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考证情况调查
报告
一、引言
(一)调查背景
大学生考证热产生的诱因,一方面是我国从1993年开始实行的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当时,据劳动与社会保障部提供的信息,我国已在九十个职业采取了职业资格准入制度。这不禁促使了大学生纷纷诉诸于考证来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既有学历证书又有专业职业资格证书的大学生很自然地就有更大的胜算几率。九十年代中后期,考证热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及成功加入WTO持续升温,大学生考证种类和范围不断增加,考证难度不断提高。08年的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大学生更是有把考证当成护身符之势——谁护身符越多,谁越能度过难关。
而另一方面,是因为高校扩招政策出台之后,原本像熊猫一样的大学生——一出校门便被用人单位一抢而空现在更像是野猫一般——数量太多了,人家已经不稀罕了。于是,更导致了大学生不得不以考取更多的证来增加自己的就业砝码。
相关数据显示,至2009年底没有就业的毕业生累积达到2400万人,毕业新人的失业率占失业人数的50%,这部分人群大多无行业技术、无行业经验、更无职业规划。如今,大学生就业情况已成为一种社会压力,通过对当前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发现:大学生普遍认为就业形势严峻,觉得就业形势很困难或较困难的高达90%。专家指出,“加重就业砝码,掌握实践技能” 无疑是最实际的大学生就业保障。
(二)调查目的
(1)了解延大学生考取相关证书的情况:
(2)根据调查结果为本校学生提出关于考证方面的相关建议:
(3)为相关证书的辅导机构提供相应数据;
(4)培养我们查阅资料、调查访问、信息处理及相关统计软件的使用能力。
(三)调查假设
(1)性别不同能造成考证情况差异; (2)年级不同能造成考证情况差异; (3)文理不同能造成考证情况差异; (4)各学院不同能造成考证情况差异。
二、调查的实施
(一)确定调查对象
根据前文提出的调查假设,我们以延大校本部的同学为调查对象,共涉及管理学院、财经学院、文学院、历史文化学院、计算机学院、能源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化工学院、鲁迅艺术学院、体育学院共十个学院二十三个专业三百名学生。考虑到大一学生没有能力考证书,大四学生没有时间考证书,所以我们只调查大二、大三两个年级的学生,其中男生一百五十人,女生一百五十人。
(二)设计调查问卷
经过多次小组讨论,我们完成了我们的问卷设计。我们的问卷包括被调查者基本信息、对考证的认知、考证的相关情况、考证的动机及途径四方面十九个问题。具体问卷请见附录。
(三)整理统计数据
我们利用 Excel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处理和分析。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调查对象基本信息统计分析
在这次调查中,我们共发出问卷300份,最后实际收回299份,其中无效问卷9份,即我们最终收回有效问卷290份。我们将这290份有效问卷按前文提出的四个假设分别分类统计,即:
(1)男女比例:共收回男生问卷144份,占整体问卷的49.66%,女生问卷146份,占50.34%。
(2)年级比例:共收回大二问卷143份,占整体的49.31%,大三问卷147份,占50.69%。 (3)文理比例:共收回文科学院问卷117份,占40.34%理科学院116份,占40%,艺术学院57份,占19.65%。
(4)学院比例:收回财经学院问卷30份,管理学院28份,历史文化学院30份,文学院29份,能源学院28份,生命科学学院29份,化工学院29份,计算机学院30份,鲁艺学院28份,体育学院29份。
(二)问卷正文部分统计分析 (1)对考证的认知情况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了解到被调查者对考证大多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尤其是在通用证书如计算机一二级、英语四六级等学校大规模地组织考取的证书方面。由下表我们可以看出90%的同学都了解通用证书,3.1%的同学对证书完全理解,但选择完全了解的9位同学全部来自大二,所以这个“完全理解”是否客观还有待商榷。
图1
另一方面,大家认为重要且会投入时间去考的证书60%选择通用型证书,这与目前许多高校将通用证书与毕业证挂钩有很大的联系。26%的人选择英语能力证书(主要指托福考试证书和雅思考试证书),说明“English is important”的观念可谓深入人心。愿意考职业资格证书的同学占调查8%,表示职业证书的考取还没有引起大家的广泛关注。选择IT职业证书的同学大多来自计算机院,其他院系的同学鲜有问津的。
图2
在考证是否有用这个问题上,有113人认为有用,占总调查人数的38.97%。认为没用的学生总计51人,占总调查人数的17.59%。但奇怪的是,考证情况不尽人意的艺术院系仅有5.26%的学生认为考证不重要,远低于文科学院的17.09%和理科学院的24.13%。另外有高达43.45%的同学不清楚考证是否有用,说明处于迷茫期的同学还不在少数。
图3
(2)考证的相关情况
通过收回的290份有效问卷,我们可以获知有75人至今为止没有获得任何证书,而这75人主要来自大二。这与我们学校的课程安排和考证制度都密切相关。一方面,大一大二主要开设基础课程,从而导致大多大二学生没有能力考证。另一方面,学校不允许大一的同学考英语等级证书,即意味着截至目前,大二学生仅有一次考取英语等级证书的机会,没有拿到证书也算情有可原。
有172人已经获得了1到3个证书。我们进一步了解到这些证书主要是英语等级证书和计算机等级证书。而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英语与计算机是我们的公共课,且相比较其他证书而言,这两类证书比较容易获取。
有43人甚至拿到了3到6个证书。这类牛人以财经学院和管理学院的居多。一方面,是因为这些学院以理论知识居多,而且在就业方面没有太多的竞争优势,导致很多学生通过考证书增加自己的就业筹码;另一方面,是因为与他们专业挂钩的职业证书比较多,例如会计从业资格证、物流师证、导游资格证等等。
图4
有115个学生将与自身专业相关作为自己考证的依据,用证书强化自己的专业水平和专业技能;有102人依照自己的兴趣去考证书,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果然不假。另外有20人选择考当前热门的证书,而这种选择依然与当前就业的严峻形势密不可分。还有三个人选择其他,在问题补充方面他们都填的是“好就业的”。可见就业问题对我们的影响。
(3)考证的态度
首先,通过图5我们可以发现大部分同学对考证都有一个理性的认识,认为考证并非越多越好。但依然有将近三分之一的同学盲目追求考证的数量。而这种盲目主要来自就业的压力和当今社会某些企业招聘人才时盲目的“认证不认人”。
关于对考证的看法,12%的人认为考证浪费时间、金钱和精力,30%的人认为考证能学到一定的东西,但也能耽误学习,而48%的学生则认为考证能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好处良多。这三种观点与调查者本身的院系专业和就业前景相关。同时也侧面反映了我校学生没有盲目地被近几年的“考证热”牵着鼻子走。
(4)考证动因及途径
在考证的影响因素分析这个问题上,我们看到高达73.8%的同学因竞争激烈,选择用考证来增加自己的就业筹码,可见竞争激烈是促使大家考证的最大因素。次之,有48位同学考证是因为身边的同学考而跟着考的,表明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能引导更多的同学更好的投入学习。有31位同学选择考证是因为老师和学姐的介绍,可见前辈的经验之谈也是我们借鉴的重要参考依据。仅有13人是因为父母要求考而考的,主要是因为我们大多时间在学校,削弱了家长的影响力。
与前面竞争激烈是促进大学生考证这一观点相对应的是,有56%的同学考证是为了让将来工作多一个选择。而基于自己兴趣去考证的同学和因为专业需要去考证的同学以及是因为觉得有用而考证的同学所占的比率都大致相等,都在14%左右。
在选择考证的途径方面,53%的同学选择购买资料自学,28%的人愿意去参加相关培训,还有13%的人倾向于向经验的同学请教。这些数据都很有说明性和代表性。一方面,进入大学以后,很多同学乐于自学并以及拥有良好的自学能力;另一方面,大家学会了积极发现身边的老师,并合理利用他们的经验之谈。而愿意参加相关培训的同学不足三成,固然与我们的自学能力的提升有关,更重要的是那昂贵的培训费用让我们望而却步。
四、相关建议
(1)认清证书实质,以培养能力为主
我们要理性地看待考证这件事,认清证书的实质,不能盲目追求证书的数量,要慎重选择所要考的证书。我们选择证书主要要考虑两方面因素,一是证书的权威性,二是证书的实用性。只有权威的证书才能得到大家的普遍认可,切实为我们将来的就业增加筹码。而只有实用的证书才能真正让我们掌握实践技能,拓宽我们的就业方向。
(2)端正考证态度,明确考证目的
我们要端正考证的态度,不要盲目地为了考证而考证。考取证书不仅仅是为了在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增加自己的就业砝码,更多的是提升自己的能力,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并帮助我们掌握一定的技能。 (3) 结合自身实际选择考证的途径,控制考证费用
我们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考证途径。例如自学能力较强的同学可以选择自学,人脉关系较广的同学可以向经验人士请教,而基础相对薄弱的同学则应选择相关的培训,但要考虑培训的费用和自身经济状况。
(4) 学校应正确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考证意识
一方面,学校在专业设置上,应用学科要尽力适合社会需求同时体现大学特色,充分发挥学科的教学优势,为学生考证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大学应积极倡导学生考取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证。同时,老师也应积极鼓励大家考证。再者,学校应加强管理力度,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更多的同学更好地投入学习。
(5) 考证的可持续发展性
作为大学生的我们,首要的工作还是学习,去获取从业能力,所以考证不是就业之前一阵子的事情,而是通过长期努力获得受用终生的能力的一种方式持续掌握这些能力,才能让我们在职场中长期屹立不倒。
如果这样理解考证,大学生大可以抱着一颗平常心,以比较乐观良好的心态看待考证,这不仅减缓了考证热的愈演愈烈走向极端,而且达到了考证的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大学生考证情况调查问卷
编号_______
亲爱的同学: 您好!
为了进一步了解大学生考证情况,为那些在是否考证之间徘徊的同学提供科学合理的参考意见,我们自发组织了这次调查活动。您的意见和看法将对本次调查结果产生直接的影响,希望您能认真填写,在您认可的选项下打钩(可多选)。如果您对我们的选项都不认可,请在“其它”后的“_______”上补充您的意见。 在此,我们真诚地感谢您的合作,祝您学习愉快! 基本信息:
1、您的性别 A 男 B 女
2、您所在的年级 A 大一 B 大二 C 大三 D 大四 3、您的专业 _______ 问卷正文:
4、对考证的认识 A完全不了解B就是英语语四六级,计算机一二级及专业证书,对其他的几乎就是一无所知C完全了解
5、你认为考证是否有用 A 非常有用 B 没有用 C 搞不清楚 6、您认为考证是越多越好吗A 是B 不是 7、你是依据什么来选择你要考取的证书的?
A选择与本专业相关的B选择符合自己兴趣的C选择当前热门的 D其它_______ 8、您认为您现在开始考证在时间上 A有点早B有点迟C刚好合适D无所谓 9、您认为重要,且会投入时间和精力考取的证
A 通用型证书(大学英语四、六级证书/全国计算机等级证书) B 英语能力证书(托福成绩证书/雅思成绩证书)
C IT能力证书(微软系统管理员证书/ ACCP软件工程师证书)
D 职业资格类证书(秘书证/会计从业资格证/报关员证书/国家司法考试证书/导游资格证书)
10、关于考证,您的看法是
A 浪费时间、金钱和精力B会学到一定的东西,但也耽误了学习C能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好处良多D其它_______
11、目前为止,您考过多少证书?A 0个 B 一到三个C 四到六个 D六个以上
12、请问你是如何准备考证的
A 购买相关资料自学 B参加相关培训 C向有经验的同学请教D其它_______
13、您考证的目的是什么
A自己的兴趣,可以学点东西B自己的专业需要C为将来找工作多一个选择D觉得有用,所以就考E其它_______
14、您觉得自己考证是受什么影响?
A身边的同学考,所以就跟着考了B父母希望我考就考了C老师或师兄师姐介绍说需要就考了D社会竞争激烈,考证可以给自己找工作增加筹码E其它_______
15、您为自己规划的就业方向是 A公务员 B 私企 C 自己创业 D其它_______
16、您认为用人单位在招聘时会比较注重应聘
A有没有考取相关的证书B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C实践应用能力的高低D相关的社会经验或者是参加过社会实践E其它_______
17、 老师对考证的态度 A老师经常提到关于“考证”方面的事情 B老师只有部分会提到 C老师从不提起 D老师偶尔提起
18、您认为证书能否反映自身的真实能力水平
A能,在考证的同时注重提升自己的能力
B有些能,某些技能对以后工作有帮助
C不清楚,但主要能得到证书就好了
D不能,是应试而考,考完就忘
19、考证与实践两者谁更重要?
A考证更重要 B 实践更重要 C 两者都重要 D 两者都不重要 E 其他
再次感谢您的合作!
大学生考证情况调查
报告
一、引言
(一)调查背景
大学生考证热产生的诱因,一方面是我国从1993年开始实行的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当时,据劳动与社会保障部提供的信息,我国已在九十个职业采取了职业资格准入制度。这不禁促使了大学生纷纷诉诸于考证来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既有学历证书又有专业职业资格证书的大学生很自然地就有更大的胜算几率。九十年代中后期,考证热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及成功加入WTO持续升温,大学生考证种类和范围不断增加,考证难度不断提高。08年的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大学生更是有把考证当成护身符之势——谁护身符越多,谁越能度过难关。
而另一方面,是因为高校扩招政策出台之后,原本像熊猫一样的大学生——一出校门便被用人单位一抢而空现在更像是野猫一般——数量太多了,人家已经不稀罕了。于是,更导致了大学生不得不以考取更多的证来增加自己的就业砝码。
相关数据显示,至2009年底没有就业的毕业生累积达到2400万人,毕业新人的失业率占失业人数的50%,这部分人群大多无行业技术、无行业经验、更无职业规划。如今,大学生就业情况已成为一种社会压力,通过对当前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发现:大学生普遍认为就业形势严峻,觉得就业形势很困难或较困难的高达90%。专家指出,“加重就业砝码,掌握实践技能” 无疑是最实际的大学生就业保障。
(二)调查目的
(1)了解延大学生考取相关证书的情况:
(2)根据调查结果为本校学生提出关于考证方面的相关建议:
(3)为相关证书的辅导机构提供相应数据;
(4)培养我们查阅资料、调查访问、信息处理及相关统计软件的使用能力。
(三)调查假设
(1)性别不同能造成考证情况差异; (2)年级不同能造成考证情况差异; (3)文理不同能造成考证情况差异; (4)各学院不同能造成考证情况差异。
二、调查的实施
(一)确定调查对象
根据前文提出的调查假设,我们以延大校本部的同学为调查对象,共涉及管理学院、财经学院、文学院、历史文化学院、计算机学院、能源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化工学院、鲁迅艺术学院、体育学院共十个学院二十三个专业三百名学生。考虑到大一学生没有能力考证书,大四学生没有时间考证书,所以我们只调查大二、大三两个年级的学生,其中男生一百五十人,女生一百五十人。
(二)设计调查问卷
经过多次小组讨论,我们完成了我们的问卷设计。我们的问卷包括被调查者基本信息、对考证的认知、考证的相关情况、考证的动机及途径四方面十九个问题。具体问卷请见附录。
(三)整理统计数据
我们利用 Excel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处理和分析。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调查对象基本信息统计分析
在这次调查中,我们共发出问卷300份,最后实际收回299份,其中无效问卷9份,即我们最终收回有效问卷290份。我们将这290份有效问卷按前文提出的四个假设分别分类统计,即:
(1)男女比例:共收回男生问卷144份,占整体问卷的49.66%,女生问卷146份,占50.34%。
(2)年级比例:共收回大二问卷143份,占整体的49.31%,大三问卷147份,占50.69%。 (3)文理比例:共收回文科学院问卷117份,占40.34%理科学院116份,占40%,艺术学院57份,占19.65%。
(4)学院比例:收回财经学院问卷30份,管理学院28份,历史文化学院30份,文学院29份,能源学院28份,生命科学学院29份,化工学院29份,计算机学院30份,鲁艺学院28份,体育学院29份。
(二)问卷正文部分统计分析 (1)对考证的认知情况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了解到被调查者对考证大多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尤其是在通用证书如计算机一二级、英语四六级等学校大规模地组织考取的证书方面。由下表我们可以看出90%的同学都了解通用证书,3.1%的同学对证书完全理解,但选择完全了解的9位同学全部来自大二,所以这个“完全理解”是否客观还有待商榷。
图1
另一方面,大家认为重要且会投入时间去考的证书60%选择通用型证书,这与目前许多高校将通用证书与毕业证挂钩有很大的联系。26%的人选择英语能力证书(主要指托福考试证书和雅思考试证书),说明“English is important”的观念可谓深入人心。愿意考职业资格证书的同学占调查8%,表示职业证书的考取还没有引起大家的广泛关注。选择IT职业证书的同学大多来自计算机院,其他院系的同学鲜有问津的。
图2
在考证是否有用这个问题上,有113人认为有用,占总调查人数的38.97%。认为没用的学生总计51人,占总调查人数的17.59%。但奇怪的是,考证情况不尽人意的艺术院系仅有5.26%的学生认为考证不重要,远低于文科学院的17.09%和理科学院的24.13%。另外有高达43.45%的同学不清楚考证是否有用,说明处于迷茫期的同学还不在少数。
图3
(2)考证的相关情况
通过收回的290份有效问卷,我们可以获知有75人至今为止没有获得任何证书,而这75人主要来自大二。这与我们学校的课程安排和考证制度都密切相关。一方面,大一大二主要开设基础课程,从而导致大多大二学生没有能力考证。另一方面,学校不允许大一的同学考英语等级证书,即意味着截至目前,大二学生仅有一次考取英语等级证书的机会,没有拿到证书也算情有可原。
有172人已经获得了1到3个证书。我们进一步了解到这些证书主要是英语等级证书和计算机等级证书。而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英语与计算机是我们的公共课,且相比较其他证书而言,这两类证书比较容易获取。
有43人甚至拿到了3到6个证书。这类牛人以财经学院和管理学院的居多。一方面,是因为这些学院以理论知识居多,而且在就业方面没有太多的竞争优势,导致很多学生通过考证书增加自己的就业筹码;另一方面,是因为与他们专业挂钩的职业证书比较多,例如会计从业资格证、物流师证、导游资格证等等。
图4
有115个学生将与自身专业相关作为自己考证的依据,用证书强化自己的专业水平和专业技能;有102人依照自己的兴趣去考证书,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果然不假。另外有20人选择考当前热门的证书,而这种选择依然与当前就业的严峻形势密不可分。还有三个人选择其他,在问题补充方面他们都填的是“好就业的”。可见就业问题对我们的影响。
(3)考证的态度
首先,通过图5我们可以发现大部分同学对考证都有一个理性的认识,认为考证并非越多越好。但依然有将近三分之一的同学盲目追求考证的数量。而这种盲目主要来自就业的压力和当今社会某些企业招聘人才时盲目的“认证不认人”。
关于对考证的看法,12%的人认为考证浪费时间、金钱和精力,30%的人认为考证能学到一定的东西,但也能耽误学习,而48%的学生则认为考证能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好处良多。这三种观点与调查者本身的院系专业和就业前景相关。同时也侧面反映了我校学生没有盲目地被近几年的“考证热”牵着鼻子走。
(4)考证动因及途径
在考证的影响因素分析这个问题上,我们看到高达73.8%的同学因竞争激烈,选择用考证来增加自己的就业筹码,可见竞争激烈是促使大家考证的最大因素。次之,有48位同学考证是因为身边的同学考而跟着考的,表明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能引导更多的同学更好的投入学习。有31位同学选择考证是因为老师和学姐的介绍,可见前辈的经验之谈也是我们借鉴的重要参考依据。仅有13人是因为父母要求考而考的,主要是因为我们大多时间在学校,削弱了家长的影响力。
与前面竞争激烈是促进大学生考证这一观点相对应的是,有56%的同学考证是为了让将来工作多一个选择。而基于自己兴趣去考证的同学和因为专业需要去考证的同学以及是因为觉得有用而考证的同学所占的比率都大致相等,都在14%左右。
在选择考证的途径方面,53%的同学选择购买资料自学,28%的人愿意去参加相关培训,还有13%的人倾向于向经验的同学请教。这些数据都很有说明性和代表性。一方面,进入大学以后,很多同学乐于自学并以及拥有良好的自学能力;另一方面,大家学会了积极发现身边的老师,并合理利用他们的经验之谈。而愿意参加相关培训的同学不足三成,固然与我们的自学能力的提升有关,更重要的是那昂贵的培训费用让我们望而却步。
四、相关建议
(1)认清证书实质,以培养能力为主
我们要理性地看待考证这件事,认清证书的实质,不能盲目追求证书的数量,要慎重选择所要考的证书。我们选择证书主要要考虑两方面因素,一是证书的权威性,二是证书的实用性。只有权威的证书才能得到大家的普遍认可,切实为我们将来的就业增加筹码。而只有实用的证书才能真正让我们掌握实践技能,拓宽我们的就业方向。
(2)端正考证态度,明确考证目的
我们要端正考证的态度,不要盲目地为了考证而考证。考取证书不仅仅是为了在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增加自己的就业砝码,更多的是提升自己的能力,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并帮助我们掌握一定的技能。 (3) 结合自身实际选择考证的途径,控制考证费用
我们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考证途径。例如自学能力较强的同学可以选择自学,人脉关系较广的同学可以向经验人士请教,而基础相对薄弱的同学则应选择相关的培训,但要考虑培训的费用和自身经济状况。
(4) 学校应正确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考证意识
一方面,学校在专业设置上,应用学科要尽力适合社会需求同时体现大学特色,充分发挥学科的教学优势,为学生考证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大学应积极倡导学生考取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证。同时,老师也应积极鼓励大家考证。再者,学校应加强管理力度,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更多的同学更好地投入学习。
(5) 考证的可持续发展性
作为大学生的我们,首要的工作还是学习,去获取从业能力,所以考证不是就业之前一阵子的事情,而是通过长期努力获得受用终生的能力的一种方式持续掌握这些能力,才能让我们在职场中长期屹立不倒。
如果这样理解考证,大学生大可以抱着一颗平常心,以比较乐观良好的心态看待考证,这不仅减缓了考证热的愈演愈烈走向极端,而且达到了考证的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大学生考证情况调查问卷
编号_______
亲爱的同学: 您好!
为了进一步了解大学生考证情况,为那些在是否考证之间徘徊的同学提供科学合理的参考意见,我们自发组织了这次调查活动。您的意见和看法将对本次调查结果产生直接的影响,希望您能认真填写,在您认可的选项下打钩(可多选)。如果您对我们的选项都不认可,请在“其它”后的“_______”上补充您的意见。 在此,我们真诚地感谢您的合作,祝您学习愉快! 基本信息:
1、您的性别 A 男 B 女
2、您所在的年级 A 大一 B 大二 C 大三 D 大四 3、您的专业 _______ 问卷正文:
4、对考证的认识 A完全不了解B就是英语语四六级,计算机一二级及专业证书,对其他的几乎就是一无所知C完全了解
5、你认为考证是否有用 A 非常有用 B 没有用 C 搞不清楚 6、您认为考证是越多越好吗A 是B 不是 7、你是依据什么来选择你要考取的证书的?
A选择与本专业相关的B选择符合自己兴趣的C选择当前热门的 D其它_______ 8、您认为您现在开始考证在时间上 A有点早B有点迟C刚好合适D无所谓 9、您认为重要,且会投入时间和精力考取的证
A 通用型证书(大学英语四、六级证书/全国计算机等级证书) B 英语能力证书(托福成绩证书/雅思成绩证书)
C IT能力证书(微软系统管理员证书/ ACCP软件工程师证书)
D 职业资格类证书(秘书证/会计从业资格证/报关员证书/国家司法考试证书/导游资格证书)
10、关于考证,您的看法是
A 浪费时间、金钱和精力B会学到一定的东西,但也耽误了学习C能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好处良多D其它_______
11、目前为止,您考过多少证书?A 0个 B 一到三个C 四到六个 D六个以上
12、请问你是如何准备考证的
A 购买相关资料自学 B参加相关培训 C向有经验的同学请教D其它_______
13、您考证的目的是什么
A自己的兴趣,可以学点东西B自己的专业需要C为将来找工作多一个选择D觉得有用,所以就考E其它_______
14、您觉得自己考证是受什么影响?
A身边的同学考,所以就跟着考了B父母希望我考就考了C老师或师兄师姐介绍说需要就考了D社会竞争激烈,考证可以给自己找工作增加筹码E其它_______
15、您为自己规划的就业方向是 A公务员 B 私企 C 自己创业 D其它_______
16、您认为用人单位在招聘时会比较注重应聘
A有没有考取相关的证书B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C实践应用能力的高低D相关的社会经验或者是参加过社会实践E其它_______
17、 老师对考证的态度 A老师经常提到关于“考证”方面的事情 B老师只有部分会提到 C老师从不提起 D老师偶尔提起
18、您认为证书能否反映自身的真实能力水平
A能,在考证的同时注重提升自己的能力
B有些能,某些技能对以后工作有帮助
C不清楚,但主要能得到证书就好了
D不能,是应试而考,考完就忘
19、考证与实践两者谁更重要?
A考证更重要 B 实践更重要 C 两者都重要 D 两者都不重要 E 其他
再次感谢您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