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体育对大学生审美教育的作用_张洋

其次,加强青少年瑜伽教学基础设施建设。瑜伽对青少年的影响机制较成人更加复杂和综合。良好的教学基础设施能够大大提升教学质量。体育部门应加大对青少年瑜伽教育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完善场地基础设施和音响、视频等多媒体设施,为瑜伽教学提供充分保障。

[参考文献]

[1]赵宏宇:《对瑜伽美学特征的分析》,《科技向导》,2011年第21期。载

[2]李:《瑜伽练习对儿童青少年影响的研究》,《科技信息》,2011年第19期。青载

[3]李奕霏:《瑜伽审美价值研究》,《吉林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载

论体育对大学生审美教育的作用

张洋李贵森

(首都体育学院武术与表演学院,北京100191;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体育教学中心,北京100089)

一、大学生体育与美育的关系

对大学生进行体育与审美教育是进行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育具有其他教育所无法代替的独特功能和作用,有助于大学生正确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帮助大学生实现美化自身、完善人格的目的。

审美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和发展受教育者的感受力、欣赏力、想象力、创造力等能力,塑造完美、高尚的人格,最终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美育目的能否实现与是否

在培养学生的有高素质的师资团队和良好的教学条件密切相关。教师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主体,

过程中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教师的自身素质与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的好坏。良好的教学条件是实施美育的基本条件,优良的场地设施是教师开展各种审美教育的重要保障,丰富的文字、音像资料可以提高学生对美的认识。可见,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教师的教

校园的文化生活等都具有特殊教育功能和教育价值。大学生在校园中接触的这些正面的、育、

积极的因素会给自身带来愉悦美好的感受,从而潜移默化地提高自身对美的觉知,培养出高尚的道德情操。

[1]美是人类在现实生活中逐步形成的对客观世界的一种精神感受。美育广泛地寓于德育、

智育与体育当中。体育与美育二者相互渗透,密不可分。以身体练习为手段的体育可以帮助学生获得形体美和人格美,培养学生欣赏美的能力。体育可以让学生亲身感知美的存在,使得美这一抽象概念变得具体可见,融入到运动的每一个肢体动作中且为我们所体验。对体育美的欣

体育美感是体育美欣赏的结果,是发挥和实现体育的审美赏是体育审美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

价值及社会功能的重要条件。

体育不仅具有观赏性与娱乐性,更具有参与性,参与体育活动可以让学生乐在其中,在不知

通过以运动为基础的教育,增不觉中通过欣赏他人而完善自我人格。体育遵循人的发展规律,

进学生身心健康,要求学生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以积极向上的心态收稿日期:2014-05-27

作者简介:张洋,首都体育学院武术与表演学院讲师,主要研究体育教学与训练;

,李贵森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体育教学中心讲师,主要研究体育教学与训练。

65

对待生活、竞争与合作。因此,体育与审美教育都影响着学生人生的方方面面,在素质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体育与美育的结合可以对大学生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2]新时代的大学生应具备全面的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而体育审美素养是体育知识运用

能力的一种体现。此外,体育审美素养的提高还可以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审美观,而体育审美观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是人们从审美角度对体育现象的一种评价。通过体育锻炼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能让学生更深刻、直观地感受美,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过程中得到全面发展,提

体育在培养大学生审美素养的各个方面都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高美育的效果。可以说,

二、体育对大学生美育作用的途径

(一)身体练习使大学生获得形体美

体育中形体的审美因素包括骨骼、肌肉、肤色、神态、姿态、体形等。在社会交往中,一个人的外在表象反映出其内在的身体素质与精神状态。体育对人的作用可以通过形体表现出来,而良好的形体对提升大学生的自信心具有直接作用。大学生群体青春洋溢,对未来饱怀美好的憧憬与愿望,对美有着孜孜不倦的追求。青春期发育使得男、女学生第二性征显现,健美操、体育

瑜伽等运动满足了大学生对舒展、匀称、协调的形体美的需要,健身房运动、篮球运动、足舞蹈、

球运动等满足了大学生对强健、有力、挺拔的形体美的需要。形体的塑造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

对肌肉耐力、心肺功能的锻炼也起着重养成良好的健身习惯。体育运动在塑造形体美的同时,

要作用,可以锻炼大学生的意志品质。体育运动依靠科学的方法和持之以恒的训练,帮助人最大限度地发展灵敏、柔韧、速度、耐力等素质,获得理想的体形,焕发蓬勃向上的朝气。

形体美可以通过健美的外形、良好的运动机能和内脏机能表现出来。这种形体美可以是女性的丰满、身材富有曲线,也可以是男性的健壮、富有力量感,但绝不是体形干瘦或肥胖臃肿。长期不参加体育锻炼,或不正确的站姿、坐姿,都会给形体健美带来负面影响。由于学生长期伏案书写、背负沉重的书包,驼背在当今校园中极为常见,与青少年的朝气极不和谐,而且驼背也是没有自信的一种表现。认识自己的形体并正视它,能更好地改善不良的身体与心理状况。理

需宣扬美想形体的获得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和自身持之以恒的体育锻炼。教师在引导过程中,

育与体育中的人人平等原则,让学生正确认识并接受自己的缺点,发挥自身长处。

(二)参与体育竞赛使大学生获得人格美

还有人文价值。体育对大学生的人格健全起着重要作用。人格是一体育不仅有生物价值,

个人在思想、情绪和行为等方面的稳定的特质,在不同环境下一个人的这些特质不会发生太大改变。体育的人格美即精神美,是体育运动中运动员形体美、动作美和气质、道德品质、意志力、

[3]智慧等多种心理品质融合而产生的美。人格美不单纯是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体育

随机应变、精诚合作、勇往直前的精神品质,使大学生亲竞赛的参与可以培养大学生永不言弃、

身感受到奥林匹克精神。体育竞赛的意义在于参与而非强弱之争,只要敢于参与就是一种人格美的体现。体育竞赛具有很强的包容性,竞技体育虽有输赢之分,但它既有外显的争夺性、让人锋芒毕露的一面,又有象征和平、展现智慧、彰显全人类友谊与团结的一面。只有参与其中,才能亲身体会到它带给我们的自信与骄傲,让我们坚持到底与自强不息,而且也只有体育才能让人们卸下虚伪的面具、华美的服饰,把真正的自我展示在大家面前,与人竞争、合作。

当代大学生是独生子女的一代,这代人改变了通过家庭传递文化的方式,只能通过学校传递文化,因此学校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显得至关重要。家庭结构改变后,溺爱、过度保护致使孩子

66

个人意识与主体意识极强,缺乏合作观念与合作能力便是一种典型表现,例如,在篮球、足球等集体对抗项目中,喜欢选择自己控球突破防守、出尽风头,不善于运用战术、彼此配合。现今社会非常重视个体的团队合作能力,个人再有才能和力量也是微弱的,只有学会合作,才能创造出更高的价值、更好的成绩,而体育可以培养学生学会欣赏别人,学会合作。另外,当代大学生大多是在顺境中长大的,可以说几乎没受到过挫折。因此,遇到挫折或失败的时候,他们往往不能正确地去面对,经常会因为无法面对和接受失败而发生一些不必要的悲剧。体育的特性中包含竞争性,适当地参加体育锻炼和比赛可以很好地帮助大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培养良好的心理

逐渐地在体育竞赛中培养人格美、心灵美。素质,

(三)体育文化赏析使大学生懂得欣赏动作美

才能使审美创作与欣赏都需要感情因素参与其中。只有能够引发人产生情感的审美对象,

人们从审美中受到教育,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体育中的美寓于人体之中,这种美是动态、直观

“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全的身体”的。古希腊时人们就已形成了这一体育美学观点。古希腊人不

仅重视发展雄辩术的语言美,更重视身体的健美和动作的优美,崇尚强健的形体美。每个运动项目都有美的特点,艺术体操以优美的音乐为背景,运动员动作舒展、灵巧、优雅,抛接、跳跃、转动等动作充分展现出人体的柔韧美;田径运动是力量、速度与高度的比拼,是对人类挑战身体极限的完美体现;球类运动激烈对抗、战术灵活,体现出大脑与身体协调一致的美。动作的美建立在良好的身体素质和美好的身体形态之上,协调、敏捷、干净、利落是动作美的特征。人体的动作美从体育活动和形体美的塑造中表现出来,有着丰富的审美内容。

在体育文化赏析中,要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观念、情趣,树立正确的审美观。青少年的体质逐年下降已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学生在体育教学中感受不到美的存在,在练习中敷衍了事。校园里体形过于肥胖和过于单薄的学生随处可见。要改变这一状况,首先要让学生对体育运动产生兴趣,吸引学生主动到运动场上锻炼。体育教师要正确引导,给学生树立正确的榜样,在教学中一视同仁,给予学生鼓励,让学生发现和正确认识动作美,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还能使之从欣赏动作美中发展创造力。

结语:大学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摇篮。大学时期是人从未成年向成年、从学生向社会人的过渡转变时期,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体育对审美教育的意义在于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追求形体美、人格美与动作美的体育可以

有利于当代大学生养成吃苦耐劳、团结勇敢使大学生的内在人格和外在形体都得到自我提升,

的传统优良品质。体育教学是发现美、研究美、创造美的过程,美育离不开体育。体育和美育是

,学校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体育并不只是“身体教育”它对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

发展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能够提高大学生的综合审美能力。学生通过体育获得形体美、人格美,学会欣赏动作美,获得全面的外在美与内在美,从而为陶冶情操、丰富精神生活、美化心灵、完善自我、走向美好的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夏美燕张金宏:《大学生体育人格美认知现状的调查与分析》,《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24期。载

[2]郭亚芳赵文波等:《论高校学风建设的途径》,《高教参考》,2006年第5期。载

[3]黄祁平:《加强大学生体育美育教育的思考》,《体育文化导刊》,2006年第2期。载

67

其次,加强青少年瑜伽教学基础设施建设。瑜伽对青少年的影响机制较成人更加复杂和综合。良好的教学基础设施能够大大提升教学质量。体育部门应加大对青少年瑜伽教育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完善场地基础设施和音响、视频等多媒体设施,为瑜伽教学提供充分保障。

[参考文献]

[1]赵宏宇:《对瑜伽美学特征的分析》,《科技向导》,2011年第21期。载

[2]李:《瑜伽练习对儿童青少年影响的研究》,《科技信息》,2011年第19期。青载

[3]李奕霏:《瑜伽审美价值研究》,《吉林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载

论体育对大学生审美教育的作用

张洋李贵森

(首都体育学院武术与表演学院,北京100191;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体育教学中心,北京100089)

一、大学生体育与美育的关系

对大学生进行体育与审美教育是进行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育具有其他教育所无法代替的独特功能和作用,有助于大学生正确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帮助大学生实现美化自身、完善人格的目的。

审美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和发展受教育者的感受力、欣赏力、想象力、创造力等能力,塑造完美、高尚的人格,最终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美育目的能否实现与是否

在培养学生的有高素质的师资团队和良好的教学条件密切相关。教师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主体,

过程中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教师的自身素质与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的好坏。良好的教学条件是实施美育的基本条件,优良的场地设施是教师开展各种审美教育的重要保障,丰富的文字、音像资料可以提高学生对美的认识。可见,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教师的教

校园的文化生活等都具有特殊教育功能和教育价值。大学生在校园中接触的这些正面的、育、

积极的因素会给自身带来愉悦美好的感受,从而潜移默化地提高自身对美的觉知,培养出高尚的道德情操。

[1]美是人类在现实生活中逐步形成的对客观世界的一种精神感受。美育广泛地寓于德育、

智育与体育当中。体育与美育二者相互渗透,密不可分。以身体练习为手段的体育可以帮助学生获得形体美和人格美,培养学生欣赏美的能力。体育可以让学生亲身感知美的存在,使得美这一抽象概念变得具体可见,融入到运动的每一个肢体动作中且为我们所体验。对体育美的欣

体育美感是体育美欣赏的结果,是发挥和实现体育的审美赏是体育审美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

价值及社会功能的重要条件。

体育不仅具有观赏性与娱乐性,更具有参与性,参与体育活动可以让学生乐在其中,在不知

通过以运动为基础的教育,增不觉中通过欣赏他人而完善自我人格。体育遵循人的发展规律,

进学生身心健康,要求学生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以积极向上的心态收稿日期:2014-05-27

作者简介:张洋,首都体育学院武术与表演学院讲师,主要研究体育教学与训练;

,李贵森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体育教学中心讲师,主要研究体育教学与训练。

65

对待生活、竞争与合作。因此,体育与审美教育都影响着学生人生的方方面面,在素质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体育与美育的结合可以对大学生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2]新时代的大学生应具备全面的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而体育审美素养是体育知识运用

能力的一种体现。此外,体育审美素养的提高还可以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审美观,而体育审美观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是人们从审美角度对体育现象的一种评价。通过体育锻炼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能让学生更深刻、直观地感受美,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过程中得到全面发展,提

体育在培养大学生审美素养的各个方面都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高美育的效果。可以说,

二、体育对大学生美育作用的途径

(一)身体练习使大学生获得形体美

体育中形体的审美因素包括骨骼、肌肉、肤色、神态、姿态、体形等。在社会交往中,一个人的外在表象反映出其内在的身体素质与精神状态。体育对人的作用可以通过形体表现出来,而良好的形体对提升大学生的自信心具有直接作用。大学生群体青春洋溢,对未来饱怀美好的憧憬与愿望,对美有着孜孜不倦的追求。青春期发育使得男、女学生第二性征显现,健美操、体育

瑜伽等运动满足了大学生对舒展、匀称、协调的形体美的需要,健身房运动、篮球运动、足舞蹈、

球运动等满足了大学生对强健、有力、挺拔的形体美的需要。形体的塑造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

对肌肉耐力、心肺功能的锻炼也起着重养成良好的健身习惯。体育运动在塑造形体美的同时,

要作用,可以锻炼大学生的意志品质。体育运动依靠科学的方法和持之以恒的训练,帮助人最大限度地发展灵敏、柔韧、速度、耐力等素质,获得理想的体形,焕发蓬勃向上的朝气。

形体美可以通过健美的外形、良好的运动机能和内脏机能表现出来。这种形体美可以是女性的丰满、身材富有曲线,也可以是男性的健壮、富有力量感,但绝不是体形干瘦或肥胖臃肿。长期不参加体育锻炼,或不正确的站姿、坐姿,都会给形体健美带来负面影响。由于学生长期伏案书写、背负沉重的书包,驼背在当今校园中极为常见,与青少年的朝气极不和谐,而且驼背也是没有自信的一种表现。认识自己的形体并正视它,能更好地改善不良的身体与心理状况。理

需宣扬美想形体的获得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和自身持之以恒的体育锻炼。教师在引导过程中,

育与体育中的人人平等原则,让学生正确认识并接受自己的缺点,发挥自身长处。

(二)参与体育竞赛使大学生获得人格美

还有人文价值。体育对大学生的人格健全起着重要作用。人格是一体育不仅有生物价值,

个人在思想、情绪和行为等方面的稳定的特质,在不同环境下一个人的这些特质不会发生太大改变。体育的人格美即精神美,是体育运动中运动员形体美、动作美和气质、道德品质、意志力、

[3]智慧等多种心理品质融合而产生的美。人格美不单纯是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体育

随机应变、精诚合作、勇往直前的精神品质,使大学生亲竞赛的参与可以培养大学生永不言弃、

身感受到奥林匹克精神。体育竞赛的意义在于参与而非强弱之争,只要敢于参与就是一种人格美的体现。体育竞赛具有很强的包容性,竞技体育虽有输赢之分,但它既有外显的争夺性、让人锋芒毕露的一面,又有象征和平、展现智慧、彰显全人类友谊与团结的一面。只有参与其中,才能亲身体会到它带给我们的自信与骄傲,让我们坚持到底与自强不息,而且也只有体育才能让人们卸下虚伪的面具、华美的服饰,把真正的自我展示在大家面前,与人竞争、合作。

当代大学生是独生子女的一代,这代人改变了通过家庭传递文化的方式,只能通过学校传递文化,因此学校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显得至关重要。家庭结构改变后,溺爱、过度保护致使孩子

66

个人意识与主体意识极强,缺乏合作观念与合作能力便是一种典型表现,例如,在篮球、足球等集体对抗项目中,喜欢选择自己控球突破防守、出尽风头,不善于运用战术、彼此配合。现今社会非常重视个体的团队合作能力,个人再有才能和力量也是微弱的,只有学会合作,才能创造出更高的价值、更好的成绩,而体育可以培养学生学会欣赏别人,学会合作。另外,当代大学生大多是在顺境中长大的,可以说几乎没受到过挫折。因此,遇到挫折或失败的时候,他们往往不能正确地去面对,经常会因为无法面对和接受失败而发生一些不必要的悲剧。体育的特性中包含竞争性,适当地参加体育锻炼和比赛可以很好地帮助大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培养良好的心理

逐渐地在体育竞赛中培养人格美、心灵美。素质,

(三)体育文化赏析使大学生懂得欣赏动作美

才能使审美创作与欣赏都需要感情因素参与其中。只有能够引发人产生情感的审美对象,

人们从审美中受到教育,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体育中的美寓于人体之中,这种美是动态、直观

“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全的身体”的。古希腊时人们就已形成了这一体育美学观点。古希腊人不

仅重视发展雄辩术的语言美,更重视身体的健美和动作的优美,崇尚强健的形体美。每个运动项目都有美的特点,艺术体操以优美的音乐为背景,运动员动作舒展、灵巧、优雅,抛接、跳跃、转动等动作充分展现出人体的柔韧美;田径运动是力量、速度与高度的比拼,是对人类挑战身体极限的完美体现;球类运动激烈对抗、战术灵活,体现出大脑与身体协调一致的美。动作的美建立在良好的身体素质和美好的身体形态之上,协调、敏捷、干净、利落是动作美的特征。人体的动作美从体育活动和形体美的塑造中表现出来,有着丰富的审美内容。

在体育文化赏析中,要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观念、情趣,树立正确的审美观。青少年的体质逐年下降已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学生在体育教学中感受不到美的存在,在练习中敷衍了事。校园里体形过于肥胖和过于单薄的学生随处可见。要改变这一状况,首先要让学生对体育运动产生兴趣,吸引学生主动到运动场上锻炼。体育教师要正确引导,给学生树立正确的榜样,在教学中一视同仁,给予学生鼓励,让学生发现和正确认识动作美,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还能使之从欣赏动作美中发展创造力。

结语:大学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摇篮。大学时期是人从未成年向成年、从学生向社会人的过渡转变时期,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体育对审美教育的意义在于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追求形体美、人格美与动作美的体育可以

有利于当代大学生养成吃苦耐劳、团结勇敢使大学生的内在人格和外在形体都得到自我提升,

的传统优良品质。体育教学是发现美、研究美、创造美的过程,美育离不开体育。体育和美育是

,学校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体育并不只是“身体教育”它对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

发展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能够提高大学生的综合审美能力。学生通过体育获得形体美、人格美,学会欣赏动作美,获得全面的外在美与内在美,从而为陶冶情操、丰富精神生活、美化心灵、完善自我、走向美好的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夏美燕张金宏:《大学生体育人格美认知现状的调查与分析》,《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24期。载

[2]郭亚芳赵文波等:《论高校学风建设的途径》,《高教参考》,2006年第5期。载

[3]黄祁平:《加强大学生体育美育教育的思考》,《体育文化导刊》,2006年第2期。载

67


相关文章

  • 形成审美品格的途径
  • 形成审美品格的途径 大学生爱美.追求美,虽然会受到自身知识水平.文化素质以及经济能力的制约,但自发地追随社会时尚感的状况还很多,这与我国审美教育的发展状况有关.自发的追随有的是好的,但也存在不符合大学生自身形象的,是大学生对美的模糊的.零散 ...查看


  • 足球运动对高校体育精神文化影响分析
  • [摘要]足球是当今世界上影响最大的体育项目之一,足球锻炼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能培养个体的集体主义精神.高校足球运动开展,为足球文化在高校传播打好了基础,也为高校体育精神文化注入了新的血液.文章以足球为主题,着重分析了足球运动对高校体育精神文 ...查看


  • 生命科学与健康结课论文
  • 生命科学与健康 结课论文 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培养 摘要:生活方式是一定时期人们生活观念.思想作风.行为习惯等方面的综合反映.生活方式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保障.培养大学生健康 ...查看


  • 如何进行大学生品德教育
  • 浅谈如何进行大学生品德教育 摘要:大学担承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任务. 重视和加强对大学生的品德教育是大学的重要使命. 是大学生思想素质提升的重要渠道.目前该课程的实际效果与我们的期望仍有一定的差距,因此高校党组织和教职员工应充分发挥" ...查看


  • 浅谈大学生审美和价值观
  • 浅谈大学生审美和价值观 现代社会要求大学生综合能力,全面素质的提高,而审美能力作为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应引起广大大学生的关注和重视,尤其是现在大学生审美能力普遍不高,这就决定了大学生提高审美能力的迫切性和紧迫性.学生要从意识上重视,在平 ...查看


  • 大学生体育文化与身心健康
  • 大学体育文化与身心健康 摘要:校园体育文化是学校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对学生身心健康具有促进作用. 通过阐述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健康的内涵及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的主要因 素,即身体因素.心理因素.社会适应能力和道德行为因素,进而深层次的 分析了 ...查看


  • 初一年级体育教学进度表
  • 初一年级体育教学进度表 2008-2009(上)初一体育与健康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期的体育教学工作在全面贯彻<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实施<新课程课标>下,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激发学生的 ...查看


  • 小学美术课的教育功能
  • 小学美术课的教育功能 [摘要]我国的教育方针总结起来为德育.智育.体育.美育诸方面得到发展,而小学美术学科教育对学生诸多方面的发展都是可以与所作为的. [关键词]学科教育:美育功能 美术学科的美育功能,是学科教育价值之本和学科价值之所在,它 ...查看


  • 让学生在活动中成长
  • 现代教育理论和实践都十分重视学生课外.校外活动.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活动是学生"智力生活的策源地",通过学生活动使"青少年迈上科学思维的道路".他认定学生活动是学生"个性发展的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