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分配教学时间,造就高效课堂

合理分配教学时间,造就高效课堂

那坡县实验小学 谭振卫

40分钟是一节课的教学时间,它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决定着课

堂教学目标的确定、内容的选择和结构的安排,教学时间的合理分配势必成为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要提高课堂时间利用效率,教师就必须保证在最佳时域内完成主要任务,解决关键问题,并以精心设计的方法,使教学过程按照预定目标进行,并使学生也一直处于积极的专注状态。一个正常人真正可以集中精力的只有20分钟左右,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专注时间只有7-8分钟。据心理学家的研究,一节课学生思维的最佳时间是上课后的第5分钟到第20分钟,此后,大脑开始疲劳,学习效率开始降低,在下课前5分钟,出现终末激发现象;在教学安排上,将一节课的前2—5分钟用于组织课堂教学和复习上次已学内容,第10一20分钟安排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将20——30分钟交给学生巩固练习、教师个别辅导与巡视,最后几分钟用来总结、复习及布置作业。如果一节课按40分钟计算。学生在刚刚开始的2分钟属于准备进入课堂教学阶段,即始动调节,从5—10分钟开始 ,教学内容成为大脑兴奋中心,到第2O分钟左右时,该兴奋中心具有最好的应激功能。此后,大脑开始疲劳,学习效率开始降低,在下课前5分钟,出现终末激发现象;在教学安排上,将一节课的前2—5分钟用于组织课堂教 学和复习上次已学内容,第10一20分钟安排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20—25分钟为学生消除疲劳,可安排一分钟笑话、幽默、音乐、课中操,或变换教学方式如练

习、朗读、实验等。25—35分钟交给学生巩固练习、教师个别辅导

与巡视,最后几分钟用来加大信息量、总结新课、复习及布置作业。

合理分配教学时间,的确是可以达到课堂高效的,要真正造就高

效课堂,那师生间就得科学合理地利用课堂时间。那如何合理利用课堂时间呢,本人认为:

一、减少“师用时间”

一堂课的时间,从配置归属上看,可分为:“师用时间”、“生

用时间”、“合用时间”。“师用时间”,即指教师单独占用的时间,是教师用于离开学生的独自活动,如看教材、教案、思考等个人活动行为,要减少“师用时间”,教师在课堂上要遵循“三讲三不讲”原则,即讲易混点,讲易错点,讲易漏点;学生自己已经会了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老师讲了学生也学不会的不讲。

二、增加“自主时间”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提倡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积极倡导自

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目前在课堂时间分配上存在着“统一性时间”过多,“自主时间”太少,即学生缺乏自我选择、自主学习的机会,特别是“师用时间”增多,造成学生自主时间缩减,必然对学生的发展造成损害。我们不防在课堂中增加学生思考、质疑、探究、合作、评价的时间,那学生才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中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倾听能力、表达能力、分析能力、辨别能力、探索水平和创新能力。

三、安排“隐性时间”

“显性时间”,也即动态时间,或用于教师讲解、板书、演示、提问、评判等,或用于学生听讲、笔记、读写、答问、演练等。“隐性时间”也称静态时间,如教师讲解时有意做较大的停顿,留出一定的时间间隙让学生思考,领悟所学知识;教师暗示学生,学生神聚;教师提问后,让学生思而不答等等,用于这方面的时间就是“隐性时间”。在优化课堂时间结构的设计中,我们在讲解、提问、笔录、结课时要安排一定量的“隐性时间”,与“显性时间”穿插使用,以保证学生学得主动,知识得以深化,思维得到发展。

四、删除“扯拉时间”。

一些教师课堂时间利用率不高,原因之一是存在“扯拉时间”,即在课堂上远离教学内容,东扯西拉、海阔天空、神侃漫聊。为了保证向课堂时间要质量,必须删除“扯拉时间”,严禁与教学无关的活动。当然,为了增加教学的生动性,适当增补一些学习材料也是可以的,这不算“扯拉”,但必须派生有度,引申有谱,否则有了“扯拉时间”,容易造成喧宾夺主、节外生枝,学生“误把黄金当废铜”,“拾到鸡毛当令箭”,该掌握的内容没有掌握,影响教学目的、教学任务的实施与完成。

时间就是知识。课堂教学时间分配千变万化,总之,以造就高效课堂为宗旨。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时刻不忘在课堂教学中贯彻新课标的理念,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时间还学生,动静结合,让学生们学会学乐学想学,尽自己的努力营造一个开放的、愉悦的、高效的课堂。

合理分配教学时间,造就高效课堂

那坡县实验小学 谭振卫

40分钟是一节课的教学时间,它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决定着课

堂教学目标的确定、内容的选择和结构的安排,教学时间的合理分配势必成为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要提高课堂时间利用效率,教师就必须保证在最佳时域内完成主要任务,解决关键问题,并以精心设计的方法,使教学过程按照预定目标进行,并使学生也一直处于积极的专注状态。一个正常人真正可以集中精力的只有20分钟左右,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专注时间只有7-8分钟。据心理学家的研究,一节课学生思维的最佳时间是上课后的第5分钟到第20分钟,此后,大脑开始疲劳,学习效率开始降低,在下课前5分钟,出现终末激发现象;在教学安排上,将一节课的前2—5分钟用于组织课堂教学和复习上次已学内容,第10一20分钟安排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将20——30分钟交给学生巩固练习、教师个别辅导与巡视,最后几分钟用来总结、复习及布置作业。如果一节课按40分钟计算。学生在刚刚开始的2分钟属于准备进入课堂教学阶段,即始动调节,从5—10分钟开始 ,教学内容成为大脑兴奋中心,到第2O分钟左右时,该兴奋中心具有最好的应激功能。此后,大脑开始疲劳,学习效率开始降低,在下课前5分钟,出现终末激发现象;在教学安排上,将一节课的前2—5分钟用于组织课堂教 学和复习上次已学内容,第10一20分钟安排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20—25分钟为学生消除疲劳,可安排一分钟笑话、幽默、音乐、课中操,或变换教学方式如练

习、朗读、实验等。25—35分钟交给学生巩固练习、教师个别辅导

与巡视,最后几分钟用来加大信息量、总结新课、复习及布置作业。

合理分配教学时间,的确是可以达到课堂高效的,要真正造就高

效课堂,那师生间就得科学合理地利用课堂时间。那如何合理利用课堂时间呢,本人认为:

一、减少“师用时间”

一堂课的时间,从配置归属上看,可分为:“师用时间”、“生

用时间”、“合用时间”。“师用时间”,即指教师单独占用的时间,是教师用于离开学生的独自活动,如看教材、教案、思考等个人活动行为,要减少“师用时间”,教师在课堂上要遵循“三讲三不讲”原则,即讲易混点,讲易错点,讲易漏点;学生自己已经会了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老师讲了学生也学不会的不讲。

二、增加“自主时间”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提倡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积极倡导自

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目前在课堂时间分配上存在着“统一性时间”过多,“自主时间”太少,即学生缺乏自我选择、自主学习的机会,特别是“师用时间”增多,造成学生自主时间缩减,必然对学生的发展造成损害。我们不防在课堂中增加学生思考、质疑、探究、合作、评价的时间,那学生才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中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倾听能力、表达能力、分析能力、辨别能力、探索水平和创新能力。

三、安排“隐性时间”

“显性时间”,也即动态时间,或用于教师讲解、板书、演示、提问、评判等,或用于学生听讲、笔记、读写、答问、演练等。“隐性时间”也称静态时间,如教师讲解时有意做较大的停顿,留出一定的时间间隙让学生思考,领悟所学知识;教师暗示学生,学生神聚;教师提问后,让学生思而不答等等,用于这方面的时间就是“隐性时间”。在优化课堂时间结构的设计中,我们在讲解、提问、笔录、结课时要安排一定量的“隐性时间”,与“显性时间”穿插使用,以保证学生学得主动,知识得以深化,思维得到发展。

四、删除“扯拉时间”。

一些教师课堂时间利用率不高,原因之一是存在“扯拉时间”,即在课堂上远离教学内容,东扯西拉、海阔天空、神侃漫聊。为了保证向课堂时间要质量,必须删除“扯拉时间”,严禁与教学无关的活动。当然,为了增加教学的生动性,适当增补一些学习材料也是可以的,这不算“扯拉”,但必须派生有度,引申有谱,否则有了“扯拉时间”,容易造成喧宾夺主、节外生枝,学生“误把黄金当废铜”,“拾到鸡毛当令箭”,该掌握的内容没有掌握,影响教学目的、教学任务的实施与完成。

时间就是知识。课堂教学时间分配千变万化,总之,以造就高效课堂为宗旨。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时刻不忘在课堂教学中贯彻新课标的理念,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时间还学生,动静结合,让学生们学会学乐学想学,尽自己的努力营造一个开放的、愉悦的、高效的课堂。


相关文章

  • 高效备课造就高效课堂
  • 提高备课实效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基础,也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关键.高效课堂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提倡学生"先学"老师"后教".然而,对于现代教学改革而言,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需要,将新的教 ...查看


  • 跟岗心得体会
  • 跟岗学习心得体会 2013年5月,我有幸参加了恩城第一小学校长跟岗学习培训班.几周来,内心充满了感谢,感谢市教育局给我提供了学习的机会,感谢恩城第一小学为我们了搭建一个学习平台,更感谢岑校长在工作繁忙的情况下,把我们的跟岗学习安排得井井有条 ...查看


  • 高效课堂学习笔记
  • 高效课堂学习笔记 高效课堂,是高效型课堂或高效性课堂的简称,顾名思义是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具体而言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 ...查看


  • 高一政治高效课堂
  • 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高一政治备课组 当前,高中思想政治在新课改的指引下面临新的挑战.长期以来,政治课教学采用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教师说听,学生听写,教师成了课堂教学的主宰,学生则是被动接受,严重打击了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课堂效率低下:此 ...查看


  • 高效课堂培训讲座资料1
  • 高效课堂讲座材料一 2012.10 高效课堂:是高效型课堂或高效性课堂的简称,顾名思义是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具体而言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 ...查看


  • 评价一堂课是否高效的三个必要维度
  • 评价一堂课是否高效的三个必要维度 作者:张忠飞 来源:<广西教育·B版>2015年第01期 [摘 要]教育教学的最主要.最关键的阵地就是我们的教学课堂,追求高质量的教学课堂成为了大家共同的教育诉求.那么,什么是高质量的课堂呢?好 ...查看


  •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论文 1
  •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论文 摘 要:准确的教学目标准确制定是高效课堂的导向,充分的课前准备是高效课堂的前提,教学流程的合理设计是高效课堂的关键,师生角色的科学分配是高效课堂的保证,教师素养的快速提高是高效课堂的后盾.这几个 ...查看


  • 高效课堂教学论文:浅论高效课堂教学
  • 高效课堂教学论文:浅论高效课堂教学 高效的课堂教学,是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通过一系列的教学行为或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施以影响,提高教学效率,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和教学目标的达成.在任何针对学生展开的教学活动中,学生都是认识的主体,教师水平.教 ...查看


  • 浅谈英语高效课堂
  • 浅谈英语高效课堂--小组合作学习 摘要: 所谓合作学习,是指在教学中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组成合作学习小组一起学习,以提高学习成效的一种教学形式.合作学习又称共同学习(Learning Together ), 其理论有良好的社会心理学基础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