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创意创新大赛

滁 州 学 院 文 件

校政学工„2014‟20号

滁州学院关于开展2014年大学生科普创意创新大赛暨第五届安徽省百所高校百万大学生科普创意创新大赛校内选拔赛的通知

各院(部)、各部门:

为进一步增强高校学生开展科技普及的社会责任,营造更加浓厚的校园创新文化氛围,遴选优秀作品参加第五届安徽省百所高校百万大学生科普创意创新大赛,决定开展滁州学院2014年大学生科普创意创新大赛暨第五届安徽省百所高校百万大学生科普创意创新大赛校内选拔赛。现就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大赛主题

科学技术普及与社会责任

二、参赛对象

学校全体在校大学生

三、参赛方式

(一)个人:无指导教师

(二)个人:有指导教师(指导教师数量限制为1-3人)

(三)团队:无指导教师(团队人数限制为2-8人)

(四)团队:有指导教师(团队人数限制为2-8人,指导教师数量限制为1-3人)。(备注:鼓励团队参赛)

四、参赛内容

凡能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的创意、产品、作品等均可参加。

(一)网络科普、软件等作品

1.科普网站*;

2.科普游戏(含PC游戏、手机游戏、重点包括FLASH类、HTML5类等科普资源)*;

3.科普软件(重点以Andriod系统为主要开发平台)*;

4.其他类(PPT、电子书、博客等)。

(二)科普影音、动漫作品

1.科普影音作品(含科普公益广告、科普微电影、表演剧、音乐剧、歌曲等音视频作品)*;

2.科普动漫(含二维动画、三维动画、定格动画、FLASH动画等表现形式,作品时长在30秒到3分钟之间;动画为MPG/AVI/MOV或FLV格式,FLASH动画为SWF格式,视频分辨率为1024*576,16:9)*;

3.其他符合科普理念的动漫、影音作品。

(三)科普展教品(实物或设计方案)

1.科普展品*;

2.科普玩具*;

3.科普教具*;

4.科普模型(航天、航空、航海以及现代设施等模型)*;

5.其他符合科普理念的展教品。

(四)科普文学作品

1.科普小说;

2.科普剧本*;

3.科普诗歌;

4.科普小品;

5.其他符合科普理念的文学作品。

(五)科普艺术品

1.科普工艺品(含雕塑、挂件、摆件、饰件等)*;

2.科博会纪念品*;

3.科普图画(含漫画、海报、挂图、折页等);

4.科普摄影(单幅不超过8幅,组照不超过3组,每组不超过6幅)*。

5.其他符合科普理念的艺术品。

(六)科普报告

1.科普报告;

2.科技传播论文;

3.科普社会实践项目(科普云、科普旅游、科普专题活动的方案设计、策划与纪实等);

4.科普摄影*。

注:1.标*为本届比赛重点类型。

2.申报作品时必须正确填写作品分类,分类填写错误

不能进入评审。

五、参赛作品的要求和说明

(一)参赛作品应系自然科学类作品,具备一定的科学性、普及性、知识性、趣味性和实用性。参赛作品的创作要以提高公民科学素质为目标,紧紧围绕当前社会热点和科普工作的实际开展,着力突出作品内容、形式、方法、手段等方面的创新。

(二)本届比赛重点内容围绕智慧城市、智慧社区、智慧校园和智慧医疗展开,包括节能减排、生态保护、健康卫生、食品安全、防灾减灾、应急科普等社会热点和焦点,以社区公众和青少年儿童为主要体验对象的科普展览、科普网络、科普游戏、科普动漫、科普旅游、科普教育、科普出版等。

(三)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保护条例》,参赛作品必须是原创设计,无知识产权争议,作者对提交作品负全部责任。

(四)大赛举办单位对参赛作品的知识产权享有优先使用权。

(五)参赛作品的申报材料,不予退还(实物除外),参赛者请自行备份。

六、大赛程序

(一)校内作品提交及网上注册(即日起至2014年7月1日)

请各学院团总支于7月1日前将本院作品汇总表(见附件)和作品电子版发至tuanwei191954@126.com。

各参赛者登录第五届安徽省百所高校百万大学生科普创意创新大赛官网www.kpds.cn或“中国科普产业网”www.kpcy.cn,进行网上注册,记住个人用户名与密码。

(二)提交作品信息(即日起至2014年7月1日) 参赛者在线填写作品申报书,上传作品图片、实物或模型照片、音视频文件、网站软件完整作品等相关附件,最后进行确认提交。

(注:音视频文件、网站软件等作品超过50M,在网上无法上传的,可以电子文档形式交至校团委,统一进行登记、形式审查后,统一刻录成光盘,上交至大赛办。)

(三)校级形式审查及作品评选(即日起至2014年7月10日)

校团委组织相关专家对参赛作品进行校内评审,并提交

审查意见。

(四)专家委员会初审、上交实物作品(2014年7月11日至7月14日)

大赛专家评审委员会成立初审评审组对通过形式审查的作品依据评审标准进行初审。

(五)通过初审的作者上交实物作品(2014年7月15日至7月16日)

通过第一轮初审的作品由大赛办公室通知上交实物。

(六)终审(2014年7月17日至7月19日)

大赛专家评审委员会成立终审评审组对通过初审的作品依据评审标准进行评比,提出拟获奖作品名单,报大赛组委会后进行公示。

(七)公示(2014年7月20日至25日)

大赛组委会将在获奖作品中遴选部分优秀作品参加第五届中国(芜湖)科普产品博览交易会,所有获奖作品将在安徽省公众科技网、安徽科技报、大赛官网上公示,接受公众的质询。

七、大赛奖励

(一)校级竞赛

校级竞赛设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6名,优秀奖若干名,优秀组织奖若干名。获奖者颁发荣誉证书,并根据《滁州学院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奖励办法》规定给

予奖励。

(二)省级竞赛

1.优秀科普作品奖

(1)特等奖2名,奖金各五万元,颁发获奖证书;

(2)一等奖10名,奖金各一万元,颁发获奖证书;

(3)二等奖20名,奖金各五千元,颁发获奖证书;

(4)三等奖100名,奖金各两千元,颁发获奖证书;

(5)优秀奖200名,颁发获奖证书。

2.其他奖励和支持

(1)所有通过形式审查进入初审的作者,其作品可计入素质拓展学分,并发给入围纪念证书;

(2)优秀学术科普创作团队或学生科普社团将获大赛组织单位提供的科普创意实践项目和活动优秀支持;

(3)优秀的科普作品将推荐发表或播出,并给予相应支持;符合成果转化条件的将择优扶持申请专利,形成产品。

滁 州 学 院 文 件

校政学工„2014‟20号

滁州学院关于开展2014年大学生科普创意创新大赛暨第五届安徽省百所高校百万大学生科普创意创新大赛校内选拔赛的通知

各院(部)、各部门:

为进一步增强高校学生开展科技普及的社会责任,营造更加浓厚的校园创新文化氛围,遴选优秀作品参加第五届安徽省百所高校百万大学生科普创意创新大赛,决定开展滁州学院2014年大学生科普创意创新大赛暨第五届安徽省百所高校百万大学生科普创意创新大赛校内选拔赛。现就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大赛主题

科学技术普及与社会责任

二、参赛对象

学校全体在校大学生

三、参赛方式

(一)个人:无指导教师

(二)个人:有指导教师(指导教师数量限制为1-3人)

(三)团队:无指导教师(团队人数限制为2-8人)

(四)团队:有指导教师(团队人数限制为2-8人,指导教师数量限制为1-3人)。(备注:鼓励团队参赛)

四、参赛内容

凡能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的创意、产品、作品等均可参加。

(一)网络科普、软件等作品

1.科普网站*;

2.科普游戏(含PC游戏、手机游戏、重点包括FLASH类、HTML5类等科普资源)*;

3.科普软件(重点以Andriod系统为主要开发平台)*;

4.其他类(PPT、电子书、博客等)。

(二)科普影音、动漫作品

1.科普影音作品(含科普公益广告、科普微电影、表演剧、音乐剧、歌曲等音视频作品)*;

2.科普动漫(含二维动画、三维动画、定格动画、FLASH动画等表现形式,作品时长在30秒到3分钟之间;动画为MPG/AVI/MOV或FLV格式,FLASH动画为SWF格式,视频分辨率为1024*576,16:9)*;

3.其他符合科普理念的动漫、影音作品。

(三)科普展教品(实物或设计方案)

1.科普展品*;

2.科普玩具*;

3.科普教具*;

4.科普模型(航天、航空、航海以及现代设施等模型)*;

5.其他符合科普理念的展教品。

(四)科普文学作品

1.科普小说;

2.科普剧本*;

3.科普诗歌;

4.科普小品;

5.其他符合科普理念的文学作品。

(五)科普艺术品

1.科普工艺品(含雕塑、挂件、摆件、饰件等)*;

2.科博会纪念品*;

3.科普图画(含漫画、海报、挂图、折页等);

4.科普摄影(单幅不超过8幅,组照不超过3组,每组不超过6幅)*。

5.其他符合科普理念的艺术品。

(六)科普报告

1.科普报告;

2.科技传播论文;

3.科普社会实践项目(科普云、科普旅游、科普专题活动的方案设计、策划与纪实等);

4.科普摄影*。

注:1.标*为本届比赛重点类型。

2.申报作品时必须正确填写作品分类,分类填写错误

不能进入评审。

五、参赛作品的要求和说明

(一)参赛作品应系自然科学类作品,具备一定的科学性、普及性、知识性、趣味性和实用性。参赛作品的创作要以提高公民科学素质为目标,紧紧围绕当前社会热点和科普工作的实际开展,着力突出作品内容、形式、方法、手段等方面的创新。

(二)本届比赛重点内容围绕智慧城市、智慧社区、智慧校园和智慧医疗展开,包括节能减排、生态保护、健康卫生、食品安全、防灾减灾、应急科普等社会热点和焦点,以社区公众和青少年儿童为主要体验对象的科普展览、科普网络、科普游戏、科普动漫、科普旅游、科普教育、科普出版等。

(三)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保护条例》,参赛作品必须是原创设计,无知识产权争议,作者对提交作品负全部责任。

(四)大赛举办单位对参赛作品的知识产权享有优先使用权。

(五)参赛作品的申报材料,不予退还(实物除外),参赛者请自行备份。

六、大赛程序

(一)校内作品提交及网上注册(即日起至2014年7月1日)

请各学院团总支于7月1日前将本院作品汇总表(见附件)和作品电子版发至tuanwei191954@126.com。

各参赛者登录第五届安徽省百所高校百万大学生科普创意创新大赛官网www.kpds.cn或“中国科普产业网”www.kpcy.cn,进行网上注册,记住个人用户名与密码。

(二)提交作品信息(即日起至2014年7月1日) 参赛者在线填写作品申报书,上传作品图片、实物或模型照片、音视频文件、网站软件完整作品等相关附件,最后进行确认提交。

(注:音视频文件、网站软件等作品超过50M,在网上无法上传的,可以电子文档形式交至校团委,统一进行登记、形式审查后,统一刻录成光盘,上交至大赛办。)

(三)校级形式审查及作品评选(即日起至2014年7月10日)

校团委组织相关专家对参赛作品进行校内评审,并提交

审查意见。

(四)专家委员会初审、上交实物作品(2014年7月11日至7月14日)

大赛专家评审委员会成立初审评审组对通过形式审查的作品依据评审标准进行初审。

(五)通过初审的作者上交实物作品(2014年7月15日至7月16日)

通过第一轮初审的作品由大赛办公室通知上交实物。

(六)终审(2014年7月17日至7月19日)

大赛专家评审委员会成立终审评审组对通过初审的作品依据评审标准进行评比,提出拟获奖作品名单,报大赛组委会后进行公示。

(七)公示(2014年7月20日至25日)

大赛组委会将在获奖作品中遴选部分优秀作品参加第五届中国(芜湖)科普产品博览交易会,所有获奖作品将在安徽省公众科技网、安徽科技报、大赛官网上公示,接受公众的质询。

七、大赛奖励

(一)校级竞赛

校级竞赛设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6名,优秀奖若干名,优秀组织奖若干名。获奖者颁发荣誉证书,并根据《滁州学院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奖励办法》规定给

予奖励。

(二)省级竞赛

1.优秀科普作品奖

(1)特等奖2名,奖金各五万元,颁发获奖证书;

(2)一等奖10名,奖金各一万元,颁发获奖证书;

(3)二等奖20名,奖金各五千元,颁发获奖证书;

(4)三等奖100名,奖金各两千元,颁发获奖证书;

(5)优秀奖200名,颁发获奖证书。

2.其他奖励和支持

(1)所有通过形式审查进入初审的作者,其作品可计入素质拓展学分,并发给入围纪念证书;

(2)优秀学术科普创作团队或学生科普社团将获大赛组织单位提供的科普创意实践项目和活动优秀支持;

(3)优秀的科普作品将推荐发表或播出,并给予相应支持;符合成果转化条件的将择优扶持申请专利,形成产品。


相关文章

  • 科普创意创新大赛 1
  • 科普创意创新大赛 一.参赛方式 以个人或团队形式报名参赛均可,团队人数不限: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参赛作品:每人(团队)申报作品数量不限. 即: 团体(有指导老师) 团体(无指导老师) 个人(有指导老师) 个人(无指导老师) 二.参赛作品类 ...查看


  • 安徽省2010年中国科协会员日暨表彰大会新闻稿
  • 领导批示: 表彰创新典型 营造创新氛围 --安徽省2010年中国科协会员日暨表彰大会在合肥召开 为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中国科协成立5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庆祝"中国科协会员日",2010年12月15日上午 ...查看


  • 科技创新活动方1
  • <科技创新活动方案>正文开始>> 一.宗旨 为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充分挖掘学生内在潜力,展示学生特长,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校特举办2008年度科技活动节. 二.活动主题 ...查看


  • 2013安徽省双百大赛科普艺术品
  • 第四届安徽省百所高校百万大学生 科普创意创新大赛 申 报 书 作 品 名 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 品 类 型 科普艺术品 请选择科普展教品类别: □科普工艺品(含雕塑) □科普纪念品(含挂件.摆件 ...查看


  • 从科幻走向科普
  • <从科幻走向科普> 建军讲稿 大家好,我是樟木头镇实验小学的美术老师黄建军,能在这里发言,我很激动,感谢组委会对我的信任.以科幻为载体,对学生实施科普教育是我校建校初确立的特色教学内容之一.经过数年的课程开发,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 ...查看


  • 学校宣传片
  • 铸造科技特色,打造创新老观 在美丽的蒲河右岸,在富饶的辽河平原,有一座青春与希望交融的学校,创新开拓,科技蕴含,树德铸魂,观高志远,扎根在黑土之下,扶摇于九天之上,这就是老观坨九年一贯制学校,一座现代化的科技校园. 六年来,她开拓进取,创造 ...查看


  • 北京市广渠门中学2012--2013科学节活动计划
  • 北京市广渠门中学2012--2013科学节活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中国青少年科学技术普及活动指导纲要>为行动指南,围绕"创新.开拓.提高"的为工作主题,以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以全面提高青少年科学素养为宗旨 ...查看


  • 科普知识大赛评分标准
  • 机械与光电物理学院"物理之光" 科普创意文化艺术节活动评分标准 一.报告内容分值(100分) 1.项目课题简介:内容详细,项目创新,具有想象力和个性表达力(20分): 2.知识原理:逻辑性强,图形与文字相结合,原理清晰明 ...查看


  • 小学科技辅导工作总结
  • 小学科技辅导工作总结 -总结 []科学,创意不断--XX 年莲山中心科技辅导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 为了进一步培养少年的科技创新意识和求知探索意识, 展示青 少年的力和科技创新能力, 增强员的主人翁意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