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秘诀是真爱读书心得

读《教育的秘诀是真爱》教育专著有感

马兰庄镇后裴庄中心完全小学 张中凤

读书可以愉悦身心,可以充实自己,最近,我认真阅读了著名教育家孙云晓的作品《教育的秘诀是真爱》,感受颇多。作者从教育的本质出发,深入提出“真爱”的核心概念,为父母和教育工作者指出了明确的教学建议,将科学的理念、精彩的案例、切实可行的操作建议融为一体。真爱,蕴藏于每一位父母和教师的心底,孙云晓先生对教育精髓的理解,更激发了我对教育的热爱。以下是我的几点感悟与大家分享:

一、教育之中要有真爱

教育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只要抓住其本质,才能逐步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确,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的本质就是唤醒,是解放,是发现,是选择,具体表现为先进的教育观念与科学的教育方法。然而,最深入人心的教育就是对学生付出真爱,没有尊重,没有真爱就没有教育,教育的核心是做人,我们教师就是要给学生一个宽松的空间,让他们自由发展,最终使学生人人都能获得成功。

二、每个学生都需要用爱去关注

教育的奥秘是无止境的,作为一名教师,要用爱的慧眼去发现,用爱的思想去挖掘,用爱的行动去实行,时时刻刻用爱的语言去感染学生,“如果您不能用爱心来对待孩子,孩子就会敏感地认识到成年人对自己只想训斥和说教,而不是真正为了自己的成长。也许有的人会认为小孩子懂什么?但实际上,孩子的心是最敏感的。”读了这本专著最大的收获是懂得了教

师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最需要的就是真诚地为孩子付出爱心。一位教师之所以能获得学生的爱戴,主要还是因为他对学生的真爱。

三、每个孩子都需要一个劳动岗位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体力劳动对于小孩子来说,不仅是获得一定的技能和技巧,也不仅是进行德育教育,而且还是一个广阔无垠惊人丰富的思想世界。这个世界激发着儿童道德的、智力的、审美的情感,如果没有这些情感,那么认识世界是不可能的。”做父母的都盼望自己的孩子能成龙、成凤,但目前中国大都数孩子的劳动态度,的确让人汗颜。现在,许多家长让孩子以学习为主,其他事情都由父母代为包办,以至于出现一些“成绩优等生”,生活能力却“弱智”的孩子,一旦离开父母的庇护,连最起码的自理能力都没有。所以,我们要鼓励孩子自理,给孩子一个劳动岗位,使孩子具有光荣感和责任感。如果孩子们永远在父母的宠爱娇惯下成长,这样非常不利于孩子的自立,这样成长起来的孩子,生活能力、情感认识都会有缺陷的。所以,作为现代的家长、老师,要经常教给孩子必要的劳动技能,增强孩子自理能力,适应社会的能力。

四、德育的奥秘是无止境的

教师通过创设一定的道德情境,让学生在想象性的情感体验中,经历动机的冲突,情感的激荡,认识的升华。比如,一堂成功的心理课比老师苦口婆心地叮咛省时省力。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自我思考、发泄、醒悟,引起心灵的震撼。老师细心地倾听、指引能使一部分学生少走弯路。而师生之间的交流,老师高尚的人格魅力更能引起师生间心灵碰撞,使学生更深入地认识自我,内心由衷地发出感叹。学生的情感是丰富的,我想,我们的一言一行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情感,让他们有所感悟,有所感动,从而以一颗善感、善良的心去面对世界,面对社会。

五、尊重孩子的个性和兴趣。

1、首先要了解孩子,要知道孩子的兴趣、爱好是什么。父母们不能按照孩子的天性来培养孩子,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父母不了解自己的孩子,不知道孩子在想什么,最喜欢做的事情是什么,因此常常用自己的想法来代替孩子的想法。

2、为了孩子的成长,父母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和他的选择。在父母的眼里,即使兴趣爱好也应该是具有功利色彩的,要对将来的工作有好处才算是值得的、应该提倡的爱好。

3、对孩子的天性给予认同。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对自己的了解会越来越多,他开始真正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这时,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的选择得到父母的认同,只有这样,他才能从中获得自信心和自尊心。而一个屈从于父母压力的孩子,一个违心地要成为父母所希望的那样的人的孩子,他的内心是不快乐的,不自信的。这对孩子的成长当然十分不利。

4、承认差别的存在。许多父母愿意用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比较,总觉得人家的孩子喜欢学习,自己的孩子怎么能不喜欢﹖人家的孩子数学好,自己的孩子怎么能数学差﹖这样的思维方式,是忽略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的。而差异是永远存在的,只有先承认了差异,才能按照孩子的不同天性培养孩子。

既然选择了这一充满爱职业,就不要吝惜自己的情感,用心培养学生,用爱沟通,用情教育,真正负起教师的光荣职责,只有自己心中拥有太阳,才能给人以温暖的阳光,只有掌握了爱的艺术,我们才会有自己的魅力,我们付出的一切都是为了明天希望之花的灿烂绽放,为了培养学生无怨无悔。

读《教育的秘诀是真爱》教育专著有感

马兰庄镇后裴庄中心完全小学 张中凤

读书可以愉悦身心,可以充实自己,最近,我认真阅读了著名教育家孙云晓的作品《教育的秘诀是真爱》,感受颇多。作者从教育的本质出发,深入提出“真爱”的核心概念,为父母和教育工作者指出了明确的教学建议,将科学的理念、精彩的案例、切实可行的操作建议融为一体。真爱,蕴藏于每一位父母和教师的心底,孙云晓先生对教育精髓的理解,更激发了我对教育的热爱。以下是我的几点感悟与大家分享:

一、教育之中要有真爱

教育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只要抓住其本质,才能逐步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确,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的本质就是唤醒,是解放,是发现,是选择,具体表现为先进的教育观念与科学的教育方法。然而,最深入人心的教育就是对学生付出真爱,没有尊重,没有真爱就没有教育,教育的核心是做人,我们教师就是要给学生一个宽松的空间,让他们自由发展,最终使学生人人都能获得成功。

二、每个学生都需要用爱去关注

教育的奥秘是无止境的,作为一名教师,要用爱的慧眼去发现,用爱的思想去挖掘,用爱的行动去实行,时时刻刻用爱的语言去感染学生,“如果您不能用爱心来对待孩子,孩子就会敏感地认识到成年人对自己只想训斥和说教,而不是真正为了自己的成长。也许有的人会认为小孩子懂什么?但实际上,孩子的心是最敏感的。”读了这本专著最大的收获是懂得了教

师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最需要的就是真诚地为孩子付出爱心。一位教师之所以能获得学生的爱戴,主要还是因为他对学生的真爱。

三、每个孩子都需要一个劳动岗位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体力劳动对于小孩子来说,不仅是获得一定的技能和技巧,也不仅是进行德育教育,而且还是一个广阔无垠惊人丰富的思想世界。这个世界激发着儿童道德的、智力的、审美的情感,如果没有这些情感,那么认识世界是不可能的。”做父母的都盼望自己的孩子能成龙、成凤,但目前中国大都数孩子的劳动态度,的确让人汗颜。现在,许多家长让孩子以学习为主,其他事情都由父母代为包办,以至于出现一些“成绩优等生”,生活能力却“弱智”的孩子,一旦离开父母的庇护,连最起码的自理能力都没有。所以,我们要鼓励孩子自理,给孩子一个劳动岗位,使孩子具有光荣感和责任感。如果孩子们永远在父母的宠爱娇惯下成长,这样非常不利于孩子的自立,这样成长起来的孩子,生活能力、情感认识都会有缺陷的。所以,作为现代的家长、老师,要经常教给孩子必要的劳动技能,增强孩子自理能力,适应社会的能力。

四、德育的奥秘是无止境的

教师通过创设一定的道德情境,让学生在想象性的情感体验中,经历动机的冲突,情感的激荡,认识的升华。比如,一堂成功的心理课比老师苦口婆心地叮咛省时省力。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自我思考、发泄、醒悟,引起心灵的震撼。老师细心地倾听、指引能使一部分学生少走弯路。而师生之间的交流,老师高尚的人格魅力更能引起师生间心灵碰撞,使学生更深入地认识自我,内心由衷地发出感叹。学生的情感是丰富的,我想,我们的一言一行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情感,让他们有所感悟,有所感动,从而以一颗善感、善良的心去面对世界,面对社会。

五、尊重孩子的个性和兴趣。

1、首先要了解孩子,要知道孩子的兴趣、爱好是什么。父母们不能按照孩子的天性来培养孩子,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父母不了解自己的孩子,不知道孩子在想什么,最喜欢做的事情是什么,因此常常用自己的想法来代替孩子的想法。

2、为了孩子的成长,父母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和他的选择。在父母的眼里,即使兴趣爱好也应该是具有功利色彩的,要对将来的工作有好处才算是值得的、应该提倡的爱好。

3、对孩子的天性给予认同。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对自己的了解会越来越多,他开始真正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这时,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的选择得到父母的认同,只有这样,他才能从中获得自信心和自尊心。而一个屈从于父母压力的孩子,一个违心地要成为父母所希望的那样的人的孩子,他的内心是不快乐的,不自信的。这对孩子的成长当然十分不利。

4、承认差别的存在。许多父母愿意用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比较,总觉得人家的孩子喜欢学习,自己的孩子怎么能不喜欢﹖人家的孩子数学好,自己的孩子怎么能数学差﹖这样的思维方式,是忽略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的。而差异是永远存在的,只有先承认了差异,才能按照孩子的不同天性培养孩子。

既然选择了这一充满爱职业,就不要吝惜自己的情感,用心培养学生,用爱沟通,用情教育,真正负起教师的光荣职责,只有自己心中拥有太阳,才能给人以温暖的阳光,只有掌握了爱的艺术,我们才会有自己的魅力,我们付出的一切都是为了明天希望之花的灿烂绽放,为了培养学生无怨无悔。


相关文章

  • [三个境界]的教案
  • 三个境界 白寿彝 教学目的:1.了解文章所阐述的有关治学的见解,领悟读书"三个境界"的内涵. 2.领会本文以论述为主,语言朴素严谨的特色. 3.学习读书心得的写作要领,掌握读后感的写法.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 引导 ...查看


  • [教育的秘诀是真爱]读后感
  • <教育的秘诀是真爱>读后感 假期里,有幸读到著名教育家孙云晓的著作<教育的秘诀是真爱>,受益匪浅."人之所以成为人,离不开真爱.世界之所以成为世界,依赖于真爱.只有在孩子心里播下真爱的种子,才是人类真正的希 ...查看


  • 师德师风读书心得体会
  • 师德师风读书心得体会 赵雪梅 本学期,我认真阅读了<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教师职业道德行为准则>等法律法规,通过学习,我认识到教师作为人 ...查看


  • 幼儿园读书心得体会
  • 幼儿园读书心得体会(一) --<五体不满足>心得体会 <五体不满足>是日本一位名字叫乙武洋匡的残疾人所写,当时会吸引我看这本书的原因之一是:有位教授推荐这本书,她说主人公是一位无手无脚的年青人,他天生就没手没脚,但通 ...查看


  • 曾国藩读书心得
  • 读<曾国藩>有感 各位领导及同仁大家早上好. 很高兴今天有机会跟大家一起分享读书心得体会.近日CCTV10科教频道百家讲堂栏目,播出了由郦波担任主讲的<曾国藩家训>,播出时收视率很高,并且好评如潮.看完之后我对曾国藩 ...查看


  • 信任和真爱--教育的秘诀.德育论文
  • 南宁市第四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创新案例 信任和真爱--教育的秘诀 南宁市阳光新城学校 李云艳 "教育为本,德育为先",在素质教育深入开展的今天,如何对学生实行有效的德育教育方法,加强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使学生具备良 ...查看


  • 读书心得体会:高尔基的童年
  • 读书心得体会:高尔基的童年 阅读完<高尔基的童年>,让我感觉自己的童年都给浪费掉了. 我一字一句地仔细阅读时,仿佛和高尔基在一起读书.他读得那么专心,把世界上的一切都忘记了.读到这里,我情不自禁想起了自己以前读书的情景.每当父母 ...查看


  • 学习心得体会:成为学习优秀学生的十大秘诀
  • 1. 以学为先 :在他们心目中,学习是正事,正事理应先于娱乐. 2.随处学习 :每天练跑途中记忆词语.在盥洗池旁贴一张词汇表,每天刷牙时熟记一个生词;无论怎样各具特色,有一点他们是一致的:保证学习时间,坚持不懈. 3.讲究条理 :把常用的与 ...查看


  • 优秀教师的九堂必修课心得体会
  • 读<优秀教师的九堂必修课>心得体会 北大村小学 杨劲松 读书,对于一个教育工作者来说,就显得更为重要了.这学期我读了<优秀教师的九堂必修课>,心潮起伏,受益匪浅.高老师认为,老师能成为优秀教师,必须自己先上好九堂必修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