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亚文化

网络亚文化是一种有别于网络主流文化,体现着独特的审美观和价值观的网络流行文化,具有极强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它对未成年人的思想意识、行为方式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

一、网络亚文化的发展现状与特点

(一)网络亚文化的发展现状

网络亚文化是与网络主流文化相对而言,在网络虚拟空间中存在的边缘文化,是网民在网络中逐渐形成、信奉和推行的一种特有的文化价值体系、思维模式和生活方式。积极的网络亚文化能够被网络主流文化所接纳,成为网络主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消极的网络亚文化会对人们产生不良影响,特别是对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危害更大,在一定情况下甚至可能导致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

在互联网中,以青少年为主体的人们通过网络运用将自己的个性展现出来,把自己的喜怒哀乐释放出来,于是这些表现形式逐步演变成一种特殊文化——网络亚文化。目前,网络流行语、网络游戏、QQ或MSN聊天、恶搞和网络文学等,都可以算作是网络亚文化的表现形式。其中,网络流行语和恶搞是它的两大主要内容。今天,许许多多青少年通过互联网认知五彩班澜的世界,在这虚拟世界里,网络流行语成为他们交流的重要语言。如火星语、无厘头、跟帖、抱团、PK(粉丝大战)、戏谑恶搞、人肉搜索、晒客、PLMM(漂亮美媚)、很傻很天真、打酱油、囧、做俯卧撑等新兴词汇层出不穷。他们用这种网络流行语的方式,表达自我,张扬内心,满足了个体的需求。恶搞是网络亚文化的另一种典型代表。恶搞来源于网络却又超出网络本身的局限。网络中恶搞无处不在,大到世界政坛,国家元首,体坛明星,小到芝麻蒜皮,打架斗殴,邻家小妹。归结如今互联网恶搞类型,主要是模仿经典对白,改编经典片断。前有周星驰的无厘头电影,后有胡戈的“馒头血案”、后舍男生的搞怪假唱、《赤壁之小明泡妞篇2》等,均可视为恶搞典型。与流行语一样,恶搞作为网络亚文化的一种,充分体现了当代青少年颠覆经典、解构传统、张扬个性、讽刺社会的反叛精神。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亚文化作为一种新兴的亚文化得到了快速发展,并日益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与价值观念。它的基础是开放,它的核心在于分享,它的价值在于精炼浓缩,无需触及灵魂,却又简单明了,直接,大胆,令人躲避不及。就像法国思想家保尔·利科说:“在技术时代,责任延伸到我们的能力在空间与时间,在生命的深处所能及的远处。”

(二)网络亚文化的特点

一是边缘性。网络亚文化群体中的青少年群体是一个避开家庭、不忠实的、行动较为诡秘的群体。他们交流、交往、学习、休闲多以网络为主,由此而形成的网络亚文化游离于网络主流文化之外,成为弱势的、次要的边缘网络文化。而这又恰恰成了处于心理断乳期的青少年最合适的文化形式。如网络聊天、网络流行语、网络游戏等充满诱惑力的网络活动,已成为青少年上网的主要活动。

二是时尚性。网络的出现彻底颠覆了人类千百年的生活、工作、交流传统,延伸了人类活动的现有空间。网络所具有的跨区域性、互动性、及时性等特点,使对时尚有着本能的敏感、先天的爱好与急切追求的年轻人,成为时尚文化名副其实的创造者,推动着网络亚文化不断发展。如“快闪暴走族”,以游戏的姿态,体现一种时尚和角色扮演,反映青年人回归社会群体、崇尚自由、宣泄情绪、表现颠覆常规和重塑社会秩序的内心冲动的一种新的社会交往形式。

三是颠覆性。青少年的自我表达、颠覆权威的欲望最强烈,但是这种反抗性在现实中却常常得不到发泄。网络匿名交流恰好为青少年的自我宣泄与反抗欲望提供了便捷的渠道。网络亚文化代表的是处于边缘地位的青少年群体的利益,它对成年人社会秩序往往采取一种颠覆的态度,青年人常常否定或者说不追随主流文化,对网络主流文化价值规范往往是嗤之以鼻、不屑一顾,具有强烈的反主流文化倾向。如《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以当代“圆环套圆环娱乐城”的血案为母题,批评、颠覆、移置和篡改了原作的语义,将个性张扬到极致。

四是批判性。青少年充满活力、思维活跃,不愿墨守成规,总是以置疑的眼光看待传统和现代社会,特别是对一些事件往往有不同寻常的看法,具有很强的批判性。这主要体现在通过网络关注现实,对社会舆论造成影响。近几年发生的许多网络事件证明了这种力量的巨大。如“虐猫事件”、“铜须门事件”、“流氓外教事件”、“最毒后妈事件”、“华南虎事件”、“杭州5·7飙车案”等,都是如此。

网络亚文化是一种有别于网络主流文化,体现着独特的审美观和价值观的网络流行文化,具有极强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它对未成年人的思想意识、行为方式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

一、网络亚文化的发展现状与特点

(一)网络亚文化的发展现状

网络亚文化是与网络主流文化相对而言,在网络虚拟空间中存在的边缘文化,是网民在网络中逐渐形成、信奉和推行的一种特有的文化价值体系、思维模式和生活方式。积极的网络亚文化能够被网络主流文化所接纳,成为网络主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消极的网络亚文化会对人们产生不良影响,特别是对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危害更大,在一定情况下甚至可能导致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

在互联网中,以青少年为主体的人们通过网络运用将自己的个性展现出来,把自己的喜怒哀乐释放出来,于是这些表现形式逐步演变成一种特殊文化——网络亚文化。目前,网络流行语、网络游戏、QQ或MSN聊天、恶搞和网络文学等,都可以算作是网络亚文化的表现形式。其中,网络流行语和恶搞是它的两大主要内容。今天,许许多多青少年通过互联网认知五彩班澜的世界,在这虚拟世界里,网络流行语成为他们交流的重要语言。如火星语、无厘头、跟帖、抱团、PK(粉丝大战)、戏谑恶搞、人肉搜索、晒客、PLMM(漂亮美媚)、很傻很天真、打酱油、囧、做俯卧撑等新兴词汇层出不穷。他们用这种网络流行语的方式,表达自我,张扬内心,满足了个体的需求。恶搞是网络亚文化的另一种典型代表。恶搞来源于网络却又超出网络本身的局限。网络中恶搞无处不在,大到世界政坛,国家元首,体坛明星,小到芝麻蒜皮,打架斗殴,邻家小妹。归结如今互联网恶搞类型,主要是模仿经典对白,改编经典片断。前有周星驰的无厘头电影,后有胡戈的“馒头血案”、后舍男生的搞怪假唱、《赤壁之小明泡妞篇2》等,均可视为恶搞典型。与流行语一样,恶搞作为网络亚文化的一种,充分体现了当代青少年颠覆经典、解构传统、张扬个性、讽刺社会的反叛精神。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亚文化作为一种新兴的亚文化得到了快速发展,并日益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与价值观念。它的基础是开放,它的核心在于分享,它的价值在于精炼浓缩,无需触及灵魂,却又简单明了,直接,大胆,令人躲避不及。就像法国思想家保尔·利科说:“在技术时代,责任延伸到我们的能力在空间与时间,在生命的深处所能及的远处。”

(二)网络亚文化的特点

一是边缘性。网络亚文化群体中的青少年群体是一个避开家庭、不忠实的、行动较为诡秘的群体。他们交流、交往、学习、休闲多以网络为主,由此而形成的网络亚文化游离于网络主流文化之外,成为弱势的、次要的边缘网络文化。而这又恰恰成了处于心理断乳期的青少年最合适的文化形式。如网络聊天、网络流行语、网络游戏等充满诱惑力的网络活动,已成为青少年上网的主要活动。

二是时尚性。网络的出现彻底颠覆了人类千百年的生活、工作、交流传统,延伸了人类活动的现有空间。网络所具有的跨区域性、互动性、及时性等特点,使对时尚有着本能的敏感、先天的爱好与急切追求的年轻人,成为时尚文化名副其实的创造者,推动着网络亚文化不断发展。如“快闪暴走族”,以游戏的姿态,体现一种时尚和角色扮演,反映青年人回归社会群体、崇尚自由、宣泄情绪、表现颠覆常规和重塑社会秩序的内心冲动的一种新的社会交往形式。

三是颠覆性。青少年的自我表达、颠覆权威的欲望最强烈,但是这种反抗性在现实中却常常得不到发泄。网络匿名交流恰好为青少年的自我宣泄与反抗欲望提供了便捷的渠道。网络亚文化代表的是处于边缘地位的青少年群体的利益,它对成年人社会秩序往往采取一种颠覆的态度,青年人常常否定或者说不追随主流文化,对网络主流文化价值规范往往是嗤之以鼻、不屑一顾,具有强烈的反主流文化倾向。如《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以当代“圆环套圆环娱乐城”的血案为母题,批评、颠覆、移置和篡改了原作的语义,将个性张扬到极致。

四是批判性。青少年充满活力、思维活跃,不愿墨守成规,总是以置疑的眼光看待传统和现代社会,特别是对一些事件往往有不同寻常的看法,具有很强的批判性。这主要体现在通过网络关注现实,对社会舆论造成影响。近几年发生的许多网络事件证明了这种力量的巨大。如“虐猫事件”、“铜须门事件”、“流氓外教事件”、“最毒后妈事件”、“华南虎事件”、“杭州5·7飙车案”等,都是如此。


相关文章

  • 行政管理学论文 1
  • 学考 论文题目: 作者姓名: 所学专业: 准考证号: 指导教师: 试本科生毕业 论 文 网络文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1 二零一二年 五 月 自 内容摘要:网络文化是随着网络的诞生而产生的,是人类文化与信息技术的结 ...查看


  • 大学生网络文化素养研究述评
  • 摘 要 大学生群体在网络文化多元价值的冲击下,产生了价值迷失.行为失范.对中华传统文化精华的疏离和社会责任感.使命感的缺失.本文以网络文化生态的视角,对大学生网络文化生成.发展和演化的环境及其教育导向的已有研究进行述评,作为高校大学生网络文 ...查看


  • 申论热点之网络文化问题:网络文化发展问题与对策
  • 申论热点之网络文化问题:网络文化发展问题与对策 互联网自20世纪90年代进入中国以来,以其迅猛的发展速度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同时也推动了中国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迅速转变.从互联网发展及其带来的影响看,互联网的使用和普及不仅仅只是一场媒体 ...查看


  • 理论:试论网络文化的特征
  • 网络文化是一种新型的文化形态.相对于传统的农业文化.工业文化,其在思想性.实践性和时代性方面有着鲜明的特点. 思想特征 在透视一种文化的思想特征时,依信息的发生与处理为序,可将网络文化分为认知.情感.伦理.信仰四个层 面,分别表示接受信息. ...查看


  • 网络文化的内涵及其特点研究综述
  • 网络文化的内涵及其特点研究综述 .王玉娥 重庆教育学院 [摘要]网络文化是一种蕴涵特殊内容和表现手段的文化形式,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依赖于以信息.网络技术及网络资源为支点的网络而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 神财富的总和.网络文化是一种消费文化.是一种 ...查看


  • 从新媒体发展谈网络亚文化发展
  • 从新媒体发展谈网络亚文化发展 12新闻学倪炜 123201018 摘要: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媒介环境发生了结构性转变,由此影响了文化的发展,在新媒介环境中,我国青年亚文化在互联网上表现得异彩纷呈.网络亚文化就是随着互联网的兴起而形成的一种新生 ...查看


  • 网络文化与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
  • 政工园地 ●李暄 网络文化与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 .I广下,网络文化作为一种迅速兴盛二]的媒介文化,已经成为建设社会 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力量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作为社会重要组成部分的军营和来自社会各阶层的军人无时无 刻不受到网络文化 ...查看


  • 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
  • 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网络游戏管理,规范网络游戏经营秩序,维护网络游戏行业的健康发展,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和<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以及国家法律法 ...查看


  • 网络文化传播的特点与影响_陈军
  • 网络文化传播的特点与影响 鲁东大学数学与信息学院 一.网络文化传播的特点 网络文化传播是指文化传播者以互联网络为媒体,跨越时空的限制,将文化信息传递给接受者,它反映了文化传播者.接受者和互联网络之间的社会关系,是一种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基础上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