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诉讼中关于亲子鉴定的几个问题

离婚诉讼中关于亲子鉴定的几个问题

亲子鉴定是一项将前沿医学科技成果运用于司法实践的验证方法。其以准科学性强、确率高为特点而受到司法机关的青睐,得以广泛应用于司法程序,为司法活动提供科学依据。

亲子鉴定是一项将前沿医学科技成果运用于司法实践的验证方法。其以准科学性强、确率高为特点而受到司法机关的青睐,得以广泛应用于司法程序,为司法活动提供科学依据。特别是在离婚案件中,夫妻一方怀疑子女非自己亲生而提起离婚诉讼的情况已屡见不鲜,这时候亲子关系鉴定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就离婚诉讼中亲子鉴定相关问题做简单总结:

(一) 亲子鉴定是不是可以随意启动?

不是的。亲子鉴定不是确认亲子关系的唯一途径,在离婚案件中一方拒绝进行亲子鉴定时,人民法院应当尊重当事人的选择。故,离婚诉讼中,亲子鉴定以当事人自愿为原则。一方当事人提出亲子鉴定申请,如果另一方拒绝,法院可能会不准许。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在审判工作中能否采用人类白细胞抗原作亲子鉴定问题的批复》【法〔研〕复〔1987〕20号】中曾规定:鉴于亲子鉴定关系到夫妻双方、子女和他人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是一项严肃的工作,因此,对要求作亲子关系鉴定的案件,应从保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有利于增进团结和防止矛盾激化出发,区别情况,慎重对待。对于双方当事人同意作亲子鉴定的,一般应予准许; 一方当事人要求作亲子鉴定的,或者子女已超过三周岁的,应视具体情况,从严掌握,对其中必须作亲子鉴定,也要做好当事人及有关人员的思想工作。人民法院对于亲子关系的确认,要进行调查研究,尽力收集其他证据。对亲子鉴定结论,仅作为鉴别亲子关系的证据之一,一定要与本案其他证据相印证,综合分析,作出正确的判断。

最高院的该批复虽已被废止,但是根据该批复确定的亲子鉴定以当事人自愿为原则的指导精神仍然沿用。

(二) 一方不同意鉴定的情况下法院如何认定亲子关系?

一方提出鉴定申请,另一方不同意鉴定的情况下,法院一般会根据举证情况进行推定。人民法院根据一方的主张和举证情况,以及另外一方对亲子鉴定的态

度和反证情况进行推定。

(三) 法院对亲子关系具体会怎样进行推定?

最高院关于适用《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 就规定了两种情况下如何推定亲子关系。该司法解释第二条规定:夫妻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确认亲子关系不存在,并已提供必要证据予以证明,另一方没有相反证据又拒绝做亲子鉴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推定请求确认亲子关系不存在一方的主张成立;(否定亲子关系存在的推定)

当事人一方起诉请求确认亲子关系,并提供必要证据予以证明,另一方没有相反证据又拒绝做亲子鉴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推定请求确认亲子关系一方的主张成立。(肯定存在亲子关系的推定)

(四) 一方根据已有亲子鉴定报告诉请存在或者否认亲子关系的,另一方没有正当理由拒绝重新鉴定时,如何认定亲子关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七十五条规定:有证据证明一方当事人持有证据无正当理由拒不提供,如果对方当事人主张该证据的内容不利于证据持有人,可以推定该主张成立。一方根据其与子女已有的否定亲子关系的鉴定诉请其与子女不存在亲子关系,另乙方对亲子关系鉴定报告的效力予以否认,但在完全具备重新鉴定条件的情形下拒绝重新鉴定时,可以依据该规则推定提供亲子鉴定的一方与子女不存在亲子关系。

离婚诉讼中关于亲子鉴定的几个问题

亲子鉴定是一项将前沿医学科技成果运用于司法实践的验证方法。其以准科学性强、确率高为特点而受到司法机关的青睐,得以广泛应用于司法程序,为司法活动提供科学依据。

亲子鉴定是一项将前沿医学科技成果运用于司法实践的验证方法。其以准科学性强、确率高为特点而受到司法机关的青睐,得以广泛应用于司法程序,为司法活动提供科学依据。特别是在离婚案件中,夫妻一方怀疑子女非自己亲生而提起离婚诉讼的情况已屡见不鲜,这时候亲子关系鉴定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就离婚诉讼中亲子鉴定相关问题做简单总结:

(一) 亲子鉴定是不是可以随意启动?

不是的。亲子鉴定不是确认亲子关系的唯一途径,在离婚案件中一方拒绝进行亲子鉴定时,人民法院应当尊重当事人的选择。故,离婚诉讼中,亲子鉴定以当事人自愿为原则。一方当事人提出亲子鉴定申请,如果另一方拒绝,法院可能会不准许。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在审判工作中能否采用人类白细胞抗原作亲子鉴定问题的批复》【法〔研〕复〔1987〕20号】中曾规定:鉴于亲子鉴定关系到夫妻双方、子女和他人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是一项严肃的工作,因此,对要求作亲子关系鉴定的案件,应从保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有利于增进团结和防止矛盾激化出发,区别情况,慎重对待。对于双方当事人同意作亲子鉴定的,一般应予准许; 一方当事人要求作亲子鉴定的,或者子女已超过三周岁的,应视具体情况,从严掌握,对其中必须作亲子鉴定,也要做好当事人及有关人员的思想工作。人民法院对于亲子关系的确认,要进行调查研究,尽力收集其他证据。对亲子鉴定结论,仅作为鉴别亲子关系的证据之一,一定要与本案其他证据相印证,综合分析,作出正确的判断。

最高院的该批复虽已被废止,但是根据该批复确定的亲子鉴定以当事人自愿为原则的指导精神仍然沿用。

(二) 一方不同意鉴定的情况下法院如何认定亲子关系?

一方提出鉴定申请,另一方不同意鉴定的情况下,法院一般会根据举证情况进行推定。人民法院根据一方的主张和举证情况,以及另外一方对亲子鉴定的态

度和反证情况进行推定。

(三) 法院对亲子关系具体会怎样进行推定?

最高院关于适用《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 就规定了两种情况下如何推定亲子关系。该司法解释第二条规定:夫妻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确认亲子关系不存在,并已提供必要证据予以证明,另一方没有相反证据又拒绝做亲子鉴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推定请求确认亲子关系不存在一方的主张成立;(否定亲子关系存在的推定)

当事人一方起诉请求确认亲子关系,并提供必要证据予以证明,另一方没有相反证据又拒绝做亲子鉴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推定请求确认亲子关系一方的主张成立。(肯定存在亲子关系的推定)

(四) 一方根据已有亲子鉴定报告诉请存在或者否认亲子关系的,另一方没有正当理由拒绝重新鉴定时,如何认定亲子关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七十五条规定:有证据证明一方当事人持有证据无正当理由拒不提供,如果对方当事人主张该证据的内容不利于证据持有人,可以推定该主张成立。一方根据其与子女已有的否定亲子关系的鉴定诉请其与子女不存在亲子关系,另乙方对亲子关系鉴定报告的效力予以否认,但在完全具备重新鉴定条件的情形下拒绝重新鉴定时,可以依据该规则推定提供亲子鉴定的一方与子女不存在亲子关系。


相关文章

  • 论医疗纠纷案件中的举证责任倒置
  • ・337・ 论医疗纠纷案件中的举证责任倒置 丁德恒 [关键词] 医疗纠纷;举证责任倒置;合理性 [中图分类号] R197.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27044(2004)0420337202 2002年4月1日,最高 ...查看


  • 无讼案例|毕×等故意伤害罪一审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书
  • 文书正文 当事人信息 公诉机关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检察院. 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杜×,女,1960年7月29日出生. 委托代理人赵云峰,北京市康达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告人唐×,男,1987年3月8日出生:因涉嫌犯故意伤害罪于2015年9月20日被 ...查看


  • 浅析我国医疗事故鉴定制度
  • 浅析我国医疗事故鉴定制度 摘要:上世纪90 年代以来,由于经济的发展人民权利意识提高以及医院经营的市场化等等原因,我国医疗事故纠纷明显上升趋势,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在1998 年与住房物价成为消费者投诉最多的三大问题之一.我国当 ...查看


  • 如何打赢医疗纠纷官司
  • 如何打赢医疗纠纷官司 [为什么患者打不赢医疗官司] 第一.患者不聘请律师的缘故 打官司是一项涉及很多法律经验也技巧的工作,这是毋庸臵疑的,没有律师的指导和亲自参与往往是一塌糊涂,败诉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尤其医疗纠纷,更是如此.很多当事人不懂得 ...查看


  • 司法拘留-民事程序法律中关于拘留的规定汇总
  • 民事程序法中关于拘留的规定(司法拘留) 按:司法拘留是指依法在一定期间内限制行为人人身自由,以防止其继续实施妨害民事诉讼行为的强制措施.法院是司法拘留的决定机关.以下是在我国现行民事程序法律体系中有关司法拘留的规定. 一.<民事诉讼法 ...查看


  • 浅谈新[民事诉讼法]对证据规定的改进与不足
  • 浅谈新<民事诉讼法>对证据规定的改进与不足 作者:钟达 来源:<法制博览>2013年第12期 [摘要]随着我国法治社会的不断健全发展,人们自身法律意识的不断提高,近年来新<民事诉讼法>的提出,大范围的改动 ...查看


  • 民事诉讼法与仲裁制度
  • 民事诉讼法与仲裁制度 说明:红色字体为新增内容,紫色字体为调整内容,绿色字体为删除内容. 第一章 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法 基本要求: 了解:民事纠纷.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法的概念,以及我国民事诉讼法的效力范围. 理解:民事诉讼的特点.民事诉讼法 ...查看


  • 唐红炬另类解读新婚姻法
  • 唐律师另类解读新婚姻法: 说说离婚时哪些你可能不知道的规则 唐红炬律师.QQ200910365.[1**********] 广东省民进法律工作委员会省委委员中国法制兼职记者 <婚姻法>司法解释三自2011年8月13日开始实施以来 ...查看


  • 商业秘密经典案例
  • 按语:商业秘密案一波三折,一审二审采用不同的鉴定机构的不同鉴定结论,在司法实践中,实属少见. A公司与甲.B公司,C公司侵犯技术秘密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 民事判决书 (2006)苏民三终字第0078号 上诉人(原审原告)A公司. 法定代表人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