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生态设计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迅猛发展给我们带来了诸多便宜,如电子信息的发展让我们的通信变得迅捷且准确,高铁或者飞机的诞生让朝发夕至成为了现实,人工智能的发展让机器代替大脑进行思维和工作变为可能。工业革命和信息革命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但同时也带来了越来越多的问题,其中环境问题已成为如今全世界最广泛最亟待解决的问题。之前,我们仅仅重视经济的发展,而忽视了环境破坏对我们的伤害,从而发生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如:把八大公害事件、地球臭氧空洞的出现、厄尔尼诺现象、雾霾的产生
等。一系列的环境问题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伤害。 如今,除了以上的可以直接感受到的环境现象之外,还有一些问题仍然在我们的身边时时刻刻危害我们的健康,而手机就是这些众多隐患之一。随着社会的各种各样的需求,智能手机已成为社会的主流。现如今,各种手机的全球出货量已达到数十亿部,这庞大的数据除给我们带来了令人可观的GDP增长之外,也给我们带来了废旧手机的庞大的规模。因此,手机的普及使用除了带来便利的生活外,还带来了庞大的污染源。因此,手机的生态设计也必然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关键字:手机 生态设计 环境 污染
产品生态设计(Product Ecological Design)是指将环境因素纳入
产品设计之中,在设计阶段就考虑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的环境影响,从而帮助确定设计的决策方向,通过改进设计把产品的环境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的设计理念。即设计出的产品既满足对环境友好的,又能满足人的需求的设计思想。换句话说,环境成为产品开发中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与一般的传统因素(如利润、功能、美观、环境条件与效率、企业形象和整个质量等)有同样的地位。在某些特定情况下,环境甚至比传统的价值因素更为重要。生态设计活动主要包含两方面的涵义,一是从保护环境角度考虑,减少资源消耗、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二是从商业角度考虑,降低成本、减少潜在的责任风险,以提高竞争能力。
一、手机的生命周期
手机的生命周期包括原材料的使用及加工、手机的生产、手机产品的运输、产品使用后的处理等。
二、手机各生命周期存在的环境过程及相应的生态设计(以Iphone 6s为例)
(一)、原材料的使用与加工
手机主要组成部分:主板、屏幕、电池。主板原材料: 覆铜箔层压板是制作印制电路板的基板材料。它用作支撑各种元器件,并能实现它们之间的电气连接或电绝缘。手机屏幕: 手机屏幕都是玻璃材质的。硅酸钠为主要原料,另外根据需要,在制作时添加不同的物质或者使用不同的工艺。电池的原材料:二氧化锰、亚硫酰氯、碳等。
在手机的各个零部件的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各种环境源。在制作电路板的过程中经过酸性物质的水洗过程,在组装电池的过程中,由于工艺技术的限制,进行的化学反应会产生各种有毒物质,同时手机部件的塑料部分需要考虑传导性和耐热性等特点,所采取的塑料一般都是难以降解的,并且在生产合成的化学反应过程中会有有毒有害气体和物质的生成。 针对此环节的生态设计在于原材料的采购以及对其各项加工过程中的工艺的改进。并且在其进行水洗过程以及化学合成过程,可以引入工业园区的概念。所用的含有化学元素的水不能直接将其排走,必须进行处理,将化学试剂分离,进入化工厂进行提炼和再生产。在进行有机物质的化学合成过程中,肯定会产生一些有毒气体物质,需要进行处理后再排放,最好是进入另一家企业的生产过程,变废为宝。总之,这一过程的所有加工尽量在有工业生态园区的工厂生产。从源头上减弱对环境的污染。
(二)手机的设计
当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手机产品的体念的舒适度情况越来越看重,不仅仅关注手机的性能,也关注手机的“颜值”,更关注手机的性价比。
针对这一阶段,产品设计者除了考虑手机的质量和外观外,还应该考虑手机的可换零部件的通用性。因此,在推出手机新品的同时,注重手机设计的合理性以及可拆卸性。
(三)手机的生产
这一过程主要在于手机的组装。因此这一过程对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小。但是不能忽略生产者的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以及手机包装设计对环境的影响。
针对这一阶段的生态设计在于两个方面。一是规范生产劳动者的生产活动。加强对生产者生态意识的引导。二是在对手机精细包装的同时,不能过分包装,且选择可以回收易降解的材料作为包装材料,如竹产品等。避免因过于追求外在而降低了对环境的伤害。
(四)、手机产品的运输 当手机在工厂生产好了之后,进入市场之前的最重要的一步在于对手机产品的运输。在运输过程中对运输工具的选择也尤为重要。
当前APPLE公司的大部分代工厂都在我国境内,每当APPLE进行新产品发布的时候,在代工厂密集的城市,很多运输其新产品的货用飞机满载着满载着新产品飞往世界各地,毫不否认,这样也给我们国家带来一定量的GDP,但同时也带来了环境的伤害。从工厂到机场,需要用货用卡车进行运输,从机场到世界各地需要用航空飞机进行运输。 针对这一阶段,由于所选用的运输工具的能量来源基本在于化石燃料的直接燃烧或者间接提炼。这类燃料的燃烧对环境的影响极大。据不完全统计,当前化石燃料的燃烧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占所有环境污染的80%以上。因此,这一阶段我们可以使用清洁能源提供动力的交通工具进行运输,以此减少化石染料燃烧对环境的危害。公司可以根据消费市场的规模的大小,具体规划各加工厂的合适位置,
以此来减产品的运输路程。
(五)产品使用后的处理
当前,手机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就手机的总量和人口的对比来看,近50%的人们拥有至少一部手机,而全球各大手机的年出货量数以十亿计,这也就意味着接近出货量半数以上的手机面临着淘汰。而遭淘汰的手机的去向就成了一个较为复杂的路程,当前还没有一系列的措施来保障这一阶段。2004年,诺基亚(中国)曾就淘汰处理的手机进行了一些尝试,曾联合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进行手机回收,但收效甚微,且随着智能手机的强势崛起,该公司的手机回收业务也渐渐终止。而手机的零部件可以提炼出相当大一部分的贵金属以及稀有金属,可以回收再利用。但由于手机的回收周期和规模以及金属的提炼成本相对成本较高,因此,很多企业都不愿意接触这一市场。
针对这一阶段的生态设计,就需要和手机生产企业的紧密合作。手机生产企业应该从每年的营业额中抽出一定量的资金投入到废旧手机回收这一阶段,从而保证废旧手机回收的市场规模。同时,社会应该加强社会舆论引导,将这种可能会污染环境的行为降到最小范围。政府应该加大对手机回收处理企业的政策扶持和财政支持。
参考文献
[1].李汝雄,王建基.《废旧手机中有价金属的回收》.环境保护.2002年11期
[2].朱庆华,耿勇.《工业生态设计》(2003)
以此来减产品的运输路程。
(五)产品使用后的处理
当前,手机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就手机的总量和人口的对比来看,近50%的人们拥有至少一部手机,而全球各大手机的年出货量数以十亿计,这也就意味着接近出货量半数以上的手机面临着淘汰。而遭淘汰的手机的去向就成了一个较为复杂的路程,当前还没有一系列的措施来保障这一阶段。2004年,诺基亚(中国)曾就淘汰处理的手机进行了一些尝试,曾联合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进行手机回收,但收效甚微,且随着智能手机的强势崛起,该公司的手机回收业务也渐渐终止。而手机的零部件可以提炼出相当大一部分的贵金属以及稀有金属,可以回收再利用。但由于手机的回收周期和规模以及金属的提炼成本相对成本较高,因此,很多企业都不愿意接触这一市场。
针对这一阶段的生态设计,就需要和手机生产企业的紧密合作。手机生产企业应该从每年的营业额中抽出一定量的资金投入到废旧手机回收这一阶段,从而保证废旧手机回收的市场规模。同时,社会应该加强社会舆论引导,将这种可能会污染环境的行为降到最小范围。政府应该加大对手机回收处理企业的政策扶持和财政支持。
参考文献
[1].李汝雄,王建基.《废旧手机中有价金属的回收》.环境保护.2002年11期
[2].朱庆华,耿勇.《工业生态设计》(2003)
[3].张丹,付建刚.《手机环保在行动》.世界发明.2003年11期
手机生态设计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迅猛发展给我们带来了诸多便宜,如电子信息的发展让我们的通信变得迅捷且准确,高铁或者飞机的诞生让朝发夕至成为了现实,人工智能的发展让机器代替大脑进行思维和工作变为可能。工业革命和信息革命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但同时也带来了越来越多的问题,其中环境问题已成为如今全世界最广泛最亟待解决的问题。之前,我们仅仅重视经济的发展,而忽视了环境破坏对我们的伤害,从而发生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如:把八大公害事件、地球臭氧空洞的出现、厄尔尼诺现象、雾霾的产生
等。一系列的环境问题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伤害。 如今,除了以上的可以直接感受到的环境现象之外,还有一些问题仍然在我们的身边时时刻刻危害我们的健康,而手机就是这些众多隐患之一。随着社会的各种各样的需求,智能手机已成为社会的主流。现如今,各种手机的全球出货量已达到数十亿部,这庞大的数据除给我们带来了令人可观的GDP增长之外,也给我们带来了废旧手机的庞大的规模。因此,手机的普及使用除了带来便利的生活外,还带来了庞大的污染源。因此,手机的生态设计也必然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关键字:手机 生态设计 环境 污染
产品生态设计(Product Ecological Design)是指将环境因素纳入
产品设计之中,在设计阶段就考虑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的环境影响,从而帮助确定设计的决策方向,通过改进设计把产品的环境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的设计理念。即设计出的产品既满足对环境友好的,又能满足人的需求的设计思想。换句话说,环境成为产品开发中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与一般的传统因素(如利润、功能、美观、环境条件与效率、企业形象和整个质量等)有同样的地位。在某些特定情况下,环境甚至比传统的价值因素更为重要。生态设计活动主要包含两方面的涵义,一是从保护环境角度考虑,减少资源消耗、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二是从商业角度考虑,降低成本、减少潜在的责任风险,以提高竞争能力。
一、手机的生命周期
手机的生命周期包括原材料的使用及加工、手机的生产、手机产品的运输、产品使用后的处理等。
二、手机各生命周期存在的环境过程及相应的生态设计(以Iphone 6s为例)
(一)、原材料的使用与加工
手机主要组成部分:主板、屏幕、电池。主板原材料: 覆铜箔层压板是制作印制电路板的基板材料。它用作支撑各种元器件,并能实现它们之间的电气连接或电绝缘。手机屏幕: 手机屏幕都是玻璃材质的。硅酸钠为主要原料,另外根据需要,在制作时添加不同的物质或者使用不同的工艺。电池的原材料:二氧化锰、亚硫酰氯、碳等。
在手机的各个零部件的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各种环境源。在制作电路板的过程中经过酸性物质的水洗过程,在组装电池的过程中,由于工艺技术的限制,进行的化学反应会产生各种有毒物质,同时手机部件的塑料部分需要考虑传导性和耐热性等特点,所采取的塑料一般都是难以降解的,并且在生产合成的化学反应过程中会有有毒有害气体和物质的生成。 针对此环节的生态设计在于原材料的采购以及对其各项加工过程中的工艺的改进。并且在其进行水洗过程以及化学合成过程,可以引入工业园区的概念。所用的含有化学元素的水不能直接将其排走,必须进行处理,将化学试剂分离,进入化工厂进行提炼和再生产。在进行有机物质的化学合成过程中,肯定会产生一些有毒气体物质,需要进行处理后再排放,最好是进入另一家企业的生产过程,变废为宝。总之,这一过程的所有加工尽量在有工业生态园区的工厂生产。从源头上减弱对环境的污染。
(二)手机的设计
当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手机产品的体念的舒适度情况越来越看重,不仅仅关注手机的性能,也关注手机的“颜值”,更关注手机的性价比。
针对这一阶段,产品设计者除了考虑手机的质量和外观外,还应该考虑手机的可换零部件的通用性。因此,在推出手机新品的同时,注重手机设计的合理性以及可拆卸性。
(三)手机的生产
这一过程主要在于手机的组装。因此这一过程对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小。但是不能忽略生产者的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以及手机包装设计对环境的影响。
针对这一阶段的生态设计在于两个方面。一是规范生产劳动者的生产活动。加强对生产者生态意识的引导。二是在对手机精细包装的同时,不能过分包装,且选择可以回收易降解的材料作为包装材料,如竹产品等。避免因过于追求外在而降低了对环境的伤害。
(四)、手机产品的运输 当手机在工厂生产好了之后,进入市场之前的最重要的一步在于对手机产品的运输。在运输过程中对运输工具的选择也尤为重要。
当前APPLE公司的大部分代工厂都在我国境内,每当APPLE进行新产品发布的时候,在代工厂密集的城市,很多运输其新产品的货用飞机满载着满载着新产品飞往世界各地,毫不否认,这样也给我们国家带来一定量的GDP,但同时也带来了环境的伤害。从工厂到机场,需要用货用卡车进行运输,从机场到世界各地需要用航空飞机进行运输。 针对这一阶段,由于所选用的运输工具的能量来源基本在于化石燃料的直接燃烧或者间接提炼。这类燃料的燃烧对环境的影响极大。据不完全统计,当前化石燃料的燃烧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占所有环境污染的80%以上。因此,这一阶段我们可以使用清洁能源提供动力的交通工具进行运输,以此减少化石染料燃烧对环境的危害。公司可以根据消费市场的规模的大小,具体规划各加工厂的合适位置,
以此来减产品的运输路程。
(五)产品使用后的处理
当前,手机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就手机的总量和人口的对比来看,近50%的人们拥有至少一部手机,而全球各大手机的年出货量数以十亿计,这也就意味着接近出货量半数以上的手机面临着淘汰。而遭淘汰的手机的去向就成了一个较为复杂的路程,当前还没有一系列的措施来保障这一阶段。2004年,诺基亚(中国)曾就淘汰处理的手机进行了一些尝试,曾联合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进行手机回收,但收效甚微,且随着智能手机的强势崛起,该公司的手机回收业务也渐渐终止。而手机的零部件可以提炼出相当大一部分的贵金属以及稀有金属,可以回收再利用。但由于手机的回收周期和规模以及金属的提炼成本相对成本较高,因此,很多企业都不愿意接触这一市场。
针对这一阶段的生态设计,就需要和手机生产企业的紧密合作。手机生产企业应该从每年的营业额中抽出一定量的资金投入到废旧手机回收这一阶段,从而保证废旧手机回收的市场规模。同时,社会应该加强社会舆论引导,将这种可能会污染环境的行为降到最小范围。政府应该加大对手机回收处理企业的政策扶持和财政支持。
参考文献
[1].李汝雄,王建基.《废旧手机中有价金属的回收》.环境保护.2002年11期
[2].朱庆华,耿勇.《工业生态设计》(2003)
以此来减产品的运输路程。
(五)产品使用后的处理
当前,手机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就手机的总量和人口的对比来看,近50%的人们拥有至少一部手机,而全球各大手机的年出货量数以十亿计,这也就意味着接近出货量半数以上的手机面临着淘汰。而遭淘汰的手机的去向就成了一个较为复杂的路程,当前还没有一系列的措施来保障这一阶段。2004年,诺基亚(中国)曾就淘汰处理的手机进行了一些尝试,曾联合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进行手机回收,但收效甚微,且随着智能手机的强势崛起,该公司的手机回收业务也渐渐终止。而手机的零部件可以提炼出相当大一部分的贵金属以及稀有金属,可以回收再利用。但由于手机的回收周期和规模以及金属的提炼成本相对成本较高,因此,很多企业都不愿意接触这一市场。
针对这一阶段的生态设计,就需要和手机生产企业的紧密合作。手机生产企业应该从每年的营业额中抽出一定量的资金投入到废旧手机回收这一阶段,从而保证废旧手机回收的市场规模。同时,社会应该加强社会舆论引导,将这种可能会污染环境的行为降到最小范围。政府应该加大对手机回收处理企业的政策扶持和财政支持。
参考文献
[1].李汝雄,王建基.《废旧手机中有价金属的回收》.环境保护.2002年11期
[2].朱庆华,耿勇.《工业生态设计》(2003)
[3].张丹,付建刚.《手机环保在行动》.世界发明.2003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