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常见论述题和解答

一些有关城市规划理论方面的问题及参考答案.

一、19世纪的西方工业城市出现了哪些问题?在城市规划方面又有哪些应对?

19世纪的西方的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增长,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财富,给城市带来巨大的变化,同时在城市中也出现了人口膨胀、居住拥挤、环境质量恶化、交通拥挤、各种社会矛盾突出等问题。这种问题危害了劳动人民的生活,也妨碍了资产阶级自身的利益。众解决这些矛盾出发,当时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各种社会改良主义者及一些从事城市建设的实际工作者和学者提出了各种设想,形成了有特定的研究对象、范围和系统的现代城市规划学。 这些理论或设想有:

1、空想社会主义的城市理论学说。

把城市当作一个社会经济的范畴,而且看作一个社会经济的范畴,而且制作为适应新的生活而变化,这些都比把城市和建筑停留在造型艺术的观点要全面和深刻。

2、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

将城市当作一个整体来研究,联系城乡的关系,提出适应现代工业的城市规划问题,对人口密度、城市经济、城市绿化的重要性问题都提出了见解。

3、索里亚·玛塔的带形城市:探讨了现代城市内部生长的潜在可能。

4、戈涅的工业城市:展现了现代城市的基本组织原则。

5、卡米洛·西特的城市形态研究:强调了城市空间组织上的艺术性原则。

6、格迪斯的学说:建立了现代规划理论基础和方法论。

参考:城市规划原理 中国建筑工作出版社 全国注册城市规划执业考试用书

二、简·雅各布在《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中主要阐述了哪些观点?

此书是对当下城市规划和重建理论的抨击。同时,更主要的也是尝试引介一些城市规划和重建的新原则,这些原则与现在被教授的那些东西——从建筑和规划的流派不同,甚至相反。作者所进行的抨击不是对重建改造方法的一些不痛不痒的批评,或对城市设计形式的吹毛求疵。而是那些统治现代城市规划和重建改造正统理论的原则和目的。作者讲述城市在真实生活中是怎样运转的,因为在城市改造中这是知晓何种规划、何种实践能够促进社会和经济的活力,何种实践、何种原则将窒息城市特性的惟一方式。

城市改造的经济运作原则并不是像城市更新理论声称的那样完全依赖于对公共税收补贴的合理投资,而是还依赖于来自众多孤立无援的改造受害者的大笔非自愿补贴。进行有规划的城市改造的手段与其要达到的目的一样可悲。

在一个又一个城市里,依照规划理论,恰恰是那些不该衰败的地区在走向衰败。同样重要却不太被注意的是,在一个又一个城市里,按照规划理论,那些该衰败的地区却拒绝走向衰败。 在城市建设和城市设计中,城市是一个巨大的实验室,有试验也有错误,有失败也有成功。在这个实验室里,城市规划本该是一个学习、形成和试验其理论的过程。但恰恰相反,这个学科(如果可以这么称呼的话)的实践者和教授者们却忽视了对真实生活中的成功和失败的研究,对那些意料之外的成功的原因漠不关心,相反,他们只是遵循源自小城镇、郊区地带、肺结核疗养院、集市和想像中的梦中城市的行为和表象的原则——这一原则源自除城市之外的一切。 作者以为,要弄清楚城市表现出来的神秘叵测的行为,方法是仔细观察最普通的场景和事件,尽可能地抛弃以前曾有的期待,试着看看能否发现他们表达的意义,是否从中能浮现有关某些原则的线索。这是作者在本书第一部分试着做的事情。

有一个原则普遍存在,并且形式多样、复杂,作者在本书的第二部分集中探讨了其实质,这也是作者的论点的中心部分。这个普遍存在的原则就是城市对于一种相互交错、互相关联的多样

性的需要,这样的多样性从经济和社会角度都能不断产生相互支持的特性。这种多样性的内容可大相迥异,但是他们必须以某种具体的形式相互补充。

作者以为一些不成功的城市区域是那些缺乏这种相互支持机制的区域,城市规划学和城市设计的艺术在真实的城市和真实的生活中都必须成为催化和滋养这种互相关联的机制的科学和艺术。以作者所能发现的证据而言,作者以为大城市多样性的产生需要四个主要条件,通过有意识地引导这四个条件,城市规划可以引发城市的活力(单单是规划者和设计者本身是永远也达不到这个目的的)。本书的第一部分主要是关于城市中人的社会行为,这对理解接下去的内容很有必要,第二部分主要是关于城市的经济行为,是本书最重要的部分。

城市是一个极富动态的地方,在那些成功的区域这一点更是突出,那些区域为成千上万人提供了规划的肥沃之地。在本书的第三部分,作者从城市在真实生活中是如何被使用,城市中的人是如何行事的角度,考察了衰落和更新的某些方面。

最后一部分建议在住宅、交通、设计和管理实践方面来点变化,最后讨论了城市向作者们提出的一个问题——一个如何解决有序复杂性的问题。

作者希望读者不会把作者的观察看成是对小城市、小城镇或那些还没有纳入城镇的郊区的布局的指南。城镇、郊区或小城市的功能与大城市的完全不同。试图从小城镇的行为或者说想像的行为来理解大城市已经使作者们陷入了足够的麻烦之中。而试图从大城市的角度去理解小城镇则更会加剧混乱。

作者希望本书的每一位读者都会用他们自己了解的城市及其行为的知识经常地、带有质疑地来检视作者在书中表达的观点。如果作者的观点有不确切的地方,或推理和结论有误,作者希望这些错误会很快地得到纠正。关键是作者们太需要尽可能多地、尽快地学习和应用有关城市的真正的、有用的知识。

三、你是如何看待特大城市通过建设新城的方法进行疏解的?

1898年英国人霍华德(Ebenizer Howard)提出的“花园城市”理论,第一次把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圣西蒙等人的理想城市设想加以具体化。由最初的“卫星城”到“新城”,强调城市的独立性,是一个职能健全的独立城市。真正开始新城运动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按大伦敦规划在伦敦周围建起了8座新城。到目前已经建设了第三代新城。可以说新城运动几乎遍及世界所有的大城市。建设新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特大城市人口过于集中、环境恶劣的矛盾,并通过疏散大城市的人口,创造田园式的理想城市模式。我个人认为建设新城来疏散特大城市人口的目的并没有完全实现,但通过新城开发建设的实践和产生的理论,却为特大城市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新城已经成为一定区域范围内的中心城市,为其本身周围的地区服务,并且与中心城市发生相互作用,成为城镇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对涌入大城市的人口起到了一定的截流作用。

四、“倡导性规划”理论对当前我国规划的公众参与有哪些启示?

在重大建设项目选址、规划阶段征求市民意见,使市民参与规划决策是加强规划决策透明度行政民主化和决策公开化的要求,是城市规划管理体制改革的发展趋势,西方发达国家在二十世纪中期开展了倡导性规划(AdvocacyPlanning)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公众参与,现在公众参与已是西方城市规划中一个重要环节,几乎所有重大项目和对市民工作、生活有重大影响的项目都必须经过项目公示、公众听证等程序。公众参与对城市的发展和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传统的城市规划通常以采用行业专家为核心,通过专业技术人员和专家规划、论证的方式确定建设项目选址和方案的专家法。这种专家法由于参与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和

使用规范的专业语言,能够有效地屏蔽一些有违发展规律的倾向,并便于技术沟通交流。但是由于这种方法仅仅是少数专业人士对城市的理解和认识,仅仅代表一个特定人群的好恶和期望,缺乏广泛的代表性。而且,受专业技能和城市文化背景的限制,以专家意愿为基础编制的规划易于产生定位偏差和片面局限,难以集思广益把握城市发展。再者,由于传统规划体系以专家为核心,加上晦涩的专业术语的阻隔,普通民众难以了解和参与规划,由于缺乏对规划的理解和认同,在规划的实施过程中很难得到民众的支持。由于存在以上缺陷,以专家为核心的规划体系在二十世纪中期受到了广泛的批评,被戏称为“闭门造车式的规划”,城市规划的公众参与迅速发展成熟,并形成完善的公众参与方法和体系。我国城市规划在公众参与方面起步较晚,但是发展非常迅速。

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首先,在城市规划编制的前期必须进行大量的经济社会调查工作,其中市民访谈是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大量的市民访谈,使城市规划将市民的意愿作为编制的重要基础之一。其次,根据我国《城市规划法》的要求,城市总体规划等重大规划项目在审批前必须征得同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同意。人民代表大会在城市规划编制完成之中享有参与决策的权力,能够更好的反映公众的意愿。

尽管自建国以来我国城市规划的公众参与工作发展很快,但由于一些实际原因,现在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首先,公众参与要求市民具有较高的城市规划素养,理解城市规划的内涵,只有这样公众参与都能为城市建设提供积极合理的城市发展建议,真正达到指导城市健康发展的目的。而我国由于城市规划开展时间较短,宣传的力度不够,不少市民对城市规划的内容和程序还不太了解,甚至存在一些错误的理解,积极的公众参与很难进行。另外,作为公众参与的重要团体――社区团体在我国发展较晚,组织形式和工作方式尚不成熟,公众参与很多是一种个体行为,意见比较零散,难以形成比较集中和比较有社会针对性的意见。而真正比较成熟的公众参与是一种公众通过自发社团组织参与的集体行为,这样才能达到公众参与社会事务、管理社会事务的目的。基于这种原因以及技术条件限制,目前我国的公众参与主要还是以公开宣传展示和问卷调查的方式为主。

五、你认为我们当前许多大城市的更新和改造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

1、大拆大建,城市资源浪费。不少城市的领导为了追求任期业绩,既不尊重投入产出规律,也不考虑经济效果和创新,更不考虑投入资金的回收问题。对老城区不分青红皂白一律推倒重建,这是一种最原始、最不科学、最粗野的城市更新方式,造成一些有保留价值的建筑、设施、古木、风貌等的破坏,使城市的有形和无形资产严重受损,甚至完全消失。

2、城市的文脉被切断。城市文脉是一座城市在长期的发展建设中形成的历史的、文化的、特有的、地域的、景观的氛围和环境,是一种历史和文化的积淀。目前,城市中普遍存在着低水平的、低层次的简单城市更新,不注重保护和延续城市的文脉,使城市的文脉受到人为的破坏和割裂。

3、各类保护建筑遭到破坏。在城市更新改造中,将保护建筑视为获得眼前利益的捷径,千方百计的恣意蚕食、侵占、破坏和拆毁,情况相当严重,且屡禁不止,层出不穷。

4、城市正在走向雷同,特有风貌消失。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信息、文化、科技各领域交流的扩大,城市更新改造中大量地应用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的设计理念,大大促进了城市更新的进程和步伐。但是由于各地“追风”现象十分严重,效仿和追大潮成为时尚,使城市更新中出现了雷同,城市正在被克隆,正在失去地域的、文化的、传统的、多样化的特色,建筑正在失去个性和灵魂。

参考:城市规划师论坛http://bbs.gongzi.cn

试论城市更新改造中的问题及其对策 唐仁佐

六、“联络性规划”理论主要强调哪些内容?

加州柏克莱大学的城市和区域发展研究所所长Innes教授1998年写的“联络性规划中的信息”(Information in Communicative Planning)是关于城市规划公众参与的一个重要思想。它不是针对普通公众的,而是针对规划师这一特殊的公众群体。她提出的观点是:规划师在决策的过程中如何发挥更为独到的作用,以改变那种传统的被动提供技术咨询和决策信息的角色,运用联络互动的方法以达到参与决策的目的。这一观点是在1980年的实践主义规划(Action-oriented Planning)的经验积累中逐渐成熟的。规划师个人的沟通和协商的技术(技巧)在其推荐规划方案时变得十分重要,甚至影响规划政策和方案的实施。

Innes教授为什么会提出“联络性规划中的信息”的观点呢?这是因为,在1989年,美国规划理论家Forester提出规划的理性模型认为,规划师的工作主要由以下几个步骤组成:收集数据及资料----分析问题----确定规划目标----提出多种方案作比较,寻找实现目标的各种方案----优选最佳方案,将该方案推荐给决策者----执行、实施所选的方案----收集反馈意见,并作分析以发现新问题,依此重新修订下一轮规划的目标,再重复以上步骤。根据这个模型,规划师的社会职责是:不带偏见地收集信息,进行专业分析,提供技术咨询,然后把方案建议提交给决策者。[2]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这个模型遭到了挑战。首先,当权者很少仅根据规划师提出的分析和建议来作出决策。从这个角度看,规划如果有用,所起的作用也极其有限。其次,理性模型把规划工作分成若干步骤,整个规划过程呈线性,似乎十分有序。但在实际工作中,这些工作步骤往往是相互交错混合的,是非线性的。由于各种错综复杂的情况的存在,使得传统的理性模型不能反映现实,那么什么是当代规划工作的理论基础呢?规划师在规划决策中到底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

Innes在理性模式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的研究调查,提出了一种新的规划思想:联络性规划。她认为规划师在规划中做得最多的就是讨论和相互影响,而规划正是通过这种作为规划工作中心的联络或者说交流(communication)来影响公众行为。在过去的30年前,规划师的工作是“向权力讲真话”(speak truth to power),而不是对杂乱的社会活动进行实践,规划的成果就有待怀疑。而联络规划是运用一个新的更有力的方式,引导规划教育﹑研究﹑实践。政策的制订者,包括规划师,对于新的问题和资料的交流和认同以及他们对问题的态度在不断变化,通过联络可以及时的调整规划方案。因此,在联络性规划中我们发现信息的作用比通过公众选择的理性技术模式更有意义。联络的目的就是为了在规划中对信息的理解﹑研究﹑教育的作用建立一个新的理论框架并确定联络性规划对规划教育和研究的意义,从而更好的指导规划。

七、新城市主义规划设计有哪些主要特点,在实践中有哪些典型的开发模式?

二次世界大战后城市急速扩展,以低密度平房和小汽车交通为主体的近郊发展给城市带来了交通拥塞、空气污染、土地浪费、内城破坏和邻里观念淡薄。自80年代以来产生了几种以矫正这些城市病为使命的理论,包括由安德雷斯·杜安伊(A ndresDuany)与伊丽莎白·普拉特——兹伊贝克(Elizabeth Plater-Zyberk)提出的传统邻里区开发(Traditional Neighbcrrhood Development,简称TND)和由彼得·卡尔索尔普(Peter Calthorpe)倡导的偏重使用公共交通的邻里区(Transit-Oriented Deve1opment简称TOD)。这两套城市理想和规划理论有很多相类似的地方,统称“新城市主义”。1993年的“新城市主义大会”(Congress of the new urbanism)否定了1933年的雅典宣言。

TND的重点在城市设计,而不是城市规划。这些“传统邻里区”有以下特征:半径约40Om,或5分钟的步行路程;街道间距是70~100m;周围有绿带;邻里内有多类型的住房和居民;土地使用多类化;区内道路两旁都有人行道;每条街道都有各具特色的行道树;公建布局在人流集散地;住房的后巷是设计的重点,基础设施。车库的所在地,也是邻里间社交活动的场所。

TOD理论也强调混合土地用途,并以公共交通为规划原则:居民距离社区中心或公交车站不超过600m,或1Omin步行路程;公交车站之间的距离在0.8~1.6 km;车程不超过10min;区内汽车时速不能超过25km,路宽不超过8.5m(其中车行道是2.5~3.Om,路旁停车

2.5m,人行道2.0m)。此外,发展密度是25一60户/公顷,接近车站地方的商业用地不少于10 %,市中心1.6km范围内限制商业竞争,尽量少设地下排水系统(主要是环保),并尽量保留天然沼地。

此外,还有内利森斯(Ne1esseils)提出的“小庄”(Ham1et)和麦克伯恩(Macburnie)的“都市小村” (metropolitan purlieus)等,都是鼓励“中密度”(一般不超过60户/公顷)不同住房种类。混合土地用途和公共交通。新城市主义在实践上出现了以下困难:北美的住房消费者仍是喜爱小平房;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仍是以小汽车为主要交通工具;各地城市的总体规划方案和土地使用规划仍然不鼓励功能不同的土地使用混在一起。此外,有人批评新城市主义鼓吹的美国1 9世纪小城镇形式的发展是矫揉造作,现代社会邻里淡薄的观念不会因建筑形式而改变。也有人批评后巷(back al1ey)是浪费土地而且制造不安全地带。最后,有人认为新城市主义的对象是白领阶层而不是普通大众,反映了精英主义(elitism)的心态。

八、美国精明增长政策的产生主要针对哪些问题?其原则主要有哪些?

20世纪90年代末,美国人意识到其“郊区化”发展带来的问题:低密度的城市无序蔓延,人口涌向郊区建房,“吃”掉大量农田,城市越“跑”越远,导致能耗过多、上班路程太长等城市病接踵而来。而欧洲的“紧凑发展”却令许多历史城镇保持了其紧凑而高密度的形态,并被普遍认为是居住和工作的理想环境。美国人因此取法欧洲,提出了“精明增长”(smart growth)概念。

2000年,美国规划协会联合60家公共团体组成了“美国精明增长联盟”(Smart Growth America),确定精明增长的核心内容是:用足城市存量空间,减少盲目扩张;加强对现有社区的重建,重新开发废弃、污染工业用地,以节约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成本;城市建设相对集中,密集组团,生活和就业单元尽量拉近距离,减少基础设施、房屋建设和使用成本。 而建设一个“精明增长”的城市的主要原则是:

——土地的混合利用。在城市中,通过自行车或步行能够便捷地到达任何商业、居住、娱乐、教育场所等;

——建筑设计遵循紧凑原理;

——各社区应适合于步行;

——提供多样化的交通选择。保证步行、自行车和公共交通间的连通性。把这些方式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新的交通方式;

——保护公共空间、农业用地、自然景观等;

——引导和增强现有社区的发展与效用。提高已开发土地和基础设施的利用率,能降低城市边缘地区的发展压力。

九、你认为生态城市建设有哪些原则?

生态城市旨在采用整体论的系统方法,促进综合性的行政管理,实现自然、农业和人居环境

的有机结合。要建设适宜于人类生活的生态城市,首先必须运用生态学原理,全面系统地理解城市的环境、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并运用生态工程技术来设计城市、乡镇和村庄,以促进居民的身心健康,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保护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

生态城市的建设必须遵守五个原则。

系统原则:城市是一个区域中的一部分,城市生态系统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必须与城市外部其他生态系统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用系统的观点从区域环境和区域生态系统的角度考虑城市生态环境问题。

自然原则:城市规模及结构功能等都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必须充分考虑自然特征和环境承载能力。

经济原则:经济的发展是城市发展的前提条件,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保护环境,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原则。

生态原则:维持城市人工生态系统的平衡,必须注意城市生态系统中结构与功能的相互适应,使城市能量、物质、信息的传递和转化持续进行,处于动态平衡。

阶段性原则:发展生态城市,不能急功近利,要根据城市社会经济水平、科学技术水平相结合,分阶段定目标,持续发展。

十、赖特的广亩城市

城市分散主义最早源自乌托邦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思想和霍华德的田园城市思想。他们都反对现代大城市,主张取消大城市。1932年美国建筑师赖特的著作《正在消灭中的城市》 ( The Disappearing City)以及1935年发表于《建筑实录》(Architectural Record)上的论文《广亩城市:一个新的社区规划》(Broadacre City: A New Community Plan)中被称为的“ 广亩城市” ( Broadacre City),是他的城市分散主义思想的总结,充分地反映了他倡寻的美国化的规划思想,强调城市中的人的个性,反对集体主义。突出地反映了本世纪初建筑师们对于现代城镇环境的不满以及对工业化时代以前人与环境相对和谐的状态的怀念。他的广亩城,实质上是对城市的否定。他呼吁城市回到过去的时代。而他的社会思想的物质载体就是广亩城市了。他相信电话和小汽车的力量,认为大都市将死亡,美国人将走向乡村,家庭和家庭之间要有足够的距离以减少接触来保持家庭内部的稳定。用他的话说,是个没有城市的城市。他认为大城市应当让其自行消灭。他认为现有城市不能应付现代生活的需要,也不能

代表和象征现代人类的愿望,建议取消城市而建立一种新的、半农田式社团——广亩城市。 赖特的理想,是建立一种“社会”,‘这种社会保持着他自己所熟悉的、19 世纪90年代左右威斯康星州那种拥有自己宅地的居民们过着的独立的农村生活方式。20 世纪30年代北美的农户们已开始广泛使用汽车,使城市有可能向广阔的农村地带扩展。赖特论证,随着汽车和兼价的电力遍布各处,那种把一切活动集中于城市的需要已经终结,分散住所和分散就业岗位将成为未来的趋势。他建议发展一种完全分散的、低密度的城市来促进这种趋势。这就是他规划设想的“广亩城市”。每户周围都有一英亩土地(4047平方米),足够生产粮食蔬菜。居住区之间以超级公路相连,提供便捷的汽车交通。沿着这些公路,他建议规划路旁的公共设施、加油站,并将其自然地分布在为整个地区服务的商业中心之内。赖特所期望的那种社会是不存在的。他的规划设想也是不现实的。但广亩城市的描述已成为今日美国城市近郊的稀疏的住宅以及居民点分布的离奇的图景的写照。赖特认为,现代城市不能代表和象征人类的愿望,也不能适应现代生活需要,是一种反民主机制,需要将其取消(尤其是取消大城市)。

在《消失中的城市》中他指出,未来城市应该是无所不在而又以无所在的,这将是一种与古代城市或任何现代城市差异如此之大的城市,以致我们根本不会把它当作城市来看

待。在随后出版的《宽阔的田地》中他正式提出广亩城设想。这是一个把集中的城市重新分散在一个地区性农业的网格之上的方案。可以发现,赖特的广亩城设想是在美国小汽车大量普及的条件下出现的,美国1960年代的“市郊商业中心”“组合城市”和可以认为是这种思想的实际体现。

十一 格迪斯和world city

英国 生物学家和社会学家,现代城市研究和区域规划的理论先驱之一。他生于苏格兰,曾在伦敦大学从T.H.赫胥黎攻读生物学,后在丹迪大学、伦敦大学、孟买大学执教。著有《进化中的城市》等书。

P.格迪斯是区域规划思想的倡导者。他认为,城市与区域都是决定地点、工作与人之间,以及教育、美育与政治活动之间各种复杂的相互作用的基本结构。他突破了常规的城市范围,强调了把自然地区作为规划的基本框架。这些思想对大伦敦规划和美国田纳西流域规划都有影响。他主张城市规划工作要以居民的价值观念和意见为基础,尊重当地的历史和特点,避免大拆大建。在进行城市规划前要进行系统的调查,取得第一手资料,通过实地勘察了解该城的历史、地理、社会、文化、美学等因素,充分利用调查所得的体验以指导工作。

格迪斯认为城市规划是社会改革的重要手段。他运用哲学、社会学和生物学的观点,揭示了城市在空间和时间发展中所展示的生物学与社会学方面的复杂性。城市规划家要把城市现状和地方经济、环境发展潜力与限制条件联系在一起进行研究,再作规划。他反对命令式的形式主义的城市规划和单纯的专家技术规划,极力提倡在规划过程中逐渐认识城市的全部职能,在城市的演变中确定是保护、更新,还是改造或拓展。他认为城市从根本上讲应该得到保护和使用,而不应该随意拆毁、穿行。他率领学生在爱丁堡进行贫民区的改建,赎买小块空地建设义务维护的公园,修建学生公寓,使学生能体验社会基层的生活。他还应邀到印度进行许多城镇的规划,并撰写了一系列的研究报告。

国际化城市的概念最初由苏格兰城市规划师格迪斯(Patrick Geddes)于1915年提出,当时被称为世界城市(World City)。

目前关于国际化大都市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国际上有代表性的解释定义目前有两种。 八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国内外学者进一步研究拓展了世界城市的内涵,认为一个城市如果某一个方面或某几个方面的跨国交流比较频繁,其辐射力和吸引力对全球和区域产生重大影响,这类城市又可称为国际性城市(International City)

国际性城市不单纯拥有跨国公司、国际航班、高级酒店、外国乐队、巨型建筑这些符号化的东西。作为社会能量的聚合体,国际城市的辐射力、吸引力需超过本国范围、涉及国际领域。 1966年, ,英国地理学家、规划师彼德·霍尔(Peter Hall)对这个概念作了比较经典的解释:对全世界或大多数国家发生全球性经济、政治、文化影响的国际第一流大都市。他认为世界城市应具备以下特征:

一、通常是主要的政治权力中心;

二、国家的贸易中心;

三、主要银行的所在地和国家金融中心;

四、各类人才聚集的中心;

五、信息汇集和传播的地方;

六、不仅是大的人口中心,而且集中了相当比例的富裕阶层人口;

七、随着制造业贸易向更广阔的市场扩展,娱乐业成为世界城市的另一种

主要产业部门。

美国学者米尔顿·弗里德曼提出了七项衡量世界城市的标准:

一、主要的金融中心;

二、跨国公司总部所在地;

三、国际性机构的集中地;

四、第三产业的高度增长;

五、主要制造业中心4具有国际意义的加工工业等7;

六、世界交通的重要枢纽4尤指港口与国际航空港7;

七、城市人口达到一定标准。

(或答: 1915年,苏格兰城市规划师格迪斯提出了“世界城市”(World City)或“全球城市”(Global City)的概念。1966年,英国地理学家、城市规划师彼得·霍尔对此概念作了经典解释,即专指那些在世界的经济、政治、文化事务中发生全球性作用和影响的国际第一流大都市。这是“国际化城市”的第一层次,其第二层次为“国际性城市”(Interntional Metropolis)。 十三、国际化城市

什么是国际化城市

所谓国际化城市,主要是指在信息网络技术高度发达和经济全球化日趋加深的环境下,具有世界或区域中心地位和影响能力的现代化城市。

这个概念最初于 1915 年由苏格兰城市规划师格迪斯( Patrick Geddes )提出为世界城市( World City )。后由美国经济学家科恩 (R.B.Cohen) 基于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背景,首次提出了全球城市( Global City )的概念。八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国内外学者又对世界城市作进一步研究,从一定程度上拓展了世界城市的内涵,认为一个城市如果某一个方面或某几个方面的跨国交流比较频繁,其辐射力和吸引力对全球和区域产生重大影响,这类城市又可称为国际性城市 (International City) 。

所谓国际化,( 1 )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是世界的经济、贸易、金融中心之一,在世界经济中有相当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2 )集中了较多的跨国公司和国际金融机构以及国际经济与政治组织,是国际资本集散中心,在某种程度上能够控制和影响全球或区域性经济活动。( 3 )具有很高的经济开放度,通行国际惯例和国际法规,生产性服务业(特别是通讯、信息、科技、咨询、商业、市政公用等)发达,具有方便快捷的高速市际和市内交通系统。( 4 )国际性商品、资本、技术、信息和劳动力集散中心,国际性新思想、新技术、新体制创新基地等。

十四、L.芒福德:当代人本主义规划思想的巅峰

我们曾经在前文提到过近现代人本主义规划思想的三位大师,L.芒福德就是20世纪最具世界声望的城市规划思想家,他的理论思想对西方当代城市规划发展与评判价值体系的确立产生了重大影响:他关心城市生活的各个方面,自诩为“事通教授”;他著作等身,而所有的文字中都闪烁着人主义思想的光辉;他是一个社会正义者,从来没有因为压力而改变过自己的价值判断„„正是因为如此,芒福德虽然离世不久,但是却成为世界规划思想史中最受人崇敬的巨星,并且当之无愧地屹立在20世纪人本主义规划思想的巅峰。

相比于霍华德、盖迪斯,芒福德是一个更加激进的社会改良主义者,他主张对美国的社会、体制进行一场革命以建立一种新的社会、经济体系:“倘若土地私有制妨碍了作为人类原则。”他甚至把他的主张称为“共产主义”,提出要建立人道的“绿色共和国”,他对美国政府许多政策的批评虽然给他的工作与生活带来了很多麻烦,然而这也更使他加深了对社会的认识,并决心用自己的方法去促进社会的进步。芒福德对城市、区域的许多问题都有其深刻而独到的研究,但是人主义思想都无一例外地成为其所有学说的核心主线,这里简要地介

绍一些他有关城市发展、规则的重要思想。

1) 芒福德的城市观

芒福德始终坚持从历史发展观的角度认识城市 ,因而他倾力研究文化和城市的相互作用。他认为:“从历史上看,城市是社区权力和文化的最集中点,生活散射的各种光芒在这里全面聚焦,并取得更大的社会效益和意义,城市是社会整体关系的形式和标志。”[310]他于1938年出版的《城市文化》与1961年出版的《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两部著作,都是从文化的角度来深刻认识城市的发燕尾服过程。

芒福德把西方的城市发展历史、现在与未来概括为6个阶段:原始城市(Eopolis)、城邦(Polis)、中心城市(Metropolis)、巨型城市(Megalopolis)、专制城市、(Tyannopolis)、死城(Nekropolis),并分别阐述了城市在不同发燕尾服阶段的社会以、文化演变特征,高度强调城市文化在城市发展中的极端重要性:“城市的生命过程在本质上不同于一般高级生物体,城市可局部成长、部分死亡、自我更新”;“城市文化可以从遥远或长久的孕育中突然新生;它们可以借助于多种文化的三班倒来延续它们的物质组织;它们可以通过移植其他地区健康赛区或健康文化的组织而显现出新的生命”[。这些观点芒福德虽然早在1930年代就已经提出,但是他认为即使到了1970年代,这种认识“依然处于现行思想的前列”。

2) 芒福德的区域观

所有的人本主义思想家者极其关注区域的问题,芒福德更是将区域理解为城市的生态环境,并把城市社区赖以生存的环境称为区域。他认为:所谓区域,作为一个独立的地理单元是既定的;而作为一个独立的文化单元则部分是人类深思熟虑的愿望和意图的体现。因而,芒福德所理解的区域事实上是人文区域(Human Region),它是地理要素、经济要素和文化要素的综合体。恰恰与大都市带的热情支持者相反,芒福德坚持认为都市带并非是一种新型的区域/城市空间形态,而是城市无限度生长和蔓延的结果,将会抹掉农村、模糊人类处境的真实状况,最终成为“类城市混合体(Urbanoid Mishmash)”

3) 芒福德的规划观

芒福德对现代西方城市规划中的许多思想持批判态度(包括高速公路与小汽车支持下的城市形态和方式,以及Megalopolis等区域形态),指出全社会对金钱、物质、技术的崇拜已经发展到了否定人类政党生理需要、心理需要和社会需要的程度。他经常用“无机”(机械)、“有机”(生物技术)等对立的词汇来形容两种根本对立的规划思想:是盲目炫耀机械、技术的进步,还是用新的技术来不断改善人类的生活。他对现代城市规则中所充斥的种种形式主义的表现予以了坚决的批判,把那些不考虑社会需要的城市布局称之为“非城市”(Non-City),这样的规划也因而被称为非规则(Non-Plan),芒福德明确地提出了“城市的最好运作方式是关心人,陶冶人”这一崇高的思想命题。

一些有关城市规划理论方面的问题及参考答案.

一、19世纪的西方工业城市出现了哪些问题?在城市规划方面又有哪些应对?

19世纪的西方的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增长,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财富,给城市带来巨大的变化,同时在城市中也出现了人口膨胀、居住拥挤、环境质量恶化、交通拥挤、各种社会矛盾突出等问题。这种问题危害了劳动人民的生活,也妨碍了资产阶级自身的利益。众解决这些矛盾出发,当时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各种社会改良主义者及一些从事城市建设的实际工作者和学者提出了各种设想,形成了有特定的研究对象、范围和系统的现代城市规划学。 这些理论或设想有:

1、空想社会主义的城市理论学说。

把城市当作一个社会经济的范畴,而且看作一个社会经济的范畴,而且制作为适应新的生活而变化,这些都比把城市和建筑停留在造型艺术的观点要全面和深刻。

2、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

将城市当作一个整体来研究,联系城乡的关系,提出适应现代工业的城市规划问题,对人口密度、城市经济、城市绿化的重要性问题都提出了见解。

3、索里亚·玛塔的带形城市:探讨了现代城市内部生长的潜在可能。

4、戈涅的工业城市:展现了现代城市的基本组织原则。

5、卡米洛·西特的城市形态研究:强调了城市空间组织上的艺术性原则。

6、格迪斯的学说:建立了现代规划理论基础和方法论。

参考:城市规划原理 中国建筑工作出版社 全国注册城市规划执业考试用书

二、简·雅各布在《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中主要阐述了哪些观点?

此书是对当下城市规划和重建理论的抨击。同时,更主要的也是尝试引介一些城市规划和重建的新原则,这些原则与现在被教授的那些东西——从建筑和规划的流派不同,甚至相反。作者所进行的抨击不是对重建改造方法的一些不痛不痒的批评,或对城市设计形式的吹毛求疵。而是那些统治现代城市规划和重建改造正统理论的原则和目的。作者讲述城市在真实生活中是怎样运转的,因为在城市改造中这是知晓何种规划、何种实践能够促进社会和经济的活力,何种实践、何种原则将窒息城市特性的惟一方式。

城市改造的经济运作原则并不是像城市更新理论声称的那样完全依赖于对公共税收补贴的合理投资,而是还依赖于来自众多孤立无援的改造受害者的大笔非自愿补贴。进行有规划的城市改造的手段与其要达到的目的一样可悲。

在一个又一个城市里,依照规划理论,恰恰是那些不该衰败的地区在走向衰败。同样重要却不太被注意的是,在一个又一个城市里,按照规划理论,那些该衰败的地区却拒绝走向衰败。 在城市建设和城市设计中,城市是一个巨大的实验室,有试验也有错误,有失败也有成功。在这个实验室里,城市规划本该是一个学习、形成和试验其理论的过程。但恰恰相反,这个学科(如果可以这么称呼的话)的实践者和教授者们却忽视了对真实生活中的成功和失败的研究,对那些意料之外的成功的原因漠不关心,相反,他们只是遵循源自小城镇、郊区地带、肺结核疗养院、集市和想像中的梦中城市的行为和表象的原则——这一原则源自除城市之外的一切。 作者以为,要弄清楚城市表现出来的神秘叵测的行为,方法是仔细观察最普通的场景和事件,尽可能地抛弃以前曾有的期待,试着看看能否发现他们表达的意义,是否从中能浮现有关某些原则的线索。这是作者在本书第一部分试着做的事情。

有一个原则普遍存在,并且形式多样、复杂,作者在本书的第二部分集中探讨了其实质,这也是作者的论点的中心部分。这个普遍存在的原则就是城市对于一种相互交错、互相关联的多样

性的需要,这样的多样性从经济和社会角度都能不断产生相互支持的特性。这种多样性的内容可大相迥异,但是他们必须以某种具体的形式相互补充。

作者以为一些不成功的城市区域是那些缺乏这种相互支持机制的区域,城市规划学和城市设计的艺术在真实的城市和真实的生活中都必须成为催化和滋养这种互相关联的机制的科学和艺术。以作者所能发现的证据而言,作者以为大城市多样性的产生需要四个主要条件,通过有意识地引导这四个条件,城市规划可以引发城市的活力(单单是规划者和设计者本身是永远也达不到这个目的的)。本书的第一部分主要是关于城市中人的社会行为,这对理解接下去的内容很有必要,第二部分主要是关于城市的经济行为,是本书最重要的部分。

城市是一个极富动态的地方,在那些成功的区域这一点更是突出,那些区域为成千上万人提供了规划的肥沃之地。在本书的第三部分,作者从城市在真实生活中是如何被使用,城市中的人是如何行事的角度,考察了衰落和更新的某些方面。

最后一部分建议在住宅、交通、设计和管理实践方面来点变化,最后讨论了城市向作者们提出的一个问题——一个如何解决有序复杂性的问题。

作者希望读者不会把作者的观察看成是对小城市、小城镇或那些还没有纳入城镇的郊区的布局的指南。城镇、郊区或小城市的功能与大城市的完全不同。试图从小城镇的行为或者说想像的行为来理解大城市已经使作者们陷入了足够的麻烦之中。而试图从大城市的角度去理解小城镇则更会加剧混乱。

作者希望本书的每一位读者都会用他们自己了解的城市及其行为的知识经常地、带有质疑地来检视作者在书中表达的观点。如果作者的观点有不确切的地方,或推理和结论有误,作者希望这些错误会很快地得到纠正。关键是作者们太需要尽可能多地、尽快地学习和应用有关城市的真正的、有用的知识。

三、你是如何看待特大城市通过建设新城的方法进行疏解的?

1898年英国人霍华德(Ebenizer Howard)提出的“花园城市”理论,第一次把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圣西蒙等人的理想城市设想加以具体化。由最初的“卫星城”到“新城”,强调城市的独立性,是一个职能健全的独立城市。真正开始新城运动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按大伦敦规划在伦敦周围建起了8座新城。到目前已经建设了第三代新城。可以说新城运动几乎遍及世界所有的大城市。建设新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特大城市人口过于集中、环境恶劣的矛盾,并通过疏散大城市的人口,创造田园式的理想城市模式。我个人认为建设新城来疏散特大城市人口的目的并没有完全实现,但通过新城开发建设的实践和产生的理论,却为特大城市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新城已经成为一定区域范围内的中心城市,为其本身周围的地区服务,并且与中心城市发生相互作用,成为城镇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对涌入大城市的人口起到了一定的截流作用。

四、“倡导性规划”理论对当前我国规划的公众参与有哪些启示?

在重大建设项目选址、规划阶段征求市民意见,使市民参与规划决策是加强规划决策透明度行政民主化和决策公开化的要求,是城市规划管理体制改革的发展趋势,西方发达国家在二十世纪中期开展了倡导性规划(AdvocacyPlanning)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公众参与,现在公众参与已是西方城市规划中一个重要环节,几乎所有重大项目和对市民工作、生活有重大影响的项目都必须经过项目公示、公众听证等程序。公众参与对城市的发展和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传统的城市规划通常以采用行业专家为核心,通过专业技术人员和专家规划、论证的方式确定建设项目选址和方案的专家法。这种专家法由于参与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和

使用规范的专业语言,能够有效地屏蔽一些有违发展规律的倾向,并便于技术沟通交流。但是由于这种方法仅仅是少数专业人士对城市的理解和认识,仅仅代表一个特定人群的好恶和期望,缺乏广泛的代表性。而且,受专业技能和城市文化背景的限制,以专家意愿为基础编制的规划易于产生定位偏差和片面局限,难以集思广益把握城市发展。再者,由于传统规划体系以专家为核心,加上晦涩的专业术语的阻隔,普通民众难以了解和参与规划,由于缺乏对规划的理解和认同,在规划的实施过程中很难得到民众的支持。由于存在以上缺陷,以专家为核心的规划体系在二十世纪中期受到了广泛的批评,被戏称为“闭门造车式的规划”,城市规划的公众参与迅速发展成熟,并形成完善的公众参与方法和体系。我国城市规划在公众参与方面起步较晚,但是发展非常迅速。

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首先,在城市规划编制的前期必须进行大量的经济社会调查工作,其中市民访谈是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大量的市民访谈,使城市规划将市民的意愿作为编制的重要基础之一。其次,根据我国《城市规划法》的要求,城市总体规划等重大规划项目在审批前必须征得同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同意。人民代表大会在城市规划编制完成之中享有参与决策的权力,能够更好的反映公众的意愿。

尽管自建国以来我国城市规划的公众参与工作发展很快,但由于一些实际原因,现在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首先,公众参与要求市民具有较高的城市规划素养,理解城市规划的内涵,只有这样公众参与都能为城市建设提供积极合理的城市发展建议,真正达到指导城市健康发展的目的。而我国由于城市规划开展时间较短,宣传的力度不够,不少市民对城市规划的内容和程序还不太了解,甚至存在一些错误的理解,积极的公众参与很难进行。另外,作为公众参与的重要团体――社区团体在我国发展较晚,组织形式和工作方式尚不成熟,公众参与很多是一种个体行为,意见比较零散,难以形成比较集中和比较有社会针对性的意见。而真正比较成熟的公众参与是一种公众通过自发社团组织参与的集体行为,这样才能达到公众参与社会事务、管理社会事务的目的。基于这种原因以及技术条件限制,目前我国的公众参与主要还是以公开宣传展示和问卷调查的方式为主。

五、你认为我们当前许多大城市的更新和改造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

1、大拆大建,城市资源浪费。不少城市的领导为了追求任期业绩,既不尊重投入产出规律,也不考虑经济效果和创新,更不考虑投入资金的回收问题。对老城区不分青红皂白一律推倒重建,这是一种最原始、最不科学、最粗野的城市更新方式,造成一些有保留价值的建筑、设施、古木、风貌等的破坏,使城市的有形和无形资产严重受损,甚至完全消失。

2、城市的文脉被切断。城市文脉是一座城市在长期的发展建设中形成的历史的、文化的、特有的、地域的、景观的氛围和环境,是一种历史和文化的积淀。目前,城市中普遍存在着低水平的、低层次的简单城市更新,不注重保护和延续城市的文脉,使城市的文脉受到人为的破坏和割裂。

3、各类保护建筑遭到破坏。在城市更新改造中,将保护建筑视为获得眼前利益的捷径,千方百计的恣意蚕食、侵占、破坏和拆毁,情况相当严重,且屡禁不止,层出不穷。

4、城市正在走向雷同,特有风貌消失。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信息、文化、科技各领域交流的扩大,城市更新改造中大量地应用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的设计理念,大大促进了城市更新的进程和步伐。但是由于各地“追风”现象十分严重,效仿和追大潮成为时尚,使城市更新中出现了雷同,城市正在被克隆,正在失去地域的、文化的、传统的、多样化的特色,建筑正在失去个性和灵魂。

参考:城市规划师论坛http://bbs.gongzi.cn

试论城市更新改造中的问题及其对策 唐仁佐

六、“联络性规划”理论主要强调哪些内容?

加州柏克莱大学的城市和区域发展研究所所长Innes教授1998年写的“联络性规划中的信息”(Information in Communicative Planning)是关于城市规划公众参与的一个重要思想。它不是针对普通公众的,而是针对规划师这一特殊的公众群体。她提出的观点是:规划师在决策的过程中如何发挥更为独到的作用,以改变那种传统的被动提供技术咨询和决策信息的角色,运用联络互动的方法以达到参与决策的目的。这一观点是在1980年的实践主义规划(Action-oriented Planning)的经验积累中逐渐成熟的。规划师个人的沟通和协商的技术(技巧)在其推荐规划方案时变得十分重要,甚至影响规划政策和方案的实施。

Innes教授为什么会提出“联络性规划中的信息”的观点呢?这是因为,在1989年,美国规划理论家Forester提出规划的理性模型认为,规划师的工作主要由以下几个步骤组成:收集数据及资料----分析问题----确定规划目标----提出多种方案作比较,寻找实现目标的各种方案----优选最佳方案,将该方案推荐给决策者----执行、实施所选的方案----收集反馈意见,并作分析以发现新问题,依此重新修订下一轮规划的目标,再重复以上步骤。根据这个模型,规划师的社会职责是:不带偏见地收集信息,进行专业分析,提供技术咨询,然后把方案建议提交给决策者。[2]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这个模型遭到了挑战。首先,当权者很少仅根据规划师提出的分析和建议来作出决策。从这个角度看,规划如果有用,所起的作用也极其有限。其次,理性模型把规划工作分成若干步骤,整个规划过程呈线性,似乎十分有序。但在实际工作中,这些工作步骤往往是相互交错混合的,是非线性的。由于各种错综复杂的情况的存在,使得传统的理性模型不能反映现实,那么什么是当代规划工作的理论基础呢?规划师在规划决策中到底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

Innes在理性模式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的研究调查,提出了一种新的规划思想:联络性规划。她认为规划师在规划中做得最多的就是讨论和相互影响,而规划正是通过这种作为规划工作中心的联络或者说交流(communication)来影响公众行为。在过去的30年前,规划师的工作是“向权力讲真话”(speak truth to power),而不是对杂乱的社会活动进行实践,规划的成果就有待怀疑。而联络规划是运用一个新的更有力的方式,引导规划教育﹑研究﹑实践。政策的制订者,包括规划师,对于新的问题和资料的交流和认同以及他们对问题的态度在不断变化,通过联络可以及时的调整规划方案。因此,在联络性规划中我们发现信息的作用比通过公众选择的理性技术模式更有意义。联络的目的就是为了在规划中对信息的理解﹑研究﹑教育的作用建立一个新的理论框架并确定联络性规划对规划教育和研究的意义,从而更好的指导规划。

七、新城市主义规划设计有哪些主要特点,在实践中有哪些典型的开发模式?

二次世界大战后城市急速扩展,以低密度平房和小汽车交通为主体的近郊发展给城市带来了交通拥塞、空气污染、土地浪费、内城破坏和邻里观念淡薄。自80年代以来产生了几种以矫正这些城市病为使命的理论,包括由安德雷斯·杜安伊(A ndresDuany)与伊丽莎白·普拉特——兹伊贝克(Elizabeth Plater-Zyberk)提出的传统邻里区开发(Traditional Neighbcrrhood Development,简称TND)和由彼得·卡尔索尔普(Peter Calthorpe)倡导的偏重使用公共交通的邻里区(Transit-Oriented Deve1opment简称TOD)。这两套城市理想和规划理论有很多相类似的地方,统称“新城市主义”。1993年的“新城市主义大会”(Congress of the new urbanism)否定了1933年的雅典宣言。

TND的重点在城市设计,而不是城市规划。这些“传统邻里区”有以下特征:半径约40Om,或5分钟的步行路程;街道间距是70~100m;周围有绿带;邻里内有多类型的住房和居民;土地使用多类化;区内道路两旁都有人行道;每条街道都有各具特色的行道树;公建布局在人流集散地;住房的后巷是设计的重点,基础设施。车库的所在地,也是邻里间社交活动的场所。

TOD理论也强调混合土地用途,并以公共交通为规划原则:居民距离社区中心或公交车站不超过600m,或1Omin步行路程;公交车站之间的距离在0.8~1.6 km;车程不超过10min;区内汽车时速不能超过25km,路宽不超过8.5m(其中车行道是2.5~3.Om,路旁停车

2.5m,人行道2.0m)。此外,发展密度是25一60户/公顷,接近车站地方的商业用地不少于10 %,市中心1.6km范围内限制商业竞争,尽量少设地下排水系统(主要是环保),并尽量保留天然沼地。

此外,还有内利森斯(Ne1esseils)提出的“小庄”(Ham1et)和麦克伯恩(Macburnie)的“都市小村” (metropolitan purlieus)等,都是鼓励“中密度”(一般不超过60户/公顷)不同住房种类。混合土地用途和公共交通。新城市主义在实践上出现了以下困难:北美的住房消费者仍是喜爱小平房;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仍是以小汽车为主要交通工具;各地城市的总体规划方案和土地使用规划仍然不鼓励功能不同的土地使用混在一起。此外,有人批评新城市主义鼓吹的美国1 9世纪小城镇形式的发展是矫揉造作,现代社会邻里淡薄的观念不会因建筑形式而改变。也有人批评后巷(back al1ey)是浪费土地而且制造不安全地带。最后,有人认为新城市主义的对象是白领阶层而不是普通大众,反映了精英主义(elitism)的心态。

八、美国精明增长政策的产生主要针对哪些问题?其原则主要有哪些?

20世纪90年代末,美国人意识到其“郊区化”发展带来的问题:低密度的城市无序蔓延,人口涌向郊区建房,“吃”掉大量农田,城市越“跑”越远,导致能耗过多、上班路程太长等城市病接踵而来。而欧洲的“紧凑发展”却令许多历史城镇保持了其紧凑而高密度的形态,并被普遍认为是居住和工作的理想环境。美国人因此取法欧洲,提出了“精明增长”(smart growth)概念。

2000年,美国规划协会联合60家公共团体组成了“美国精明增长联盟”(Smart Growth America),确定精明增长的核心内容是:用足城市存量空间,减少盲目扩张;加强对现有社区的重建,重新开发废弃、污染工业用地,以节约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成本;城市建设相对集中,密集组团,生活和就业单元尽量拉近距离,减少基础设施、房屋建设和使用成本。 而建设一个“精明增长”的城市的主要原则是:

——土地的混合利用。在城市中,通过自行车或步行能够便捷地到达任何商业、居住、娱乐、教育场所等;

——建筑设计遵循紧凑原理;

——各社区应适合于步行;

——提供多样化的交通选择。保证步行、自行车和公共交通间的连通性。把这些方式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新的交通方式;

——保护公共空间、农业用地、自然景观等;

——引导和增强现有社区的发展与效用。提高已开发土地和基础设施的利用率,能降低城市边缘地区的发展压力。

九、你认为生态城市建设有哪些原则?

生态城市旨在采用整体论的系统方法,促进综合性的行政管理,实现自然、农业和人居环境

的有机结合。要建设适宜于人类生活的生态城市,首先必须运用生态学原理,全面系统地理解城市的环境、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并运用生态工程技术来设计城市、乡镇和村庄,以促进居民的身心健康,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保护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

生态城市的建设必须遵守五个原则。

系统原则:城市是一个区域中的一部分,城市生态系统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必须与城市外部其他生态系统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用系统的观点从区域环境和区域生态系统的角度考虑城市生态环境问题。

自然原则:城市规模及结构功能等都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必须充分考虑自然特征和环境承载能力。

经济原则:经济的发展是城市发展的前提条件,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保护环境,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原则。

生态原则:维持城市人工生态系统的平衡,必须注意城市生态系统中结构与功能的相互适应,使城市能量、物质、信息的传递和转化持续进行,处于动态平衡。

阶段性原则:发展生态城市,不能急功近利,要根据城市社会经济水平、科学技术水平相结合,分阶段定目标,持续发展。

十、赖特的广亩城市

城市分散主义最早源自乌托邦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思想和霍华德的田园城市思想。他们都反对现代大城市,主张取消大城市。1932年美国建筑师赖特的著作《正在消灭中的城市》 ( The Disappearing City)以及1935年发表于《建筑实录》(Architectural Record)上的论文《广亩城市:一个新的社区规划》(Broadacre City: A New Community Plan)中被称为的“ 广亩城市” ( Broadacre City),是他的城市分散主义思想的总结,充分地反映了他倡寻的美国化的规划思想,强调城市中的人的个性,反对集体主义。突出地反映了本世纪初建筑师们对于现代城镇环境的不满以及对工业化时代以前人与环境相对和谐的状态的怀念。他的广亩城,实质上是对城市的否定。他呼吁城市回到过去的时代。而他的社会思想的物质载体就是广亩城市了。他相信电话和小汽车的力量,认为大都市将死亡,美国人将走向乡村,家庭和家庭之间要有足够的距离以减少接触来保持家庭内部的稳定。用他的话说,是个没有城市的城市。他认为大城市应当让其自行消灭。他认为现有城市不能应付现代生活的需要,也不能

代表和象征现代人类的愿望,建议取消城市而建立一种新的、半农田式社团——广亩城市。 赖特的理想,是建立一种“社会”,‘这种社会保持着他自己所熟悉的、19 世纪90年代左右威斯康星州那种拥有自己宅地的居民们过着的独立的农村生活方式。20 世纪30年代北美的农户们已开始广泛使用汽车,使城市有可能向广阔的农村地带扩展。赖特论证,随着汽车和兼价的电力遍布各处,那种把一切活动集中于城市的需要已经终结,分散住所和分散就业岗位将成为未来的趋势。他建议发展一种完全分散的、低密度的城市来促进这种趋势。这就是他规划设想的“广亩城市”。每户周围都有一英亩土地(4047平方米),足够生产粮食蔬菜。居住区之间以超级公路相连,提供便捷的汽车交通。沿着这些公路,他建议规划路旁的公共设施、加油站,并将其自然地分布在为整个地区服务的商业中心之内。赖特所期望的那种社会是不存在的。他的规划设想也是不现实的。但广亩城市的描述已成为今日美国城市近郊的稀疏的住宅以及居民点分布的离奇的图景的写照。赖特认为,现代城市不能代表和象征人类的愿望,也不能适应现代生活需要,是一种反民主机制,需要将其取消(尤其是取消大城市)。

在《消失中的城市》中他指出,未来城市应该是无所不在而又以无所在的,这将是一种与古代城市或任何现代城市差异如此之大的城市,以致我们根本不会把它当作城市来看

待。在随后出版的《宽阔的田地》中他正式提出广亩城设想。这是一个把集中的城市重新分散在一个地区性农业的网格之上的方案。可以发现,赖特的广亩城设想是在美国小汽车大量普及的条件下出现的,美国1960年代的“市郊商业中心”“组合城市”和可以认为是这种思想的实际体现。

十一 格迪斯和world city

英国 生物学家和社会学家,现代城市研究和区域规划的理论先驱之一。他生于苏格兰,曾在伦敦大学从T.H.赫胥黎攻读生物学,后在丹迪大学、伦敦大学、孟买大学执教。著有《进化中的城市》等书。

P.格迪斯是区域规划思想的倡导者。他认为,城市与区域都是决定地点、工作与人之间,以及教育、美育与政治活动之间各种复杂的相互作用的基本结构。他突破了常规的城市范围,强调了把自然地区作为规划的基本框架。这些思想对大伦敦规划和美国田纳西流域规划都有影响。他主张城市规划工作要以居民的价值观念和意见为基础,尊重当地的历史和特点,避免大拆大建。在进行城市规划前要进行系统的调查,取得第一手资料,通过实地勘察了解该城的历史、地理、社会、文化、美学等因素,充分利用调查所得的体验以指导工作。

格迪斯认为城市规划是社会改革的重要手段。他运用哲学、社会学和生物学的观点,揭示了城市在空间和时间发展中所展示的生物学与社会学方面的复杂性。城市规划家要把城市现状和地方经济、环境发展潜力与限制条件联系在一起进行研究,再作规划。他反对命令式的形式主义的城市规划和单纯的专家技术规划,极力提倡在规划过程中逐渐认识城市的全部职能,在城市的演变中确定是保护、更新,还是改造或拓展。他认为城市从根本上讲应该得到保护和使用,而不应该随意拆毁、穿行。他率领学生在爱丁堡进行贫民区的改建,赎买小块空地建设义务维护的公园,修建学生公寓,使学生能体验社会基层的生活。他还应邀到印度进行许多城镇的规划,并撰写了一系列的研究报告。

国际化城市的概念最初由苏格兰城市规划师格迪斯(Patrick Geddes)于1915年提出,当时被称为世界城市(World City)。

目前关于国际化大都市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国际上有代表性的解释定义目前有两种。 八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国内外学者进一步研究拓展了世界城市的内涵,认为一个城市如果某一个方面或某几个方面的跨国交流比较频繁,其辐射力和吸引力对全球和区域产生重大影响,这类城市又可称为国际性城市(International City)

国际性城市不单纯拥有跨国公司、国际航班、高级酒店、外国乐队、巨型建筑这些符号化的东西。作为社会能量的聚合体,国际城市的辐射力、吸引力需超过本国范围、涉及国际领域。 1966年, ,英国地理学家、规划师彼德·霍尔(Peter Hall)对这个概念作了比较经典的解释:对全世界或大多数国家发生全球性经济、政治、文化影响的国际第一流大都市。他认为世界城市应具备以下特征:

一、通常是主要的政治权力中心;

二、国家的贸易中心;

三、主要银行的所在地和国家金融中心;

四、各类人才聚集的中心;

五、信息汇集和传播的地方;

六、不仅是大的人口中心,而且集中了相当比例的富裕阶层人口;

七、随着制造业贸易向更广阔的市场扩展,娱乐业成为世界城市的另一种

主要产业部门。

美国学者米尔顿·弗里德曼提出了七项衡量世界城市的标准:

一、主要的金融中心;

二、跨国公司总部所在地;

三、国际性机构的集中地;

四、第三产业的高度增长;

五、主要制造业中心4具有国际意义的加工工业等7;

六、世界交通的重要枢纽4尤指港口与国际航空港7;

七、城市人口达到一定标准。

(或答: 1915年,苏格兰城市规划师格迪斯提出了“世界城市”(World City)或“全球城市”(Global City)的概念。1966年,英国地理学家、城市规划师彼得·霍尔对此概念作了经典解释,即专指那些在世界的经济、政治、文化事务中发生全球性作用和影响的国际第一流大都市。这是“国际化城市”的第一层次,其第二层次为“国际性城市”(Interntional Metropolis)。 十三、国际化城市

什么是国际化城市

所谓国际化城市,主要是指在信息网络技术高度发达和经济全球化日趋加深的环境下,具有世界或区域中心地位和影响能力的现代化城市。

这个概念最初于 1915 年由苏格兰城市规划师格迪斯( Patrick Geddes )提出为世界城市( World City )。后由美国经济学家科恩 (R.B.Cohen) 基于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背景,首次提出了全球城市( Global City )的概念。八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国内外学者又对世界城市作进一步研究,从一定程度上拓展了世界城市的内涵,认为一个城市如果某一个方面或某几个方面的跨国交流比较频繁,其辐射力和吸引力对全球和区域产生重大影响,这类城市又可称为国际性城市 (International City) 。

所谓国际化,( 1 )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是世界的经济、贸易、金融中心之一,在世界经济中有相当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2 )集中了较多的跨国公司和国际金融机构以及国际经济与政治组织,是国际资本集散中心,在某种程度上能够控制和影响全球或区域性经济活动。( 3 )具有很高的经济开放度,通行国际惯例和国际法规,生产性服务业(特别是通讯、信息、科技、咨询、商业、市政公用等)发达,具有方便快捷的高速市际和市内交通系统。( 4 )国际性商品、资本、技术、信息和劳动力集散中心,国际性新思想、新技术、新体制创新基地等。

十四、L.芒福德:当代人本主义规划思想的巅峰

我们曾经在前文提到过近现代人本主义规划思想的三位大师,L.芒福德就是20世纪最具世界声望的城市规划思想家,他的理论思想对西方当代城市规划发展与评判价值体系的确立产生了重大影响:他关心城市生活的各个方面,自诩为“事通教授”;他著作等身,而所有的文字中都闪烁着人主义思想的光辉;他是一个社会正义者,从来没有因为压力而改变过自己的价值判断„„正是因为如此,芒福德虽然离世不久,但是却成为世界规划思想史中最受人崇敬的巨星,并且当之无愧地屹立在20世纪人本主义规划思想的巅峰。

相比于霍华德、盖迪斯,芒福德是一个更加激进的社会改良主义者,他主张对美国的社会、体制进行一场革命以建立一种新的社会、经济体系:“倘若土地私有制妨碍了作为人类原则。”他甚至把他的主张称为“共产主义”,提出要建立人道的“绿色共和国”,他对美国政府许多政策的批评虽然给他的工作与生活带来了很多麻烦,然而这也更使他加深了对社会的认识,并决心用自己的方法去促进社会的进步。芒福德对城市、区域的许多问题都有其深刻而独到的研究,但是人主义思想都无一例外地成为其所有学说的核心主线,这里简要地介

绍一些他有关城市发展、规则的重要思想。

1) 芒福德的城市观

芒福德始终坚持从历史发展观的角度认识城市 ,因而他倾力研究文化和城市的相互作用。他认为:“从历史上看,城市是社区权力和文化的最集中点,生活散射的各种光芒在这里全面聚焦,并取得更大的社会效益和意义,城市是社会整体关系的形式和标志。”[310]他于1938年出版的《城市文化》与1961年出版的《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两部著作,都是从文化的角度来深刻认识城市的发燕尾服过程。

芒福德把西方的城市发展历史、现在与未来概括为6个阶段:原始城市(Eopolis)、城邦(Polis)、中心城市(Metropolis)、巨型城市(Megalopolis)、专制城市、(Tyannopolis)、死城(Nekropolis),并分别阐述了城市在不同发燕尾服阶段的社会以、文化演变特征,高度强调城市文化在城市发展中的极端重要性:“城市的生命过程在本质上不同于一般高级生物体,城市可局部成长、部分死亡、自我更新”;“城市文化可以从遥远或长久的孕育中突然新生;它们可以借助于多种文化的三班倒来延续它们的物质组织;它们可以通过移植其他地区健康赛区或健康文化的组织而显现出新的生命”[。这些观点芒福德虽然早在1930年代就已经提出,但是他认为即使到了1970年代,这种认识“依然处于现行思想的前列”。

2) 芒福德的区域观

所有的人本主义思想家者极其关注区域的问题,芒福德更是将区域理解为城市的生态环境,并把城市社区赖以生存的环境称为区域。他认为:所谓区域,作为一个独立的地理单元是既定的;而作为一个独立的文化单元则部分是人类深思熟虑的愿望和意图的体现。因而,芒福德所理解的区域事实上是人文区域(Human Region),它是地理要素、经济要素和文化要素的综合体。恰恰与大都市带的热情支持者相反,芒福德坚持认为都市带并非是一种新型的区域/城市空间形态,而是城市无限度生长和蔓延的结果,将会抹掉农村、模糊人类处境的真实状况,最终成为“类城市混合体(Urbanoid Mishmash)”

3) 芒福德的规划观

芒福德对现代西方城市规划中的许多思想持批判态度(包括高速公路与小汽车支持下的城市形态和方式,以及Megalopolis等区域形态),指出全社会对金钱、物质、技术的崇拜已经发展到了否定人类政党生理需要、心理需要和社会需要的程度。他经常用“无机”(机械)、“有机”(生物技术)等对立的词汇来形容两种根本对立的规划思想:是盲目炫耀机械、技术的进步,还是用新的技术来不断改善人类的生活。他对现代城市规则中所充斥的种种形式主义的表现予以了坚决的批判,把那些不考虑社会需要的城市布局称之为“非城市”(Non-City),这样的规划也因而被称为非规则(Non-Plan),芒福德明确地提出了“城市的最好运作方式是关心人,陶冶人”这一崇高的思想命题。


相关文章

  • 论述类文本阅读
  • 高三论述类文本阅读 [考纲解读]: 论述类文本包括论文.杂文.评论等 1.理解 B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和重要句子的含义的含义 重要概念指准确把握文意时必须理解的概念.要注意这些概念在文中的具体含义.重要句子指对理解文章起重要作用的句子.考查重 ...查看


  • 中考各门功课考试秘诀
  • 2012年深圳中考各门功课考试秘诀 考试对学生来讲是一件平常的事情,因为学生经常要考试,应自然.轻松地对待,但考试又是一次智力上的竞赛,应认真.紧张地安排.把平常与认真,轻松与紧张处理好了,又能勤奋学习,就可顺利地通过考试并得到良好成绩. ...查看


  • 29[礼记]一则教案
  • 29<礼记>一则 教案 · 学案 · 测案 学习目标: 1.在教师指导下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并最终背诵课文. 2.理解.积累.识记常见的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翻译课文,用"意义"法划分句子节奏. 3.认识教与 ...查看


  • 2016年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考研专业目录招生人数参考书目历年真题复试分数线答题方法
  • 2016年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考研专业目录.招生人数.参考书目.历年真题.复试分数线.答题方法. 复习经验指导 一.2016年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专业考研招生目录 三.2016年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专业考研参考书 四.2006年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 ...查看


  • [生活与哲学]主观题类型及解题方略
  • <生活与哲学>主观题常见类型及解题方略 纵观近几年的新课改卷,我们发现<生活与哲学>常见的主观题类型大致有以下几种:辨析题(分析说明类).体现类(是什么).意义类(为什么类.启示类).如何做类(怎么办类.启示类).下 ...查看


  • 2016年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语言文学考研专业目录招生人数参考书目历年真题复试分数线答题方法
  • 2016年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语言文学考研专业目录.招生人数.参考书目.历年真题.复试分数线.答题 方法.复习经验指导 一.2016年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语言文学专业考研招生目录 三.2016年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语言文学专业考研参考书 四.20 ...查看


  • 39.论述类文本阅读
  • 论述类文本阅读 (一)解题步骤 1.作阅读标志 ①作段落标志 ②作语言标志 关联词语:"之所以„是因为„""不但„而且„""只有„才„""虽然„但是„"&quo ...查看


  • 高考提分利剑--文综选择题技巧
  • 1. (1)选择题的构成 随着考试制度的改革 , 高考政治尤其是文科综合政治部分选择题 , 从类 型上看大多以 "组题" 的形式出现 , 即一个材料设计多个试题 , 最多可达到 5 个试 题:从形式上看有两部分构成:题干 ...查看


  • 北京大学社会工作考研王思斌[社会学教程]内部辅导讲义
  • 社会学教程王思斌 第二章社会及其构成 一.什么是社会 1.我国典籍中的社会: 社:集体活动场所,反映农业社会特征.古代一种乡村基层组织 会:集会.聚会.民间团体 唐宋时期,社.会二字相连,指民间的有一定联系的人形成的社会活动形成 2.西方的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