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亿有多大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四年级(上册)第106~107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数一数”“排一排”“称一称”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感受到一亿的大小,并能结合实际,以具体的事物来表达对一亿大小的感受。
2、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活动中增强主动参与和乐于合作的意识,培养勤俭节约的优良品德。 教学重点
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感受到一亿的大小
教学难点
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感受到一亿的大小
教具准备
天平、秒表、练习本、白纸、计算器、多媒体教学课件和教学平台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1、介绍名画,激疑导趣
谈话:同学们,滨湖现在可真漂亮,合肥现在准备用一亿元人民币再修一条公路。 一亿元有多少呢,它放在钱包里放得下吗?那放在口袋里呢?
2、揭示问题,导入课题
揭题:一亿元到底有多少?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一亿有多大》。(板书:一亿有多大)
二、实践探索,体验一亿
(一)从高矮的角度体会一亿有多大
如果把一亿元全换成一元一元的,能换多少张?(板书:一亿张)把这一亿张钞票全叠起来能叠多厚呢?(板书:有多厚)谁愿意猜一猜的?板书:猜测(学生自由地猜)
1、与楼层比。
我们的楼房每层高约3米,这一亿元叠起来跟这旗杆比,会不会有楼层这么高呢?(继续指名猜)到底能叠多高?是谁猜测的最准呢?那就让我们一起动手来寻找正确的答案吧。 我们今天就用这些白纸来代替钞票。这一张就是一元。要想知道这一亿张叠起来有多高,一般我们必须知道几张纸的厚度?(一张的厚度)可是这一张纸厚不厚?(很薄)一张的厚度我们能量出来吗?(不能)那么大家想想,我们至少量多少张纸的厚度比较好呢?(100张)
师生合作量出100张纸的厚度。(1厘米)那按这样计算,1000张呢?10000师生合作量出100张纸的厚度。(1厘米)那按这样计算,1000张呢?10000张呢?„„唉,真奇怪,这么快!你们是怎样知道的?测量吗?这样继续推算下去,一亿张纸叠在一起的高度就是1000000厘米,相当于多少米呢?(板书:10000米)。这一亿张纸的高度相当于多少层的高
度呢?(学生用计算器算)也就是说,一亿元如果全用一元一元的叠起来,就相当于3333层楼房那么高!哇!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啊!
2、与身边物体比
你们还想把这一亿张纸的高度和什么去比一比?
同学们,在刚才的研究过程中,我们把一亿张纸的叠起来的高度和大家比较熟悉的东西进行了对比。经过这么一比,大家就体会到一亿张纸的高度了。
(二)从时间的角度体会一亿有多大
过渡:同学们,其实世界上还有比毕加索名画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时间。如果不注意珍惜,时间就会一秒一秒地悄悄地流失。那数一亿要多少时间呢?
老师这里有一些练习本,现在这样一本一本地数1、2、3、4、5、6、7、8、9、10„„如果照这样的速度数一亿本练习簿,大约要多长时间呢?(板书:数一亿本)谁先来猜测一下?(指黑板上的猜测)
1、现在就请同学们讨论设计一下,我们怎样动手实践来推算呢?(学生讨论,指名说说)数多少本比较合适呢?(100本)
2、各组一个同学负责记时,其他同学一起数,看看数100本要大约要多长时间?(90秒)各组推算一下,数一亿本大约要多少时间?(90000000秒)90000000秒有多长时间啊?(指名任意猜猜)相当于多少年呢?你能不能用计算器算一算?那怎么算呢?
先算九千万秒相当于多少分?然后算相当于多少时?相当于多少天?相当于多少年? 数一亿本练习簿的秒数大约相当于3年的时间。(板书:相当于3年)不过,人总得吃饭啊、睡觉了啊,一天24小时不能全部用来数本子啊,所以每天最多也只能有8、9个小时用来数,对不对?那样,数完一亿本就会要9年的时间。也就是说,大家今年11岁,从现在就开始数,要数到二十岁才能把一亿本练习本数完哪!
(三)从重量的角度体会一亿有多大
在刚才的学习活动中,大家从大胆的猜测开始,经过认真的动手实践,再到仔细的推算,最后通过对比感知对一亿的大小进行了探究,而且都获得了成功。接下来,我们将通过称大米的活动来研究一亿粒大米有多重?
1、现在来看看活动要求:
①先讨论活动的步骤。②主动参与,认真推算。③认真填写研究记录表。
2、现在请大家来交流一下研究的结果。(一亿粒大米大约重2500000克)
(1)、我们全国大约有13亿人,如果每人每天节省一粒米,全国一天大约能节省多少克粮食? 2500000×13=32500000(克)
(2)、如果每人每天吃大米400克,这些节省下来的大米可供一个人吃多少天?大约合多少年? 32500000÷400=81250(天) 81250÷365≈223(年)
同学们,够一个人吃上二百多年哪!全中国这么多人,每人节省一点,聚起来就是一个多么惊人的数字呀!在这个地球上一切资源都是有限的,我们每个人都要从节约一粒米、一张纸、一滴水、一度电做起,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三、人文阅读,加深体验
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经常要查阅一些资料、数据。现在请大家来读阅下面资料,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1、1亿滴水大约可以汇成3333升水,能够装四辆大型运水车。
2、中国移动2004年6月底的财务公布平均每天净赚1亿元。
3、新明日报2004年2月26日电,爆发禽流感的亚洲迄今已杀鸡1亿多只。
4、地球是一个年轻的星球,她的年龄大约是46亿岁。
5、神舟六号飞船,绕地球飞行了约5天后重返地球,共飞行近34亿米。
师:请同学们在组里说一说,一亿有多大。
四、全课总结,互谈收获
师:今天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
同学们,数学的奥秘是无穷的。不过,只要我们勇于探索,勇于实践,就一定会有新的发现和新的收获!
教学反思
本节课当中对于一亿有多大的教学是否成功,孩子们是否真的了解了一亿有多大。对于以后的学习有没有打下基础。
一亿有多大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四年级(上册)第106~107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数一数”“排一排”“称一称”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感受到一亿的大小,并能结合实际,以具体的事物来表达对一亿大小的感受。
2、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活动中增强主动参与和乐于合作的意识,培养勤俭节约的优良品德。 教学重点
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感受到一亿的大小
教学难点
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感受到一亿的大小
教具准备
天平、秒表、练习本、白纸、计算器、多媒体教学课件和教学平台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1、介绍名画,激疑导趣
谈话:同学们,滨湖现在可真漂亮,合肥现在准备用一亿元人民币再修一条公路。 一亿元有多少呢,它放在钱包里放得下吗?那放在口袋里呢?
2、揭示问题,导入课题
揭题:一亿元到底有多少?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一亿有多大》。(板书:一亿有多大)
二、实践探索,体验一亿
(一)从高矮的角度体会一亿有多大
如果把一亿元全换成一元一元的,能换多少张?(板书:一亿张)把这一亿张钞票全叠起来能叠多厚呢?(板书:有多厚)谁愿意猜一猜的?板书:猜测(学生自由地猜)
1、与楼层比。
我们的楼房每层高约3米,这一亿元叠起来跟这旗杆比,会不会有楼层这么高呢?(继续指名猜)到底能叠多高?是谁猜测的最准呢?那就让我们一起动手来寻找正确的答案吧。 我们今天就用这些白纸来代替钞票。这一张就是一元。要想知道这一亿张叠起来有多高,一般我们必须知道几张纸的厚度?(一张的厚度)可是这一张纸厚不厚?(很薄)一张的厚度我们能量出来吗?(不能)那么大家想想,我们至少量多少张纸的厚度比较好呢?(100张)
师生合作量出100张纸的厚度。(1厘米)那按这样计算,1000张呢?10000师生合作量出100张纸的厚度。(1厘米)那按这样计算,1000张呢?10000张呢?„„唉,真奇怪,这么快!你们是怎样知道的?测量吗?这样继续推算下去,一亿张纸叠在一起的高度就是1000000厘米,相当于多少米呢?(板书:10000米)。这一亿张纸的高度相当于多少层的高
度呢?(学生用计算器算)也就是说,一亿元如果全用一元一元的叠起来,就相当于3333层楼房那么高!哇!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啊!
2、与身边物体比
你们还想把这一亿张纸的高度和什么去比一比?
同学们,在刚才的研究过程中,我们把一亿张纸的叠起来的高度和大家比较熟悉的东西进行了对比。经过这么一比,大家就体会到一亿张纸的高度了。
(二)从时间的角度体会一亿有多大
过渡:同学们,其实世界上还有比毕加索名画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时间。如果不注意珍惜,时间就会一秒一秒地悄悄地流失。那数一亿要多少时间呢?
老师这里有一些练习本,现在这样一本一本地数1、2、3、4、5、6、7、8、9、10„„如果照这样的速度数一亿本练习簿,大约要多长时间呢?(板书:数一亿本)谁先来猜测一下?(指黑板上的猜测)
1、现在就请同学们讨论设计一下,我们怎样动手实践来推算呢?(学生讨论,指名说说)数多少本比较合适呢?(100本)
2、各组一个同学负责记时,其他同学一起数,看看数100本要大约要多长时间?(90秒)各组推算一下,数一亿本大约要多少时间?(90000000秒)90000000秒有多长时间啊?(指名任意猜猜)相当于多少年呢?你能不能用计算器算一算?那怎么算呢?
先算九千万秒相当于多少分?然后算相当于多少时?相当于多少天?相当于多少年? 数一亿本练习簿的秒数大约相当于3年的时间。(板书:相当于3年)不过,人总得吃饭啊、睡觉了啊,一天24小时不能全部用来数本子啊,所以每天最多也只能有8、9个小时用来数,对不对?那样,数完一亿本就会要9年的时间。也就是说,大家今年11岁,从现在就开始数,要数到二十岁才能把一亿本练习本数完哪!
(三)从重量的角度体会一亿有多大
在刚才的学习活动中,大家从大胆的猜测开始,经过认真的动手实践,再到仔细的推算,最后通过对比感知对一亿的大小进行了探究,而且都获得了成功。接下来,我们将通过称大米的活动来研究一亿粒大米有多重?
1、现在来看看活动要求:
①先讨论活动的步骤。②主动参与,认真推算。③认真填写研究记录表。
2、现在请大家来交流一下研究的结果。(一亿粒大米大约重2500000克)
(1)、我们全国大约有13亿人,如果每人每天节省一粒米,全国一天大约能节省多少克粮食? 2500000×13=32500000(克)
(2)、如果每人每天吃大米400克,这些节省下来的大米可供一个人吃多少天?大约合多少年? 32500000÷400=81250(天) 81250÷365≈223(年)
同学们,够一个人吃上二百多年哪!全中国这么多人,每人节省一点,聚起来就是一个多么惊人的数字呀!在这个地球上一切资源都是有限的,我们每个人都要从节约一粒米、一张纸、一滴水、一度电做起,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三、人文阅读,加深体验
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经常要查阅一些资料、数据。现在请大家来读阅下面资料,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1、1亿滴水大约可以汇成3333升水,能够装四辆大型运水车。
2、中国移动2004年6月底的财务公布平均每天净赚1亿元。
3、新明日报2004年2月26日电,爆发禽流感的亚洲迄今已杀鸡1亿多只。
4、地球是一个年轻的星球,她的年龄大约是46亿岁。
5、神舟六号飞船,绕地球飞行了约5天后重返地球,共飞行近34亿米。
师:请同学们在组里说一说,一亿有多大。
四、全课总结,互谈收获
师:今天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
同学们,数学的奥秘是无穷的。不过,只要我们勇于探索,勇于实践,就一定会有新的发现和新的收获!
教学反思
本节课当中对于一亿有多大的教学是否成功,孩子们是否真的了解了一亿有多大。对于以后的学习有没有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