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垣生平及医学成就_黄雅慧

第9卷第08期·总第112期 2011年04月·下半月刊

125

李东垣生平及医学成就

黄雅慧1 邓钰杰2 寇少杰2 宋志超2

关键词:李东垣;补土派;脾胃;医学成就;胃气;医学史;金元医家

doi:10.3969/j.issn.1672-2779.2011.08.090 文章编号:1672-2779(2011)-08-0125-02

“补土派”之鼻祖李东垣老人的从医历程和治病经验值得后辈学习、挖掘,特定的历史环境、个人经历和勤学苦研造就了一代医家。特此,我们从其生平大事、主要医学著作、主要学术思想三方面总结其生平及医学成就,进一步阐释“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思想,强调脾胃论治、顾护胃气、治疗后天之本在疾病治疗中的重要意义。 1 生平大事

东垣老人李君,讳杲,字明之,文献考证系陕西省、黄陵县、阿党乡、阿党村人,又说真定(今河北省正定县)人,生于公元1180年,逝世于公元1251年,师从张元素,李氏认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善用温补脾胃之法,这与《内经》中讲到的“四时皆以胃气为本”、“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的论点有异曲同工之妙,后世称之为“补土派”,系“金元四大家”之一[1]。1180年,生于一个富贵家族,1187至1195年,他曾从师名儒学习儒学,为探讨学问,他在自家宅院的空地上建起书院,专门邀请和接待来访的儒士,不久,其母王氏卧病不起,久治不愈,最终去逝。从此立下志愿说:“如果遇到高明的医生,一定要努力学医,以此永志自己的过失。”1195至1201年,携千金拜张元素门下学医,精得师传,遂返回故里。1202年,济源地区,流行一种俗称的“大头瘟”的疾病,当时的医生查遍医书也找不到古人对此病的论述,多用泻剂治疗但均不获效,而一泻再泻往往使病人一个接一个地死去。为救治更多病人,李杲不图名利,他首创“普济消毒饮”,命人把药方刻于木板立在人多醒目的地方,以普济众生,凡照此方治疗的病人无不获效。1210年至1225年,李氏亲临战境,饱尝饥苦,观察到因劳役、饥饿、饮食所伤脾胃,而终致疾的病因,并总结了治疗经验,给以后专门论述打下了实践的理论基础。此后,收王好古为徒。由于李杲性情高傲,在学术上与王氏有分岐,所以各走东西。1239年,收罗天益为徒,1244年,居正定,临床之余,将多年经验体会著述立说,创立了以“内伤脾胃”学说为主体的理论体系。临终前,东垣把自己一生中的著述清理校勘,分卷装函,按类编辑,排列在书案上,嘱咐罗天益说:“这些书交给你,不是为了我李明之,也不是为了你罗 作者单位:1 陕西西安市中医院消化科(西安710001)

2 陕西中医学院新校区硕士研究生10级(咸阳712046)

天益,而是为了天下后世之人,千万不要湮没了,要把它们推广施用下去。”东垣于公元1251年,辛亥年二月二十五日逝世,享年七十二岁。 2 主要医学著作

李东垣主要医学著作有:《内外伤辨惑论》成书于1231年,1245年自作序,此书遂刊行于世,全书共三卷,卷上主要是辨证,卷中论饮食劳倦所伤,卷下论饮食内伤;《脾胃论》成书于1245年,1249年该书刊行于世,全书共三卷,阐述了中土清阳之气在人体脾胃运化、生理病理变化中的重要性,是李东垣学术理论最集中的部分,颇能反映他学有渊源、治有特点的思想体系;《兰室秘藏》全书共3卷21门,284方,取《素问》“藏灵兰之室”之义而命名,在对内、外、妇、儿、眼、耳鼻各门论述中,均从脾胃着手,奠定了脾胃理论学术成就的临床基础;《东垣试效方》全书九卷,为李东垣先生应用的效验之方,系其弟子罗天益录辑而成,对于李东垣先生用药组方,后人评价说:“用药不拘于方者也。凡求治者,以脉证别之,以语言审之,以《内经》断之,其应如响,间有不合者,略增损辄效”;《伤寒会要》一书于1238年刊行于世,还有《医学发明》、《活法机要》等。 3 主要学术思想

师从易水学派张元素,在其师创立的脏腑病机学说“脏腑虚实用药”的影响下,研究《内经》并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独创了脾胃学说,提出了“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若胃气之本弱,饮食自倍,则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的观点。认为脾胃之气本弱则元气益不能充,而百病由生,论述了人体之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皆赖脾胃升清降浊以濡润之,即“脾胃为后天之本”之意。这些与他所处的战乱年代,百姓流离失所、饥寒交迫密切相关,同时也与他自身脾胃素虚不可分。

根据《内经》“劳者温之,损者益之”的治疗法则,认为“唯当以甘温之剂补其中,升其寒,甘寒以泻其火热而愈”,“盖温能除大热,大忌用苦寒之药泻胃土”,创立了“甘温除大热”的治疗方法,创立代表方“补中益气汤”。同时,东垣认为脾胃之气不足则阴火上冲,阴虚则热,此热系虚热而非实热,治法宜温补忌清热,宜甘甜忌寒凉,补中升阳,使脾胃之气升发,元气随之充旺,元气旺则阴火消,虚热随之而去,所谓“一胜则一负”,

[2]

此甘温除热法,是治本而除其产生阴火之源也。

126

《脾胃论》中说:“饮食入胃,而精气行先输脾归肺,上行春夏之令,以滋养周身,乃清气为天者也;升已而下输膀胱,行秋冬之令,为传化糟粕。转味而出,乃浊阴为地也……或下泄而久不能升,是的秋冬而无春夏,乃生长之用陷于殒杀之气,而百病皆起或久升而降,亦病焉”[3]。此所谓脾宜升,胃宜降,通过脾胃升降理论阐明了脾胃功能的特点,认为脾胃能运化水谷、升阳益气、生血统血,同时创造性地把将《内经》中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理论引入到脾胃水谷代谢领域,从四时的角度分析疾病的产生过程,阐释其治疗方法。

先生还认为健脾渗湿是内伤脾胃病中的常用治法,对于脾虚湿滞之证,健脾即能除湿。据“药象”理论,

第9卷第08期·总第112期 2011年04月·下半月刊

轻清者像天,重浊者像地,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清阳发腠理者为清之清者,实四肢者属清之浊者;浊阴归六腑为浊之浊者,走五脏属浊之清者,这些对于方剂配伍、临床合理用药很有指导意义。李东垣以其高超的医学理论,丰富的临床经验,创立了“补土派”,其对后世的影响是深远的,值得后世不断学习、总结。 参考文献

[1] 贾宗方.东垣生平年鉴初考[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1999,22(5):9.

[2] 陈洁,李东垣.阴火理论研究概况[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

8(22):1-3.

[3] 王海莲.李东垣学术思想浅探[J].时珍国医国药,2006,17:9.

(本文校对:郑黎 收稿日期:2011-03-07)

中医理论的核心脉络略议

潘 端

关键词:中医理论;价值;脉络;中医发展史

doi:10.3969/j.issn.1672-2779.2011.08.091 文章编号:1672-2779(2011)-08-0126-02

中国医药学具有数千年的历史,独特而完整的理论体系,是中华民族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医疗实践总结,是我国优秀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创性、实践性、科学性。作者长期从事于中医内科工作30余年,曾逾数10次反复研习中医理论,从中受益匪浅,感悟中医的博大精深,中医理论的核心价值所在,现阐述如下。 1 四大经典著作

1.1 《黄帝内经》 中医起源于先秦,理论体系形成于战国,《黄帝内经》一书问世,标志着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1]。二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典籍。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份,每部各八十一篇,共合一百六十二篇,系统地阐述了人体的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法、治疗、预防等。全书从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病因、病机、病证、诊法、治疗、养生、运气等十一大类,奠定了中医理论基础,是中医的开山之祖。

1.2 《难经》 原书名《黄帝八十一难经》共三卷,系东汉以前秦越人所撰。《难经》以假设问答,解释疑难方式编篡。其中1~22难论脉、23~29难论经络、30~47难论脏腑、48~61难论病、62~68难论穴道、69~81难论针法[2]。《难经》的贡献补充了《黄帝内经》中之不足,丰富和完善了中医理论基础。 1.3 《伤寒杂病论》 东汉末年,张仲景在《内经》、《难经》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了前人的医学成就,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而成书。经晋•王叔和整理,编次而形成于后世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伤寒杂病论》是中医辨证理论的第一部专著[3]。它的问世,确立了中医辨 作者单位:四川省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自贡643000)

证理论体系的形成。

1.4 《神农本草经》 成书于公元三世纪的《神农本草经》是中医中药的第一部专著,全书共记载药物365种,其中植物药252种,动物药67种,矿物药46种,按药效和使用的不同而分为上、中、下三品。概括的讲述了中药的君、臣、佐、使和四气五味等,并注意到药物的采集时间、炮制、贮藏方式,以及丸、散、膏、酒等剂型,是中医治病救人的有力武器[4]。

中医的四大经典著作《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是从事中医工作者必读必备的经典著作,是中医理论的核心基础。在临床工作中,是指导理论与实践最高经旨。无论是临床实践工作、看病用药、病历书写、写作论文、以及学术交流、疑难病例会诊等等,必“引经据典”经文要旨、核心理论。 2 金元四大家

2.1 寒凉家刘元素 刘元素,字守真,约生于宋大观4年(公元1110年)金•河间(河北河间县)人。著《素问玄机原病式》以五运六气来概括《素问•至真要大论》的病机十九条,以阐发火热病机,善治火热病证,名噪一时。刘元素以火热立论,认为“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能生火”之说,用药以寒凉药为主,为火热一论的开山之师,后世称之为寒凉派。

2.2 攻邪家张从正 张从正,字子和,号戴人,宋金时(约生于公元1156~1228年),河南睢州考城人。著《儒门事亲》三卷,精于医,贯穿《难》、《素》之学。他认为病由邪生,“邪去而正安”,创攻邪祛病的汗、吐、下三法为去邪的要法,为攻邪论的宗师,后世称之为攻邪派。

2.3 养阴家朱震亨 朱震亨,字彦真,公元1281至1358

第9卷第08期·总第112期 2011年04月·下半月刊

125

李东垣生平及医学成就

黄雅慧1 邓钰杰2 寇少杰2 宋志超2

关键词:李东垣;补土派;脾胃;医学成就;胃气;医学史;金元医家

doi:10.3969/j.issn.1672-2779.2011.08.090 文章编号:1672-2779(2011)-08-0125-02

“补土派”之鼻祖李东垣老人的从医历程和治病经验值得后辈学习、挖掘,特定的历史环境、个人经历和勤学苦研造就了一代医家。特此,我们从其生平大事、主要医学著作、主要学术思想三方面总结其生平及医学成就,进一步阐释“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思想,强调脾胃论治、顾护胃气、治疗后天之本在疾病治疗中的重要意义。 1 生平大事

东垣老人李君,讳杲,字明之,文献考证系陕西省、黄陵县、阿党乡、阿党村人,又说真定(今河北省正定县)人,生于公元1180年,逝世于公元1251年,师从张元素,李氏认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善用温补脾胃之法,这与《内经》中讲到的“四时皆以胃气为本”、“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的论点有异曲同工之妙,后世称之为“补土派”,系“金元四大家”之一[1]。1180年,生于一个富贵家族,1187至1195年,他曾从师名儒学习儒学,为探讨学问,他在自家宅院的空地上建起书院,专门邀请和接待来访的儒士,不久,其母王氏卧病不起,久治不愈,最终去逝。从此立下志愿说:“如果遇到高明的医生,一定要努力学医,以此永志自己的过失。”1195至1201年,携千金拜张元素门下学医,精得师传,遂返回故里。1202年,济源地区,流行一种俗称的“大头瘟”的疾病,当时的医生查遍医书也找不到古人对此病的论述,多用泻剂治疗但均不获效,而一泻再泻往往使病人一个接一个地死去。为救治更多病人,李杲不图名利,他首创“普济消毒饮”,命人把药方刻于木板立在人多醒目的地方,以普济众生,凡照此方治疗的病人无不获效。1210年至1225年,李氏亲临战境,饱尝饥苦,观察到因劳役、饥饿、饮食所伤脾胃,而终致疾的病因,并总结了治疗经验,给以后专门论述打下了实践的理论基础。此后,收王好古为徒。由于李杲性情高傲,在学术上与王氏有分岐,所以各走东西。1239年,收罗天益为徒,1244年,居正定,临床之余,将多年经验体会著述立说,创立了以“内伤脾胃”学说为主体的理论体系。临终前,东垣把自己一生中的著述清理校勘,分卷装函,按类编辑,排列在书案上,嘱咐罗天益说:“这些书交给你,不是为了我李明之,也不是为了你罗 作者单位:1 陕西西安市中医院消化科(西安710001)

2 陕西中医学院新校区硕士研究生10级(咸阳712046)

天益,而是为了天下后世之人,千万不要湮没了,要把它们推广施用下去。”东垣于公元1251年,辛亥年二月二十五日逝世,享年七十二岁。 2 主要医学著作

李东垣主要医学著作有:《内外伤辨惑论》成书于1231年,1245年自作序,此书遂刊行于世,全书共三卷,卷上主要是辨证,卷中论饮食劳倦所伤,卷下论饮食内伤;《脾胃论》成书于1245年,1249年该书刊行于世,全书共三卷,阐述了中土清阳之气在人体脾胃运化、生理病理变化中的重要性,是李东垣学术理论最集中的部分,颇能反映他学有渊源、治有特点的思想体系;《兰室秘藏》全书共3卷21门,284方,取《素问》“藏灵兰之室”之义而命名,在对内、外、妇、儿、眼、耳鼻各门论述中,均从脾胃着手,奠定了脾胃理论学术成就的临床基础;《东垣试效方》全书九卷,为李东垣先生应用的效验之方,系其弟子罗天益录辑而成,对于李东垣先生用药组方,后人评价说:“用药不拘于方者也。凡求治者,以脉证别之,以语言审之,以《内经》断之,其应如响,间有不合者,略增损辄效”;《伤寒会要》一书于1238年刊行于世,还有《医学发明》、《活法机要》等。 3 主要学术思想

师从易水学派张元素,在其师创立的脏腑病机学说“脏腑虚实用药”的影响下,研究《内经》并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独创了脾胃学说,提出了“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若胃气之本弱,饮食自倍,则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的观点。认为脾胃之气本弱则元气益不能充,而百病由生,论述了人体之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皆赖脾胃升清降浊以濡润之,即“脾胃为后天之本”之意。这些与他所处的战乱年代,百姓流离失所、饥寒交迫密切相关,同时也与他自身脾胃素虚不可分。

根据《内经》“劳者温之,损者益之”的治疗法则,认为“唯当以甘温之剂补其中,升其寒,甘寒以泻其火热而愈”,“盖温能除大热,大忌用苦寒之药泻胃土”,创立了“甘温除大热”的治疗方法,创立代表方“补中益气汤”。同时,东垣认为脾胃之气不足则阴火上冲,阴虚则热,此热系虚热而非实热,治法宜温补忌清热,宜甘甜忌寒凉,补中升阳,使脾胃之气升发,元气随之充旺,元气旺则阴火消,虚热随之而去,所谓“一胜则一负”,

[2]

此甘温除热法,是治本而除其产生阴火之源也。

126

《脾胃论》中说:“饮食入胃,而精气行先输脾归肺,上行春夏之令,以滋养周身,乃清气为天者也;升已而下输膀胱,行秋冬之令,为传化糟粕。转味而出,乃浊阴为地也……或下泄而久不能升,是的秋冬而无春夏,乃生长之用陷于殒杀之气,而百病皆起或久升而降,亦病焉”[3]。此所谓脾宜升,胃宜降,通过脾胃升降理论阐明了脾胃功能的特点,认为脾胃能运化水谷、升阳益气、生血统血,同时创造性地把将《内经》中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理论引入到脾胃水谷代谢领域,从四时的角度分析疾病的产生过程,阐释其治疗方法。

先生还认为健脾渗湿是内伤脾胃病中的常用治法,对于脾虚湿滞之证,健脾即能除湿。据“药象”理论,

第9卷第08期·总第112期 2011年04月·下半月刊

轻清者像天,重浊者像地,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清阳发腠理者为清之清者,实四肢者属清之浊者;浊阴归六腑为浊之浊者,走五脏属浊之清者,这些对于方剂配伍、临床合理用药很有指导意义。李东垣以其高超的医学理论,丰富的临床经验,创立了“补土派”,其对后世的影响是深远的,值得后世不断学习、总结。 参考文献

[1] 贾宗方.东垣生平年鉴初考[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1999,22(5):9.

[2] 陈洁,李东垣.阴火理论研究概况[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

8(22):1-3.

[3] 王海莲.李东垣学术思想浅探[J].时珍国医国药,2006,17:9.

(本文校对:郑黎 收稿日期:2011-03-07)

中医理论的核心脉络略议

潘 端

关键词:中医理论;价值;脉络;中医发展史

doi:10.3969/j.issn.1672-2779.2011.08.091 文章编号:1672-2779(2011)-08-0126-02

中国医药学具有数千年的历史,独特而完整的理论体系,是中华民族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医疗实践总结,是我国优秀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创性、实践性、科学性。作者长期从事于中医内科工作30余年,曾逾数10次反复研习中医理论,从中受益匪浅,感悟中医的博大精深,中医理论的核心价值所在,现阐述如下。 1 四大经典著作

1.1 《黄帝内经》 中医起源于先秦,理论体系形成于战国,《黄帝内经》一书问世,标志着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1]。二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典籍。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份,每部各八十一篇,共合一百六十二篇,系统地阐述了人体的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法、治疗、预防等。全书从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病因、病机、病证、诊法、治疗、养生、运气等十一大类,奠定了中医理论基础,是中医的开山之祖。

1.2 《难经》 原书名《黄帝八十一难经》共三卷,系东汉以前秦越人所撰。《难经》以假设问答,解释疑难方式编篡。其中1~22难论脉、23~29难论经络、30~47难论脏腑、48~61难论病、62~68难论穴道、69~81难论针法[2]。《难经》的贡献补充了《黄帝内经》中之不足,丰富和完善了中医理论基础。 1.3 《伤寒杂病论》 东汉末年,张仲景在《内经》、《难经》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了前人的医学成就,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而成书。经晋•王叔和整理,编次而形成于后世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伤寒杂病论》是中医辨证理论的第一部专著[3]。它的问世,确立了中医辨 作者单位:四川省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自贡643000)

证理论体系的形成。

1.4 《神农本草经》 成书于公元三世纪的《神农本草经》是中医中药的第一部专著,全书共记载药物365种,其中植物药252种,动物药67种,矿物药46种,按药效和使用的不同而分为上、中、下三品。概括的讲述了中药的君、臣、佐、使和四气五味等,并注意到药物的采集时间、炮制、贮藏方式,以及丸、散、膏、酒等剂型,是中医治病救人的有力武器[4]。

中医的四大经典著作《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是从事中医工作者必读必备的经典著作,是中医理论的核心基础。在临床工作中,是指导理论与实践最高经旨。无论是临床实践工作、看病用药、病历书写、写作论文、以及学术交流、疑难病例会诊等等,必“引经据典”经文要旨、核心理论。 2 金元四大家

2.1 寒凉家刘元素 刘元素,字守真,约生于宋大观4年(公元1110年)金•河间(河北河间县)人。著《素问玄机原病式》以五运六气来概括《素问•至真要大论》的病机十九条,以阐发火热病机,善治火热病证,名噪一时。刘元素以火热立论,认为“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能生火”之说,用药以寒凉药为主,为火热一论的开山之师,后世称之为寒凉派。

2.2 攻邪家张从正 张从正,字子和,号戴人,宋金时(约生于公元1156~1228年),河南睢州考城人。著《儒门事亲》三卷,精于医,贯穿《难》、《素》之学。他认为病由邪生,“邪去而正安”,创攻邪祛病的汗、吐、下三法为去邪的要法,为攻邪论的宗师,后世称之为攻邪派。

2.3 养阴家朱震亨 朱震亨,字彦真,公元1281至1358


相关文章

  • 中国医学史参考试题四及答案
  • 中国医学史 参考试题四 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校正医书局 2.五毒 3.麻沸散 4.水苗法 5.灸法 6.太医署 7.三三医书 8.<存真图> 9.寸口脉法 10.疾年 二.填空 1.现今流传的<____>和&l ...查看


  • 书山有路勤为径
  •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我治中医学的门径和方法 前一句是说不管学习任何科学,最重要的是要找到正确的门路,正如于贡所说:"夫于之增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凡是一门科学都是有一堵墙隔着的 ...查看


  • _脾胃论_之李东垣脾胃学说探讨_林涛
  • ・4・ 中医研究 2009年4月 第22卷 第4期 TC M Res . Ap ril 2009Vol . 22No . 4 之外, 痞证尚有因痰浊.水饮.热结所致者. ②燥屎结聚.指肠中糟粕存积, 受热熏蒸而形成异常干硬的粪块, 燥屎结聚 ...查看


  • 中医学基础
  • 中医药学的产生发展与古代科学技术 参考资料:清华大学出版社--<中药学>.人民卫生出版社--<中药学>等 第一篇:中药的起源 原始社会(远古~公元前21世纪)劳动创造了人类和社会,同时也创造了医药,中药的发现与祖国医 ...查看


  • 中医名言名句集锦
  • 中医名言名句集锦 (一) 一.天人合一 1.善言天者,必验于人:善言人者,必本于天.(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习业>) 2.善摄生者,无犯日月之忌,无失岁时之和.(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养性>) 3.夫人禀五常 ...查看


  • 中医必背之[医学三字经]
  • 中医必背之<医学三字经>.txt 医学三字经 作者:清 陈修园 巫祯来先生序 <医学三字经>是清代大医学家陈修园先生所著医学启蒙之作,以<内经>.仲景之书为根本,言简意赅,通俗而不离经旨.由此入门习医,可 ...查看


  • 中医大家刘渡舟老先生治疗气虚发热验案精选
  • 发热是一种医学术语,又称发烧.临床当中由于致热原的作用使得体温升高(超过0.5℃),称为发热.生活中由于每个人的正常体温略有不同,因此在判断自己是否处于发烧的状态时应与平时自身在同等条件下的体温进行比较.身体出现发热的症状是受到很多因素的影 ...查看


  • 中医文献发展史考试重点参考
  • 中医文献发展史重点 1. 上古医疗技术的传播方式是(言传口授)或者(口耳相传). 周秦医学文献 2. 安徽阜阳汉墓出土简书<万物>,该书为汉以前之早期本草类著作. 3. 长沙马王堆汉墓古医书,计有<足臂十一脉灸经>. ...查看


  • 我国明代著名医家,孙一奎
  • 首页 杂集 我国明代著名医家,孙一奎 2004-05-13 孙一奎,字文垣,号东宿,别号生生子,安徽休宁县人.生活于明代嘉靖至万历(公元1522-1619年)年间,是我国明代著名医家. 明王朝建立以后,结束了蒙古贵族的残暴统治,民族矛盾得到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