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的三级预防与用药指导

高血压病的三级预防与用药指导

摘要:高血压在全球发病率越来越高,严重危害了人们的生命健康。做好高血压的预防工作能够大大减少高血压的发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高血压病 三级预防 正文:近年来, 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及人口的逐渐老龄化, 我国的高血压患病人群在不断增加,据2005 年全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显示, 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全国有高血压患者约1.6 亿。但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均很低, 分别为30.2%、24.7%、6.1%[1]。国内外经验表明:控制高血压最有效的方法是社区防治[2]。从某种意义上讲社区防治是高血压的基础和关键因素, 现将其防治策略报道如下。 1 一级预防 一级预防又称病因预防或发病前期预防是针对疾病“易感期”而采取的预防措施,即无病防病,控制危险因素,是防治高血压的核心。一级预防的重点在于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 有最佳的投资效益比, 预防费用仅为治疗费用的几十分之一。因此, 高血压的一级预防主要针对高血压的危险因素,目的在于减少发病率,逆转或控制高血压的发生、发展。 1.1 合理膳食(1)限制钠盐的摄入量。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每人每日钠盐的摄入量应在6 g 以下,限盐首先要减少烹调用盐及含盐高的调料,少食各种咸菜及盐咸食品。(2)补充适量的钾、钙、镁,中国膳食普遍低钾、低钙,应增加含钾多、含钙高的食物,如绿叶茶、鲜奶、豆类制品等。(3)减少脂肪的摄入量, 补充适量优质蛋白质, 有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如果将膳食脂肪控制在总热量的25%以下,连续40 d 可使男性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12%,女性下降5%[3]。建议改善动物性食物结构,减少含脂肪高的猪肉,增加含蛋白质较高而脂肪较少的禽类及鱼类。蛋白质含量依次为:奶、蛋、鱼、虾;猪、牛、羊肉、植物蛋白等,其中豆类最好。(4)多吃蔬菜和水果,研究证明增加蔬菜和水果摄入, 减少脂肪摄入可使收缩压和舒张压有所下降。素食者比肉食者有较低的血压,其降压作用可能基于水果、蔬菜,食物纤维和低脂肪的综合作用, 人类饮食应以素食为主, 适当肉量最理想。(5)限制饮酒及戒酒。大量饮酒可兴奋交感神经,具有增压作用,而且能增加血清总胆固醇的水平,加重肥胖和引起血压升高, 而且易引发心脑血管并发症,降低服药的依从性,增加服用降压药物的抗性,故提倡高血压患者戒酒。1.2 减轻体重肥胖是引起血压增高的主要危险因素,应减少热量摄入,膳食平衡,增加运动,使体重指数(BMI)保持在20~24 kg/㎡。减重对健康的利益是巨大的,如在人群中平均体重下降5~10 kg,收缩压可下降5~20 mm Hg,高血压患者体重减少10%,则可使胰岛素抵抗,糖尿病、高脂血症和左心室肥厚改善[4]。 1.3 适度的体育运动和体力劳动坚持适度而有规律的体育锻炼,如步行、慢跑、骑自行车、游泳、健美操、太极拳等有氧运动,可有助于减轻体重,降低血压,改善血糖和胰岛素抵抗,改善睡眠和提高机体免疫力。运动频度一般每周3~5 次, 每次持续20~60 min 即可,运动应遵循从小量开始,逐渐增加,循序渐进,坚持不懈。1.4 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平衡心理长期精神压力和心情抑郁是引起高血压病的重要原因之一,严重者可引起脑卒中或心肌梗死等并发症。因此,稳定情绪和保持平衡的心态,避免不必要的

精神紧张和情绪激动,尽量降低社会环境不良因素造成的恶性刺激, 培养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的良好适应能力,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情绪,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使自己生活在最佳环境中,从而维持稳定的血压。 2 二级预防

二级预防又称临床前期预防或发病期预防即在疾病的临床前期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从而使疾病能够得到早治愈而不致加重和发展。高血压Ⅰ期患者应定期体检, 诊断后提高用药的依从性,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从而避免造成靶器官的损伤。护士应教会患者及家属自测血压,确保其在院外能及时了解血压情况。其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等, 此期除了定期检查及时发现高血压患者, 还应建立高血压高危人群的健康档案,分区域进行管理,并对每个对象的健康状况进行及时监测和干预, 经常性的开展有关高血压防治知识、增强体质、合理膳食等的健康教育活动。在此期,若能采取有效措施,对降低并发症的发病率及减少高血压的危险具有重要意义[5]。 3 三级预防

三级预防又称临床预防或发病后期预防。此期疾病已有明显的症状和体征,积极治疗可防止疾病恶化、预防并发症和病残的发生。三级预防主要针对高血压Ⅱ、Ⅲ期患者,目的是要让患者了解高血压是导致心、脑、肾等脏器损害的危险因素,血压越高脏器损害越严重。由于收缩压或舒张压增高均可导致动脉硬化、冠心病、心律失常、脑卒中等,所以高血压患者无论是否有自觉症状, 都要积极治疗。 早期高血压患者宜采用非药物疗法或药物疗法进行及时治疗,中、重期高血压患者应住院治疗,从控制血压降低或延缓高血压对血管和脏器的损害,减少致残率和死亡率。此期应建立健康档案,定期随访观察,并设立高血压专科门诊,使高血压患者及时得到有效治疗和康复指导。 4 用药指导

理想的降压药物应具备能控制血压、不良反应小、能维持重要器官适量的血流、能逆转因高血压所致的心血管损伤、改变自然病程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与死亡率等功能。 4.1 用药原则(1)遵守个体化的原则,合理选用降压药, 采用最小的有效剂量以获得可能有的疗效,而使不良反应最小,如有效而不满意,可逐步增加剂量以获得最佳疗效。(2)为达到满意降压效果同时有效防止靶器官损害,最好选每日一次给药而又持续24 h 作用的药物,尽量使24 h 内血压稳定于目标范围内。(3)为使降压效果增大而不增加不良反应,用低剂量单药治疗疗效不满意的,可以采用两种或多种降压药物联合治疗,事实上2 级以上高血压为达到目标血压常需降压药联合治疗。

(4)逐步降压,否则会降低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5)用药要足量,不骤停或突然减掉某种药物。(6)选择不良反应较小的药物,用药品种和剂量因人而异。(7)注意特殊人群如老年人、肾功不全者以及合并糖尿病患者等的用药。(8)坚持长期治疗,将血压控制在满意的范围内。 4.2 抗高血压药物的选择药物治疗是目前控制高血压的主要方法, 并且越早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高血压所带来的危害就越小。WHO 推荐的降压药物主要分为六类: 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α-受体阻滞剂,这六大类药物均可以被选择为降压的一线药物,由于各类降压药物作用特点不同,故选用时应根据每位高血压患者的具体情况,因人而异[6]。4.2.1 利尿剂用于Ⅰ、Ⅱ期高血压病,尤其是老 年性高血压病或并发心力衰竭者,常

用药物有氢氯噻嗪、吲哒帕胺等。对妊娠、痛风、糖尿病及低血钾症者禁用。4.2.2 β-受体阻滞剂适用于Ⅰ、Ⅱ期高血压病,尤其适用于在静息时心率快或合并心绞痛者。常用药有美托洛尔、普萘洛尔等。对心动过缓、Ⅱ或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哮喘及慢性阻塞性肺病者禁用。4.2.3 钙通道阻滞剂适用于各期高血压病,尤其是老年性高血压合并稳定性心绞痛者。常用药有硝苯地平控释片、氨氯地平等。对妊娠、充血性心力衰竭及Ⅱ或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者禁用。4.2.4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适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或并发心功能不全,肾损害有蛋白尿的患者。常用药有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贝那普利等。对妊娠、高血钾症及双侧肾动脉狭窄者禁用。4.2.5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适应证同ACEI,主要用于不能耐受ACEI 的患者,常用药有伊贝沙坦、缬沙坦等,禁忌证同ACEI。4.2.6 α-受体阻滞剂适用于轻、中、重度原发性高血压及肾性高血压。常用药有哌唑嗪、特拉唑嗪等,对体位性低血压者禁用。 5 讨论

从某种意义上讲社区防治是控制高血压的基础和关键, 可以说没有社区防治谈不上根本控制高血压, 一个良好的社区防治计划应当融入到社区的社会生活中去(包括社区现有的服务体系、服务组织和社会组织, 例如老年协会和妇女协会等等),并使各种防治活动成为当地常规卫生工作的一部分。通过向社区提供各种宣传资料、争取必要的政府支持、媒体参与以及开展对高血压病人的随访管理等来促进防治计划的实施。在社区中采用高危人群策略和全人群策略相结合的方法并运用一、二、三级预防的策略,开展个体化的综合防治及健康教育等方法, 在一般人群中预防高血压的发生,在高危人群中降低了血压水平,

提高了高血压病人的知晓率、服药率、控制率和管理率,改变了社区整个人群及高血压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 提高了自我保健意识, 有助于减缓其病情发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能有效提高社区整个人群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王鹏飞,张建芳.中北大学社区高血压用药依存性调查

及分析[J].社区医学杂志,2008,6(21):66-68.

[2]胡俊峰,侯培森.当代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M].北京:人

民卫生出版社,2009:718-731. [3] Toyoshima T;Kuwajima I;Suzuki Y Cireadian variation in blood pressure in elderly hypertensive patients 2010:523-531. [4] 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258-268.

[5]梁万年,李宁.全科医学概论[M].2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32-133. [6]杨秉辉.全科医学概论[M].7 版. [7] Kario K;Matsuo T;Kobayashi H Nocturnal fall of blood pressure and silent eerebrovascular damage in elderly hypertensive patients.Advanced silent cerebrovascular damage in extreme dippers 2009:312-327.

高血压病的三级预防与用药指导

摘要:高血压在全球发病率越来越高,严重危害了人们的生命健康。做好高血压的预防工作能够大大减少高血压的发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高血压病 三级预防 正文:近年来, 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及人口的逐渐老龄化, 我国的高血压患病人群在不断增加,据2005 年全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显示, 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全国有高血压患者约1.6 亿。但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均很低, 分别为30.2%、24.7%、6.1%[1]。国内外经验表明:控制高血压最有效的方法是社区防治[2]。从某种意义上讲社区防治是高血压的基础和关键因素, 现将其防治策略报道如下。 1 一级预防 一级预防又称病因预防或发病前期预防是针对疾病“易感期”而采取的预防措施,即无病防病,控制危险因素,是防治高血压的核心。一级预防的重点在于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 有最佳的投资效益比, 预防费用仅为治疗费用的几十分之一。因此, 高血压的一级预防主要针对高血压的危险因素,目的在于减少发病率,逆转或控制高血压的发生、发展。 1.1 合理膳食(1)限制钠盐的摄入量。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每人每日钠盐的摄入量应在6 g 以下,限盐首先要减少烹调用盐及含盐高的调料,少食各种咸菜及盐咸食品。(2)补充适量的钾、钙、镁,中国膳食普遍低钾、低钙,应增加含钾多、含钙高的食物,如绿叶茶、鲜奶、豆类制品等。(3)减少脂肪的摄入量, 补充适量优质蛋白质, 有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如果将膳食脂肪控制在总热量的25%以下,连续40 d 可使男性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12%,女性下降5%[3]。建议改善动物性食物结构,减少含脂肪高的猪肉,增加含蛋白质较高而脂肪较少的禽类及鱼类。蛋白质含量依次为:奶、蛋、鱼、虾;猪、牛、羊肉、植物蛋白等,其中豆类最好。(4)多吃蔬菜和水果,研究证明增加蔬菜和水果摄入, 减少脂肪摄入可使收缩压和舒张压有所下降。素食者比肉食者有较低的血压,其降压作用可能基于水果、蔬菜,食物纤维和低脂肪的综合作用, 人类饮食应以素食为主, 适当肉量最理想。(5)限制饮酒及戒酒。大量饮酒可兴奋交感神经,具有增压作用,而且能增加血清总胆固醇的水平,加重肥胖和引起血压升高, 而且易引发心脑血管并发症,降低服药的依从性,增加服用降压药物的抗性,故提倡高血压患者戒酒。1.2 减轻体重肥胖是引起血压增高的主要危险因素,应减少热量摄入,膳食平衡,增加运动,使体重指数(BMI)保持在20~24 kg/㎡。减重对健康的利益是巨大的,如在人群中平均体重下降5~10 kg,收缩压可下降5~20 mm Hg,高血压患者体重减少10%,则可使胰岛素抵抗,糖尿病、高脂血症和左心室肥厚改善[4]。 1.3 适度的体育运动和体力劳动坚持适度而有规律的体育锻炼,如步行、慢跑、骑自行车、游泳、健美操、太极拳等有氧运动,可有助于减轻体重,降低血压,改善血糖和胰岛素抵抗,改善睡眠和提高机体免疫力。运动频度一般每周3~5 次, 每次持续20~60 min 即可,运动应遵循从小量开始,逐渐增加,循序渐进,坚持不懈。1.4 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平衡心理长期精神压力和心情抑郁是引起高血压病的重要原因之一,严重者可引起脑卒中或心肌梗死等并发症。因此,稳定情绪和保持平衡的心态,避免不必要的

精神紧张和情绪激动,尽量降低社会环境不良因素造成的恶性刺激, 培养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的良好适应能力,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情绪,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使自己生活在最佳环境中,从而维持稳定的血压。 2 二级预防

二级预防又称临床前期预防或发病期预防即在疾病的临床前期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从而使疾病能够得到早治愈而不致加重和发展。高血压Ⅰ期患者应定期体检, 诊断后提高用药的依从性,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从而避免造成靶器官的损伤。护士应教会患者及家属自测血压,确保其在院外能及时了解血压情况。其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等, 此期除了定期检查及时发现高血压患者, 还应建立高血压高危人群的健康档案,分区域进行管理,并对每个对象的健康状况进行及时监测和干预, 经常性的开展有关高血压防治知识、增强体质、合理膳食等的健康教育活动。在此期,若能采取有效措施,对降低并发症的发病率及减少高血压的危险具有重要意义[5]。 3 三级预防

三级预防又称临床预防或发病后期预防。此期疾病已有明显的症状和体征,积极治疗可防止疾病恶化、预防并发症和病残的发生。三级预防主要针对高血压Ⅱ、Ⅲ期患者,目的是要让患者了解高血压是导致心、脑、肾等脏器损害的危险因素,血压越高脏器损害越严重。由于收缩压或舒张压增高均可导致动脉硬化、冠心病、心律失常、脑卒中等,所以高血压患者无论是否有自觉症状, 都要积极治疗。 早期高血压患者宜采用非药物疗法或药物疗法进行及时治疗,中、重期高血压患者应住院治疗,从控制血压降低或延缓高血压对血管和脏器的损害,减少致残率和死亡率。此期应建立健康档案,定期随访观察,并设立高血压专科门诊,使高血压患者及时得到有效治疗和康复指导。 4 用药指导

理想的降压药物应具备能控制血压、不良反应小、能维持重要器官适量的血流、能逆转因高血压所致的心血管损伤、改变自然病程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与死亡率等功能。 4.1 用药原则(1)遵守个体化的原则,合理选用降压药, 采用最小的有效剂量以获得可能有的疗效,而使不良反应最小,如有效而不满意,可逐步增加剂量以获得最佳疗效。(2)为达到满意降压效果同时有效防止靶器官损害,最好选每日一次给药而又持续24 h 作用的药物,尽量使24 h 内血压稳定于目标范围内。(3)为使降压效果增大而不增加不良反应,用低剂量单药治疗疗效不满意的,可以采用两种或多种降压药物联合治疗,事实上2 级以上高血压为达到目标血压常需降压药联合治疗。

(4)逐步降压,否则会降低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5)用药要足量,不骤停或突然减掉某种药物。(6)选择不良反应较小的药物,用药品种和剂量因人而异。(7)注意特殊人群如老年人、肾功不全者以及合并糖尿病患者等的用药。(8)坚持长期治疗,将血压控制在满意的范围内。 4.2 抗高血压药物的选择药物治疗是目前控制高血压的主要方法, 并且越早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高血压所带来的危害就越小。WHO 推荐的降压药物主要分为六类: 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α-受体阻滞剂,这六大类药物均可以被选择为降压的一线药物,由于各类降压药物作用特点不同,故选用时应根据每位高血压患者的具体情况,因人而异[6]。4.2.1 利尿剂用于Ⅰ、Ⅱ期高血压病,尤其是老 年性高血压病或并发心力衰竭者,常

用药物有氢氯噻嗪、吲哒帕胺等。对妊娠、痛风、糖尿病及低血钾症者禁用。4.2.2 β-受体阻滞剂适用于Ⅰ、Ⅱ期高血压病,尤其适用于在静息时心率快或合并心绞痛者。常用药有美托洛尔、普萘洛尔等。对心动过缓、Ⅱ或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哮喘及慢性阻塞性肺病者禁用。4.2.3 钙通道阻滞剂适用于各期高血压病,尤其是老年性高血压合并稳定性心绞痛者。常用药有硝苯地平控释片、氨氯地平等。对妊娠、充血性心力衰竭及Ⅱ或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者禁用。4.2.4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适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或并发心功能不全,肾损害有蛋白尿的患者。常用药有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贝那普利等。对妊娠、高血钾症及双侧肾动脉狭窄者禁用。4.2.5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适应证同ACEI,主要用于不能耐受ACEI 的患者,常用药有伊贝沙坦、缬沙坦等,禁忌证同ACEI。4.2.6 α-受体阻滞剂适用于轻、中、重度原发性高血压及肾性高血压。常用药有哌唑嗪、特拉唑嗪等,对体位性低血压者禁用。 5 讨论

从某种意义上讲社区防治是控制高血压的基础和关键, 可以说没有社区防治谈不上根本控制高血压, 一个良好的社区防治计划应当融入到社区的社会生活中去(包括社区现有的服务体系、服务组织和社会组织, 例如老年协会和妇女协会等等),并使各种防治活动成为当地常规卫生工作的一部分。通过向社区提供各种宣传资料、争取必要的政府支持、媒体参与以及开展对高血压病人的随访管理等来促进防治计划的实施。在社区中采用高危人群策略和全人群策略相结合的方法并运用一、二、三级预防的策略,开展个体化的综合防治及健康教育等方法, 在一般人群中预防高血压的发生,在高危人群中降低了血压水平,

提高了高血压病人的知晓率、服药率、控制率和管理率,改变了社区整个人群及高血压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 提高了自我保健意识, 有助于减缓其病情发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能有效提高社区整个人群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王鹏飞,张建芳.中北大学社区高血压用药依存性调查

及分析[J].社区医学杂志,2008,6(21):66-68.

[2]胡俊峰,侯培森.当代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M].北京:人

民卫生出版社,2009:718-731. [3] Toyoshima T;Kuwajima I;Suzuki Y Cireadian variation in blood pressure in elderly hypertensive patients 2010:523-531. [4] 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258-268.

[5]梁万年,李宁.全科医学概论[M].2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32-133. [6]杨秉辉.全科医学概论[M].7 版. [7] Kario K;Matsuo T;Kobayashi H Nocturnal fall of blood pressure and silent eerebrovascular damage in elderly hypertensive patients.Advanced silent cerebrovascular damage in extreme dippers 2009:312-327.


相关文章

  • 高血压的社区护理
  • 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论文 高血压病人的社区护理 主考学校: 武汉大学 专 业: 护理学 指导教师:-朱小平------------- 考生姓名:-许英------------- 准考证号:-[1**********]1-------- ...查看


  • 高血压论文1..
  • 干窑镇高血压及病防治工作体验 单位:干窑镇卫生院 姓名:张伟东 李烨 邮编:314107 摘要:几年来随着高血压及其相关慢性病发病率的不断提高,社区医生的慢性病防治工作和慢性病的治疗效果评估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原发性高血压是慢性病的一种常见病 ...查看


  • 高血压的预防与治疗综述 (2)
  • 高血压的预防与治疗综述 前言: 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疾病,常伴有脂肪和糖代谢紊乱,引起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病变并出现相应的后果,是危害性比较大的一种慢性疾病.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建议使用的血压标准是:凡正常成人收缩压 ...查看


  • 老年高血压的预防策略与健康教育探讨
  • [摘要]老年高血压是最常见的严重威胁老年人生命健康的疾病之一,其病残率及致死率高.老年高血压所造成的社会及临床影响已愈益受到广泛重视和关注.为了增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自我保健能力,控制老年高血压的发病,减少和避免并发症,改善预后,现就老年高血 ...查看


  • 4.高血压合理用药系列之临床指导
  • 高血压合理用药系列之临床指导 中国医学科学院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顼志敏 我们今天 讲高血压合理用药问题. 主要探讨降血压如何少担风险多获效益? 降血压如何少花钱多办事?在治疗中如何正确监测.评估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推荐几种高 ...查看


  • 健康教育学作业题
  • 学号: 姓名 年级 第一次作业 一.填空题: 1. 健康不仅仅指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指 . 和 的完满状态. 2. 健康教育的核心是教育人们树立 ,养成良好的 . 3. 健康促进的基本策略是: . . . 4. 目前认为,影响健康的因素可 ...查看


  • 2014年主治医师考试(全科医师)考试大纲
  • 考试大纲第 1 基础知识 单 元 一. 全 科 医 学 概 论 细目 要点 要求 1.全科医学 (1)全科医学的定义及其研究对象 (2)全科医学的主要特征 (3)全科医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1)全科医疗的定义与基本特征 (2)全科医疗中的伦 ...查看


  • 心血管系统疾病护理常规
  • 第二章 心血管系统疾病 第一节 心血管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一)执行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二)将病危病人病情通知家属,做好入院介绍. (三)心功能一级者适当休息,避免过重体力活动:心功能二级病人体力活动稍受限制,应注意休息.心功能三级者 ...查看


  • 重点人群保健
  • 二.特殊人群保健(儿童保健) [时间]0.5个月 [轮训目的] 掌握 1.建立<0-6岁儿童保健手册>.了解0-6儿童健康管理免费服务流程. 2.新生儿访视的内容和技巧:熟练完成体格检查,如测量身高.体重.头围.胸围等,根据新生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