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综合实践教案全套 1

九年级综合实践教案

第1课 可再生能源探秘

教学准备:有关可再生能源方面的材料

活动一 设计收集太阳能、利用太阳能的实验

在新能源中,太阳能最引人注目。太阳能廉价、清洁、无污染,是可再生的能源。在新

开发的居住区中,已经有些小区把太阳能热水器引向各家各户。我们的太阳能热水器的使用面积已经达到1000万平方米以上了。在我们未来的生活中,绿色建筑将会得到发展并被我们喜欢。绿色建筑的条件之一是能方便地使用太阳能和其他可再生能源。也许将来我们能用太阳能发电、取暖、做饭、烧水„„说不定我们会开着以太阳能蓄电池作为能源的电动汽车在公路上飞驰呢。

现在,我们来设计收集太阳能、利用太阳能的实验吧。

活动准备

1、 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自愿结合组成小组,每组4—5人,选出组长。

2、 小组以收集太阳能、利用太阳能为专题,设计实验。首先讨论:决定本组设计的实验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3、 设计实验方案。预期实验结果。

4、 小组商量准备怎样做实验,怎样做记录,怎样计数和统计数据,以什么形式公布实验结果。

5、 设计实验的具体方案,进行小组成员的具体分工。

6、 把小组实验的目的、所需要的实验仪器材料、实验步骤、实验记录的方式、预期日实验结果、实验中的困难、遇到的问题简要地写明,交给老师,征求老师的意见。

参考案例

1、模拟用太阳能烧烹调,探究应用太阳能的秘密。

(1)准备实验材料:搅拌器或沙拉罐。

(2)选择阳光明媚、天气温暖的日子做实验。

(3)自制两款模拟太阳能厨具。方案一:把铝箔垫在碗的内壁,光亮的一面朝外,用几条双面胶将其固定,将铝箔紧贴碗内壁,使其尽可能的光滑。将卡片纸弯成半圆,使有铝箔的一面成为内壁,用细线将弯后的半圆体绕两圈,并在背后打结。

(4)将两个太阳灶面对太阳,你可以用橡皮泥制成的底座支撑它们,并调整其角度,找到每个太阳灶的焦点,不同的太阳灶有不同的焦点。找碗状太阳灶焦点

时,你可以将伸开的手掌伸向碗中,直到你感觉到了焦点为止,决不要将手伸至焦点处!你大概会发现卡片纸太阳灶的焦点靠近细绳中央,位于靠近铝箔处。

(5)将软糖插入长餐叉上,将其放在每个太阳灶的焦点处,仔细观察:哪个太阳灶加热的速度快?你有什么办法将其更完善吗?

□ 活动过程

1、准备实验材料用具。

2、预期实验的结果。

第2课 透视水、电涨价

活动一 探究水电涨价的原因

活动准备:

1、同学们自愿结成小组,每组5—8人为宜。

2、通过走访长辈或有关水、电部门,了解本地近十年来水、电价格的“变化历程”。鼓励同学们通过外地的亲戚、朋友或书刊、网络等,了解其他地区的水、电价格情况。

3、将调查的结果制作成图表的形式。各小组可采用自己喜爱的调查结果表现方式:表格、柱状图、曲线图,等等。这种形式可以让同学们对水、电价格的上涨情况一目了然。

活动过程

1.走访自来水公司、发电厂或相关水、电管理部门,了解一吨水、一度电是怎么来的,

水、电的价格是怎么计算出来的,分析其价格是否合理。

2.通过对水、电生产过程的了解,分析引起水、电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

3.通过上能源网,查阅图书、报纸、杂志,小组讨论,进一步探究水、电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并撰写调查报告。

活动小结

1.各小组交流调查报告,引发同学们对能源问题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2.以小组活动为主,组内分工合作,进一步强化了对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可更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

活动二 了解我国能源状况

通过对水、电涨价原因的探究,同学们知道了在引起水、电价格上涨的诸多原因中,能

源的短缺是其中的重要之点。那么,中国的能源现状到底如何?可不可以运用新的能源替代这些传统能源呢?在这个活动中,我们将进行深入地探究。

活动准备

1.组建活动小组(同活动一)。

2.确定小组研究课题,聘请顾问指导研究。顾问可以是指导教师,也可以是调查活动

中结识的相关专业人士、学生家长和朋友,等等。

参考选题:

(1)中国的能源蕴藏状况。

(2)中国紧缺的能源有哪些?

(3)中国能源的使用状况。

(4)了解能源的种类。

(5)认识新能源:如太阳能、海洋能、风能、生物能、氢能、核能、垃圾能、地热能,等等。

(6)能源与环保。

(7)传统能源的替代问题。

同学们可合并或分解以上课题,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所长确定研究题目,但要做好组际协调,以确保研究内容的广泛性。

3.通过多种渠道搜集资料。

活动过程

1.小组交流信息,研讨、确定展示的成果。成果中最好有自己的认识及收获。

2.运用多种手段制作展示研究成果。学习成果展示尽量使用形象化的图表,如能源分布

图、新能源一览表等。

3.每组选派1-2名同学在班级内交流、展示研究成果。

活动小结

1.将同学的学习、研究成果汇集,出一期板报,引导同学们对节约能源作进一步的探讨。

2.请各组聘请的顾问,评价小组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态度、所运用的方法及获得的成果。

3.让同学们总结归纳图表形式表现数据的特点。

书面作业:1、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意义。

2、浅谈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第3课 冲洗马桶节水的方法

抽水马桶是生活中必备的用具,各家各户使用了不同品种的抽水马桶,每种马桶的外观、

内部结构都有所区别,质量效果也不尽相同,平时人们只注意使用马桶,而很少注声与它相关的结构、功能,以及储水、用水,等等。要解决节水的问题首先要掌握马桶的基本设计,提出节水的设想需要有针对性。所以对马桶进行市场调查是解决问题的必要步骤。

活动准备

1、班级同学5—6人分为二组,分组时注意要根据思考问题、表达能力、体力强弱等进

行人员搭配,选一人作组长。

2、小组集体商议行动计划,确定什么时间去开展市场调查,去哪里,怎样去,交通工

具怎样解决。考虑如何搜集有关信息资料,携带哪些器材工具,等等。小组同学进行分工,明确每个人要做的工作。计划不能只体现在口头上,需要落实下来,写出完整的书面计划。

3、各组间交流计划,集体研究计划的可行性,重点研究如何与厂商进行交流,怎样询

问与表达。

4、请老师对行动计划提出意见和建议。

5、根据计划中设计要去的地点,分头进行踩点,了解基本情况。回来碰头后调整计划

中不可行的内容。要事前估计整个活动所需要的时间,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等等。

活动过程

1、根据计划中预先选择的商家,各组分赴各自的目的地,与供货商进行交流。

2、记录小组所到的商家、地点,马桶的功能、特点,等等。

3、活动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出行中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要集体活动。小组同学要互相提醒,路上尽量减少交谈,

预定好互相之间的联络方法,以便万一失散时进行联络。组长要切实负起组织带领的责任。

(2)活动中小组同学要按照事前的分工做事,也需要合作。

(3)与供货商交流时,要依次述说,互相补充,表达清楚、完整。

(4)负责记录的同学要认真仔细观察,记录各种信息资料。

(5)每与一个厂商接触后,小组同学应交流情况,简单总结经验后再进行下一项内容o

(6)遇到困难时小组同学要共同研究、商量,不能互相埋怨。遇到特殊情况可求助民警、

商场保安或负责人,或与老师联系。

活动小结

1、小组同学应回顾整个活动过程,畅谈活动中有意义、而且能够成为经验的内容。

2、同学之间谈自己对活动的个人感想与收获。

3、整理在活动中获取的信息资料,填写统计表格。

第4课 社区绿化水平的评估

巴西首都巴西利亚人均绿地100平方米,居世界第一。城市中每10座左右公寓楼组成一

个居住山、区。每个小区被大绿化带环绕,大绿化带中包括绿篱、灌木墙、草坪、花园和各种树木。绿化带起到净化空气、阻遏噪声的作用,使居民生活在优美、安宁的环境中。这个1961年才建立的新都,这个没有围墙的城市,在1987年被联合国定为“人类文化遗产”。城市的琼化、人与环境和谐共存的特色,无疑是该城市获此殊荣的原因之一。

在这次活动中,我们测量围墙和绿地的地温、气温和干湿度,计算修建围墙的用料,比较绿篱与围墙的优劣。提出我们的建议:拆除围墙,建立绿篙。让我们居住的环境也鸟语花香,优美宜人。

活动准备

1.以小组为单位确定一个重点研究的问题,策划进行哪些调查、测量或计算活动。历史原因考察和人的心理因素调查;适于作绿篱的植物特点及造价;国内外拆除围墙、建立绿篱的实例对我们的启示„„以及你们组感兴趣的任何问题均可。选择一段围墙o

2.根据本组的问题选择活动方式,制定活动计划。

3.把你们的活动计划写成提纲交给班长。

4.班长整理各组活动的主题、活动方式、活动计划的提纲,向老师汇报。

5.老师对各组活动计划提出改进意见,强调可能会出现的不安全因素及克服的方法。

6.小组修订活动计划。

7.小组准备皮尺或金属卷尺、记录本、笔、计算器,等等。

活动过程

1.根据各组研究围墙问题的重点不同,各组分开活动。

2.以调查活动为主的小组,要有调查表或调查问卷,对学校老师、同学,路人、陌生人,邻居、朋友,家庭成员进行调查。因调查的目的不同,调查表或调查问卷设计的侧重点可以不同。小组做好调查表或问卷的设计、打印和复印准备,2—3人一组,分头进行调查。小组汇拢各组调查数据或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得出与围墙和绿篱有关的结论,并对结论进行讨论。

3.以测量、计算活动为主的小组,要根据本组的研究主题策划本组的活动。

把测量和计算的结果用表格或绘图表示出来,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并对其进行讨论。

4.以考察修建围墙的历史原因或介绍国内外拆除围墙、建立绿篱的实例为主的组,则要广泛地搜集信息,到图书馆、阅览室查阅与此相关的资料,或上网查询有关资料。根据你们的选题,整理这些信息,将信息进行分析、取舍,整理成文字或音像材料,向同学们介绍信息。

5.各组进行活动成果的展示准备。

活动小结

就以绿篱替代围墙的问题,我们班各组选择了自己的研究主题,按照研究主题的需要,同学们分别采用了调查法、实验法、信息索取与分析的方法等多种方法,自主地开展了各种活动。我们在活动中关注学校和社区绿化的状况,关注我们居住的环境,对学校和社区以及自己的家乡有了更深的感情和增加了责任感;我们动脑、动手,学到了知识,长了本事,有了很大的收获。

作业:社区如何绿化?

第5课 生活中的饮料包装

生活中饮料包装的容器、商标种类繁多。由于品种、形状、功能;生产厂家的不同,收集各种饮料包装,可以使同学们了解饮料事业的发展、人们对饮料的需求、生产与生活的关系、技术发展的趋势等社会现象,以及某种饮料为人们接受的程度。收集饮料包装的过程并不复杂,同学们随时、随地都可以做到,但是要把收集饮料包装的过程变为一种有意识的、有计划的行为,一种需要坚持不懈的活动,才能够获得更多、更有价值的信息。

活动准备

1、班上同学分组进行收集活动,可以自然组为一集体,选一名组长,负责登记造册,记录大家收集的饮料包装。

2、组内同学应在事前进行分工,对收集到的饮料包装分类进行保管。

3、饮料包装的种类比较多,需要事先考虑怎样存放,应有一个固定的存放地点。

4、首先考虑收集身边用过的饮料包装,在收集废弃物饮料包装时应准备好收集的工具,以及分析研究包装材料、容积的工具。

5、准备一些过氧乙酸或其他消毒用品。

活动过程

1、小组同学明确任务,各自分头,利用课余时间,收集各种饮料包装的样品。

2、小组同学将收集到的样品汇集、分类,组长填写记录单。

3、分组对饮料包装所使用的材料、容积等进行实验分析。

4、班集体一起交流收集的情况,以及对饮料包装使用的材料和容积进行研究的情况集体做出汇总表。

5、注意事项:

(1)在收集已经作为废弃物饮料包装时要确保卫生,收集时要戴上塑料或胶皮手套用夹子等工具收集,用大塑料袋等携带。

(2)研究前,应该先对样品进行消毒,然后再实验研究、统计分类。

(3)对于已经发现被污染的饮料包装不要:再收集和研究。

活动小结

1、填写饮料包装收集、分类表。

2、设计分类统计图,用条形、饼形等统计图,统计收集情况供研究饮料消费的状况。

3、集体议论:人们大多消费哪些种类的饮料?哪些材料在饮料包装中使用得比较多?

第6课 生活中固体废弃物的调查

固体废弃物是指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丢弃的固体物质。如采矿业的废石,工业的废渣,废弃的塑料制品,以及固体生活垃圾。

应当认识到,固体废弃物只是在某一过程或某一方面没有使用价值,实际上往往可以作为另一生产过程的原料被利用,因此废弃物又叫“放在错误地点的原料”。

活动一 分析个人废弃的垃圾

活动准备

1、个人准备。按照上面表格记录每个同学在三天中扔掉的东西。

2、小组准备。自愿结合成小组,每组4—5人。选出小组长。

3、在小组内交流每位同学的废弃物记录表。统计全组同学三天丢弃的废弃物总量。 活动过程

1、小组讨论:

参考讨论题:

(1)在我们丢弃的垃圾中,有没有不该成为垃圾的垃圾?

(2)我们丢弃的废物中,哪些是可以回收或可以再利用的?怎样回收?怎样再利用?

(3)在我们丢弃的垃圾中,哪些是有毒的物质?

2、小组根据讨论结果,提出小组要研究解决的一个实际问题。

3、小组研究解决这个保护家园或校园问题,每个同学需要做些什么?

4、小组将活动意向向班长汇报。

5、班长向全班公布名组活动意向。

活动小结

通过对个人丢弃的废弃物进行分析,我们对垃圾带来的各种各样的环境污染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原来我们在不经意中给自己和周围的人已经带来了垃圾的困扰。我们完全可以想办法减少丢弃的垃圾量,完全应该自觉地将垃圾分类,我们有责任为家园和校园的环境保护尽一点儿力。

第7课 奇妙的材料

材料对于人类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材料是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材料科学的发展不仅关系到人类的昨天和今天,而且还将直接关系到人类的明天。在21世纪,人类将进一步扩大自己的活动范围,从地上到空间,从地球到宇宙,有些活动环境的条件十分险恶,这就需要有一大批能经受各种考验的新材料。

我们作为21世纪的主人,是未来科学技术的创造者和掌握者,因些,懂得一点材料科学是非常必要的。

活动一 不易碎的玻璃

活动准备

1、班级同学分为小组,每组5-6人。

2、调查生活中一些常见常用的特殊的玻璃材料,如夹层玻璃、钢化玻璃、压花玻璃、玻璃幕墙,等等。

3、对自己居住的城市地区所采用的玻璃材料提出一些建议。

活动过程

1、在班级中办一次展览,展示自己收集到的各种特殊玻璃以及文字资料。

2、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传递方式不断变更,现有的电话、电报和传真设备已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信息传递的需要。例如,在一对电话线上,最多只能通用1800路电话,而且还要耗费大量贵重的铜等金属材料。光导纤维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善了普通电线的通信能力。讨论光导纤维与玻璃材料有什么关系。

活动小结

1、通过本次活动,了解一些特殊玻璃材料的制作、功能及用途。

2、玻璃幕墙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材料在城市建设中不断涌现。实地调查一下自己居住城市的玻璃幕墙,具体感受一下它的特点,思考这种玻璃建筑在城市整体建设中有无缺陷。

第八课 测算世界人口的发展趋势

我国人口的最大容纳量为16亿。社会学家预计,21世纪20-40年代,我国将相继进入人口三大高峰:总人口增长高峰、老年人增长高峰和劳动适龄人口增长高峰。届时,我国将面队庞大的人口严厉、突出的老年人赡养问题和巨大的就业压力。

活动:世界人口的测算

地球的人口容纳量是指地球的资源、能源和空间等生存条件能维持人口生存的最大数量。一些社会学家认为,如食物是唯一的限制因素,地球能够养活的人口最多为70亿-80亿,有些专家则认为,从长远看,地球的环境条件甚至连现在的人都养活不了。与人口问题直接相关的一个测算指标是人口加倍时间(人口数量增加一倍所需要的时间叫做人口加倍时间)。令人担忧的是,世界人口加倍时间正在缩短。

本次活动我们将根据一些已知数据,测算和分析世界人口的发展趋势,对世界人口问题提出我们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活动准备:

1. 分小组。3-4名同学自愿组成小组,选出小组长。

2. 个人准备。查阅报刊杂志、科普书籍、或上互联网查找与世界人口及我国人口问题

相关的资料。

3. 个人准备。选择摘取相关信息,做简要记录,准备在小组中进行信息交流和讨论。 活动过程:

1. 贴在下面。 公元1-2000 2. 测算公元1-2000年间人口的加倍时间。 3. 2040年,估算到那一年世界人 4. 以1990的方程式计算现在的人口加倍时间。 (2000年人口数-1990年人口数)*100

人口增长率(%)= 1990年人口数*年数 人口加倍时间= 人口增长率 5. 根据个人完成的测算数据,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讨论:(1).每个组员绘制的坐标图相同吗?如果有不同,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2).公元1年的世界人口第一次翻番花费了多少时间?

(3).世界人口加倍时间是在增加还是在减少?

6.整理一份发言纪要。

7.选出小组的发言人,根据纪要准备发言提纲,就世界人口的一个或几个问题阐述本组的观点,代表小组在全班进行交流。

8.班长主持世界人口问题测算与研讨会。

活动小结:

按照人口增长率计算,在我们50岁的时候,地球上的人口有可能是我们出生时的

两倍。想一想,如果我们学校的师生增加了一倍,学校的教师、教室、桌椅、照明等的数量却不增加,我们学校该怎么应付学生的增长?

第9课 探究沙尘暴的成因

活动内容:探究沙尘暴的成因

据气象部门统计,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发生过5次特大沙尘暴,60年代发生过8次,70年代发生过13次,80年代发生过14次,90年代至2000年春已经发生了23次,波及范围越来越广,造成损失越来越大。2000年春,我国北方地区屡遭沙尘暴的袭击,北京遭遇10次沙尘暴天气。沙尘暴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怎样防治沙尘暴?我们共同来探究。

活动准备

1、民主选举成立本次活动的领导小组。

2、提出有关沙尘暴的问题。全班同学将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或认为有必要探究的问题写在纸条

上,交给领导小组。

3、领导小给归纳出若干问题在班上公布。

4、组成研究小组,每组4—5人。选出组长。

5、各组查找有关沙尘暴的各种资料,包括沙尘暴在国内、国外近些年发生的次数;引发沙尘

暴的原因;沙尘暴造成的危害,等等。

6、在小组内交流资料。

7、将小组发言的主题简要地介绍给领导小组。

8、领导小组组织沙尘暴问题研讨会。

备选资料

1、沙尘暴有三个层次:浮尘、扬尘和沙尘暴。

浮尘指尘土、细沙随风漂浮,均匀地浮游在空气中,水平能见度在10千米以上。 扬尘是指大风将沙尘刮起,空气混浊,水平能见度在1千米—10千米之间。

沙尘暴是指风沙迷漫,空气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

□活动过程

1、领导小组召开班级研讨会。就沙尘暴的成因与防治进行专题研讨。

2、领导小组致辞,说明本次活动的目的,宗旨,活动方式。

3、先请各组代表介绍本组研究的题目,谈谈与本题目有关的资料有哪些,本组是如何查到这

些资料的。

4、根据本组所获取的信息,本组做了资料的整理、分类、分析、归纳,对要研究的问题达到

共识。

5、介绍本组探究些问题的过程和本组得出的结论。

6、领导小组作活动总结。

活动小结

沙尘暴是指强风从地面卷起大量沙尘,使空气浑浊,水平能见度小于1000米的灾害性大气现象。它是土地荒漠化的标志,而沙尘暴发生的频率与强度的增大,则

敲响了脆弱生态系统严重退化的警钟。

第10课 走近奇妙的克隆技术

活动内容:克隆技术

克隆技术并不遥远,这近在我们身边。克隆技术并不神秘,我们也能小试身手。比如,你今年栽种的小树苗,可能是用克隆的方法培育出来的;母亲生日的时候你送级妈妈的鲜花,可能是在组织培养室中成批克隆出来的小苗长成的;我们如果做一个调查,会发现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不少生物可能是克隆的成果。现在,让欠走进植物组织培养室,亲手操作,体验克隆技术吧。

活动准备

1、准备克隆植物的物质材料。

(1)、实验用具和用品:接种箱、分析天平、民用高压锅、500W电炉、酒精灯、镊子、接种铲、解剖刀、三角瓶和培养皿。

(2)、配制培养基:克隆草莓,用MS培养基。

2、置备克隆材料。

活动过程

1、消毒。

2、接种。

3、培养。

活动小结

我们班同学用组织培养的方法克隆了一批草莓幼苗。几乎所有的草莓幼苗都来自同一棵草莓,这棵草莓结出的果实又大又甜,结实多,色泽好看。我们克隆的草莓将与亲本的基因相同,它们之间的基因也相同。这些草莓都将结出与它们的亲本一样的果实。我们通过克隆草莓幼苗,亲自体验了简单的克隆技术。

活动成果

精心养护草莓幼苗,适时浇水,明年春天可以收获草莓果实。我们将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收获了果实后,我们愿意与谁一起分享收获的喜悦?

活动扩展

根据自己学校的条件,选择一项或几项活动。

1、参观国家林木苗示范基地,现代化农业科技示范园,了解科学家怎样用克隆技术培养动植

物,感受克隆技术如何为人类造福。

2、参加学校生物兴趣小组的组培活动,亲自动手做一些苗木花卉的组织培养工作。

第11课 自制噪声检测仪

噪声,是声波的一种类型,是声波的频率和强弱变化豪无规律的声波。噪声具有声音的特征,是杂乱无章的声音。这种噪声污染,使我们苦不堪言。噪声干扰我们的睡眠,干扰我们的交谈,干扰我们的学习和思考,损伤我们的听力,使我们心烦、易怒,是我们不需要并且很反感的声音。在噪声环境中生活,人们感到生活质量差。

活动一 自制噪声检测仪

应用我们学习过和物理学知识,我们可以设计并且制作一台简易噪声检测仪。

设计原理:

活动准备

1、在自愿的基础上,通过老师调配,组成若干小组,每组4—5人,选出组长。

2、复习有关电学方面的知识,了解噪声检测仪的设计原理。

3、查找有关设计与制作的资料。

4、按照制作要求准备材料、工具和仪器。

活动过程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电路设计。

2、进行电源设计和外型设计。

3、检查材料、工具和仪器是否齐全、完好。

4、按照电路图安装元件,组装噪声检测仪。

5、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调节和校正。

6、对噪声检测仪进行性能检测。

活动扩展

我们已经学会了制作噪声检测仪,这是单一性能的检测仪。我们能不能将这

台仪器改造成多功能检测仪?例如,加上光波信号接收系统,使其具备检测强光的检测仪;加上对某些气体敏感的传感装置,可以检测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烟尘对空气污染程度,使其成为检测空气污染的检测仪„„

第12课 信息社会的联想

活动一 宽带网——带宽我们的生活

同时下载16部2小时长的VCD只需8秒钟,下载16部74卷的大百科全书只需7秒钟——这当然不是神话,而是宽带网带给所有网民的一个美妙的福音。宽带网不仅仅是高速,而且将成为一个巨大到可以满足人们任何需要的信息和服务平台。

□活动准备

1、班级同学可分成小组,每组4—6人。

2、每组分别去搜集资料,了解什么是宽带网?宽带网与现在普遍使用的电话拨号、专线、ISDN等上网方式有什么不同?

3、通过各种资料的汇集、综合,认识宽带网的功能,想像宽带网能给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怎样的影响。

4、如果有条件,调查和了解可以采用上网查询的方式进行,将下载的资料拷在磁盘里。 活动过程

1、每组分别展示本组所查阅到的关于宽带网的资料。要说明是通过什么方式获得这些资

料的。如果通过网上查阅,应说出相关的网站。

2、如果有了带宽,你需要的就是想像力。广泛想像并讨论宽带网对我们的生活会产生什

么样的影响。可以从以下一些方面阐述。

——宽带网与终身学习

——宽带网与我们的消费和娱乐方式

——宽带网与阅读

——宽带网与销售购物

——宽带网与上班

——宽带网与看病

——宽带网与节约资源

——宽带网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3、向同学们介绍一些比较有特点、对自己有帮助的网站。结合自己上网的经历,谈一谈在技术和心理上的体会。

活动小结

1、现在这个社会的特征是信息社会,信息的获取是最重要的。通过对宽带网的了解,进一步认识到网络给人们提供了一个获取信息、拓展智力和友谊的无限空间。

2、认识到宽带网对我们生活的改变是难以想像的,它会带来整个文明方式的改变。

九年级综合实践教案

第1课 可再生能源探秘

教学准备:有关可再生能源方面的材料

活动一 设计收集太阳能、利用太阳能的实验

在新能源中,太阳能最引人注目。太阳能廉价、清洁、无污染,是可再生的能源。在新

开发的居住区中,已经有些小区把太阳能热水器引向各家各户。我们的太阳能热水器的使用面积已经达到1000万平方米以上了。在我们未来的生活中,绿色建筑将会得到发展并被我们喜欢。绿色建筑的条件之一是能方便地使用太阳能和其他可再生能源。也许将来我们能用太阳能发电、取暖、做饭、烧水„„说不定我们会开着以太阳能蓄电池作为能源的电动汽车在公路上飞驰呢。

现在,我们来设计收集太阳能、利用太阳能的实验吧。

活动准备

1、 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自愿结合组成小组,每组4—5人,选出组长。

2、 小组以收集太阳能、利用太阳能为专题,设计实验。首先讨论:决定本组设计的实验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3、 设计实验方案。预期实验结果。

4、 小组商量准备怎样做实验,怎样做记录,怎样计数和统计数据,以什么形式公布实验结果。

5、 设计实验的具体方案,进行小组成员的具体分工。

6、 把小组实验的目的、所需要的实验仪器材料、实验步骤、实验记录的方式、预期日实验结果、实验中的困难、遇到的问题简要地写明,交给老师,征求老师的意见。

参考案例

1、模拟用太阳能烧烹调,探究应用太阳能的秘密。

(1)准备实验材料:搅拌器或沙拉罐。

(2)选择阳光明媚、天气温暖的日子做实验。

(3)自制两款模拟太阳能厨具。方案一:把铝箔垫在碗的内壁,光亮的一面朝外,用几条双面胶将其固定,将铝箔紧贴碗内壁,使其尽可能的光滑。将卡片纸弯成半圆,使有铝箔的一面成为内壁,用细线将弯后的半圆体绕两圈,并在背后打结。

(4)将两个太阳灶面对太阳,你可以用橡皮泥制成的底座支撑它们,并调整其角度,找到每个太阳灶的焦点,不同的太阳灶有不同的焦点。找碗状太阳灶焦点

时,你可以将伸开的手掌伸向碗中,直到你感觉到了焦点为止,决不要将手伸至焦点处!你大概会发现卡片纸太阳灶的焦点靠近细绳中央,位于靠近铝箔处。

(5)将软糖插入长餐叉上,将其放在每个太阳灶的焦点处,仔细观察:哪个太阳灶加热的速度快?你有什么办法将其更完善吗?

□ 活动过程

1、准备实验材料用具。

2、预期实验的结果。

第2课 透视水、电涨价

活动一 探究水电涨价的原因

活动准备:

1、同学们自愿结成小组,每组5—8人为宜。

2、通过走访长辈或有关水、电部门,了解本地近十年来水、电价格的“变化历程”。鼓励同学们通过外地的亲戚、朋友或书刊、网络等,了解其他地区的水、电价格情况。

3、将调查的结果制作成图表的形式。各小组可采用自己喜爱的调查结果表现方式:表格、柱状图、曲线图,等等。这种形式可以让同学们对水、电价格的上涨情况一目了然。

活动过程

1.走访自来水公司、发电厂或相关水、电管理部门,了解一吨水、一度电是怎么来的,

水、电的价格是怎么计算出来的,分析其价格是否合理。

2.通过对水、电生产过程的了解,分析引起水、电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

3.通过上能源网,查阅图书、报纸、杂志,小组讨论,进一步探究水、电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并撰写调查报告。

活动小结

1.各小组交流调查报告,引发同学们对能源问题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2.以小组活动为主,组内分工合作,进一步强化了对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可更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

活动二 了解我国能源状况

通过对水、电涨价原因的探究,同学们知道了在引起水、电价格上涨的诸多原因中,能

源的短缺是其中的重要之点。那么,中国的能源现状到底如何?可不可以运用新的能源替代这些传统能源呢?在这个活动中,我们将进行深入地探究。

活动准备

1.组建活动小组(同活动一)。

2.确定小组研究课题,聘请顾问指导研究。顾问可以是指导教师,也可以是调查活动

中结识的相关专业人士、学生家长和朋友,等等。

参考选题:

(1)中国的能源蕴藏状况。

(2)中国紧缺的能源有哪些?

(3)中国能源的使用状况。

(4)了解能源的种类。

(5)认识新能源:如太阳能、海洋能、风能、生物能、氢能、核能、垃圾能、地热能,等等。

(6)能源与环保。

(7)传统能源的替代问题。

同学们可合并或分解以上课题,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所长确定研究题目,但要做好组际协调,以确保研究内容的广泛性。

3.通过多种渠道搜集资料。

活动过程

1.小组交流信息,研讨、确定展示的成果。成果中最好有自己的认识及收获。

2.运用多种手段制作展示研究成果。学习成果展示尽量使用形象化的图表,如能源分布

图、新能源一览表等。

3.每组选派1-2名同学在班级内交流、展示研究成果。

活动小结

1.将同学的学习、研究成果汇集,出一期板报,引导同学们对节约能源作进一步的探讨。

2.请各组聘请的顾问,评价小组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态度、所运用的方法及获得的成果。

3.让同学们总结归纳图表形式表现数据的特点。

书面作业:1、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意义。

2、浅谈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第3课 冲洗马桶节水的方法

抽水马桶是生活中必备的用具,各家各户使用了不同品种的抽水马桶,每种马桶的外观、

内部结构都有所区别,质量效果也不尽相同,平时人们只注意使用马桶,而很少注声与它相关的结构、功能,以及储水、用水,等等。要解决节水的问题首先要掌握马桶的基本设计,提出节水的设想需要有针对性。所以对马桶进行市场调查是解决问题的必要步骤。

活动准备

1、班级同学5—6人分为二组,分组时注意要根据思考问题、表达能力、体力强弱等进

行人员搭配,选一人作组长。

2、小组集体商议行动计划,确定什么时间去开展市场调查,去哪里,怎样去,交通工

具怎样解决。考虑如何搜集有关信息资料,携带哪些器材工具,等等。小组同学进行分工,明确每个人要做的工作。计划不能只体现在口头上,需要落实下来,写出完整的书面计划。

3、各组间交流计划,集体研究计划的可行性,重点研究如何与厂商进行交流,怎样询

问与表达。

4、请老师对行动计划提出意见和建议。

5、根据计划中设计要去的地点,分头进行踩点,了解基本情况。回来碰头后调整计划

中不可行的内容。要事前估计整个活动所需要的时间,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等等。

活动过程

1、根据计划中预先选择的商家,各组分赴各自的目的地,与供货商进行交流。

2、记录小组所到的商家、地点,马桶的功能、特点,等等。

3、活动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出行中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要集体活动。小组同学要互相提醒,路上尽量减少交谈,

预定好互相之间的联络方法,以便万一失散时进行联络。组长要切实负起组织带领的责任。

(2)活动中小组同学要按照事前的分工做事,也需要合作。

(3)与供货商交流时,要依次述说,互相补充,表达清楚、完整。

(4)负责记录的同学要认真仔细观察,记录各种信息资料。

(5)每与一个厂商接触后,小组同学应交流情况,简单总结经验后再进行下一项内容o

(6)遇到困难时小组同学要共同研究、商量,不能互相埋怨。遇到特殊情况可求助民警、

商场保安或负责人,或与老师联系。

活动小结

1、小组同学应回顾整个活动过程,畅谈活动中有意义、而且能够成为经验的内容。

2、同学之间谈自己对活动的个人感想与收获。

3、整理在活动中获取的信息资料,填写统计表格。

第4课 社区绿化水平的评估

巴西首都巴西利亚人均绿地100平方米,居世界第一。城市中每10座左右公寓楼组成一

个居住山、区。每个小区被大绿化带环绕,大绿化带中包括绿篱、灌木墙、草坪、花园和各种树木。绿化带起到净化空气、阻遏噪声的作用,使居民生活在优美、安宁的环境中。这个1961年才建立的新都,这个没有围墙的城市,在1987年被联合国定为“人类文化遗产”。城市的琼化、人与环境和谐共存的特色,无疑是该城市获此殊荣的原因之一。

在这次活动中,我们测量围墙和绿地的地温、气温和干湿度,计算修建围墙的用料,比较绿篱与围墙的优劣。提出我们的建议:拆除围墙,建立绿篙。让我们居住的环境也鸟语花香,优美宜人。

活动准备

1.以小组为单位确定一个重点研究的问题,策划进行哪些调查、测量或计算活动。历史原因考察和人的心理因素调查;适于作绿篱的植物特点及造价;国内外拆除围墙、建立绿篱的实例对我们的启示„„以及你们组感兴趣的任何问题均可。选择一段围墙o

2.根据本组的问题选择活动方式,制定活动计划。

3.把你们的活动计划写成提纲交给班长。

4.班长整理各组活动的主题、活动方式、活动计划的提纲,向老师汇报。

5.老师对各组活动计划提出改进意见,强调可能会出现的不安全因素及克服的方法。

6.小组修订活动计划。

7.小组准备皮尺或金属卷尺、记录本、笔、计算器,等等。

活动过程

1.根据各组研究围墙问题的重点不同,各组分开活动。

2.以调查活动为主的小组,要有调查表或调查问卷,对学校老师、同学,路人、陌生人,邻居、朋友,家庭成员进行调查。因调查的目的不同,调查表或调查问卷设计的侧重点可以不同。小组做好调查表或问卷的设计、打印和复印准备,2—3人一组,分头进行调查。小组汇拢各组调查数据或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得出与围墙和绿篱有关的结论,并对结论进行讨论。

3.以测量、计算活动为主的小组,要根据本组的研究主题策划本组的活动。

把测量和计算的结果用表格或绘图表示出来,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并对其进行讨论。

4.以考察修建围墙的历史原因或介绍国内外拆除围墙、建立绿篱的实例为主的组,则要广泛地搜集信息,到图书馆、阅览室查阅与此相关的资料,或上网查询有关资料。根据你们的选题,整理这些信息,将信息进行分析、取舍,整理成文字或音像材料,向同学们介绍信息。

5.各组进行活动成果的展示准备。

活动小结

就以绿篱替代围墙的问题,我们班各组选择了自己的研究主题,按照研究主题的需要,同学们分别采用了调查法、实验法、信息索取与分析的方法等多种方法,自主地开展了各种活动。我们在活动中关注学校和社区绿化的状况,关注我们居住的环境,对学校和社区以及自己的家乡有了更深的感情和增加了责任感;我们动脑、动手,学到了知识,长了本事,有了很大的收获。

作业:社区如何绿化?

第5课 生活中的饮料包装

生活中饮料包装的容器、商标种类繁多。由于品种、形状、功能;生产厂家的不同,收集各种饮料包装,可以使同学们了解饮料事业的发展、人们对饮料的需求、生产与生活的关系、技术发展的趋势等社会现象,以及某种饮料为人们接受的程度。收集饮料包装的过程并不复杂,同学们随时、随地都可以做到,但是要把收集饮料包装的过程变为一种有意识的、有计划的行为,一种需要坚持不懈的活动,才能够获得更多、更有价值的信息。

活动准备

1、班上同学分组进行收集活动,可以自然组为一集体,选一名组长,负责登记造册,记录大家收集的饮料包装。

2、组内同学应在事前进行分工,对收集到的饮料包装分类进行保管。

3、饮料包装的种类比较多,需要事先考虑怎样存放,应有一个固定的存放地点。

4、首先考虑收集身边用过的饮料包装,在收集废弃物饮料包装时应准备好收集的工具,以及分析研究包装材料、容积的工具。

5、准备一些过氧乙酸或其他消毒用品。

活动过程

1、小组同学明确任务,各自分头,利用课余时间,收集各种饮料包装的样品。

2、小组同学将收集到的样品汇集、分类,组长填写记录单。

3、分组对饮料包装所使用的材料、容积等进行实验分析。

4、班集体一起交流收集的情况,以及对饮料包装使用的材料和容积进行研究的情况集体做出汇总表。

5、注意事项:

(1)在收集已经作为废弃物饮料包装时要确保卫生,收集时要戴上塑料或胶皮手套用夹子等工具收集,用大塑料袋等携带。

(2)研究前,应该先对样品进行消毒,然后再实验研究、统计分类。

(3)对于已经发现被污染的饮料包装不要:再收集和研究。

活动小结

1、填写饮料包装收集、分类表。

2、设计分类统计图,用条形、饼形等统计图,统计收集情况供研究饮料消费的状况。

3、集体议论:人们大多消费哪些种类的饮料?哪些材料在饮料包装中使用得比较多?

第6课 生活中固体废弃物的调查

固体废弃物是指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丢弃的固体物质。如采矿业的废石,工业的废渣,废弃的塑料制品,以及固体生活垃圾。

应当认识到,固体废弃物只是在某一过程或某一方面没有使用价值,实际上往往可以作为另一生产过程的原料被利用,因此废弃物又叫“放在错误地点的原料”。

活动一 分析个人废弃的垃圾

活动准备

1、个人准备。按照上面表格记录每个同学在三天中扔掉的东西。

2、小组准备。自愿结合成小组,每组4—5人。选出小组长。

3、在小组内交流每位同学的废弃物记录表。统计全组同学三天丢弃的废弃物总量。 活动过程

1、小组讨论:

参考讨论题:

(1)在我们丢弃的垃圾中,有没有不该成为垃圾的垃圾?

(2)我们丢弃的废物中,哪些是可以回收或可以再利用的?怎样回收?怎样再利用?

(3)在我们丢弃的垃圾中,哪些是有毒的物质?

2、小组根据讨论结果,提出小组要研究解决的一个实际问题。

3、小组研究解决这个保护家园或校园问题,每个同学需要做些什么?

4、小组将活动意向向班长汇报。

5、班长向全班公布名组活动意向。

活动小结

通过对个人丢弃的废弃物进行分析,我们对垃圾带来的各种各样的环境污染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原来我们在不经意中给自己和周围的人已经带来了垃圾的困扰。我们完全可以想办法减少丢弃的垃圾量,完全应该自觉地将垃圾分类,我们有责任为家园和校园的环境保护尽一点儿力。

第7课 奇妙的材料

材料对于人类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材料是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材料科学的发展不仅关系到人类的昨天和今天,而且还将直接关系到人类的明天。在21世纪,人类将进一步扩大自己的活动范围,从地上到空间,从地球到宇宙,有些活动环境的条件十分险恶,这就需要有一大批能经受各种考验的新材料。

我们作为21世纪的主人,是未来科学技术的创造者和掌握者,因些,懂得一点材料科学是非常必要的。

活动一 不易碎的玻璃

活动准备

1、班级同学分为小组,每组5-6人。

2、调查生活中一些常见常用的特殊的玻璃材料,如夹层玻璃、钢化玻璃、压花玻璃、玻璃幕墙,等等。

3、对自己居住的城市地区所采用的玻璃材料提出一些建议。

活动过程

1、在班级中办一次展览,展示自己收集到的各种特殊玻璃以及文字资料。

2、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传递方式不断变更,现有的电话、电报和传真设备已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信息传递的需要。例如,在一对电话线上,最多只能通用1800路电话,而且还要耗费大量贵重的铜等金属材料。光导纤维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善了普通电线的通信能力。讨论光导纤维与玻璃材料有什么关系。

活动小结

1、通过本次活动,了解一些特殊玻璃材料的制作、功能及用途。

2、玻璃幕墙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材料在城市建设中不断涌现。实地调查一下自己居住城市的玻璃幕墙,具体感受一下它的特点,思考这种玻璃建筑在城市整体建设中有无缺陷。

第八课 测算世界人口的发展趋势

我国人口的最大容纳量为16亿。社会学家预计,21世纪20-40年代,我国将相继进入人口三大高峰:总人口增长高峰、老年人增长高峰和劳动适龄人口增长高峰。届时,我国将面队庞大的人口严厉、突出的老年人赡养问题和巨大的就业压力。

活动:世界人口的测算

地球的人口容纳量是指地球的资源、能源和空间等生存条件能维持人口生存的最大数量。一些社会学家认为,如食物是唯一的限制因素,地球能够养活的人口最多为70亿-80亿,有些专家则认为,从长远看,地球的环境条件甚至连现在的人都养活不了。与人口问题直接相关的一个测算指标是人口加倍时间(人口数量增加一倍所需要的时间叫做人口加倍时间)。令人担忧的是,世界人口加倍时间正在缩短。

本次活动我们将根据一些已知数据,测算和分析世界人口的发展趋势,对世界人口问题提出我们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活动准备:

1. 分小组。3-4名同学自愿组成小组,选出小组长。

2. 个人准备。查阅报刊杂志、科普书籍、或上互联网查找与世界人口及我国人口问题

相关的资料。

3. 个人准备。选择摘取相关信息,做简要记录,准备在小组中进行信息交流和讨论。 活动过程:

1. 贴在下面。 公元1-2000 2. 测算公元1-2000年间人口的加倍时间。 3. 2040年,估算到那一年世界人 4. 以1990的方程式计算现在的人口加倍时间。 (2000年人口数-1990年人口数)*100

人口增长率(%)= 1990年人口数*年数 人口加倍时间= 人口增长率 5. 根据个人完成的测算数据,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讨论:(1).每个组员绘制的坐标图相同吗?如果有不同,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2).公元1年的世界人口第一次翻番花费了多少时间?

(3).世界人口加倍时间是在增加还是在减少?

6.整理一份发言纪要。

7.选出小组的发言人,根据纪要准备发言提纲,就世界人口的一个或几个问题阐述本组的观点,代表小组在全班进行交流。

8.班长主持世界人口问题测算与研讨会。

活动小结:

按照人口增长率计算,在我们50岁的时候,地球上的人口有可能是我们出生时的

两倍。想一想,如果我们学校的师生增加了一倍,学校的教师、教室、桌椅、照明等的数量却不增加,我们学校该怎么应付学生的增长?

第9课 探究沙尘暴的成因

活动内容:探究沙尘暴的成因

据气象部门统计,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发生过5次特大沙尘暴,60年代发生过8次,70年代发生过13次,80年代发生过14次,90年代至2000年春已经发生了23次,波及范围越来越广,造成损失越来越大。2000年春,我国北方地区屡遭沙尘暴的袭击,北京遭遇10次沙尘暴天气。沙尘暴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怎样防治沙尘暴?我们共同来探究。

活动准备

1、民主选举成立本次活动的领导小组。

2、提出有关沙尘暴的问题。全班同学将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或认为有必要探究的问题写在纸条

上,交给领导小组。

3、领导小给归纳出若干问题在班上公布。

4、组成研究小组,每组4—5人。选出组长。

5、各组查找有关沙尘暴的各种资料,包括沙尘暴在国内、国外近些年发生的次数;引发沙尘

暴的原因;沙尘暴造成的危害,等等。

6、在小组内交流资料。

7、将小组发言的主题简要地介绍给领导小组。

8、领导小组组织沙尘暴问题研讨会。

备选资料

1、沙尘暴有三个层次:浮尘、扬尘和沙尘暴。

浮尘指尘土、细沙随风漂浮,均匀地浮游在空气中,水平能见度在10千米以上。 扬尘是指大风将沙尘刮起,空气混浊,水平能见度在1千米—10千米之间。

沙尘暴是指风沙迷漫,空气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

□活动过程

1、领导小组召开班级研讨会。就沙尘暴的成因与防治进行专题研讨。

2、领导小组致辞,说明本次活动的目的,宗旨,活动方式。

3、先请各组代表介绍本组研究的题目,谈谈与本题目有关的资料有哪些,本组是如何查到这

些资料的。

4、根据本组所获取的信息,本组做了资料的整理、分类、分析、归纳,对要研究的问题达到

共识。

5、介绍本组探究些问题的过程和本组得出的结论。

6、领导小组作活动总结。

活动小结

沙尘暴是指强风从地面卷起大量沙尘,使空气浑浊,水平能见度小于1000米的灾害性大气现象。它是土地荒漠化的标志,而沙尘暴发生的频率与强度的增大,则

敲响了脆弱生态系统严重退化的警钟。

第10课 走近奇妙的克隆技术

活动内容:克隆技术

克隆技术并不遥远,这近在我们身边。克隆技术并不神秘,我们也能小试身手。比如,你今年栽种的小树苗,可能是用克隆的方法培育出来的;母亲生日的时候你送级妈妈的鲜花,可能是在组织培养室中成批克隆出来的小苗长成的;我们如果做一个调查,会发现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不少生物可能是克隆的成果。现在,让欠走进植物组织培养室,亲手操作,体验克隆技术吧。

活动准备

1、准备克隆植物的物质材料。

(1)、实验用具和用品:接种箱、分析天平、民用高压锅、500W电炉、酒精灯、镊子、接种铲、解剖刀、三角瓶和培养皿。

(2)、配制培养基:克隆草莓,用MS培养基。

2、置备克隆材料。

活动过程

1、消毒。

2、接种。

3、培养。

活动小结

我们班同学用组织培养的方法克隆了一批草莓幼苗。几乎所有的草莓幼苗都来自同一棵草莓,这棵草莓结出的果实又大又甜,结实多,色泽好看。我们克隆的草莓将与亲本的基因相同,它们之间的基因也相同。这些草莓都将结出与它们的亲本一样的果实。我们通过克隆草莓幼苗,亲自体验了简单的克隆技术。

活动成果

精心养护草莓幼苗,适时浇水,明年春天可以收获草莓果实。我们将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收获了果实后,我们愿意与谁一起分享收获的喜悦?

活动扩展

根据自己学校的条件,选择一项或几项活动。

1、参观国家林木苗示范基地,现代化农业科技示范园,了解科学家怎样用克隆技术培养动植

物,感受克隆技术如何为人类造福。

2、参加学校生物兴趣小组的组培活动,亲自动手做一些苗木花卉的组织培养工作。

第11课 自制噪声检测仪

噪声,是声波的一种类型,是声波的频率和强弱变化豪无规律的声波。噪声具有声音的特征,是杂乱无章的声音。这种噪声污染,使我们苦不堪言。噪声干扰我们的睡眠,干扰我们的交谈,干扰我们的学习和思考,损伤我们的听力,使我们心烦、易怒,是我们不需要并且很反感的声音。在噪声环境中生活,人们感到生活质量差。

活动一 自制噪声检测仪

应用我们学习过和物理学知识,我们可以设计并且制作一台简易噪声检测仪。

设计原理:

活动准备

1、在自愿的基础上,通过老师调配,组成若干小组,每组4—5人,选出组长。

2、复习有关电学方面的知识,了解噪声检测仪的设计原理。

3、查找有关设计与制作的资料。

4、按照制作要求准备材料、工具和仪器。

活动过程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电路设计。

2、进行电源设计和外型设计。

3、检查材料、工具和仪器是否齐全、完好。

4、按照电路图安装元件,组装噪声检测仪。

5、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调节和校正。

6、对噪声检测仪进行性能检测。

活动扩展

我们已经学会了制作噪声检测仪,这是单一性能的检测仪。我们能不能将这

台仪器改造成多功能检测仪?例如,加上光波信号接收系统,使其具备检测强光的检测仪;加上对某些气体敏感的传感装置,可以检测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烟尘对空气污染程度,使其成为检测空气污染的检测仪„„

第12课 信息社会的联想

活动一 宽带网——带宽我们的生活

同时下载16部2小时长的VCD只需8秒钟,下载16部74卷的大百科全书只需7秒钟——这当然不是神话,而是宽带网带给所有网民的一个美妙的福音。宽带网不仅仅是高速,而且将成为一个巨大到可以满足人们任何需要的信息和服务平台。

□活动准备

1、班级同学可分成小组,每组4—6人。

2、每组分别去搜集资料,了解什么是宽带网?宽带网与现在普遍使用的电话拨号、专线、ISDN等上网方式有什么不同?

3、通过各种资料的汇集、综合,认识宽带网的功能,想像宽带网能给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怎样的影响。

4、如果有条件,调查和了解可以采用上网查询的方式进行,将下载的资料拷在磁盘里。 活动过程

1、每组分别展示本组所查阅到的关于宽带网的资料。要说明是通过什么方式获得这些资

料的。如果通过网上查阅,应说出相关的网站。

2、如果有了带宽,你需要的就是想像力。广泛想像并讨论宽带网对我们的生活会产生什

么样的影响。可以从以下一些方面阐述。

——宽带网与终身学习

——宽带网与我们的消费和娱乐方式

——宽带网与阅读

——宽带网与销售购物

——宽带网与上班

——宽带网与看病

——宽带网与节约资源

——宽带网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3、向同学们介绍一些比较有特点、对自己有帮助的网站。结合自己上网的经历,谈一谈在技术和心理上的体会。

活动小结

1、现在这个社会的特征是信息社会,信息的获取是最重要的。通过对宽带网的了解,进一步认识到网络给人们提供了一个获取信息、拓展智力和友谊的无限空间。

2、认识到宽带网对我们生活的改变是难以想像的,它会带来整个文明方式的改变。


相关文章

  • 中学物理教案.学案.试卷.课件.素材全集
  • 山东省华侨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物理寒假作业(全套18份,含答案,全站免费)02-08 (苏科版)初中九年级物理全册导学案全集[52份打包,全站免费]01-31 (苏科版)初中九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全集[40份打包,全站免费]01-3 ...查看


  • 2012新课标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全套教案
  • 2012新课标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全套教案 第八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 第三节 海水"制碱" 教学目标: 1.认识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铀和碳酸钙的组成及其在生活中的主要用途.知道工业制取纯碱的反应原理:了解纯碱在日常生活和 ...查看


  • 中国教学大师 中学物理教案学案全集
  • [大师版] 2013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分类解析(26个专题,120页) 07-04 2014届高考物理第二轮复习全套教案(139页) 07-03 2012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解析集(全国14套,82页) 05-24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全 ...查看


  • 二年级体育全册全套教案
  • 二年级体育教案 第 1 课时 二 年级体育教案 第 2 课时 二年级体育教案 第 3 课时 二年级体育教案 第 4 课时 二年级体育教案 第 5 课时 二年级体育教案 第 6 课时 二年级体育教案 第 7 课时 二年级体育教案 第 8 课时 ...查看


  • 初二.初三年级全套体育课教案
  • 初二.初三年级全套体育课教案 教案(达标测验1) 第周总第15课年5月日 用心爱心专心 教案(单 杠和仰卧起坐) 第12周总第课03年5月日 用心爱心专心 用心爱心专心 用心爱心专心 教案(素质练习) 第11周总第课年月日 用心爱心专心 用 ...查看


  • 小学二年级上册体育全套的教案
  • 小学一.二年级上册体育的教案 本册教学目的和目标 教学目的:在<大纲>中,明确地规定了小学体育的目的:"通过体育教学,向学生进行体育卫生保健教育,增进学生健康,增进体质,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的素质奠定 ...查看


  • 小学数学备课大师
  • 小学数学备课大师 <小学数学备课大师>提供的小学一至六年级备课资料,包括教案.课件.复习题.试题等,内容丰富,可供老师们备课参考. 小学数学一上备课室 人教版实验教材小学数学一上教案全- 08-11 人教版实验教材小学数学一上教 ...查看


  • 九年级(上)综合实践教案全套
  • 九年级综合实践计划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产物是正在探索中的一类新型课程.是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它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有效的培养和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 ...查看


  • 2017年五年级音乐教学计划
  • 2017年五年级音乐教学计划(小学精选篇)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通过音乐教学,使学生基本上能掌握教材所规定的乐理知识,视谱,视唱能力有较大的提高. 2. 通过学习能正确的完美的表现歌曲,理解.欣赏曲目的主要内容. 能力目标: 1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