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六 企业价值评估
知识目标
1.掌握企业价值评估对象及评估范围的界定
2.掌握企业收益预测的要求、步骤和方法
3.熟悉企业价值评估范围的界定
4.熟悉折现率的选择的基本原则和计算方法
5.熟悉企业价值评估的特点
6.了解企业价值及其决定
技能目标
1.能够运用具体方法评估企业的价值
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企业价值评估及其特点;企业价值评估的范围界定;收益法的数学表达式及其说明;企业收益及其预测;
教学重点:企业价值评估的范围界定;收益法的数学表达式及其说明;企业收益及其预测;
教学难点:收益法在企业价值评估中的应用
计划课时:8学时
学习内容:
第一节 企业价值评估的概念及其特点
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企业价值评估及其特点;
教学重点:企业价值评估的特点;
计划课时:2学时
学习内容:
(一)企业价值评估及其特点
1、企业价值及其决定
企业价值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和定义。比较常见的是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会计核算的角度,以及从市场:)的角度来说明企业的价值。
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企业的价值是由凝结在企业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从会计核算的角度,企业的价值是由建造企业的全部支出构成。
从市场的角度,企业的价值是由企业的获利能力决定。
2、企业价值的表现形式
(1)企业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的价值总和;
(2)企业投入资本的价值;
(3)企业股东权益的价值。
3、企业评估的特点
(1)、评估对象是由多个或多种单项资产组成的资产综合体。
(2)、决定企业价值高低的因素,是企业的整体获利能力。
(3)、企业评估是一种整体性评估,它与构成企业的各个单项资产的简单评估值加和
是有区别的。这些区别主要表现为:
第一,评估对象上的差别。
第二,由于评估对象上的差别,评估考虑的因素不可能完全相同。
第三,评估结果的差异。
小结:企业价值评估的特点
作业:简述企业价值评估的特点
第二节 企业价值评估的范围界定
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企业价值评估的范围界定;
教学重点:企业价值评估的范围界定;
教学难点:企业价值评估的范围界定
计划课时:2学时
学习内容:
一、企业价值评估的范围界定
1、企业评估的一般范围
(1)、企业的资产评估申请报告及上级主管部门批复文件所规定的评估范围;
(2)、企业有关产权转让或产权变动的协议、合同、章程中规定的企业资产变动的范围;
(3)、涉及国有资产的企业评估,可参照其评估立项书中划定的范围。
2、企业评估的具体范围
企业评估的具体范围,是指评估人员具体实施评估的资产范围,即有效资产范围。
它是在评估的一般范围的基础上,经合理必要的重组后的评估范围。 在划定企业评估的具体范围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对于在评估时点一时难以界定的产权或因产权纠纷暂时难以得出结论的资产,应划待定产权",暂不列入企业评估的资产范围。
(2)、在产权界定范围内,对企业中存在的生产能力闲置或浪费,以及某些局部资产的功能与整体企业的总体功能不一致等情况,按照效用原则,应提醒委 托方进行企业资产重组,重新界定企业评估的具体范围,以避免造成委托人的权益损失。
小结:企业价值评估的范围界定
作业:举例说明企业价值评估的范围界定
第三节 收益法在企业价值评估中的应用
教学目的:让学生掌握收益法的数学表达式及其说明;企业收益及其预测; 教学重点:收益法的数学表达式及其说明;企业收益及其预测;
教学难点:收益法在企业价值评估中的应用
计划课时:4学时
学习内容:
一、收益法的数学表达式及其说明
1、企业持续经营假设前提下的收益法
(1)、年金法。年金法的公式为:P=A/r
式中:P--企业重估价值;
A--企业每年的年金收益;
r--本金化率。
用于整体企业评估的年金法,是把企业未来的可预测的各年预期收益进行年金化处理,然后再把已年金化了的企业预期收益进行收益还原,估测整体企业的 重估价值。因此,公式又可以写成:
P=∑[Ri×(1+r)-i] ×(A/P,r,n)÷r
(2)、分段法。分段法是将持续经营的企业的收益预测分为前后段。对于前段企业的预期收益采取逐年预测折现累加的方法。而对于后段的企业收益,则针 对企业具体情况假设它按某一规律变化,并按企业收益变化规律,对企业后段预
期收益进行还原及折现处理。将企业前后两段收益现值加在一起便构成了整体企业的收益现值。
2、企业非永续经营假设前提下收益现值法
(1)、关于企业非永续经营假设。企业非永续经营假设是从最有利回收企业投资的角度,
争取在不追加资本性投资的前提下,充分利用企业现有的资源,最大限度地获取投资收益,直至企业丧失生产经营能力为止。
(四)、企业收益及其预测
在具体界定企业收益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不归企业权益主体所有的企业纯收入,不能作为企业评估中的企业收益。
(2)、凡是归企业权益主体所有的企业收支净额,可视为企业收益。
选择什么层次和口径的企业收益作为企业评估的依据,首先应服从于企业评估的目标,即评估企业的是净资产价值还是投资资本价值或总资产价值。其次,企业收益层次和口径的选择,还应服从于哪种层次或口径的企业收益额更能客观地反映出企业的正常获利能力。在不影响实现企业评估目标的前提下,选择最能客观反映企业正常获利能力的企业收益额作为收益折现的基础是适宜的。
2、企业收益预测
企业收益预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企业收益现状的分析和判断;其次是对企业未来可预测的若干年的预期收益预测;最后是对企业未来持续经营条件下的长期预期收益趋势的判断。
(1)、企业收益现状分析和判断的着重点,是了解和掌握企业正常获利能力水平,为企业预期收益预测创造一个工作平台。
了解和判断一个企业的获利能力现状,可以通过一系列财务数据并结合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加以综合分析判断。可作为分析判断企业获利能力参考依据的财务指标主要有:企业资金利润率、投资资本利润率、净资产利润率、成本利润率、销售收入利润率、企业资金收益率、投资资本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成本收益率、销售收收益率等。
(2)、企业的预期收益的基础有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其一,是预期收益预测的出发点,即是以企业的实际收益为出发点,还是以别的
什么为出发点。企业评估的预期收益的预测基础,是企业在正常经营管理前提下,排除偶然因素和不可比因素后的正常收益或客观收益。
其二,是如何客观地把握新的产权主体的行为对企业预期收益的影响。对于企业预期收益的预测,只能以企业现实存量资产为出发点,可以考虑存量资产的合理改进、甚至是合理重组,并以企业的正常经营管理为基础,不考虑不正常的个人因素或新的产权主体的超常行为等因素对企业预期收益的影响。
(3)、企业收益预测的基本步骤。企业预期收益的预测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①评估基准日企业收益的审计和调整,
②企业预期收益趋势的总体分析和判断,
③企业预期收益预测。
评估基准日企业收益审计和调整包括两部分工作。其一是对评估基准日企业收益的审计。对企业于评估基准日的收益额进行审核,并按审核结果编制评估基准日企业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其二是对审核后的重编财务报表进行非正常因素调整,主要是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的调整。把企业评估基准日的利润和现金流量调整到正常状态下的数量,为企业预期收益的趋势分析打好基础。 企业预期收益趋势的总体分析和判断,是在对企业评估基准日实际收益的审计和调整的基础上,结合企业提供的预期收益预测和评估机构调查搜集到的有关信息资料进行的。这里需要强调指出:
第一,对企业评估基准日的财务报表的审计,尤其是客观收益的调整仅作为评估人员进行企业预期收益预测的参考依据,不能用于其他目的。
第二,企业提供的关于预期收益的预测是评估人员预测企业未来预期收益的重要参考资料。
第三,尽管对企业在评估基准日的财务报表进行了必要的调整,并掌握了企业提供的收益预测,评估人员还必须深入到企业现场进行实地考察和现场调研,充分了解企业的生产工艺过程、设备状况、生产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再辅之以其他数据资料对企业未来收益趋势作出合乎逻辑的总体判断。
企业预期收益的预测是在前两个步骤完成的前提下,运用具体的技术方法和手段进行测算。在一般情况下,企业的收益预测也分两个时间段。一是对企业未来3~5年的收益预测;二是对企业未来3~5年后的各年收益预测。
什么为出发点。企业评估的预期收益的预测基础,是企业在正常经营管理前提下,排除偶然因素和不可比因素后的正常收益或客观收益。
其二,是如何客观地把握新的产权主体的行为对企业预期收益的影响。对于企业预期收益的预测,只能以企业现实存量资产为出发点,可以考虑存量资产的合理改进、甚至是合理重组,并以企业的正常经营管理为基础,不考虑不正常的个人因素或新的产权主体的超常行为等因素对企业预期收益的影响。
(3)、企业收益预测的基本步骤。企业预期收益的预测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①评估基准日企业收益的审计和调整,
②企业预期收益趋势的总体分析和判断,
③企业预期收益预测。
评估基准日企业收益审计和调整包括两部分工作。其一是对评估基准日企业收益的审计。对企业于评估基准日的收益额进行审核,并按审核结果编制评估基准日企业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其二是对审核后的重编财务报表进行非正常因素调整,主要是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的调整。把企业评估基准日的利润和现金流量调整到正常状态下的数量,为企业预期收益的趋势分析打好基础。 企业预期收益趋势的总体分析和判断,是在对企业评估基准日实际收益的审计和调整的基础上,结合企业提供的预期收益预测和评估机构调查搜集到的有关信息资料进行的。这里需要强调指出:
第一,对企业评估基准日的财务报表的审计,尤其是客观收益的调整仅作为评估人员进行企业预期收益预测的参考依据,不能用于其他目的。
第二,企业提供的关于预期收益的预测是评估人员预测企业未来预期收益的重要参考资料。
第三,尽管对企业在评估基准日的财务报表进行了必要的调整,并掌握了企业提供的收益预测,评估人员还必须深入到企业现场进行实地考察和现场调研,充分了解企业的生产工艺过程、设备状况、生产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再辅之以其他数据资料对企业未来收益趋势作出合乎逻辑的总体判断。
企业预期收益的预测是在前两个步骤完成的前提下,运用具体的技术方法和手段进行测算。在一般情况下,企业的收益预测也分两个时间段。一是对企业未来3~5年的收益预测;二是对企业未来3~5年后的各年收益预测。
科学合理地设定预测企业预期收益的前提条件是必需的,这些前提条件包括:(1)国家的政治、经济等政策变化对企业预期收益的影响,除已经出台尚未实施的以外,只能假定其将不会对企业预期收益构成重大影响;(2)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或其他无法预测的突发事件,不作为预测企业收益的相关因素考虑;
(3)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某些个人行为也未在预测企业预期收益时考虑等。在明确了企业收益预测前提条件的基础上,就可以着手对企业未来3~5年的预期收益进行预测。预测的主要内容有:对影响被评估企业及所属行业的特定经济及竞争因素的估计;未来3~5年市场的产品或服务的需求量或被评估企业市场占有份额税金的估计;完成上述生产经营目标需追加投资及技术、设备更新改造因素的估计;未来3~5年预期收益的估计等。
不论采用何种方法测算企业收益,都需注意以下几个基本问题:(1)一定收益水平是一定资产运作的结果。(2)企业的销售收入或营业收入与产品销售量(服务量)及销售价格的关系,会受到价格需求弹性的制约,不可以不考虑价格需求弹性而想当然地价量并长。(3)企业销售收入或服务收入的增长与其费用的变化是有规律性的,评估人员应根据不同行业的企业特点,尽可能科学合理预测企业的销售收入及各项费用。(4)企业的预期收益与企业所采用的会计政策、税收政策关系极为密切,评估人员不可以违背会计政策及税收政策,以不合理的假设作为预测的基础,企业收益预测应与企业未来实行的会计政策和税收政策保持一致。 而对于企业未来更久远的年份的预期收益,则难以用具体的测算方法测算了。可行的方法是,在企业未来3~5年预期收益测算的基础上,从中找出企业收益变化的取向和趋势,并借助某些手段,诸如采用假设的方式来把握企业未来长期收益的变化区间和趋势。
小结:由于企业本身就是一个资产综合体,对于企业价值评估自然就有多种评估思路。掌握企业价值评估的本质,即企业获利能力是影响和决定企业价值的关键因素。围绕着企业获利能力的判断、预测、企业获利能力面临的不确定性、企业获利能力载体的边界、企业价值评估具体范围等,安排评估技术思路,选择具体评估方法和合理的评估经济技术参数,通过缜密的评估过程,得出令人信服的评估结论。
作业:第182页 1、2题
项目六 企业价值评估
知识目标
1.掌握企业价值评估对象及评估范围的界定
2.掌握企业收益预测的要求、步骤和方法
3.熟悉企业价值评估范围的界定
4.熟悉折现率的选择的基本原则和计算方法
5.熟悉企业价值评估的特点
6.了解企业价值及其决定
技能目标
1.能够运用具体方法评估企业的价值
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企业价值评估及其特点;企业价值评估的范围界定;收益法的数学表达式及其说明;企业收益及其预测;
教学重点:企业价值评估的范围界定;收益法的数学表达式及其说明;企业收益及其预测;
教学难点:收益法在企业价值评估中的应用
计划课时:8学时
学习内容:
第一节 企业价值评估的概念及其特点
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企业价值评估及其特点;
教学重点:企业价值评估的特点;
计划课时:2学时
学习内容:
(一)企业价值评估及其特点
1、企业价值及其决定
企业价值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和定义。比较常见的是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会计核算的角度,以及从市场:)的角度来说明企业的价值。
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企业的价值是由凝结在企业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从会计核算的角度,企业的价值是由建造企业的全部支出构成。
从市场的角度,企业的价值是由企业的获利能力决定。
2、企业价值的表现形式
(1)企业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的价值总和;
(2)企业投入资本的价值;
(3)企业股东权益的价值。
3、企业评估的特点
(1)、评估对象是由多个或多种单项资产组成的资产综合体。
(2)、决定企业价值高低的因素,是企业的整体获利能力。
(3)、企业评估是一种整体性评估,它与构成企业的各个单项资产的简单评估值加和
是有区别的。这些区别主要表现为:
第一,评估对象上的差别。
第二,由于评估对象上的差别,评估考虑的因素不可能完全相同。
第三,评估结果的差异。
小结:企业价值评估的特点
作业:简述企业价值评估的特点
第二节 企业价值评估的范围界定
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企业价值评估的范围界定;
教学重点:企业价值评估的范围界定;
教学难点:企业价值评估的范围界定
计划课时:2学时
学习内容:
一、企业价值评估的范围界定
1、企业评估的一般范围
(1)、企业的资产评估申请报告及上级主管部门批复文件所规定的评估范围;
(2)、企业有关产权转让或产权变动的协议、合同、章程中规定的企业资产变动的范围;
(3)、涉及国有资产的企业评估,可参照其评估立项书中划定的范围。
2、企业评估的具体范围
企业评估的具体范围,是指评估人员具体实施评估的资产范围,即有效资产范围。
它是在评估的一般范围的基础上,经合理必要的重组后的评估范围。 在划定企业评估的具体范围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对于在评估时点一时难以界定的产权或因产权纠纷暂时难以得出结论的资产,应划待定产权",暂不列入企业评估的资产范围。
(2)、在产权界定范围内,对企业中存在的生产能力闲置或浪费,以及某些局部资产的功能与整体企业的总体功能不一致等情况,按照效用原则,应提醒委 托方进行企业资产重组,重新界定企业评估的具体范围,以避免造成委托人的权益损失。
小结:企业价值评估的范围界定
作业:举例说明企业价值评估的范围界定
第三节 收益法在企业价值评估中的应用
教学目的:让学生掌握收益法的数学表达式及其说明;企业收益及其预测; 教学重点:收益法的数学表达式及其说明;企业收益及其预测;
教学难点:收益法在企业价值评估中的应用
计划课时:4学时
学习内容:
一、收益法的数学表达式及其说明
1、企业持续经营假设前提下的收益法
(1)、年金法。年金法的公式为:P=A/r
式中:P--企业重估价值;
A--企业每年的年金收益;
r--本金化率。
用于整体企业评估的年金法,是把企业未来的可预测的各年预期收益进行年金化处理,然后再把已年金化了的企业预期收益进行收益还原,估测整体企业的 重估价值。因此,公式又可以写成:
P=∑[Ri×(1+r)-i] ×(A/P,r,n)÷r
(2)、分段法。分段法是将持续经营的企业的收益预测分为前后段。对于前段企业的预期收益采取逐年预测折现累加的方法。而对于后段的企业收益,则针 对企业具体情况假设它按某一规律变化,并按企业收益变化规律,对企业后段预
期收益进行还原及折现处理。将企业前后两段收益现值加在一起便构成了整体企业的收益现值。
2、企业非永续经营假设前提下收益现值法
(1)、关于企业非永续经营假设。企业非永续经营假设是从最有利回收企业投资的角度,
争取在不追加资本性投资的前提下,充分利用企业现有的资源,最大限度地获取投资收益,直至企业丧失生产经营能力为止。
(四)、企业收益及其预测
在具体界定企业收益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不归企业权益主体所有的企业纯收入,不能作为企业评估中的企业收益。
(2)、凡是归企业权益主体所有的企业收支净额,可视为企业收益。
选择什么层次和口径的企业收益作为企业评估的依据,首先应服从于企业评估的目标,即评估企业的是净资产价值还是投资资本价值或总资产价值。其次,企业收益层次和口径的选择,还应服从于哪种层次或口径的企业收益额更能客观地反映出企业的正常获利能力。在不影响实现企业评估目标的前提下,选择最能客观反映企业正常获利能力的企业收益额作为收益折现的基础是适宜的。
2、企业收益预测
企业收益预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企业收益现状的分析和判断;其次是对企业未来可预测的若干年的预期收益预测;最后是对企业未来持续经营条件下的长期预期收益趋势的判断。
(1)、企业收益现状分析和判断的着重点,是了解和掌握企业正常获利能力水平,为企业预期收益预测创造一个工作平台。
了解和判断一个企业的获利能力现状,可以通过一系列财务数据并结合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加以综合分析判断。可作为分析判断企业获利能力参考依据的财务指标主要有:企业资金利润率、投资资本利润率、净资产利润率、成本利润率、销售收入利润率、企业资金收益率、投资资本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成本收益率、销售收收益率等。
(2)、企业的预期收益的基础有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其一,是预期收益预测的出发点,即是以企业的实际收益为出发点,还是以别的
什么为出发点。企业评估的预期收益的预测基础,是企业在正常经营管理前提下,排除偶然因素和不可比因素后的正常收益或客观收益。
其二,是如何客观地把握新的产权主体的行为对企业预期收益的影响。对于企业预期收益的预测,只能以企业现实存量资产为出发点,可以考虑存量资产的合理改进、甚至是合理重组,并以企业的正常经营管理为基础,不考虑不正常的个人因素或新的产权主体的超常行为等因素对企业预期收益的影响。
(3)、企业收益预测的基本步骤。企业预期收益的预测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①评估基准日企业收益的审计和调整,
②企业预期收益趋势的总体分析和判断,
③企业预期收益预测。
评估基准日企业收益审计和调整包括两部分工作。其一是对评估基准日企业收益的审计。对企业于评估基准日的收益额进行审核,并按审核结果编制评估基准日企业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其二是对审核后的重编财务报表进行非正常因素调整,主要是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的调整。把企业评估基准日的利润和现金流量调整到正常状态下的数量,为企业预期收益的趋势分析打好基础。 企业预期收益趋势的总体分析和判断,是在对企业评估基准日实际收益的审计和调整的基础上,结合企业提供的预期收益预测和评估机构调查搜集到的有关信息资料进行的。这里需要强调指出:
第一,对企业评估基准日的财务报表的审计,尤其是客观收益的调整仅作为评估人员进行企业预期收益预测的参考依据,不能用于其他目的。
第二,企业提供的关于预期收益的预测是评估人员预测企业未来预期收益的重要参考资料。
第三,尽管对企业在评估基准日的财务报表进行了必要的调整,并掌握了企业提供的收益预测,评估人员还必须深入到企业现场进行实地考察和现场调研,充分了解企业的生产工艺过程、设备状况、生产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再辅之以其他数据资料对企业未来收益趋势作出合乎逻辑的总体判断。
企业预期收益的预测是在前两个步骤完成的前提下,运用具体的技术方法和手段进行测算。在一般情况下,企业的收益预测也分两个时间段。一是对企业未来3~5年的收益预测;二是对企业未来3~5年后的各年收益预测。
什么为出发点。企业评估的预期收益的预测基础,是企业在正常经营管理前提下,排除偶然因素和不可比因素后的正常收益或客观收益。
其二,是如何客观地把握新的产权主体的行为对企业预期收益的影响。对于企业预期收益的预测,只能以企业现实存量资产为出发点,可以考虑存量资产的合理改进、甚至是合理重组,并以企业的正常经营管理为基础,不考虑不正常的个人因素或新的产权主体的超常行为等因素对企业预期收益的影响。
(3)、企业收益预测的基本步骤。企业预期收益的预测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①评估基准日企业收益的审计和调整,
②企业预期收益趋势的总体分析和判断,
③企业预期收益预测。
评估基准日企业收益审计和调整包括两部分工作。其一是对评估基准日企业收益的审计。对企业于评估基准日的收益额进行审核,并按审核结果编制评估基准日企业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其二是对审核后的重编财务报表进行非正常因素调整,主要是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的调整。把企业评估基准日的利润和现金流量调整到正常状态下的数量,为企业预期收益的趋势分析打好基础。 企业预期收益趋势的总体分析和判断,是在对企业评估基准日实际收益的审计和调整的基础上,结合企业提供的预期收益预测和评估机构调查搜集到的有关信息资料进行的。这里需要强调指出:
第一,对企业评估基准日的财务报表的审计,尤其是客观收益的调整仅作为评估人员进行企业预期收益预测的参考依据,不能用于其他目的。
第二,企业提供的关于预期收益的预测是评估人员预测企业未来预期收益的重要参考资料。
第三,尽管对企业在评估基准日的财务报表进行了必要的调整,并掌握了企业提供的收益预测,评估人员还必须深入到企业现场进行实地考察和现场调研,充分了解企业的生产工艺过程、设备状况、生产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再辅之以其他数据资料对企业未来收益趋势作出合乎逻辑的总体判断。
企业预期收益的预测是在前两个步骤完成的前提下,运用具体的技术方法和手段进行测算。在一般情况下,企业的收益预测也分两个时间段。一是对企业未来3~5年的收益预测;二是对企业未来3~5年后的各年收益预测。
科学合理地设定预测企业预期收益的前提条件是必需的,这些前提条件包括:(1)国家的政治、经济等政策变化对企业预期收益的影响,除已经出台尚未实施的以外,只能假定其将不会对企业预期收益构成重大影响;(2)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或其他无法预测的突发事件,不作为预测企业收益的相关因素考虑;
(3)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某些个人行为也未在预测企业预期收益时考虑等。在明确了企业收益预测前提条件的基础上,就可以着手对企业未来3~5年的预期收益进行预测。预测的主要内容有:对影响被评估企业及所属行业的特定经济及竞争因素的估计;未来3~5年市场的产品或服务的需求量或被评估企业市场占有份额税金的估计;完成上述生产经营目标需追加投资及技术、设备更新改造因素的估计;未来3~5年预期收益的估计等。
不论采用何种方法测算企业收益,都需注意以下几个基本问题:(1)一定收益水平是一定资产运作的结果。(2)企业的销售收入或营业收入与产品销售量(服务量)及销售价格的关系,会受到价格需求弹性的制约,不可以不考虑价格需求弹性而想当然地价量并长。(3)企业销售收入或服务收入的增长与其费用的变化是有规律性的,评估人员应根据不同行业的企业特点,尽可能科学合理预测企业的销售收入及各项费用。(4)企业的预期收益与企业所采用的会计政策、税收政策关系极为密切,评估人员不可以违背会计政策及税收政策,以不合理的假设作为预测的基础,企业收益预测应与企业未来实行的会计政策和税收政策保持一致。 而对于企业未来更久远的年份的预期收益,则难以用具体的测算方法测算了。可行的方法是,在企业未来3~5年预期收益测算的基础上,从中找出企业收益变化的取向和趋势,并借助某些手段,诸如采用假设的方式来把握企业未来长期收益的变化区间和趋势。
小结:由于企业本身就是一个资产综合体,对于企业价值评估自然就有多种评估思路。掌握企业价值评估的本质,即企业获利能力是影响和决定企业价值的关键因素。围绕着企业获利能力的判断、预测、企业获利能力面临的不确定性、企业获利能力载体的边界、企业价值评估具体范围等,安排评估技术思路,选择具体评估方法和合理的评估经济技术参数,通过缜密的评估过程,得出令人信服的评估结论。
作业:第182页 1、2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