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8-15章选择题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经济基础是( A )

A .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

B.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C .存在旧的社会分工,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 D.社会主义经济仍然是商品经济 2.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既可以发挥市场经济的优势,又可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处理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效率和公平等关系方面,能够比西方国家做得更好和更有成效。这是因为( C )

A .我国既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又允许和鼓励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B .我国既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又允许和鼓励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C .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

D .我国的改革开放是同四项基本原则结合在一起的

3. 股份制是( D )

A. 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 B.一种行业自律形式

C.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D.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

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 D )

A. 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B.国家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

C.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D.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区别在于( C )

A. 宏观调控不同 B.资源配置不同

C. 所有制基础不同 D.市场机制不同

6.张某应聘到一个乡镇企业担任厂长,按

合同规定,除工资外,每年还可以从企业利润中提取5%的报酬。今年他获得3万元提成,这3万元属于( C ) A .联产计酬收入 B.资金分红收

C .经营风险收入 D.按劳分配收入

7. 在下列收入分配中,属于按劳分配的收入是( A )

A. 集体企业职工工资奖金收入 B.个体劳动者的收入

C. 股份制企业职工的按股分红 D.外资企业职工工资

8.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 B )

A. 现代企业制度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 宏观经济调控制 D.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

9. 我国现阶段,不同国有企业职工,付出同样劳动,获得的劳动报酬会有所差别,是因为( D )

A. 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结合在一起的

B. 贯彻按劳分配会使一部分企业先富起来

C. 按劳分配要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

D. 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与企业经营状况联系在一起

10. 在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中,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体现在( C )

A. 在社会总资产中占量的优势 B.在所有制结构中占主体地位

C. 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控制力上 D . 是下岗人员再就业的主渠道

11.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主义可以实行市场经济的理论上的重大突破是( D )

A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

B .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C .市场经济是由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 D .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

12.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指( B ) A.从外延型扩大再生产转变为内涵型

1

扩大再生产

B.从粗放式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集约式经济发展方式

C.从内向型经济转变为外向型经济 D.从依靠经济投入促进经济发展转变为依靠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发展

13.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基本政策( A ) A. 继续鼓励、支持、引导,依法加强监督和管理

B.严格限制数量和规模,保护其合法收入

C.严格限制投资方向和领域,不能与公有制经济竞争

D .不进行任何限制,使其大力发展与公有制经济共同成长为国民经济的主体 14.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的发挥主要依靠( C ) A.限制其它经济的发展

B .凭借行政力量的支持

C.公有制经济自身在竞争中的优越性 D .依靠产业政策扶持

15.江泽民同志指出:“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的一条根本原则,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必须做到(C )

A.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B.国有企业在全国企业总数中占绝大多数

C.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D. 公有制经济在各地区、各产业部门都起主导作用

16.社会主义按劳分配是人类历史上分配制度的深刻革命,因为它( B ) A. 肯定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 B.是对一切剥削制度的否定 C.贯彻了商品交换中通行的等价交换原则

D .承认社会成员之间有富裕程度的差别

17.按劳分配是马克思主义的一项基本原则,它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的(D )

A.社会总产品分配原则 B.初级市场经济 B. 国民收入分配原则 D .个人消费品分配原则

18.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是( B)

B .劳动还存在差别和劳动仍然是谋生的手段

C.计划与市场相结合以计划为主的市 D.国家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 25.我们要建立的宏观调控模式应该是( A )

B .以直接调控为主

C.生产资料分配原则 场经济

A. 国有经济 B.集体经济 C.个体经济 D.私营经济

32.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集体成分属于( C )

A. 私营经济 B.合作经济 C.公有制经济 D.全民所有制经济

主 33.按劳分配是( B )

A. 计划经济的分配原则 B.社会 A. 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 A.

C.直接与间接调控平行结合 主义的分配原则 C.社会生产力水平不高 D .社会成员中存在不同阶层

19.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的目标和根本原则是实现(A ) A.共同富裕 B .按劳分配 C

配 D .社会公平

20.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是( A) A. 社

险 B .社会优抚 C

利 D .社会救助

21.社会保障的基本目标是( A ) A.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B .满足人们的小康生活需要 C.满足人们富裕生活需要 D .保证实现共同富裕

2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是( B )

A. 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B.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C.允许并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

D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2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 A )

A.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B .能确保经济总量的平衡 C.可实现经济结构的平衡 D .可保障社会公平

24.我国建立的市场经济是( D ) A. 放任自流的市场经济

D .直接调控

26.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 C ) A.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建立健全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C.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D.放权让利,实行企业承包制

27. 市场经济是( B )

A. 一种基本经济制度 B.一种经济运行方式 C. 一种资本组织形式 D.一种生

产经营方式

28.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

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决定实行这一制度的

理论依据是( D ) A. 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性质 B. 所有制结构和分配结构

C. 发展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

D. 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 29.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新民主主义社会

的本质区别,从所有制结构来看,在于( D )

A. 存在多种所有制经济 B.非公有制经济是 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的补充

C. 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 D.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确立

30. 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具体是指( C )

A.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B.公有资产的所有、占有、支配和使用关

C. 公有资产的组织形式和经营形式 D. 公有资产的最终归属问题 31. 现阶段,以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劳动者

的资产联合的股份合作制属于( B )

2

C. 市场经济的分配原则 D.共产主义的分配原则 34.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要求中,“生活富裕”是( B )

A. 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 B.新农村建设的目的

C. 新农村建设的政治保障 D.新农村建设的条件 二、多项选择题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政策有( ABCD )

A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B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C .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逐步走向共同富裕

D .坚持和完善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

2.我国现阶段公有制经济包括( ABCD )

A. 国有经济 B.集体经济

C. 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集体成分 D.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 3.在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中,公有制占主体地位。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 AC ) A .国家和集体所有的资产在社会总资

产中占优势

B .公有制企业的数目和职工人数在各个行业中占优势

C .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D .国有经济对其他经济成分实行正确引导、管理和监督

4.我国现阶段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有( ABCD )

A .股份制 B.股份合作制 C .租赁、承包制 D.国家独资经济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是( ABC )

A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

D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结构

C .宏观调控上,能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D .政府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和经营 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AB ) A .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B .是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

C .是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完全相同的 D .重视发挥计划的作用

7.正确处理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关系( ABCD )

A. 东部地区充分利用有利条件率先发展

B.中西部地区加快改革和开发,发展优势产业

C.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和投资 D.发展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缩小地区发展差距 8.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要性在于( ABC )

A.新的发展阶段不仅要有数量的增长,更要求质量的提高

B.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求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制止浪费和破坏

C.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必须提高竞争能力

D.减少固定资金投资,从根本上抑制成本攀升,有助于减少财政赤字,消除通货膨胀

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确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由下列条件决定的( ABC ) A.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B.初级阶段生产力的现实状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C.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D.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客观上要求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 10.规范和完善个人收入分配关系,国家应当( ABCD )

A.保护合法收入 B.调节过高收入 C.取缔非法收入

D.运用法律手段,协调城乡、地区、行业、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分配关系 11.在下列前提下,国有经济的比重减少一些,不会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 ABC )

A.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 B .国家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C.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竞争力得到加强

D.国有经济在所有领域都是主体 12.根据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含义和我国改革的经验,我国现阶段公有制在经营方式上可以实行( ABCD ) A. 公有公营 B .公有民营 C .租赁 D.承包经营 13.股份制经济的性质和作用是( AD ) A.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 B.资本主义性质 C.社会主义性质

D .不能笼统的说是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主要看控股权掌握在谁手中,国家和集体控股的,具有明显的公有性质,可以扩大公有经济的控制范围

14.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客观经济条件是( ABD )

A. 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

3

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

B.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还不高,是实现按劳分配的物质条件 C.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目标

D.旧的社会分工还没有消失,劳动还

存在着重大差别,还是个人谋生手段,是实现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15.我国现阶段除按劳分配这种主体分配方式外,还存在着其他分配方式( ABCD )

A. 按劳分配以外的劳动收入 B .经营收入

C .资产收入 D.管理和知识产权类的收入 16.在当前,收入差距的存在有其客观必然性( ABCD )

A. 是实行按劳分配原则的必然结果 B.是实行多种所有制形式和多种分配方式的必然结果

C.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

D.城乡和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一个长期的历史现象

17.社会保障的内涵和作用( ABD ) A.在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对国民收入

进行分配和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特别是生活有特殊困难的人们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 B.维护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C.提高和改善劳动者的生活水平 D.调节社会经济关系, 维护社会安定 18.建立和健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

性( ABCD )

A.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需要

B.发展农村经济,维护广大农民利益的需要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D.减轻国家和企业的负担,适应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需要

19.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

置起基础性作用,必须抓好下述几个重要环节( ABCD)

A. 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B.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 C.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 D.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

20.国家用来进行宏观调控的经济杠杆有( ABCD ) D. 土地、资产等是创造国民收入的要素

26.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中,“好”的含义是( ABC )

A. 经济效益好 B. 国民经济整体素质不断提高

C. 资源消耗低、 环境污染少 D. 经济增长的数量和速度块

B.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和多党政治协商制度

C.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依法治国

2.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 A ) A.在最广大的人民内部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 B.全民民主

C.对无产阶级实行民主,对其他阶级A .价格 B.税收 C.利率 27. 建设创新性国家就是要( ABCD )

D .汇率

21.计划和市场的关系可以表述如下( ABCD )

A.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

B.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C.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D.只要对生产力发展有好处,计划和市场都可以利用

2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包括( ABCD )

A.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B.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 C.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

D. 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

23.宏观经济政策主要包括(ABCD ) A.财政政策 B.税收政策 C.货币政策 D.利率政策

24.国有经济需要控制的行业和领域主要包括( ABCD )

A.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 B.自然垄断的行业

C.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 D. 支柱产业

25.我国现阶段存在按劳分配、经营收入、

资产收益等多种分配方式,其经济依据是( BCD )

A. 存在商品货币关系 ,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B. 存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 C. 公有制内部实行多种经营方式

A.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要点

B.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

C. 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 D. 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

28.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方针是( ABC )

A. 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同拉动转变 B. 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C. 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重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D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扩大内需 2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是( ABCD )

A.生产发展、生活宽裕 B.乡风文明

C. 村容整洁 D. 管理民主

30. 新型工业化道路是( ABCD ) A. 以信息化带动的工业化 B. 注重经济发展同资源环境相协调 C.坚持城乡协调发展

D. 实现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同劳动密集型产业相结合

第九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一、单项选择题

1.推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是( A )

A.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4

实行行政

D .阶级斗争

3.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 B )

A. 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B.人民当家作主

C. 维护社会主义制度 D.依法治国

4.社会主义民主同资产阶级民主最本质的区别( B )

A.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资产阶级民主是资产阶级的国家制度 B.社会主义民主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

有制基础之上;资产阶级民主是建立在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的

C.社会主义民主是在工人阶级政党领

导下,是多数人对少数的统治;资产阶级民主是在资产阶级政党领导下,实行少数人对多数人的统治 D.社会主义民主是按照民主集中制的

原则组织起来;资产阶级民主是三权分立、多党制的形式组织起来 5.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是( A ) A.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多党制 C. 政治协商制度 D. 统一战线

6. 社会主义法制的本质是( D ) A.社会主义民主的体现和保证 B.把人民管理国家的权力以及人民在各方面的民主权利用法律形式确定下来 C.规定民主的组织形式,方法和程序,使人民能够依法行使民主权利

D .它是掌握国家政权的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的意志的集中表现

7.我国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是( C ) A. 社会主义国家国体的改变 B.建立民主共和制的国家政体 C.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D.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8. 我国的政党制度是( C ) A.共产党的一党制

B.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多党制 C.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共同执政的多党制

9.中共十五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个论断指出了( D )

A.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 B.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 C.民主和法制的紧密联系

D .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关系 10.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D ) A. 多党合作制度 B.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1.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是( A )

A.

民主集中制 B协商制度 C 绝对领导制 D民主制 1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目标是( A )

A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B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D .坚持和完善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13.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 D )

A. 政治协商 B.民主监督

C. 参政议政 D.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

14.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它表明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 ( A )

A. 国体 B.政体

C. 根本制度 D.经济基础

15.我国的政体是 ( B )

A.

政 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 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二、多项选择题(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答案,多选、漏选和错选均不得分) 1.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 ( ABCD )

A 长期共存 B 互相监督 C 肝胆相照 D 荣辱与共

2.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关系是( ACD )

A .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B .二者相互矛盾,要民主就不能要法制 C .民主是法制的前提和基础

D .法制是民主的体现和保障

3.关于我国选举制度的正确表述为( BCD )

A .我国实行直接选举的原则

B .我国实行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并用的原则

C .在我国县及县以下的人大由选民直接选举代表组成,县以上的人大由下一级人大选举代表组成

D .在我国直接选举只限于乡、镇、市辖

区和不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县及县以上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

5

下一级人大会选出

4.评价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关键是看( ABC )

A.国家的政局是否稳定

B.能否增进人民团结,改善人民生活 C.看生产力能否得到持续发展

D .是否有利于人民当家作主 5.依法治国是( ABCD ) A.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B.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 C.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D. 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6.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 AC ) A.最高权力机关 B.最高行政机关 C.最高立法机关

D.最高领导机关

7.我国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要求是( ABCD )

A. 必须有利于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 B.保持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

C.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D .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 8.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 ( ABCD )

A.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 C.执法必严 D.违法必究

9.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指 ( ABC )

A. 政治协商 B 民主监督 C 参政议政 D 履行职责

10.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主要表现在 ( ABCD ) A 性质相同 B 作用、相同 C 历史使命相同 D 职能相同

第十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一、单项选择题

1.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 A )

A.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B.实现祖国统一 C.建立共产主义理想

D.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到2000年翻两倍,来到陕西黄陵县,植柏培土,拜遏先祖。2000年4月4日,千余名来自海内外的公祭人员代表与5万余名当地群众一起A .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B .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C .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实现小康

2.我国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内容十分丰富,其核心是(A )

A.理想建设 B.道德建设 C.纪律建设 D.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3.1957年毛泽东同志首先具体阐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在( B ) A.《论人民民主专政》

B.《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C.《论十大关系》

D.《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4.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表现为( D ) 前者是目的,后者是手段 .前者是基础,后者是目标 .前者是内容,后者是形式 .二者互为条件,互相依赖

5.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要解决的是(B )

A.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问题 B.整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 C.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问题 D.为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积累实践经验问题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 C )

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D.形成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

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的文化

7.党的十五大指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综合国力的( A ) .重要标志 B.重要内容 .重要基础 D.重要范畴 8.每逢清明时节,海内外的炎黄子孙就会

参加了庚辰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这一活动属( C )

A.宗教活动 B.政治活动

C .文化活动 D.经济活动 9.邓小平在不同场合,针对不同问题,提出过一系列“两手抓”的论断。在这一系列“两手抓”的方针中,关键是( A ) A.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 B .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犯罪 C.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民主法制 D .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 10.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二为”方向指的是( C ) A

为国家服务,为人民服务 B 为集体服务,为社会服务

C 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D 为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全面小康社会服务 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 B ) A.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B. 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C.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D.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12.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B ) A. 社会主义 B.爱国主义 C.集体主义 D.马克思主义

1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是( B ) A. 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B. 树立共同理想

C. 培育和弘扬民族与时代精神 D. 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14.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 A )

A.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C. 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 D. 社会主义荣辱观 二、多项选择题

15. 中共十六大报告提出,我国当前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的任务有( ABCD )

6

D .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 16.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 ABCD )

A.坚持以马克思这主义为指导、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 B.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C. 继承发扬民族优秀文化和革命文

化传统,积极吸收世界文化优秀成果 D. 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 17.我国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任

务为( ABCD )

A.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

B .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

德建设,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

C.引导人们树立节约意识、保护环境、

科学发展的意识

D .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和平、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18.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的关系是表现为( AB )

.思想道德建设是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的灵魂

.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是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条件

.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是基础,思想道德建设是条件 .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是内容,思想道德

建设是形式

19.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就是( ABCD )

A. 符合人类社会发展方向的文化 B. 体现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文化

C. 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文化 D. 反映时代进步潮流的文化

2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 ABCD )

A.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

A. B C D A. B C A C A B C D

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D. 社会主义荣辱观

21.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ABCD )

A. 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B. 涵盖了个人、集体、国家三者之间的关系 C 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 D 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二、多项选择题(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答案,多选、漏选和错选均不得分)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ABCD ) A.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布

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系到( ABCD ) A. 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B. 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

C.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

D. 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C. 涉及人生态度、社会风尚等方方面面 体

D. 体现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理想和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结合

第十一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

谐社会

一、单项选择题

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的统一体,和谐社会建设对三个文明建设的作用是( D )

A. 物质基础 B. 政治保证 C.精神支撑 D.社会条件

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有六个方面,排在第一位的是( A ) A. 民主法治 B.公平正义

C. 诚实友爱 D.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3.党把社会更加和谐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明确提出来的会议是( C )

A. 党的十五大 B.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

C. 党的十六大 D.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

4.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精神支撑的是( A )

A. 发展和谐文化 B.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

C. 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D.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是( B )。

A 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主义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

B 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B. 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C. 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

D. 体现了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2.2005年2月19日,在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胡锦涛总书记作重要讲话,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 ABCD )

A.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 B.诚信友爱

C. 充满活力、安定有序 D.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3.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 ABC ) A. 生产发展 B.生活富裕

C. 生态良好 D.生态平衡

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是( ABC )

A. 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B. 关系到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

C. 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 D. 关系到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的成败 5.目前,我们已进入了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主要表现在( ABCD ) A. 经

革 B.社会结构深刻变

动 C. 利

整 D.思想观念深刻变

7

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处理好的关系包括( ABC )

A. 人与人的关系 B.人与社会的关系

C. 人与自然的关系 D.自然与自然的关系

第十二章 祖国完全统一

的构想

一、单项选择题

1.实现“一国两制”的前提是( C ) A .港、澳、台享有高度自治权 B .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C .国家主权统一于中华人民共和国 D .港、澳、台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2.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提是( A ) A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B .一国两制 C .和平统一

D .台湾事实上的主权地位

3.我国党和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 B )

A .中国政府承诺不以武力解决 B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C .台湾享有完全自治权

D .与美国等有关国家共同谈判解决 4.50年代中期,代表中国政府第一次公开提出“和平解决台湾”主张的是( B ) A .毛泽东 B .周恩来 C .邓小平 D .叶剑英

5. 首次正式以“台湾回到祖国怀抱,实现统一大业”来代替“解放台湾”提法的文献是( D ) A. 《告台湾同胞书》

B .《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 C .《汪辜会谈共同协议》

D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6.最早提出两岸尽快实现通邮、通航、通商“三通”建议的文献是( B ) A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B .《告台湾同胞书》

C .《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 D .《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

7. 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起初是为了解决( B )

A .香港问题 B .台湾问题 C .澳门问题 D .香港和澳门问题 8.被邓小平称赞为“一部具有历史意义和国际意义的法律”、“是一个具有创造性的杰作”的是( B ) A .《中英联合声明》

B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C .《中葡联合声明》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9.按照“一国两制”的构想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不会改变我国社会制度的性质,其原因是( C )

A .特别行政区接受中央政府的领导 B .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C .两种制度的地位不同,中国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D .特别行政区除高度自治外与大陆各行政区没有什么分别

10.实现两岸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是( B )

A .“一国两制”方针 B .“一个中国”原则 C .双方平等协商,共议统一

D .两岸关系良性互动

11.从“一国两制”构想延伸开去,邓小平进一步提出了解决某些国际领土争端的新思路。下列选项中,正确的选项是( C )

A .搁置主权,分而治之 B .搁置主权,共同治理 C .搁置主权,共同开发

D .搁置主权,和平共处

12.1995年1月30日,江泽民发表的关于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动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重要讲话是( B )

A .《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 B .《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

C .《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D .《一个中国的原则与台湾问题》 13.1999年7月9日,台湾当局领导人公

然宣称将两岸关系定位在“国家与国家,至少是特殊的国与国的关系”。这一言论的实质是企图( D ) A .阻挠两岸“三通” B.破坏两岸政治谈判 C.把台湾问题国际化

D .把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

14.香港、澳门、台湾成立特别行政区后,享有高度自治权,其中可以保留军队的特别行政区是( C ) A. 香港 B. 澳门 C. 台湾 D. 都可以 15.邓小平首次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

度”的概念是在( B ) A .1979年 B .1982年 C .1983年 D .1984年

16.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行政长官是( D )

A. 由中央人民政府委派的 B. 由香港当地选举产生的

C. 由香港当地人协商产生的 D. 由香港人选举产生并由中央人民政府任命的 17. 实行“一国两制”后,港澳台特别行政区( D ) 。

A. 接受中央政府各相关部门委派的各

级官员

B. 不享有司法终审权

C. 最高行政管理权归属中央政府 D. 在外交、国防、宣战、媾和方面服从中央政府

18. 实行“一国两制”后,港澳台特别行政区享有( D ) 。

A. 行政管理权、立法权 B. 行政管理

权、独立的司法权

8

C.

独立的司法权 D. 行政管理

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19. 下列不正确的说法是:( D ) 。

A. 台湾问题是国内战争遗留下来的问题 B. 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

C.“一国两制”构想是从台湾问题开始的 D. 台湾问题的解决必要时可请国际社会帮

20. 2008年5月2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和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了两党在新形势下的首次会谈,此次会议( A )

A .就促进两岸关系改善和发展达成广泛共识

B .开启了国共两党对话先声 C .发布了“两岸和平发展共同远景” D .签署了《海峡两岸包机会谈纪要》 21. 在台湾问题上,我们的立场是( A )

A .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B .争取和平统一,不首先使用武力 C .只要台湾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统一日期可以延期

D .实行“一国两制”后,台湾特别行政区与香港享受同等的待遇

22. 我国政府处理同香港特别行政区关系的基本依据是( D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C .《中央人民政府与香港特别行政区关系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23. 台湾问题的本质是( A ) A .中国的内政问题 B.国际关系问题

C .中国与日本的关系问题 D .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关系问题

24. 香港问题是历史上殖民主义侵略遗留下来的问题,是属于( B )

A .中国与葡萄牙之间的问题 B .中英之间的问题

C .中美之间的问题 D.中日之间的问题

25. 一国两制构想首先取得成功是在( A )

C .台湾问题上 D.西藏问题上 D .中国的内政问题

6.“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包括( ABC )

A .以“一个中国”为基础 B .实 C .台、港、澳地区实行高度自治 B.“一国两制”构想获得巨大成功 C.中国人民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D.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发展和进步事业作出了新的贡献

12.关于台湾问题,以下哪些提法是正确A .香港问题上 B.澳门问题上 行“两种制度”

二、多项选择题(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答案,多选、漏选和错选均不得分) 1.“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包括( ABCD )

A .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B .香港、澳门、台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一部分

C .香港、澳门、台湾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D.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2.台湾问题与香港、澳门问题性质不同的是( AB )

国内战争遗留问题 B.属于中国内政问题

.历史上殖民主义侵略遗留问题 D .中国在该地恢复行使主权问题

3.在台湾问题上,我们力争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这是因为( ABC )

A.能否按照“一国两制”构想实现和平统一,并不完全取决于我们一方 B.针对外国势力干涉中国统一 C.针对搞“台湾独立”的图谋 D.针对台湾同胞

4. 一国两制的方针和政策是( ABC ) A. 一国两制的前提是一个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

B. 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港澳台保持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C. 力争用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 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D. 保持港澳台行使外交权与国防权 5.台湾问题是( CD )

A .第二次世界大战遗留下来的问题 B .需要国际社会通力合作才能解决的问题

C .中国内战遗留下来的问题 D .台、港、澳地区实行完全自治,具有独立的外交权和国防权

7.我国宪法规定,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表明( ABCD )

A .“一国两制”的前提是坚持“一个中国”

B .特别行政区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 .特别行政区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

D .特别行政区政府是国家的一级地方政权机关

8.依据《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 AB )

A .立法权 B .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C .独立的外交权 D .独立的防务权

9.1982年9月24日,邓小平在会见撒切尔夫人时阐述的中国政府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是( AD )

A. 在中国对香港拥有主权的问题上没

有讨论的余地

B .历史上中英政府签订的关于香港问题

的三个条约在1997年后仍然有效 C .中国收回香港主权,但保留英国对香港的治权

D .中国收回香港后采取适合于香港的政

策,继续保持香港的繁荣

10.根据“一国两制”、“澳人治澳”和高度自治的基本方针,中国政府在澳门回归后将保持澳门的几个“不变”,即澳门原有的( ABC )

A .资本主义制度不变 B .生活方式不变

C .法律基本不变 D .外交事务不变

11.香港回归祖国,标志着( ABCD )

A . 中国人民洗雪了中华民族的百年国耻

9

的( BCD )

A. 台湾问题和香港、澳门问题一样,都是殖民主义侵略中国遗留下来的问题 B.我们要对台湾恢复行使主权 C.我们对台湾的主权神圣不可侵犯

D .主张用和平方式实现两岸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13.江泽民在2000年初阐述的我国对台湾问题的原则立场是( ABCD ) A .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不变

B .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

C .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什么问题都可以谈

D .充分重视台湾与港澳的不同特点,实现两岸和平统一的内容可以比港澳更为宽松

14.2000年2月21日,中国政府发表《一个中国的原则与台湾问题》的白皮书,全面阐述了我国解决台湾问题的原则立场和政策。其中提到中国政府只能被迫采取断然措施包括使用武力来解决统一的情况是( ABCD )

A .如果出现台湾被以任何名义从中国分割出去的重大事变

B .如果出现外国侵占台湾

C. 如果台湾当局无限期地拒绝结束两岸敌对状态

D .如果台湾当局无限期地拒绝通过和平谈判解决两岸统一问题

15. 香港回归祖国后,中国政府将继续坚定不移地执行“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基本方针,保持香港的几个不变,即香港原有的( ABC )。

A. 社会、经济制度不变 B.生活方式不变

C. 法律基本不变 D.外交事务

A. C

和防务不变

16. “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点是( ABD )。

A.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B.港人治港和澳人治澳

C. 完全自治 D.高度自治 17. 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ABC )。

A. 是我国的基本法律 B.具

有低于宪法而高于地方性法规的法律效力

C. 属于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 D.其法律效力等同于宪法

18. 香港回归祖国 ( ABC ) 。

A. 洗刷了中华民族的百年耻辱 B. 标志着中国人民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C. 一国两制构想获得巨大成功 D. 殖民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在香港的终结

19. 在台湾问题上,我们坚决反对以下言行( ABCD )。

A. 一中一台 B.两个中国 C.一国

两府 D.台湾独立

20在台湾问题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发布过的重要文件有( ABC )。

A. 《告台湾同胞书》

B. 《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

C. 《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

D.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台湾问题的公报

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

一、单项选择题

1.当今世界的核心问题是( A ) A.发展问题 B.和平问题 C.改革问题 D. 环境问题 2.中国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标是( C ) A.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B.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共同繁荣和发展

C.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D.实现全人类的解放

3.中国对外政策的根本原则是( B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独立自主 C.不称霸

D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共同繁荣和发展

4.中国外交工作的立足点是( A ) A.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和合作 B.独立自主

C. 加强同西方发达国家的合作

D .加强对话,反对对抗

5.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至今一个也没解决,是由于( D ) A.争霸与战争成为当前时代的主流 B.因民族、宗教、领土等引起的战争时起时伏

C.人口增长失控,资源破坏,环境恶化

D.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作祟 6.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社会根源是( C )

A. 资产阶级的人权主义 B.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 C.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制度 D.经济军事实力

7.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应坚持把( A )

A.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放在首位 B.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放在首位 C.和平友好,真正不结盟放在首位 D.扩大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放在首位

8.在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时,和平问题是指( B ) A.在全世界消除一切战争

B.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都和平共处 C.实现国际社会广泛的公正合作

D .在较长时期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战争是可以避免的 9.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新特点主要有( A )

A. “新干涉主义”盛行 B.

10

在国际事务中奉行双重标准

C. 单边主义膨胀 D. 实行“先发制人”战略

10. 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是( D )

A .领土争端

B .民族矛盾

C .宗教纷争

D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二、多项选择题(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答案,多选、漏选和错选均不得分) 1.邓小平对时代主题科学判断的基本思想包括(AB )

A.有可能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环境 B.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突出问题

C.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主要矛盾的集中体现

D.战争与革命仍然是时代主题 2.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的基本原则有( BCD )

A. 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中国对外政策的根本目标

B.独立自主是中国对外政策的根本原则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D.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友好合作是中国外交工作的基本立足点

3.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有( ABC )

A. 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B.国际政治旧秩序

C.国际经济旧秩序 D.世界多极化趋势

4.自70年代中后期以来,邓小平对国际形势作出的新判断,主要是( ABD ) A.世界大战是可以避免的

B.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 C.建立了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D .世界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5.20世纪50年代初,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国家有( ACD ) A.中国 B.印度尼西亚

C.印度 D.缅甸

6.我国在加入世贸组织问题上的原则立场是( ABC )

A.权利与义务相平衡

B.中国只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参加 C.世贸组织没有中国这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参加是不完整的

D.中国不接受任何有针对性的附加条件

7.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运用到外交领域和经济建设方面,形成的方针、政策是( BC )

A .针锋相对、寸土必争的方针 B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C .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

D .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总方针

8.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初,世界格局发生的重大变动可以概括为( ACD )

A .旧的世界格局已经打破 B .美国独霸世界的格局已经形成 C .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

D .世界处在新旧格局交替的动荡时期

第十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总目标是( C )

A.促进国家的各项政策 B.实现“三步走”的战略目标 C.统一祖国、振兴中华

D.恢复对香港、澳门和台湾行使主权 2.我国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广泛团结的基础是( A )

A 爱国 B.坚持社会主义 C.拥护共产党的领导 D.共同的文化

3.新时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是( C ) A.国家政权机关 B.各阶级的联盟

C.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D.人民团体

4.社会主义时期存在民族问题的根源在于( C ) A.阶级矛盾 B.民族压迫

C.由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造成的各民族事实上的不平等 D.民族歧视

5.社会主义时期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 B )

A.优先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

B.维护祖国统一,坚持民族平等、互助、团结、合作和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C.反对大民族主义 D.反对地方民族主义

6.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问题是( B )

A.维护国家统一

B.保障自治区域内各民族的平等 C.培养和选拔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干部

D.自治机关的自治权问题

7.我国的统一战线组织是一种( B ) A.经济联盟 B.政治联盟 C.思想联盟 D.民间组织 8.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包括大陆范围内的联盟和大陆范围外的联盟,在这两个联盟中( A )

A.大陆范围内的联盟是主体 B.大陆范围外的联盟是主体 C.大陆范围内联盟和大陆范围外联盟都是主体

D.大陆范围外联盟是大陆范围内联盟的基础

9.我国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从根本上说是( C )

A.爱国主义性质的 B.社会主义性质的

C.人民民主性质的 D.政治联盟性质的

10.社会主义时期的民族问题的实质是( D )

A.阶级矛盾问题

11

B.阶级斗争问题 C.民族冲突问题

D.各族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具体的内部矛盾问题

11.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B )

A.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B.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C.保护和发展民族语言文字,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D.尊重和保护各民族的宗教信仰自由 1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和( D )

A. 工作监督 B.舆论监督 C.法律监督 D. 民主监督 13.九届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集中了各族的优秀代表,56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代表和委员。全国人大少数民族代表428名,占代表总数的14.36%全国政协少数民族委员257名,占委员总数的11.7%,都超过了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例。这说明( C ) A.我国少数民族思想政治素质高、决策能力强

B..我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要代表少数民族的利益

C.我国各民族在政治权利、社会地位上实现了平等

D .国家贯彻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二、多项选择题(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答案,多选、漏选和错选均不得分) 1.现阶段我国的爱国统一战线的范围包括( ABC )

A.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 B.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 C.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D.台湾同胞、港澳同胞、海外侨胞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 ACD ) A.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B.社会团体的联合组织

C.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政治组织

D.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3.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包括( ACD ) A.民主监督 B.制定国家的法律

C.政治协商 D.参政议政 4.我国社会主义时期的民主党派的性质是(BCD )

A.代表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利益的政党 B.社会主义劳动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社会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 C.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党

D .建立在反帝爱国和争取民主基础上的联盟

5.江泽民同志提出的新时期人民军队建设的总要求是( ABCD )

A .政治合格 B.军事过硬 C.作风优良 D.纪律严明

6.工人阶级是我国的领导阶级,这是因为(ABC )

A 工人阶级的特性决定的 B.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的 C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的D .工人阶级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人数最多的主力军地位所决定的

7.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包(ABD ) A 民族平等 B.民族团结 C.民族区域自治 D.民族的共同繁荣

8.社会主义时期统一战线的对象包括( ABC )

A.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 B.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 C.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D.与我国有联系的外籍华人 9.社会主义时期爱国统一战线具有(BCD ) A.领导的功能 B.团结的功能 C .沟通的功能 D.协调的功能 10.人民军队是( ABCD ) A 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 B.捍卫社会主义祖国的坚强长城 C.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力量

D.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坚强后盾

11.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加强民族团结,因为( BCD ) A.民族问题实质上是阶级问题 B.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将长期存在着民族问题

C.它关系到祖国的统一和边防的巩固 D.它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

1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将长期存在民族问题,决定我国民族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和重要性的因素有( BCD ) A.民族斗争实质上是阶级斗争 B.各民族经济文化上的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平衡

C.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思想影响和历史遗留下来的民族隔阂的长期存在 D.利用民族问题仍然是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分化”、“西化”和各种颠覆破坏活动的重要手段

13.改革开放以来,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依靠力量的新的社会阶层主要有( ABCD )

A .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 B.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

C .私营企业主 D. 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

14.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依靠力量是(BCD )

A .中国共产党 B .工人 C .农民 D .知识分子

第十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一、单项选择题

1. 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 A )。 A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B 民主集中制

B 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D 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2. 中国共产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 A )。 A 密切联系群众 B 批评与自我批评 C 实事求是 D艰苦奋斗

3.新世纪的“新的伟大”工程是指( B )。 A祖国统一 B党的建设 C现代化建设 D反腐败斗争

12

4.我们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D A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B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C坚持与时俱进 D 不断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5.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是( B )

A 加强民主政治建设 B 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C 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D 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6.江泽民提出,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B A腐败 B脱离群众 C 脱离实际 D 思想僵化

7.改革领导体制,关键是要( D )。 A 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实行民主集中制

C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D正确处理党政关系 二、多项选择题:

1. 新时期,我们党必须解决好的历史性课题是( BD )。

A 改进党的思想作风 B 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C 推进经济社会发展 D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2. 在新阶段, 把党的建设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抓,就是要把党的( BC )建设作为主线。

A 制度 B执政能力 C先进性 D 思想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经济基础是( A )

A .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

B.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C .存在旧的社会分工,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 D.社会主义经济仍然是商品经济 2.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既可以发挥市场经济的优势,又可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处理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效率和公平等关系方面,能够比西方国家做得更好和更有成效。这是因为( C )

A .我国既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又允许和鼓励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B .我国既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又允许和鼓励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C .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

D .我国的改革开放是同四项基本原则结合在一起的

3. 股份制是( D )

A. 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 B.一种行业自律形式

C.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D.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

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 D )

A. 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B.国家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

C.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D.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区别在于( C )

A. 宏观调控不同 B.资源配置不同

C. 所有制基础不同 D.市场机制不同

6.张某应聘到一个乡镇企业担任厂长,按

合同规定,除工资外,每年还可以从企业利润中提取5%的报酬。今年他获得3万元提成,这3万元属于( C ) A .联产计酬收入 B.资金分红收

C .经营风险收入 D.按劳分配收入

7. 在下列收入分配中,属于按劳分配的收入是( A )

A. 集体企业职工工资奖金收入 B.个体劳动者的收入

C. 股份制企业职工的按股分红 D.外资企业职工工资

8.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 B )

A. 现代企业制度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 宏观经济调控制 D.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

9. 我国现阶段,不同国有企业职工,付出同样劳动,获得的劳动报酬会有所差别,是因为( D )

A. 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结合在一起的

B. 贯彻按劳分配会使一部分企业先富起来

C. 按劳分配要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

D. 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与企业经营状况联系在一起

10. 在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中,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体现在( C )

A. 在社会总资产中占量的优势 B.在所有制结构中占主体地位

C. 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控制力上 D . 是下岗人员再就业的主渠道

11.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主义可以实行市场经济的理论上的重大突破是( D )

A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

B .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C .市场经济是由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 D .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

12.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指( B ) A.从外延型扩大再生产转变为内涵型

1

扩大再生产

B.从粗放式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集约式经济发展方式

C.从内向型经济转变为外向型经济 D.从依靠经济投入促进经济发展转变为依靠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发展

13.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基本政策( A ) A. 继续鼓励、支持、引导,依法加强监督和管理

B.严格限制数量和规模,保护其合法收入

C.严格限制投资方向和领域,不能与公有制经济竞争

D .不进行任何限制,使其大力发展与公有制经济共同成长为国民经济的主体 14.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的发挥主要依靠( C ) A.限制其它经济的发展

B .凭借行政力量的支持

C.公有制经济自身在竞争中的优越性 D .依靠产业政策扶持

15.江泽民同志指出:“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的一条根本原则,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必须做到(C )

A.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B.国有企业在全国企业总数中占绝大多数

C.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D. 公有制经济在各地区、各产业部门都起主导作用

16.社会主义按劳分配是人类历史上分配制度的深刻革命,因为它( B ) A. 肯定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 B.是对一切剥削制度的否定 C.贯彻了商品交换中通行的等价交换原则

D .承认社会成员之间有富裕程度的差别

17.按劳分配是马克思主义的一项基本原则,它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的(D )

A.社会总产品分配原则 B.初级市场经济 B. 国民收入分配原则 D .个人消费品分配原则

18.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是( B)

B .劳动还存在差别和劳动仍然是谋生的手段

C.计划与市场相结合以计划为主的市 D.国家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 25.我们要建立的宏观调控模式应该是( A )

B .以直接调控为主

C.生产资料分配原则 场经济

A. 国有经济 B.集体经济 C.个体经济 D.私营经济

32.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集体成分属于( C )

A. 私营经济 B.合作经济 C.公有制经济 D.全民所有制经济

主 33.按劳分配是( B )

A. 计划经济的分配原则 B.社会 A. 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 A.

C.直接与间接调控平行结合 主义的分配原则 C.社会生产力水平不高 D .社会成员中存在不同阶层

19.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的目标和根本原则是实现(A ) A.共同富裕 B .按劳分配 C

配 D .社会公平

20.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是( A) A. 社

险 B .社会优抚 C

利 D .社会救助

21.社会保障的基本目标是( A ) A.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B .满足人们的小康生活需要 C.满足人们富裕生活需要 D .保证实现共同富裕

2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是( B )

A. 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B.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C.允许并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

D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2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 A )

A.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B .能确保经济总量的平衡 C.可实现经济结构的平衡 D .可保障社会公平

24.我国建立的市场经济是( D ) A. 放任自流的市场经济

D .直接调控

26.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 C ) A.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建立健全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C.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D.放权让利,实行企业承包制

27. 市场经济是( B )

A. 一种基本经济制度 B.一种经济运行方式 C. 一种资本组织形式 D.一种生

产经营方式

28.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

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决定实行这一制度的

理论依据是( D ) A. 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性质 B. 所有制结构和分配结构

C. 发展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

D. 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 29.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新民主主义社会

的本质区别,从所有制结构来看,在于( D )

A. 存在多种所有制经济 B.非公有制经济是 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的补充

C. 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 D.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确立

30. 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具体是指( C )

A.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B.公有资产的所有、占有、支配和使用关

C. 公有资产的组织形式和经营形式 D. 公有资产的最终归属问题 31. 现阶段,以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劳动者

的资产联合的股份合作制属于( B )

2

C. 市场经济的分配原则 D.共产主义的分配原则 34.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要求中,“生活富裕”是( B )

A. 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 B.新农村建设的目的

C. 新农村建设的政治保障 D.新农村建设的条件 二、多项选择题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政策有( ABCD )

A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B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C .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逐步走向共同富裕

D .坚持和完善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

2.我国现阶段公有制经济包括( ABCD )

A. 国有经济 B.集体经济

C. 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集体成分 D.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 3.在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中,公有制占主体地位。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 AC ) A .国家和集体所有的资产在社会总资

产中占优势

B .公有制企业的数目和职工人数在各个行业中占优势

C .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D .国有经济对其他经济成分实行正确引导、管理和监督

4.我国现阶段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有( ABCD )

A .股份制 B.股份合作制 C .租赁、承包制 D.国家独资经济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是( ABC )

A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

D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结构

C .宏观调控上,能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D .政府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和经营 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AB ) A .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B .是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

C .是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完全相同的 D .重视发挥计划的作用

7.正确处理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关系( ABCD )

A. 东部地区充分利用有利条件率先发展

B.中西部地区加快改革和开发,发展优势产业

C.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和投资 D.发展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缩小地区发展差距 8.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要性在于( ABC )

A.新的发展阶段不仅要有数量的增长,更要求质量的提高

B.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求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制止浪费和破坏

C.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必须提高竞争能力

D.减少固定资金投资,从根本上抑制成本攀升,有助于减少财政赤字,消除通货膨胀

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确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由下列条件决定的( ABC ) A.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B.初级阶段生产力的现实状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C.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D.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客观上要求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 10.规范和完善个人收入分配关系,国家应当( ABCD )

A.保护合法收入 B.调节过高收入 C.取缔非法收入

D.运用法律手段,协调城乡、地区、行业、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分配关系 11.在下列前提下,国有经济的比重减少一些,不会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 ABC )

A.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 B .国家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C.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竞争力得到加强

D.国有经济在所有领域都是主体 12.根据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含义和我国改革的经验,我国现阶段公有制在经营方式上可以实行( ABCD ) A. 公有公营 B .公有民营 C .租赁 D.承包经营 13.股份制经济的性质和作用是( AD ) A.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 B.资本主义性质 C.社会主义性质

D .不能笼统的说是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主要看控股权掌握在谁手中,国家和集体控股的,具有明显的公有性质,可以扩大公有经济的控制范围

14.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客观经济条件是( ABD )

A. 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

3

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

B.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还不高,是实现按劳分配的物质条件 C.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目标

D.旧的社会分工还没有消失,劳动还

存在着重大差别,还是个人谋生手段,是实现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15.我国现阶段除按劳分配这种主体分配方式外,还存在着其他分配方式( ABCD )

A. 按劳分配以外的劳动收入 B .经营收入

C .资产收入 D.管理和知识产权类的收入 16.在当前,收入差距的存在有其客观必然性( ABCD )

A. 是实行按劳分配原则的必然结果 B.是实行多种所有制形式和多种分配方式的必然结果

C.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

D.城乡和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一个长期的历史现象

17.社会保障的内涵和作用( ABD ) A.在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对国民收入

进行分配和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特别是生活有特殊困难的人们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 B.维护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C.提高和改善劳动者的生活水平 D.调节社会经济关系, 维护社会安定 18.建立和健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

性( ABCD )

A.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需要

B.发展农村经济,维护广大农民利益的需要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D.减轻国家和企业的负担,适应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需要

19.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

置起基础性作用,必须抓好下述几个重要环节( ABCD)

A. 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B.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 C.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 D.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

20.国家用来进行宏观调控的经济杠杆有( ABCD ) D. 土地、资产等是创造国民收入的要素

26.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中,“好”的含义是( ABC )

A. 经济效益好 B. 国民经济整体素质不断提高

C. 资源消耗低、 环境污染少 D. 经济增长的数量和速度块

B.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和多党政治协商制度

C.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依法治国

2.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 A ) A.在最广大的人民内部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 B.全民民主

C.对无产阶级实行民主,对其他阶级A .价格 B.税收 C.利率 27. 建设创新性国家就是要( ABCD )

D .汇率

21.计划和市场的关系可以表述如下( ABCD )

A.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

B.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C.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D.只要对生产力发展有好处,计划和市场都可以利用

2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包括( ABCD )

A.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B.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 C.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

D. 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

23.宏观经济政策主要包括(ABCD ) A.财政政策 B.税收政策 C.货币政策 D.利率政策

24.国有经济需要控制的行业和领域主要包括( ABCD )

A.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 B.自然垄断的行业

C.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 D. 支柱产业

25.我国现阶段存在按劳分配、经营收入、

资产收益等多种分配方式,其经济依据是( BCD )

A. 存在商品货币关系 ,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B. 存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 C. 公有制内部实行多种经营方式

A.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要点

B.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

C. 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 D. 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

28.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方针是( ABC )

A. 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同拉动转变 B. 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C. 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重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D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扩大内需 2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是( ABCD )

A.生产发展、生活宽裕 B.乡风文明

C. 村容整洁 D. 管理民主

30. 新型工业化道路是( ABCD ) A. 以信息化带动的工业化 B. 注重经济发展同资源环境相协调 C.坚持城乡协调发展

D. 实现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同劳动密集型产业相结合

第九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一、单项选择题

1.推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是( A )

A.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4

实行行政

D .阶级斗争

3.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 B )

A. 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B.人民当家作主

C. 维护社会主义制度 D.依法治国

4.社会主义民主同资产阶级民主最本质的区别( B )

A.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资产阶级民主是资产阶级的国家制度 B.社会主义民主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

有制基础之上;资产阶级民主是建立在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的

C.社会主义民主是在工人阶级政党领

导下,是多数人对少数的统治;资产阶级民主是在资产阶级政党领导下,实行少数人对多数人的统治 D.社会主义民主是按照民主集中制的

原则组织起来;资产阶级民主是三权分立、多党制的形式组织起来 5.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是( A ) A.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多党制 C. 政治协商制度 D. 统一战线

6. 社会主义法制的本质是( D ) A.社会主义民主的体现和保证 B.把人民管理国家的权力以及人民在各方面的民主权利用法律形式确定下来 C.规定民主的组织形式,方法和程序,使人民能够依法行使民主权利

D .它是掌握国家政权的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的意志的集中表现

7.我国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是( C ) A. 社会主义国家国体的改变 B.建立民主共和制的国家政体 C.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D.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8. 我国的政党制度是( C ) A.共产党的一党制

B.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多党制 C.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共同执政的多党制

9.中共十五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个论断指出了( D )

A.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 B.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 C.民主和法制的紧密联系

D .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关系 10.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D ) A. 多党合作制度 B.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1.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是( A )

A.

民主集中制 B协商制度 C 绝对领导制 D民主制 1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目标是( A )

A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B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D .坚持和完善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13.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 D )

A. 政治协商 B.民主监督

C. 参政议政 D.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

14.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它表明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 ( A )

A. 国体 B.政体

C. 根本制度 D.经济基础

15.我国的政体是 ( B )

A.

政 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 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二、多项选择题(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答案,多选、漏选和错选均不得分) 1.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 ( ABCD )

A 长期共存 B 互相监督 C 肝胆相照 D 荣辱与共

2.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关系是( ACD )

A .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B .二者相互矛盾,要民主就不能要法制 C .民主是法制的前提和基础

D .法制是民主的体现和保障

3.关于我国选举制度的正确表述为( BCD )

A .我国实行直接选举的原则

B .我国实行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并用的原则

C .在我国县及县以下的人大由选民直接选举代表组成,县以上的人大由下一级人大选举代表组成

D .在我国直接选举只限于乡、镇、市辖

区和不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县及县以上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

5

下一级人大会选出

4.评价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关键是看( ABC )

A.国家的政局是否稳定

B.能否增进人民团结,改善人民生活 C.看生产力能否得到持续发展

D .是否有利于人民当家作主 5.依法治国是( ABCD ) A.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B.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 C.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D. 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6.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 AC ) A.最高权力机关 B.最高行政机关 C.最高立法机关

D.最高领导机关

7.我国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要求是( ABCD )

A. 必须有利于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 B.保持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

C.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D .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 8.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 ( ABCD )

A.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 C.执法必严 D.违法必究

9.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指 ( ABC )

A. 政治协商 B 民主监督 C 参政议政 D 履行职责

10.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主要表现在 ( ABCD ) A 性质相同 B 作用、相同 C 历史使命相同 D 职能相同

第十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一、单项选择题

1.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 A )

A.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B.实现祖国统一 C.建立共产主义理想

D.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到2000年翻两倍,来到陕西黄陵县,植柏培土,拜遏先祖。2000年4月4日,千余名来自海内外的公祭人员代表与5万余名当地群众一起A .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B .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C .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实现小康

2.我国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内容十分丰富,其核心是(A )

A.理想建设 B.道德建设 C.纪律建设 D.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3.1957年毛泽东同志首先具体阐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在( B ) A.《论人民民主专政》

B.《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C.《论十大关系》

D.《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4.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表现为( D ) 前者是目的,后者是手段 .前者是基础,后者是目标 .前者是内容,后者是形式 .二者互为条件,互相依赖

5.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要解决的是(B )

A.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问题 B.整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 C.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问题 D.为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积累实践经验问题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 C )

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D.形成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

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的文化

7.党的十五大指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综合国力的( A ) .重要标志 B.重要内容 .重要基础 D.重要范畴 8.每逢清明时节,海内外的炎黄子孙就会

参加了庚辰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这一活动属( C )

A.宗教活动 B.政治活动

C .文化活动 D.经济活动 9.邓小平在不同场合,针对不同问题,提出过一系列“两手抓”的论断。在这一系列“两手抓”的方针中,关键是( A ) A.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 B .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犯罪 C.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民主法制 D .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 10.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二为”方向指的是( C ) A

为国家服务,为人民服务 B 为集体服务,为社会服务

C 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D 为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全面小康社会服务 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 B ) A.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B. 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C.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D.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12.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B ) A. 社会主义 B.爱国主义 C.集体主义 D.马克思主义

1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是( B ) A. 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B. 树立共同理想

C. 培育和弘扬民族与时代精神 D. 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14.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 A )

A.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C. 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 D. 社会主义荣辱观 二、多项选择题

15. 中共十六大报告提出,我国当前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的任务有( ABCD )

6

D .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 16.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 ABCD )

A.坚持以马克思这主义为指导、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 B.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C. 继承发扬民族优秀文化和革命文

化传统,积极吸收世界文化优秀成果 D. 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 17.我国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任

务为( ABCD )

A.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

B .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

德建设,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

C.引导人们树立节约意识、保护环境、

科学发展的意识

D .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和平、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18.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的关系是表现为( AB )

.思想道德建设是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的灵魂

.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是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条件

.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是基础,思想道德建设是条件 .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是内容,思想道德

建设是形式

19.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就是( ABCD )

A. 符合人类社会发展方向的文化 B. 体现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文化

C. 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文化 D. 反映时代进步潮流的文化

2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 ABCD )

A.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

A. B C D A. B C A C A B C D

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D. 社会主义荣辱观

21.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ABCD )

A. 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B. 涵盖了个人、集体、国家三者之间的关系 C 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 D 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二、多项选择题(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答案,多选、漏选和错选均不得分)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ABCD ) A.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布

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系到( ABCD ) A. 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B. 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

C.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

D. 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C. 涉及人生态度、社会风尚等方方面面 体

D. 体现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理想和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结合

第十一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

谐社会

一、单项选择题

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的统一体,和谐社会建设对三个文明建设的作用是( D )

A. 物质基础 B. 政治保证 C.精神支撑 D.社会条件

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有六个方面,排在第一位的是( A ) A. 民主法治 B.公平正义

C. 诚实友爱 D.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3.党把社会更加和谐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明确提出来的会议是( C )

A. 党的十五大 B.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

C. 党的十六大 D.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

4.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精神支撑的是( A )

A. 发展和谐文化 B.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

C. 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D.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是( B )。

A 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主义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

B 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B. 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C. 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

D. 体现了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2.2005年2月19日,在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胡锦涛总书记作重要讲话,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 ABCD )

A.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 B.诚信友爱

C. 充满活力、安定有序 D.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3.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 ABC ) A. 生产发展 B.生活富裕

C. 生态良好 D.生态平衡

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是( ABC )

A. 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B. 关系到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

C. 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 D. 关系到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的成败 5.目前,我们已进入了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主要表现在( ABCD ) A. 经

革 B.社会结构深刻变

动 C. 利

整 D.思想观念深刻变

7

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处理好的关系包括( ABC )

A. 人与人的关系 B.人与社会的关系

C. 人与自然的关系 D.自然与自然的关系

第十二章 祖国完全统一

的构想

一、单项选择题

1.实现“一国两制”的前提是( C ) A .港、澳、台享有高度自治权 B .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C .国家主权统一于中华人民共和国 D .港、澳、台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2.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提是( A ) A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B .一国两制 C .和平统一

D .台湾事实上的主权地位

3.我国党和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 B )

A .中国政府承诺不以武力解决 B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C .台湾享有完全自治权

D .与美国等有关国家共同谈判解决 4.50年代中期,代表中国政府第一次公开提出“和平解决台湾”主张的是( B ) A .毛泽东 B .周恩来 C .邓小平 D .叶剑英

5. 首次正式以“台湾回到祖国怀抱,实现统一大业”来代替“解放台湾”提法的文献是( D ) A. 《告台湾同胞书》

B .《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 C .《汪辜会谈共同协议》

D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6.最早提出两岸尽快实现通邮、通航、通商“三通”建议的文献是( B ) A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B .《告台湾同胞书》

C .《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 D .《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

7. 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起初是为了解决( B )

A .香港问题 B .台湾问题 C .澳门问题 D .香港和澳门问题 8.被邓小平称赞为“一部具有历史意义和国际意义的法律”、“是一个具有创造性的杰作”的是( B ) A .《中英联合声明》

B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C .《中葡联合声明》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9.按照“一国两制”的构想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不会改变我国社会制度的性质,其原因是( C )

A .特别行政区接受中央政府的领导 B .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C .两种制度的地位不同,中国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D .特别行政区除高度自治外与大陆各行政区没有什么分别

10.实现两岸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是( B )

A .“一国两制”方针 B .“一个中国”原则 C .双方平等协商,共议统一

D .两岸关系良性互动

11.从“一国两制”构想延伸开去,邓小平进一步提出了解决某些国际领土争端的新思路。下列选项中,正确的选项是( C )

A .搁置主权,分而治之 B .搁置主权,共同治理 C .搁置主权,共同开发

D .搁置主权,和平共处

12.1995年1月30日,江泽民发表的关于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动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重要讲话是( B )

A .《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 B .《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

C .《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D .《一个中国的原则与台湾问题》 13.1999年7月9日,台湾当局领导人公

然宣称将两岸关系定位在“国家与国家,至少是特殊的国与国的关系”。这一言论的实质是企图( D ) A .阻挠两岸“三通” B.破坏两岸政治谈判 C.把台湾问题国际化

D .把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

14.香港、澳门、台湾成立特别行政区后,享有高度自治权,其中可以保留军队的特别行政区是( C ) A. 香港 B. 澳门 C. 台湾 D. 都可以 15.邓小平首次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

度”的概念是在( B ) A .1979年 B .1982年 C .1983年 D .1984年

16.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行政长官是( D )

A. 由中央人民政府委派的 B. 由香港当地选举产生的

C. 由香港当地人协商产生的 D. 由香港人选举产生并由中央人民政府任命的 17. 实行“一国两制”后,港澳台特别行政区( D ) 。

A. 接受中央政府各相关部门委派的各

级官员

B. 不享有司法终审权

C. 最高行政管理权归属中央政府 D. 在外交、国防、宣战、媾和方面服从中央政府

18. 实行“一国两制”后,港澳台特别行政区享有( D ) 。

A. 行政管理权、立法权 B. 行政管理

权、独立的司法权

8

C.

独立的司法权 D. 行政管理

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19. 下列不正确的说法是:( D ) 。

A. 台湾问题是国内战争遗留下来的问题 B. 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

C.“一国两制”构想是从台湾问题开始的 D. 台湾问题的解决必要时可请国际社会帮

20. 2008年5月2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和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了两党在新形势下的首次会谈,此次会议( A )

A .就促进两岸关系改善和发展达成广泛共识

B .开启了国共两党对话先声 C .发布了“两岸和平发展共同远景” D .签署了《海峡两岸包机会谈纪要》 21. 在台湾问题上,我们的立场是( A )

A .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B .争取和平统一,不首先使用武力 C .只要台湾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统一日期可以延期

D .实行“一国两制”后,台湾特别行政区与香港享受同等的待遇

22. 我国政府处理同香港特别行政区关系的基本依据是( D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C .《中央人民政府与香港特别行政区关系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23. 台湾问题的本质是( A ) A .中国的内政问题 B.国际关系问题

C .中国与日本的关系问题 D .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关系问题

24. 香港问题是历史上殖民主义侵略遗留下来的问题,是属于( B )

A .中国与葡萄牙之间的问题 B .中英之间的问题

C .中美之间的问题 D.中日之间的问题

25. 一国两制构想首先取得成功是在( A )

C .台湾问题上 D.西藏问题上 D .中国的内政问题

6.“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包括( ABC )

A .以“一个中国”为基础 B .实 C .台、港、澳地区实行高度自治 B.“一国两制”构想获得巨大成功 C.中国人民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D.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发展和进步事业作出了新的贡献

12.关于台湾问题,以下哪些提法是正确A .香港问题上 B.澳门问题上 行“两种制度”

二、多项选择题(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答案,多选、漏选和错选均不得分) 1.“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包括( ABCD )

A .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B .香港、澳门、台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一部分

C .香港、澳门、台湾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D.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2.台湾问题与香港、澳门问题性质不同的是( AB )

国内战争遗留问题 B.属于中国内政问题

.历史上殖民主义侵略遗留问题 D .中国在该地恢复行使主权问题

3.在台湾问题上,我们力争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这是因为( ABC )

A.能否按照“一国两制”构想实现和平统一,并不完全取决于我们一方 B.针对外国势力干涉中国统一 C.针对搞“台湾独立”的图谋 D.针对台湾同胞

4. 一国两制的方针和政策是( ABC ) A. 一国两制的前提是一个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

B. 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港澳台保持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C. 力争用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 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D. 保持港澳台行使外交权与国防权 5.台湾问题是( CD )

A .第二次世界大战遗留下来的问题 B .需要国际社会通力合作才能解决的问题

C .中国内战遗留下来的问题 D .台、港、澳地区实行完全自治,具有独立的外交权和国防权

7.我国宪法规定,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表明( ABCD )

A .“一国两制”的前提是坚持“一个中国”

B .特别行政区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 .特别行政区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

D .特别行政区政府是国家的一级地方政权机关

8.依据《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 AB )

A .立法权 B .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C .独立的外交权 D .独立的防务权

9.1982年9月24日,邓小平在会见撒切尔夫人时阐述的中国政府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是( AD )

A. 在中国对香港拥有主权的问题上没

有讨论的余地

B .历史上中英政府签订的关于香港问题

的三个条约在1997年后仍然有效 C .中国收回香港主权,但保留英国对香港的治权

D .中国收回香港后采取适合于香港的政

策,继续保持香港的繁荣

10.根据“一国两制”、“澳人治澳”和高度自治的基本方针,中国政府在澳门回归后将保持澳门的几个“不变”,即澳门原有的( ABC )

A .资本主义制度不变 B .生活方式不变

C .法律基本不变 D .外交事务不变

11.香港回归祖国,标志着( ABCD )

A . 中国人民洗雪了中华民族的百年国耻

9

的( BCD )

A. 台湾问题和香港、澳门问题一样,都是殖民主义侵略中国遗留下来的问题 B.我们要对台湾恢复行使主权 C.我们对台湾的主权神圣不可侵犯

D .主张用和平方式实现两岸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13.江泽民在2000年初阐述的我国对台湾问题的原则立场是( ABCD ) A .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不变

B .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

C .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什么问题都可以谈

D .充分重视台湾与港澳的不同特点,实现两岸和平统一的内容可以比港澳更为宽松

14.2000年2月21日,中国政府发表《一个中国的原则与台湾问题》的白皮书,全面阐述了我国解决台湾问题的原则立场和政策。其中提到中国政府只能被迫采取断然措施包括使用武力来解决统一的情况是( ABCD )

A .如果出现台湾被以任何名义从中国分割出去的重大事变

B .如果出现外国侵占台湾

C. 如果台湾当局无限期地拒绝结束两岸敌对状态

D .如果台湾当局无限期地拒绝通过和平谈判解决两岸统一问题

15. 香港回归祖国后,中国政府将继续坚定不移地执行“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基本方针,保持香港的几个不变,即香港原有的( ABC )。

A. 社会、经济制度不变 B.生活方式不变

C. 法律基本不变 D.外交事务

A. C

和防务不变

16. “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点是( ABD )。

A.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B.港人治港和澳人治澳

C. 完全自治 D.高度自治 17. 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ABC )。

A. 是我国的基本法律 B.具

有低于宪法而高于地方性法规的法律效力

C. 属于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 D.其法律效力等同于宪法

18. 香港回归祖国 ( ABC ) 。

A. 洗刷了中华民族的百年耻辱 B. 标志着中国人民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C. 一国两制构想获得巨大成功 D. 殖民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在香港的终结

19. 在台湾问题上,我们坚决反对以下言行( ABCD )。

A. 一中一台 B.两个中国 C.一国

两府 D.台湾独立

20在台湾问题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发布过的重要文件有( ABC )。

A. 《告台湾同胞书》

B. 《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

C. 《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

D.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台湾问题的公报

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

一、单项选择题

1.当今世界的核心问题是( A ) A.发展问题 B.和平问题 C.改革问题 D. 环境问题 2.中国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标是( C ) A.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B.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共同繁荣和发展

C.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D.实现全人类的解放

3.中国对外政策的根本原则是( B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独立自主 C.不称霸

D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共同繁荣和发展

4.中国外交工作的立足点是( A ) A.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和合作 B.独立自主

C. 加强同西方发达国家的合作

D .加强对话,反对对抗

5.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至今一个也没解决,是由于( D ) A.争霸与战争成为当前时代的主流 B.因民族、宗教、领土等引起的战争时起时伏

C.人口增长失控,资源破坏,环境恶化

D.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作祟 6.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社会根源是( C )

A. 资产阶级的人权主义 B.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 C.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制度 D.经济军事实力

7.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应坚持把( A )

A.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放在首位 B.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放在首位 C.和平友好,真正不结盟放在首位 D.扩大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放在首位

8.在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时,和平问题是指( B ) A.在全世界消除一切战争

B.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都和平共处 C.实现国际社会广泛的公正合作

D .在较长时期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战争是可以避免的 9.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新特点主要有( A )

A. “新干涉主义”盛行 B.

10

在国际事务中奉行双重标准

C. 单边主义膨胀 D. 实行“先发制人”战略

10. 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是( D )

A .领土争端

B .民族矛盾

C .宗教纷争

D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二、多项选择题(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答案,多选、漏选和错选均不得分) 1.邓小平对时代主题科学判断的基本思想包括(AB )

A.有可能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环境 B.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突出问题

C.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主要矛盾的集中体现

D.战争与革命仍然是时代主题 2.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的基本原则有( BCD )

A. 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中国对外政策的根本目标

B.独立自主是中国对外政策的根本原则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D.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友好合作是中国外交工作的基本立足点

3.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有( ABC )

A. 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B.国际政治旧秩序

C.国际经济旧秩序 D.世界多极化趋势

4.自70年代中后期以来,邓小平对国际形势作出的新判断,主要是( ABD ) A.世界大战是可以避免的

B.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 C.建立了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D .世界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5.20世纪50年代初,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国家有( ACD ) A.中国 B.印度尼西亚

C.印度 D.缅甸

6.我国在加入世贸组织问题上的原则立场是( ABC )

A.权利与义务相平衡

B.中国只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参加 C.世贸组织没有中国这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参加是不完整的

D.中国不接受任何有针对性的附加条件

7.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运用到外交领域和经济建设方面,形成的方针、政策是( BC )

A .针锋相对、寸土必争的方针 B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C .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

D .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总方针

8.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初,世界格局发生的重大变动可以概括为( ACD )

A .旧的世界格局已经打破 B .美国独霸世界的格局已经形成 C .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

D .世界处在新旧格局交替的动荡时期

第十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总目标是( C )

A.促进国家的各项政策 B.实现“三步走”的战略目标 C.统一祖国、振兴中华

D.恢复对香港、澳门和台湾行使主权 2.我国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广泛团结的基础是( A )

A 爱国 B.坚持社会主义 C.拥护共产党的领导 D.共同的文化

3.新时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是( C ) A.国家政权机关 B.各阶级的联盟

C.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D.人民团体

4.社会主义时期存在民族问题的根源在于( C ) A.阶级矛盾 B.民族压迫

C.由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造成的各民族事实上的不平等 D.民族歧视

5.社会主义时期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 B )

A.优先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

B.维护祖国统一,坚持民族平等、互助、团结、合作和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C.反对大民族主义 D.反对地方民族主义

6.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问题是( B )

A.维护国家统一

B.保障自治区域内各民族的平等 C.培养和选拔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干部

D.自治机关的自治权问题

7.我国的统一战线组织是一种( B ) A.经济联盟 B.政治联盟 C.思想联盟 D.民间组织 8.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包括大陆范围内的联盟和大陆范围外的联盟,在这两个联盟中( A )

A.大陆范围内的联盟是主体 B.大陆范围外的联盟是主体 C.大陆范围内联盟和大陆范围外联盟都是主体

D.大陆范围外联盟是大陆范围内联盟的基础

9.我国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从根本上说是( C )

A.爱国主义性质的 B.社会主义性质的

C.人民民主性质的 D.政治联盟性质的

10.社会主义时期的民族问题的实质是( D )

A.阶级矛盾问题

11

B.阶级斗争问题 C.民族冲突问题

D.各族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具体的内部矛盾问题

11.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B )

A.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B.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C.保护和发展民族语言文字,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D.尊重和保护各民族的宗教信仰自由 1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和( D )

A. 工作监督 B.舆论监督 C.法律监督 D. 民主监督 13.九届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集中了各族的优秀代表,56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代表和委员。全国人大少数民族代表428名,占代表总数的14.36%全国政协少数民族委员257名,占委员总数的11.7%,都超过了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例。这说明( C ) A.我国少数民族思想政治素质高、决策能力强

B..我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要代表少数民族的利益

C.我国各民族在政治权利、社会地位上实现了平等

D .国家贯彻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二、多项选择题(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答案,多选、漏选和错选均不得分) 1.现阶段我国的爱国统一战线的范围包括( ABC )

A.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 B.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 C.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D.台湾同胞、港澳同胞、海外侨胞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 ACD ) A.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B.社会团体的联合组织

C.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政治组织

D.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3.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包括( ACD ) A.民主监督 B.制定国家的法律

C.政治协商 D.参政议政 4.我国社会主义时期的民主党派的性质是(BCD )

A.代表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利益的政党 B.社会主义劳动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社会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 C.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党

D .建立在反帝爱国和争取民主基础上的联盟

5.江泽民同志提出的新时期人民军队建设的总要求是( ABCD )

A .政治合格 B.军事过硬 C.作风优良 D.纪律严明

6.工人阶级是我国的领导阶级,这是因为(ABC )

A 工人阶级的特性决定的 B.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的 C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的D .工人阶级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人数最多的主力军地位所决定的

7.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包(ABD ) A 民族平等 B.民族团结 C.民族区域自治 D.民族的共同繁荣

8.社会主义时期统一战线的对象包括( ABC )

A.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 B.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 C.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D.与我国有联系的外籍华人 9.社会主义时期爱国统一战线具有(BCD ) A.领导的功能 B.团结的功能 C .沟通的功能 D.协调的功能 10.人民军队是( ABCD ) A 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 B.捍卫社会主义祖国的坚强长城 C.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力量

D.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坚强后盾

11.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加强民族团结,因为( BCD ) A.民族问题实质上是阶级问题 B.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将长期存在着民族问题

C.它关系到祖国的统一和边防的巩固 D.它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

1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将长期存在民族问题,决定我国民族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和重要性的因素有( BCD ) A.民族斗争实质上是阶级斗争 B.各民族经济文化上的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平衡

C.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思想影响和历史遗留下来的民族隔阂的长期存在 D.利用民族问题仍然是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分化”、“西化”和各种颠覆破坏活动的重要手段

13.改革开放以来,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依靠力量的新的社会阶层主要有( ABCD )

A .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 B.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

C .私营企业主 D. 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

14.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依靠力量是(BCD )

A .中国共产党 B .工人 C .农民 D .知识分子

第十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一、单项选择题

1. 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 A )。 A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B 民主集中制

B 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D 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2. 中国共产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 A )。 A 密切联系群众 B 批评与自我批评 C 实事求是 D艰苦奋斗

3.新世纪的“新的伟大”工程是指( B )。 A祖国统一 B党的建设 C现代化建设 D反腐败斗争

12

4.我们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D A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B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C坚持与时俱进 D 不断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5.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是( B )

A 加强民主政治建设 B 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C 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D 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6.江泽民提出,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B A腐败 B脱离群众 C 脱离实际 D 思想僵化

7.改革领导体制,关键是要( D )。 A 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实行民主集中制

C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D正确处理党政关系 二、多项选择题:

1. 新时期,我们党必须解决好的历史性课题是( BD )。

A 改进党的思想作风 B 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C 推进经济社会发展 D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2. 在新阶段, 把党的建设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抓,就是要把党的( BC )建设作为主线。

A 制度 B执政能力 C先进性 D 思想


相关文章

  • 基金教辅答案(最终版)120914
  • 第一章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2.C 3.B 4.D 5.C 6.B 7.C 8.B 9.B 10.B 11.C 12.B 13.D 14.B 15.B 16.C 17.B 18.C 19.B 20.C 21.D 22.A 23.C ...查看


  • 营销沟通策略
  • 第15章 营销沟通策略 教学目标 1.掌握营销沟通的概念,理解整合营销沟通的理念及其特征: 2.了解规划营销沟通策略的过程,掌握制定一般选择决策和具体选择决策的方法: 3.了解广告的分类,掌握制定广告计划的步骤,了解广告创作大纲的框架: 4 ...查看


  • 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实验教程习题答案
  • 第一章 一.单项选择题 1.A 2.A 3.A 4.A 5.C 6.D 7.C 8.B 9.C 10.B 11.B 12.D 13.A 14.C 15.C 16.C 17.A 18.A 19.A 20 C 21.D 22.B 23.A 24 ...查看


  • [金融风险管理]课后习题答案
  • <金融风险管理>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课后习题答案 一.重要名词 答案略 二.单项选择 1-5 C B D A A 6-10 C A C C C 11-15 D A B D A 16-20 B C D D D 21-25 B B ...查看


  • [推荐]革兰阴性菌细菌药敏抗生素选择
  • 笔者整理革兰阴性菌的抗菌药物药敏试验选择以供大家参考,由于资料来源有限,可能会有些不完善之处敬请大家批评指正.欢迎大家在文末写留言处提供建议. 一. 埃希菌属Escherichia 1. 大肠埃希菌 抗菌药物的选择依据,见表15-1. 表1 ...查看


  • 法官2011年晋升培训题目加答案第四讲平时作业
  • 民事审判专业: 第4讲:平时作业 1 分数: 0.15 在<民事诉讼中"新职权主义"的动向分析>一文中,作者认为新职权主义制度性运用对当事人诉权及诉讼权利的限制表现在以下哪些方面( ) 选择至少二个答案 a. ...查看


  • 世格SimIS国际结算信用证实训答案
  • 信用证 进口信用证业务 申请人申请开证01 P10合同(15分) P11交代工作 程:资料看得怎么样了? 陈:看的差不多了.(5分) 还没有看好 P13 按钮选择 程:你看看这份合同,要求的是哪种信用证方式的? 陈:即期信用证(5分) P1 ...查看


  • 北语15春[大学语文]作业1标准答案
  • 15 春<大学语文>作业 1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60 分. ) 1. "知我者, ( ) . " A. 谓我心忧 B. 不知我者 C. 谓我何求 D. 此何人哉 --- ...查看


  • 华师15年9月课程考试[中国古建筑赏析]作业考核试题满分答案
  • 华师15年9月课程考试<中国古建筑赏析>作业考核试题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1. 有藏传佛教博物馆之称的是(). A. 布达拉宫 B. 普陀宗乘庙 C. 雍和宫 D. 席力图召 ...查看


  • 进制转换和排序习题
  • 进制转换.逻辑判读.排序专项习题 一.选择题 1.设字符串S="Olympic ",S 的非空子串的数目是( ). A. 29 B. 28 C. 16 D. 17 E. 7 2.将数组{8, 23, 4, 16, 77,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