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黄瓜霜霉病的综合防治技术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农学系农学专业0301班 周达 0111030130
摘 要:黄瓜霜霉病是黄瓜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主要病害,凡种植黄瓜的地区都有发生,黄瓜由于栽培管理不善,肥水不足,瓜地低洼积水,雨水多,湿度大,容易发生霜霉病。其症状是:在叶片上小病斑初呈淡黄色,扩大后为叶脉所限制,呈四方形或多角形黄褐色病斑,潮湿时在叶背病斑的表面长出紫灰色霉层,后期病斑相互愈合成大斑,使全叶呈黄褐色干枯。该病的病原是真菌,属藻菌纲。叶背病斑所生紫灰色霉层是病原真菌的孢子囊和孢囊梗。若防治不及时,会使黄瓜叶片大量脱落,导致严重减产。在易发病的环境条件下,其发展极为迅速,对黄瓜的生长发育及产量和质量都有很大的影响。本文从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三个方面对黄瓜霜霉病进行了研究。实践证明,该防治技术可行。
关键词:黄瓜、霜霉病、综合防治
黄瓜霜霉病是由古巴假霜霉菌侵染所致,属于鞭毛菌亚门,假霜霉菌属,除为害黄瓜外,也可为害甜瓜、丝瓜、苦瓜等、本病主要为害叶片[1],也能为害茎、卷须和花梗。刚出土的幼苗,子叶很易感病,子叶感病后,表现不均匀的褪绿、黄化,逐渐产生不规则的枯黄斑,潮湿时,叶背可看到紫黑色的霉层,随着病情发展,子叶很快变黄、干枯。孢子囊的萌发,必须在叶面有水滴或水膜的情况下才会萌发[2],高湿、多露、多雾是此病发生的前提。由于大棚里的小环境正好符合这个条件,最适宜黄瓜霜霉病的发生、流行、因而,做好预防工作,创造一切不利于黄瓜霜霉病发生的条件,是控制黄瓜霜霉病发生的关键。
1 农业防治
1.1 选用抗病品种
种植抗病品种是预防黄瓜霜霉病发生的有效方法。一般情况下,植株生长旺盛,根系发达,节间较短,叶片较厚,叶表面较光滑的品种抗性较好。如津春3号、长春蜜刺、津杂二号等品种抗黄瓜霜霉病较强。另外,在利用抗病品种时,必须注意品种的提纯、复壮,防止种性退化[2]。
1.2 合理轮作
一般不要重茬,前茬最好不种葫芦科的蔬菜,减少病原相互传染。
1.3 浸种处理
播种前可用55℃温水浸种15min ,进行种子消毒,杀死病菌。
1.4 土壤处理
1
苗床用无病虫土壤,底肥用腐熟的农家肥,可以用25%多菌灵1000倍拌药土。下铺上盖。
1.5 培育壮苗
育苗房与温室、大棚生产地间隔一定的距离,注意苗床温、湿度的调节,避免叶面结露,多施有机肥,促进根系生长,提高秧苗质量,提高植株抗病性。
1.6 加强栽培管理
最好采用垅作、地膜覆盖,保温效果好,也可防止水分蒸发,降低棚内湿度。选用无滴膜,防止薄膜上的水滴溅落到黄瓜叶片上,导致感病。发现病叶及时摘除,集中烧掉。生长过程中,及时整枝、打杈、吊蔓,避免叶片相互重叠,利于空气流通,降底湿度,增强叶片光合作用。注意多施有机肥、磷肥、钾肥,加强植株长势,增强功能叶的抗病力。浇水原则是:上午浇,下午不浇; 晴天浇,阴天不浇; 暗水浇(膜下软管滴灌) ,明水不浇。有条件的地方尽量采用滴灌,可有效的降低大棚内的空气湿度,浇水后立即闭棚温至30℃,然后排风降湿。
1.7 补充养分
叶片感病首先从成熟叶片上发生,然后向上蔓延。据调查,发病叶与溶性氮和糖的含量急剧下降有关,可向老叶上喷100-150倍糖氮液5或0.2%磷酸氢钾30/6672,每隔5天喷一次,可有效的延缓叶片衰老,特别是在盛瓜期最重要。
1.8 嫁接
南瓜根系强大,吸水、吸肥能力强,黄瓜根系较浅,黄瓜与南瓜嫁接后,可加强黄瓜的生长势,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4],常用的嫁接方法有靠接和插接。
2 物理防治
2.1 变温管理
利用黄瓜和病菌对温湿度要求不同,可通过调节大棚温湿度来预防黄瓜霜霉病[5]的发生。
(1)早上8B00前放风,直到叶面无露水,然后关闭门窗,使温度上升到30℃左右,不超过32℃,相对湿度控制在75%,高温利于黄瓜光合作用,低湿阻止病菌侵染。
(2)下午适当放风使温度降至20-25℃,相对湿度70%以下,有利于植株运输光合产物,转运有机质,低湿不利于病菌发生。
(3)前半夜温度降至15-20℃,相对湿度70%左右,后半夜温度降至11-13℃,最低不低于11℃,最高不高于15℃,低温低湿不利于病菌发生。当外界最低温达到15℃左右,可整 2 [3]
夜通风。
2.2 高温闷棚灭菌
在霜霉病发生的前期和中期,利用高温灭菌的方法处理1-2次,处理期间隔7-10天,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霜霉病的发生。处理前一天要浇水,以防烧伤植株。选择晴天密闭大棚,使棚温上升至44-46℃(温度计与黄瓜生长点相平齐) ,保持2,温度不能高于48℃,否则,对植株有害,低于43℃,杀菌效果不明显。然后慢慢放风,处理后及时追肥浇水。
2.3 火烧法
若叶片上出现少量病斑,可把叶片放平,用打火机对准叶片下方,火焰对准病斑烧1-2,将病菌彻底烧死。点烧处只留下一个小白点,不影响叶片的正常生长。烧过后,应注意喷药保护,此方法只对出现少量、零星的病斑适用。
3 化学防治
3.1 药剂防治
黄瓜霜霉病发展迅速,易于流行[6],因此,喷药必须及时、周到、均匀,并且正反两面都要喷均匀。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施药效果良好。常用药剂有:75%百菌清600倍液,50%瑞毒霉600倍液,50%福美双可湿粉剂500倍液等。药剂要交替使用,避免病菌产生抗性。
3.2 烟熏剂
傍晚用45%百菌清250进行烟熏,早上立即进行放风,隔7天熏一次,可有效的防止黄瓜霜霉病的蔓延。防治黄瓜霜霉病的发生[7],必须始终把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作为指导思想,多种防治方法综合利用,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刘庆元. 黄瓜不同品种抗霜霉病机理的初步研究[J].河南农学院学报,1984(1):56~60.
[2] 柴立英孙庆田.园艺作物保护学[M].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
[3] 甘贤友.作物保护[M].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0.
[4] 王就光.蔬菜病理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79.
[5] 潘汝谦, 古希昕. 黄瓜不同品种对霜霉病的抗性研究[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1993,14(1):70~77.
[6] 于光建,张百俊.蔬菜栽培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7] 李靖, 利容千. 黄瓜感染霜霉病菌叶片中一些酶活性的变化[J].植物病理学报,1991,21(4):277~282.
3
大棚黄瓜霜霉病的综合防治技术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农学系农学专业0301班 周达 0111030130
摘 要:黄瓜霜霉病是黄瓜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主要病害,凡种植黄瓜的地区都有发生,黄瓜由于栽培管理不善,肥水不足,瓜地低洼积水,雨水多,湿度大,容易发生霜霉病。其症状是:在叶片上小病斑初呈淡黄色,扩大后为叶脉所限制,呈四方形或多角形黄褐色病斑,潮湿时在叶背病斑的表面长出紫灰色霉层,后期病斑相互愈合成大斑,使全叶呈黄褐色干枯。该病的病原是真菌,属藻菌纲。叶背病斑所生紫灰色霉层是病原真菌的孢子囊和孢囊梗。若防治不及时,会使黄瓜叶片大量脱落,导致严重减产。在易发病的环境条件下,其发展极为迅速,对黄瓜的生长发育及产量和质量都有很大的影响。本文从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三个方面对黄瓜霜霉病进行了研究。实践证明,该防治技术可行。
关键词:黄瓜、霜霉病、综合防治
黄瓜霜霉病是由古巴假霜霉菌侵染所致,属于鞭毛菌亚门,假霜霉菌属,除为害黄瓜外,也可为害甜瓜、丝瓜、苦瓜等、本病主要为害叶片[1],也能为害茎、卷须和花梗。刚出土的幼苗,子叶很易感病,子叶感病后,表现不均匀的褪绿、黄化,逐渐产生不规则的枯黄斑,潮湿时,叶背可看到紫黑色的霉层,随着病情发展,子叶很快变黄、干枯。孢子囊的萌发,必须在叶面有水滴或水膜的情况下才会萌发[2],高湿、多露、多雾是此病发生的前提。由于大棚里的小环境正好符合这个条件,最适宜黄瓜霜霉病的发生、流行、因而,做好预防工作,创造一切不利于黄瓜霜霉病发生的条件,是控制黄瓜霜霉病发生的关键。
1 农业防治
1.1 选用抗病品种
种植抗病品种是预防黄瓜霜霉病发生的有效方法。一般情况下,植株生长旺盛,根系发达,节间较短,叶片较厚,叶表面较光滑的品种抗性较好。如津春3号、长春蜜刺、津杂二号等品种抗黄瓜霜霉病较强。另外,在利用抗病品种时,必须注意品种的提纯、复壮,防止种性退化[2]。
1.2 合理轮作
一般不要重茬,前茬最好不种葫芦科的蔬菜,减少病原相互传染。
1.3 浸种处理
播种前可用55℃温水浸种15min ,进行种子消毒,杀死病菌。
1.4 土壤处理
1
苗床用无病虫土壤,底肥用腐熟的农家肥,可以用25%多菌灵1000倍拌药土。下铺上盖。
1.5 培育壮苗
育苗房与温室、大棚生产地间隔一定的距离,注意苗床温、湿度的调节,避免叶面结露,多施有机肥,促进根系生长,提高秧苗质量,提高植株抗病性。
1.6 加强栽培管理
最好采用垅作、地膜覆盖,保温效果好,也可防止水分蒸发,降低棚内湿度。选用无滴膜,防止薄膜上的水滴溅落到黄瓜叶片上,导致感病。发现病叶及时摘除,集中烧掉。生长过程中,及时整枝、打杈、吊蔓,避免叶片相互重叠,利于空气流通,降底湿度,增强叶片光合作用。注意多施有机肥、磷肥、钾肥,加强植株长势,增强功能叶的抗病力。浇水原则是:上午浇,下午不浇; 晴天浇,阴天不浇; 暗水浇(膜下软管滴灌) ,明水不浇。有条件的地方尽量采用滴灌,可有效的降低大棚内的空气湿度,浇水后立即闭棚温至30℃,然后排风降湿。
1.7 补充养分
叶片感病首先从成熟叶片上发生,然后向上蔓延。据调查,发病叶与溶性氮和糖的含量急剧下降有关,可向老叶上喷100-150倍糖氮液5或0.2%磷酸氢钾30/6672,每隔5天喷一次,可有效的延缓叶片衰老,特别是在盛瓜期最重要。
1.8 嫁接
南瓜根系强大,吸水、吸肥能力强,黄瓜根系较浅,黄瓜与南瓜嫁接后,可加强黄瓜的生长势,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4],常用的嫁接方法有靠接和插接。
2 物理防治
2.1 变温管理
利用黄瓜和病菌对温湿度要求不同,可通过调节大棚温湿度来预防黄瓜霜霉病[5]的发生。
(1)早上8B00前放风,直到叶面无露水,然后关闭门窗,使温度上升到30℃左右,不超过32℃,相对湿度控制在75%,高温利于黄瓜光合作用,低湿阻止病菌侵染。
(2)下午适当放风使温度降至20-25℃,相对湿度70%以下,有利于植株运输光合产物,转运有机质,低湿不利于病菌发生。
(3)前半夜温度降至15-20℃,相对湿度70%左右,后半夜温度降至11-13℃,最低不低于11℃,最高不高于15℃,低温低湿不利于病菌发生。当外界最低温达到15℃左右,可整 2 [3]
夜通风。
2.2 高温闷棚灭菌
在霜霉病发生的前期和中期,利用高温灭菌的方法处理1-2次,处理期间隔7-10天,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霜霉病的发生。处理前一天要浇水,以防烧伤植株。选择晴天密闭大棚,使棚温上升至44-46℃(温度计与黄瓜生长点相平齐) ,保持2,温度不能高于48℃,否则,对植株有害,低于43℃,杀菌效果不明显。然后慢慢放风,处理后及时追肥浇水。
2.3 火烧法
若叶片上出现少量病斑,可把叶片放平,用打火机对准叶片下方,火焰对准病斑烧1-2,将病菌彻底烧死。点烧处只留下一个小白点,不影响叶片的正常生长。烧过后,应注意喷药保护,此方法只对出现少量、零星的病斑适用。
3 化学防治
3.1 药剂防治
黄瓜霜霉病发展迅速,易于流行[6],因此,喷药必须及时、周到、均匀,并且正反两面都要喷均匀。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施药效果良好。常用药剂有:75%百菌清600倍液,50%瑞毒霉600倍液,50%福美双可湿粉剂500倍液等。药剂要交替使用,避免病菌产生抗性。
3.2 烟熏剂
傍晚用45%百菌清250进行烟熏,早上立即进行放风,隔7天熏一次,可有效的防止黄瓜霜霉病的蔓延。防治黄瓜霜霉病的发生[7],必须始终把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作为指导思想,多种防治方法综合利用,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刘庆元. 黄瓜不同品种抗霜霉病机理的初步研究[J].河南农学院学报,1984(1):56~60.
[2] 柴立英孙庆田.园艺作物保护学[M].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
[3] 甘贤友.作物保护[M].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0.
[4] 王就光.蔬菜病理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79.
[5] 潘汝谦, 古希昕. 黄瓜不同品种对霜霉病的抗性研究[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1993,14(1):70~77.
[6] 于光建,张百俊.蔬菜栽培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7] 李靖, 利容千. 黄瓜感染霜霉病菌叶片中一些酶活性的变化[J].植物病理学报,1991,21(4):277~28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