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刺质检二 高二地理考前大题
1.读“北美洲海陆轮廓图”和“美国本土年降水量分布图和棉花带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据图及所学知识,描述美国的地理位置特征。(3分)
(2)说出甲城市夏季时的气候特征,分析其形成原因。(2分)
(3)说出甲、乙两地多发的自然灾害类型,并简述其共同的防御措施。(5分)
(1)大部分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1分);横贯北美洲大陆中部(1分);东临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临墨西哥湾。(至少要答出东部和西部的两大洋名称,才能给1分。)
(2)夏季高温少雨(1分);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1分)。
(3)甲:地震(1分);乙:飓风(热带气旋)(1分);
防御措施:加强灾害的监测和预警机制;制定抗灾应急预案;修建工程性防御设施;增强防灾减灾意识。(3分,合理酌情给分)
2.(14分)斐济由300多个岛屿组成,多为珊瑚礁环绕的火山岛;河流多而短小,海洋渔业资源丰富。读“斐济示意图”(图14),回答下列问题。
图14
(1)描述斐济地理位置的主要特点。(6分)
(2)说明斐济多火山岛的主要原因。(3分)
(3)分析斐济海洋渔业资源丰富的自然原因。(5分)
(1)纬度位置:位于低纬地区(热带地区);位于南半球;(2分)经度位置:地跨180°经线(日界线附近;东12区;一天中日出最早的国家);位于西半球;(2分)海陆位置:位于大洋洲的东北部,西南太平洋海域中。(2分)
(2)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之间);(2分)多火山活动,形成火山岛。(1分)
(3)岛屿多(大陆架广);海域广阔;纬度低(水温高);鱼的种类多(鱼类生长速度快);入海河流多,饵料丰富。(5分)
3.图1为“黑海周边政区图”、图2为“黑海周边等高线地形图及图中A、B两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回答问题。(15分)
(1)读图1概述黑海的海陆位置,并从航运角度分析其优势。(5分)
(2)根据图2中信息,比较黑海南北部海底坡度差异,并从外力作用方面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3分)
(1)黑海地处亚欧两大洲的交界地带,是欧洲东南部和亚洲小亚细亚半岛之间欧亚大陆的一个内海,通过土耳其海峡与地中海相连接。(3分)黑海是连接东欧内陆和中亚﹑高加索地区出地中海的主要海路,是欧洲地区(含俄罗斯欧洲地区)各主要河流的出海口,港口众多。(2分)
(2)北部海底坡度缓,南部陡( 1分);原因:北部有大河注入,泥沙沉积多;南部几乎无大河注入,泥沙
沉积少。( 2分)
(3)根据图2中资料,比较A、 B 两地的气候特征的异同。( 5 分)
(4)推测城市 A、 B 两地附近主要的农业生产类型。( 2 分)
(3)相同点:都是雨热不同期。(1分)不同点: A 地冬季温和,气温年较差较 B 地小; B 地冬季较冷,气温年较差较 A 地大。( 2 分) 降水: A 地年降水量更大,夏季少冬季多,降水季节变化大; B 地年降水量较少。( 2 分)
(4)A 地附近种植业( 1分) B 地附近畜牧业。( 1 分)
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9分)
材料一:新几内亚岛是世界第二大岛,分属于巴布亚新几内亚和印度尼西亚。连绵不断的中央山脉斜贯全岛,分布有许多火山。
材料二:新几内亚岛地形图
(1)描述新几内亚岛上城市的分布特点。(2分)
(2)说明新几内亚岛多火山的原因。(2分)
(3)描述新几内亚岛的地形特征。(5分)
(1)(2分)主要分布在山间河谷地和沿海低地(2分)
(2)(2分)地处板块消亡边界(或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边界)(1分);地壳运动活跃,岩浆活动剧烈(1分)。
(3)(5分)以山地为主(1分);地势中部高南北低(1分);山脉呈西北东南走向(1分);海岸线曲折(1分);多火山、沼泽(1分)。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波兰是欧盟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的国家之一,工业发达。图为波兰略图。
材料二 海尔集团欧洲区总经理2013年9月6日宣布,海尔集团将与欧洲家电制造商法格家电成立合资公司,在乙城建立新工厂,生产电冰箱。乙城是波兰第四大城市,是主要的工业城市之一,经济规模仅次于首都华沙,同时也是该国第二大金融中心。现有十余所国立大学。
(1)指出图中城市分布的共同特征。
(2)甲是波兰第一大港口,也是波罗的海沿岸较大的港口之一,拥有全波罗的海最大的集装箱。简述甲地有利于港口发展的自然条件。
(3)分析乙城吸引海尔集团投资建厂的主要条件。
(1)均沿铁路线和河流分布。
(2)地势平坦开阔;港湾宽阔,无封冻期,风力小,停泊条件好;出入港航道宽阔,航行条件好;靠近河流,有充足的淡水供应。
(3)地处经济发达的欧洲西部,市场广阔;地处铁路干线交会处,交通便利;高等院校众多,人才充足;工业基础好(或工业协作条件好);基础设施完善。
(1)说出图中制糖厂的主要布局特点并分析原因。(8分)
(2)简要描述图示区域气温和降水的季节特征。(10分)
(1)布局在甘蔗主要产区(2分) 原因:制糖厂属于原料指向型工业(或制糖所需甘蔗原料多)(2分),甘蔗易腐败变质,不宜长途运输(2分),而产品糖易保存和远距离运输(2分),所以制糖厂布局在甘蔗主要产区。
(2)气温:全年高温(各月气温均在22℃以上)(2分),气温年较差小(2分)
降水:年降水量较大(2分);分干、湿两季/降水季节变化大(2分);5-10月为湿季,11月-次年4月为干季(2分)
7.(2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冰岛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Iceland,Islenska Lydveldid)意为“冰冻的陆地”。虽然自然环境恶劣,但能源丰富,得以发展温室农业以及多元化工业,使得该国成为生活质量名列全球前20名之
内的国家,多次
被联合国评为“最宜居国家”。
材料二 世界上知名的鱼肝油产地是挪威、冰岛等北欧国家,尤以冰岛的鱼肝油品质最好。鱼肝油是由深海海鱼、鲸或海豹等海洋生物肝脏炼制的油脂,常用于防治夜盲症、角膜软化、佝偻病和骨软化症等。 材料三 冰岛火山、河流与公路分布图
(1)据材料描述该国城市的主要分布地区,并分析原因。(8分)
(2)该国出产的鱼肝油品质最好,试分析其优势地理条件。(8分)
(3)“冰岛不冰,死海不死”是旅游爱好者当中广为流传的说法,试分析“冰岛不冰”的原因。(6分)
(4)据材料推测冰岛蕴藏丰富的能源类型。(2分)
(1)该国城市主要分布在西南部和东南部沿海地区(或南部沿海地区)(2分)
原因:纬度较低,深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热量条件相对较好;地形平坦,有利于节省建筑投资;多优良海港,海运便利;距北美和欧洲相对较近,便于对外交流与合作;开发历史较为悠久,工农业分布较为集中。(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得6分)
(2)冰岛位于北大西洋,靠近北极地区,远离大陆,海域污染小; 附近海域有寒暖流交汇,适合多种深海鱼类生长;冰岛重化工业比重较小,环境污染少; 加工提炼历史悠久,经验丰富,技术先进。(每点2分,共8分)
(3
)有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增温增湿;四周环海,受海洋影响大,大部分地区一月最低气温在零度以
上;地处板块交界处,地热资源丰富(每点2分,共6分)
(4)地热能、水能、风能等(任答两点给2分)
8.(15分)西班牙是当今太阳能发电最为普及的地方,伊比利亚半岛地中海沿岸是欧洲西部冬季重要的蔬菜生产基地。读“伊比利亚半岛示意图及部分城市气候资料图”(图9),回答下列问题。
(1)简析地中海沿岸地区冬季蔬菜生产的自然区位优势。(5分)
(2)分析西班牙的太阳能发电场多分布在南部地区的原因。(4分)
(3)比较里斯本和巴伦西亚两地冬季气候的差异并分析原因。(6分)
(1)(纬度较低),光热较充足,降水较多(2分);地势平坦(1分);土壤肥沃(1分);有河流提供灌溉水源(1分)
(2)南部地区纬度较低,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大(2分);(受副高影响大),晴天多,日照时间长(2分)
(3)差异1:气温里斯本高于巴伦西亚(1分)
原因:里斯本纬度较低(1分),受来自大西洋西南暖湿气流影响较大(1分)
差异2:降水量里斯本多于巴伦西亚(1分)
原因:里斯本位于海洋气流的迎风地带(1分);巴伦西亚位于海洋气流的背风地带(1分)
9.在地理位置、地形地势、大气环流和洋流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澳大利亚大陆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自然地理环境。(15分)
(1)据图归纳澳大利亚各流域年平均径流量大小的空间分布规律。(3分)
(2) 阐述流域③和流域⑥年平均径流量大小差异的主要原因。(6分)
(3) 流域⑤是澳大利亚最重要的农业区,分析当地自然地理条件的优越性,并说明最适宜发展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其主要生产特点。(6分)
(1)由北部、东部逐渐向中西部减少。(澳大利亚北部流域的径流量最大,其次是东南地区和西南地区,中部地区径流量最少)。(3分)
(2)大气环流、地形及洋流条件的不同,导致降水量的不同,从而造成了两个流域年平均径流量的差异。 流域③:位于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1)的迎风坡(1),降水丰富;沿岸有东澳大利亚暖流经过,增温增湿(1)。(共3分)
流域⑥:地处地中海气候区,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冬季受西风带控制,带来大量的印度洋水汽,降水多;西澳大利亚寒流的影响,降温减湿。(3分)
(3)自然条件优越:该地主要位于墨累-达令盆地,地势相对平坦开阔(1);气候以热带稀树草原为主,降水有明显的干湿季(2);河流多为季节性(间歇性)河流;有丰富的地下水可供农牧业生产(1)。(共4分)
高度发达的商品化混合农业(1);农场规模大,机械化和商品化水平高。(共2分)
10.(20分)根据下列材料,完成(1)~ (3)题。
材料一:下图为墨西哥及周边区域示意图和阿尔普尔科气候资料图
材料二:墨西哥是拉美第二人口大国(11600 万人),据统计,约1200 万名墨西哥人移民美国。近些年来,墨西哥北部边境地区“客户工业”(临时进口原材料、零配件等加工组装成品后再出口)快速发展,成为该国当前的第一大支柱产业。
材料三:咖啡树生长喜湿怕涝,喜温(气温20℃左右),要求适宜的日照(每天少于两小时的直接日照)。牙买加蓝山山脉位于岛屿东北面,大多海拔1800 米以上,天然植被覆盖率达到85% ,每天午后云雾笼罩。蓝山咖啡品质优异,是世界最负盛名的咖啡之一。
(1)描述阿尔普尔科降水季节分配特点的成因(6分)
(2)简要说明北部边境“客户工业”区发展对墨西哥人口迁移的影响(8分)。
(3)分析影响蓝山咖啡品质的有利气候条件(6分)
(1)夏半年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2 分),位于西南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2 分)冬半年位于东北信风的背风坡降水稀少(2 分)
(2)加快北部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增加就业机会,促进交通运输发展,(任意两点得4分)吸引国内其他地区人口迁入,减少国内人口外迁,促使部分美国移民回流。(任意两点得4 分)
(3)降水丰富,空气湿润;位于热带地区但海拔高,气温适宜;云雾笼罩减少直接日照(3点,每点2 分)
11.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墨西哥及周边区域等高线示意图(图16);甲、乙两城市气候统计资料图(图17)。
材料二:仙人掌和大丽花是墨西哥的国花。喜阳喜湿大丽花到处可见,它的花大方、富丽、绚丽多姿、可与世界名花抗衡;仙人掌叶消失或极度退化,减少水分散失,多数生活在干燥地区,墨西哥人一向奉仙人掌为民族和文化的象征。
材料三:1994年,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正式生效,在此框架下,墨西哥的制造业迅速发展,形成一条“美国—墨西哥边境制造业带”。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从21世纪初开始,墨西哥国内制造业逐步向内陆地区扩展,出现了系统性转移。
(1)判断甲、乙两地主要以哪种国花为主,说明判断理由。(10分)
(2)分析说明“美国—墨西哥边境制造业带”兴起的原因。(4分)
(1)甲地以仙人掌为主(2分),甲地受信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交替控制,全年降水少,适合耐旱的仙人掌生长。(3分)
乙地以大丽花为主(2分),乙地纬度低、海拔高,光照充足;夏半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降水较多。(3分)
(2)①墨西哥边境地区逐步改善的基础设施;②邻近美国的优越地理位置;③墨西哥相对丰富廉价的劳动力;④北美自由贸易区生效,使贸易成本降低;⑤墨西哥国家政策的支持。(答出2点即可得4分)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罗讷河发源于瑞士境内的冰川,在发过境内的流域面积占总面积的94%,历史上曾是一条“野性”河流,经常洪水泛滥。19世纪以来,法国对罗讷河进行多次整治,并于1931年成立“国立罗讷河公司”,作为罗讷河综合整治和开发的唯一授权机构,图4示意罗纳河流域的地形。
(1)分别之处罗讷河上游(瑞士境内)、北部支流(索恩河)和地中海沿岸支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9分)
(2)表1列出罗讷河整治不同阶段的主要措施。请在下列整治和开发目标中进行选择,完成表1。请将选出的各整治和开发目标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5分)
整治和开发目标:防洪 改善水质 发电 增加生物多样性
土地开发 开采河沙 改善航运条件
(3)说明法国为整治和开发罗讷河而成立“国立罗讷河公司”的原因。(4分)
(4)说明“恢复弯曲河道及河道分汊”对恢复河流生态的作用。(6分)
(1)上游(瑞士境内):有春汛,夏季径流量大,冬季为枯水期。
北部支流(索恩河):全年径流量比较稳定,无明显枯水期。
地中海沿岸支流:夏季为枯水期,冬季为丰水期。(本小题共9分)
(2)①改善航运条件防洪
②发电改善航运条件土地开发(防洪)(本小题共5分)
(3)因为河流跨多个行政区,涉及水资源利用、航运、防洪、发电、土地利用等多方面的利益,由国家
唯一授权机构才能协调各行政区、各部门的利益,并从河流整体进行综合整治,以实现整治效益最大化。(本小题共4分)
(4)恢复河流的自然状态(自然河道、沿岸湿地等),扩展河道宽度,延长河流长度,降低河流流速和洪
水峰值;恢复河流生态系统,增加生物多样性;增强河流的自然生产力和对污染的净化能力。(本小题共6分)
13.读“澳大利亚人口分布图”,完成问题(13分)。
(1)根据右图,推断澳大利亚主要铁路的空间分布并阐述
理由。(3分)
(2)说出汤斯维尔的气候类型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5分)
(3)分析澳大利亚东南部沿海港口运输比澳大利亚东北部
沿海更为发达的原因。(5分)
(1)澳大利亚铁路呈现半环状分布(或主要分布于东部和南部)。
理由:东部与南部地形平坦;人口多,城市多。
(2)热带雨林气候。形成原因:沿岸东澳大利亚暖流增温增湿;东南信风从海洋上带来丰富的水汽;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
(3)东南部沿海没有大量珊瑚礁,有利于发展航运;东南部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交通便利,腹地广阔;(殖民者到达最早)开发时间早,发展历史悠久。
1.试分析英吉利海峡风浪较大的原因。(8分)
原因:终年受西风影响;海峡狭窄;走向与西风风向一致,形成狭管效应;海面摩擦力较小,所以风浪较大。 (8分)
2.简述修建英吉利海峡海底隧道的意义。(6分)
意义:缩短了英国与欧洲大陆间的旅行时间;完善了欧洲的交通运输网;受气象因素影响较小,提高了运输能力;加强了区域间经济、文化的合作与交流。(6分,任答三点即可)
3.分析土豆对爱尔兰人口增长的影响。(8分)
影响:爱尔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多阴雨天气;光热不足,不利于谷物的生长,但利于土豆生长;土豆营养价值 高,产量大,生长周期短,弥补了谷物的不足;由于粮食充足,促进了人口增长。(8
分)
4.说出法国的地形特征。(6分)
地形类型以平原和高原为主(2分);地势东(南)高,西(北)低(2分);起伏和缓(2分)。
5.法国南部是世界上著名的优质葡萄产区,简述其有利的气候条件。(6分)
法国南部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少雨,热量丰富(2分);光照强(2分);晴天多,气温日较差大(昼夜温差较大)(2分)。
6.在法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核能所占比重接近一半,试分析其原因。(8分)
煤、石油、天然气等常规能源缺乏(2分);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2分);本国铀矿资源丰富(2分);核能开发利用的技术力量强(2分)。(每点2分,任答4点给8分)
7. 请结合气候知识,比较北京和布里斯班气候的异同点。(8分)
相同点:同为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两地气候形成的共同因素。(2分)
不同点:①气候类型不同:北京为温带季风气候,布里斯班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2分)
②海陆热力性质对比差异明显,季风强弱不同:北京冬夏季风势力较强,尤其是冬季风更为强劲,夏季高温多雨,降水高度集中,冬季寒冷干燥的特征更加鲜明;而布里斯班的冬、夏季风势力较弱,沿岸且有暖流作用,导致冬夏温差较小,全年降水较多。(4分)
8. 顿河因其河水流动的声音很轻,比较安静,所以在世界上享有“静静的顿河”美誉。分析成因(6分)
顿河流经地区为平原地形,地势起伏小,河流流速缓慢(2分);顿河流经地区降水较少,且全年降水较为均匀(2分)汛期主要为积雪融水,水量较少且稳定(没有特别大的汛期)(2分)所以河水流动的声音很轻,比较安静。
冲刺质检二 高二地理考前大题
1.读“北美洲海陆轮廓图”和“美国本土年降水量分布图和棉花带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据图及所学知识,描述美国的地理位置特征。(3分)
(2)说出甲城市夏季时的气候特征,分析其形成原因。(2分)
(3)说出甲、乙两地多发的自然灾害类型,并简述其共同的防御措施。(5分)
(1)大部分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1分);横贯北美洲大陆中部(1分);东临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临墨西哥湾。(至少要答出东部和西部的两大洋名称,才能给1分。)
(2)夏季高温少雨(1分);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1分)。
(3)甲:地震(1分);乙:飓风(热带气旋)(1分);
防御措施:加强灾害的监测和预警机制;制定抗灾应急预案;修建工程性防御设施;增强防灾减灾意识。(3分,合理酌情给分)
2.(14分)斐济由300多个岛屿组成,多为珊瑚礁环绕的火山岛;河流多而短小,海洋渔业资源丰富。读“斐济示意图”(图14),回答下列问题。
图14
(1)描述斐济地理位置的主要特点。(6分)
(2)说明斐济多火山岛的主要原因。(3分)
(3)分析斐济海洋渔业资源丰富的自然原因。(5分)
(1)纬度位置:位于低纬地区(热带地区);位于南半球;(2分)经度位置:地跨180°经线(日界线附近;东12区;一天中日出最早的国家);位于西半球;(2分)海陆位置:位于大洋洲的东北部,西南太平洋海域中。(2分)
(2)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之间);(2分)多火山活动,形成火山岛。(1分)
(3)岛屿多(大陆架广);海域广阔;纬度低(水温高);鱼的种类多(鱼类生长速度快);入海河流多,饵料丰富。(5分)
3.图1为“黑海周边政区图”、图2为“黑海周边等高线地形图及图中A、B两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回答问题。(15分)
(1)读图1概述黑海的海陆位置,并从航运角度分析其优势。(5分)
(2)根据图2中信息,比较黑海南北部海底坡度差异,并从外力作用方面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3分)
(1)黑海地处亚欧两大洲的交界地带,是欧洲东南部和亚洲小亚细亚半岛之间欧亚大陆的一个内海,通过土耳其海峡与地中海相连接。(3分)黑海是连接东欧内陆和中亚﹑高加索地区出地中海的主要海路,是欧洲地区(含俄罗斯欧洲地区)各主要河流的出海口,港口众多。(2分)
(2)北部海底坡度缓,南部陡( 1分);原因:北部有大河注入,泥沙沉积多;南部几乎无大河注入,泥沙
沉积少。( 2分)
(3)根据图2中资料,比较A、 B 两地的气候特征的异同。( 5 分)
(4)推测城市 A、 B 两地附近主要的农业生产类型。( 2 分)
(3)相同点:都是雨热不同期。(1分)不同点: A 地冬季温和,气温年较差较 B 地小; B 地冬季较冷,气温年较差较 A 地大。( 2 分) 降水: A 地年降水量更大,夏季少冬季多,降水季节变化大; B 地年降水量较少。( 2 分)
(4)A 地附近种植业( 1分) B 地附近畜牧业。( 1 分)
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9分)
材料一:新几内亚岛是世界第二大岛,分属于巴布亚新几内亚和印度尼西亚。连绵不断的中央山脉斜贯全岛,分布有许多火山。
材料二:新几内亚岛地形图
(1)描述新几内亚岛上城市的分布特点。(2分)
(2)说明新几内亚岛多火山的原因。(2分)
(3)描述新几内亚岛的地形特征。(5分)
(1)(2分)主要分布在山间河谷地和沿海低地(2分)
(2)(2分)地处板块消亡边界(或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边界)(1分);地壳运动活跃,岩浆活动剧烈(1分)。
(3)(5分)以山地为主(1分);地势中部高南北低(1分);山脉呈西北东南走向(1分);海岸线曲折(1分);多火山、沼泽(1分)。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波兰是欧盟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的国家之一,工业发达。图为波兰略图。
材料二 海尔集团欧洲区总经理2013年9月6日宣布,海尔集团将与欧洲家电制造商法格家电成立合资公司,在乙城建立新工厂,生产电冰箱。乙城是波兰第四大城市,是主要的工业城市之一,经济规模仅次于首都华沙,同时也是该国第二大金融中心。现有十余所国立大学。
(1)指出图中城市分布的共同特征。
(2)甲是波兰第一大港口,也是波罗的海沿岸较大的港口之一,拥有全波罗的海最大的集装箱。简述甲地有利于港口发展的自然条件。
(3)分析乙城吸引海尔集团投资建厂的主要条件。
(1)均沿铁路线和河流分布。
(2)地势平坦开阔;港湾宽阔,无封冻期,风力小,停泊条件好;出入港航道宽阔,航行条件好;靠近河流,有充足的淡水供应。
(3)地处经济发达的欧洲西部,市场广阔;地处铁路干线交会处,交通便利;高等院校众多,人才充足;工业基础好(或工业协作条件好);基础设施完善。
(1)说出图中制糖厂的主要布局特点并分析原因。(8分)
(2)简要描述图示区域气温和降水的季节特征。(10分)
(1)布局在甘蔗主要产区(2分) 原因:制糖厂属于原料指向型工业(或制糖所需甘蔗原料多)(2分),甘蔗易腐败变质,不宜长途运输(2分),而产品糖易保存和远距离运输(2分),所以制糖厂布局在甘蔗主要产区。
(2)气温:全年高温(各月气温均在22℃以上)(2分),气温年较差小(2分)
降水:年降水量较大(2分);分干、湿两季/降水季节变化大(2分);5-10月为湿季,11月-次年4月为干季(2分)
7.(2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冰岛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Iceland,Islenska Lydveldid)意为“冰冻的陆地”。虽然自然环境恶劣,但能源丰富,得以发展温室农业以及多元化工业,使得该国成为生活质量名列全球前20名之
内的国家,多次
被联合国评为“最宜居国家”。
材料二 世界上知名的鱼肝油产地是挪威、冰岛等北欧国家,尤以冰岛的鱼肝油品质最好。鱼肝油是由深海海鱼、鲸或海豹等海洋生物肝脏炼制的油脂,常用于防治夜盲症、角膜软化、佝偻病和骨软化症等。 材料三 冰岛火山、河流与公路分布图
(1)据材料描述该国城市的主要分布地区,并分析原因。(8分)
(2)该国出产的鱼肝油品质最好,试分析其优势地理条件。(8分)
(3)“冰岛不冰,死海不死”是旅游爱好者当中广为流传的说法,试分析“冰岛不冰”的原因。(6分)
(4)据材料推测冰岛蕴藏丰富的能源类型。(2分)
(1)该国城市主要分布在西南部和东南部沿海地区(或南部沿海地区)(2分)
原因:纬度较低,深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热量条件相对较好;地形平坦,有利于节省建筑投资;多优良海港,海运便利;距北美和欧洲相对较近,便于对外交流与合作;开发历史较为悠久,工农业分布较为集中。(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得6分)
(2)冰岛位于北大西洋,靠近北极地区,远离大陆,海域污染小; 附近海域有寒暖流交汇,适合多种深海鱼类生长;冰岛重化工业比重较小,环境污染少; 加工提炼历史悠久,经验丰富,技术先进。(每点2分,共8分)
(3
)有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增温增湿;四周环海,受海洋影响大,大部分地区一月最低气温在零度以
上;地处板块交界处,地热资源丰富(每点2分,共6分)
(4)地热能、水能、风能等(任答两点给2分)
8.(15分)西班牙是当今太阳能发电最为普及的地方,伊比利亚半岛地中海沿岸是欧洲西部冬季重要的蔬菜生产基地。读“伊比利亚半岛示意图及部分城市气候资料图”(图9),回答下列问题。
(1)简析地中海沿岸地区冬季蔬菜生产的自然区位优势。(5分)
(2)分析西班牙的太阳能发电场多分布在南部地区的原因。(4分)
(3)比较里斯本和巴伦西亚两地冬季气候的差异并分析原因。(6分)
(1)(纬度较低),光热较充足,降水较多(2分);地势平坦(1分);土壤肥沃(1分);有河流提供灌溉水源(1分)
(2)南部地区纬度较低,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大(2分);(受副高影响大),晴天多,日照时间长(2分)
(3)差异1:气温里斯本高于巴伦西亚(1分)
原因:里斯本纬度较低(1分),受来自大西洋西南暖湿气流影响较大(1分)
差异2:降水量里斯本多于巴伦西亚(1分)
原因:里斯本位于海洋气流的迎风地带(1分);巴伦西亚位于海洋气流的背风地带(1分)
9.在地理位置、地形地势、大气环流和洋流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澳大利亚大陆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自然地理环境。(15分)
(1)据图归纳澳大利亚各流域年平均径流量大小的空间分布规律。(3分)
(2) 阐述流域③和流域⑥年平均径流量大小差异的主要原因。(6分)
(3) 流域⑤是澳大利亚最重要的农业区,分析当地自然地理条件的优越性,并说明最适宜发展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其主要生产特点。(6分)
(1)由北部、东部逐渐向中西部减少。(澳大利亚北部流域的径流量最大,其次是东南地区和西南地区,中部地区径流量最少)。(3分)
(2)大气环流、地形及洋流条件的不同,导致降水量的不同,从而造成了两个流域年平均径流量的差异。 流域③:位于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1)的迎风坡(1),降水丰富;沿岸有东澳大利亚暖流经过,增温增湿(1)。(共3分)
流域⑥:地处地中海气候区,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冬季受西风带控制,带来大量的印度洋水汽,降水多;西澳大利亚寒流的影响,降温减湿。(3分)
(3)自然条件优越:该地主要位于墨累-达令盆地,地势相对平坦开阔(1);气候以热带稀树草原为主,降水有明显的干湿季(2);河流多为季节性(间歇性)河流;有丰富的地下水可供农牧业生产(1)。(共4分)
高度发达的商品化混合农业(1);农场规模大,机械化和商品化水平高。(共2分)
10.(20分)根据下列材料,完成(1)~ (3)题。
材料一:下图为墨西哥及周边区域示意图和阿尔普尔科气候资料图
材料二:墨西哥是拉美第二人口大国(11600 万人),据统计,约1200 万名墨西哥人移民美国。近些年来,墨西哥北部边境地区“客户工业”(临时进口原材料、零配件等加工组装成品后再出口)快速发展,成为该国当前的第一大支柱产业。
材料三:咖啡树生长喜湿怕涝,喜温(气温20℃左右),要求适宜的日照(每天少于两小时的直接日照)。牙买加蓝山山脉位于岛屿东北面,大多海拔1800 米以上,天然植被覆盖率达到85% ,每天午后云雾笼罩。蓝山咖啡品质优异,是世界最负盛名的咖啡之一。
(1)描述阿尔普尔科降水季节分配特点的成因(6分)
(2)简要说明北部边境“客户工业”区发展对墨西哥人口迁移的影响(8分)。
(3)分析影响蓝山咖啡品质的有利气候条件(6分)
(1)夏半年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2 分),位于西南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2 分)冬半年位于东北信风的背风坡降水稀少(2 分)
(2)加快北部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增加就业机会,促进交通运输发展,(任意两点得4分)吸引国内其他地区人口迁入,减少国内人口外迁,促使部分美国移民回流。(任意两点得4 分)
(3)降水丰富,空气湿润;位于热带地区但海拔高,气温适宜;云雾笼罩减少直接日照(3点,每点2 分)
11.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墨西哥及周边区域等高线示意图(图16);甲、乙两城市气候统计资料图(图17)。
材料二:仙人掌和大丽花是墨西哥的国花。喜阳喜湿大丽花到处可见,它的花大方、富丽、绚丽多姿、可与世界名花抗衡;仙人掌叶消失或极度退化,减少水分散失,多数生活在干燥地区,墨西哥人一向奉仙人掌为民族和文化的象征。
材料三:1994年,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正式生效,在此框架下,墨西哥的制造业迅速发展,形成一条“美国—墨西哥边境制造业带”。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从21世纪初开始,墨西哥国内制造业逐步向内陆地区扩展,出现了系统性转移。
(1)判断甲、乙两地主要以哪种国花为主,说明判断理由。(10分)
(2)分析说明“美国—墨西哥边境制造业带”兴起的原因。(4分)
(1)甲地以仙人掌为主(2分),甲地受信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交替控制,全年降水少,适合耐旱的仙人掌生长。(3分)
乙地以大丽花为主(2分),乙地纬度低、海拔高,光照充足;夏半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降水较多。(3分)
(2)①墨西哥边境地区逐步改善的基础设施;②邻近美国的优越地理位置;③墨西哥相对丰富廉价的劳动力;④北美自由贸易区生效,使贸易成本降低;⑤墨西哥国家政策的支持。(答出2点即可得4分)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罗讷河发源于瑞士境内的冰川,在发过境内的流域面积占总面积的94%,历史上曾是一条“野性”河流,经常洪水泛滥。19世纪以来,法国对罗讷河进行多次整治,并于1931年成立“国立罗讷河公司”,作为罗讷河综合整治和开发的唯一授权机构,图4示意罗纳河流域的地形。
(1)分别之处罗讷河上游(瑞士境内)、北部支流(索恩河)和地中海沿岸支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9分)
(2)表1列出罗讷河整治不同阶段的主要措施。请在下列整治和开发目标中进行选择,完成表1。请将选出的各整治和开发目标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5分)
整治和开发目标:防洪 改善水质 发电 增加生物多样性
土地开发 开采河沙 改善航运条件
(3)说明法国为整治和开发罗讷河而成立“国立罗讷河公司”的原因。(4分)
(4)说明“恢复弯曲河道及河道分汊”对恢复河流生态的作用。(6分)
(1)上游(瑞士境内):有春汛,夏季径流量大,冬季为枯水期。
北部支流(索恩河):全年径流量比较稳定,无明显枯水期。
地中海沿岸支流:夏季为枯水期,冬季为丰水期。(本小题共9分)
(2)①改善航运条件防洪
②发电改善航运条件土地开发(防洪)(本小题共5分)
(3)因为河流跨多个行政区,涉及水资源利用、航运、防洪、发电、土地利用等多方面的利益,由国家
唯一授权机构才能协调各行政区、各部门的利益,并从河流整体进行综合整治,以实现整治效益最大化。(本小题共4分)
(4)恢复河流的自然状态(自然河道、沿岸湿地等),扩展河道宽度,延长河流长度,降低河流流速和洪
水峰值;恢复河流生态系统,增加生物多样性;增强河流的自然生产力和对污染的净化能力。(本小题共6分)
13.读“澳大利亚人口分布图”,完成问题(13分)。
(1)根据右图,推断澳大利亚主要铁路的空间分布并阐述
理由。(3分)
(2)说出汤斯维尔的气候类型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5分)
(3)分析澳大利亚东南部沿海港口运输比澳大利亚东北部
沿海更为发达的原因。(5分)
(1)澳大利亚铁路呈现半环状分布(或主要分布于东部和南部)。
理由:东部与南部地形平坦;人口多,城市多。
(2)热带雨林气候。形成原因:沿岸东澳大利亚暖流增温增湿;东南信风从海洋上带来丰富的水汽;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
(3)东南部沿海没有大量珊瑚礁,有利于发展航运;东南部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交通便利,腹地广阔;(殖民者到达最早)开发时间早,发展历史悠久。
1.试分析英吉利海峡风浪较大的原因。(8分)
原因:终年受西风影响;海峡狭窄;走向与西风风向一致,形成狭管效应;海面摩擦力较小,所以风浪较大。 (8分)
2.简述修建英吉利海峡海底隧道的意义。(6分)
意义:缩短了英国与欧洲大陆间的旅行时间;完善了欧洲的交通运输网;受气象因素影响较小,提高了运输能力;加强了区域间经济、文化的合作与交流。(6分,任答三点即可)
3.分析土豆对爱尔兰人口增长的影响。(8分)
影响:爱尔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多阴雨天气;光热不足,不利于谷物的生长,但利于土豆生长;土豆营养价值 高,产量大,生长周期短,弥补了谷物的不足;由于粮食充足,促进了人口增长。(8
分)
4.说出法国的地形特征。(6分)
地形类型以平原和高原为主(2分);地势东(南)高,西(北)低(2分);起伏和缓(2分)。
5.法国南部是世界上著名的优质葡萄产区,简述其有利的气候条件。(6分)
法国南部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少雨,热量丰富(2分);光照强(2分);晴天多,气温日较差大(昼夜温差较大)(2分)。
6.在法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核能所占比重接近一半,试分析其原因。(8分)
煤、石油、天然气等常规能源缺乏(2分);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2分);本国铀矿资源丰富(2分);核能开发利用的技术力量强(2分)。(每点2分,任答4点给8分)
7. 请结合气候知识,比较北京和布里斯班气候的异同点。(8分)
相同点:同为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两地气候形成的共同因素。(2分)
不同点:①气候类型不同:北京为温带季风气候,布里斯班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2分)
②海陆热力性质对比差异明显,季风强弱不同:北京冬夏季风势力较强,尤其是冬季风更为强劲,夏季高温多雨,降水高度集中,冬季寒冷干燥的特征更加鲜明;而布里斯班的冬、夏季风势力较弱,沿岸且有暖流作用,导致冬夏温差较小,全年降水较多。(4分)
8. 顿河因其河水流动的声音很轻,比较安静,所以在世界上享有“静静的顿河”美誉。分析成因(6分)
顿河流经地区为平原地形,地势起伏小,河流流速缓慢(2分);顿河流经地区降水较少,且全年降水较为均匀(2分)汛期主要为积雪融水,水量较少且稳定(没有特别大的汛期)(2分)所以河水流动的声音很轻,比较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