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指导低年级学生阅读整本书

阅读识字语文·

有效指导低年级学生阅读整本书

江苏高邮市

城北实验小学(225600)杨正云

汤庄小学(225645)姚金斌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课外阅读部分提出: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在400万字以上,小学阶段在145万字以上。以十万字一本来计,学生平均每年应该读4.5本。小学低年级课外阅读的总量不少于5万字”,但仅靠一些零星的阅读是无法完成课标所规定的阅读任务的。只有从低年级抓起,引领学生读整本的书,使读书成为学生的一种自觉的生活方式,才能完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阅读任务。低年级学生由于识字量等方面的限制,阅读整本书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因此,只有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才能切实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较强的阅读能力。教师应瞄准课标,指导学生加强整本书的课外阅读,通过以下三个途径不断增强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和能力,引导学生走向课外阅读的“深水区”。

一、激发兴趣,使学生乐读“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兴趣是学生课外阅读的巨大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兴趣的鼓舞和推动下,就会主动去寻找课外阅读材料。尤其对于那些初学阅读的学生来说,教师应把握好时机,用“乐读”这一自主学习的方式去开启学生的心灵,使他们的阅读与兴趣相联系,为他们插上阅读的翅膀,引导他们领略知识的殿堂。

1.利用“听书软件”,情境导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识字量少的特点,教师可利用“听书软件”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1)结合有声读物。如儿童广播剧、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小喇叭”平台……或结合“听书软件”:“酷听”“懒人听书”……播放《格林童话》《木偶奇遇记》《绿野仙踪》等。通过听书”,不仅让学生进入了阅读的情境,降低了阅读难度,还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2)通过教师和学生朗读精心设定的感人童话的情节,调动学生阅读的欲望,激发学生的阅读倾向,从而让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情境导入被自然巧妙地勾起。

2.推荐名人的阅读方式,榜样引路。通常情况下,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儿童善于模仿,这是可以利用的人的天性。平时,教师可利用多种途径向学生介绍名人热爱读书的故事,如毛泽东、高尔基、冰心、老舍等,让学生在阅读中找到榜样,并延续这种良好的习惯。同时在阅读训练中,教师要及时发现本班学生勤奋读书的感人故事以及取得的成绩,让身边的榜样“现身说法”,以激发学生产生强烈的赶超趋向,从而敲开学生充满兴趣的课外阅读的大门。

3.开展好“读书报告会”活动。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特点开展“读书报告会”,创设更多条件,使学生有机会在更多的人面前展示他们的阅读成果,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获得更大的成就感和阅读动力。如举行“班级故事会”,让学

生从自己课外阅读的文章中选择一个章节的故事讲给其他

同学听;评选“故事大王”活动,每天让一些阅读能力强、朗读水平高的学生晚上准备一个章节的故事,第二天利用晨会讲给其他同学听。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能讲故事给其他同学听,这样,一些优秀的学生就会逐渐带动起一批学生。于是,整本书的阅读就会以故事接龙的方式在全体学生中开展下去。我就是用这种方式让学生们自己读完了《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等一本本情节相对独立的书。另外,我们还可以让学生交流最近看到的好书、读书的感悟及通过课外阅读积累的好词、好句等。

4.采取多种媒介阅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自主选择优秀阅读材料,采取多种媒介阅读。”具体操作时,教师可结合课标规定的课外阅读篇目开展丰富的活动,如根据读物内容排练文艺节目,或组织学生观看电影,收听广播,上网读书等,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二、营造氛围,使学生好读阅读氛围是课外阅读的“温床”,我抓住三个环节优化课外阅读的环境,即利用班晨会,组织学生在校阅读;建立红领巾图书角”,加强阅读“阵地”的建设;营造“书香家庭”氛围,优化阅读环境。

1.利用班晨会,组织学生在校阅读。为了让学生有足够的读书时间,我利用班晨会,集中指导学生读自己喜欢的课外书籍。在校阅读是为了保证质量,目的是搞好学生的起步阅读。在班晨会上,除了集中让学生读自己喜欢的课外读物外,还可以安排一些优秀的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图书,向学生推荐好书,并定期举办“读书沙龙”。通过教师组织,课外阅读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2.建立“红领巾图书角”,加强阅读“阵地”的建设。我们

发挥少先队的集体作用,建立

“红领巾图书角”,建设课外阅读的“阵地”。我通过调查班上学生的存书情况,建议大家把自己的书放在图书角中,把图书资源共享,进行交换阅读,并与别的班级建立“图书漂流”机制,营造“书香班级”,让红领巾图书角”成为阅读的港湾,以此来抓细课外阅读的过程。

3.营造“书香家庭”氛围,优化阅读环境。学生的课外阅读大多数是在家庭完成的。营造“书香家庭”氛围,对于学生阅读的影响巨大。古语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于学生来说,好的环境就如同中国古代的“书香门第”,父母的好习惯会深深地影响他们。因此,每次开家长会,我都利用机会向家长倡导建立“书香家庭”,营造“书香家庭”氛围,并向家长们介绍新课程的课外阅读理念。语文综合素质的提升归根到底还取决于学生自己的课外阅读的积累和领悟,为此,家长应承担起真正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责任。

“““““

阅读识字语文·

有效指导低年级学生阅读整本书

江苏高邮市

城北实验小学(225600)杨正云

汤庄小学(225645)姚金斌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课外阅读部分提出: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在400万字以上,小学阶段在145万字以上。以十万字一本来计,学生平均每年应该读4.5本。小学低年级课外阅读的总量不少于5万字”,但仅靠一些零星的阅读是无法完成课标所规定的阅读任务的。只有从低年级抓起,引领学生读整本的书,使读书成为学生的一种自觉的生活方式,才能完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阅读任务。低年级学生由于识字量等方面的限制,阅读整本书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因此,只有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才能切实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较强的阅读能力。教师应瞄准课标,指导学生加强整本书的课外阅读,通过以下三个途径不断增强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和能力,引导学生走向课外阅读的“深水区”。

一、激发兴趣,使学生乐读“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兴趣是学生课外阅读的巨大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兴趣的鼓舞和推动下,就会主动去寻找课外阅读材料。尤其对于那些初学阅读的学生来说,教师应把握好时机,用“乐读”这一自主学习的方式去开启学生的心灵,使他们的阅读与兴趣相联系,为他们插上阅读的翅膀,引导他们领略知识的殿堂。

1.利用“听书软件”,情境导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识字量少的特点,教师可利用“听书软件”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1)结合有声读物。如儿童广播剧、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小喇叭”平台……或结合“听书软件”:“酷听”“懒人听书”……播放《格林童话》《木偶奇遇记》《绿野仙踪》等。通过听书”,不仅让学生进入了阅读的情境,降低了阅读难度,还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2)通过教师和学生朗读精心设定的感人童话的情节,调动学生阅读的欲望,激发学生的阅读倾向,从而让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情境导入被自然巧妙地勾起。

2.推荐名人的阅读方式,榜样引路。通常情况下,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儿童善于模仿,这是可以利用的人的天性。平时,教师可利用多种途径向学生介绍名人热爱读书的故事,如毛泽东、高尔基、冰心、老舍等,让学生在阅读中找到榜样,并延续这种良好的习惯。同时在阅读训练中,教师要及时发现本班学生勤奋读书的感人故事以及取得的成绩,让身边的榜样“现身说法”,以激发学生产生强烈的赶超趋向,从而敲开学生充满兴趣的课外阅读的大门。

3.开展好“读书报告会”活动。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特点开展“读书报告会”,创设更多条件,使学生有机会在更多的人面前展示他们的阅读成果,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获得更大的成就感和阅读动力。如举行“班级故事会”,让学

生从自己课外阅读的文章中选择一个章节的故事讲给其他

同学听;评选“故事大王”活动,每天让一些阅读能力强、朗读水平高的学生晚上准备一个章节的故事,第二天利用晨会讲给其他同学听。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能讲故事给其他同学听,这样,一些优秀的学生就会逐渐带动起一批学生。于是,整本书的阅读就会以故事接龙的方式在全体学生中开展下去。我就是用这种方式让学生们自己读完了《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等一本本情节相对独立的书。另外,我们还可以让学生交流最近看到的好书、读书的感悟及通过课外阅读积累的好词、好句等。

4.采取多种媒介阅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自主选择优秀阅读材料,采取多种媒介阅读。”具体操作时,教师可结合课标规定的课外阅读篇目开展丰富的活动,如根据读物内容排练文艺节目,或组织学生观看电影,收听广播,上网读书等,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二、营造氛围,使学生好读阅读氛围是课外阅读的“温床”,我抓住三个环节优化课外阅读的环境,即利用班晨会,组织学生在校阅读;建立红领巾图书角”,加强阅读“阵地”的建设;营造“书香家庭”氛围,优化阅读环境。

1.利用班晨会,组织学生在校阅读。为了让学生有足够的读书时间,我利用班晨会,集中指导学生读自己喜欢的课外书籍。在校阅读是为了保证质量,目的是搞好学生的起步阅读。在班晨会上,除了集中让学生读自己喜欢的课外读物外,还可以安排一些优秀的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图书,向学生推荐好书,并定期举办“读书沙龙”。通过教师组织,课外阅读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2.建立“红领巾图书角”,加强阅读“阵地”的建设。我们

发挥少先队的集体作用,建立

“红领巾图书角”,建设课外阅读的“阵地”。我通过调查班上学生的存书情况,建议大家把自己的书放在图书角中,把图书资源共享,进行交换阅读,并与别的班级建立“图书漂流”机制,营造“书香班级”,让红领巾图书角”成为阅读的港湾,以此来抓细课外阅读的过程。

3.营造“书香家庭”氛围,优化阅读环境。学生的课外阅读大多数是在家庭完成的。营造“书香家庭”氛围,对于学生阅读的影响巨大。古语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于学生来说,好的环境就如同中国古代的“书香门第”,父母的好习惯会深深地影响他们。因此,每次开家长会,我都利用机会向家长倡导建立“书香家庭”,营造“书香家庭”氛围,并向家长们介绍新课程的课外阅读理念。语文综合素质的提升归根到底还取决于学生自己的课外阅读的积累和领悟,为此,家长应承担起真正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责任。

“““““


相关文章

  • 金一小课题实施计划2013,3
  • 金一小<低中年级课外阅读导引单的设计与运用的研究> 课题实验计划 2012- 2013 学年度第二学期 课外阅读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需要,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要让学生乐于读,自愿读,并提倡他们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 ...查看


  • 小学生读书活动方案[小学生读书活动方案]
  • 小学生读书活动方案<小学生读书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启动"书香校园"工程,用阅读引领成长,让师生亲近书籍,与好书为友,与经典对话,与博览同行,开阔视野,陶冶情操,积淀文学底蕴,提高文学修养,在学校掀起 ...查看


  • 课外阅读活动
  • 2011-2012年第二学期下丁家学校 课外阅读活动实施方案 阅读的指导 一.明确目标. 低年级阅读目标的定位是:1.在课外阅读中巩固生字.整体拼读,达到不出声.不指读的默读要求:2.借助图画阅读浅显的童话.寓言等小故事,能简单复述故事的大 ...查看


  • 让书香浸润童年
  • 摘 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给广大教师提出的要求.苏霍姆林斯基也曾提醒每一个 ...查看


  • 新学期学校读书计划
  • 新学期学校读书计划 作者:茫茫人海 出自:教育人生 浏览/评论:1,230/0 日期:2008年3月3日 19:45 一个有思想的人,必然是一个博览群书的人.一个精神充实的人,也必然是一个热爱读书的人.为什么会有烦恼?如何消除烦恼?为什么有 ...查看


  • 六年级读书计划
  • 一.指导思想 通过激发阅读兴趣,使学生乐读:指导阅读方法,使他们会读:推荐相关读物,使他们多读.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读书能力,从整体上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为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具体措施 (一)激发学生 ...查看


  • 一年级语文科学整合
  • 科学"加减",有效拓展,让"7+2">9 --谈一年级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实践 一. 实验背景 长久以来,语文课堂教学在内空上大多停留于教一本教材,教师根据教参上的课时要求,踏踏实实地开展教学.但有 ...查看


  • 大学生课外阅读市场调研报告
  • 天津农学院 课 程 论 文 (2013-2014学年第 二 学期) 题 目:大学生课外阅读市场调研报告 课程名称 市场营销调研 任课教师 柳礼奎 学生姓名 周喜梅 学 号 1305112230 系 别 经济管理系 专业班级 2013级市场营 ...查看


  • 课外活动计划10篇
  • 课外活动计划(一): 中心小学课外活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认真落实保证学生每一天有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道德素质,激发学生运动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