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

地理必修二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

一、 人口的自然增长

1、10年来人口增长

历史时期 人类的生产劳动 人口数量和增长情况 人口变化的原因

农业革命之前 主要从事采集和狩猎 人口数量化少,增长缓慢 人们获取食物的能力低,抵御疾病和灾难水平差,死亡率高

农业革命至工业革命期间 利用简单的工具从事农业活动 人口数量增多,增长速度加快 耕作和灌溉技术发展,食物供应变得稳定而可靠,死亡率下降

工业革命以后 工业生产活动迅速扩大和发展 人口数量继续增加,增长速度更加迅猛 用科学技术武装起来的人类不断壮大着改造自然的能力,人们能获得充足的食物和完善的医疗服务,死亡率降低

2、人口自然增长最根本因素:生产力水平的高低

决定因素: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差异

自然增长率水平 人口增长特点及成因 今后变化趋势

发达国家 保持较低水平 受生育观念、生活质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增长缓慢 今后几十年,人口数量将比较稳定,一些国家还会逐渐减少

发展中国家 水平较高 由于政治独立,民族经济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进步,死亡率下降,人口增长很快 采取了控制人口的措施,人口增长速度将趋缓,但人口数量还将增加

中国 水平较低 增长缓慢 人口基数大

4、人口的发展一定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环境的承载力相适应。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5、人口增长模式与相应人口问题

人口增长 人口问题

历 原始低增长阶段——“高高低”模式——原始型 人口增长过快

史 加速增长阶段———“高低高”模式——传统型——————儿童比重过大

轨 增长减缓阶段—— 人口增长缓慢

迹 低速增长阶段——“低低低”模式——现代型———————人口老龄化

6、影响人口模式转变的因素: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自然环境、社会福利、文化观念

7、为什么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尚未进入现代型?生产力水平低、城市化水平低、社会制度。

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

一、 人口的迁移

1、 人口迁移就是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人口迁移三要素:居住地变更、时间上长期性(1年以上)、市空间位置变化是否跨越行政界限

2、 不同时期的国际人口迁移

时期 特点 迁出地区 迁入地区 原因 意义

19世纪以前 以集团型、大批量移民为主 旧大陆(亚非欧) 美洲、大洋洲等新大陆 欧洲殖民主义扩张、新大陆的开发 在客观上开发了新大陆,传播了工业文明,也改变了人种的空间分布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人口增加 拉丁美洲、亚洲、非洲等 西欧、北美、西亚、北非 迁入地区经济发展快 调整了劳动力空间分布不均

3、 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人口迁移和人口数量增减。

4、 不同时期的国内人口迁移

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脆弱;战争频繁;自然灾害;政府组织“屯垦戍边” 时代 影响因素 迁移特点 流向

古代 深受统治者及其行政力量的束缚;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脆弱;战争频繁;自然灾害;政府组织“屯垦戍边” 大批迁入 迁往自然条件较好的地区

当代 性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 受国家政治政策影响大

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有计划、有组织 东部——西北和东北

沿海——内陆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 国家改革开放政策

经济因素起主导作用 (改革开放政策) 迁移流量大,流向改变 西部——东部沿海城市和工矿区

农村——城市

5、 我国人口迁移的意义: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短缺;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异。

6、 人口迁移效应

对迁入地区 积极 提供廉价劳动力,节约教育费用,促进迁入地经济发展 消极 造成不安定因素,加剧人地矛盾

对迁出地区 积极 缓解人地矛盾,改善环境,增加收入(外汇),加强与经济发达地区经济、社会文化交流

消极 人才外流

其它效应 改变人口分布,人口结构;促进民族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人口群体基因交流和融合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主要因素:一是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二是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

——经济因素、生态环境、政治因素、社会变革、宗教、个人动机和需求 在某种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促使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

2、美国

1)促使美国成为移民国家的因素:

①新大陆为开发,需要大量劳动力

②15—16世纪,欧洲圈地运动,失业工人和破产农民为了追求更好的经济待遇迁往美洲

③新航线开辟,为人们顺利迁移扫清障碍

④殖民扩张,掠夺美洲资源财富

2)美国国内人口迁移

时期 迁移的原因 迁移流量

19世纪中期 南北战争——政治 人口大规模西移

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经济 由乡村流入城市

20世纪20年代到60年代 农业危机、自然灾害——经济、生态环境 南部人口迁往北部和西部

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 东北老工业基地环境恶化,西部、南部有新资源、新兴工业的阳光地带——经济、生态环境、个人动机需求 由东北部迁往南部和西部 70年代以后 城市环境改善和老工业区经济重建(经济、生态环境) 人口向老工业区和城市回流

第三节 人口的合理容量

一、 环境承载力

1、 环境承载力,只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人口数量是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

2、 环境人口容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在报政府和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3、 环境人口容量的各因素之间的关系

科技发展水平——————决定开发数量 资源————环境人口容量 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决定消耗数量

最主要因素:在各因素中,科技发展水平与华努境人口容量成正相关关系,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关系,资源与环境人口容量成正相关关系。

4、 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和相对稳定性。

二、人口合理容量

1、人口合理容量: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俄人口数量。——一个理想的、难以确定精确数值的“虚数”。

2、意义:对于制定一个地区或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又总要意义,进而影响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3、对整个世界来说

(1)国际社会要倡导各国政府,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要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规模之内。

(2)建立公平的秩序,保证大多数人拥有不断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平等权利。

(3)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制定本地区持续发展战略,既保持良好生态平衡,又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 第一节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一、 城市形态

城市形态 团块状 组团状 条带状或放射状

影响因素 市中心吸引作用

平原地区 城市用地限制或河流阻隔、规划控制等

山地、河流阻隔 沿交通线分布或受地形限制

河谷地区

地域形态 各组成部分比较集中,连成一片 城市由几片组成,每篇就近组织各自的生产生活,各片互不相连 城市地域沿主要交通干线或地形区延伸

主要优点 便于集中设置比较完善的基础设施,各种设施利用率高,方便生活,便于管理,节省投资 便于城市扩大规模,有利于保护城市环境 城市各部分接近郊区,亲近自然

主要缺点 易造成城市污染 用地分散,各片联系不方便,市政建设投资大 城市交通主要集中于一方向,且运距长

城市距离 成都、合肥、华盛顿 重庆、上海浦东新区 洛阳、西宁、宜昌、兰州、延安

二、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1、功能分区:城市各项经济活动相互间发生空间竞争,导致同类活动在空间上高度集中。

2、划分: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市政与公共服务区、工业区、交通和仓储区、风景与城市绿地、特殊功能区等

3、中心商务区(纽约的CBD ——曼哈顿)特征:

①中心商务区是城市经济活动最繁忙的地方 ②人口数量的昼夜差别大 ③建筑物高大稠密 ④中心商务区内部存在明显的分区

5、 三种基本城市地域功能分区

功能分区 形态 特征 位置

商业区 占地面积小、呈点状或条状 经济活动最繁忙;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大,建筑物高大稠密;内部有明显分区 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街角路口

工业区 集聚成片 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并趋向域沿主要交通干线 市区外缘,交通干线两侧

住宅区 占地面积大,是城市主要功能分区,工业化后出现分化 建筑质量上,高级于低级住宅分化;位置上,高于于低级住宅分区背向发展 高级 城市外缘与高坡、文化区联系

低级 内城与低地、工业区联系

三、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1、在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构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也叫做城市地域结构。

2、城市地域结构模式:

结构模式 特点 成因 举例

同心圆模式 城市形态集中紧凑,城市功能区为少市中心呈同心圆状 平原地形,城市各功能区经过不断侵入和迁移,冲同心圆状自核心向外扩展 成都

扇形模式 城市各功能区呈扇状向外扩展 交通(各功能区沿交通线延伸) 沈阳

多核心模式 城市并非依托单一核心发展,而是围绕着几个核心形成中心商务区、批发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和郊区,以及相对独立的卫星城等多功能区,并由他们共同组成城市地域 随着城市不断扩展,原有市中心地价高、交通和居住拥挤等原因,在远离市中心的郊区出现新核心,同时也受河流、地形等因素影响 淄博

3、影响因素:

主要因素:经济因素——取决于各功能分区付租能力,地租水平高低(交通通达度、距市中心远近)

历史文化(北京市)、种族宗教(黑人区)、建筑设计(欧洲中世纪城市绕教堂布局)、自然条件(城市高坡和低地)、行政因素

第二节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一、 城市的不同等级

1、 城市等级划分标准:以城市人口规模来划分

特大城市——100万人口以上 大城市——50-100万人口 中等城市——20-50万人口 小城市——20万人口以下

2、 不同等级城市服务范围和种类不同,大城市提供服务种类多,级别高,服务范围相对较大。

3、 影响城市服务范围的因素:

影响因素 影响 表现

资源条件 位于资源丰富地区的城市,能够获得支撑城市进一步发展的资源条件 为城市提供丰富物质条件、丰富劳动力条件、丰富城市用地

交通条件 位于交通枢纽上的城市,能够通过便利的交通为更远的居民提供服务,使其服务范围扩大 铁路枢纽城市、公路枢纽城市、港口城市等

人口条件 城市为服务区内居民提供货物和服务,服务人口要达到一定规模 位于人口稠密地区的城市服务范围相对较小;相反,位于人口稀少地区的城市服务范围相对较大

二、德国南部城市等级体系的启示

1、同一区域内,不同级别的城市空间组合,就够成立一个地区的城市等级体系。

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层层嵌套。

3、不同等级城市数目、相互距离、服务范围、城市职能的关系:“高少远大多,低多近小少,大的嵌套小”(城市等级高,城市树木烧,相互距离远,服务范围大,城市功能多;城市等级低,城市数目多,相互距离近,服务范围小,城市职能少。不同等级城市服务范围层层嵌套,大的嵌套小的。)

4、中心地理论:

(1)一个中心地的服务范围围绕中心地呈六边形。

(2)是市场原则的作用

(3)高一级中心地服务范围相当三个低一级中心地服务范围。

第三节 城市化

一、 什么是城市化

1、 人口向城镇聚集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就是城市化。

2、 城市化的标志:

①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持续上升

② 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

③ 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3、 城市发展的动力:社会经济发展——主要动力

(1) 推力:哪些是的人群里开向村的因素。(农村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农村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农村受自然灾害影响大)

(2) 拉力:吸引人群来城市的因素。(城市就业机会多;城市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设施齐全;城市交通便捷。

4、 一个国家城市化水平的衡量指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来表示,它体现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5、 城市化的意义:人口转变、产业结构变化、工业的发展、科技的发展、缩小城市与乡村距离,文化、思想、观念、生活方式渐趋同。

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1、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城市化发展阶段 特征 出现问题 发展新趋势 出现的国家和地区

初期阶段 城市化水平较低、发展较慢 问题极少,处于城市化低水平时期 发展中国家

加速阶段 人口和产业向城市迅速聚集,城市化推进很快 出现了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 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

后期阶段 城市化水平比较高,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趋缓甚至停滞 中心区表现出衰落迹象 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发达国家

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差异

国家类型 起步时间 目前速度 城市化水平 城市人口比重 所处阶段 原因 发达国家 早

(英国最早18世纪中叶)

趋缓(停滞)

高(70%以上)

后期成熟阶段 资本主义发展较早,农业现代化发展,大批农业劳动力向城市移动

发展中国家 晚

(20世纪中叶) 速度加快 低 低(不到40%) 初期和中期加速阶段 民族独立运动胜利经济迅速发展

4、 郊区城市化: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和产业向郊区扩散的过程。 逆城市化:由于城市人口高度集聚,导致市区过度拥挤、环境恶化、用地紧张、生活质量下降

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影响的表现: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质量下降;对水循环的影响;对气候的影响。

2、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解决城市环境问题主要措施:1)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分散大城市职能,建设新区和卫星城,努力推进郊区城市化,以缓解城市中心区的压力;2)对城市进行合理规划,加强对城市的管理,妥善处理好城市个功能分区的关系。

4、降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影响的途径:一方面在城市建设中,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各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是城市景观尽可能与山河湖植被等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建立一种良性循环。

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农业: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以获得所需要的产品。

第一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

一、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1、 农业的生产特点:地域性、周期性、季节性

2、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区位含义 绝对区位 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

相对区位 农业与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各因素的相联系 区位因素 自然环境因素 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

社会环境因素 市场、科技、交通运输、政策、劳动力、机械、生产习惯等 区位选择 方法 综合考虑各区位因素,因地因时制宜,采取合理的生产经营方式 实质 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

区位变化因素 差异 自然因素比较稳定,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较快

影响 由于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某个区位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区位因素的变化,尤其是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对自然环境影响很大,进而对农业区位选择影响也很大

3、 泰国美南河平原的水稻种植&澳大利亚牧场

地区 泰国美南河平原 澳大利亚南部

区位条件 自然条件

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河网稠密,水源充足,是以水稻种植 气候温暖,地形开阔平坦,土壤肥沃,灌溉便利,是与小麦种植和放牧 社会经济条件 人多地少,劳动力冲足,粮食需求量大,机械化和现代科技水平低 地广人稀,交通便利,机械化和科技水平较高

生产状况

农业景观 水田广布 牧场和麦地广阔

农业结构 种植业为主 种植业和畜牧业并重

经营方式 小农经济 大规模家庭农产

产品用途 自己农业 商品农业

地域类型 水稻种植业 混合农业

4、 影响农业区位选择主要因素

农业区位因素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自然因素 气候 光热条件与农作物种类分不、浮肿制度和产量的关系最为密切,不同生物的生产条件需求的水份条件不同 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择适当的农作物品种、耕作制度

地形 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层深厚,适合发展种植业;山地是以发展林牧业;山地自然条件的垂直分异使农作物的分布随海拔有所不同 坡度大于25度的上帝不得发展种植业,宜发展牧业或林业;平原地区是以发展种植业

土壤 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的土壤适宜生长的作物不同 根据不同的土壤类型,发展是以生长的农作物

社会经济因素 市场 市场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关注市场东带,发展市场需求量大的农作物品种

交通运输 发展商品农业必须有快捷便利的交通 园艺业乳畜业等应布局在交通运输方便的地方

政府政策 政府制定相应措施,直接干涉农业生产 相应政府决策,在省府规定范围内发展农业生产

机械 农业机械化可以解放劳动力,特高劳动生产率 地广人稀地区发展商品农业以机械化为基础

劳动力 劳动力数量和素质影响农业生产的类型和经营方式 劳动力丰富的地区可以精耕细作,集约经营

二、农业地约的形成

1、农业地域:在一定地域和一定历史发展阶段,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自然条件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

标志:统一农业地域内,生产条件、结构、经营方式、发展方向等具有相同特点。

农业地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

2、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特点

项目 特点

生产结构 种植业和畜牧业结合

经营方式 多为家庭农场经营,生产规模大

科技应用 普遍应用现代科技(划区放牧、种植优质牧草、轮作)

农业专业化 专业化程度高

地域化 坚持“土-草-畜-市场”的混合农业模式,东南部墨累-大令彭蒂是典型的小麦-牧羊地区世界主要小麦、畜产品基地

第二节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一、 季风水田农业

1、 主要分布地区:东亚、东南亚、南亚季风区,东南亚热带雨林区

2、 亚洲季风水田农业的形成和分布

区位因素 区位优势

自然因素 气候 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区,全年高温或夏季高温热量充足;大部分集中在年降水量800毫米以上地区,降水充沛,雨热同期,水源充足,灌溉便利

地形 主要集中在平原、盆地丘陵地区,地形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社会经济因素 劳动力 水稻种植生产过程复杂,劳动强度大,需要劳动力多,东亚、东南亚和南亚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人均耕地 亚洲主要水稻种植业人口稠密,人均耕地少,水稻单位面积产量高,种植水稻可以缓解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和对粮食的需求

生产习惯 东亚、东南亚和南亚水稻种植历史悠久,种植水稻的传统经验丰富 食物偏好 稻米是当地人们喜爱的主要粮食

3、 季风区水稻种植业的主要特点成因及发展措施

特点 成因 发展措施

小农经营 以家庭经营为主,人均耕地少,每户耕种的田地很少 适度规模经营

单产高、商品率低 精耕细作,使单产高,但由于生产规模小,人口多,所产稻谷以自己为主 控制人口数量

机械化和科技水平

第一章 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 第一节 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 人口增长 自然增长: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高则出生人口多(×)

机械增长:人口迁移

1、世界人口增长特点 总趋势:持续增长

特点:阶段性 工业革命以前:缓慢增长

工业革命以后:增长加速,二战后:快速增长

对人口增长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生产力的发展。

2、人口增长的五个阶段和金字塔(5页图1-1-3):

人口增长的转变从死亡率下降开始,出生率的下降使迅速增长的势头得以遏制,最后实现零增长。

人口自然增长率(‰)

15

10

5

① ② ③ ④ 时间

3、近代人口增长模式及特点

模式 特点 分布 举例 利 弊

高低高模式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初期人口再生产模式 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肯尼亚 人口增长快,劳动力充足 人口年轻化,物质资料需求量大,资源短缺,环境、就业、住房压力大

三低模式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发达国家 英国、日本、德国(负增长)、新加坡、中国 克服了人口增长过多、过快的问题 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国防兵力不足,养老费用增加,年轻人负担重

过渡模式 过渡 接近或已达到发达国家水平的发展中国家 土耳其、阿根廷 ————————

[探索]中国与欧洲人口增长的比较:出生率:中国>欧洲,死亡率:欧洲>中国(原因,欧洲人口老龄化),欧洲后期出现负增长

4、中国人口变化模式(9页案例研究):六个阶段

人口加速增长阶段(1949-1957年):原因,建国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 人口负增长(1957-1961年) :三年自然灾害

人口高速增长阶段(1961-1970年):经济水平高,补偿性生育

人口减速增长阶段(1970-1980年):计划生育

人口波动增长阶段(1980-1991年):人口滞后效应

人口低速增长阶段(1992-至今):三低模式 我国自然增长率下降依赖于出生率的下降(计划生育)

第二节 人口的迁移

1、移动到一定距离之外(跨越行政区域界线),改变定居地的行为

人口移动(空间上位置改变)包括:①人口流动:暂时离开常住地,例旅游、出差②人口迁移

[思考]①出国旅游属国际人口流动 ②我国大学生赴美国攻读硕士学位属国际人口迁移

2、分类:按照人口迁移的范围是否跨越国界分为:国内人口迁移和国际人口迁移

按迁移方向分为:农村向城市迁移(发达国家历史上,发展中国家当前)和城市向农村

迁移(发达国家新趋势)

3、特点

国际人 ①新大陆发现前:迁移集中在旧大陆,跨国迁移多,跨洲迁移少

口迁移 ②新大陆发现后:跨洲迁移,从旧大陆亚洲、欧洲、非洲迁往新大陆南、北美洲、大洋洲

③二战后(现代),发 外籍工人(劳务输出)成为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 达向不发达地区迁移 国际难民(包括环境难民)数量增加,持续时间长 发展中国家优秀人才移民

人口迁移流向 欧洲:迁出变为迁入、拉丁美洲:迁入变为迁出

北美洲、大洋洲:一直是迁入

亚洲、非洲:一直是迁出

国内人 历史上 迁移的最直接原因是:移民支边、战争和自然灾害

口迁移 2个阶段 清以前:由黄河流域迁往珠江、长江流域,原因是战争 清—新中国:闯关东、走西口,原因是经济

建国后 改革开放前:响应国家号召,开发新疆等,迁移少,原因是计划经济,严格户籍管理

改革开放后:从落后地区迁往发达地区,人口流动频繁,规模加大

迁移原因:推拉效应 迁出地不利条件,迁入地有利条件

4、原因 经济原因(主要因素):例如,三峡移民(开发性移民)

政治因素:政治迫害(乌干达)、战争(巴以战争)、国家有组织移民(移民戍边)

社会文化:宗教迫害(印巴分治)、民族歧视(印第安人)、文化传统(中国叶落归根)

生态环境:生态环境差异、环境恶化(爱尔兰水灾移民)

5、其他 家庭、婚姻:男女婚嫁、两地分居

性别、年龄:男性比女性易迁移,年轻人比儿童、老人易迁移

〔思考〕美国老年人迁往阳光地带原因:良好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较低的生活费用

第三节 环境承载力与合理人口容量

环境承载力 ①定义:养活的最大人口数,“生存”角度

(环境人口容量)②影响因素:资源(主要因素)(由最短缺的资源决定 木桶效应)、经济等

阳光、空气对环境承载力没有限定。目前,用粮食生产来估算承载力应用最广泛 ③特点: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世界100亿,中国 16亿。

合理人 定义:养好的最大人口数,更有意义,“发展”角度

口容量 影响因素 ①自然环境:正相关(现实人口间接地反映合理人口容量的大小)

②地域开放程度:正相关(日本、荷兰、比利时利用别国资源)

③本国自然资源:正相关 ④生活质量、消费水平:负相关

⑤科技发展水平:不确定 当多开发的资源>多需要的资源:正相关

当多开发的资源<多需要的资源:负相关

⑥贫富差距:负相关

特点:相对性。世界60亿,中国8-9亿。

第二章 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 第一节 城市的空间结构

〔探索〕英国终年盛行西风 工业区一般布局在东部

河流自西向东流 西部环境好,为高级住宅区,东部为低级住宅区

1、城市功能分区

功能分区 组成 区位 特点

中心商务区CBD 大商场、公司、大银行(例上海外滩和浦东陆家嘴) 一般位于市中心 ①建筑密集,高楼林立②交通便捷,通信发达③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大④内部存在明显分区

商业区 商业街、百货商店、金融中心 ①市中心(无CBD )②CBD 外侧③街道两侧 ①交通便捷,多层大厦②人口密度、流量大③人口昼夜差异大④土地利用最集约

工业区 同类工厂 ①城市边缘②交通干线两侧 ①厂房巨大,烟囱高耸②交通便利,多有污染

住宅区 成片住宅楼和配套服务设施 ①企业单位职工住宅②市政统一规划住宅 ① 环境不好

② ②商品房,环境好

行政中心区 行政机构 ①单独区域②与其他功能区混杂 人口昼夜差异大

文化区 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图书馆 距工业区远,交通便利,通信发达,自然环境好

混合区 综合功能

郊区 卫星城、农业区、住宅 城市外围 为城市服务

〔思考〕①占有空间最大的是住宅区 ②最主要的三种是商业区、住宅区和工业区

③城市功能区没有明显界线,某一功能区内也有其他功能用地,只是以某一种功能为主。

④住宅区分类 高级住宅区:面积大,独立庭院,位于城市边缘,多与高坡、文化区相联系 背向

(按收入) 低级住宅区:面积小,拥挤,与低地、工业区联系,拥挤在内城和工业区附近 发展

2、形成原因

(1)历史因素 功能延续:东京江户高级住宅区(武士住宅的延续) 功能改变:北京故宫,原为行政中心,现为文化游览区

(2)经济因素(最重要因素),直接影响经济地租高低的主要因素 距市中心远近

通达性高低

(3)社会因素:主要影响住宅区的分化 社会地位:高级、低级住宅区 生活方式:美国纽约唐人街、山东村

宗教信仰:济南回民小区

(4)行政因素:行政规划,例北京方庄住宅小区

3、一般的,城市规模越大,地域结构的分化越明显。

中心地 ①高级中心位于正六边形中心,六个低一级中心地分布在六个角上(服务范围为正六边形)

理论 ②嵌套包围 ③同级服务范围相互独立,不重叠

④低级中心地服务功能小,数目多 ⑤高级中心地是低级中心地面积的3倍 ⑥假设状态,现实不存在,但可以指导商业网点和城市布局

一般的,城市规模越大,服务功能越强。但不能说:城市规模大小与城市服务功能大小成正比(桂林等旅游城市,某一方面功能很强,其服务区域可达全国)

第二节 城市化

一、 城市化 三个内涵: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农村地域向城市地域转化、城市文明向农村地区扩散

主要标志: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城市用地规模扩大、数目增加 最主要标志: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判断两个城市城市化水平,计算城市人口比重即可

二、 世界城市化进程

当今世界城市化两大突出特点 城市化进程加快

大城市化趋势明显(发展中国家更突出)

世界大城市化趋势一个突出表现为:形成了城市群(37页图2-2-4,大体了解城市群分布在什么地方)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起步 早 晚

城市化水平(城市人口比重) 高 低

城市人口 少 多

现代发展速度 慢 快

与经济关系 相适应(与工业化相伴成长) 不适应(工业化滞后于城市化) 现代新动向 城市郊区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

城市化为主,大城市过度膨胀

原因:市中心“产业空心化”,经济萧条

原因:郊区环境质量好、乡镇配套设施完善、交通便利,城市环境质量不好

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环境污染 大气污染 主要污染源:汽车尾气、工矿企业燃煤、居民燃煤 对交警危害最大的污染物: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汽车尾气排放) 水污染污染源:工业污水、生活污水、垃圾堆放

固体垃圾污染:污染大气、水和土壤

破坏原有生态环境:物种减少

地面沉降:原因为过量开采地下水、挖煤

其他: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就业困难,失业人多

第三节 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

1、地域文化:物质基础是地理环境

特点 形成:自然和人文因素 内容:物质、非物质

范围:可大可小,可单、多要素 状态:一定时期相对稳定,不断变化

举例:耕地:南水北旱;饮食:南甜北咸;民居:华北四合院、黄土高原窑洞,傣家竹楼、建筑间距 由南向北扩大;服饰;交通;民歌。

2、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最能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是城市中的建筑

建筑空间布局 美国:中心摩天大楼,外围建筑高度逐渐下降,立体化发展,现代城市布局

欧洲:市中心为广场、教堂,中心及四周建筑物高度差别小,高层建筑一般在城市外围,体现了历史文化和现代文化的融合

建筑结构 围墙 中国:保守,建筑外一般有围墙

西方:很少有围墙

园林 中国:讲究含蓄、显而不露 内向、封闭

西方:整齐划一、对称、和盘托出 外向、开放

建筑风格 中国:宫廷式建筑: 红墙、黄瓦、飞檐、楼台殿阁 突出皇权的地位 西方:喷泉、雕塑、洋房、草地 突出教堂的地位

第三章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

一、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

自 气候(最重要的自然因素) 热带:橡胶、椰子、菠萝、甘蔗

然 温度 亚热带:柑橘、荔枝、龙眼(湿桂圆)、甘蔗 南蔗北甜

因 温带:梨、桃、苹果、甜菜

素 高寒:青藏高原青稞

降水:水多,种水稻;水少,种小麦。

光照:短日照植物、长日照植物、新疆哈密瓜、塑料大棚

土壤: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养分来源 肥力:东北平原为黑土;长江中下游水稻土、“鱼米之乡”

酸碱性 耐酸性(中国南方):茶树、马尾松、杜鹃花

耐碱性(中国北方):柏树、碱蓬、柽柳

地形 平原,易于发展种植业,利于实现农业水利化、机械化,三江平原机械化水平最高

山地,发展畜牧业和林业(不易发展种植业,发展畜牧业和林业可以保持水土) 水源:河西走廊粮棉生产、南疆棉花生产、河套平原(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少) 社 市场(决定性作用,决定类型、规模):自然条件决定能种什么,到底种什么取决于市场

会 交通 交通发达,速度提高

因 保鲜技术

素 一般运输距离越远,单位运费越低

集约化程度越高,成本越低,农作物生产越可以远离市场

政策:政府补贴,提供技术支持等

农业生产技术

在自然和社会因素中,自然因素相对稳定,社会经济条件多变,所以要更多地考虑社会经济因素。

[主导因素] ①以色列无土蔬菜栽培(技术)②江南丘陵茶树(土壤)③城郊乳牛、花卉(市场)

④横断山区立体农业(地形) ⑤海南岛天然橡胶、青藏高原青稞(气候)⑥新疆哈密瓜又香又甜(气候) ⑦冬季,南方蔬菜运往东北(交通)⑧我国大部分地区实行了农村税费改革(政策)

二、农业地域类型

1、按发展阶段

原始农业(贫穷、落后的热带雨林地区):游牧业、迁移农业、初步定住农业 传统农业(发展中国家):稻作农业、传统旱作谷物农业、传统混合农业(桑基鱼塘)、地中海式农业

现代农业(发达国家):种植园、现代谷物农业、现代混合农业、乳畜业、市场园艺、大牧场放牧业

(美国农业地带) (在城市郊区) (阿根廷潘帕斯草原)

美国、中国海南岛橡胶园 荷兰,鲜花王国

2、按生产对象:种植业、畜牧业、混合农业

3、按投入多少 粗放农业:投入少,靠扩大土地面积增产

集约(密集)农业(劳动力密集型、资金和技术密集型):投入多,靠提高单产增产

4、按产品用途:自给农业和商品农业

原始迁移农业 传统旱作谷物农业 现代混合农业

农业类型 原始、粗放、自给 传统、劳动密集、自给 现代、资金技术密集、商品

主要耕作方式 刀耕火种 劳动力多,精耕细作 据市场变化灵活种植谷物和放牧牲畜、轮作

耕地状况 不断迁移变换 耕地、房屋稳定,持续耕种 耕地、房屋稳定、调整经营

生产动力 人力 人力、畜力 机械

生产技术 靠自然 凭经验 靠科技

目前主要分布地区(54、55、56图) 热带雨林(非洲、刚果盆地、南美亚马孙流域、太平洋岛屿) 温带大陆东岸及亚热带干旱山地(中国三北、东南半岛、印度、尼罗河、两河等文明起源地) 西欧、北美、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 分布地区状况 贫穷落后 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发达国家和地区

环境问题 人少:无;人多:生态失衡、物种少 水土流失、土壤盐渍化 生态破坏、环境污染

三、澳大利亚混合农业:世界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也是重要的小麦出口国

1、小麦和绵羊同时进行—小麦牧羊带

2、分布:西南,东南(墨累—达令盆地,主要分布地区)(57页图)

3、优点:①轮作,保持肥力,使农场成为一个良性农业生态系统 ②互惠互利,种植业秸秆作为饲料饲养绵羊,羊粪作为肥料 ③ 时间互补,合理安排农事:冬小麦,5-6月秋种,11-12月春末夏初收;绵羊冬季忙④收入稳定 ⑤灵活性和对市场的适应性:据市场需求决定种、养

4、限制因素:灌溉。墨累—达令盆地位于大分水岭的雨影区,东水西调

四、农业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对地理景观的影响:大部分地区由农业景观取代自然景观

对资源的影响:对森林态度 采集、狩猎 农业阶段为障碍 资源(涵养水源、调节小气候)

对环境的影响: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大水漫灌,导致土壤盐渍化)

[思考]50和52页杜能模式和辛克莱模式

第二节 工业区位

一、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

主导区

位因素 工业类型 区位选择原则 部门举例 工业特点

原 材 料

原料指向型 接近原料产地 钢铁厂、甜菜制糖厂、甘蔗制糖厂、水产品加工厂、水果罐头厂、采掘业 原料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原料运输成本高、产品运输成本低的产业(失重)

市 场 市场指向型 接近消费市场 啤酒厂、汽水厂、家具厂、印刷厂、汽车制造厂、石油加工厂、食品厂 产品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产品运输成本高、原料运输成本低的产业(超重)

运 输 条 件 运输指向型 布局在沿海、沿港或铁路枢纽等交通便利的地区 美国东海岸的钢铁工业、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地带、加拿大炼铝工业、上海宝钢 影响一个地区资源的开发程度;高效率运输系统使原料地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减弱;

劳动力素质 技术指向型 接近劳动者素质高的地区 集成电路、卫星、飞机、精密仪表 生产技术要求较高

劳动力成本 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劳动力密集型) 接近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 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制鞋、珠江三角洲的崛起 须投入大量劳动力的工业 能源 动力指向型 接近能源供应地(火电厂或水电站) 冶金(炼铝或炼铜厂)、化学等重工业、电镀厂 需要消耗大量能源的工业

环境条件 环境指向型 注重经济和生态效益 感光器材、电子厂、电影工业、慕尼黑 好的环境会吸引某些特定的工业

其它因素 寻找最优区位 有利的地点、集聚作用、厂商的个人喜好、工业惯性、政策等。

纺织工业:劳动力,新疆纺织工业:原料(长绒棉)

二、工业地域

工业 生产上的联系 总厂与分厂的联系:汽车生产

联系 “上下游”的联系:上游工厂的产品一般是下游工厂的原料:钢铁工业、服装生产

非生产上的联系:共同利用基础设施、廉价劳动力等

意义:降低生产成本,利于处理环境污染

工业集聚 共同利用廉价劳动力:我国沿海地区多层建筑的标准厂房内,有服装、雨伞、鞋帽等工业

共同利用交通:上海宝钢所在工业区、日本港口附近的工业区

共同利用资源:黄河上游的有色金属长廊、炼铝厂和砂轮厂都靠近铝土矿产地 共同利用能源:克拉玛依石油城、黄河上游的有色金属长廊

工业地域 工业点:工业地域类型的基层单位,小城镇和乡镇的经济主体,例:济钢

工业区:工业地域类型的中心环节,中等城市经济主体,例济南东部济钢和炼油厂工业区

工业枢纽:一般对应工业城市,例:济南、天津

工业地区:多个工业城市,在经济协作区或全国工业生产中占重要地位,例:沪宁杭等

工业点、区、枢纽、地区在内外联系、经济作用强弱、工业部门多少、综合性大小方面逐级增强

[思考]世界主要工业区: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区

欧洲西部工业区:工业化最早的地区,现代工业高度发达

俄罗斯-乌克兰工业区:以重工业为主,核工业、宇航工业在世界上占重要地位 北美工业区:工业现代化程度高,微电子工业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

日本-中国工业区:大力发展海上航运、劳动力丰富、进口原料和燃料,出口产品,加强国际合作

[补充] 大气污染企业:水泥厂、酿造厂

水污染企业:印染厂、造纸厂、电镀厂、皮革厂

大气污染、水污染企业:化工厂、炼油厂

大气污染、固废污染企业:发电厂、钢铁厂

无污染企业:服装厂、印刷厂、玩具厂

[例]某城镇建钢铁厂、造纸厂、啤酒厂、服装厂,从

A 、B 、C 、D 、E 、F 中选最佳区位

钢铁厂:

造纸厂:

服装厂:

啤酒厂:

第三节 地域联系

地域联系主要方式:交通运输、通信、商业贸易

一、交通运输

1、五种交通运输方式

铁路:当代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运量大,运费低,受自然因素影响小,连续性好

公路:发展最快,应用最广,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 水路:历史最悠久的运输方式,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受水文、气象条件影响大

航空:最快捷的运输方式

管道:运具与线路合二为一的新型运输方式

2、五种方式按运量、速度和运费排序 运量:水运>铁路>管道>公路>航空 速度:航空>公路>铁路>管道>水运

运价:航空>公路>铁路>管道>水运

3、选择最好的运输方式:“多快好省”原则

运距 近:公路 铁路 高:铁路

远 航空 大 运费

铁路 量 水运 低:水运

水运 小:航空

〔思考〕①广州某热电厂向秦皇岛订购了20万吨煤( )②淄博炼油厂所使用的胜利油田的石油( )③由武汉到郑州探亲( )④从拉萨到西宁沿途参观访问( )⑤从重庆到武汉,沿途观赏三峡风光( )⑥从乌鲁木齐到北京开会,第二天必须到达( )

分类 方式 任务

邮政通信 交通运输工具 实物(信函、文件、包裹)

电信通信 电磁系统 信息(文字、符号、图像、声音、语言)

二、邮电通信

三、商业

环节:收购 存储、调运 销售 (78图3-3-9,商业中心形成条件)

(商业活动前提)(购销时空矛盾缓冲器)(商业活动终结)

国际贸易:商品贸易、资本投入、劳动力和技术流动,贸易比商业范围广

四、交通对聚落形态的影响

水路交通与城市的兴起 影响城市区位和形态 区位:江岸渡口和河流交汇处 武汉、宜宾、重庆

形态外部:沿河呈带状、团块状西安:泾、渭河交汇

内部:棋盘状

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木船时代:沿河发展

轮船时代:沿江海发展

铁路、公路使城 改变了城市沿江河分布的单一形式

市沿交通轴发展 催生了新一代城市:石家庄(案例)、株洲(火车拉来的城市,京广、湘黔、浙

赣)、郑州(京广、陇海—兰新)

综合交通使城市多方向综合发展 集中式团块状 分散状

单一 多方向

内聚 沿轴放射状

受交通线路衰落而衰落的城市:大运河淤塞,海运、铁路、公路发展,扬州、济宁运河城市发展缓慢

五、交通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类似于对城市的影响)

1、商业网点区位:帆船、马车时代:河流、大道汇合处,公、铁路时代:公铁路沿线和交通枢纽处

2、商业网点区位变化

①传统中心商业区衰落原因:建筑密集、道路狭窄、汽车通行能力受到很大限制;用地紧张,缺少必要的停车场②商业网点由城市中心向城市边缘交通便利处发展的原因:私人小汽车普及;高速公路;城市郊区快速道路网;城市郊区化

地理必修二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

一、 人口的自然增长

1、10年来人口增长

历史时期 人类的生产劳动 人口数量和增长情况 人口变化的原因

农业革命之前 主要从事采集和狩猎 人口数量化少,增长缓慢 人们获取食物的能力低,抵御疾病和灾难水平差,死亡率高

农业革命至工业革命期间 利用简单的工具从事农业活动 人口数量增多,增长速度加快 耕作和灌溉技术发展,食物供应变得稳定而可靠,死亡率下降

工业革命以后 工业生产活动迅速扩大和发展 人口数量继续增加,增长速度更加迅猛 用科学技术武装起来的人类不断壮大着改造自然的能力,人们能获得充足的食物和完善的医疗服务,死亡率降低

2、人口自然增长最根本因素:生产力水平的高低

决定因素: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差异

自然增长率水平 人口增长特点及成因 今后变化趋势

发达国家 保持较低水平 受生育观念、生活质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增长缓慢 今后几十年,人口数量将比较稳定,一些国家还会逐渐减少

发展中国家 水平较高 由于政治独立,民族经济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进步,死亡率下降,人口增长很快 采取了控制人口的措施,人口增长速度将趋缓,但人口数量还将增加

中国 水平较低 增长缓慢 人口基数大

4、人口的发展一定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环境的承载力相适应。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5、人口增长模式与相应人口问题

人口增长 人口问题

历 原始低增长阶段——“高高低”模式——原始型 人口增长过快

史 加速增长阶段———“高低高”模式——传统型——————儿童比重过大

轨 增长减缓阶段—— 人口增长缓慢

迹 低速增长阶段——“低低低”模式——现代型———————人口老龄化

6、影响人口模式转变的因素: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自然环境、社会福利、文化观念

7、为什么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尚未进入现代型?生产力水平低、城市化水平低、社会制度。

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

一、 人口的迁移

1、 人口迁移就是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人口迁移三要素:居住地变更、时间上长期性(1年以上)、市空间位置变化是否跨越行政界限

2、 不同时期的国际人口迁移

时期 特点 迁出地区 迁入地区 原因 意义

19世纪以前 以集团型、大批量移民为主 旧大陆(亚非欧) 美洲、大洋洲等新大陆 欧洲殖民主义扩张、新大陆的开发 在客观上开发了新大陆,传播了工业文明,也改变了人种的空间分布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人口增加 拉丁美洲、亚洲、非洲等 西欧、北美、西亚、北非 迁入地区经济发展快 调整了劳动力空间分布不均

3、 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人口迁移和人口数量增减。

4、 不同时期的国内人口迁移

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脆弱;战争频繁;自然灾害;政府组织“屯垦戍边” 时代 影响因素 迁移特点 流向

古代 深受统治者及其行政力量的束缚;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脆弱;战争频繁;自然灾害;政府组织“屯垦戍边” 大批迁入 迁往自然条件较好的地区

当代 性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 受国家政治政策影响大

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有计划、有组织 东部——西北和东北

沿海——内陆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 国家改革开放政策

经济因素起主导作用 (改革开放政策) 迁移流量大,流向改变 西部——东部沿海城市和工矿区

农村——城市

5、 我国人口迁移的意义: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短缺;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异。

6、 人口迁移效应

对迁入地区 积极 提供廉价劳动力,节约教育费用,促进迁入地经济发展 消极 造成不安定因素,加剧人地矛盾

对迁出地区 积极 缓解人地矛盾,改善环境,增加收入(外汇),加强与经济发达地区经济、社会文化交流

消极 人才外流

其它效应 改变人口分布,人口结构;促进民族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人口群体基因交流和融合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主要因素:一是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二是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

——经济因素、生态环境、政治因素、社会变革、宗教、个人动机和需求 在某种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促使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

2、美国

1)促使美国成为移民国家的因素:

①新大陆为开发,需要大量劳动力

②15—16世纪,欧洲圈地运动,失业工人和破产农民为了追求更好的经济待遇迁往美洲

③新航线开辟,为人们顺利迁移扫清障碍

④殖民扩张,掠夺美洲资源财富

2)美国国内人口迁移

时期 迁移的原因 迁移流量

19世纪中期 南北战争——政治 人口大规模西移

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经济 由乡村流入城市

20世纪20年代到60年代 农业危机、自然灾害——经济、生态环境 南部人口迁往北部和西部

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 东北老工业基地环境恶化,西部、南部有新资源、新兴工业的阳光地带——经济、生态环境、个人动机需求 由东北部迁往南部和西部 70年代以后 城市环境改善和老工业区经济重建(经济、生态环境) 人口向老工业区和城市回流

第三节 人口的合理容量

一、 环境承载力

1、 环境承载力,只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人口数量是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

2、 环境人口容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在报政府和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3、 环境人口容量的各因素之间的关系

科技发展水平——————决定开发数量 资源————环境人口容量 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决定消耗数量

最主要因素:在各因素中,科技发展水平与华努境人口容量成正相关关系,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关系,资源与环境人口容量成正相关关系。

4、 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和相对稳定性。

二、人口合理容量

1、人口合理容量: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俄人口数量。——一个理想的、难以确定精确数值的“虚数”。

2、意义:对于制定一个地区或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又总要意义,进而影响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3、对整个世界来说

(1)国际社会要倡导各国政府,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要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规模之内。

(2)建立公平的秩序,保证大多数人拥有不断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平等权利。

(3)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制定本地区持续发展战略,既保持良好生态平衡,又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 第一节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一、 城市形态

城市形态 团块状 组团状 条带状或放射状

影响因素 市中心吸引作用

平原地区 城市用地限制或河流阻隔、规划控制等

山地、河流阻隔 沿交通线分布或受地形限制

河谷地区

地域形态 各组成部分比较集中,连成一片 城市由几片组成,每篇就近组织各自的生产生活,各片互不相连 城市地域沿主要交通干线或地形区延伸

主要优点 便于集中设置比较完善的基础设施,各种设施利用率高,方便生活,便于管理,节省投资 便于城市扩大规模,有利于保护城市环境 城市各部分接近郊区,亲近自然

主要缺点 易造成城市污染 用地分散,各片联系不方便,市政建设投资大 城市交通主要集中于一方向,且运距长

城市距离 成都、合肥、华盛顿 重庆、上海浦东新区 洛阳、西宁、宜昌、兰州、延安

二、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1、功能分区:城市各项经济活动相互间发生空间竞争,导致同类活动在空间上高度集中。

2、划分: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市政与公共服务区、工业区、交通和仓储区、风景与城市绿地、特殊功能区等

3、中心商务区(纽约的CBD ——曼哈顿)特征:

①中心商务区是城市经济活动最繁忙的地方 ②人口数量的昼夜差别大 ③建筑物高大稠密 ④中心商务区内部存在明显的分区

5、 三种基本城市地域功能分区

功能分区 形态 特征 位置

商业区 占地面积小、呈点状或条状 经济活动最繁忙;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大,建筑物高大稠密;内部有明显分区 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街角路口

工业区 集聚成片 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并趋向域沿主要交通干线 市区外缘,交通干线两侧

住宅区 占地面积大,是城市主要功能分区,工业化后出现分化 建筑质量上,高级于低级住宅分化;位置上,高于于低级住宅分区背向发展 高级 城市外缘与高坡、文化区联系

低级 内城与低地、工业区联系

三、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1、在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构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也叫做城市地域结构。

2、城市地域结构模式:

结构模式 特点 成因 举例

同心圆模式 城市形态集中紧凑,城市功能区为少市中心呈同心圆状 平原地形,城市各功能区经过不断侵入和迁移,冲同心圆状自核心向外扩展 成都

扇形模式 城市各功能区呈扇状向外扩展 交通(各功能区沿交通线延伸) 沈阳

多核心模式 城市并非依托单一核心发展,而是围绕着几个核心形成中心商务区、批发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和郊区,以及相对独立的卫星城等多功能区,并由他们共同组成城市地域 随着城市不断扩展,原有市中心地价高、交通和居住拥挤等原因,在远离市中心的郊区出现新核心,同时也受河流、地形等因素影响 淄博

3、影响因素:

主要因素:经济因素——取决于各功能分区付租能力,地租水平高低(交通通达度、距市中心远近)

历史文化(北京市)、种族宗教(黑人区)、建筑设计(欧洲中世纪城市绕教堂布局)、自然条件(城市高坡和低地)、行政因素

第二节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一、 城市的不同等级

1、 城市等级划分标准:以城市人口规模来划分

特大城市——100万人口以上 大城市——50-100万人口 中等城市——20-50万人口 小城市——20万人口以下

2、 不同等级城市服务范围和种类不同,大城市提供服务种类多,级别高,服务范围相对较大。

3、 影响城市服务范围的因素:

影响因素 影响 表现

资源条件 位于资源丰富地区的城市,能够获得支撑城市进一步发展的资源条件 为城市提供丰富物质条件、丰富劳动力条件、丰富城市用地

交通条件 位于交通枢纽上的城市,能够通过便利的交通为更远的居民提供服务,使其服务范围扩大 铁路枢纽城市、公路枢纽城市、港口城市等

人口条件 城市为服务区内居民提供货物和服务,服务人口要达到一定规模 位于人口稠密地区的城市服务范围相对较小;相反,位于人口稀少地区的城市服务范围相对较大

二、德国南部城市等级体系的启示

1、同一区域内,不同级别的城市空间组合,就够成立一个地区的城市等级体系。

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层层嵌套。

3、不同等级城市数目、相互距离、服务范围、城市职能的关系:“高少远大多,低多近小少,大的嵌套小”(城市等级高,城市树木烧,相互距离远,服务范围大,城市功能多;城市等级低,城市数目多,相互距离近,服务范围小,城市职能少。不同等级城市服务范围层层嵌套,大的嵌套小的。)

4、中心地理论:

(1)一个中心地的服务范围围绕中心地呈六边形。

(2)是市场原则的作用

(3)高一级中心地服务范围相当三个低一级中心地服务范围。

第三节 城市化

一、 什么是城市化

1、 人口向城镇聚集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就是城市化。

2、 城市化的标志:

①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持续上升

② 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

③ 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3、 城市发展的动力:社会经济发展——主要动力

(1) 推力:哪些是的人群里开向村的因素。(农村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农村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农村受自然灾害影响大)

(2) 拉力:吸引人群来城市的因素。(城市就业机会多;城市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设施齐全;城市交通便捷。

4、 一个国家城市化水平的衡量指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来表示,它体现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5、 城市化的意义:人口转变、产业结构变化、工业的发展、科技的发展、缩小城市与乡村距离,文化、思想、观念、生活方式渐趋同。

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1、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城市化发展阶段 特征 出现问题 发展新趋势 出现的国家和地区

初期阶段 城市化水平较低、发展较慢 问题极少,处于城市化低水平时期 发展中国家

加速阶段 人口和产业向城市迅速聚集,城市化推进很快 出现了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 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

后期阶段 城市化水平比较高,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趋缓甚至停滞 中心区表现出衰落迹象 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发达国家

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差异

国家类型 起步时间 目前速度 城市化水平 城市人口比重 所处阶段 原因 发达国家 早

(英国最早18世纪中叶)

趋缓(停滞)

高(70%以上)

后期成熟阶段 资本主义发展较早,农业现代化发展,大批农业劳动力向城市移动

发展中国家 晚

(20世纪中叶) 速度加快 低 低(不到40%) 初期和中期加速阶段 民族独立运动胜利经济迅速发展

4、 郊区城市化: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和产业向郊区扩散的过程。 逆城市化:由于城市人口高度集聚,导致市区过度拥挤、环境恶化、用地紧张、生活质量下降

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影响的表现: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质量下降;对水循环的影响;对气候的影响。

2、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解决城市环境问题主要措施:1)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分散大城市职能,建设新区和卫星城,努力推进郊区城市化,以缓解城市中心区的压力;2)对城市进行合理规划,加强对城市的管理,妥善处理好城市个功能分区的关系。

4、降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影响的途径:一方面在城市建设中,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各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是城市景观尽可能与山河湖植被等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建立一种良性循环。

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农业: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以获得所需要的产品。

第一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

一、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1、 农业的生产特点:地域性、周期性、季节性

2、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区位含义 绝对区位 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

相对区位 农业与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各因素的相联系 区位因素 自然环境因素 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

社会环境因素 市场、科技、交通运输、政策、劳动力、机械、生产习惯等 区位选择 方法 综合考虑各区位因素,因地因时制宜,采取合理的生产经营方式 实质 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

区位变化因素 差异 自然因素比较稳定,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较快

影响 由于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某个区位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区位因素的变化,尤其是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对自然环境影响很大,进而对农业区位选择影响也很大

3、 泰国美南河平原的水稻种植&澳大利亚牧场

地区 泰国美南河平原 澳大利亚南部

区位条件 自然条件

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河网稠密,水源充足,是以水稻种植 气候温暖,地形开阔平坦,土壤肥沃,灌溉便利,是与小麦种植和放牧 社会经济条件 人多地少,劳动力冲足,粮食需求量大,机械化和现代科技水平低 地广人稀,交通便利,机械化和科技水平较高

生产状况

农业景观 水田广布 牧场和麦地广阔

农业结构 种植业为主 种植业和畜牧业并重

经营方式 小农经济 大规模家庭农产

产品用途 自己农业 商品农业

地域类型 水稻种植业 混合农业

4、 影响农业区位选择主要因素

农业区位因素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自然因素 气候 光热条件与农作物种类分不、浮肿制度和产量的关系最为密切,不同生物的生产条件需求的水份条件不同 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择适当的农作物品种、耕作制度

地形 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层深厚,适合发展种植业;山地是以发展林牧业;山地自然条件的垂直分异使农作物的分布随海拔有所不同 坡度大于25度的上帝不得发展种植业,宜发展牧业或林业;平原地区是以发展种植业

土壤 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的土壤适宜生长的作物不同 根据不同的土壤类型,发展是以生长的农作物

社会经济因素 市场 市场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关注市场东带,发展市场需求量大的农作物品种

交通运输 发展商品农业必须有快捷便利的交通 园艺业乳畜业等应布局在交通运输方便的地方

政府政策 政府制定相应措施,直接干涉农业生产 相应政府决策,在省府规定范围内发展农业生产

机械 农业机械化可以解放劳动力,特高劳动生产率 地广人稀地区发展商品农业以机械化为基础

劳动力 劳动力数量和素质影响农业生产的类型和经营方式 劳动力丰富的地区可以精耕细作,集约经营

二、农业地约的形成

1、农业地域:在一定地域和一定历史发展阶段,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自然条件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

标志:统一农业地域内,生产条件、结构、经营方式、发展方向等具有相同特点。

农业地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

2、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特点

项目 特点

生产结构 种植业和畜牧业结合

经营方式 多为家庭农场经营,生产规模大

科技应用 普遍应用现代科技(划区放牧、种植优质牧草、轮作)

农业专业化 专业化程度高

地域化 坚持“土-草-畜-市场”的混合农业模式,东南部墨累-大令彭蒂是典型的小麦-牧羊地区世界主要小麦、畜产品基地

第二节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一、 季风水田农业

1、 主要分布地区:东亚、东南亚、南亚季风区,东南亚热带雨林区

2、 亚洲季风水田农业的形成和分布

区位因素 区位优势

自然因素 气候 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区,全年高温或夏季高温热量充足;大部分集中在年降水量800毫米以上地区,降水充沛,雨热同期,水源充足,灌溉便利

地形 主要集中在平原、盆地丘陵地区,地形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社会经济因素 劳动力 水稻种植生产过程复杂,劳动强度大,需要劳动力多,东亚、东南亚和南亚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人均耕地 亚洲主要水稻种植业人口稠密,人均耕地少,水稻单位面积产量高,种植水稻可以缓解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和对粮食的需求

生产习惯 东亚、东南亚和南亚水稻种植历史悠久,种植水稻的传统经验丰富 食物偏好 稻米是当地人们喜爱的主要粮食

3、 季风区水稻种植业的主要特点成因及发展措施

特点 成因 发展措施

小农经营 以家庭经营为主,人均耕地少,每户耕种的田地很少 适度规模经营

单产高、商品率低 精耕细作,使单产高,但由于生产规模小,人口多,所产稻谷以自己为主 控制人口数量

机械化和科技水平

第一章 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 第一节 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 人口增长 自然增长: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高则出生人口多(×)

机械增长:人口迁移

1、世界人口增长特点 总趋势:持续增长

特点:阶段性 工业革命以前:缓慢增长

工业革命以后:增长加速,二战后:快速增长

对人口增长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生产力的发展。

2、人口增长的五个阶段和金字塔(5页图1-1-3):

人口增长的转变从死亡率下降开始,出生率的下降使迅速增长的势头得以遏制,最后实现零增长。

人口自然增长率(‰)

15

10

5

① ② ③ ④ 时间

3、近代人口增长模式及特点

模式 特点 分布 举例 利 弊

高低高模式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初期人口再生产模式 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肯尼亚 人口增长快,劳动力充足 人口年轻化,物质资料需求量大,资源短缺,环境、就业、住房压力大

三低模式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发达国家 英国、日本、德国(负增长)、新加坡、中国 克服了人口增长过多、过快的问题 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国防兵力不足,养老费用增加,年轻人负担重

过渡模式 过渡 接近或已达到发达国家水平的发展中国家 土耳其、阿根廷 ————————

[探索]中国与欧洲人口增长的比较:出生率:中国>欧洲,死亡率:欧洲>中国(原因,欧洲人口老龄化),欧洲后期出现负增长

4、中国人口变化模式(9页案例研究):六个阶段

人口加速增长阶段(1949-1957年):原因,建国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 人口负增长(1957-1961年) :三年自然灾害

人口高速增长阶段(1961-1970年):经济水平高,补偿性生育

人口减速增长阶段(1970-1980年):计划生育

人口波动增长阶段(1980-1991年):人口滞后效应

人口低速增长阶段(1992-至今):三低模式 我国自然增长率下降依赖于出生率的下降(计划生育)

第二节 人口的迁移

1、移动到一定距离之外(跨越行政区域界线),改变定居地的行为

人口移动(空间上位置改变)包括:①人口流动:暂时离开常住地,例旅游、出差②人口迁移

[思考]①出国旅游属国际人口流动 ②我国大学生赴美国攻读硕士学位属国际人口迁移

2、分类:按照人口迁移的范围是否跨越国界分为:国内人口迁移和国际人口迁移

按迁移方向分为:农村向城市迁移(发达国家历史上,发展中国家当前)和城市向农村

迁移(发达国家新趋势)

3、特点

国际人 ①新大陆发现前:迁移集中在旧大陆,跨国迁移多,跨洲迁移少

口迁移 ②新大陆发现后:跨洲迁移,从旧大陆亚洲、欧洲、非洲迁往新大陆南、北美洲、大洋洲

③二战后(现代),发 外籍工人(劳务输出)成为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 达向不发达地区迁移 国际难民(包括环境难民)数量增加,持续时间长 发展中国家优秀人才移民

人口迁移流向 欧洲:迁出变为迁入、拉丁美洲:迁入变为迁出

北美洲、大洋洲:一直是迁入

亚洲、非洲:一直是迁出

国内人 历史上 迁移的最直接原因是:移民支边、战争和自然灾害

口迁移 2个阶段 清以前:由黄河流域迁往珠江、长江流域,原因是战争 清—新中国:闯关东、走西口,原因是经济

建国后 改革开放前:响应国家号召,开发新疆等,迁移少,原因是计划经济,严格户籍管理

改革开放后:从落后地区迁往发达地区,人口流动频繁,规模加大

迁移原因:推拉效应 迁出地不利条件,迁入地有利条件

4、原因 经济原因(主要因素):例如,三峡移民(开发性移民)

政治因素:政治迫害(乌干达)、战争(巴以战争)、国家有组织移民(移民戍边)

社会文化:宗教迫害(印巴分治)、民族歧视(印第安人)、文化传统(中国叶落归根)

生态环境:生态环境差异、环境恶化(爱尔兰水灾移民)

5、其他 家庭、婚姻:男女婚嫁、两地分居

性别、年龄:男性比女性易迁移,年轻人比儿童、老人易迁移

〔思考〕美国老年人迁往阳光地带原因:良好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较低的生活费用

第三节 环境承载力与合理人口容量

环境承载力 ①定义:养活的最大人口数,“生存”角度

(环境人口容量)②影响因素:资源(主要因素)(由最短缺的资源决定 木桶效应)、经济等

阳光、空气对环境承载力没有限定。目前,用粮食生产来估算承载力应用最广泛 ③特点: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世界100亿,中国 16亿。

合理人 定义:养好的最大人口数,更有意义,“发展”角度

口容量 影响因素 ①自然环境:正相关(现实人口间接地反映合理人口容量的大小)

②地域开放程度:正相关(日本、荷兰、比利时利用别国资源)

③本国自然资源:正相关 ④生活质量、消费水平:负相关

⑤科技发展水平:不确定 当多开发的资源>多需要的资源:正相关

当多开发的资源<多需要的资源:负相关

⑥贫富差距:负相关

特点:相对性。世界60亿,中国8-9亿。

第二章 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 第一节 城市的空间结构

〔探索〕英国终年盛行西风 工业区一般布局在东部

河流自西向东流 西部环境好,为高级住宅区,东部为低级住宅区

1、城市功能分区

功能分区 组成 区位 特点

中心商务区CBD 大商场、公司、大银行(例上海外滩和浦东陆家嘴) 一般位于市中心 ①建筑密集,高楼林立②交通便捷,通信发达③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大④内部存在明显分区

商业区 商业街、百货商店、金融中心 ①市中心(无CBD )②CBD 外侧③街道两侧 ①交通便捷,多层大厦②人口密度、流量大③人口昼夜差异大④土地利用最集约

工业区 同类工厂 ①城市边缘②交通干线两侧 ①厂房巨大,烟囱高耸②交通便利,多有污染

住宅区 成片住宅楼和配套服务设施 ①企业单位职工住宅②市政统一规划住宅 ① 环境不好

② ②商品房,环境好

行政中心区 行政机构 ①单独区域②与其他功能区混杂 人口昼夜差异大

文化区 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图书馆 距工业区远,交通便利,通信发达,自然环境好

混合区 综合功能

郊区 卫星城、农业区、住宅 城市外围 为城市服务

〔思考〕①占有空间最大的是住宅区 ②最主要的三种是商业区、住宅区和工业区

③城市功能区没有明显界线,某一功能区内也有其他功能用地,只是以某一种功能为主。

④住宅区分类 高级住宅区:面积大,独立庭院,位于城市边缘,多与高坡、文化区相联系 背向

(按收入) 低级住宅区:面积小,拥挤,与低地、工业区联系,拥挤在内城和工业区附近 发展

2、形成原因

(1)历史因素 功能延续:东京江户高级住宅区(武士住宅的延续) 功能改变:北京故宫,原为行政中心,现为文化游览区

(2)经济因素(最重要因素),直接影响经济地租高低的主要因素 距市中心远近

通达性高低

(3)社会因素:主要影响住宅区的分化 社会地位:高级、低级住宅区 生活方式:美国纽约唐人街、山东村

宗教信仰:济南回民小区

(4)行政因素:行政规划,例北京方庄住宅小区

3、一般的,城市规模越大,地域结构的分化越明显。

中心地 ①高级中心位于正六边形中心,六个低一级中心地分布在六个角上(服务范围为正六边形)

理论 ②嵌套包围 ③同级服务范围相互独立,不重叠

④低级中心地服务功能小,数目多 ⑤高级中心地是低级中心地面积的3倍 ⑥假设状态,现实不存在,但可以指导商业网点和城市布局

一般的,城市规模越大,服务功能越强。但不能说:城市规模大小与城市服务功能大小成正比(桂林等旅游城市,某一方面功能很强,其服务区域可达全国)

第二节 城市化

一、 城市化 三个内涵: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农村地域向城市地域转化、城市文明向农村地区扩散

主要标志: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城市用地规模扩大、数目增加 最主要标志: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判断两个城市城市化水平,计算城市人口比重即可

二、 世界城市化进程

当今世界城市化两大突出特点 城市化进程加快

大城市化趋势明显(发展中国家更突出)

世界大城市化趋势一个突出表现为:形成了城市群(37页图2-2-4,大体了解城市群分布在什么地方)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起步 早 晚

城市化水平(城市人口比重) 高 低

城市人口 少 多

现代发展速度 慢 快

与经济关系 相适应(与工业化相伴成长) 不适应(工业化滞后于城市化) 现代新动向 城市郊区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

城市化为主,大城市过度膨胀

原因:市中心“产业空心化”,经济萧条

原因:郊区环境质量好、乡镇配套设施完善、交通便利,城市环境质量不好

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环境污染 大气污染 主要污染源:汽车尾气、工矿企业燃煤、居民燃煤 对交警危害最大的污染物: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汽车尾气排放) 水污染污染源:工业污水、生活污水、垃圾堆放

固体垃圾污染:污染大气、水和土壤

破坏原有生态环境:物种减少

地面沉降:原因为过量开采地下水、挖煤

其他: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就业困难,失业人多

第三节 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

1、地域文化:物质基础是地理环境

特点 形成:自然和人文因素 内容:物质、非物质

范围:可大可小,可单、多要素 状态:一定时期相对稳定,不断变化

举例:耕地:南水北旱;饮食:南甜北咸;民居:华北四合院、黄土高原窑洞,傣家竹楼、建筑间距 由南向北扩大;服饰;交通;民歌。

2、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最能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是城市中的建筑

建筑空间布局 美国:中心摩天大楼,外围建筑高度逐渐下降,立体化发展,现代城市布局

欧洲:市中心为广场、教堂,中心及四周建筑物高度差别小,高层建筑一般在城市外围,体现了历史文化和现代文化的融合

建筑结构 围墙 中国:保守,建筑外一般有围墙

西方:很少有围墙

园林 中国:讲究含蓄、显而不露 内向、封闭

西方:整齐划一、对称、和盘托出 外向、开放

建筑风格 中国:宫廷式建筑: 红墙、黄瓦、飞檐、楼台殿阁 突出皇权的地位 西方:喷泉、雕塑、洋房、草地 突出教堂的地位

第三章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

一、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

自 气候(最重要的自然因素) 热带:橡胶、椰子、菠萝、甘蔗

然 温度 亚热带:柑橘、荔枝、龙眼(湿桂圆)、甘蔗 南蔗北甜

因 温带:梨、桃、苹果、甜菜

素 高寒:青藏高原青稞

降水:水多,种水稻;水少,种小麦。

光照:短日照植物、长日照植物、新疆哈密瓜、塑料大棚

土壤: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养分来源 肥力:东北平原为黑土;长江中下游水稻土、“鱼米之乡”

酸碱性 耐酸性(中国南方):茶树、马尾松、杜鹃花

耐碱性(中国北方):柏树、碱蓬、柽柳

地形 平原,易于发展种植业,利于实现农业水利化、机械化,三江平原机械化水平最高

山地,发展畜牧业和林业(不易发展种植业,发展畜牧业和林业可以保持水土) 水源:河西走廊粮棉生产、南疆棉花生产、河套平原(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少) 社 市场(决定性作用,决定类型、规模):自然条件决定能种什么,到底种什么取决于市场

会 交通 交通发达,速度提高

因 保鲜技术

素 一般运输距离越远,单位运费越低

集约化程度越高,成本越低,农作物生产越可以远离市场

政策:政府补贴,提供技术支持等

农业生产技术

在自然和社会因素中,自然因素相对稳定,社会经济条件多变,所以要更多地考虑社会经济因素。

[主导因素] ①以色列无土蔬菜栽培(技术)②江南丘陵茶树(土壤)③城郊乳牛、花卉(市场)

④横断山区立体农业(地形) ⑤海南岛天然橡胶、青藏高原青稞(气候)⑥新疆哈密瓜又香又甜(气候) ⑦冬季,南方蔬菜运往东北(交通)⑧我国大部分地区实行了农村税费改革(政策)

二、农业地域类型

1、按发展阶段

原始农业(贫穷、落后的热带雨林地区):游牧业、迁移农业、初步定住农业 传统农业(发展中国家):稻作农业、传统旱作谷物农业、传统混合农业(桑基鱼塘)、地中海式农业

现代农业(发达国家):种植园、现代谷物农业、现代混合农业、乳畜业、市场园艺、大牧场放牧业

(美国农业地带) (在城市郊区) (阿根廷潘帕斯草原)

美国、中国海南岛橡胶园 荷兰,鲜花王国

2、按生产对象:种植业、畜牧业、混合农业

3、按投入多少 粗放农业:投入少,靠扩大土地面积增产

集约(密集)农业(劳动力密集型、资金和技术密集型):投入多,靠提高单产增产

4、按产品用途:自给农业和商品农业

原始迁移农业 传统旱作谷物农业 现代混合农业

农业类型 原始、粗放、自给 传统、劳动密集、自给 现代、资金技术密集、商品

主要耕作方式 刀耕火种 劳动力多,精耕细作 据市场变化灵活种植谷物和放牧牲畜、轮作

耕地状况 不断迁移变换 耕地、房屋稳定,持续耕种 耕地、房屋稳定、调整经营

生产动力 人力 人力、畜力 机械

生产技术 靠自然 凭经验 靠科技

目前主要分布地区(54、55、56图) 热带雨林(非洲、刚果盆地、南美亚马孙流域、太平洋岛屿) 温带大陆东岸及亚热带干旱山地(中国三北、东南半岛、印度、尼罗河、两河等文明起源地) 西欧、北美、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 分布地区状况 贫穷落后 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发达国家和地区

环境问题 人少:无;人多:生态失衡、物种少 水土流失、土壤盐渍化 生态破坏、环境污染

三、澳大利亚混合农业:世界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也是重要的小麦出口国

1、小麦和绵羊同时进行—小麦牧羊带

2、分布:西南,东南(墨累—达令盆地,主要分布地区)(57页图)

3、优点:①轮作,保持肥力,使农场成为一个良性农业生态系统 ②互惠互利,种植业秸秆作为饲料饲养绵羊,羊粪作为肥料 ③ 时间互补,合理安排农事:冬小麦,5-6月秋种,11-12月春末夏初收;绵羊冬季忙④收入稳定 ⑤灵活性和对市场的适应性:据市场需求决定种、养

4、限制因素:灌溉。墨累—达令盆地位于大分水岭的雨影区,东水西调

四、农业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对地理景观的影响:大部分地区由农业景观取代自然景观

对资源的影响:对森林态度 采集、狩猎 农业阶段为障碍 资源(涵养水源、调节小气候)

对环境的影响: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大水漫灌,导致土壤盐渍化)

[思考]50和52页杜能模式和辛克莱模式

第二节 工业区位

一、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

主导区

位因素 工业类型 区位选择原则 部门举例 工业特点

原 材 料

原料指向型 接近原料产地 钢铁厂、甜菜制糖厂、甘蔗制糖厂、水产品加工厂、水果罐头厂、采掘业 原料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原料运输成本高、产品运输成本低的产业(失重)

市 场 市场指向型 接近消费市场 啤酒厂、汽水厂、家具厂、印刷厂、汽车制造厂、石油加工厂、食品厂 产品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产品运输成本高、原料运输成本低的产业(超重)

运 输 条 件 运输指向型 布局在沿海、沿港或铁路枢纽等交通便利的地区 美国东海岸的钢铁工业、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地带、加拿大炼铝工业、上海宝钢 影响一个地区资源的开发程度;高效率运输系统使原料地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减弱;

劳动力素质 技术指向型 接近劳动者素质高的地区 集成电路、卫星、飞机、精密仪表 生产技术要求较高

劳动力成本 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劳动力密集型) 接近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 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制鞋、珠江三角洲的崛起 须投入大量劳动力的工业 能源 动力指向型 接近能源供应地(火电厂或水电站) 冶金(炼铝或炼铜厂)、化学等重工业、电镀厂 需要消耗大量能源的工业

环境条件 环境指向型 注重经济和生态效益 感光器材、电子厂、电影工业、慕尼黑 好的环境会吸引某些特定的工业

其它因素 寻找最优区位 有利的地点、集聚作用、厂商的个人喜好、工业惯性、政策等。

纺织工业:劳动力,新疆纺织工业:原料(长绒棉)

二、工业地域

工业 生产上的联系 总厂与分厂的联系:汽车生产

联系 “上下游”的联系:上游工厂的产品一般是下游工厂的原料:钢铁工业、服装生产

非生产上的联系:共同利用基础设施、廉价劳动力等

意义:降低生产成本,利于处理环境污染

工业集聚 共同利用廉价劳动力:我国沿海地区多层建筑的标准厂房内,有服装、雨伞、鞋帽等工业

共同利用交通:上海宝钢所在工业区、日本港口附近的工业区

共同利用资源:黄河上游的有色金属长廊、炼铝厂和砂轮厂都靠近铝土矿产地 共同利用能源:克拉玛依石油城、黄河上游的有色金属长廊

工业地域 工业点:工业地域类型的基层单位,小城镇和乡镇的经济主体,例:济钢

工业区:工业地域类型的中心环节,中等城市经济主体,例济南东部济钢和炼油厂工业区

工业枢纽:一般对应工业城市,例:济南、天津

工业地区:多个工业城市,在经济协作区或全国工业生产中占重要地位,例:沪宁杭等

工业点、区、枢纽、地区在内外联系、经济作用强弱、工业部门多少、综合性大小方面逐级增强

[思考]世界主要工业区: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区

欧洲西部工业区:工业化最早的地区,现代工业高度发达

俄罗斯-乌克兰工业区:以重工业为主,核工业、宇航工业在世界上占重要地位 北美工业区:工业现代化程度高,微电子工业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

日本-中国工业区:大力发展海上航运、劳动力丰富、进口原料和燃料,出口产品,加强国际合作

[补充] 大气污染企业:水泥厂、酿造厂

水污染企业:印染厂、造纸厂、电镀厂、皮革厂

大气污染、水污染企业:化工厂、炼油厂

大气污染、固废污染企业:发电厂、钢铁厂

无污染企业:服装厂、印刷厂、玩具厂

[例]某城镇建钢铁厂、造纸厂、啤酒厂、服装厂,从

A 、B 、C 、D 、E 、F 中选最佳区位

钢铁厂:

造纸厂:

服装厂:

啤酒厂:

第三节 地域联系

地域联系主要方式:交通运输、通信、商业贸易

一、交通运输

1、五种交通运输方式

铁路:当代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运量大,运费低,受自然因素影响小,连续性好

公路:发展最快,应用最广,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 水路:历史最悠久的运输方式,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受水文、气象条件影响大

航空:最快捷的运输方式

管道:运具与线路合二为一的新型运输方式

2、五种方式按运量、速度和运费排序 运量:水运>铁路>管道>公路>航空 速度:航空>公路>铁路>管道>水运

运价:航空>公路>铁路>管道>水运

3、选择最好的运输方式:“多快好省”原则

运距 近:公路 铁路 高:铁路

远 航空 大 运费

铁路 量 水运 低:水运

水运 小:航空

〔思考〕①广州某热电厂向秦皇岛订购了20万吨煤( )②淄博炼油厂所使用的胜利油田的石油( )③由武汉到郑州探亲( )④从拉萨到西宁沿途参观访问( )⑤从重庆到武汉,沿途观赏三峡风光( )⑥从乌鲁木齐到北京开会,第二天必须到达( )

分类 方式 任务

邮政通信 交通运输工具 实物(信函、文件、包裹)

电信通信 电磁系统 信息(文字、符号、图像、声音、语言)

二、邮电通信

三、商业

环节:收购 存储、调运 销售 (78图3-3-9,商业中心形成条件)

(商业活动前提)(购销时空矛盾缓冲器)(商业活动终结)

国际贸易:商品贸易、资本投入、劳动力和技术流动,贸易比商业范围广

四、交通对聚落形态的影响

水路交通与城市的兴起 影响城市区位和形态 区位:江岸渡口和河流交汇处 武汉、宜宾、重庆

形态外部:沿河呈带状、团块状西安:泾、渭河交汇

内部:棋盘状

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木船时代:沿河发展

轮船时代:沿江海发展

铁路、公路使城 改变了城市沿江河分布的单一形式

市沿交通轴发展 催生了新一代城市:石家庄(案例)、株洲(火车拉来的城市,京广、湘黔、浙

赣)、郑州(京广、陇海—兰新)

综合交通使城市多方向综合发展 集中式团块状 分散状

单一 多方向

内聚 沿轴放射状

受交通线路衰落而衰落的城市:大运河淤塞,海运、铁路、公路发展,扬州、济宁运河城市发展缓慢

五、交通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类似于对城市的影响)

1、商业网点区位:帆船、马车时代:河流、大道汇合处,公、铁路时代:公铁路沿线和交通枢纽处

2、商业网点区位变化

①传统中心商业区衰落原因:建筑密集、道路狭窄、汽车通行能力受到很大限制;用地紧张,缺少必要的停车场②商业网点由城市中心向城市边缘交通便利处发展的原因:私人小汽车普及;高速公路;城市郊区快速道路网;城市郊区化


相关文章

  • 高中全套课本清单-20140912
  • 高中全套课本清单 首先,高中有以下课程: 语数外,理化生,政史地(高考科目,都有学分) 体育,美术(或音乐),信息技术,通用技术(学分科目) 心理,自习,班会 语数外,理化生,政史地九门课共有课本(必修和选修)共111本,清单如下 书名 价 ...查看


  • 必修三地理第二单元试题
  •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单元测试 第二章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3分*20=60分) 荒漠化是当前全球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由于全球在气候.地形.土地使用制度 和社会经济制度等方面千差万别,因此要结合各国各地区的区域特点饿实际情况确定荒漠化的范畴 ...查看


  • 江城职称论文发表网-高中地理教学论文选题题目
  • 云发表,专业论文发表网站!http://www.yunfabiao.com/ 面向作者直接收稿,省去中间环节,价格更低,发表更快,收录更快! 江城职称论文发表网-高中地理|教学论文选题题目 江城职称论文发表网-以下是高中地理|教学职称论文发 ...查看


  • 城阳区职称论文发表网-新课程高中地理教学方法论文选题题目
  • 云发表,专业论文发表网站!http://www.yunfabiao.com/ 面向作者直接收稿,省去中间环节,价格更低,发表更快,收录更快! 城阳区职称论文发表网-新课程|高中地理|教学方法论文选题题目 城阳区职称论文发表网-以下是新课程| ...查看


  •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三教案全集
  • 篇一: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精品教案(整套) 绥阳中学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教﹙学﹚案(整套) 目 录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第二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问题研究 地理环境为新加坡经 ...查看


  •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测试题_地理_必修1_人教版
  • 2009年宿州二中学业水平测试地理复习第三章练习卷 一.选择题 1.地球上最主要的水体是 ( ) A.海洋水 B.陆地水 C.大气水 D.河湖水 2.地球上最主要的淡水是 A.河湖水 B.生物水 C.地下水D.冰川 3.能使陆地上的水不断更 ...查看


  •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卷
  • 乌江复旦学校高一地理第一单元测试卷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80分) 1.下列哪种天体能够发光( ) A .星云 B .恒星 C .行星 D .卫星 2.下列天体系统中,级别最低的是( ) A .总星系 B .河外星 ...查看


  •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河流地貌的发育教案
  • 一.单项选择题 1.以下地貌主要形成于山前的是( ) A.河漫滩平原 C.三角洲平原 答案 B 解析 洪积扇平原位于山前. 2.下列地表形态属于河流侵蚀地貌的是( ) A.黄河三角洲 C.黄土高原 答案 D 解析 河谷属于河流侵蚀地貌. 3 ...查看


  • 高三一诊考试范围和时间
  • 附件1: 高三"一诊"考试范围 语文:人教版必修1~5.<语言文字应用>.(含教材基本知识.基本能力与迁移能力) 数学:理科:人教A 版除解析几何外的全部内容. 文科:人教A 版除解析几何外的全部内容. 英语 ...查看


  • 我对高中地理必修一的内容体系的变化的一点理解
  • 我对高中地理必修一的内容体系的变化的一点理解 新课标中对必修一的内容体系进行了很大的调整,与旧的人教版必修上册教材相比注重整体性.以前的地理要素分开,现在第二章将原来的大气.陆地和海洋中地壳物质循环.大气运动.水循环归入了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和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