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气压止血带应用在四肢手术中的护理体会

  【摘要】 目的 探讨自动气压止血带在四肢手术中使用效果的相关因素及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通过对126例四肢手术使用气压止血带,给予正确的护理措施。结果 护理措施得当,手术视野清晰,缩短了手术时间。结论 针对不同的相关因素给予不同的处理方法,使自动气压止血带在四肢手术中发挥更好的止血作用,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

  自动气压止血带;四肢手术;护理

  

  自动气压止血带是采用电脑数字化控制,带有电子监控的气压止血带[1],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创面出血,使术野清晰,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手术中。但是操作不当,常会出现皮肤瘀斑、止血带休克、肌肉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给予正确的护理措施,能够提高自动气压止血带使用的安全性。�

  1 临床资料�

  我院自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对126例肢体损伤患者在术中使用自动气压止血带,其中男92例,女34例,单侧上肢82例,双上肢16例,下肢28例。3例患者因疼痛难以忍受导致停止使用。�

  2 护理措施�

  2.1 术前准备 ①使用前向患者解释,说明使用目的和好处,避免患者产生恐惧、紧张情绪[1];②正确调解压力,成人上肢为35 kPa,下肢为60 kPa;③选择合适的袖带,检查袖带和连接管是否漏气;④扎止血带的部位要有明确的标记。�

  2.2 术中应用 ① 正确放置袖带位置,上肢止血应置于近端中上1/3或远端1/3处,避免中1/3段,下肢止血带置于大腿中上1/3处,靠大腿根部近腹股沟,位置偏差可影响止血效果;②止血带要有合适的保护垫,衬垫、袖带要平稳,既能保护皮肤,有能避免止血带与压迫血管处有空隙,从而达到较好的止血效果。松紧度以皮肤与止血带之间能容一指或两指为宜;③妥善固定,防止加压时松开。�

  2.3 压力适宜 压力根据年龄、血压、袖带宽度和四肢周径决定,已达到手术创面不出血,肢体远端触不到动脉搏动为宜[2]。手术开始后医生将患肢抬高20~30 cm、3~5 min(防止静脉淤血),按开始键,如需重复使用,停止后应间隔10~15 min。�

  3 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3.1 肢体皮肤瘀斑、水疱 正确使用止血带,使袖带平整的绑在皮肤上面。缠袖带时要与肢体垂直,松紧适宜,以摸不到远端动脉搏动和使出血停止为度,如有瘀斑形成,应放松止血带,更换部位。有水疱形成,较小可不给予处置,自行吸收。水疱较大,可用无菌注射器抽出疱内液体,无菌敷料包扎。�

  3.2 肢体疼痛 严格控制使用时间,老人、儿童、身体虚弱者压力宜低,如需长期使用止血带,充气时间应逐渐缩短,间隔时间相对延长。清醒患者询问局部疼痛情况。本组8病例出现此并发症,5例放松止血带,局部按摩后继续使用。3例疼痛难忍,停止使用。�

  3.3 止血带休克 止血带绑扎的位置、方法、充气压力要正确,手术时间较长者要提示医生严格按照规定时间松解止血带,麻醉药完善,尤其是臂丛神经麻醉,确保麻醉效果。本组无止血带休克发生。如出现休克应及时查明原因,松解止血带或给予加强麻醉,尽快补充血容量,维持血压,纠正休克。�

  3.4 肌肉、神经损伤 充气压力适宜,使用止血带时不应缚扎在神经表浅部位,止血带下要加用衬垫。�

  3.5 加重出血 定期检测止血带,止血带压力适宜,上止血带时先将上肢抬高,尽量使静脉回流。松止血带后再次充气前覆盖无菌敷料于伤口上,并压住伤口以免过多渗血。�

  4 结果�

  对该组126例行四肢手术的患者,术中严密监测和及时处理,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无止血带休克发生,术后观察发现患者无止血带使用不当所引起的皮肤损伤、肢体疼痛、神经和肌肉损伤等并发症发生。�

  5 结论�

  自动气压止血带在四肢手术中能够起到较好的止血效果,但手术室护士必须熟练掌握自动止血带的性能、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术中加强巡视防止并发症发生,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是止血带充分发挥止血优点,便于手术操作,提高手术效率及质量。�

  参 考 文 献�

  [1] 朱丹,周力.电子气压止血仪的安全使用.手术室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

  [2] 李静.气压止血带在局麻手术中的应用.护理与康复,2006,6:237.

  

  【摘要】 目的 探讨自动气压止血带在四肢手术中使用效果的相关因素及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通过对126例四肢手术使用气压止血带,给予正确的护理措施。结果 护理措施得当,手术视野清晰,缩短了手术时间。结论 针对不同的相关因素给予不同的处理方法,使自动气压止血带在四肢手术中发挥更好的止血作用,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

  自动气压止血带;四肢手术;护理

  

  自动气压止血带是采用电脑数字化控制,带有电子监控的气压止血带[1],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创面出血,使术野清晰,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手术中。但是操作不当,常会出现皮肤瘀斑、止血带休克、肌肉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给予正确的护理措施,能够提高自动气压止血带使用的安全性。�

  1 临床资料�

  我院自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对126例肢体损伤患者在术中使用自动气压止血带,其中男92例,女34例,单侧上肢82例,双上肢16例,下肢28例。3例患者因疼痛难以忍受导致停止使用。�

  2 护理措施�

  2.1 术前准备 ①使用前向患者解释,说明使用目的和好处,避免患者产生恐惧、紧张情绪[1];②正确调解压力,成人上肢为35 kPa,下肢为60 kPa;③选择合适的袖带,检查袖带和连接管是否漏气;④扎止血带的部位要有明确的标记。�

  2.2 术中应用 ① 正确放置袖带位置,上肢止血应置于近端中上1/3或远端1/3处,避免中1/3段,下肢止血带置于大腿中上1/3处,靠大腿根部近腹股沟,位置偏差可影响止血效果;②止血带要有合适的保护垫,衬垫、袖带要平稳,既能保护皮肤,有能避免止血带与压迫血管处有空隙,从而达到较好的止血效果。松紧度以皮肤与止血带之间能容一指或两指为宜;③妥善固定,防止加压时松开。�

  2.3 压力适宜 压力根据年龄、血压、袖带宽度和四肢周径决定,已达到手术创面不出血,肢体远端触不到动脉搏动为宜[2]。手术开始后医生将患肢抬高20~30 cm、3~5 min(防止静脉淤血),按开始键,如需重复使用,停止后应间隔10~15 min。�

  3 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3.1 肢体皮肤瘀斑、水疱 正确使用止血带,使袖带平整的绑在皮肤上面。缠袖带时要与肢体垂直,松紧适宜,以摸不到远端动脉搏动和使出血停止为度,如有瘀斑形成,应放松止血带,更换部位。有水疱形成,较小可不给予处置,自行吸收。水疱较大,可用无菌注射器抽出疱内液体,无菌敷料包扎。�

  3.2 肢体疼痛 严格控制使用时间,老人、儿童、身体虚弱者压力宜低,如需长期使用止血带,充气时间应逐渐缩短,间隔时间相对延长。清醒患者询问局部疼痛情况。本组8病例出现此并发症,5例放松止血带,局部按摩后继续使用。3例疼痛难忍,停止使用。�

  3.3 止血带休克 止血带绑扎的位置、方法、充气压力要正确,手术时间较长者要提示医生严格按照规定时间松解止血带,麻醉药完善,尤其是臂丛神经麻醉,确保麻醉效果。本组无止血带休克发生。如出现休克应及时查明原因,松解止血带或给予加强麻醉,尽快补充血容量,维持血压,纠正休克。�

  3.4 肌肉、神经损伤 充气压力适宜,使用止血带时不应缚扎在神经表浅部位,止血带下要加用衬垫。�

  3.5 加重出血 定期检测止血带,止血带压力适宜,上止血带时先将上肢抬高,尽量使静脉回流。松止血带后再次充气前覆盖无菌敷料于伤口上,并压住伤口以免过多渗血。�

  4 结果�

  对该组126例行四肢手术的患者,术中严密监测和及时处理,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无止血带休克发生,术后观察发现患者无止血带使用不当所引起的皮肤损伤、肢体疼痛、神经和肌肉损伤等并发症发生。�

  5 结论�

  自动气压止血带在四肢手术中能够起到较好的止血效果,但手术室护士必须熟练掌握自动止血带的性能、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术中加强巡视防止并发症发生,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是止血带充分发挥止血优点,便于手术操作,提高手术效率及质量。�

  参 考 文 献�

  [1] 朱丹,周力.电子气压止血仪的安全使用.手术室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

  [2] 李静.气压止血带在局麻手术中的应用.护理与康复,2006,6:237.

  


相关文章

  • 骨科手术中电动气压止血带和驱血带的联合应用
  • 现代医院2007年6月第7卷第6期 M odern H osp it al J un 2007Vo l7No 6 35 骨科手术中电动气压止血带和驱血带的联合应用 陈燕珠 庄春柳 张翠君 郑驼英 APPLI C ATI O N OF A I ...查看


  • 电子气压止血仪的使用
  • 性质:科室业务学习班 时间:2013年11月29日 地点:手术室办公室 主持人:邱凤敏 主讲人:邱凤敏 内容:电子气压止血仪的使用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止血带有手动充气止血仪和电子气压止血仪.电子气压止血仪是采用电脑数字化控制,带有电子调控的气 ...查看


  • 手术室护理常规
  • 一.手术室一般护理常规 术前准备 (一)术前访视 术前一日巡回护士利用书面和口头形式为病人作好心理护理,交待有关注意事项如手术室环境.配合体位.禁食禁水时间.去除身上的饰物.手表.假牙.女病人不化妆.不涂指甲油等,解除病人顾虑,更好地配合麻 ...查看


  • 电动止血带应用技术
  • 电动气压止血仪使用技术(2012.10修订) 日期 姓名 分数 监考人员: 1..电动气压止血仪使用目的 目的:是在手术前将四肢部位的血液驱赶近心侧,阻断血液循环,使手术部 位处于无血状态.最大限度制止创面出血,达到止血暴露手术野的目的.可 ...查看


  • 手术护理记录单 1
  • 舒 城 县 人 民 医 院 手 术 护 理 记 录 单 手术日期姓名______ 年龄____性别____病区_______床号___住院号_______ _手术间 手术部位 _________ 术前诊断 _________________ ...查看


  • 外科护理学重点(整理版)
  • 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1. 水钠代谢紊乱的临床表现 (1)高渗性缺水 依据缺水程度和临床症状轻重不同可分为三度: 程度 轻度缺水 中度缺水身体状况除口渴外,无其他症状缺水量约是体重的2%-4%除极度口渴外,出现缺水体征:唇舌干燥,皮肤弹性差,眼 ...查看


  • 四肢手术中应用止血带
  • 止血带 四肢手术中应用止血带,可减少术中出血,使术野清晰.便于操作.缩短手术时间,已成为四肢手术的常规. 肢体气囊止血带充气压力的选择,原则上达到手术野无活动性出血即可,压力过大可并发暂时或永久性软组织损伤,过小则导致被动性充血,增加术中出 ...查看


  • 护理论文题目(参考)
  • 以下题目仅供参考,可自拟题目撰写论文 1 住院病人后续服务的实践 2 "知情同意"的伦理与法律上争论问题的研究 3 护理教师的伦理道德规范 4 护理心理的研究进展 5 各种人员心理压力的调查与分析 6 心理评估方法的研究 ...查看


  • 股动脉等位置深
  • 脉.股动脉等位置深.血流量大的血管,以防发生动脉瘤.血肿和大出血等难以处理的并发症. 透析中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预防穿刺点感染,加强巡视,定时查看穿刺针是否滑出,有无渗血,尤其注意输血管与动脉管道连接的牢固性,防止突然松脱发生大出血. 透析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