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饮食文化在美国的传播.发展与融合

  摘 要:经地域、自然、资源、体制等显著特征形成的中国饮食文化进入美国后,经过排斥、崛起、融合发展阶段,逐步壮大并被美国消费者所认可,中国饮食文化在美国得以继承与发扬。本文主要探讨中国餐饮及饮食文化在美国的传播、发展、融合,及未来大发展的先决条件。

  关键词:餐饮;文化;融合

  各民族饮食习惯、烹饪方式、舌尖偏好因其发展初期的地域位置、资源类别、耕作方式的不同,成年上万年逐步形成了固式格式,以民族标签的方式展示了民族历史沿革和价值取向,成为广义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过五千年文化积淀的中华民族因自然环境、儒家思想、社会更替等因素形成了“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的独特饮食习惯、烹饪技巧以及“夫礼之初, 始诸饮食”的社会文化现象。在历史发展中,中国饮食文化不仅在本土繁荣昌盛,也在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中得以传承和国际推广。下文将以美国中餐馆为例,阐述中国饮食文化的传播、发展及融合。

  一、中国饮食文化在美国的早期传播与发展

  美国“大熔炉”的社会文化标签注定其饮食文化的多样性和多元化,很难定义美国传统饮食特征,它被世界性的舶来品如意大利通心粉、印度咖喱饭、中国小吃、墨西哥辣椒、欧洲海鲜、泰式料理所包围。不过,民意测验显示还是中国菜名列前茅。据统计,仅在纽约,中餐馆就有5000多家[1]。

  有关最早将富有中国饮食文化的中餐馆植根于美国的时间说法不一,但中餐馆在美国的兴起和普及不仅反映了备受歧视和压迫的华人移民史,也形成了海外中华文化的标识。华人的饮食文化伴随着他们的文化认同、生活习惯、宗教信仰与华人移民一起落户美国。一个拥有300张座位的广州餐馆早在1849年就已在旧金山落脚[2]。随着移民人数的增加和19世纪的经济大萧条以及1882年的排华法案出台,众多华人离开高收入的黄金矿,迫于生计开启了唐人街的雏形并开始从事低利润的餐饮、洗衣服务行业,相较萎靡的洗衣业,华裔餐饮业反而得到了迅速发展,刘海铭教授在《炒杂碎:美国餐饮史中的华裔文化》一文的数据足以证明:

  对于早期的华人移民来讲,饮食文化与移民经历息息相关。自20世纪初开始,越来越多的华人移民成为餐馆工人和老板。20世纪20年代的统计数据显示, 在45, 614名已就业的华人中,有11,438人是厨师、侍者或餐馆操作工。在20世纪30年代, 旧金山有6%的华裔成年男子从事餐馆业, 而在东部沿海城市, 则高达20%~25%。至20世纪40年代末, 美国大陆有4300家中餐馆, 7%的美国人经常光顾中餐馆。十年后, 中餐馆的数量增加到4500家,1959年, 仅纽约就有大约750家中餐馆。更具有本质意义的统计数字是, 超过20%以上的美国人是中餐馆的常客。

  这个时期,美国低收入阶层被华裔餐饮的物美价廉所吸引;同时,还为中餐馆浓郁的中国色彩叹为观止,“虽然唐人街的建筑物是西式的, 但是它的气氛却是中国的, 繁荣、热闹。街上悬着彩色的灯笼, 餐馆前面挂着丝制的三角形黄旗, 招牌上和旗子上都写着漂亮的中文字体。凉台上和窗前摆满了鲜花, 拖在后面的辫子, 以及熟悉而唠叨的广东方言――这就是当年旧金山唐人街的写照了。”[3]

  随着中国的开放、移民质量的提升、饮食健康理念的出现以及美国对中国的了解等因素,华人餐饮逐渐向特色、中高端方向发展,一改以往廉价印象,经营灵活,形式多样,已由单一家庭式作坊走向多样,逐渐迎合全球化经济发展潮流。据美国《中餐通讯》报道:2005年10月,著名华裔电视烹饪秀主持人甄文达在亚洲食品展上演讲时透露,全美中餐馆数量达41350家,每年创造175亿美元营业额,每天替美国家庭提供250万份营养餐。最近资料统计,美国中餐馆数量业已超过5万家。美式中餐馆在美国每年销售额超过210亿美元。华人餐饮业多元发展,既有特色型餐馆,又有豪华型饭店,比如老布什酷爱的“北京饭店”烤鸭、克林顿喜爱的“美华”餐厅外卖;还有简单快捷的餐厅、小型外卖、饮食连锁店等,如满洲锅(Manchu Wok)、陈氏连锁(Leeann Chin)、起筷(Pick Up Stix)、熊猫快餐集团(Panda Express)、香港大家乐集团的China Inn、美国百盛餐饮集团与香港Favorite餐饮集团合资的Yan Can餐厅。这些餐饮要么装饰原汁原味,要么菜系丰富多采,要么原材料地道,并辅以中西结合的口味,不仅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也提升了文化品位。至此,以“典雅、和谐、精致”为特征的中国餐饮文化在美国得以继承与发展。

  二、中国餐饮的美国本土化――融合发展

  中国餐饮自美国落户开始,为寻求发展都在为适应美国当地人的饮食习惯而努力。中美饮食文化在此发展中不断撞击、磨合与互补,最终形成今天“中西合璧”的双赢局面。以“炒杂碎”为例,炒杂碎在当时的中国并不是一个传统上流菜肴,华人移民将它带到美国,因美国人不食动物内脏,便以鸡、牛肉等原料进行改良,后又因李鸿章访美,经华裔餐饮老板及猎奇的美国媒体的大肆宣传,一个时代的伪标签――美国人想象的中国传统菜肴“炒杂碎”享誉全美,甚至还有美国大兵二战期间在上海要专门品尝炒杂碎的故事。据Andrew Coe在其《炒杂碎:中国食物在美国的文化史》中这样记载:作为那个时期的一位多产女作家,哈兰德也总是抱着游戏的心态去尝试新鲜事物,即使她已经83岁高领了。她写道:这么多的民族团结起来共同组成了美国人民,这样一来我们有各种各样的饮食习惯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就我个人而言,我喜欢这种多样性。尝试新的菜品对我来说是一种享受,我也很愿意把这些菜品添加到我那张早早就已经广泛收集了各地美食的就餐列表当中去。我们很早就开始尝试和享受杂碎这种菜肴了,并且随着吃客人数的增加,我们想要在这道中国菜的做法上得到全部或是部分的指导,比如:要用什么样的方式来为吃客们提供服务。[4]至此,一个有趣的“杂碎”文化现象随即出现,“杂碎”餐饮、“杂碎”夜店、“杂碎”歌曲,甚至百老汇大街出现与“杂碎”食物无关的高级社交酒吧,直至上个世纪70年代末,一个标识才逐步退出舞台。

  如今,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中式餐饮凭借着其独特的文化特征正在征服着美国人的味蕾,在美国饮食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与墨西哥风味、意大利风味一道成为美国三大饮食风味。据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网文《华人的骄傲 数字话中餐――美国中餐发展150年历史回顾(三)》,美国有93%的成人吃过中餐,10-13岁的小孩中有39%喜爱中餐,只有9%喜爱美国菜。具有民族责任感的中华饮食企业一贯坚持“色、香、味、形、器”的哲学统一,给人以视觉和味觉美的享受,中式烹饪在原材料的搭配和刀工上的讲究无疑是奢侈艺术品的创作;同时,为适应美国多元文化,中华餐饮本土化发展趋势显著,即融入美国“突出个性,注重自我”的食用原则和现代健康理念,同时,又吸纳借鉴其他民族饮食文化如俄罗斯罗宋菜、意大利面点、土耳其烘烤、印度咖喱、日式料理,创新烹调方式,中美饮食文化得以大融合。

  三、总结

  因饮食文化习性差异,中国餐饮在美国的发展经过排斥、崛起与融合发展的阶段,中国餐饮业要在未来的美国市场获得一席之地,还需要在饮食文化推介上面做足功夫,并加强高科技的引入、机制的创新、企业文化挖掘以及海外华人团结的中国心。

  参考文献:

  [1]赵巧萍:美国华人餐饮业今昔谈[J].北京:工会理论与实践,2003年10月第5期

  [2]刘海铭著,李爱译:炒杂碎:美国餐饮史中的华裔文化[J].北京: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10年3月第1期

  [3]赵巧萍,美国华人餐饮业今昔谈[J].北京:工会理论与实践,2003年10月第5期

  [4]Andrew Coe, Chop Suey: A Cultural History of Chinese Food in the United States[M].Britain: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9: P185

  摘 要:经地域、自然、资源、体制等显著特征形成的中国饮食文化进入美国后,经过排斥、崛起、融合发展阶段,逐步壮大并被美国消费者所认可,中国饮食文化在美国得以继承与发扬。本文主要探讨中国餐饮及饮食文化在美国的传播、发展、融合,及未来大发展的先决条件。

  关键词:餐饮;文化;融合

  各民族饮食习惯、烹饪方式、舌尖偏好因其发展初期的地域位置、资源类别、耕作方式的不同,成年上万年逐步形成了固式格式,以民族标签的方式展示了民族历史沿革和价值取向,成为广义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过五千年文化积淀的中华民族因自然环境、儒家思想、社会更替等因素形成了“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的独特饮食习惯、烹饪技巧以及“夫礼之初, 始诸饮食”的社会文化现象。在历史发展中,中国饮食文化不仅在本土繁荣昌盛,也在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中得以传承和国际推广。下文将以美国中餐馆为例,阐述中国饮食文化的传播、发展及融合。

  一、中国饮食文化在美国的早期传播与发展

  美国“大熔炉”的社会文化标签注定其饮食文化的多样性和多元化,很难定义美国传统饮食特征,它被世界性的舶来品如意大利通心粉、印度咖喱饭、中国小吃、墨西哥辣椒、欧洲海鲜、泰式料理所包围。不过,民意测验显示还是中国菜名列前茅。据统计,仅在纽约,中餐馆就有5000多家[1]。

  有关最早将富有中国饮食文化的中餐馆植根于美国的时间说法不一,但中餐馆在美国的兴起和普及不仅反映了备受歧视和压迫的华人移民史,也形成了海外中华文化的标识。华人的饮食文化伴随着他们的文化认同、生活习惯、宗教信仰与华人移民一起落户美国。一个拥有300张座位的广州餐馆早在1849年就已在旧金山落脚[2]。随着移民人数的增加和19世纪的经济大萧条以及1882年的排华法案出台,众多华人离开高收入的黄金矿,迫于生计开启了唐人街的雏形并开始从事低利润的餐饮、洗衣服务行业,相较萎靡的洗衣业,华裔餐饮业反而得到了迅速发展,刘海铭教授在《炒杂碎:美国餐饮史中的华裔文化》一文的数据足以证明:

  对于早期的华人移民来讲,饮食文化与移民经历息息相关。自20世纪初开始,越来越多的华人移民成为餐馆工人和老板。20世纪20年代的统计数据显示, 在45, 614名已就业的华人中,有11,438人是厨师、侍者或餐馆操作工。在20世纪30年代, 旧金山有6%的华裔成年男子从事餐馆业, 而在东部沿海城市, 则高达20%~25%。至20世纪40年代末, 美国大陆有4300家中餐馆, 7%的美国人经常光顾中餐馆。十年后, 中餐馆的数量增加到4500家,1959年, 仅纽约就有大约750家中餐馆。更具有本质意义的统计数字是, 超过20%以上的美国人是中餐馆的常客。

  这个时期,美国低收入阶层被华裔餐饮的物美价廉所吸引;同时,还为中餐馆浓郁的中国色彩叹为观止,“虽然唐人街的建筑物是西式的, 但是它的气氛却是中国的, 繁荣、热闹。街上悬着彩色的灯笼, 餐馆前面挂着丝制的三角形黄旗, 招牌上和旗子上都写着漂亮的中文字体。凉台上和窗前摆满了鲜花, 拖在后面的辫子, 以及熟悉而唠叨的广东方言――这就是当年旧金山唐人街的写照了。”[3]

  随着中国的开放、移民质量的提升、饮食健康理念的出现以及美国对中国的了解等因素,华人餐饮逐渐向特色、中高端方向发展,一改以往廉价印象,经营灵活,形式多样,已由单一家庭式作坊走向多样,逐渐迎合全球化经济发展潮流。据美国《中餐通讯》报道:2005年10月,著名华裔电视烹饪秀主持人甄文达在亚洲食品展上演讲时透露,全美中餐馆数量达41350家,每年创造175亿美元营业额,每天替美国家庭提供250万份营养餐。最近资料统计,美国中餐馆数量业已超过5万家。美式中餐馆在美国每年销售额超过210亿美元。华人餐饮业多元发展,既有特色型餐馆,又有豪华型饭店,比如老布什酷爱的“北京饭店”烤鸭、克林顿喜爱的“美华”餐厅外卖;还有简单快捷的餐厅、小型外卖、饮食连锁店等,如满洲锅(Manchu Wok)、陈氏连锁(Leeann Chin)、起筷(Pick Up Stix)、熊猫快餐集团(Panda Express)、香港大家乐集团的China Inn、美国百盛餐饮集团与香港Favorite餐饮集团合资的Yan Can餐厅。这些餐饮要么装饰原汁原味,要么菜系丰富多采,要么原材料地道,并辅以中西结合的口味,不仅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也提升了文化品位。至此,以“典雅、和谐、精致”为特征的中国餐饮文化在美国得以继承与发展。

  二、中国餐饮的美国本土化――融合发展

  中国餐饮自美国落户开始,为寻求发展都在为适应美国当地人的饮食习惯而努力。中美饮食文化在此发展中不断撞击、磨合与互补,最终形成今天“中西合璧”的双赢局面。以“炒杂碎”为例,炒杂碎在当时的中国并不是一个传统上流菜肴,华人移民将它带到美国,因美国人不食动物内脏,便以鸡、牛肉等原料进行改良,后又因李鸿章访美,经华裔餐饮老板及猎奇的美国媒体的大肆宣传,一个时代的伪标签――美国人想象的中国传统菜肴“炒杂碎”享誉全美,甚至还有美国大兵二战期间在上海要专门品尝炒杂碎的故事。据Andrew Coe在其《炒杂碎:中国食物在美国的文化史》中这样记载:作为那个时期的一位多产女作家,哈兰德也总是抱着游戏的心态去尝试新鲜事物,即使她已经83岁高领了。她写道:这么多的民族团结起来共同组成了美国人民,这样一来我们有各种各样的饮食习惯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就我个人而言,我喜欢这种多样性。尝试新的菜品对我来说是一种享受,我也很愿意把这些菜品添加到我那张早早就已经广泛收集了各地美食的就餐列表当中去。我们很早就开始尝试和享受杂碎这种菜肴了,并且随着吃客人数的增加,我们想要在这道中国菜的做法上得到全部或是部分的指导,比如:要用什么样的方式来为吃客们提供服务。[4]至此,一个有趣的“杂碎”文化现象随即出现,“杂碎”餐饮、“杂碎”夜店、“杂碎”歌曲,甚至百老汇大街出现与“杂碎”食物无关的高级社交酒吧,直至上个世纪70年代末,一个标识才逐步退出舞台。

  如今,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中式餐饮凭借着其独特的文化特征正在征服着美国人的味蕾,在美国饮食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与墨西哥风味、意大利风味一道成为美国三大饮食风味。据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网文《华人的骄傲 数字话中餐――美国中餐发展150年历史回顾(三)》,美国有93%的成人吃过中餐,10-13岁的小孩中有39%喜爱中餐,只有9%喜爱美国菜。具有民族责任感的中华饮食企业一贯坚持“色、香、味、形、器”的哲学统一,给人以视觉和味觉美的享受,中式烹饪在原材料的搭配和刀工上的讲究无疑是奢侈艺术品的创作;同时,为适应美国多元文化,中华餐饮本土化发展趋势显著,即融入美国“突出个性,注重自我”的食用原则和现代健康理念,同时,又吸纳借鉴其他民族饮食文化如俄罗斯罗宋菜、意大利面点、土耳其烘烤、印度咖喱、日式料理,创新烹调方式,中美饮食文化得以大融合。

  三、总结

  因饮食文化习性差异,中国餐饮在美国的发展经过排斥、崛起与融合发展的阶段,中国餐饮业要在未来的美国市场获得一席之地,还需要在饮食文化推介上面做足功夫,并加强高科技的引入、机制的创新、企业文化挖掘以及海外华人团结的中国心。

  参考文献:

  [1]赵巧萍:美国华人餐饮业今昔谈[J].北京:工会理论与实践,2003年10月第5期

  [2]刘海铭著,李爱译:炒杂碎:美国餐饮史中的华裔文化[J].北京: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10年3月第1期

  [3]赵巧萍,美国华人餐饮业今昔谈[J].北京:工会理论与实践,2003年10月第5期

  [4]Andrew Coe, Chop Suey: A Cultural History of Chinese Food in the United States[M].Britain: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9: P185


相关文章

  • 清华大讲堂|郭镇之: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及创新
  • 演讲人介绍郭镇之,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先后任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和北京广播学院,教学和研究方向是新闻传播史.广播电视研究,同时承担了多项国家社会科学重点项目和重大课题. 核心观点中华文化是古今交汇的 ...查看


  • 媒介融合下的新闻观
  • 媒介融合下的新闻观 -媒介技术冲击与新闻选择的思考 大纲 媒介融合 媒介融合产生的影响 新闻观 新闻选择与选题拓展 一. 媒介融合 媒介融合相关书籍"媒介融合"其本意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这种关于媒介融合 ...查看


  • 媒介融合整合之后1
  • 概念的源流(来源1) 融合一词是媒介融合这一概念的核心.据有关学者考究,融合一词来源于拉丁语 convergere ,原意是 "走到一起( coming together) ".该词最早于 1713 年出现在英国的著名自 ...查看


  • 7:正文.参考文献.致谢加林
  • 1 前言 1.1 选题背景 电影<功夫熊猫>是美国动画公司梦工厂于2008年制作的一部喜剧动画片.其制作成本1.3亿美元,制作周期5年,影片上映10天,美国国内票房收入过亿,至今全球票房已超过6.3亿美元[1].可以说该影片在全 ...查看


  • 媒介融合的定义
  • 媒介融合的定义 国外源流 媒介融合0(MediaConvergence)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伊契尔#索勒#普尔(IthielDeSofaPool)提出"1983年他在其5自由的科技6(八"Technol ...查看


  • 中西文化冲突与融合
  • 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摘要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是美国著名作家赛珍珠文学作品的主要特征.赛珍珠是提倡女性解放的先驱之一,也是美国历史上颇有争议的女性主义作家.本文旨在从文化视角探讨赛珍珠<大地>中塑造的女主人公阿兰的形象,从而体现 ...查看


  • 跨媒体研究
  • 绪论 国外"媒介融合'研究现状 1983年,美国人Ithiel De Sola Pool <自由的科技>中最早提出:媒介融合. 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和一些藩篱的打破,电视,网络,移动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类新闻媒体 将融 ...查看


  • 网络文化传播的特点与影响_陈军
  • 网络文化传播的特点与影响 鲁东大学数学与信息学院 一.网络文化传播的特点 网络文化传播是指文化传播者以互联网络为媒体,跨越时空的限制,将文化信息传递给接受者,它反映了文化传播者.接受者和互联网络之间的社会关系,是一种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基础上 ...查看


  • 新媒体影响当代中国社会发展
  • --2011年中国传播学论坛会议综述 ■孙 健 [本文提要]2011年中国传播学论坛暨"新媒体与当代中国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的主题是"新媒体与当代中国社会",与会者就"新媒体与中国新闻传媒业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