蜿蜒金山岭 雄伟明长城

1,两亿年前,这里曾是一片汪洋。地壳的升降,四周成了群山叠峦,修建的长城与群山交相辉映,使金山岭显得愈发雄伟壮丽,景色宜人。

2005年,一批高中的同学从上海来到北京,我们按计划去承德旅游。途中经金山岭长城,稍作停留,登上长城,领略了此段长城的雄伟壮丽。

2009年,京承高速开通后,有亲友开车,我们自驾车再去承德游,中途又在金山岭景点下高速。由于时间上的宽裕,这次在金山岭不仅停留时间长,游览的线路也长,留下的图片也略多。

金山岭长城,距北京市区140公里,位于密云县与河北滦平县交界的燕山山脉之中,由明代爱国名将戚继光主持修建,是长城中最具代表性的一段。

这里我挑选了两次游金山岭的部分图片,供大家分享,并请指正!

2,两次去承德都是10月下旬,正值秋天,进入景区,道路两侧秋色正浓。

3,金山岭长城东起望京楼,西至龙峪口,全长10.5公里,基本没有经过维修,其中共24个敌楼,保持着四百年来的原貌。(三接片)

4,长城构筑复杂,敌楼密布,建筑形势因山而异,建造精工。敌楼有砖木结构的,也有砖石结构的,有单层,也有双层的。敌楼上的瞭望窗口视野宽阔。

5,当年戚继光主持修筑长城时,动用了各地调来的各路军,各兵种,并有统一的标准,明确的分工,严格的质量检查,之后的数十年历,明王朝不断派兵遣将加以修缮。

6,金山岭长城城墙顶部的马道,根据需要,宽窄不等,平均约为5米左右,均用双层大方块青砖铺面,可容六七人并行。

7,金山岭长城的城墙上有数以万计的带文字的城砖。文字砖上记载着烧制城砖的年代和部队番号,这在万里长城上从没有发现过第二处。

8,因金山岭所处位置地势平缓、易攻难守,营造者在提高总体防御能力方面有许多独到之处,组成了一道城关相连、敌楼相望、重城护卫、射界交叉、烽火报警的防御体系,有许多军事设施为万里长城所罕见。

9,金山岭长城已经过四百多年,这期间它承受了地震、古代战争和现代战争炮火的摧损。除了部分敌楼有毁外,基本上保持了本来的面貌。

10,画面近处的障墙,其主要用途是防止敌兵一旦攻到长城上,士兵可凭借障墙做掩护,节节抵抗,节节撤退,最后撤到制高点或敌楼内,继续抗击敌兵。

11,这一段城墙修建在比较陡的山坡上,建造者,在城楼台阶上修了14道障墙。如果城士兵从制高点或敌楼内向敌兵发起反攻,也可以凭借障墙做掩护,边射击敌人,边一步步前进。

12,徒步长城。金山岭长城内外高山峻岭,林海苍茫,四季适宜徒步旅游和登临。由于不是节假日,游长城的人不多,基本上就是我们20来个同学(摄于2005年)。

13,秀一秀本人在金山岭长城上的留影(2009年)。

14,此段长城上的敌楼,既有平顶,也有穹窿顶、船蓬顶,以及四角和八角攒尖顶,可谓一楼一式,各具特色。被誉为“万里长城,金山独秀”。(二接片)

15,这一带的长城在崇山峻岭中跌宕起伏,看不尽头望不断尾。

16,金山岭秋色(二接片)。金秋时节,金山岭长城内外,漫山红遍,层林尽染,各种野果挂满枝头。

17,金山岭长城,每逢高山峻岭或险要的地方,便筑一座突出墙外的敌楼。在这10多公里的长城上,供筑近百座敌楼。敌楼与敌楼之间的距离,最短的不到60米, 最长的不过200米。其密集程度,在我国万里长城上是罕见的。

1,两亿年前,这里曾是一片汪洋。地壳的升降,四周成了群山叠峦,修建的长城与群山交相辉映,使金山岭显得愈发雄伟壮丽,景色宜人。

2005年,一批高中的同学从上海来到北京,我们按计划去承德旅游。途中经金山岭长城,稍作停留,登上长城,领略了此段长城的雄伟壮丽。

2009年,京承高速开通后,有亲友开车,我们自驾车再去承德游,中途又在金山岭景点下高速。由于时间上的宽裕,这次在金山岭不仅停留时间长,游览的线路也长,留下的图片也略多。

金山岭长城,距北京市区140公里,位于密云县与河北滦平县交界的燕山山脉之中,由明代爱国名将戚继光主持修建,是长城中最具代表性的一段。

这里我挑选了两次游金山岭的部分图片,供大家分享,并请指正!

2,两次去承德都是10月下旬,正值秋天,进入景区,道路两侧秋色正浓。

3,金山岭长城东起望京楼,西至龙峪口,全长10.5公里,基本没有经过维修,其中共24个敌楼,保持着四百年来的原貌。(三接片)

4,长城构筑复杂,敌楼密布,建筑形势因山而异,建造精工。敌楼有砖木结构的,也有砖石结构的,有单层,也有双层的。敌楼上的瞭望窗口视野宽阔。

5,当年戚继光主持修筑长城时,动用了各地调来的各路军,各兵种,并有统一的标准,明确的分工,严格的质量检查,之后的数十年历,明王朝不断派兵遣将加以修缮。

6,金山岭长城城墙顶部的马道,根据需要,宽窄不等,平均约为5米左右,均用双层大方块青砖铺面,可容六七人并行。

7,金山岭长城的城墙上有数以万计的带文字的城砖。文字砖上记载着烧制城砖的年代和部队番号,这在万里长城上从没有发现过第二处。

8,因金山岭所处位置地势平缓、易攻难守,营造者在提高总体防御能力方面有许多独到之处,组成了一道城关相连、敌楼相望、重城护卫、射界交叉、烽火报警的防御体系,有许多军事设施为万里长城所罕见。

9,金山岭长城已经过四百多年,这期间它承受了地震、古代战争和现代战争炮火的摧损。除了部分敌楼有毁外,基本上保持了本来的面貌。

10,画面近处的障墙,其主要用途是防止敌兵一旦攻到长城上,士兵可凭借障墙做掩护,节节抵抗,节节撤退,最后撤到制高点或敌楼内,继续抗击敌兵。

11,这一段城墙修建在比较陡的山坡上,建造者,在城楼台阶上修了14道障墙。如果城士兵从制高点或敌楼内向敌兵发起反攻,也可以凭借障墙做掩护,边射击敌人,边一步步前进。

12,徒步长城。金山岭长城内外高山峻岭,林海苍茫,四季适宜徒步旅游和登临。由于不是节假日,游长城的人不多,基本上就是我们20来个同学(摄于2005年)。

13,秀一秀本人在金山岭长城上的留影(2009年)。

14,此段长城上的敌楼,既有平顶,也有穹窿顶、船蓬顶,以及四角和八角攒尖顶,可谓一楼一式,各具特色。被誉为“万里长城,金山独秀”。(二接片)

15,这一带的长城在崇山峻岭中跌宕起伏,看不尽头望不断尾。

16,金山岭秋色(二接片)。金秋时节,金山岭长城内外,漫山红遍,层林尽染,各种野果挂满枝头。

17,金山岭长城,每逢高山峻岭或险要的地方,便筑一座突出墙外的敌楼。在这10多公里的长城上,供筑近百座敌楼。敌楼与敌楼之间的距离,最短的不到60米, 最长的不过200米。其密集程度,在我国万里长城上是罕见的。


相关文章

  • 长城教案设计.doc3.doc修订
  • < 长城>教案 胡市小学 杨霞 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 2.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 3.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 ...查看


  • 长城课堂实录周桂丽
  • 师:同学们,今天周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很多美丽的图片,你们想看吗? 生:想 师:坐端正,我们来美美地欣赏一下吧. (配乐播放图片) 师:这些图片漂亮吗? 生:漂亮 师:其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是那一处景观? 生:长城 师:唯一一处能在太空和月球上看到 ...查看


  • [长城]导学案(1)
  • 四年级上册主体课文导学案设计 11. 长 城 学习目标: 1.认识"蜿.蜒﹑峪"等10个生字,正确读写"慧﹑旋.供"等11个生 字,理解"蜿蜒盘旋﹑气魄雄伟"等词语的意思. 2.正 ...查看


  • 17.长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17<长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抓住长城"长"."高大坚固"的特点,体会出它的气魄雄伟,并学习作者是怎样写出长城的特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由远到近的写作顺序 ...查看


  • 描写长城的句子
  • 描写长城的句子 1.长城你曾抵御了北方匈奴,保卫了这块广阔的炎黄子孙的国土,你是龙的象征,是民族的骄傲,这里的每一块砖石,每一个城垛,每一座墙基都象一根硕大的绳子缚住了龙的躯体.漫漫几千年过去了,如今,我们看见天下第一关的大门已经敞开了,中 ...查看


  • [长城]教案1
  • <长城>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本课的字词. 2.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及写作特点. 3.感受长城的高大坚固和气魄雄伟,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激起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 ...查看


  • 长城四年级上册教案.
  • 篇一: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长城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 <长城>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华夏儿女的骄傲.这篇课文作为引领学生开始中国的"世界遗产"之旅的第一扇窗口,不但表现了长城的高 ...查看


  • 北京爬长城作文300字
  • 北京爬长城作文300字 暑假,妈妈带我去北京旅游,在8月19日,终于要去爬我盼望已久的长城了. 到了慕田峪长城脚下,抬头一看长城果然是那么的雄伟,壮观. 开始爬长城,妈妈开口了:"认为自己有实力的可以爬全程,没有信心的,就先坐缆车 ...查看


  • 四年级上册.长城教学设计
  • 四年级上册<长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学会生字新词,对照插图,理解"崇山峻岭","蜿蜒盘旋","陡峭","凝结"等字. 教学难点,重点 1.指导看图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