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混排》教案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主要涉及到插入图像,以及对插入的图像的位置、大小等的编辑。
【学生情况分析】
Word 文件的操作在以前已有涉及,各种操作技巧学生都有了一定的掌握,但是对于使用技巧的目的并不明确,随意性很大,要注意加强学生对文章主题的理解,及根据主题来调整文档中图像的位置。
【教材分析】
本节课主要是学习在Word 文档中插入图像,并对图像进行编辑,要使学生在学会对文件的操作,同时要根据对文章主题的表达来调整文字与图像的位置关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甄别选择合适的图像并插入到文档中。
2、根据图像与文字的关系调整图像的大小及位置。
3、利用图像编辑器对图像进行适当的修饰。
【教学重点】
在文档中插入图像,并根据图像与文字的位置关系,对插入的图像进行大小、位置的调整。
【教学难点】
利用图像编辑器对图像进行适当的修饰。
【教学环境】
〖硬件资源〗网络教室
〖软件资源〗Word
〖教学素材〗未经设置的Word 文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课,同学们好!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在文档中手插入图像及对插入图像进行修饰,请同学们回顾一下,同时把上节课的实例重新做一遍。
好了,大部分同学都完成了,下面展示一下同学们的作品。同学们的作品非常漂亮。
我们可以发现,在文档中手稿图像,使枯燥的文字生动了许多。但是你能
从这个文档中找出问题吗?
请10号同学起来回答一下。
对,这个文档“头大,尾沉、腹中空”,既浪费了空间,又不美观。下面咱们来看一个漂亮点的。(打开《大明湖之春》)
大家看,这是老舍先生的《大明湖之春》,美丽的文字配上漂亮的图像,使整个文档更加丰富、生动。这个文档的文字与图像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图像不但丰富了文档的内容,而且还美化了版面,与文字和谐搭配。
图像和文字的位置关系及编排方式在这里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图像和文字的编排方式就是我们这节课的学习内容——图文混排。(板书课题)
图文混排是指通过改变图像的排版方式来调整图像与文字之间的位置关系,从而达到增强对主题的表达、美化版面、提升视觉效果的目的。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将掌握以下技能:
(1)了解各种常见混排算式的适用特点。
(2)能够根据需要,选用合适的版式进行图文混排。
二、讲解新课
1、讲解图像的版式
图文混排的操作有很多种,包括版式、组合、层次等。下面我们学习第一个内容——图像的版式。(板书图像版式)
图像的版式决定了文字与图像的排列方式即位置关系。(板书排列方式、位置关系)
常见的文字处理软件都提供了多种图文混排的版式,每种版式有各自的特点和适用情况,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版式,将使文档更加美观,更具表现力。这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重点内容。
(A )请同学们观察课本71页中间图3-15。这是一篇关于中国人飞天梦想的文章。在文章中插入了神五、神六两张图像。
这里显示的是调整图像版式前后的效果,与左图相比较,右图的文字与图
像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既独立又统一地衬托了文章的主题。那么是如何操作的呢?
请同学们完成课本71页“实践”当中的任务,探究操作的方法。操作的文件是《神舟6号》。
检查发现大家都做得不错,尤其是1号同学,操作非常熟练,请1号同学给大家演示一下。(把屏幕切换到张三的桌面)
同学们都仔细观察1号同学的操作,对照检查一下自己的操作。
下面老师再给大家演示一下。给大家一分钟的时间纠正一下自己的错误和不规范的地方。
刚才的任务大家完成的不错,下面请大家完成课本72页左侧“试一试”中的内容,同桌协作完成。
通过“试一试”中的第一个问题,你知道了什么?
请8号同学起来回答。回答得不错,这个问题说明,利用右键也能完成菜单中进行的操作,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达到相同的目标。
通过“试一试”中的第二个操作你能辨别出不同版式操作的结果吗? 看来同学们都完成得不错,对各种版式都能辨认出来。
(B )好,下面我们继续学习版式的操作,完成课本72页下面的实践,回答文中的问题。同桌协作完成。
请15号同学起来说说你们的见解。
图像浮于文字上方会遮住下面的文字,而衬于文字下方,可以作为文档的背景,不影响文字的显示,所以衬于文字下方的环绕方式更适合本文的主题表达。
这位同学回答非常精彩,看来他对这两种方式理解的比较深刻。
文档的主题不同,对于美的感受因人而宜,因此版式设置并没有同一的标准,不过每种版式的特点也大体决定了它所适应的环境。
请同学们参照这个表格阅读课本73页的内容,同桌讨论总结各种版式的特
点与适用环境。
请21号同学起来说一下嵌入型版式的特点和适用环境。
请19号同学起来说一下紧密型版式的特点和适用环境。
回答得非常好,看来大家对于版式的特点和适用环境已掌握。
2、讲解图像组合
下面我们学习图像的组合。(板书图像组合)为什么要学习图像的组合呢?有时,文档中需要引用多幅图像,且各图像之间的位置关系及它们的大小需要保持固定。比如这个文档,(打开《图像组合》,老师分别拖动每个图像以演示要保证位置距离不容易。)
需要移动时,如果分别移动不易保持位置,而且操作复杂。此时如果把这些图像组合成一个整体,把它当作一个图像进行各种操作,就会使操作简单许多。
那么到底该如何做呢?
(A )请同学们对照课本74页“实践”环节中的步骤进行操作,完成第一个任务——图像的组合。操作文件是《组合图像》。
刚才检查时发现大多数同学完成的不错,下面老师再给大家演示一下。(老师讲解演示)
大家对照检查一下自己的操作,给大家2分钟的时间纠正一下自己的错误和不规范的地方。同桌之间讨论一下这个操作的关键步骤是什么。
请15号同学起来谈谈你的看法。
回答不错,关键是按Shift 键选定,操作起来比较麻烦。老师也有同感,那有没有好的方法可以使选定简单呢?
请同学们操作课本75页侧栏中的“试一试”,寻找一下问题的答案。 刚才检查发现同学们都做得不错。好,我再给大家演示一下:这里用“选择对象”工具,直接框选所要的图像,较为简便,请同学们注意应用。
在组合的过程中有几个问题需要注意。请同学们打开课本76页,仔细阅读“注意”当中的内容,并把要点标记起来。
(B )当我们把图像组合起来后,就无法单独编辑其中任何一个构成对象,如果要修改,就必须先把它们拆分开来。下面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如何拆分——取消组合。(板书取消组合)
三、拓展延伸
通过学习,大家对于图像版式与组合的操作都已掌握,关于图像的操作还有很多,不过都具有相似性,大家可试着操作。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77页的“加油”环节,同桌探讨关于“叠放次序”的操作,操作的文件是《叠放次序》。
请7号同学给大家演示一下。
操作得很好。这里告诉我们多幅图像是有层次的,“叠放次序”能使文档中的多幅图像产生叠加效果,同学们注意应用。
关于版式的操作还有很多,不过操作大体相似,大家可以根据前面的经验举一反三进行实验,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实验一下。
四、巩固提高
下面我们做一个综合练习,打开文件《交通安全》,操作并回答课本79页“巩固与提高”中第1题第(1)小题。
请18号同学起来回答。
回答很好,看来同学们对图像的版式已经掌握了。
下面看第(2)小题,要回答第(2)小题就必须了解什么是文本框及文本框的操作。在图像组合的学习中我们也遇到了文本框。关于文本框的操作在课本77页的“助力”栏中有详细介绍,大家仔细阅读对照操作。操作完成后回答
本题。
请36号同学起来回答。
回答不错,通过操作我们可以发现文本框的操作与图像操作有许多类似的地方,掌握了图像的操作,文本框的操作就可以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地掌握了。
在“助力”栏中还有关于表格的操作,大家能否从文本框的学习当中找到灵感去研究一下表格的操作呢?下面同桌探讨一下,并完成操作。
大家完成得不错,下面由老师演示一下。
同学们自由练习一下。
五、课堂小结,展示成果
这节课同学们任务完成得非常好。请同学们参考“学案”,以小组为单位谈谈本堂课的收获,回顾一下这节课主要都学习了哪些内容,完成了哪些任务。总结完后,把“学案”填写完整,发到老师的邮箱里,我要检查同学们的学习成果。
六、布置作业,查漏补缺
最后布置作业,运用所学知识制作一份关于安全的板报。关于板报的制作方法在课本73页的“补缺”中有详细介绍,大家可参考一下。
这节课,同学们的任务都完成得非常好,尤其是1号同学。希望大家都能向他学习,看下节课谁能做得更好。
《图文混排》教案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主要涉及到插入图像,以及对插入的图像的位置、大小等的编辑。
【学生情况分析】
Word 文件的操作在以前已有涉及,各种操作技巧学生都有了一定的掌握,但是对于使用技巧的目的并不明确,随意性很大,要注意加强学生对文章主题的理解,及根据主题来调整文档中图像的位置。
【教材分析】
本节课主要是学习在Word 文档中插入图像,并对图像进行编辑,要使学生在学会对文件的操作,同时要根据对文章主题的表达来调整文字与图像的位置关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甄别选择合适的图像并插入到文档中。
2、根据图像与文字的关系调整图像的大小及位置。
3、利用图像编辑器对图像进行适当的修饰。
【教学重点】
在文档中插入图像,并根据图像与文字的位置关系,对插入的图像进行大小、位置的调整。
【教学难点】
利用图像编辑器对图像进行适当的修饰。
【教学环境】
〖硬件资源〗网络教室
〖软件资源〗Word
〖教学素材〗未经设置的Word 文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课,同学们好!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在文档中手插入图像及对插入图像进行修饰,请同学们回顾一下,同时把上节课的实例重新做一遍。
好了,大部分同学都完成了,下面展示一下同学们的作品。同学们的作品非常漂亮。
我们可以发现,在文档中手稿图像,使枯燥的文字生动了许多。但是你能
从这个文档中找出问题吗?
请10号同学起来回答一下。
对,这个文档“头大,尾沉、腹中空”,既浪费了空间,又不美观。下面咱们来看一个漂亮点的。(打开《大明湖之春》)
大家看,这是老舍先生的《大明湖之春》,美丽的文字配上漂亮的图像,使整个文档更加丰富、生动。这个文档的文字与图像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图像不但丰富了文档的内容,而且还美化了版面,与文字和谐搭配。
图像和文字的位置关系及编排方式在这里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图像和文字的编排方式就是我们这节课的学习内容——图文混排。(板书课题)
图文混排是指通过改变图像的排版方式来调整图像与文字之间的位置关系,从而达到增强对主题的表达、美化版面、提升视觉效果的目的。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将掌握以下技能:
(1)了解各种常见混排算式的适用特点。
(2)能够根据需要,选用合适的版式进行图文混排。
二、讲解新课
1、讲解图像的版式
图文混排的操作有很多种,包括版式、组合、层次等。下面我们学习第一个内容——图像的版式。(板书图像版式)
图像的版式决定了文字与图像的排列方式即位置关系。(板书排列方式、位置关系)
常见的文字处理软件都提供了多种图文混排的版式,每种版式有各自的特点和适用情况,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版式,将使文档更加美观,更具表现力。这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重点内容。
(A )请同学们观察课本71页中间图3-15。这是一篇关于中国人飞天梦想的文章。在文章中插入了神五、神六两张图像。
这里显示的是调整图像版式前后的效果,与左图相比较,右图的文字与图
像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既独立又统一地衬托了文章的主题。那么是如何操作的呢?
请同学们完成课本71页“实践”当中的任务,探究操作的方法。操作的文件是《神舟6号》。
检查发现大家都做得不错,尤其是1号同学,操作非常熟练,请1号同学给大家演示一下。(把屏幕切换到张三的桌面)
同学们都仔细观察1号同学的操作,对照检查一下自己的操作。
下面老师再给大家演示一下。给大家一分钟的时间纠正一下自己的错误和不规范的地方。
刚才的任务大家完成的不错,下面请大家完成课本72页左侧“试一试”中的内容,同桌协作完成。
通过“试一试”中的第一个问题,你知道了什么?
请8号同学起来回答。回答得不错,这个问题说明,利用右键也能完成菜单中进行的操作,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达到相同的目标。
通过“试一试”中的第二个操作你能辨别出不同版式操作的结果吗? 看来同学们都完成得不错,对各种版式都能辨认出来。
(B )好,下面我们继续学习版式的操作,完成课本72页下面的实践,回答文中的问题。同桌协作完成。
请15号同学起来说说你们的见解。
图像浮于文字上方会遮住下面的文字,而衬于文字下方,可以作为文档的背景,不影响文字的显示,所以衬于文字下方的环绕方式更适合本文的主题表达。
这位同学回答非常精彩,看来他对这两种方式理解的比较深刻。
文档的主题不同,对于美的感受因人而宜,因此版式设置并没有同一的标准,不过每种版式的特点也大体决定了它所适应的环境。
请同学们参照这个表格阅读课本73页的内容,同桌讨论总结各种版式的特
点与适用环境。
请21号同学起来说一下嵌入型版式的特点和适用环境。
请19号同学起来说一下紧密型版式的特点和适用环境。
回答得非常好,看来大家对于版式的特点和适用环境已掌握。
2、讲解图像组合
下面我们学习图像的组合。(板书图像组合)为什么要学习图像的组合呢?有时,文档中需要引用多幅图像,且各图像之间的位置关系及它们的大小需要保持固定。比如这个文档,(打开《图像组合》,老师分别拖动每个图像以演示要保证位置距离不容易。)
需要移动时,如果分别移动不易保持位置,而且操作复杂。此时如果把这些图像组合成一个整体,把它当作一个图像进行各种操作,就会使操作简单许多。
那么到底该如何做呢?
(A )请同学们对照课本74页“实践”环节中的步骤进行操作,完成第一个任务——图像的组合。操作文件是《组合图像》。
刚才检查时发现大多数同学完成的不错,下面老师再给大家演示一下。(老师讲解演示)
大家对照检查一下自己的操作,给大家2分钟的时间纠正一下自己的错误和不规范的地方。同桌之间讨论一下这个操作的关键步骤是什么。
请15号同学起来谈谈你的看法。
回答不错,关键是按Shift 键选定,操作起来比较麻烦。老师也有同感,那有没有好的方法可以使选定简单呢?
请同学们操作课本75页侧栏中的“试一试”,寻找一下问题的答案。 刚才检查发现同学们都做得不错。好,我再给大家演示一下:这里用“选择对象”工具,直接框选所要的图像,较为简便,请同学们注意应用。
在组合的过程中有几个问题需要注意。请同学们打开课本76页,仔细阅读“注意”当中的内容,并把要点标记起来。
(B )当我们把图像组合起来后,就无法单独编辑其中任何一个构成对象,如果要修改,就必须先把它们拆分开来。下面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如何拆分——取消组合。(板书取消组合)
三、拓展延伸
通过学习,大家对于图像版式与组合的操作都已掌握,关于图像的操作还有很多,不过都具有相似性,大家可试着操作。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77页的“加油”环节,同桌探讨关于“叠放次序”的操作,操作的文件是《叠放次序》。
请7号同学给大家演示一下。
操作得很好。这里告诉我们多幅图像是有层次的,“叠放次序”能使文档中的多幅图像产生叠加效果,同学们注意应用。
关于版式的操作还有很多,不过操作大体相似,大家可以根据前面的经验举一反三进行实验,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实验一下。
四、巩固提高
下面我们做一个综合练习,打开文件《交通安全》,操作并回答课本79页“巩固与提高”中第1题第(1)小题。
请18号同学起来回答。
回答很好,看来同学们对图像的版式已经掌握了。
下面看第(2)小题,要回答第(2)小题就必须了解什么是文本框及文本框的操作。在图像组合的学习中我们也遇到了文本框。关于文本框的操作在课本77页的“助力”栏中有详细介绍,大家仔细阅读对照操作。操作完成后回答
本题。
请36号同学起来回答。
回答不错,通过操作我们可以发现文本框的操作与图像操作有许多类似的地方,掌握了图像的操作,文本框的操作就可以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地掌握了。
在“助力”栏中还有关于表格的操作,大家能否从文本框的学习当中找到灵感去研究一下表格的操作呢?下面同桌探讨一下,并完成操作。
大家完成得不错,下面由老师演示一下。
同学们自由练习一下。
五、课堂小结,展示成果
这节课同学们任务完成得非常好。请同学们参考“学案”,以小组为单位谈谈本堂课的收获,回顾一下这节课主要都学习了哪些内容,完成了哪些任务。总结完后,把“学案”填写完整,发到老师的邮箱里,我要检查同学们的学习成果。
六、布置作业,查漏补缺
最后布置作业,运用所学知识制作一份关于安全的板报。关于板报的制作方法在课本73页的“补缺”中有详细介绍,大家可参考一下。
这节课,同学们的任务都完成得非常好,尤其是1号同学。希望大家都能向他学习,看下节课谁能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