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设备分类维修保养的有关规定
(支持性文件)
编 号: QW09-06
版 号: A0
总页数: 4
编 制: 陈康碧
审 核: 陈康碧
批 准:
起始生效日期:2011年12月1日
广州某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设备分类维修保养的有关规定
1.目的
结合公司现状,运用ABC分类法,对生产设备分类进行维修保
养,既能抓住维修与生产之间主要矛盾 ,分清主次 ,突出重点 ,又能兼顾一般, 确保设备安全有效的运行,使有限的设备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 。
2.范围
公司所有生产设备。
3.职责
由工程部设备管理人员与生产部管理人员共同对设备进行分类与
制定维修保养类型。
4.ABC设备分类法
从生产因素(包括产品质量、产量)、安全因素、检修因素 (可靠
性、维修性 )、经济因素 (价值) 和备用因素、备品备件因素六个方面进行评分,按设备综合得分来划分设备类别。综合评估得分在7.5分以上时为A类设备;综合评估得分在3.0分至7.5分之间时为B类设备;综合评估得分综合评分在3.0分以下的为C类设备。各类设备建立设备维护台帐,详细记录设备详细参数、备品备件、维修记录、技术革新记录等。设备存在的六个因素如有重大变动时,由工程部或生产部提出重新评估综合得分,进行保养类型调整。
5.设备分类维修保养管理
5.1 A类设备实行计划性维修保养管理,根据设备的使用情况、检修情
况,制定设备的维修保养周期,并按照维修保养计划时间进行维修保养。A类设备实行严格的日检、联检、维修保养,内容如下:
a. 日检:专业维护人员每天巡检二次(上下班前各一次)。
b. 联检(系统检查):设备管理人员制定相应检查表,实行每月联检
方式(设备管理人员、设备专业维护人员、生产操作人员联合检
查)系统检查,对设备各个系统在生产使用过程中的性能进行综合评估,及时对存在的问题缺陷依据现场生产要求实际提出解决、改进的方法。
c. 台帐:对每台设备进行故障分析,建立设备履历,对重大故障进行
报告,并组织实施技术革新,实行故障分析和备件损耗分析并建立安全库存。
d. 培训:培养专业的维护人员,加强三懂(懂设备性能、构造、原
理)四会(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修理、会排除故障)的培训。 e. 维修:设备管理人员对设备的运行情况,维修记录进行梳理,确定
各设备各配件的更换周期,并对设备运行情况实施监测,开展预防性、计划性维修,确保机器一直处于可靠的状态。
5. 2 B类设备实行预知性维修保养,根据日常的检查和监测,对设备出
现自检报警、监测异常等情况判断设备的故障,并组织维修保养。B类设备实行严格的日检、月检,内容如下:
a. 日检:严格落实B类设备的日常检查保养、定期检查保养,专业维
护人员实行每天1次检查;
b. 联检(系统检查):设备管理人员制定相应检查表实行每月联检方
式进行(设备专业维护人员、设备保养人联合检查)系统检查。 c. 台帐:对每台设备进行维护台帐。加强日常的维护,填写由设备管
理人员提供的设备润滑、检查保养表。
d. 培训:培养专业的维护人员,加强三懂四会的培训。
5. 3 C类设备实行故障性维修,故障性维修是在设备出现了检修预知信
号后,加强对设备的监护,待设备达到检修要求后,实施检修保养,内容如下:
a. 日检:严格落实C类设备的日常检查保养、定期检查保养,设备管
理人员为生产操作人员制定详细的检查表,生产操作人员,实行每天检查,专业维护人员实行每周检查制;
b. 联检:设备管理人员制定相应检查表实行每月联检方式(设备专业
维护人员、设备保养人联合检查)进行系统检查。
c. 台帐:对每台设备进行维护台帐。加强日常的维护,填写由设备管
理人员提供的设备润滑、检查保养表
d. 培训:培养专业的维护人员,加强润滑防腐培训、日常检查保养培
训。
设备维修保养分类具体评分见下表:
生产设备分类维修保养的有关规定
(支持性文件)
编 号: QW09-06
版 号: A0
总页数: 4
编 制: 陈康碧
审 核: 陈康碧
批 准:
起始生效日期:2011年12月1日
广州某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设备分类维修保养的有关规定
1.目的
结合公司现状,运用ABC分类法,对生产设备分类进行维修保
养,既能抓住维修与生产之间主要矛盾 ,分清主次 ,突出重点 ,又能兼顾一般, 确保设备安全有效的运行,使有限的设备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 。
2.范围
公司所有生产设备。
3.职责
由工程部设备管理人员与生产部管理人员共同对设备进行分类与
制定维修保养类型。
4.ABC设备分类法
从生产因素(包括产品质量、产量)、安全因素、检修因素 (可靠
性、维修性 )、经济因素 (价值) 和备用因素、备品备件因素六个方面进行评分,按设备综合得分来划分设备类别。综合评估得分在7.5分以上时为A类设备;综合评估得分在3.0分至7.5分之间时为B类设备;综合评估得分综合评分在3.0分以下的为C类设备。各类设备建立设备维护台帐,详细记录设备详细参数、备品备件、维修记录、技术革新记录等。设备存在的六个因素如有重大变动时,由工程部或生产部提出重新评估综合得分,进行保养类型调整。
5.设备分类维修保养管理
5.1 A类设备实行计划性维修保养管理,根据设备的使用情况、检修情
况,制定设备的维修保养周期,并按照维修保养计划时间进行维修保养。A类设备实行严格的日检、联检、维修保养,内容如下:
a. 日检:专业维护人员每天巡检二次(上下班前各一次)。
b. 联检(系统检查):设备管理人员制定相应检查表,实行每月联检
方式(设备管理人员、设备专业维护人员、生产操作人员联合检
查)系统检查,对设备各个系统在生产使用过程中的性能进行综合评估,及时对存在的问题缺陷依据现场生产要求实际提出解决、改进的方法。
c. 台帐:对每台设备进行故障分析,建立设备履历,对重大故障进行
报告,并组织实施技术革新,实行故障分析和备件损耗分析并建立安全库存。
d. 培训:培养专业的维护人员,加强三懂(懂设备性能、构造、原
理)四会(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修理、会排除故障)的培训。 e. 维修:设备管理人员对设备的运行情况,维修记录进行梳理,确定
各设备各配件的更换周期,并对设备运行情况实施监测,开展预防性、计划性维修,确保机器一直处于可靠的状态。
5. 2 B类设备实行预知性维修保养,根据日常的检查和监测,对设备出
现自检报警、监测异常等情况判断设备的故障,并组织维修保养。B类设备实行严格的日检、月检,内容如下:
a. 日检:严格落实B类设备的日常检查保养、定期检查保养,专业维
护人员实行每天1次检查;
b. 联检(系统检查):设备管理人员制定相应检查表实行每月联检方
式进行(设备专业维护人员、设备保养人联合检查)系统检查。 c. 台帐:对每台设备进行维护台帐。加强日常的维护,填写由设备管
理人员提供的设备润滑、检查保养表。
d. 培训:培养专业的维护人员,加强三懂四会的培训。
5. 3 C类设备实行故障性维修,故障性维修是在设备出现了检修预知信
号后,加强对设备的监护,待设备达到检修要求后,实施检修保养,内容如下:
a. 日检:严格落实C类设备的日常检查保养、定期检查保养,设备管
理人员为生产操作人员制定详细的检查表,生产操作人员,实行每天检查,专业维护人员实行每周检查制;
b. 联检:设备管理人员制定相应检查表实行每月联检方式(设备专业
维护人员、设备保养人联合检查)进行系统检查。
c. 台帐:对每台设备进行维护台帐。加强日常的维护,填写由设备管
理人员提供的设备润滑、检查保养表
d. 培训:培养专业的维护人员,加强润滑防腐培训、日常检查保养培
训。
设备维修保养分类具体评分见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