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全科医学2010年7月第8卷第7期 ChineseJournalofGeneralPractice,July2010,Vol18,No17
#909#
=综 述>
国内外全科医学教育现况与展望
杜兆辉,储霄英,毛秀珍,彭慧珍
=摘 要>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重和医学模式转变)))从单纯的/生物模式0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0模式转变,以及
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深入发展,全科医学和全科医学教育的重要性日益明显。本文阐述了全科医学发展历史和国内外的全科医学教育发展状况,比较各种教育模式的特点。国外的经验主要比较了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法国等国的全科教育情况,国内比较了北京、上海、深圳以及香港、台湾等地区的教育现况。通过比较分析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文献基础。目前我国的全科教育工作已初具规模,从国家级的全科教育培训中心到各地的全科教育机构都进行积极的探索。=关键词> 全科医学教育;全科培训
=中图分类号> R1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24152(2010)0720909203
ActualityandProspectofGeneralMedicalEducationatHomeandAbroad DUZhao2hui,CHUXiao2ying,MAOXiu2zhen,etal.WeifangCommunityHealthCenter,PudongNewDevelopedArea,Shanghai200122,China
=Abstract> Withthedevelopmentofthepopulationagingandtheshiftingofmedicalparadigmfromasimple/biologicalmod2el0to/biological2psychological2socialmedicine0,aswellasthedeeplyexpansionofcommunityhealthservices,theimportanceofgeneralmedicineandgeneralmedicaleducationbecamemoreandmoreevident.Thispaperdescribesthedevelopmenthistoryofgeneralmedicalandgeneralmedicaleducationathomeandabroad,andcomparesthecharacteristicsofvariouseducationalmod2els.Thecountries,suchastheUnitedStates,UnitedKingdom,Australia,Franceandothercountrieswereinvolved,thedomesticcities,suchasBeijing,Shangha,iShenzhen,andHongKong,Taiwanandotherregionswereenrolledin.Bycomparingandanaly2zingthecharacteristicsofdifferentmodels,weprovidedthebasisofliteraturefortherelatedpolicies.Thecurrentgeneraleduca2tionworkinChinahasbegantotakeshape.Fromthenational2levelgeneraleducationandtrainingcentertothegeneraleducation2alinstitutionsaround,wehavecarriedoutactiveexplorations.=Keywords> Generalmedicaleducation;Generaltraining 近年来,全科医师在社区卫生服务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全科医师素质的提升离不开全科医学教育,为此本文进
作者单位:200122上海市浦东新区潍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杜兆辉,储
霄英,毛秀珍);200025上海市,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彭慧珍)
通讯作者:储霄英,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3] 李宁.恶性肿瘤高压氧的治疗进展[J].重庆医学,2005,34(5):
641.[4] 牛耀文,徐君东.高压氧对小鼠生长,转移及化疗的影响[J].中华航海医学杂志,2000,7(2):76.[5] TakiguchiN,SaitoN,NumomuraM,eta.lUseof52Fuplushyperbaric
oxygenfortreatingmeasurementof52Fuinindividualorgans[J].
CancerChemotherPharmaco,l2001,47(1):11.
[6] 禹华伟,谢晓平.高压氧促进急性髓性白血病离体细胞凋亡和化疗药物增敏的初步研究[J].中华航海医学和高气压医学杂志,2002,9(4):2020.
[7] PualM,FrankA.Hyperbaricoxygenasachemotherapyadjuvantin
thetreatmentofmetastaticlungtumorinaratmodel[J].JThoracCar2diovascSurg,2003,125(1):85.[8] 袁恒荣,方以群,王文波.高压氧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与研究现状[J].中华航海医学和高气压医学杂志,2003,10(4):247.[9] 李宁.高压氧与癌症[J].重庆医学,2004,33(3):370.
[10] 薛文俊,冯自明,潘廷甫.高压氧联合药物治疗放射性脑病疗效
观察[J].实用全科医学,2007,5(7):616.
[11] 李宁,李启明,杨明,等.高压氧结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160例临床疗效观察[J].重庆医学,2005,34(6):8822883.[12] 胡兴龙,袁孝兵,孙祥,等.高压氧联合化疗治疗转移性胃癌的临
床研究[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07,14(3):2222223.[13] 潘敬新,骆炯民,吴顺荣,等.高压氧对晚期中、高度恶性非何杰会淋巴瘤远期疗效的影响[J].中华航海医学杂志,1999,6(4):2202221.
[14] BeppuT,KamadaK,NakamuraR,eta.lAphaseIIstudyofradio2
行了专项研究。
1 全科医学产生背景
随着社会稳定和生活水平提高,人群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幅下降,人口迅速上升[1-2]。人口老龄化加重、疾病谱和死亡谱的改变、卫生经济的压力、医学模式的转变、家庭结构的改变、医患关系的恶化以及专科医疗服务的局限性,以致在20世
therapyafterhyperbaticoxygenationcombinedwithinterferon2beta
andnimustinehydrochloridetotreatsupratentorialmalignantgliomas
[J].JNeuroonco1,2003,61(2):1612170.
[15] 李宁,李启明,杨明,等.200例高压氧结合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临床疗效观察[J].重庆医学,2006,35(19):173721738.[16] FeldmeierJ,CarlU,HartmannK,eta.lHyperbaricoxygen:doesit
promotegrowthorrecurrenceofmalignancy[J].UnderseaHyperb
Med,2003,30(1):1218.[17] BeckerA,KuhntT,LiedtkeH,eta.lOxygenationmeasurementsin
headandneckcancersduringhyperbaricoxygenation[J].Strahlen2
therOneco,l2002,l78:105.
[18] VanderpuyeV,GoldsonA.Osteoradionecrosisofthemandible[J].JNatlMedAssiociat,2000,92:579.[19] MayerR,KlemenH,QuehenbergerF,eta.lHyperbaricoxygen2anef2fectivetooltotreatradiationmorbidityinprostatecancer[J].Ra2diotherOneco,l2001,61:151.
[20] KohnoT,MizukamiH,SuzukiM,eta.lInterleukin2l02mediatedinhi2
bitionofangiogenesisandtumorgrowthinmicebearingVEGF2pro2
ducingovariancancer[J].CancerRes,2003,63(16):509125094.[21] BaeKSH,LeeUY,ParkEM,eta.lRoleofproteinkinaseCdeltain
transmittinghypoxiasignaltoHSFandHIF21[J].Jcellphysio,l
2001,188(2):2232235.
[22] LiekensS,DeClercqE,NeytsJ.Angiogenesis:regulatorsandclinical
applications[J].BiochemPharmaco,l2001,61(3):2532270.
(收稿日期:2010202201)
#910#
中华全科医学2010年7月第8卷第7期 ChineseJournalofGeneralPractice,July2010,Vol18,No17
纪50年代后期,世界医学界掀起了一场医疗服务模式改革的浪潮,全科医学被推到了改革的前沿[3]。1969年,美国成立了家庭医疗专科学会(ABFP),通常人们将其作为全科医学学科正式建立的标志[4]。2 全科医学与全科医学教育
全科医学是一门综合生物医学、行为科学、社会科学的新型医学科学分支,它以现代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基础,以预防医学为主导,防治与保健一体化,为人们提供主动的、综合的、连贯的、协调的和个性化的医疗保健服务。我国的全科医学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5]。
全科医学的兴起,促进了全科医生的诞生和发展,而社区全科医师的来源途径有三个[5]:¹高等医学院校全科医学专业培养;º临床医学生毕业后的全科医师规范化培养;»对现有/社区医生0进行理论培训和岗位实践从而转变为具有全科理论指导的全科医生。三条培养途径,全科医学教育工作起到关键作用,所谓全科医学教育就是对期望成为全科医生的培养对象开展以全科医学理念为指导的临床实践和社区工作模式的专项培养。
3 全科医学教育回顾
1969年美国家庭医学委员会(AmericanBoardofFamilyPractice,ABFP)成立,该委员会于同年成为美国第20个医学专科委员会,表明了全科(家庭)医学专业学科的诞生[2]。1989年11月,在北京召开了第一届国际全科医学学术会议,我国引进了全科医学这一新学科。1993年11月,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成立。1998年全国全科医学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我国全科医学教育工作的全面启动和开展
[1]
医学教育试点工作。º到2005年,初步建立起全科医学教育体系。在大中城市基本完成在职人员全科医师岗位培训,逐步推广毕业后全科医学教育工作。»到2010年,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全科医学教育体系。形成一支高素质的以全科医师为骨干的社区卫生服务队伍,适应卫生改革与社区卫生服务的需要。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上海市中山医院最早进行全科医师培养探索,各区县也先后开展了全科医师的岗位培训,2000年起上海市全科医师规范化培养工作从静安区率先启动,2006年颁布了上海市全科医师规范化培养试行办法(2006~2010年),2007年上海市认定了首批3家临床基地和15家社区基地。在上海市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的指导下,上海的全科教学工作逐步走向了规范化、制度化、规模化[4]。4 国外全科医学教育现况
411 以英、美及澳大利亚为代表的终身教育模式[2] 建立了
比较完善的全科医学终身教育体系,包括全科医学的高等医学院校教育(包括必修课与选修课)、毕业后全科医学住院医师培训和全科医学继续教育。
全科/家庭医师的培训涉及医院和社区两个部分,一般临床轮转由大学的教学医院承担,社区实习部分可设在教学医院家庭医学科、社区医院、全科/家庭医学诊所。社区培训机构要求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规范的教育培训计划,同时需要有能够承担培训任务的全科/家庭医生的导师,对受训医生实行一对一指导,才能承担带教任务。
412 以法国为代表的高等教育模式[2] 包括医学基础教育阶段、医学理论和临床知识学习阶段、全科医学教育阶段。
413 中国的全科医学教育模式为终身教育模式[6-8] 全科医学教育处于起步和摸索阶段。见表1。
。2000年卫生
部颁发的5关于发展全科医学教育的意见6:¹到2000年,构建全科医学教育体系基本框架。在大中城市积极开展以在职人员转型培训为重点的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工作,开展毕业后全科
表1 国内外两种全科医学教育模式比较
模式代表
生源
教育阶段 高等教育阶段
终身教育模式
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
高中毕业生
医学课程教育;6~8周的社区医学课程;8周的社区实习。时间:4~5年。
法国
高等教育模式
中国
终身教育模式
高中毕业生高中毕业生
医学基础教育阶段。时间:2年。大陆:开设5全科医学概论6等课医学理论和临床知识学习阶段。程;2周的社区实习。有10余所医时间:4年。全科医学教育阶段,合格条件被授予/全科医师资格证书0。时间:2.5年。
学院设立全科医学系。时间:5年。
港台:设有家庭医学系,培养家庭医学系毕业生。时间:5~7年。大陆: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时间:3年。全科医师岗位培训,时间:1年。
港台: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时间:
无
3~4年。
大陆:有广州等地区在试点/全科医师资格再认证0。
港台:3~6年一个周期,进行/全科医师资格再认定0。
毕业后教育阶段时间:3年。医院和社区诊所穿插培训阶段:2年。社区诊所培训阶段:1年。完成培训后,全国统一考试合格者获得/全科医师执业资格0。
具有执业资格的全科医师,每3~6年内,必须修满一定学分和通过全国统一的/全科医师资格再认证考试0。
无
继续教育阶段
5 国内全科医学教育现况
现阶段,我国全科医生的培养包括毕业后教育(全科医师规范化培养)、岗位培训、成人学历教育、学历教育和继续教育五种模式。在上海,目前30家社区培训基地主要承担毕业后教育(全科医师规范化培养)、岗位培训两种类型的社区培训任[9]务511 我国五大城市(地区)的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模式比较[10-16] 见表2。 国内的全科医学教育在卫生部教学大纲的指导下,各地都在积极的开展相关工作,都涵盖临床基地和社区基地教学两大要素。临床基地多为三级甲等医疗机构,相对的教学经验比较,学工作多索阶,师
中华全科医学2010年7月第8卷第7期 ChineseJournalofGeneralPractice,July2010,Vol18,No17
#911#
资多为兼职医务人员,且师资良莠不齐,要真正跟上社区全科教学的需求还有很长的探索和提高的过程。
项目生源
培训时间计划培养人数培训方式
北京
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及以上毕业生3年
100名/年
第一阶段:2年,临床轮转和理论培训;第二阶段:1年,社区实践。
上海
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及以上毕业生3年
平均每年200名第一阶段:2个月,全科医学相关理论学习;第二阶段:26个月,临床科室轮转;第三阶段:8个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含服务站
培训基地
二、三级甲等医院(临床基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基地)。
点)实习。
8个临床基地(三级综合性医院)、30个社区基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512 我国全科医学规范化培训运作的要素
51211 全科医学培训机构 2000年10月,卫生部全科医学培
深圳
香港
医学本科生3年-第一阶段:4年,基础培训,大医院临床轮转和社区诊所培训;第二阶段:2年,高级培训。
台湾
医学本科生6年-3年,住院医师训练阶段。
表2 北京、上海、深圳、香港和台湾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异同点统计
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及以上毕业生3年
150~250名/年第一阶段:2个月,理论学习;第二阶段:26个月,临床基地培训;第三阶段:8个月,社区基地实践。
符合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和社区健康服务中心。
大学的教学医院;教学医院家庭医学科;社区医院;全科(家庭)医学诊所。
医院病房、急诊、门诊;社区的基层医疗保健单位。
训中心成立。截至2008年底,除西藏外各省均成立了省(直辖
市)级全科医学培训中心,形成了/以国家培训中心为龙头,省(直辖市)级培训中心为骨干0的全国全科医学培训网络[17-18]。51212 全科医学教育体系 各省开展了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北京、上海、浙江等省、市还启动了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部分医学院校开设全科医学专业本、专科学历教育。截至2008年4月,全国有85所高等医学院校开设了全科医学专业。一些省、市启动了全科医学继续教育,要求全科医生每年参加全科医学继续教育项目,并取得一定学分,初步形成了全科医学教育体系[19-20]。
51213 全科医学教育师资队伍 一批热爱全科医学事业的教师和医生,通过培训成为全科医学教育师资,除卫生部全科医学培训中心组织师资培训外,全国20个省、市均开展了全科医
[21-22]
学师资培训。
51214 全科医学教育的教材 卫生部教材办组织编写并出版了全科医学本、专科教育规划教材和全科医学培训规划教材;卫生部全科医学培训中心翻译了一套美国家庭医学教材[23]。
我国全科医学教育经历20年的发展,还处于起步和摸索阶段,要向全科医学教育发展较成熟的国家和地区学习和借鉴成功经验,如美国、英国等国家和我国台湾、香港地区。同时也应该看到,我们国内的一些大城市都在积极开展全科医学教育工作,逐步形成了我国的全科医学教育体系和模式,也正在逐步形成一支全科教学师资队伍,对不断提高全科医师技能水平,促进社区卫生服务有序发展,为我国卫生体制改革顺利进行打下了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周小冬,卢建华.对我国全科医学教育的分析与思考[J].南京医
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4):358-361.
[2] 刘丽娟,郭强.国内外全科医学教育的发展[J].解放军医院管理
杂志,2005,12(2):154-155.
[3] 洪雁.现行毕业后医学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继续教育,2004,18
(10):27-28.
[4] 李芳健,王家骥.我国现阶段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刍议[J].中国
社区医师,2008,24(1):3-4.
[5] 孟群,解江林,吴沛新,等.我国全科医学教育培训现状与思考
[J].中国全科医学,2006,9(3):175-176.
[6] 杨华.中英美全科医学运行模式的比较[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
育,2006,4(3):117-180.
[7] 姜润生,杨玉萍,陈有华.全科医学教育的现状与展望[J].昆明医
学院学报,2009,30(8):5-8.
[8] 郑炳生.美英中三国全科医学教育模式比较研究[J].中华中医药
学刊,2007,25(11):2298-2299.
[9] 史亚明.全科医学教育现状分析与思考[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09,23(1):5-6.
[10] 张勘,许铁峰,胡天佐.国外全科医学发展与上海全科医学专科
医师制度探索与实践[J].社区卫生保健,2007,6(3):153-156.[11] 李孟智.台湾家庭医学专科医师的培训与特色[J].全科医学杂
志,2002,7(3):190.
[12] 李国栋.香港的基层医疗[J].全科医学杂志,2002,7(3):188-189.
[13] 虞建荣,叶春兰,杜友爱.浙江省以在职方式开展全科医师规范
化培状况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05,8(23):1924-1926.
[14] 李迎春,胡传来.医学生本科阶段全科医学教育实践与体会[J].
实用全科医学,2006,4(2):193-194.
[15] 张企良.上海市静安区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全科医学,2002,5(4):282-283.
[16] 韩亚利,孟晓军.发挥高等医学院校作用积极开展全科医学教
育[J].西北医学教育,2003,11(3):193-194.
[17] 陈天辉,李鲁,施卫星,等.全科医生培养模式的现状与思考[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2,1:28-31.
[18] 杜娟,郭爱民,路孝琴,等.我国全科医学教育研究现状及展望
[J].继续医学教育,2009,23(3):9-12.
[19] 迟宓宓.我国全科医学教育实践中的问题与建议[J].中国全科
医学,2003,6(5):383-385.
[20] 梁万年.中国全科医学人才培养[J].中国全科医学,2008,11
(3):187-188.
[21] 杜娟,郭爱民,路孝琴,等.全国全科医学师资及师资培训状况调
查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05,8(1):6-8.
[22] 祝墡珠,江孙芳,邹健.全科医学师资培养探讨[J].中华全科医
师杂志,2004,3(3):183-184.
[23] 姜文丽.谈发展全科医学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2002,7:40.
(收稿日期:2010202202)
中华全科医学2010年7月第8卷第7期 ChineseJournalofGeneralPractice,July2010,Vol18,No17
#909#
=综 述>
国内外全科医学教育现况与展望
杜兆辉,储霄英,毛秀珍,彭慧珍
=摘 要>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重和医学模式转变)))从单纯的/生物模式0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0模式转变,以及
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深入发展,全科医学和全科医学教育的重要性日益明显。本文阐述了全科医学发展历史和国内外的全科医学教育发展状况,比较各种教育模式的特点。国外的经验主要比较了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法国等国的全科教育情况,国内比较了北京、上海、深圳以及香港、台湾等地区的教育现况。通过比较分析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文献基础。目前我国的全科教育工作已初具规模,从国家级的全科教育培训中心到各地的全科教育机构都进行积极的探索。=关键词> 全科医学教育;全科培训
=中图分类号> R1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24152(2010)0720909203
ActualityandProspectofGeneralMedicalEducationatHomeandAbroad DUZhao2hui,CHUXiao2ying,MAOXiu2zhen,etal.WeifangCommunityHealthCenter,PudongNewDevelopedArea,Shanghai200122,China
=Abstract> Withthedevelopmentofthepopulationagingandtheshiftingofmedicalparadigmfromasimple/biologicalmod2el0to/biological2psychological2socialmedicine0,aswellasthedeeplyexpansionofcommunityhealthservices,theimportanceofgeneralmedicineandgeneralmedicaleducationbecamemoreandmoreevident.Thispaperdescribesthedevelopmenthistoryofgeneralmedicalandgeneralmedicaleducationathomeandabroad,andcomparesthecharacteristicsofvariouseducationalmod2els.Thecountries,suchastheUnitedStates,UnitedKingdom,Australia,Franceandothercountrieswereinvolved,thedomesticcities,suchasBeijing,Shangha,iShenzhen,andHongKong,Taiwanandotherregionswereenrolledin.Bycomparingandanaly2zingthecharacteristicsofdifferentmodels,weprovidedthebasisofliteraturefortherelatedpolicies.Thecurrentgeneraleduca2tionworkinChinahasbegantotakeshape.Fromthenational2levelgeneraleducationandtrainingcentertothegeneraleducation2alinstitutionsaround,wehavecarriedoutactiveexplorations.=Keywords> Generalmedicaleducation;Generaltraining 近年来,全科医师在社区卫生服务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全科医师素质的提升离不开全科医学教育,为此本文进
作者单位:200122上海市浦东新区潍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杜兆辉,储
霄英,毛秀珍);200025上海市,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彭慧珍)
通讯作者:储霄英,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3] 李宁.恶性肿瘤高压氧的治疗进展[J].重庆医学,2005,34(5):
641.[4] 牛耀文,徐君东.高压氧对小鼠生长,转移及化疗的影响[J].中华航海医学杂志,2000,7(2):76.[5] TakiguchiN,SaitoN,NumomuraM,eta.lUseof52Fuplushyperbaric
oxygenfortreatingmeasurementof52Fuinindividualorgans[J].
CancerChemotherPharmaco,l2001,47(1):11.
[6] 禹华伟,谢晓平.高压氧促进急性髓性白血病离体细胞凋亡和化疗药物增敏的初步研究[J].中华航海医学和高气压医学杂志,2002,9(4):2020.
[7] PualM,FrankA.Hyperbaricoxygenasachemotherapyadjuvantin
thetreatmentofmetastaticlungtumorinaratmodel[J].JThoracCar2diovascSurg,2003,125(1):85.[8] 袁恒荣,方以群,王文波.高压氧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与研究现状[J].中华航海医学和高气压医学杂志,2003,10(4):247.[9] 李宁.高压氧与癌症[J].重庆医学,2004,33(3):370.
[10] 薛文俊,冯自明,潘廷甫.高压氧联合药物治疗放射性脑病疗效
观察[J].实用全科医学,2007,5(7):616.
[11] 李宁,李启明,杨明,等.高压氧结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160例临床疗效观察[J].重庆医学,2005,34(6):8822883.[12] 胡兴龙,袁孝兵,孙祥,等.高压氧联合化疗治疗转移性胃癌的临
床研究[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07,14(3):2222223.[13] 潘敬新,骆炯民,吴顺荣,等.高压氧对晚期中、高度恶性非何杰会淋巴瘤远期疗效的影响[J].中华航海医学杂志,1999,6(4):2202221.
[14] BeppuT,KamadaK,NakamuraR,eta.lAphaseIIstudyofradio2
行了专项研究。
1 全科医学产生背景
随着社会稳定和生活水平提高,人群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幅下降,人口迅速上升[1-2]。人口老龄化加重、疾病谱和死亡谱的改变、卫生经济的压力、医学模式的转变、家庭结构的改变、医患关系的恶化以及专科医疗服务的局限性,以致在20世
therapyafterhyperbaticoxygenationcombinedwithinterferon2beta
andnimustinehydrochloridetotreatsupratentorialmalignantgliomas
[J].JNeuroonco1,2003,61(2):1612170.
[15] 李宁,李启明,杨明,等.200例高压氧结合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临床疗效观察[J].重庆医学,2006,35(19):173721738.[16] FeldmeierJ,CarlU,HartmannK,eta.lHyperbaricoxygen:doesit
promotegrowthorrecurrenceofmalignancy[J].UnderseaHyperb
Med,2003,30(1):1218.[17] BeckerA,KuhntT,LiedtkeH,eta.lOxygenationmeasurementsin
headandneckcancersduringhyperbaricoxygenation[J].Strahlen2
therOneco,l2002,l78:105.
[18] VanderpuyeV,GoldsonA.Osteoradionecrosisofthemandible[J].JNatlMedAssiociat,2000,92:579.[19] MayerR,KlemenH,QuehenbergerF,eta.lHyperbaricoxygen2anef2fectivetooltotreatradiationmorbidityinprostatecancer[J].Ra2diotherOneco,l2001,61:151.
[20] KohnoT,MizukamiH,SuzukiM,eta.lInterleukin2l02mediatedinhi2
bitionofangiogenesisandtumorgrowthinmicebearingVEGF2pro2
ducingovariancancer[J].CancerRes,2003,63(16):509125094.[21] BaeKSH,LeeUY,ParkEM,eta.lRoleofproteinkinaseCdeltain
transmittinghypoxiasignaltoHSFandHIF21[J].Jcellphysio,l
2001,188(2):2232235.
[22] LiekensS,DeClercqE,NeytsJ.Angiogenesis:regulatorsandclinical
applications[J].BiochemPharmaco,l2001,61(3):2532270.
(收稿日期:2010202201)
#910#
中华全科医学2010年7月第8卷第7期 ChineseJournalofGeneralPractice,July2010,Vol18,No17
纪50年代后期,世界医学界掀起了一场医疗服务模式改革的浪潮,全科医学被推到了改革的前沿[3]。1969年,美国成立了家庭医疗专科学会(ABFP),通常人们将其作为全科医学学科正式建立的标志[4]。2 全科医学与全科医学教育
全科医学是一门综合生物医学、行为科学、社会科学的新型医学科学分支,它以现代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基础,以预防医学为主导,防治与保健一体化,为人们提供主动的、综合的、连贯的、协调的和个性化的医疗保健服务。我国的全科医学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5]。
全科医学的兴起,促进了全科医生的诞生和发展,而社区全科医师的来源途径有三个[5]:¹高等医学院校全科医学专业培养;º临床医学生毕业后的全科医师规范化培养;»对现有/社区医生0进行理论培训和岗位实践从而转变为具有全科理论指导的全科医生。三条培养途径,全科医学教育工作起到关键作用,所谓全科医学教育就是对期望成为全科医生的培养对象开展以全科医学理念为指导的临床实践和社区工作模式的专项培养。
3 全科医学教育回顾
1969年美国家庭医学委员会(AmericanBoardofFamilyPractice,ABFP)成立,该委员会于同年成为美国第20个医学专科委员会,表明了全科(家庭)医学专业学科的诞生[2]。1989年11月,在北京召开了第一届国际全科医学学术会议,我国引进了全科医学这一新学科。1993年11月,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成立。1998年全国全科医学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我国全科医学教育工作的全面启动和开展
[1]
医学教育试点工作。º到2005年,初步建立起全科医学教育体系。在大中城市基本完成在职人员全科医师岗位培训,逐步推广毕业后全科医学教育工作。»到2010年,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全科医学教育体系。形成一支高素质的以全科医师为骨干的社区卫生服务队伍,适应卫生改革与社区卫生服务的需要。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上海市中山医院最早进行全科医师培养探索,各区县也先后开展了全科医师的岗位培训,2000年起上海市全科医师规范化培养工作从静安区率先启动,2006年颁布了上海市全科医师规范化培养试行办法(2006~2010年),2007年上海市认定了首批3家临床基地和15家社区基地。在上海市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的指导下,上海的全科教学工作逐步走向了规范化、制度化、规模化[4]。4 国外全科医学教育现况
411 以英、美及澳大利亚为代表的终身教育模式[2] 建立了
比较完善的全科医学终身教育体系,包括全科医学的高等医学院校教育(包括必修课与选修课)、毕业后全科医学住院医师培训和全科医学继续教育。
全科/家庭医师的培训涉及医院和社区两个部分,一般临床轮转由大学的教学医院承担,社区实习部分可设在教学医院家庭医学科、社区医院、全科/家庭医学诊所。社区培训机构要求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规范的教育培训计划,同时需要有能够承担培训任务的全科/家庭医生的导师,对受训医生实行一对一指导,才能承担带教任务。
412 以法国为代表的高等教育模式[2] 包括医学基础教育阶段、医学理论和临床知识学习阶段、全科医学教育阶段。
413 中国的全科医学教育模式为终身教育模式[6-8] 全科医学教育处于起步和摸索阶段。见表1。
。2000年卫生
部颁发的5关于发展全科医学教育的意见6:¹到2000年,构建全科医学教育体系基本框架。在大中城市积极开展以在职人员转型培训为重点的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工作,开展毕业后全科
表1 国内外两种全科医学教育模式比较
模式代表
生源
教育阶段 高等教育阶段
终身教育模式
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
高中毕业生
医学课程教育;6~8周的社区医学课程;8周的社区实习。时间:4~5年。
法国
高等教育模式
中国
终身教育模式
高中毕业生高中毕业生
医学基础教育阶段。时间:2年。大陆:开设5全科医学概论6等课医学理论和临床知识学习阶段。程;2周的社区实习。有10余所医时间:4年。全科医学教育阶段,合格条件被授予/全科医师资格证书0。时间:2.5年。
学院设立全科医学系。时间:5年。
港台:设有家庭医学系,培养家庭医学系毕业生。时间:5~7年。大陆: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时间:3年。全科医师岗位培训,时间:1年。
港台: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时间:
无
3~4年。
大陆:有广州等地区在试点/全科医师资格再认证0。
港台:3~6年一个周期,进行/全科医师资格再认定0。
毕业后教育阶段时间:3年。医院和社区诊所穿插培训阶段:2年。社区诊所培训阶段:1年。完成培训后,全国统一考试合格者获得/全科医师执业资格0。
具有执业资格的全科医师,每3~6年内,必须修满一定学分和通过全国统一的/全科医师资格再认证考试0。
无
继续教育阶段
5 国内全科医学教育现况
现阶段,我国全科医生的培养包括毕业后教育(全科医师规范化培养)、岗位培训、成人学历教育、学历教育和继续教育五种模式。在上海,目前30家社区培训基地主要承担毕业后教育(全科医师规范化培养)、岗位培训两种类型的社区培训任[9]务511 我国五大城市(地区)的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模式比较[10-16] 见表2。 国内的全科医学教育在卫生部教学大纲的指导下,各地都在积极的开展相关工作,都涵盖临床基地和社区基地教学两大要素。临床基地多为三级甲等医疗机构,相对的教学经验比较,学工作多索阶,师
中华全科医学2010年7月第8卷第7期 ChineseJournalofGeneralPractice,July2010,Vol18,No17
#911#
资多为兼职医务人员,且师资良莠不齐,要真正跟上社区全科教学的需求还有很长的探索和提高的过程。
项目生源
培训时间计划培养人数培训方式
北京
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及以上毕业生3年
100名/年
第一阶段:2年,临床轮转和理论培训;第二阶段:1年,社区实践。
上海
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及以上毕业生3年
平均每年200名第一阶段:2个月,全科医学相关理论学习;第二阶段:26个月,临床科室轮转;第三阶段:8个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含服务站
培训基地
二、三级甲等医院(临床基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基地)。
点)实习。
8个临床基地(三级综合性医院)、30个社区基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512 我国全科医学规范化培训运作的要素
51211 全科医学培训机构 2000年10月,卫生部全科医学培
深圳
香港
医学本科生3年-第一阶段:4年,基础培训,大医院临床轮转和社区诊所培训;第二阶段:2年,高级培训。
台湾
医学本科生6年-3年,住院医师训练阶段。
表2 北京、上海、深圳、香港和台湾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异同点统计
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及以上毕业生3年
150~250名/年第一阶段:2个月,理论学习;第二阶段:26个月,临床基地培训;第三阶段:8个月,社区基地实践。
符合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和社区健康服务中心。
大学的教学医院;教学医院家庭医学科;社区医院;全科(家庭)医学诊所。
医院病房、急诊、门诊;社区的基层医疗保健单位。
训中心成立。截至2008年底,除西藏外各省均成立了省(直辖
市)级全科医学培训中心,形成了/以国家培训中心为龙头,省(直辖市)级培训中心为骨干0的全国全科医学培训网络[17-18]。51212 全科医学教育体系 各省开展了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北京、上海、浙江等省、市还启动了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部分医学院校开设全科医学专业本、专科学历教育。截至2008年4月,全国有85所高等医学院校开设了全科医学专业。一些省、市启动了全科医学继续教育,要求全科医生每年参加全科医学继续教育项目,并取得一定学分,初步形成了全科医学教育体系[19-20]。
51213 全科医学教育师资队伍 一批热爱全科医学事业的教师和医生,通过培训成为全科医学教育师资,除卫生部全科医学培训中心组织师资培训外,全国20个省、市均开展了全科医
[21-22]
学师资培训。
51214 全科医学教育的教材 卫生部教材办组织编写并出版了全科医学本、专科教育规划教材和全科医学培训规划教材;卫生部全科医学培训中心翻译了一套美国家庭医学教材[23]。
我国全科医学教育经历20年的发展,还处于起步和摸索阶段,要向全科医学教育发展较成熟的国家和地区学习和借鉴成功经验,如美国、英国等国家和我国台湾、香港地区。同时也应该看到,我们国内的一些大城市都在积极开展全科医学教育工作,逐步形成了我国的全科医学教育体系和模式,也正在逐步形成一支全科教学师资队伍,对不断提高全科医师技能水平,促进社区卫生服务有序发展,为我国卫生体制改革顺利进行打下了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周小冬,卢建华.对我国全科医学教育的分析与思考[J].南京医
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4):358-361.
[2] 刘丽娟,郭强.国内外全科医学教育的发展[J].解放军医院管理
杂志,2005,12(2):154-155.
[3] 洪雁.现行毕业后医学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继续教育,2004,18
(10):27-28.
[4] 李芳健,王家骥.我国现阶段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刍议[J].中国
社区医师,2008,24(1):3-4.
[5] 孟群,解江林,吴沛新,等.我国全科医学教育培训现状与思考
[J].中国全科医学,2006,9(3):175-176.
[6] 杨华.中英美全科医学运行模式的比较[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
育,2006,4(3):117-180.
[7] 姜润生,杨玉萍,陈有华.全科医学教育的现状与展望[J].昆明医
学院学报,2009,30(8):5-8.
[8] 郑炳生.美英中三国全科医学教育模式比较研究[J].中华中医药
学刊,2007,25(11):2298-2299.
[9] 史亚明.全科医学教育现状分析与思考[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09,23(1):5-6.
[10] 张勘,许铁峰,胡天佐.国外全科医学发展与上海全科医学专科
医师制度探索与实践[J].社区卫生保健,2007,6(3):153-156.[11] 李孟智.台湾家庭医学专科医师的培训与特色[J].全科医学杂
志,2002,7(3):190.
[12] 李国栋.香港的基层医疗[J].全科医学杂志,2002,7(3):188-189.
[13] 虞建荣,叶春兰,杜友爱.浙江省以在职方式开展全科医师规范
化培状况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05,8(23):1924-1926.
[14] 李迎春,胡传来.医学生本科阶段全科医学教育实践与体会[J].
实用全科医学,2006,4(2):193-194.
[15] 张企良.上海市静安区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全科医学,2002,5(4):282-283.
[16] 韩亚利,孟晓军.发挥高等医学院校作用积极开展全科医学教
育[J].西北医学教育,2003,11(3):193-194.
[17] 陈天辉,李鲁,施卫星,等.全科医生培养模式的现状与思考[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2,1:28-31.
[18] 杜娟,郭爱民,路孝琴,等.我国全科医学教育研究现状及展望
[J].继续医学教育,2009,23(3):9-12.
[19] 迟宓宓.我国全科医学教育实践中的问题与建议[J].中国全科
医学,2003,6(5):383-385.
[20] 梁万年.中国全科医学人才培养[J].中国全科医学,2008,11
(3):187-188.
[21] 杜娟,郭爱民,路孝琴,等.全国全科医学师资及师资培训状况调
查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05,8(1):6-8.
[22] 祝墡珠,江孙芳,邹健.全科医学师资培养探讨[J].中华全科医
师杂志,2004,3(3):183-184.
[23] 姜文丽.谈发展全科医学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2002,7:40.
(收稿日期:2010202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