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氯化钠制备、杂质检查
[适用对象] 中药学(知识产权保护方向)、中药资源与开发、环境科学、生物工程、药学、药物制剂、药学(医药营销方向)、中药学、制药工程、中药学(国际交流方向)专业 [实验学时] 4学时
一、实验目的
1、掌握药用氯化钠的制备原理和方法。
2、练习和巩固称量、溶解过滤、沉淀、蒸发等基本操作。 3、学习天平、pH 试纸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药用氯化钠(NaCl)由粗食盐提纯而得。一般食盐中含有泥沙等不溶性杂质及SO 42-、 Ca2+、Mg 2+和K +等可溶性杂质。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很小,不能用重结晶的方法纯化,而需用化学法处理,使可溶性杂质都转化成难溶物,过滤除去。
此方法的原理是,利用稍过量的氯化钡与氯化钠中的SO 42-反应转化为难溶的硫酸钡;再加碳酸钠与Ca 2+、 Mg2+及没有转变为硫酸钡的Ba 2+,生成碳酸盐沉淀,过量的碳酸钠会使产品呈碱性,将沉淀过滤后加盐酸除去过量的CO 32-,
至于用沉淀剂不能除去的其它可溶性杂质,如 K+、Br - 、I -,在最后的浓缩结晶过程中,绝大部分仍留在母液内,而与氯化钠晶体分开,少量多余的盐酸,在干燥氯化钠时,以氯化氢形式逸出。
三、仪器设备
烧杯、坩埚、玻璃棒、天平、电炉,PH 试纸
四、相关知识点
有关化学反应原理如下:
Ba 2++SO 42-= BaSO4↓ Ca2++CO 32- = CaCO 3↓
2Mg 2++2OH -+CO 32- = Mg2(OH)2CO 3↓ CO32-+2H + = CO2↑+H 2O
五、实验步骤
附图 药用氯化钠的制备实验操作步骤流程图:
附图1 药用氯化钠的制备实验操作流程图:
六、实验报告要求
实验报告是实验的总结,是实验水平、文字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反映。实验报告是给别人看的。最低要求是让看的人知道,你是怎么做的、取得什么结果、结果的准确性如何。达不到最低要求,即为不合格实验报告。实验报告不合格,这个实验的成绩就是不及格。实验报告格式可参考附录2 。
七、思考题
1、食盐精制中加试剂的次序,为什么必须先加BaCl 2,再加Na 2CO 3,最后加HCl ?次序能否改变?
2、食盐原料中所含的K +、Br - 、I -等离子是怎样去除的?
八、实验成绩评定办法
主要评分点:原理描述(10%)、实验流程(20%)、调试过程(10%)、数据记录(10%)、解决问题的能力(20%)、资料搜集(10%)、实验结果(10%)、实验效果(10%)等。 附录:实验报告格式 。
药用氯化钠制备、杂质检查
[适用对象] 中药学(知识产权保护方向)、中药资源与开发、环境科学、生物工程、药学、药物制剂、药学(医药营销方向)、中药学、制药工程、中药学(国际交流方向)专业 [实验学时] 4学时
一、实验目的
1、掌握药用氯化钠的制备原理和方法。
2、练习和巩固称量、溶解过滤、沉淀、蒸发等基本操作。 3、学习天平、pH 试纸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药用氯化钠(NaCl)由粗食盐提纯而得。一般食盐中含有泥沙等不溶性杂质及SO 42-、 Ca2+、Mg 2+和K +等可溶性杂质。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很小,不能用重结晶的方法纯化,而需用化学法处理,使可溶性杂质都转化成难溶物,过滤除去。
此方法的原理是,利用稍过量的氯化钡与氯化钠中的SO 42-反应转化为难溶的硫酸钡;再加碳酸钠与Ca 2+、 Mg2+及没有转变为硫酸钡的Ba 2+,生成碳酸盐沉淀,过量的碳酸钠会使产品呈碱性,将沉淀过滤后加盐酸除去过量的CO 32-,
至于用沉淀剂不能除去的其它可溶性杂质,如 K+、Br - 、I -,在最后的浓缩结晶过程中,绝大部分仍留在母液内,而与氯化钠晶体分开,少量多余的盐酸,在干燥氯化钠时,以氯化氢形式逸出。
三、仪器设备
烧杯、坩埚、玻璃棒、天平、电炉,PH 试纸
四、相关知识点
有关化学反应原理如下:
Ba 2++SO 42-= BaSO4↓ Ca2++CO 32- = CaCO 3↓
2Mg 2++2OH -+CO 32- = Mg2(OH)2CO 3↓ CO32-+2H + = CO2↑+H 2O
五、实验步骤
附图 药用氯化钠的制备实验操作步骤流程图:
附图1 药用氯化钠的制备实验操作流程图:
六、实验报告要求
实验报告是实验的总结,是实验水平、文字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反映。实验报告是给别人看的。最低要求是让看的人知道,你是怎么做的、取得什么结果、结果的准确性如何。达不到最低要求,即为不合格实验报告。实验报告不合格,这个实验的成绩就是不及格。实验报告格式可参考附录2 。
七、思考题
1、食盐精制中加试剂的次序,为什么必须先加BaCl 2,再加Na 2CO 3,最后加HCl ?次序能否改变?
2、食盐原料中所含的K +、Br - 、I -等离子是怎样去除的?
八、实验成绩评定办法
主要评分点:原理描述(10%)、实验流程(20%)、调试过程(10%)、数据记录(10%)、解决问题的能力(20%)、资料搜集(10%)、实验结果(10%)、实验效果(10%)等。 附录:实验报告格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