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几何奥数

初中数学竞赛专题选讲

中位线

一、内容提要

1. 三角形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梯形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

2. 中位线性质定理的结论,兼有位置和大小关系,可以用它判定平行,计

算线段的长度,确定线段的和、差、倍关系。

3. 运用中位线性质的关键是从出现的线段中点,找到三角形或梯形,包括

作出辅助线。

4. 中位线性质定理,常与它的逆定理结合起来用。它的逆定理就是平行线

截比例线段定理及推论,

①一组平行线在一直线上截得相等线段,在其他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

②经过三角形一边中点而平行于另一边的直线,必平分第三边

③经过梯形一腰中点而平行于两底的直线,必平分另一腰

5. 有关线段中点的其他定理还有:

①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②等腰三角形底边中线和底上的高,顶角平分线互相重合

③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④线段中垂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

因此如何发挥中点作用必须全面考虑。

二、例题

例1. 已知:△ABC 中,分别以AB 、AC 为斜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BM

和CAN ,P 是BC 的中点。求证:PM =PN

(1991年泉州市初二数学双基赛题)

证明:作ME ⊥AB ,NF ⊥AC ,垂足E ,F

∵△ABM 、△CAN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AE =EB =ME ,AF =FC =NF ,

根据三角形中位线性质

PE =11AC =NF ,PF =AB =ME P 22

PE ∥AC ,PF ∥AB

∴∠PEB =∠BAC =∠PFC 即∠PEM =∠PFN

∴△PEM ≌△PFN ∴PM =PN

例2. 已知△ABC 中,AB =10,AC =7,AD 是角平分线,CM ⊥AD 于M ,

且N 是BC 的中点。求MN 的长。

分析:N 是BC 的中点,若M 是另一边中点,

则可运用中位线的性质求MN 的长, 根据轴称性质作出△AMC 的全等三角形即可。 辅助线是:延长CM 交AB 于E (证明略) N 例3. 求证梯形对角线的中点连线平行于两底,且等于两底差的一半。

已知:梯形ABCD 中,AB ∥CD ,M 、N 分别是AC 、BD 的中点

求证:MN ∥AB ∥CD ,MN =1(AB -CD ) 2

分析一:∵M 是AC 中点,构造一个三角形,使N 为另一边中点,以便运

用中位线的性质。

∴连结CN 并延长交AB 于E (如图1)证△BNE ≌△DNC 可得N 是CE 的

中点。(证明略)

分析二:图2与图1思路一样。

分析三:直接选择△ABC ,取BC 中点P 连结MP 和NP ,证明M ,N ,P

三点在同一直线上,方法也是运用中位线的性质。

例4. 如图已知:△ABC 中,AD 是角平分线,BE =CF ,M 、N 分别是

BC 和EF 的中点

求证:MN ∥AD

证明一:连结EC ,取EC 的中点P ,连结PM 、PN

MP ∥AB ,MP =11AB ,NP ∥AC ,NP =AC 22

C ∵BE =CF ,∴MP =NP 180-∠MPN ∴∠3=∠4= 2 ∠MPN +∠BAC =180(两边分平行的两个角相等或互补)

180 -∠MPN ∴∠1=∠2=, ∠2=∠3 2

∴NP ∥AC ∴MN ∥AD

证明二:连结并延长EM 到G ,使MG =ME 连结CG ,FG

则MN ∥FG ,△MCG ≌△MBE ∴CG =BE =CF ∠B =∠BCG

∴AB ∥CG ,∠BAC +∠FCG =180

∠CAD = C 1 (180-∠FCG ) 21 ∠CFG =

(180-∠FCG )=∠CAD 2 ∴ MN ∥AD

例5. 已知:△ABC 中,AB =AC ,AD 是高,CE 是角平分线,EF ⊥BC

于F ,GE ⊥CE 交CB 的延长线于G

1 求证:FD =CG 4

证明要点是:延长GE 交AC 于H , 可证E 是GH 的中点

过点E 作EM ∥GC 交HC 于M ,

1则M 是HC 的中点,EM ∥GC ,EM =GC 2

11由矩形EFDO 可得FD =EO =EM =GC 24

三、练习 1. 已知E 、F 、G 、H 是四边形ABCD 各边的中点

则①四边形EFGH 是_____形 ②当AC =BD 时,四边形EFGH 是___形 ③当AC ⊥BD 时,四边形EFGH 是__形 ④当AC 和BD ________时,四边形EFGH 是正方形形。

2. 求证:梯形两底中点连线小于两边和的一半。

3. 已知AD 是锐角三角形ABC 的高,E ,F ,G 分别是边BC ,CA ,AB 的中

点,证明顺次连结E ,F ,G ,H 所成的四边形是等腰梯形。

4. 已知:经过△ABC 顶点A 任作一直线a, 过B ,C 两点作直线a 的垂线段

,,BB 和CC ,设M 是BC 的中点,

,,求证:MB =MC

5. 如图已知△ABC 中,AD =BE ,DM ∥EN ∥BC

求证BC =DM +EN

6. 如图已知:从平行四边形ABCD 的各顶点向形外任一直线a 作垂线段AE ,

BF ,CG ,DH 。

求证AE +CG =BF +DH

7. 如图已知D 是AB 的中点,F 是DE 的中点,

求证BC =2CE

a E C

8. 平行四边形ABCD 中,M ,N 分别是BC 、CD 的中点,求证AC 平分MN

9. 已知△ABC 中,D 是边BC 上的任一点,M ,N ,P ,Q 分别是BC ,AD ,

AC ,MN 的中点,求证直线PQ 平分BD 。

10. 等腰梯形ABCD 中,AB ∥CD ,AD =BC ,点O 是AC 和BD 的交点,

∠AOB =60,P ,Q ,R 分别是AO ,BC ,DO 的中点,求证△PQR 是等边

三角形。

B D C B 11. 已知:△ABC 中,AD 是高,AE 是中线,且AD ,AE 三等分∠BAC ,

求证:△ABC 是Rt △。

12. 已知:在锐角三角形ABC 中,高AD 和中线BE 相交于O ,

∠BOD =60,求证AD =BE 13. 如图 已知:四边形ABCD 中,AD =BC , 点E 、F 分别是AB 、CD 的中点,MN ⊥EF N 求证:∠DMN =∠CNM E

练习题参考答案

1. ①平行四边形②菱形③矩形④相等且互相垂直

2. 取一条对角线的中点,利用三角形两边差小于第三边

3. DG =EF =

4.

5.

6.

7.

8.

9. 1AB 2,,过点M 作a 的垂线, 必平分B C ,△ABC 的中位线也是梯形BCD D 中位线 同上,有公共中位线 取BC 中点G ,连结DG 连结BD 交AC 于O ,易证四边形MCNO 是平行四边形 证四边形MPNS 是平行四边形

10. ∵△COD 是等边三角形,CR ⊥DO ,RQ =

11. 作EF ⊥AC ,EF =ED =1BC ,…… 21 EC ,∠C =30,…… 2

12. 作EF ⊥BC 于F ,AD ,BE 都等于2EF

13. 过AC 的中点O 作MN 的平行线,则OE =OF ,……

初中数学竞赛专题选讲

中位线

一、内容提要

1. 三角形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梯形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

2. 中位线性质定理的结论,兼有位置和大小关系,可以用它判定平行,计

算线段的长度,确定线段的和、差、倍关系。

3. 运用中位线性质的关键是从出现的线段中点,找到三角形或梯形,包括

作出辅助线。

4. 中位线性质定理,常与它的逆定理结合起来用。它的逆定理就是平行线

截比例线段定理及推论,

①一组平行线在一直线上截得相等线段,在其他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

②经过三角形一边中点而平行于另一边的直线,必平分第三边

③经过梯形一腰中点而平行于两底的直线,必平分另一腰

5. 有关线段中点的其他定理还有:

①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②等腰三角形底边中线和底上的高,顶角平分线互相重合

③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④线段中垂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

因此如何发挥中点作用必须全面考虑。

二、例题

例1. 已知:△ABC 中,分别以AB 、AC 为斜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BM

和CAN ,P 是BC 的中点。求证:PM =PN

(1991年泉州市初二数学双基赛题)

证明:作ME ⊥AB ,NF ⊥AC ,垂足E ,F

∵△ABM 、△CAN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AE =EB =ME ,AF =FC =NF ,

根据三角形中位线性质

PE =11AC =NF ,PF =AB =ME P 22

PE ∥AC ,PF ∥AB

∴∠PEB =∠BAC =∠PFC 即∠PEM =∠PFN

∴△PEM ≌△PFN ∴PM =PN

例2. 已知△ABC 中,AB =10,AC =7,AD 是角平分线,CM ⊥AD 于M ,

且N 是BC 的中点。求MN 的长。

分析:N 是BC 的中点,若M 是另一边中点,

则可运用中位线的性质求MN 的长, 根据轴称性质作出△AMC 的全等三角形即可。 辅助线是:延长CM 交AB 于E (证明略) N 例3. 求证梯形对角线的中点连线平行于两底,且等于两底差的一半。

已知:梯形ABCD 中,AB ∥CD ,M 、N 分别是AC 、BD 的中点

求证:MN ∥AB ∥CD ,MN =1(AB -CD ) 2

分析一:∵M 是AC 中点,构造一个三角形,使N 为另一边中点,以便运

用中位线的性质。

∴连结CN 并延长交AB 于E (如图1)证△BNE ≌△DNC 可得N 是CE 的

中点。(证明略)

分析二:图2与图1思路一样。

分析三:直接选择△ABC ,取BC 中点P 连结MP 和NP ,证明M ,N ,P

三点在同一直线上,方法也是运用中位线的性质。

例4. 如图已知:△ABC 中,AD 是角平分线,BE =CF ,M 、N 分别是

BC 和EF 的中点

求证:MN ∥AD

证明一:连结EC ,取EC 的中点P ,连结PM 、PN

MP ∥AB ,MP =11AB ,NP ∥AC ,NP =AC 22

C ∵BE =CF ,∴MP =NP 180-∠MPN ∴∠3=∠4= 2 ∠MPN +∠BAC =180(两边分平行的两个角相等或互补)

180 -∠MPN ∴∠1=∠2=, ∠2=∠3 2

∴NP ∥AC ∴MN ∥AD

证明二:连结并延长EM 到G ,使MG =ME 连结CG ,FG

则MN ∥FG ,△MCG ≌△MBE ∴CG =BE =CF ∠B =∠BCG

∴AB ∥CG ,∠BAC +∠FCG =180

∠CAD = C 1 (180-∠FCG ) 21 ∠CFG =

(180-∠FCG )=∠CAD 2 ∴ MN ∥AD

例5. 已知:△ABC 中,AB =AC ,AD 是高,CE 是角平分线,EF ⊥BC

于F ,GE ⊥CE 交CB 的延长线于G

1 求证:FD =CG 4

证明要点是:延长GE 交AC 于H , 可证E 是GH 的中点

过点E 作EM ∥GC 交HC 于M ,

1则M 是HC 的中点,EM ∥GC ,EM =GC 2

11由矩形EFDO 可得FD =EO =EM =GC 24

三、练习 1. 已知E 、F 、G 、H 是四边形ABCD 各边的中点

则①四边形EFGH 是_____形 ②当AC =BD 时,四边形EFGH 是___形 ③当AC ⊥BD 时,四边形EFGH 是__形 ④当AC 和BD ________时,四边形EFGH 是正方形形。

2. 求证:梯形两底中点连线小于两边和的一半。

3. 已知AD 是锐角三角形ABC 的高,E ,F ,G 分别是边BC ,CA ,AB 的中

点,证明顺次连结E ,F ,G ,H 所成的四边形是等腰梯形。

4. 已知:经过△ABC 顶点A 任作一直线a, 过B ,C 两点作直线a 的垂线段

,,BB 和CC ,设M 是BC 的中点,

,,求证:MB =MC

5. 如图已知△ABC 中,AD =BE ,DM ∥EN ∥BC

求证BC =DM +EN

6. 如图已知:从平行四边形ABCD 的各顶点向形外任一直线a 作垂线段AE ,

BF ,CG ,DH 。

求证AE +CG =BF +DH

7. 如图已知D 是AB 的中点,F 是DE 的中点,

求证BC =2CE

a E C

8. 平行四边形ABCD 中,M ,N 分别是BC 、CD 的中点,求证AC 平分MN

9. 已知△ABC 中,D 是边BC 上的任一点,M ,N ,P ,Q 分别是BC ,AD ,

AC ,MN 的中点,求证直线PQ 平分BD 。

10. 等腰梯形ABCD 中,AB ∥CD ,AD =BC ,点O 是AC 和BD 的交点,

∠AOB =60,P ,Q ,R 分别是AO ,BC ,DO 的中点,求证△PQR 是等边

三角形。

B D C B 11. 已知:△ABC 中,AD 是高,AE 是中线,且AD ,AE 三等分∠BAC ,

求证:△ABC 是Rt △。

12. 已知:在锐角三角形ABC 中,高AD 和中线BE 相交于O ,

∠BOD =60,求证AD =BE 13. 如图 已知:四边形ABCD 中,AD =BC , 点E 、F 分别是AB 、CD 的中点,MN ⊥EF N 求证:∠DMN =∠CNM E

练习题参考答案

1. ①平行四边形②菱形③矩形④相等且互相垂直

2. 取一条对角线的中点,利用三角形两边差小于第三边

3. DG =EF =

4.

5.

6.

7.

8.

9. 1AB 2,,过点M 作a 的垂线, 必平分B C ,△ABC 的中位线也是梯形BCD D 中位线 同上,有公共中位线 取BC 中点G ,连结DG 连结BD 交AC 于O ,易证四边形MCNO 是平行四边形 证四边形MPNS 是平行四边形

10. ∵△COD 是等边三角形,CR ⊥DO ,RQ =

11. 作EF ⊥AC ,EF =ED =1BC ,…… 21 EC ,∠C =30,…… 2

12. 作EF ⊥BC 于F ,AD ,BE 都等于2EF

13. 过AC 的中点O 作MN 的平行线,则OE =OF ,……


相关文章

  • 奥数的一些相关问题
  • [学习篇] 奥数学什么,奥数杯赛有哪些,对学习奥数的几点建议 1. 什么是奥数? "奥数"是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简称.1934年和1935年,前苏联开始在列宁格勒和莫斯科举办中学数学竞赛,并冠以数学奥林匹克的名称,1959 ...查看


  • 提高孩子的作文水平的方法
  • 一年级下学期家长会 小学尖子生和普通学生上初中后的惊人对比,惊讶! 有句话叫三岁看老, 也有句话叫:小学不努力初中徒伤悲. 小学成绩不同的孩子进入初中后会有什么不同呢? (当然这个对比不能体现个别现象,只能体现大多情况.大家切勿死抠文字字眼 ...查看


  • 奥数课程简介
  • 课程体系:小学奥数十二级课程体系介绍 小学部 2012-10-11 19:42:46 数学--学而思奥数十二级课程体系 经典课程 年级 对应级别 对应课程 解决问题 免费试听 一级(上) 暑期班 一年级暑期班是整个奥数十二级体系的开始.通过 ...查看


  • 初中奥数系列:12.2.3梅涅劳斯定理和塞瓦定理.题库学生版
  • 奥数精品 梅涅劳斯定理和塞瓦定理 中考要求 知识点睛 一.比例的基本性质 1) 2) 3) 4) 5) 6) 7) a c =⇔ad =bc , 这一性质称为比例的基本性质, 由它可推出许多比例形式; b d a c b d =⇔=(反比定 ...查看


  • 限时训练6
  •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16全国新课标卷2)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吴文俊的数学世界 吴文俊小学时成绩平平,也没有显示出独特的数学才华,初中时数学甚至 ...查看


  • 六年级奥数题
  • 2011-02-18图形面积(六年级奥数题及答案) 1.有10张扑克牌,点数分别为1,2,3, ,9,10.从中任意取出若干张牌,为了使其中必有几张牌的点数之和等于15,问最少要取多少张牌? 2.在三角形ABC中,点E是BC边上的中点,点F ...查看


  • 初中数学中奥数教学的利与弊
  • 初中数学中奥数教学的利与弊 王 闻 221300) (邳州市燕子埠中学,江苏邳州 摘要:近年来,奥数的存在意义一直是争论的焦点.本文首先分析了初中数学奥数存在的意义,并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探讨了初中数学奥数教学的利与弊:其次分析了初中数学奥数的 ...查看


  • 奥数题库|小学三年级奥数练习题集锦
  • 速算与巧算 巧算速算一般都是通过凑整法或者其他方法使复杂的计算变得简单明了,从而提...[巧算] [凑整法] ·三年级奥数试题及答案:速算与巧算 ·三年级奥数试题及答案:速算与巧算 上楼梯问题 爬楼梯问题的解题规律是:所走的台阶数=每层楼梯 ...查看


  • 小学奥数之几何曲线型
  • 曲线型 基础知识: 一.圆与扇形的相关公式 二.跟曲线有关的图形 1.扇形 2.弓形 3.弯角 4.谷子 三.勾股定理与弦图 四.常用的求面积方法有 平移法 割补法 方法 旋转法 对称法 找特殊点法 差不变原理 原理 容斥原理 勾股定理 例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