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主体民族。约1.47亿人(2001)。其中1.2亿人聚居在俄罗斯联邦境内,约占全国人口83%;此外,约有2,560万人分布在俄罗斯以外的原苏联地区,形成欧亚大陆跨国界最多的民族;另外,约有130万人分布在加拿大、美国、巴西、阿根廷、澳大利亚、新西兰、波兰、罗马尼亚、斯洛伐克等国。曾自称大俄罗斯人、大罗斯人。属欧罗巴人种大西洋–波罗的海类型。操俄语(属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东斯拉夫语支。分北俄、南俄和中俄三大方言,以莫斯科方言为标准语)。文字采用斯拉夫字母。多信东正教,部分地区仍保留传统信仰,崇拜精灵、祖先和巫术。
俄罗斯人起源于古罗斯部落联盟,由东斯拉夫各部落在9世纪末建立基辅罗斯的过程中形成的,含有后来形成的乌克兰人和白俄罗斯人成分。11世纪中期起,随着各地经济实力的加强,基辅罗斯开始分解为10多个独立的封建公国。13世纪罗斯诸公国曾被蒙古人征服。14~15世纪莫斯科大公国在东北罗斯和北部罗斯公国中崛起,先后兼并了诺夫哥罗德、普斯科夫、特维尔、斯摩棱斯克、梁赞诸公国,并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以莫斯科城为中心建立了俄罗斯中央集权国家,形成俄罗斯民族。16世纪中期,大公伊凡四世(雷帝)正式加冕自称“沙皇”,从此莫斯科公国被称为沙皇俄国,开始向外扩张达300年之久(见俄罗斯历史)。俄国领土的迅速扩张伴随着人口的扩散,大批俄罗斯人占据了伏尔加河下游、乌拉尔、北高加索和西伯利亚等地,18~19世纪逐渐扩散到西起波罗的海沿岸、东达太平洋;北起摩尔曼斯克州和北西伯利亚、南及高加索山脉和中亚的广大地域内。在不断向外扩张的数世纪中,俄罗斯人与大量被征服地区的居民发生广泛接触,至19世纪后半叶形成俄罗斯现代民族。由于分布地区、生态环境和生活文化的差异,俄罗斯人内部出现了一系列地域性的民俗群体,这种差别迄今仍未完全消失,其中区别较大的是北方俄罗斯人、南方俄罗斯人,以及处于两者之间的“中部俄罗斯人”(伏尔加河流域,及伏尔加、奥卡两河之间的居民)。此外,还有白海沿岸的波莫尔人,梁赞北中的梅肖尔人,散布在顿河、库班河、乌拉尔河、捷列克河、西伯利亚等地的哥萨克人,以及后贝加尔湖地区的谢麦伊人,哈萨克斯坦布赫塔尔姆河的卡缅希克人等。
1917年2月,俄罗斯人民在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推翻沙皇政府,取得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胜利;同年11月7日取得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1922年12月30日,联合原沙俄领土内的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成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1991年,苏联解体,俄罗斯成为独立的主权国家。
俄罗斯人主要从事农业,种植小麦、大麦、燕麦等谷物和甜菜、向日葵、亚麻、土豆、大豆等经济作物。畜牧业以饲养奶牛、猪、羊、北方鹿为主。各地传统手工业发达,以木工、制毯、陶器、毛皮等为主。工业以机械制造、燃料、电力、化工、纺织、食品工业为主。传统住房有特色:北方农村是高大的圆木架成的壁式房屋,地板高出地面,室内高且有大火炉;南方住房较矮小。传统饮食有黑麦面包、薄饼、馅饼、果子糕、酸黄瓜、鱼子酱、白菜汤、红甜菜汤等。饮料以克瓦斯和啤酒最为普及,过去爱吃蜂蜜,19世纪开始喜欢饮茶。民间艺术享有盛名,除壁画、写生画、版画外,还有木雕、陶器、金属和石器加工、珠宝、刺绣和花边工艺品等。民间口头文学丰富,以歌颂爱国英雄的壮士歌、历史叙事歌曲、喜庆抒情歌曲为主。音乐和舞蹈风格奔放,民族色彩浓郁。
俄罗斯联邦的居民也统称为俄罗斯人。
分布在中国新疆、内蒙古和黑龙江中俄边境地区的俄罗斯人,为中国少数民族。见俄罗斯族。
俄罗斯女子
俄罗斯主体民族。约1.47亿人(2001)。其中1.2亿人聚居在俄罗斯联邦境内,约占全国人口83%;此外,约有2,560万人分布在俄罗斯以外的原苏联地区,形成欧亚大陆跨国界最多的民族;另外,约有130万人分布在加拿大、美国、巴西、阿根廷、澳大利亚、新西兰、波兰、罗马尼亚、斯洛伐克等国。曾自称大俄罗斯人、大罗斯人。属欧罗巴人种大西洋–波罗的海类型。操俄语(属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东斯拉夫语支。分北俄、南俄和中俄三大方言,以莫斯科方言为标准语)。文字采用斯拉夫字母。多信东正教,部分地区仍保留传统信仰,崇拜精灵、祖先和巫术。
俄罗斯人起源于古罗斯部落联盟,由东斯拉夫各部落在9世纪末建立基辅罗斯的过程中形成的,含有后来形成的乌克兰人和白俄罗斯人成分。11世纪中期起,随着各地经济实力的加强,基辅罗斯开始分解为10多个独立的封建公国。13世纪罗斯诸公国曾被蒙古人征服。14~15世纪莫斯科大公国在东北罗斯和北部罗斯公国中崛起,先后兼并了诺夫哥罗德、普斯科夫、特维尔、斯摩棱斯克、梁赞诸公国,并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以莫斯科城为中心建立了俄罗斯中央集权国家,形成俄罗斯民族。16世纪中期,大公伊凡四世(雷帝)正式加冕自称“沙皇”,从此莫斯科公国被称为沙皇俄国,开始向外扩张达300年之久(见俄罗斯历史)。俄国领土的迅速扩张伴随着人口的扩散,大批俄罗斯人占据了伏尔加河下游、乌拉尔、北高加索和西伯利亚等地,18~19世纪逐渐扩散到西起波罗的海沿岸、东达太平洋;北起摩尔曼斯克州和北西伯利亚、南及高加索山脉和中亚的广大地域内。在不断向外扩张的数世纪中,俄罗斯人与大量被征服地区的居民发生广泛接触,至19世纪后半叶形成俄罗斯现代民族。由于分布地区、生态环境和生活文化的差异,俄罗斯人内部出现了一系列地域性的民俗群体,这种差别迄今仍未完全消失,其中区别较大的是北方俄罗斯人、南方俄罗斯人,以及处于两者之间的“中部俄罗斯人”(伏尔加河流域,及伏尔加、奥卡两河之间的居民)。此外,还有白海沿岸的波莫尔人,梁赞北中的梅肖尔人,散布在顿河、库班河、乌拉尔河、捷列克河、西伯利亚等地的哥萨克人,以及后贝加尔湖地区的谢麦伊人,哈萨克斯坦布赫塔尔姆河的卡缅希克人等。
1917年2月,俄罗斯人民在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推翻沙皇政府,取得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胜利;同年11月7日取得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1922年12月30日,联合原沙俄领土内的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成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1991年,苏联解体,俄罗斯成为独立的主权国家。
俄罗斯人主要从事农业,种植小麦、大麦、燕麦等谷物和甜菜、向日葵、亚麻、土豆、大豆等经济作物。畜牧业以饲养奶牛、猪、羊、北方鹿为主。各地传统手工业发达,以木工、制毯、陶器、毛皮等为主。工业以机械制造、燃料、电力、化工、纺织、食品工业为主。传统住房有特色:北方农村是高大的圆木架成的壁式房屋,地板高出地面,室内高且有大火炉;南方住房较矮小。传统饮食有黑麦面包、薄饼、馅饼、果子糕、酸黄瓜、鱼子酱、白菜汤、红甜菜汤等。饮料以克瓦斯和啤酒最为普及,过去爱吃蜂蜜,19世纪开始喜欢饮茶。民间艺术享有盛名,除壁画、写生画、版画外,还有木雕、陶器、金属和石器加工、珠宝、刺绣和花边工艺品等。民间口头文学丰富,以歌颂爱国英雄的壮士歌、历史叙事歌曲、喜庆抒情歌曲为主。音乐和舞蹈风格奔放,民族色彩浓郁。
俄罗斯联邦的居民也统称为俄罗斯人。
分布在中国新疆、内蒙古和黑龙江中俄边境地区的俄罗斯人,为中国少数民族。见俄罗斯族。
俄罗斯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