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养路机械作业程序及作业标准
一、作业程序
㈠ 清筛车作业程序
1、核对曲线要素,现场标注曲线要素。
2、移动轨距杆使其紧靠轨枕一侧。
3、施工前相关设备单位对影响清筛、捣固作业的设备进行移动或拆除,避免作业时造成设备损坏。
4、封锁命令下达后,地面作业人员在当日清筛施工的起点开挖导槽(导槽长度为1m、宽度为计划清筛宽度加300mm、深度为计划清筛深度)。导槽下方的道碴堆积角要小于30度并穿入清筛机底梁。
5、确认调度命令后,大机施工列车进入施工区间,在指定地点分解并按要求分别就位。在确认邻线无车时,连接清筛车导槽和挖掘链。
6、清筛开始后,地面配合人员清理钢轨两侧石砟、捣固车进行起拨道捣固作业、配砟整形车根据现场情况整理道砟、稳定车稳定道床作业使线路尽快达到放行列车条件。
7、工务、电务、供电部门应派专人跟随清筛车,遇有隐蔽设备时应及时处理。
8、安排专人在机后检查轨道几何尺寸,发现问题立即整修,确保线路达到放行列车条件,方可开通线路。
㈡ 地面配合作业
1、回填石碴组:紧跟清筛机后,将石碴向道心及轨枕盒内回填,石碴高出轨枕面的一律清理至轨枕面以下,露出轨枕顶面,
以便捣固对位。
2、检查线路组:紧跟捣固车后,对捣固后的线路质量进行检查,发现超标处所立即通知捣固车返回处理,并做好检查记录。
3、清理土棱组:对于清筛机无法筛到的道床部分进行人工清筛边坡、打掉土棱,保证排水畅通。
4、清运圬土组:对于清筛后的圬土,在路堤地段要求一律排放在路肩边沿上,用于加宽路基,不得形成反坡。路堑地段一律清理出路基范围以外。
5、安全保障组:对于开通前的线路设备进行检查,对机具材料检查是否侵限,确认达到放行列车条件并经监护单位确认后,方可登记开通线路。
㈢ 捣固车作业程序
1、按调度命令进入作业区间,到达作业地段后,与其他作业车分解运行至本车作业地点,停机,变速手柄置中间空挡位。
2、啮合液压泵离合器,启动发动机。
3、解开各作业机构安全锁定装置,将发动机提速至2000r/min,接通作业控制系统。
4、下列工作装置按序就位。
下放各检测小车,并张紧起拨道弦线。
下放起拨道装置并夹紧钢轨。
下放夯拍器。
下放捣固装置。
5、确定超高股及加载方向。
6、接通超平,拨道作业系统。
7、旋开捣固装置自动横移开关,接通辅助走行马达。 1
8、打开并调整好记录仪。
9、准备好GVA操作。
10、进行捣固作业。
11、捣固车收车:
按序收起捣固装置、夯拍器、起拨道装置、检测小车; 各控制旋扭回零复位,关闭作业气动塞门,液压支撑手柄回零位卸荷;
关闭发动机分离液压泵离合器。
12、联挂返回车站,开通线路。
㈣ 道岔捣固车作业程序
1、按调度命令进入作业区段,运行至作业地点停车并制动,变速手柄置中间空档位,关闭ZF变速器钥匙,发动机停机。
2、啮合液压泵离合器,启动发动机。
3、打开作业主开关。
4、按作业系统起动键。
5、发动机转速设在作业转速位。
6、接通作业风路。
7、激活液压系统。
8、选择道岔作业模式。
9、下放各测量小车,确认所有测量轮、张紧小车和测量小车正确落在钢轨上,并检查弦线卡在拨叉内。
10、选择横向水平基准股。
11、提升、解锁、下放捣固装置。
12、进行捣固作业。
13、捣固车收车,停车并制动。
2
14、降低发动机转速。
15、撤掉所有预加载、停止捣固装置振动。
16、松开拨道弦线、抄平弦线。
17、按顺序收起捣固装置、夯拍器、起拨道装置、各测量小车、激光小车,并锁定。
18、各控制旋钮回零复位。
19、关闭液压系统、气动系统。
20、检查所有联锁指示灯。
21、关闭作业总开关。
22、关闭发动机,脱开液压泵离合器。
23、联挂返回车站,开通线路。
二、作业标准
(一)维修捣固作业验收标准
1、线路维修捣固作业后验收标准:(单位mm):
曲线正矢作业标准遵照下表规定(单位 mm):
3
2、道岔维修捣固作业后验收标准(单位 mm):
(二)线路大修施工作业标准
1、清筛:
(1)彻底清筛道床,补充石碴,改善道床断面,断面尺寸及轨顶标高符合设计要求,整治道床翻浆冒泥。
(2)清筛后枕下清碴厚度满足:
①区间不小于300mm,道床不足300mm时,应全部为清碴,并做好排水坡。
②桥梁及车站内受建筑物限制时,可酌情降低清筛深度,正线上混凝土轨枕地段不得小于250mm、站线不得小于200mm。
(3)清筛后道碴含污量不得超过5%。
(4)复线地段上下行均安排施工时,线间距为4m时,两线间筛透;线间距为4~5m时,两线间清筛机清筛以外的部分应筛至轨枕底面。只进行单行清筛,线间距为4m时,两线间清筛二分之一宽度并筛透;线间距为4~5m时,两线间清筛二分之一宽度,清筛机清筛以外的部分应筛至轨枕底面。
(5)清筛后道碴应分布均匀。
(6)边坡清筛应自轨枕头垂直向下至路肩或垫沙层,外方全部清筛;单线地段两侧应全部清筛。
4
2、道岔维修捣固作业后验收标准(单位 mm):
(二)线路大修施工作业标准
1、清筛:
(1)彻底清筛道床,补充石碴,改善道床断面,断面尺寸及轨顶标高符合设计要求,整治道床翻浆冒泥。
(2)清筛后枕下清碴厚度满足:
①区间不小于300mm,道床不足300mm时,应全部为清碴,并做好排水坡。
②桥梁及车站内受建筑物限制时,可酌情降低清筛深度,正线上混凝土轨枕地段不得小于250mm、站线不得小于200mm。
(3)清筛后道碴含污量不得超过5%。
(4)复线地段上下行均安排施工时,线间距为4m时,两线间筛透;线间距为4~5m时,两线间清筛机清筛以外的部分应筛至轨枕底面。只进行单行清筛,线间距为4m时,两线间清筛二分之一宽度并筛透;线间距为4~5m时,两线间清筛二分之一宽度,清筛机清筛以外的部分应筛至轨枕底面。
(5)清筛后道碴应分布均匀。
(6)边坡清筛应自轨枕头垂直向下至路肩或垫沙层,外方全部清筛;单线地段两侧应全部清筛。
(7)线路整理几何尺寸:
①整理后开通线路几何尺寸按《铁路线路修理规则》的标准执行。
②曲线始、终端不得有反变或“鹅头”。
(8)道床边坡坡角到轨枕底下300毫米处的土拢必须全部清筛;路肩面及路堑边坡上的的污土必须全部清除。
(9)无缝线路地段,严格执行施工前、中、后“三检制”。当作业轨温超出原锁定轨温±10℃以上或锁定轨温不明时时,大机清筛前必须进行应力放散。
(10)清筛机筛后地段必须安排专人检查线路几何尺寸,超过(轨距+6mm、-4mm,水平8mm,高低8mm,轨向7mm,线路扭曲6mm)必须用液压起道器整修并确认满足作业车辆运行安全后,方准捣固车进入进行捣固作业;直线地段整修捣固,应使用激光拨道装置,拨道前应对线间距进行复核,保证拨线后满足线间距要求;高温季节捣固车必须使用夯拍器;大中型清筛机组作业,当日清筛地段开通前必须捣固不少于二遍、稳定一遍。
2、捣固:
(1)捣固车捣固速度08-32型捣固车手动作业时不得超过18次/min,夹持时间不少于0.6秒;09—32型捣固车不得超过22次/min,夹持时间开关置于“3”位。在有砟桥上,轨枕下道砟厚度不足150mm时不得进行捣固作业。
(2)捣固时应设置不少于10mm的基本起道量。捣固车一次起道量不宜超过 50mm,起道量超过50mm时应分两次起道捣固;一次拨道量不宜超过80mm。每次作业后应进行道床动力稳定。接头、桥梁两头、道口处应加强捣固。下插深度为镐掌上沿距离轨
枕下沿不得小于15mm,凡不达标,应及时调整。
(3)需变更曲线超高地段,当里股起道量大于20mm时,应分二次进行起道。
大型养路机械作业程序及作业标准
一、作业程序
㈠ 清筛车作业程序
1、核对曲线要素,现场标注曲线要素。
2、移动轨距杆使其紧靠轨枕一侧。
3、施工前相关设备单位对影响清筛、捣固作业的设备进行移动或拆除,避免作业时造成设备损坏。
4、封锁命令下达后,地面作业人员在当日清筛施工的起点开挖导槽(导槽长度为1m、宽度为计划清筛宽度加300mm、深度为计划清筛深度)。导槽下方的道碴堆积角要小于30度并穿入清筛机底梁。
5、确认调度命令后,大机施工列车进入施工区间,在指定地点分解并按要求分别就位。在确认邻线无车时,连接清筛车导槽和挖掘链。
6、清筛开始后,地面配合人员清理钢轨两侧石砟、捣固车进行起拨道捣固作业、配砟整形车根据现场情况整理道砟、稳定车稳定道床作业使线路尽快达到放行列车条件。
7、工务、电务、供电部门应派专人跟随清筛车,遇有隐蔽设备时应及时处理。
8、安排专人在机后检查轨道几何尺寸,发现问题立即整修,确保线路达到放行列车条件,方可开通线路。
㈡ 地面配合作业
1、回填石碴组:紧跟清筛机后,将石碴向道心及轨枕盒内回填,石碴高出轨枕面的一律清理至轨枕面以下,露出轨枕顶面,
以便捣固对位。
2、检查线路组:紧跟捣固车后,对捣固后的线路质量进行检查,发现超标处所立即通知捣固车返回处理,并做好检查记录。
3、清理土棱组:对于清筛机无法筛到的道床部分进行人工清筛边坡、打掉土棱,保证排水畅通。
4、清运圬土组:对于清筛后的圬土,在路堤地段要求一律排放在路肩边沿上,用于加宽路基,不得形成反坡。路堑地段一律清理出路基范围以外。
5、安全保障组:对于开通前的线路设备进行检查,对机具材料检查是否侵限,确认达到放行列车条件并经监护单位确认后,方可登记开通线路。
㈢ 捣固车作业程序
1、按调度命令进入作业区间,到达作业地段后,与其他作业车分解运行至本车作业地点,停机,变速手柄置中间空挡位。
2、啮合液压泵离合器,启动发动机。
3、解开各作业机构安全锁定装置,将发动机提速至2000r/min,接通作业控制系统。
4、下列工作装置按序就位。
下放各检测小车,并张紧起拨道弦线。
下放起拨道装置并夹紧钢轨。
下放夯拍器。
下放捣固装置。
5、确定超高股及加载方向。
6、接通超平,拨道作业系统。
7、旋开捣固装置自动横移开关,接通辅助走行马达。 1
8、打开并调整好记录仪。
9、准备好GVA操作。
10、进行捣固作业。
11、捣固车收车:
按序收起捣固装置、夯拍器、起拨道装置、检测小车; 各控制旋扭回零复位,关闭作业气动塞门,液压支撑手柄回零位卸荷;
关闭发动机分离液压泵离合器。
12、联挂返回车站,开通线路。
㈣ 道岔捣固车作业程序
1、按调度命令进入作业区段,运行至作业地点停车并制动,变速手柄置中间空档位,关闭ZF变速器钥匙,发动机停机。
2、啮合液压泵离合器,启动发动机。
3、打开作业主开关。
4、按作业系统起动键。
5、发动机转速设在作业转速位。
6、接通作业风路。
7、激活液压系统。
8、选择道岔作业模式。
9、下放各测量小车,确认所有测量轮、张紧小车和测量小车正确落在钢轨上,并检查弦线卡在拨叉内。
10、选择横向水平基准股。
11、提升、解锁、下放捣固装置。
12、进行捣固作业。
13、捣固车收车,停车并制动。
2
14、降低发动机转速。
15、撤掉所有预加载、停止捣固装置振动。
16、松开拨道弦线、抄平弦线。
17、按顺序收起捣固装置、夯拍器、起拨道装置、各测量小车、激光小车,并锁定。
18、各控制旋钮回零复位。
19、关闭液压系统、气动系统。
20、检查所有联锁指示灯。
21、关闭作业总开关。
22、关闭发动机,脱开液压泵离合器。
23、联挂返回车站,开通线路。
二、作业标准
(一)维修捣固作业验收标准
1、线路维修捣固作业后验收标准:(单位mm):
曲线正矢作业标准遵照下表规定(单位 mm):
3
2、道岔维修捣固作业后验收标准(单位 mm):
(二)线路大修施工作业标准
1、清筛:
(1)彻底清筛道床,补充石碴,改善道床断面,断面尺寸及轨顶标高符合设计要求,整治道床翻浆冒泥。
(2)清筛后枕下清碴厚度满足:
①区间不小于300mm,道床不足300mm时,应全部为清碴,并做好排水坡。
②桥梁及车站内受建筑物限制时,可酌情降低清筛深度,正线上混凝土轨枕地段不得小于250mm、站线不得小于200mm。
(3)清筛后道碴含污量不得超过5%。
(4)复线地段上下行均安排施工时,线间距为4m时,两线间筛透;线间距为4~5m时,两线间清筛机清筛以外的部分应筛至轨枕底面。只进行单行清筛,线间距为4m时,两线间清筛二分之一宽度并筛透;线间距为4~5m时,两线间清筛二分之一宽度,清筛机清筛以外的部分应筛至轨枕底面。
(5)清筛后道碴应分布均匀。
(6)边坡清筛应自轨枕头垂直向下至路肩或垫沙层,外方全部清筛;单线地段两侧应全部清筛。
4
2、道岔维修捣固作业后验收标准(单位 mm):
(二)线路大修施工作业标准
1、清筛:
(1)彻底清筛道床,补充石碴,改善道床断面,断面尺寸及轨顶标高符合设计要求,整治道床翻浆冒泥。
(2)清筛后枕下清碴厚度满足:
①区间不小于300mm,道床不足300mm时,应全部为清碴,并做好排水坡。
②桥梁及车站内受建筑物限制时,可酌情降低清筛深度,正线上混凝土轨枕地段不得小于250mm、站线不得小于200mm。
(3)清筛后道碴含污量不得超过5%。
(4)复线地段上下行均安排施工时,线间距为4m时,两线间筛透;线间距为4~5m时,两线间清筛机清筛以外的部分应筛至轨枕底面。只进行单行清筛,线间距为4m时,两线间清筛二分之一宽度并筛透;线间距为4~5m时,两线间清筛二分之一宽度,清筛机清筛以外的部分应筛至轨枕底面。
(5)清筛后道碴应分布均匀。
(6)边坡清筛应自轨枕头垂直向下至路肩或垫沙层,外方全部清筛;单线地段两侧应全部清筛。
(7)线路整理几何尺寸:
①整理后开通线路几何尺寸按《铁路线路修理规则》的标准执行。
②曲线始、终端不得有反变或“鹅头”。
(8)道床边坡坡角到轨枕底下300毫米处的土拢必须全部清筛;路肩面及路堑边坡上的的污土必须全部清除。
(9)无缝线路地段,严格执行施工前、中、后“三检制”。当作业轨温超出原锁定轨温±10℃以上或锁定轨温不明时时,大机清筛前必须进行应力放散。
(10)清筛机筛后地段必须安排专人检查线路几何尺寸,超过(轨距+6mm、-4mm,水平8mm,高低8mm,轨向7mm,线路扭曲6mm)必须用液压起道器整修并确认满足作业车辆运行安全后,方准捣固车进入进行捣固作业;直线地段整修捣固,应使用激光拨道装置,拨道前应对线间距进行复核,保证拨线后满足线间距要求;高温季节捣固车必须使用夯拍器;大中型清筛机组作业,当日清筛地段开通前必须捣固不少于二遍、稳定一遍。
2、捣固:
(1)捣固车捣固速度08-32型捣固车手动作业时不得超过18次/min,夹持时间不少于0.6秒;09—32型捣固车不得超过22次/min,夹持时间开关置于“3”位。在有砟桥上,轨枕下道砟厚度不足150mm时不得进行捣固作业。
(2)捣固时应设置不少于10mm的基本起道量。捣固车一次起道量不宜超过 50mm,起道量超过50mm时应分两次起道捣固;一次拨道量不宜超过80mm。每次作业后应进行道床动力稳定。接头、桥梁两头、道口处应加强捣固。下插深度为镐掌上沿距离轨
枕下沿不得小于15mm,凡不达标,应及时调整。
(3)需变更曲线超高地段,当里股起道量大于20mm时,应分二次进行起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