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小学生”作文引热议教师是“园丁”还是“导游”
一篇“小学生”作文引热议教师是“园丁”还是“导游”
2013年09月16日 07:13:40
光明
“他们带我们去参观一个地方,或许,我看见树,你看见鸟,他看见草地,每个人所发现,拍的景色都不一样„„我希望老师像导游„„而不像园丁,修剪掉我们不听话的枝丫,最终让我们长成了只会听话的植物。”浙江宁波的一名六年级的小朋友在方方正正的田字格上工工整整地写下这样一段话。
几天的时间,这篇作文从普普通通到为广大网友熟识、热议,皆源于他的作文老师在新浪微博上发的一条微博:“今天是教师节,祝各位老师节日快乐。分享一篇班上学生的作文,和各位同行共勉。”这一名为“六年级一班的班主任”的个人账号,以图片形式分享了她的学生的作文——《园丁和导游》。
孩子对老师“导游”一般的期待,有人喝彩,有人否定,更有人大胆地提出质疑,认为六年级孩子稚嫩的笔端写不出如此成熟的文章。不管此文是否出自小学生之手,我们应该关注的是,这“一石激起千层浪”事件的背后是社会各界对基础教育的关心,对教育工的期待。 面对网友们的众说纷纭,老师是怎么看的,教育专家又作何解释呢? 孩子对教师的期待
“抛开学生对词语的定位准确与否,我们应该看到孩子对教师的需求。”北京市特级教师、史家胡同小学教师万平这样说道。在她看来,“园丁”这个比喻并非只是灌输,更多的时候也是陪伴、播种、观察、帮助、给予、呵护还有收获。“导游”确实能作为辅助者、引导者和帮助者,但是“导游”的游览路线都是规划好的,这种缺陷恰恰是这名学生没有想到的地方。或许,六年级的学生对于“园丁”和“导游”这些词语的概念并没有一个完整精确的认识,但是这却折射出孩子们期待的好老师的形象:他们能给予孩子们更多爱的关怀和帮助,尊重孩子们的个性,在成长中给予孩子们温暖的陪伴。万平表示,孩子做出这样的比喻只是体现出他们的期待,而对于“园丁”或者“导游”,我们没必要上升到对教育工定位的高度来解读。无论我们称呼老师为“园丁”还是“导游”,老师都应该“传道、授业、解惑”。 “如果,是我的学生,他们一定会觉得园丁是一个温暖的词,是一种激励和陪伴。因为,我一直就是给孩子们温暖的陪伴。这折射出身边的老师的教学方式,引发出他个人的思考,给他带来的思考,也是对老师工作的一种呼唤。”万平老师说。
我们忽略了孩子的观点
主要从事教师教育研究的北京师范大学讲师赵萍博士在接受采访时说:“作为教师教育研究者需要探讨的,不是‘园丁’与‘导游’孰是孰非,而是在现代社会,教师角色变化的问题。”
我们对教师的理解本来就是多元化的。总比喻成园丁其实是一种语言的惰性,以至于这些比喻本身反而成为一种阻力和局限,把内涵丰富的教学工作和多元立体的教师形象压缩成了单调的意向表达。赵萍表示,孩子能提出来老师是“导游”,说明他关注的角度同离开学校的成年人是不一样的,是他对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一种期待。
赵萍说,在这篇作文中,我们应该欣喜地看到孩子是在主动思考,也说明我们的教学在进步,孩子开始质疑一成不变的答案;同时,他们班主任能够开微博把这样的一篇文章放到网上,也体现出我们的学校在走向开放、多元和包容。这篇文章最大的意义在于告诉很多人,今天的教育已经不是我们读书时候的样子。我们应当更多地关注到教学过程当中去,提出有
建设性的意见。而不是远观教育,隔靴搔痒。西方还有过这样的一个专门的比赛,让孩子画出心目中的好学校、好老师,孩子们的内心是非常丰富多彩的。评判好老师、好学校,我们要更多地倾听孩子的意见。我们的教改往往是成年人的,我们老师的,但是往往忽略了孩子的观点。(本报通讯员刘卓荣
本报记者 靳晓燕)
一篇“小学生”作文引热议教师是“园丁”还是“导游”
一篇“小学生”作文引热议教师是“园丁”还是“导游”
2013年09月16日 07:13:40
光明
“他们带我们去参观一个地方,或许,我看见树,你看见鸟,他看见草地,每个人所发现,拍的景色都不一样„„我希望老师像导游„„而不像园丁,修剪掉我们不听话的枝丫,最终让我们长成了只会听话的植物。”浙江宁波的一名六年级的小朋友在方方正正的田字格上工工整整地写下这样一段话。
几天的时间,这篇作文从普普通通到为广大网友熟识、热议,皆源于他的作文老师在新浪微博上发的一条微博:“今天是教师节,祝各位老师节日快乐。分享一篇班上学生的作文,和各位同行共勉。”这一名为“六年级一班的班主任”的个人账号,以图片形式分享了她的学生的作文——《园丁和导游》。
孩子对老师“导游”一般的期待,有人喝彩,有人否定,更有人大胆地提出质疑,认为六年级孩子稚嫩的笔端写不出如此成熟的文章。不管此文是否出自小学生之手,我们应该关注的是,这“一石激起千层浪”事件的背后是社会各界对基础教育的关心,对教育工的期待。 面对网友们的众说纷纭,老师是怎么看的,教育专家又作何解释呢? 孩子对教师的期待
“抛开学生对词语的定位准确与否,我们应该看到孩子对教师的需求。”北京市特级教师、史家胡同小学教师万平这样说道。在她看来,“园丁”这个比喻并非只是灌输,更多的时候也是陪伴、播种、观察、帮助、给予、呵护还有收获。“导游”确实能作为辅助者、引导者和帮助者,但是“导游”的游览路线都是规划好的,这种缺陷恰恰是这名学生没有想到的地方。或许,六年级的学生对于“园丁”和“导游”这些词语的概念并没有一个完整精确的认识,但是这却折射出孩子们期待的好老师的形象:他们能给予孩子们更多爱的关怀和帮助,尊重孩子们的个性,在成长中给予孩子们温暖的陪伴。万平表示,孩子做出这样的比喻只是体现出他们的期待,而对于“园丁”或者“导游”,我们没必要上升到对教育工定位的高度来解读。无论我们称呼老师为“园丁”还是“导游”,老师都应该“传道、授业、解惑”。 “如果,是我的学生,他们一定会觉得园丁是一个温暖的词,是一种激励和陪伴。因为,我一直就是给孩子们温暖的陪伴。这折射出身边的老师的教学方式,引发出他个人的思考,给他带来的思考,也是对老师工作的一种呼唤。”万平老师说。
我们忽略了孩子的观点
主要从事教师教育研究的北京师范大学讲师赵萍博士在接受采访时说:“作为教师教育研究者需要探讨的,不是‘园丁’与‘导游’孰是孰非,而是在现代社会,教师角色变化的问题。”
我们对教师的理解本来就是多元化的。总比喻成园丁其实是一种语言的惰性,以至于这些比喻本身反而成为一种阻力和局限,把内涵丰富的教学工作和多元立体的教师形象压缩成了单调的意向表达。赵萍表示,孩子能提出来老师是“导游”,说明他关注的角度同离开学校的成年人是不一样的,是他对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一种期待。
赵萍说,在这篇作文中,我们应该欣喜地看到孩子是在主动思考,也说明我们的教学在进步,孩子开始质疑一成不变的答案;同时,他们班主任能够开微博把这样的一篇文章放到网上,也体现出我们的学校在走向开放、多元和包容。这篇文章最大的意义在于告诉很多人,今天的教育已经不是我们读书时候的样子。我们应当更多地关注到教学过程当中去,提出有
建设性的意见。而不是远观教育,隔靴搔痒。西方还有过这样的一个专门的比赛,让孩子画出心目中的好学校、好老师,孩子们的内心是非常丰富多彩的。评判好老师、好学校,我们要更多地倾听孩子的意见。我们的教改往往是成年人的,我们老师的,但是往往忽略了孩子的观点。(本报通讯员刘卓荣
本报记者 靳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