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时期泰戈尔诗歌在中国的传播童敏

2012年4月第30卷第2期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JOURNALOFSOCIALSCIENCEOFJIAMUSIUNIVERSITY

Apr.,2012

Vol.30 No.2

浅论五四时期泰戈尔诗歌在中国的传播

童 敏

(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重庆400715)

[摘 要]1912年到1913年,泰戈尔的欧美之旅以及1913年成为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使得他把独特的东方文化带给世界的同时,也使自己成为一名世界诗人。1924年,泰戈尔应邀来中国讲学,在中国形成了一个 泰戈尔热 的现象。这对中国的现代文学尤其是新诗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文将从诗歌传播学的角度来分析泰戈尔诗歌在五四时期的传播以及由此在中国新诗上产生的深远意义。

[关键词]泰戈尔;五四时期;诗歌传播

[中图分类号]I1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882(2012)02-0086-03一

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中国的文学开始了自身的现代化探索时期,一批有志之士在文学观念以及文学创作实绩上做出了后人难以企及的成绩。五四运动以后,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中国文坛上最明显的现象就是积极地译介外国文学作品。当时的 新青年 杂志上,先后译介过托尔斯泰、莫泊桑、易卜生、屠格涅夫、王尔德、契科夫等外国名家的作品,引起了很大的反响。特别是1918年 新青年 四卷六号上刊出的 易卜生专号 翻译介绍了他的 娜拉 、 国民公敌 等作品,恰好与五四的时代精神相吻合,与当时进行的反封建斗争相呼应。这些作家都是来自于西方,但是当时有一位东方的作家,也同样地对中国现代文学尤其是新诗产生过不小的影响,他就是来自于印度的伟大诗人泰戈尔。

1913年,泰戈尔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这是印度也是亚洲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为泰戈尔赢得了强烈的世界声誉。此后,泰戈尔收到了来自世界不同国家的邀请。1915,陈独秀翻译了泰戈尔诺贝尔获奖作品 吉檀迦利 中的四首诗歌,并命名为 赞歌 ,发表在 新青年 上。由此开始了泰戈尔诗歌在中国的传播。就连当时在日本的郭沫若也感受到了泰戈尔的影响。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泰戈尔的作品在中国的影响日渐增强。 小说月报 上曾集中介绍过泰戈尔的作品,由此泰戈尔作品才真正意义上地在中国开始传播。

(一)泰戈尔诗歌在五四时期的译介情况

泰戈尔诗歌在中国的翻译过程,也就是他的诗歌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五四时期,曾经有大量的外国作品通过翻译,得以在中国传播。泰戈尔的诗歌也不例外。外国作品要想在中国传播,首先就要过翻译这一关,这样才能保证其顺利地传播。

泰戈尔的诗歌最早虽然是由陈独秀介绍过来的,但是真正在翻译方面有巨大贡献的是郑振铎。郑振铎从茅盾那里接管 小说月报 开始,就多次集中地翻译了泰戈尔的作品, 他为泰戈尔的作品在中国的推广和普及立下了汗马功劳。 [1](P2)郑振铎 翻译了泰戈尔 飞鸟集 、 园丁集 、 采果集 和 吉檀迦利 等诗集中的大量作品。 当然,除了郑振铎之外,还有很多当时的诗人也曾经翻译过泰戈尔的诗歌。譬如,刘半农曾经在 新青年 上发表了他所翻译的 同情 与 海滨 。此外像李金发、徐志摩、许地山、赵景深等人也翻译过泰戈尔的诗歌。短短几年时间,泰戈尔的诗歌几乎都有了中文译本。据统计,在 小说月报 刊载的翻译来的外国诗歌中印度诗歌居榜首,达135首,而主要的诗人就是泰戈尔[2](P88)。当时文学研究会的主要阵地 小说月报 上还特刊过 泰戈尔专号 。由此可见,大量的泰戈尔诗歌被翻译到国内,并且迅速得到传播,形成了泰戈尔诗歌在五四时期的热潮。

(二)泰戈尔诗歌在五四时期传播的条件五四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都进入了各自的转折点。对于中国现代文学来说也不例外,作为现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新诗,也进入了自身发展的重要阶段。

中国新诗要发展,必须进行改革。虽然诗的改革,古代就已经存在。但是如何让中国的诗歌适应现代化的要求,获得新的生命力又是一个严肃的问题。在五四文学运动之前,就有梁启超提出了 诗界革命 。但是,真正让中国诗歌获得新的发展的却是五四新文学之后的事情。这里我们不得不提外国翻译诗歌的作用。向外国诗歌学习和借鉴是新文学家们积极进行新诗探索的有效途径。翻译外国诗歌的同时,一方面能打破旧体

[2](P92)

[收稿日期]2012-03-04

[作者简介]童敏(1988-),女,安徽合肥人,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2011级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硕士研究生。

2012年4月第30卷第2期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JOURNALOFSOCIALSCIENCEOFJIAMUSIUNIVERSITY

Apr.,2012

Vol.30 No.2

浅论五四时期泰戈尔诗歌在中国的传播

童 敏

(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重庆400715)

[摘 要]1912年到1913年,泰戈尔的欧美之旅以及1913年成为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使得他把独特的东方文化带给世界的同时,也使自己成为一名世界诗人。1924年,泰戈尔应邀来中国讲学,在中国形成了一个 泰戈尔热 的现象。这对中国的现代文学尤其是新诗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文将从诗歌传播学的角度来分析泰戈尔诗歌在五四时期的传播以及由此在中国新诗上产生的深远意义。

[关键词]泰戈尔;五四时期;诗歌传播

[中图分类号]I1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882(2012)02-0086-03一

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中国的文学开始了自身的现代化探索时期,一批有志之士在文学观念以及文学创作实绩上做出了后人难以企及的成绩。五四运动以后,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中国文坛上最明显的现象就是积极地译介外国文学作品。当时的 新青年 杂志上,先后译介过托尔斯泰、莫泊桑、易卜生、屠格涅夫、王尔德、契科夫等外国名家的作品,引起了很大的反响。特别是1918年 新青年 四卷六号上刊出的 易卜生专号 翻译介绍了他的 娜拉 、 国民公敌 等作品,恰好与五四的时代精神相吻合,与当时进行的反封建斗争相呼应。这些作家都是来自于西方,但是当时有一位东方的作家,也同样地对中国现代文学尤其是新诗产生过不小的影响,他就是来自于印度的伟大诗人泰戈尔。

1913年,泰戈尔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这是印度也是亚洲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为泰戈尔赢得了强烈的世界声誉。此后,泰戈尔收到了来自世界不同国家的邀请。1915,陈独秀翻译了泰戈尔诺贝尔获奖作品 吉檀迦利 中的四首诗歌,并命名为 赞歌 ,发表在 新青年 上。由此开始了泰戈尔诗歌在中国的传播。就连当时在日本的郭沫若也感受到了泰戈尔的影响。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泰戈尔的作品在中国的影响日渐增强。 小说月报 上曾集中介绍过泰戈尔的作品,由此泰戈尔作品才真正意义上地在中国开始传播。

(一)泰戈尔诗歌在五四时期的译介情况

泰戈尔诗歌在中国的翻译过程,也就是他的诗歌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五四时期,曾经有大量的外国作品通过翻译,得以在中国传播。泰戈尔的诗歌也不例外。外国作品要想在中国传播,首先就要过翻译这一关,这样才能保证其顺利地传播。

泰戈尔的诗歌最早虽然是由陈独秀介绍过来的,但是真正在翻译方面有巨大贡献的是郑振铎。郑振铎从茅盾那里接管 小说月报 开始,就多次集中地翻译了泰戈尔的作品, 他为泰戈尔的作品在中国的推广和普及立下了汗马功劳。 [1](P2)郑振铎 翻译了泰戈尔 飞鸟集 、 园丁集 、 采果集 和 吉檀迦利 等诗集中的大量作品。 当然,除了郑振铎之外,还有很多当时的诗人也曾经翻译过泰戈尔的诗歌。譬如,刘半农曾经在 新青年 上发表了他所翻译的 同情 与 海滨 。此外像李金发、徐志摩、许地山、赵景深等人也翻译过泰戈尔的诗歌。短短几年时间,泰戈尔的诗歌几乎都有了中文译本。据统计,在 小说月报 刊载的翻译来的外国诗歌中印度诗歌居榜首,达135首,而主要的诗人就是泰戈尔[2](P88)。当时文学研究会的主要阵地 小说月报 上还特刊过 泰戈尔专号 。由此可见,大量的泰戈尔诗歌被翻译到国内,并且迅速得到传播,形成了泰戈尔诗歌在五四时期的热潮。

(二)泰戈尔诗歌在五四时期传播的条件五四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都进入了各自的转折点。对于中国现代文学来说也不例外,作为现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新诗,也进入了自身发展的重要阶段。

中国新诗要发展,必须进行改革。虽然诗的改革,古代就已经存在。但是如何让中国的诗歌适应现代化的要求,获得新的生命力又是一个严肃的问题。在五四文学运动之前,就有梁启超提出了 诗界革命 。但是,真正让中国诗歌获得新的发展的却是五四新文学之后的事情。这里我们不得不提外国翻译诗歌的作用。向外国诗歌学习和借鉴是新文学家们积极进行新诗探索的有效途径。翻译外国诗歌的同时,一方面能打破旧体

[2](P92)

[收稿日期]2012-03-04

[作者简介]童敏(1988-),女,安徽合肥人,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2011级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硕士研究生。


相关文章

  • 对于泰戈尔--论文
  • 简介 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是一位印度诗人.文学家.作家,艺术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1913年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印度人(也是首个亚洲人).他与黎巴嫩诗人纪·哈·纪伯伦齐名,并称为"站在东西方 ...查看


  • 后殖民语境下印度英语小说的创作特点及影响
  • 后殖民语境下印度英语小说的创作特点及影响 18世纪下半叶,在英国征服印度后,英语逐渐成为印度上层的通用语言,由此产生了印度英语文学,即印度人用英语创作的文学.它的读者主要是知识分子阶层.它的第一个散文作家拉姆.莫汉.拉伊(1774-1833 ...查看


  • 两颗惺惺相惜的中印诗心(浅论泰戈尔爱的思想对徐志摩的影响)
  • 两颗惺惺相惜的中印诗心 --浅论泰戈尔爱的思想对徐志摩的影响 摘要: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是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印度伟大的诗人和作家,也是中国人民的伟大朋友.1913年凭借<吉檀迦利>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对徐志摩产生 ...查看


  • [孩童之道]教案
  • 文本解读 一.整体感知 <孩童之道>是一首散文诗,让我们感受到母子情深,感受到母子之爱,那么一 种亲昵,那么一种亲热,塑造了一个迷人的儿童世界. 本诗选自<新月集>,这是泰戈尔一部著名的儿童散文诗集,诗集问世之后,泰 ...查看


  • 关于徐志摩
  • 首先,与他当时所处的生活环境有关,是他生活的康桥的环境触发了他的诗兴,点燃起他的创作欲念的.他说:"我在康桥的日子,可真幸福,深怕这辈子再也得不到那样甜蜜的洗礼"(<吸烟与文化>).因此,这时期,他创作了象& ...查看


  •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中国古代文学 先秦部分 从原始歌谣探讨原始艺术的基本特征 <楚词>的神话学价值研究 创世神话初论 中国和古希腊洪水神话的一些母题比较 试论神话中的幻想 <诗经>中的爱情诗综论 &l ...查看


  • 泰戈尔诗歌的抒情特征
  • 泰戈尔诗歌的抒情特征 摘要:泰戈尔是印度著名抒情诗人,他的诗歌凭借着独特的抒情方式获得了印度以至全世界人民的喜爱.抒情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抒情与时代精神紧密结合是泰戈尔诗歌的抒情特征 关键词:抒情:现实生活:时代精神 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是 ...查看


  • 学年论文题目
  • 学年论文题目 转载自: 张玲 转载于:2010-12-08 15:14 | 分类:个人日记 阅读:(1) 评论:(0) 文学类(现当代文学方向)学年论文选题 1.王安忆都市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及其文化表征. 2.当代"女性诗歌&quo ...查看


  • 二十世纪世界华文诗坛的弄潮儿
  • 作者:周棉 河北师院学报:社科版 1997年06期 一.序论 在本世纪即将结束之际,研讨华文诗歌的历史.现状和发展,无疑是有意义的.这不仅是对以往的华文诗歌作一次历史性的总结,更重要的是为21世纪华文诗歌的新发展作准备.这使笔者想到本世纪以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