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社会工作实务第一节老年社会工作概念

第一节老年社会工作概念 一.老年期 按照国际标准,我国一般称老年群体中60~69岁的人为低龄老年人,70~79岁的人为中龄老年人,80岁以上的人为高龄老年人。不同年龄段的老人在身体健康状况、生活自理能力、参与社会活动、婚姻状况、家庭关系、心理需求等方面都有不一样的特点。许多低龄老人并不需要特别的服务,而大部分高龄老人都或多或少地需要一些社会服务。对不同年龄段的老人在服务规划和提供上要做特别的考虑。

二.老年人的需要 包括:健康维护、经济保障、就业休闲(如重新就业工作、外出旅游等)、社会参与(如意愿表达、利益维护等)、婚姻家庭、居家安全、后事安排等(如子女生活、财产处置、后事操办等)。 三.老年人的问题 老年人问题,是由老化而引起的社会问题。包括因个人的老化而导致的问题,以及由于社会人口老龄化而出现的问题。 1.由老年人的特殊情况而产生的老年人自身的社会问题,称之为老龄问题的人道主义方面的问题。 2.由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绝对值和相对值上升,而导致的人口年龄化对整个社会所产生的问题,国际上称之为老龄问题在社会发展方面的问题。 具体表现为: (1)国民寿命延长与老年慢性病增加; (2)家庭结构改变与无人照顾老人增加(“空巢”老人、独居老人增加); (3)工业化都市的迅速发展与老人生活环境的恶化; (4)教育文化进步与严重的代际隔阂; (5)医药发达与老人医疗费用负担; (6)老人闲暇的增多与社会交往的减少。 四.老年社会工作 老年社会工作是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以老年人及其相关人员和系统为工作对象,帮助老年人特别是处境困难的老年人,改善社会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使老年人有更好的社会适应和福祉。 老年社会工作的对象既包括那些“空巢”(独居)、残疾、困难和高龄老人,也包括一般的健康老人,还有外围人群或组织机构。 我国老年工作的根本目标是促进“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五.老年社会工作的特点 1.社会价值观可能影响社会工作者的态度和行为 在开展老年社会工作时,社会工作者要认真反思自己的价值观,学习有关老年学的知识,以便消除社会中认为做老年人的工作没有太大价值、对老人厌恶、歧视的错误理解和认识。 2.反移情是老年社会工作者的重要课题 做老年社会工作时,社会工作者可能会出现反移情,不仅会表现为对老人特别不好,缺乏耐心和关怀,还会表现为对老人过度保护,想要“拯救”老人。因此,社会工作者要注意反移情问题,时常反思自己对老人的反应。 3.老年社会工作者要善于自我意识与自我督导 在做老年人辅导工作时,社会工作者应该审视自己对老年人、对垂死和死亡的感受,首先要把自己的问题梳理好。 4.老年社会工作需要多学科合作 做老人工作需要多学科的合作,从事老年社会工作需要培养团队工作能力。懂得协调、配合不同的学科共同开展老人服务工作,才能使工作取得更好的成效。

第一节老年社会工作概念 一.老年期 按照国际标准,我国一般称老年群体中60~69岁的人为低龄老年人,70~79岁的人为中龄老年人,80岁以上的人为高龄老年人。不同年龄段的老人在身体健康状况、生活自理能力、参与社会活动、婚姻状况、家庭关系、心理需求等方面都有不一样的特点。许多低龄老人并不需要特别的服务,而大部分高龄老人都或多或少地需要一些社会服务。对不同年龄段的老人在服务规划和提供上要做特别的考虑。

二.老年人的需要 包括:健康维护、经济保障、就业休闲(如重新就业工作、外出旅游等)、社会参与(如意愿表达、利益维护等)、婚姻家庭、居家安全、后事安排等(如子女生活、财产处置、后事操办等)。 三.老年人的问题 老年人问题,是由老化而引起的社会问题。包括因个人的老化而导致的问题,以及由于社会人口老龄化而出现的问题。 1.由老年人的特殊情况而产生的老年人自身的社会问题,称之为老龄问题的人道主义方面的问题。 2.由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绝对值和相对值上升,而导致的人口年龄化对整个社会所产生的问题,国际上称之为老龄问题在社会发展方面的问题。 具体表现为: (1)国民寿命延长与老年慢性病增加; (2)家庭结构改变与无人照顾老人增加(“空巢”老人、独居老人增加); (3)工业化都市的迅速发展与老人生活环境的恶化; (4)教育文化进步与严重的代际隔阂; (5)医药发达与老人医疗费用负担; (6)老人闲暇的增多与社会交往的减少。 四.老年社会工作 老年社会工作是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以老年人及其相关人员和系统为工作对象,帮助老年人特别是处境困难的老年人,改善社会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使老年人有更好的社会适应和福祉。 老年社会工作的对象既包括那些“空巢”(独居)、残疾、困难和高龄老人,也包括一般的健康老人,还有外围人群或组织机构。 我国老年工作的根本目标是促进“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五.老年社会工作的特点 1.社会价值观可能影响社会工作者的态度和行为 在开展老年社会工作时,社会工作者要认真反思自己的价值观,学习有关老年学的知识,以便消除社会中认为做老年人的工作没有太大价值、对老人厌恶、歧视的错误理解和认识。 2.反移情是老年社会工作者的重要课题 做老年社会工作时,社会工作者可能会出现反移情,不仅会表现为对老人特别不好,缺乏耐心和关怀,还会表现为对老人过度保护,想要“拯救”老人。因此,社会工作者要注意反移情问题,时常反思自己对老人的反应。 3.老年社会工作者要善于自我意识与自我督导 在做老年人辅导工作时,社会工作者应该审视自己对老年人、对垂死和死亡的感受,首先要把自己的问题梳理好。 4.老年社会工作需要多学科合作 做老人工作需要多学科的合作,从事老年社会工作需要培养团队工作能力。懂得协调、配合不同的学科共同开展老人服务工作,才能使工作取得更好的成效。


相关文章

  • 社会工作实务初级
  • 社会工作实务初级 社会工作实务的考试特点 案例分析问题目标介入策略方法 方案设计问题需求目标价值观 理论方法步骤 注重分析 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以专业学科的基本要求想问题和回答问题 价值实践是 社会工作提供专业服务的本质 第一章 社会工作 ...查看


  • 实务社会工作理论
  • 妇女社工-妇女社会工作理论 纵观妇女社会工作的发展历史,可以发现女权主义对其具有深刻的影响.女权主义在现代又称女性主义,它既是一种社会运动,更是一种随着西方女权运动兴起而逐渐形成的妇女争取自己的权利,要求男女平等的社会思潮. 概括而言,众多 ...查看


  • 社会工作实务初级模拟试题[1]
  • 参考答案: 一. 1.A2.D3.E4.A5.A6.D7.B8.D9.E10.D11.B12.A13.D14.A15.E 16.C17.B18.D19.C20.E21.B22.C23.B24.E25.A26.C27.D28.A29.E30. ...查看


  • 社工实务:[老年社会工作实务](二)
  • ;1.政策和行政框架下的运作 老年社会工作作为一门新兴职业,其作用已渐渐得到认同,并得到更广泛的政府支持.特别是在一些大中型城市,与养老机构合作而形成的一种互动已初见模式. 2004年8月17日,大连举行的首届全国养老机构院长高级论坛暨全国 ...查看


  • 2013年社会工作者[初级社会工作实务]模拟试题(1)
  • 2013年社会工作者<初级社会工作实务>模拟试题(1) 一.单选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本大题共60小题,每题1分.) 第1题老年社会工作者小兰所在的社区中,有位徐大爷一直患有高血压,某日突发脑梗塞,送到医院时就 ...查看


  • 复旦大学2014年MSW试题
  • 复旦大学2014年MSW 试题 社会工作原理 一.名称解释 1. 规范性需要 2. 贫困线:食费对比法 3. 伦理困境:通案处理 4. 社会环境 5. 社会学习理论 6. 人的社会化 二.简答题 1.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观点 2. 社会工 ...查看


  • 社会工作实务案例分析
  • 一.案例分析题 案例一: 杨某平时身体很好,一天突然感到胸闷,并伴有心绞痛,经初步诊断为冠心病,但须住院进一步检查.杨某由于平时极少到医院看病,对医院的情况很陌生,担心自己的检查会出现不好的结果,对年迈的父母为自己担心过意不去,又对丈夫不能 ...查看


  • 社会工作师实务第四章老年社会工作
  • 第四章 老年社会工作 老年的界定 3特点 8需要 面临的问题注意事项:老年社会工作5方面主要内容.6方法 一.老年的特点和需要 (一)界定:多以60周岁为界定年龄 存在个体差异,更好地区分,从不同角度界定 1.生理年龄:2.心理年龄:3.社 ...查看


  • 社会工作原理
  • 社会工作原理 社会工作是在遵循助人自助的价值理念指导下,运用个案.小组.社区.行政等专业方法,以帮助机构和他人发挥自身潜能,协调社会关系,解决和预防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正为职业的一项专业性工作. 社会工作从本质上来说是实践的,实务性是社会工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