其满足的规律

在生物进化中人类有了听觉系统,因此在一定物质和精神条件下逐渐产生了相对独立的听觉感性需要。大自然不能充分满足这种需要,因此人类创造了音乐来为自己服务。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人类创造听觉感性世界、满足各类听觉感性需要,逐渐形成了有规律实践,这些规律就成了音乐美学的首要研究对象。

(二)实践中的美学问题

在音乐分工领域,音乐创作、表演和欣赏,都有和美学相关的问题需要研究。反之,美学研究成果对这些实践将产生积极影响。在音乐教育领域,“美育”的历史与现状,特别是存在的问题,涉及人类未来,关系重大,迫切需要探究其中的规律。在音乐生活领域,各类社会成员对音乐有不同需求,其中也存在许多困惑需要音乐美学给予澄清。

(三)相关历史:音乐美学思想与实践的历史;音乐美学学科的历史。

在音乐美学学科出现之前,人们已经有长期的音乐创作与审美实践,并且各个时期都有许多相关思想的表达,这些都是音乐美学需要梳理和研究的。自学科出现以来,音乐美学不断发展。研究学科的历史,对音乐美学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学科历史也应该作为重要研究对象之一。

在冯长春主编的《音乐美学基础》一书中,将音乐美学的研究对象归纳起来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音乐本体的研究

“本体”在哲学中是指与现象相对的事物本质。相应的,音乐本体即音乐本质的意思;但在一般音乐学研究中,人们往往又将音乐本体理解为形式意义上的音乐本身,比如,很多人习惯把对一部分音乐作品的音乐分析称作本体分析。因而,此处所谓音乐美学研究视野中的音乐本体,兼有上述双重含义,既指抽象意义上的音乐的本质同时亦指形式意义上的音乐自身。具体包括音乐的本质、音乐观念与音乐的存在方式、音乐语言与音乐形式、音乐表现与音乐的内容,音乐与其他艺术相比所具有的特殊性等主要问题。

(二)对音乐实践的研究

对音乐实践的研究即是研究音乐的创作、传播、接受、评价等诸环节的美学问题,具体包括音乐的创作、表演、欣赏、批评、审美、美育等主要方面。

(三)对音乐的功能与价值的研究

对音乐的功能与价值的研究即是研究作为社会文化存在物的音乐对人和社会具有怎样的作用与意义,音乐功能与音乐价值的现实反映了怎样的美学规律,它(他)们之间存在着

哪些美学层面的关系等问题。

(四)对中外音乐美学思想沿革的梳理与研究

对中外音乐美学思想沿革的梳理与研究即是对音乐美学学科自身历史的研究,这也是音乐美学研究中一个不可或缺的方面。

另外,需要指出的一点,以往音乐美学所关注的对象是以专业的创作音乐为中心,但是如果音乐美学的眼光仅仅专注于这一“中心”而无视人类无比丰富的各种音乐样式的存在,拒绝将专业音乐创作之外的音乐存在作为美学思考的对象,这样的认识无疑是局限的。音乐美学应把各种不同存在样式以及不同文化背景中的音乐纳入到自己的研究视域中,从中发现多元而相异的音乐美的形态及其美学观念,从而以更为开阔的眼界审视人类在音乐美的不断追求中所展示出的无比丰富性。

音乐美学所涉及的内容广泛,并且研究对象往往具有学科的交叉性,大致可以分为三大块:(1)音乐美的本体。研究音乐美的本质以及作为美的载体的音乐的存在方式,包括音乐美的观念、音乐美的形态和音乐美的创造等问题。(2)音乐的审美经验。揭示和描述音乐美感的产生,音乐美感的不同形态、审美心理结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3)音乐美的价值。研究音乐美的社会意义,包括音乐美的审美作用,价值实现以及美育等问题。

根据上述内容的大致描述,可看出音乐美学与哲学、音乐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教育学都有着密切的关系。音乐美学的学科构架决定了它是一门从多角度进行研究的学科,除了从音乐学的角度研究音乐美的特殊规律,还需要从其他角度进行审美研究。

赵宋光《关于音乐美学的基础、对象、方法的几点思考》一文中也提到了,音乐美学是以音乐为对象,但它跟音乐学的其它学科相比,向对象提出的问题是不同的。文中讲到,由于音乐美学不是自然学科,不仅仅立足于认识论与逻辑学,而是以认识论、驾驭论、价值论三大领域的联接为基础并侧重于价值论的一个哲学分支,所以音乐美学不只是研究规律,寻找合规律性的存在根据,应该还要同时研究目的,寻找合目的性的存在方式。

张前、王次炤《音乐美学基础》一书中对音乐美学的研究对象问题也做了如下概括,即: 音乐美学是美学—─艺术哲学的一个分支,同时又是音乐学的一个部门,是以研究音乐艺术的美学规律为宗旨的一门基础性的理论学科。它特别把音乐的本质与特性,音乐的形式与内容,音乐的创作、表演与欣赏,音乐的功能,音乐的美与审美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音乐美学的研究对象综述

音乐美学的研究对象问题,是指这门学科应该研究什么和不该研究什么的问题。它是规定该学科的性质、任务、范围、结构层次、存在方式兼及研究方法。对于对象问题尽可能全面的把握是一门学科成熟程度的标志。

什么是对象呢?王一宁《关于音乐美学研究对象问题的思考》一文中介绍到:对象就是作为我们研究目标的客观存在。作为被研究的客体,对象的首要特征是它必须存在着的,无论它是自然客体,社会客体,还是精神客体,总之它是客观的,不以研究者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它以自身的必然性规定着、制约着研究活动的方向和结果,因而和我们的研究活动密切相关。

宋瑾的《音乐美学基础》一书中讲到,音乐美学拥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这些对象既是音乐美学学科出现的原因,也是该学科存在意义之所在。以下三者是音乐美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一)听觉感性需要及其满足的规律

在生物进化中人类有了听觉系统,因此在一定物质和精神条件下逐渐产生了相对独立的听觉感性需要。大自然不能充分满足这种需要,因此人类创造了音乐来为自己服务。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人类创造听觉感性世界、满足各类听觉感性需要,逐渐形成了有规律实践,这些规律就成了音乐美学的首要研究对象。

(二)实践中的美学问题

在音乐分工领域,音乐创作、表演和欣赏,都有和美学相关的问题需要研究。反之,美学研究成果对这些实践将产生积极影响。在音乐教育领域,“美育”的历史与现状,特别是存在的问题,涉及人类未来,关系重大,迫切需要探究其中的规律。在音乐生活领域,各类社会成员对音乐有不同需求,其中也存在许多困惑需要音乐美学给予澄清。

(三)相关历史:音乐美学思想与实践的历史;音乐美学学科的历史。

在音乐美学学科出现之前,人们已经有长期的音乐创作与审美实践,并且各个时期都有许多相关思想的表达,这些都是音乐美学需要梳理和研究的。自学科出现以来,音乐美学不断发展。研究学科的历史,对音乐美学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学科历史也应该作为重要研究对象之一。

在冯长春主编的《音乐美学基础》一书中,将音乐美学的研究对象归纳起来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音乐本体的研究

“本体”在哲学中是指与现象相对的事物本质。相应的,音乐本体即音乐本质的意思;但在一般音乐学研究中,人们往往又将音乐本体理解为形式意义上的音乐本身,比如,很多人习惯把对一部分音乐作品的音乐分析称作本体分析。因而,此处所谓音乐美学研究视野中的音乐本体,兼有上述双重含义,既指抽象意义上的音乐的本质同时亦指形式意义上的音乐自身。具体包括音乐的本质、音乐观念与音乐的存在方式、音乐语言与音乐形式、音乐表现与音乐的内容,音乐与其他艺术相比所具有的特殊性等主要问题。

(二)对音乐实践的研究

对音乐实践的研究即是研究音乐的创作、传播、接受、评价等诸环节的美学问题,具体包括音乐的创作、表演、欣赏、批评、审美、美育等主要方面。

(三)对音乐的功能与价值的研究

对音乐的功能与价值的研究即是研究作为社会文化存在物的音乐对人和社会具有怎样的作用与意义,音乐功能与音乐价值的现实反映了怎样的美学规律,它(他)们之间存在着

哪些美学层面的关系等问题。

(四)对中外音乐美学思想沿革的梳理与研究

对中外音乐美学思想沿革的梳理与研究即是对音乐美学学科自身历史的研究,这也是音乐美学研究中一个不可或缺的方面。

另外,需要指出的一点,以往音乐美学所关注的对象是以专业的创作音乐为中心,但是如果音乐美学的眼光仅仅专注于这一“中心”而无视人类无比丰富的各种音乐样式的存在,拒绝将专业音乐创作之外的音乐存在作为美学思考的对象,这样的认识无疑是局限的。音乐美学应把各种不同存在样式以及不同文化背景中的音乐纳入到自己的研究视域中,从中发现多元而相异的音乐美的形态及其美学观念,从而以更为开阔的眼界审视人类在音乐美的不断追求中所展示出的无比丰富性。

音乐美学所涉及的内容广泛,并且研究对象往往具有学科的交叉性,大致可以分为三大块:(1)音乐美的本体。研究音乐美的本质以及作为美的载体的音乐的存在方式,包括音乐美的观念、音乐美的形态和音乐美的创造等问题。(2)音乐的审美经验。揭示和描述音乐美感的产生,音乐美感的不同形态、审美心理结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3)音乐美的价值。研究音乐美的社会意义,包括音乐美的审美作用,价值实现以及美育等问题。

根据上述内容的大致描述,可看出音乐美学与哲学、音乐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教育学都有着密切的关系。音乐美学的学科构架决定了它是一门从多角度进行研究的学科,除了从音乐学的角度研究音乐美的特殊规律,还需要从其他角度进行审美研究。

赵宋光《关于音乐美学的基础、对象、方法的几点思考》一文中也提到了,音乐美学是以音乐为对象,但它跟音乐学的其它学科相比,向对象提出的问题是不同的。文中讲到,由于音乐美学不是自然学科,不仅仅立足于认识论与逻辑学,而是以认识论、驾驭论、价值论三大领域的联接为基础并侧重于价值论的一个哲学分支,所以音乐美学不只是研究规律,寻找合规律性的存在根据,应该还要同时研究目的,寻找合目的性的存在方式。

张前、王次炤《音乐美学基础》一书中对音乐美学的研究对象问题也做了如下概括,即: 音乐美学是美学—─艺术哲学的一个分支,同时又是音乐学的一个部门,是以研究音乐艺术的美学规律为宗旨的一门基础性的理论学科。它特别把音乐的本质与特性,音乐的形式与内容,音乐的创作、表演与欣赏,音乐的功能,音乐的美与审美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相关文章

  • "音乐美学""音乐哲学"
  • "音乐美学""音乐哲学" 长期以来对"音乐美学"与"音乐哲学"两者之间的关系难以澄清.对其关系得认识主要有:认为两者是同一个学科的两种称谓,即同"实& ...查看


  • 生态美学论文
  • 生态美学 音乐美学界应当关注的新视域 学号[1**********]055 姓名 连政 班级 09音乐表演二班 选题缘起: 美学课以老师微笑为前奏而开始,同样在面带微笑之中结束.美,在我心中留下了深深地印记,改变着我的日常言行举止,生活作风 ...查看


  • 裕固族民歌的美学特征探究(二)
  •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2)07-0000-01  就某一民族的民歌进行探讨的文章大部分是从音乐人类学(或亦可称之为民族音乐学)的角度来看的.具体说来可从歌曲的旋律走向(一般是指旋律音程 ...查看


  • 文艺美学答案(王岳川2016)
  • 文艺美学(上)已完成 1 审美对象不包括? A.自然美 B.心灵美 C.社会美 D.艺术美 正确答案: B 2 美学的研究对象不包括? A.审美对象 B.审美经验 C.审美体验 D.审美提升 正确答案: D 3 不属于文艺学研究的内容是 A ...查看


  • 西方文论选读
  • II 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 0 导论:当代西方文艺理论概观 一. 学习目的和要求 了解当代西方文论的发展概况及其规律. 二. 课程内容 0.1两大主潮: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 0.2两次转移:从作家到作品和从作品到读者接受. 0.3两个转向:& ...查看


  • 美学与美育作业
  • 美学与美育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答案 一.填空 1.(席勒)在<美育书简>一书中第一次从人性的完善角度论述美育,将其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2.美的四个基本特征是符号性.(无功利性).形象性和感染性. 3.美感是多种心理的协同运 ...查看


  • 论述科学与美学的关系
  • 学生姓名:杜雨萱指导老师:陈宇虹 内容摘要 科学和艺术这两种文化结构,可以激励人们去实现这种科学美学的理想,对其表现出极大的热忱和献身精神.这种科学美学理想是科学研究最有力.最高尚的动机:是美学发展史上最权威.最有价值的引路灯.科学与美学这 ...查看


  • 美学练习册参考答案
  • 美学 一.单项选择题 1. 冯友兰认为最高的人生境界是( ) A. 自然境界 B.天地境界 C.功利境界 D.道德境界 2. 在西方美学史上,提出"内在感官说"的美学家是( ) A. 荷加兹 B.哈奇生 C.博克 D.夏 ...查看


  • 中国美学史
  • 中国美学史大纲 绪 论 一.研究中国美学史的意义:建立现代美学体系 1.现代美学体系四原则:(1)古典美学与现代美学相互贯通 (2)中国美学与西方美学相互融合 (3)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互渗透 (4)基础美学和应用美学相互推进 2.总结:如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