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机关审计复核准则

【时效性】:已失效

【发文字号】:审计署令第2号

【颁布日期】:2000-08-07

【生效日期】:2000-08-07

【效力级别】:部门规章

【颁布机构】:审计署

审计机关审计复核准则

(审计署令第2号 2000年8月7日)

class="law_article" name="1">  第一条 为了规范审计复核工作,保证审计工作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

class="law_article" name="2">  第二条 本准则所称审计复核,是指审计机关内部的复核机构或者专职复核人员依法对审计意见书、审计决定书、审计建议书、移送处理书以及所附审计报告等材料进行审核,并提出复核意见的行为。

  本准则所称审计意见书、审计决定书、审计建议书、移送处理书均为代拟稿。

class="law_article" name="3">  第三条 审计机关的法制机构是本机关的复核机构。

  未设立法制机构的审计机关,应当确立本机关的复核机构或者专职复核人员。

class="law_article" name="4">  第四条 审计组所在部门向审计机关主管领导提交审计意见书、审计决定书、审计建议书、移送处理书以及所附审计报告等材料前,应当经复核机构或者专职复核人员进行复核。

class="law_article" name="5">  第五条 审计组所在部门应当向复核机构或者专职复核人员提交下列复核材料:

   (一)审计报告、审计意见书、审计决定书、审计建议书、移送处理书;

   (二)审计方案、审计工作底稿及审计证据;

   (三)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报告的书面意见;

   (四)审计组对被审计单位意见的说明或者修改意见;

   (五)审计组所在部门对审计报告的审核意见;

   (六)审计定性、处理、处罚适用的法律、法规、规章;

   (七)复核机构或者专职复核人员要求提交的其他相关材料。

class="law_article" name="6">  第六条 复核机构或者专职复核人员收到复核材料后,应当办理签收手续。

class="law_article" name="7">  第七条 复核机构或者专职复核人员依照法律、法规、规章,对下列事项进行复核:

   (一)是否按照审计方案确定的审计范围和审计目标实施审计;审计工作是否符合相关的审计准则;

   (二)与审计事项有关的事实是否清楚;

   (三)收集的审计证据是否具有客观性、相关性、充分性和合法性;

   (四)适用法律、法规、规章是否正确;

   (五)对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的定性是否准确,处理、处罚意见是否适当;

   (六)审计评价、审计建议、审计移送处理是否适当;

   (七)审计程序是否符合规定;

   (八)其他需要复核的事项。

class="law_article" name="8">  第八条 复核机构或者专职复核人员在复核过程中,发现主要事实不清,证据不充分,或者其他复核材料不完整的,应当通知审计组所在部门限期补正。

class="law_article" name="9">  第九条 复核机构或者专职复核人员应当自收到复核材料之日起七个工作日内提出复核意见。特殊情况下,提出复核意见的时间可以适当延长,但最长不得超过十个工作日。

  遇有本办法第八条规定的情形时,补正材料的时间不包括在复核时间内。

class="law_article" name="10">  第十条 复核机构或者专职复核人员复核后,应当提出复核意见,出具复核意见书。

  复核意见书应当包括下列要素:

   (一)标题;

   (二)主送机构(审计组所在部门);

   (三)复核意见;

   (四)复核机构的负责人或者专职复核人员签名;

   (五)提出复核意见的日期。

class="law_article" name="11">  第十一条 复核工作结束后,复核机构或者专职复核人员应当将复核意见书连同复核材料退还审计组所在部门。审计组所在部门认为复核意见正确的,应当修改审计意见书、审计决定书、审计建议书、移送处理书,连同复核意见书一并报送审计机关主管领导或者提交审计业务会议审定。

  审计组所在部门对复核意见如有异议,应当报请审计机关主管领导或者提交审计机关审计业务会议审定。

class="law_article" name="12">  第十二条 复核意见书应当归入审计档案。

class="law_article" name="13">  第十三条 年度终结后,复核机构或者专职复核人员应当对本年度审计复核工作进行分析、总结,向审计机关提交审计复核情况报告。

class="law_article" name="14">  第十四条 本准则由审计署负责解释。

class="law_article" name="15">  第十五条 本准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审计署于1996年12月11日发布的《审计机关关于审计复核工作的规定》(审法发〔1996〕337号)同时废止。

【时效性】:已失效

【发文字号】:审计署令第2号

【颁布日期】:2000-08-07

【生效日期】:2000-08-07

【效力级别】:部门规章

【颁布机构】:审计署

审计机关审计复核准则

(审计署令第2号 2000年8月7日)

class="law_article" name="1">  第一条 为了规范审计复核工作,保证审计工作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

class="law_article" name="2">  第二条 本准则所称审计复核,是指审计机关内部的复核机构或者专职复核人员依法对审计意见书、审计决定书、审计建议书、移送处理书以及所附审计报告等材料进行审核,并提出复核意见的行为。

  本准则所称审计意见书、审计决定书、审计建议书、移送处理书均为代拟稿。

class="law_article" name="3">  第三条 审计机关的法制机构是本机关的复核机构。

  未设立法制机构的审计机关,应当确立本机关的复核机构或者专职复核人员。

class="law_article" name="4">  第四条 审计组所在部门向审计机关主管领导提交审计意见书、审计决定书、审计建议书、移送处理书以及所附审计报告等材料前,应当经复核机构或者专职复核人员进行复核。

class="law_article" name="5">  第五条 审计组所在部门应当向复核机构或者专职复核人员提交下列复核材料:

   (一)审计报告、审计意见书、审计决定书、审计建议书、移送处理书;

   (二)审计方案、审计工作底稿及审计证据;

   (三)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报告的书面意见;

   (四)审计组对被审计单位意见的说明或者修改意见;

   (五)审计组所在部门对审计报告的审核意见;

   (六)审计定性、处理、处罚适用的法律、法规、规章;

   (七)复核机构或者专职复核人员要求提交的其他相关材料。

class="law_article" name="6">  第六条 复核机构或者专职复核人员收到复核材料后,应当办理签收手续。

class="law_article" name="7">  第七条 复核机构或者专职复核人员依照法律、法规、规章,对下列事项进行复核:

   (一)是否按照审计方案确定的审计范围和审计目标实施审计;审计工作是否符合相关的审计准则;

   (二)与审计事项有关的事实是否清楚;

   (三)收集的审计证据是否具有客观性、相关性、充分性和合法性;

   (四)适用法律、法规、规章是否正确;

   (五)对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的定性是否准确,处理、处罚意见是否适当;

   (六)审计评价、审计建议、审计移送处理是否适当;

   (七)审计程序是否符合规定;

   (八)其他需要复核的事项。

class="law_article" name="8">  第八条 复核机构或者专职复核人员在复核过程中,发现主要事实不清,证据不充分,或者其他复核材料不完整的,应当通知审计组所在部门限期补正。

class="law_article" name="9">  第九条 复核机构或者专职复核人员应当自收到复核材料之日起七个工作日内提出复核意见。特殊情况下,提出复核意见的时间可以适当延长,但最长不得超过十个工作日。

  遇有本办法第八条规定的情形时,补正材料的时间不包括在复核时间内。

class="law_article" name="10">  第十条 复核机构或者专职复核人员复核后,应当提出复核意见,出具复核意见书。

  复核意见书应当包括下列要素:

   (一)标题;

   (二)主送机构(审计组所在部门);

   (三)复核意见;

   (四)复核机构的负责人或者专职复核人员签名;

   (五)提出复核意见的日期。

class="law_article" name="11">  第十一条 复核工作结束后,复核机构或者专职复核人员应当将复核意见书连同复核材料退还审计组所在部门。审计组所在部门认为复核意见正确的,应当修改审计意见书、审计决定书、审计建议书、移送处理书,连同复核意见书一并报送审计机关主管领导或者提交审计业务会议审定。

  审计组所在部门对复核意见如有异议,应当报请审计机关主管领导或者提交审计机关审计业务会议审定。

class="law_article" name="12">  第十二条 复核意见书应当归入审计档案。

class="law_article" name="13">  第十三条 年度终结后,复核机构或者专职复核人员应当对本年度审计复核工作进行分析、总结,向审计机关提交审计复核情况报告。

class="law_article" name="14">  第十四条 本准则由审计署负责解释。

class="law_article" name="15">  第十五条 本准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审计署于1996年12月11日发布的《审计机关关于审计复核工作的规定》(审法发〔1996〕337号)同时废止。


相关文章

  • 审计机关建立法律顾问制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 审计机关建立法律顾问制度的必要性和 重要性 依法审计是审计工作的基本原则,加强审计法制工作是坚持依法审计的保证,是提高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法制意识.规范审计行为.提高审计质量和审计执法水平的重要基础工作,是提高审计质量的重要切入点.因而,审计 ...查看


  • 大连市西岗区审计局行政执法机构设置及职责
  • 大连市西岗区审计局行政执法机构设置及职责 审计行政执法主要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细则> 3.<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 ...查看


  • 当前我省审计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当前我省审计质量 审计实务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邬晓明 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是审计机关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本文结合我省近几年来审计复核.质量检查和优秀审计项目评比的情况,在客观分析当前我省审计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的基础上,试就我省 ...查看


  • 最新审计准则
  • 最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 目 录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 第三章 审计计划 第四章 审计实施 第一节 审计实施方案 第二节 审计证据 第三节 审计记录 第四节 重大违法行为检查 第五章 审计报告 第 ...查看


  • 新大纲自考本科审计学简答题小抄(完美整理)
  • 简述我国审计监督体系的内容和国家审计与民间审计的区别. 答:审计按不同主体划分为国家审计.内部审计和民意审计,并形成了三类审计组织结构,共同构成审计监督体系.国家审计和民间审计相对于审计客体而言都是外部审计,都具有较强的独立性,但两者存在以 ...查看


  • 新大纲自考本科审计学简答题小抄(完美整理)-赢在路上
  • 北京赢在路上学校 www.xueliedu.com 简述我国审计监督体系的内容和国家审计与民间审计的区别. 答:审计按不同主体划分为国家审计.内部审计和民意审计,并形成了三类审计组织结构,共同构成审计监督体系.国家审计和民间审计相对于审计客 ...查看


  • 我国[国家审计基本准则]与[独立审计基本准则]之比较
  • 我国<国家审计基本准则>已由审计署于2000年1月28发布施行,共六章四十七条.我国<独立审计基本准则>早于 1996年 1月 1日由财政部批准发布施行,共五章二十五条.这两个审计基本准则作为我国两大审计监督体系的基 ...查看


  • 电大审计学01-07网上作业及阶段性测试
  • 审计学形考七次作业: <审计学>形考01任务 一.案例分析题 1.[资料]甲公司主要从事日常消费品的生产和销售,日常交易采用自动化信息系统(以下简称系统)和手工控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系统自2006年以来没有发生变化.甲公司产品主 ...查看


  • 电大[审计学]形考07任务_0018答案
  • 一.单项选择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 下列各项中,属于管理类审计工作底稿的是: A. 内部控制调查表 B. 审计工作方案 C. 现金盘点表 D. 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表 2. 在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后,如果审计人员认为某项交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