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库存
负库存的产生,影响着我们的分析、统计、预算和决策工作,它是如何产生的?我们如何去杜绝?这里先分析负库存产生的原因。
一. 先从商品资料的建立环节看有以下几种可能:
1. 商品信息建立时,既把最小单位的条形码建立一个单品,又把箱码作为一个独立的单品建立新品信息。
2. 多个不同的商品只是用一个条形码,比如不同口味、不同配方的商品,这时就应该用自制条码盖住商品原有的条码。
3. 录入条码时张冠李戴。体现在销售时会出现销售甲商品而实际是在销售乙商品,甲出现负库存(甲的账面库存减少,而乙的实际库存减少)
4. 在销售时,厂家对提供的商品进行了条码变更或互换,而超市系统没有及时对在架商品进行盘点、录入和条码的变更。
二. 商品入库、验收(包含退货)环节:
1. 商品验收(或退货)时张冠李戴,把甲商品验收成乙商品。同理,电脑录入验收单时输入错误也一样会引起负库存。
2. 对于第一条第二款中的“盖条码”的商品,在验收后未盖条码而直接上架销售,同样会引起负库存。
3. 验收(或退货)数量不实。比如赠品不经过验收入库而直接上架销售; 偷拿供应商的商品、验收单填写数量与实际数量不等、退货单已审核而商品仍在卖场销售(退货单审核时是100个,而这过程中又销售了10个), 等。
4. 供应商做促销后用商品进行补差价,收货处未及时做0进价入库而让商品先进入卖场销售。
三. 调拨环节
1. 部门与部门、类组与类组、供应商与供应商(如换户头)之间的商品调拨时,实际操作与单据录入不同步,如商品已调拨到位而单据未录入。
2. 调拨单上的商品与实际调拨商品在数量上不一致,或品种上不一致
四. 销售环节
1. 大包装商品或组合销售的商品被顾客拆开零卖了(建立箱码;捆绑结实)
2. 收银时拆零销售(如3袋牛奶5元,而被收银员看成是每袋5元,从而扫描了3次; 还有捆绑销售,如买奶粉送奶瓶,奶粉和奶瓶都是店内商品,收银员把奶粉和奶瓶当成两个商品扫码,就会发生奶瓶的负库存)
3. 条形码扫描仪的识别错误或商品包装袋的条码不规范
4. 服务台的退换货。由于服务台人员对商品不熟悉,将退换的商品错退或错换。
5. 店内码打印错误
6. 赠品当做商品来销售(通过进价为0的验收入库来解决)
7. 已盖条码的商品盖上去的条码脱落了
8. 销售时张冠李戴,甲商品卖成了乙商品
9. 已报损的商品进入销售环节被顾客买走了
10. 顾客图小利,调换价格不同的商品外包装,就会使价格高的商品的库存虚增(价格高的实际库存减少,价格低的账面库存减少-----损益单或盘点报长短)
五. 盘点环节
1. 商品漏盘、少盘(盘点前理货员应将所有的商品包括库房、货架、堆头内仓的商品整理归类)
2. 盘点单录入电脑系统时漏输、少输
3. 甲商品盘成乙商品(用实盘库存更改账面库存时)(---盘点人员要加强责任心,另外外包装相似的商品要分清)
六. 其他环节
1. 称重商品验收时去皮重量大于实际皮重
2. 电子称工作人员录错PLU 码,把甲商品称成乙商品
3. 商品已经在销售,而电脑系统还没有输入其商品验收或调拨单
4. 供应商赠送的补损商品超过实际损耗(破损10个,而厂家赠送15个,全部销售则出现5个负库存)
5. 信息中心的日结不成功。
6. 顾客忘记拿走已付款的商品,再次进入卖场销售。(---做损溢处理)
7. 顾客失手打破商品而用结账的方式进行赔偿,而卖场与供应商进行换货,未作任何库存处理,直接拿到卖场销售。
克服、减少、杜绝和纠正负库存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
1. 根据以上产生负库存的原因,逐条核查落实
2. 定期(最长不超过一周)对出现的负库存进行跟踪处理,查出根源所在
3. 定期对以上两条中查出的问题进行总结,通过负库存的处理,可以发现很
多问题,是流程的问题及时修正流程,是部门配合问题及时加强部门沟通,是员工责任心问题就从员工入手。
负库存
负库存的产生,影响着我们的分析、统计、预算和决策工作,它是如何产生的?我们如何去杜绝?这里先分析负库存产生的原因。
一. 先从商品资料的建立环节看有以下几种可能:
1. 商品信息建立时,既把最小单位的条形码建立一个单品,又把箱码作为一个独立的单品建立新品信息。
2. 多个不同的商品只是用一个条形码,比如不同口味、不同配方的商品,这时就应该用自制条码盖住商品原有的条码。
3. 录入条码时张冠李戴。体现在销售时会出现销售甲商品而实际是在销售乙商品,甲出现负库存(甲的账面库存减少,而乙的实际库存减少)
4. 在销售时,厂家对提供的商品进行了条码变更或互换,而超市系统没有及时对在架商品进行盘点、录入和条码的变更。
二. 商品入库、验收(包含退货)环节:
1. 商品验收(或退货)时张冠李戴,把甲商品验收成乙商品。同理,电脑录入验收单时输入错误也一样会引起负库存。
2. 对于第一条第二款中的“盖条码”的商品,在验收后未盖条码而直接上架销售,同样会引起负库存。
3. 验收(或退货)数量不实。比如赠品不经过验收入库而直接上架销售; 偷拿供应商的商品、验收单填写数量与实际数量不等、退货单已审核而商品仍在卖场销售(退货单审核时是100个,而这过程中又销售了10个), 等。
4. 供应商做促销后用商品进行补差价,收货处未及时做0进价入库而让商品先进入卖场销售。
三. 调拨环节
1. 部门与部门、类组与类组、供应商与供应商(如换户头)之间的商品调拨时,实际操作与单据录入不同步,如商品已调拨到位而单据未录入。
2. 调拨单上的商品与实际调拨商品在数量上不一致,或品种上不一致
四. 销售环节
1. 大包装商品或组合销售的商品被顾客拆开零卖了(建立箱码;捆绑结实)
2. 收银时拆零销售(如3袋牛奶5元,而被收银员看成是每袋5元,从而扫描了3次; 还有捆绑销售,如买奶粉送奶瓶,奶粉和奶瓶都是店内商品,收银员把奶粉和奶瓶当成两个商品扫码,就会发生奶瓶的负库存)
3. 条形码扫描仪的识别错误或商品包装袋的条码不规范
4. 服务台的退换货。由于服务台人员对商品不熟悉,将退换的商品错退或错换。
5. 店内码打印错误
6. 赠品当做商品来销售(通过进价为0的验收入库来解决)
7. 已盖条码的商品盖上去的条码脱落了
8. 销售时张冠李戴,甲商品卖成了乙商品
9. 已报损的商品进入销售环节被顾客买走了
10. 顾客图小利,调换价格不同的商品外包装,就会使价格高的商品的库存虚增(价格高的实际库存减少,价格低的账面库存减少-----损益单或盘点报长短)
五. 盘点环节
1. 商品漏盘、少盘(盘点前理货员应将所有的商品包括库房、货架、堆头内仓的商品整理归类)
2. 盘点单录入电脑系统时漏输、少输
3. 甲商品盘成乙商品(用实盘库存更改账面库存时)(---盘点人员要加强责任心,另外外包装相似的商品要分清)
六. 其他环节
1. 称重商品验收时去皮重量大于实际皮重
2. 电子称工作人员录错PLU 码,把甲商品称成乙商品
3. 商品已经在销售,而电脑系统还没有输入其商品验收或调拨单
4. 供应商赠送的补损商品超过实际损耗(破损10个,而厂家赠送15个,全部销售则出现5个负库存)
5. 信息中心的日结不成功。
6. 顾客忘记拿走已付款的商品,再次进入卖场销售。(---做损溢处理)
7. 顾客失手打破商品而用结账的方式进行赔偿,而卖场与供应商进行换货,未作任何库存处理,直接拿到卖场销售。
克服、减少、杜绝和纠正负库存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
1. 根据以上产生负库存的原因,逐条核查落实
2. 定期(最长不超过一周)对出现的负库存进行跟踪处理,查出根源所在
3. 定期对以上两条中查出的问题进行总结,通过负库存的处理,可以发现很
多问题,是流程的问题及时修正流程,是部门配合问题及时加强部门沟通,是员工责任心问题就从员工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