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第3节(新授课)
主备人 审核人: 审批人: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知道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2、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大致数量级的概念。
3、通过对微观粒子的了解,知道自然界还有许多未知的领域需要人类不断去探索、研究,感知微观世界的丰富,体会人类在揭示微观世界奥秘所取得的重要成就。
【学习重点、难点】
1、重点: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了解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
2、难点:了解原子的核式模型。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导学
,通过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了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那么分子能不能再分呢?我们来看我国古代的这么一段话“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它表达了什么意思呢? 通过前面的学习,大家知道了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物质→分子),
比如我们喝的水就是由水分子组成的。
二、课堂学习研讨
1. 分子才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同时分子是可以再分的,可以看到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
(分子→原子)
现在我们知道了分子是可以再分的,它是由原子组成的,那么原子是不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呢?
2.1897年,汤姆逊借助阴极射线管发现了电子,知道原子中含有电子,后来人们经实验研究还发现原来原子是由原子核与电子组成的。
__________
原子
__________
那么原子核能不能再分呢?这个问题也是卢瑟福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卢瑟福对原子内部结构早就建立了一个模型,他认为原子核是由粒子组成的,可是如何知道里面的具体情况呢?假如我给你一个核桃,你要想看到里面的东西,你会怎么办?
核桃之所以被敲碎,是因为在敲击过程中锤子给了核桃很大的能量。而且大家也都知道,当锤子敲下去越快时,核桃壳碎得也越厉害,这也说明此时的能量与什么有关?
所以卢瑟福就想用高速运动的粒子轰击原子核的方法,把粒子轰出来。
3.1919年,卢瑟福用α粒子从氮原子核中打出了质子。
我们已经知道了原子是由原子核、电子组成的,而原子核又是由质子、中子组成的, 那么质子、中子能不能再分下去呢?如果能,它们又是由什么组成的呢?
4.1964年盖尔曼提出了夸克的猜想。
现在我们知道了原来质子、中子都是由夸克组成的。
质子
中子 →___
那么夸克可不可以再分呢?
在探索微观世界的进程中,人们不断发明探测工具,由放大镜到显微镜再到加速器。
这些工具拓展了人们的视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人们对微观世界的探索还会继续深入下去。
三、课堂检测
1.分子是组成物质的微粒之一,分子是由 组成,相同原子组成的分子成为 分子,比如碳原子组成的金刚石就是一种单质。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897年汤姆逊发现了原子核
B.1919年卢瑟福用α粒子从氮原子核中打出了电子
C.1932年查德威克发现了中子
D.1961年盖尔曼提出了层子的设想
3.关于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看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夸克组成
B原子核是由带正电质子和不带电中子组成
C.组成原子核的质子带负电,中子不带电
D.夸克是由比其更小的质子与中子组成
4.下列微粒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分子 夸克 质子 电子 B.分子 原子 电子 原子核
C.原子核 电子 质子 分子 D.分子 原子核 质子 夸克
5.下列说法正确是 ( )
A.电子的发现使人们确信,原子是可分的
B.分子是由原子和电子组成
C.原子是不可再分的最小微粒
D.通常情况下,原子内部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与核外所有电子的负电荷数是不相等
6.关于原子结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原于的大部分是空的
B.原子内部的正电荷和负电荷互相混合在一起,所以整个原子不带电
C.电子绕原子核高速旋转
D.原子核带正电荷
四、反思与心得
五、作业布置
第七章第3节(新授课)
主备人 审核人: 审批人: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知道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2、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大致数量级的概念。
3、通过对微观粒子的了解,知道自然界还有许多未知的领域需要人类不断去探索、研究,感知微观世界的丰富,体会人类在揭示微观世界奥秘所取得的重要成就。
【学习重点、难点】
1、重点: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了解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
2、难点:了解原子的核式模型。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导学
,通过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了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那么分子能不能再分呢?我们来看我国古代的这么一段话“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它表达了什么意思呢? 通过前面的学习,大家知道了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物质→分子),
比如我们喝的水就是由水分子组成的。
二、课堂学习研讨
1. 分子才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同时分子是可以再分的,可以看到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
(分子→原子)
现在我们知道了分子是可以再分的,它是由原子组成的,那么原子是不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呢?
2.1897年,汤姆逊借助阴极射线管发现了电子,知道原子中含有电子,后来人们经实验研究还发现原来原子是由原子核与电子组成的。
__________
原子
__________
那么原子核能不能再分呢?这个问题也是卢瑟福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卢瑟福对原子内部结构早就建立了一个模型,他认为原子核是由粒子组成的,可是如何知道里面的具体情况呢?假如我给你一个核桃,你要想看到里面的东西,你会怎么办?
核桃之所以被敲碎,是因为在敲击过程中锤子给了核桃很大的能量。而且大家也都知道,当锤子敲下去越快时,核桃壳碎得也越厉害,这也说明此时的能量与什么有关?
所以卢瑟福就想用高速运动的粒子轰击原子核的方法,把粒子轰出来。
3.1919年,卢瑟福用α粒子从氮原子核中打出了质子。
我们已经知道了原子是由原子核、电子组成的,而原子核又是由质子、中子组成的, 那么质子、中子能不能再分下去呢?如果能,它们又是由什么组成的呢?
4.1964年盖尔曼提出了夸克的猜想。
现在我们知道了原来质子、中子都是由夸克组成的。
质子
中子 →___
那么夸克可不可以再分呢?
在探索微观世界的进程中,人们不断发明探测工具,由放大镜到显微镜再到加速器。
这些工具拓展了人们的视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人们对微观世界的探索还会继续深入下去。
三、课堂检测
1.分子是组成物质的微粒之一,分子是由 组成,相同原子组成的分子成为 分子,比如碳原子组成的金刚石就是一种单质。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897年汤姆逊发现了原子核
B.1919年卢瑟福用α粒子从氮原子核中打出了电子
C.1932年查德威克发现了中子
D.1961年盖尔曼提出了层子的设想
3.关于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看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夸克组成
B原子核是由带正电质子和不带电中子组成
C.组成原子核的质子带负电,中子不带电
D.夸克是由比其更小的质子与中子组成
4.下列微粒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分子 夸克 质子 电子 B.分子 原子 电子 原子核
C.原子核 电子 质子 分子 D.分子 原子核 质子 夸克
5.下列说法正确是 ( )
A.电子的发现使人们确信,原子是可分的
B.分子是由原子和电子组成
C.原子是不可再分的最小微粒
D.通常情况下,原子内部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与核外所有电子的负电荷数是不相等
6.关于原子结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原于的大部分是空的
B.原子内部的正电荷和负电荷互相混合在一起,所以整个原子不带电
C.电子绕原子核高速旋转
D.原子核带正电荷
四、反思与心得
五、作业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