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孤独感的研究综述

青少年孤独感的研究综述

`sloneliness)(Overviewofadolescentadolescent`s

撰稿人:热娜古丽.艾赛提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学号:2009110744

2010年1月20日

青少年孤独感的研究综述

热娜古丽.艾赛提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武汉430079)

摘要:孤独感是一种主观体验或心理感受.它的研究始于1970年代末,至今已积累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孤独感与社会支持和精神健康有显著相关,因此对它的研究不仅是社会关系领域的重要课题,也是人格心理及心理健康领域的重要课题.青少年时期是人从生理和心理方面发展的高峰时期,本文从青少年出发探讨了孤独感的来源,特征以及孤独感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

关键词:青少年孤独感心理健康

`slonelinessOverviewofadolescentadolescent`s

Renaguli.Aisaiti

(SchoolofPsychology,HuazhongNomalUniversity,Wuhan430079China)Abstract:lonelinessisasortofsubjectivepsychologicalemotions,therehasbeentremendousresearchonthissubjectmattersincethelate1970s,lonelinesssignificantlyrelativetosocialsupportandmentalhealth,inthatsense,researchwithrespecttolonelinessisimportantsubjectofsocialrelations,moreimportantly,itisalsosubjectofpersonalitypsychologyandmentalhealth.researchhasbeenshowedthatadolescenceisthepeaktimeofthebiologicalandpsychologicaldevelopmentofhumans,thisresearchpaperaimstoexploretheaffectofadolescencefromitssource,characteristicandmentalhealthcontext.Keywords:Adolescent

1.引言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一生的重要转折期.然而,随着现代化、信息化和网络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出现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孤独感.国外对孤独的科学研究始于1970年代末.1973年,Robest-Weiss发表了《孤独,一种情绪及社会性孤立体验》一文.受该文的启发,Peplau和他的学生于1970年代末期开始了对孤独的系统探讨,创制了广为采用的UCLA(UniversityOfCaliforniatLosangels)孤独量表,并对孤独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1979年,第一次国际孤独研讨会在美国召开.最近十几年来,国外对孤独的研究发展较快,至今已积累了大量的研究成果.最近的研究表明,孤独与社会支持和精神健康有显著的相关.显然,孤独感方面的研究不仅是社会关系领域的重要课题,也是人格心理及心理健康领域的重Lonelinessmentalhealth.

要课题.最近几年,有关孤独的咨询与治疗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如Murphy和Kupshik(1992)曾用社交技能训练、角色扮演等技术帮助孤独的人提高交往水平,改善人际关系.由于孤独者往往存在社交技巧不到位及其它心理障碍,难以与他人建立密切的关系,因而大多数有关孤独的干预研究以社交技巧训练为主,综合运用其它技术,如认知调节、敏感性训练、情绪表达训练等现代人际关系的咨询与治疗技术.我国孤独感研究最近十年发展比较迅速,各年龄段都有涉及,但是针对青少年和儿童的研究明显偏少,这是现在研究中的不足之处,本文着重介绍我国小学儿童的孤独感研究情况.现在的研究涉及了儿童所处环境,师生关系和家庭环境对儿童孤独感的影响,儿童自身的特点,学业不良、同伴接纳、社交焦虑、社交自我知觉与儿童孤独感的关系,以及友谊这种特别的同伴交往对孤独感的影响.

2.孤独感

2.1孤独的定义

不同的学者对于孤独有不同的解释.Weiss认为(1973)孤独感是当个体感觉到缺乏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自己对交往的渴望与实际的交往水平产生差距时的一种主观心理感受或体验.Perlman&Peplau(1981)认为,孤独感是指个体在社会关系网络不足时的不快乐的体验,包括社会关系在数量上的不足和质量上的低下.Weiss(1987)指出,当人际关系网络出现某种质或量的重要缺陷时,人们所产生的不愉快感即为孤独感.本文认为,孤独感是指当个人感觉到缺乏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自己对交往的渴望与实际的交往水平产生差距时通过自我知觉而产生的孤单、寂寞、失落、疏离和不满的主观情绪体验.

2.2.孤独感的特征

第一,孤独感源自于人际关系缺陷,它只有在人际关系中才会产生;第二,孤独感是一种主观体验或心理感受,而非客观的社交孤立状态,一个人可在漫长的独处中毫无孤独感,也可以在众人环绕中深感孤独;第三,孤独感体验是不愉快的,令人痛苦的.

2.3孤独感的分类

Weiss将孤独分为两类:情绪孤独感和社会孤独感.情绪孤独感是指人们依恋的需要得不到满足而产生的孤独感,表现为缺乏亲密联系,如儿童失去父母,成人失去配偶等.社会孤独感是人们社会整合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或者缺乏社会感时产生的孤独感,如与周围的同事、朋友或邻居搞不好关系等.根据孤独感在时间方面的特征,即孤独感是一种状态还是一种特质,或兼而有之,有些心理学家将孤独感分为暂时和境遇性孤独感(任何人独自旅行或到一座新城市都会遇到)与慢性长期存在的素质性孤独感.

Young和Beck曾将孤独区分为长期性孤独、情境性孤独和暂时性孤独.Young认为,长

期性孤独源自个体长期以来一直感到缺乏自己满意的人际关系或长期社交不足和存在社交缺陷;情境性孤独则产生于个体重要的人际关系破裂和瓦解及改变时,或人处在陌生、封闭、孤单的社交环境中;暂时性孤独则涉及的是我们的绝大多数人都时不时体验到的偶然的孤独感.长期孤独的人难以与他人发展和维持亲密的人际关系,经常感到孤独无援或与他人疏离,并为此而深感痛苦.情境性和暂时性孤独只是对环境变化的暂时性反应,但是如果一个人在一定时期内仍不能适应这种变化,也可能转化为长期性孤独.Gerson和Perlman(1979)及Shaver(1985)也对孤独从时间上做了区分,他们认为孤独既可为短期的、可为一时性、境遇性的,也可以是长期性或特质性的.前者即Young所说的暂时性和情境性孤独,统称为状态孤独,后者称之为特质孤独.特质孤独可能是一种慢性和长期存在的慢性孤独,是个体长期人际关系不良或社交不足的反应,也可以说是一种人格特质.

3.孤独感的来源

3.1家庭环境

家庭因素可以从两个方面总结,首先Hhenwood通过研究证明,孩子的孤独感和父母的孤独感有显著的相关,家庭的经济,父母不良关系,家庭压力过大都会让孩子产生消极的情绪,这种消极的情绪容易引起抑郁和孤独感,另一方面,现在的独生子女缺乏户外活动和同伴游戏,“独生子女”的“独生”就意味着现在的孩子没有兄的姐妹,家里只有爸爸妈妈,或者再加上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但却没有同代的玩伴,失去了家庭环境中的同伴关系.相关调查显示,父母和子女在一起,陪得多,谈的少,尤其是娱乐性沟通更少,父母和孩子一起看电视的超过70%,而看完后和孩子谈论大的不到40%,不少加长平时对孩子的生活起居全盘包办,导致不少孩子不会自己找乐,因此很容易感到孤独.

3.2网络

随着网络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的生活不能离开网络,同时我们不能忽视网络给我们带来的消极影响,尤其是青少年.很多研究表明,目前网络成瘾者大部分是青少年,这些孩子宁愿在网上和网友聊天,也不愿意和现实中的同学聊天,因此导致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经常感到孤独.在Liu(2004)的研究[13](P286—287)中得出网络使用加剧了孤独感,可能是由于他的被试大多是网络上瘾者的缘故,而在Shaw(2002)等人[14](P157—171)的研究中得出网络使用减轻了孤独感,可能是这部分网络的使用者能够有计划的使用网络,并能够在这个平台上加强了交流.所以青少年在网络使用的问题上,我们应该强调适当,对于那些过分依赖网络的青少年我们应该给予积极的干预并校正.

3.3人格因素

人格是孤独感的内部来源.ToddJ对孤独感与人格特质关系的研究中发现,那些神经质、抑郁质的被试往往更容易出现孤独感.Schmidt和Fox的研究中发现悲观和害羞人格与孤独感有显著的正相关,而乐观性格的青少年则体会到较少的孤独感.这虽然不能说明人格特质对孤独感具有绝对的预测性,但在某些条件下,较高水平的害羞往往导致更多的孤独感.Jones和Carver的研究[3]发现孤独感对人格有显著的影响,强烈体会到孤独感的人往往持有更加愤世嫉俗、极端性的观点,对他人更加的不信任,从而导致人格的扭曲.

3.4同伴关系

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爱的需要,交往的需要和归属的需要对于青少年来说是之关重要,青少年的大部分生活在学校,有些青少年离开父母,居住校内,这样他们和同伴的接触的时间就越来越长.在这种团体的活动中他们会满足交往,爱,归属的需要,如果他们没有被这个团体接纳,或者遇到同伴的拒绝时,他们的这些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会出现很多心理问题,比如厌学,孤独,社会退缩等等.

邹泓对同伴关系和孤独感的研究表明,孤独感和同伴关系的相关是非常显著的,不受欢迎且没有朋友的孩子是孤独感最强的群体.

孙晓军,周宗奎等研究的结果也表明,同伴接纳性越高,积极友谊质量越高,体验到的孤独感就越低,反之,体验的孤独感越强.

3.5学习困难

刘在华,许燕的研究结果证明孤独感以社会认知过程为介,个体人际关系直觉水平是重要的中介变量之一.学习困难儿童偏低的定向会影响其社会交往和社会行为,致使他们在班级和同伴群体中处于鼓励或受排斥地位,从而使他们体验到较强的孤独感.学习困难的孩子很少得到朋友的肯定与关心,帮助和指导,陪伴.亲密袒露与交流,一起娱乐的机会少,存在较多的冲突和矛盾,当冲突发生后,不能采取积极有效的策略妥善解决.这样学习困难儿童的孤独感自然较高.

3.6社会支持

在社会支持网络中,获得同性朋友和教师的价值肯定,指导性和情感性支持越少,互选朋友越少,同伴接纳水平低,其孤独感越强.在陪伴与亲密维度中,感知到的同性朋友和父母的陪伴与亲密感越少,互选朋友越少,同伴接纳水平越低,其孤独感越强.与同性朋友,父母和老师的满意度越低,互选朋友越少,接纳水平越低,孤独感越强.来自母亲和同性朋友的惩罚越多,越可能体验到强烈的孤独感,与父亲和同性朋友的冲突越多,孤独感越强.

4.青少年孤独感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4.1社会适应困难

孤独感源于人际关系的缺失或质量较低,反过来孤独感又会波及健康的人际交往,形成恶性循环.Vitkus(1987)认为孤独者是一个被动消极的社会角色,他们的话题往往与对方的兴趣毫无关联,这种方式令很多潜在朋友望而却步.Loytsker和Aiello(1997)得出结论,高水平的厌倦倾向、孤独、社交焦虑及自我封闭均可预测网络成瘾的发生.池丽萍(2003)、李幼穗(2007)等研究者指出孤独感会通过某些外部问题行为表现出来,如攻击行为、退缩行为等,这些会成为人际交往的障碍.

4.2容易患心理疾病

孤独感会使我们的身心处于亚健康状态,长期的孤独则会导致心理疾病.Weeks(1980)等认为,孤独的人可能变得内向、焦虑和敏感,患抑郁的几率大大增加.Levin(1986)等认为这一切都源于孤独者对自己和别人的极端消极评价造成的;Lau等人(1999)的研究指出,孤独感与心理社会适应之间存在着广泛而普遍的联系,它是抑郁的主要前兆.Nilsson(2006)通过对孤独现象的深入研究,认为深度的孤独感会带来人们无法忍受的痛苦,并可能转变为心理疾病.

5.孤独感的干预和治疗

孤独感的干预与治疗目前尚没有独立的理论和实践模式,Rook和Pelpau(1982)[6]认为孤独感的咨询与治疗之所以被心理学工作者和临床治疗者所忽视,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人们一直没有把孤独作为一种独立的心理问题或症状加以对待,许多人仍将孤独视为是一种与其他心理痛苦形式相互重叠的成分,如有些人认为孤独从属于抑郁等。二是孤独与其他人际关系和人际交往问题相比,还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人们尚存在不用专门的治疗和干预,孤独可以自我克服的偏见。三是受社会学家们的影响。社会学家们一般将孤独视为社会问题,认为孤独是由社会和文化背景所引发的。因此要防止或减缓孤独,需要改变社会环境而不是进行心理治疗。

近几年,有关孤独者的团体咨询迅速发展,如Murphy,Kupshik(1992)曾用社交技能训练、角色扮演等帮助其提高交往水平,改善人际关系,也有人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有关尝试。由于孤独者往往存在社交技巧拙劣及其它心理障碍,难以与他人建立密切的关系,因而大多数有关孤独的干预研究以社交技巧训练为主,并综合运用其他技术,如认知调节、敏感性训练、自信训练、情绪表达训练等现代人际关系的咨询与治疗技术。这些研究因其对孤独的涵义理解不一,其侧重点也不尽一致。

总的看来,近些年来孤独的研究在西方发展较快,许多心理学家的临床工作者对孤独的概念、测量与评定、影响因素及干预和治疗等方面做了深入系统的探讨,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理论观念和实践模式,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然而在研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加以注意,一是在孤独相关因素的研究中,人们多将视点放在诱发孤独的客观因素方面,较多关注影响孤独的环境变量和相应的情感表现,相对忽视与孤独有关的个体差异变量和认知因素;二是在许多研究中,孤独概念界定并不相同,测量方法、测量工具也有不同,以致出现一些不太确定甚至相互矛盾的结果。三是研究对象年龄阶段的不平衡,大多数研究针对的是社交孤立者如孤寡老人、丧偶或离异者的孤独问题,面向青少年的孤独感研究偏少;四是孤独的干预治疗不仅未引起充分的重视,已有的干预也缺乏特有的模式

对于青少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干预或减轻他们的孤独感.首先是归因训练:理论,归因有三个维度,外部归因和内部归因,稳定性,控制性维度.减少孤独感应该让青少年对自己的孤独感进行正确的归因,培养他们拥有自我保护的归因倾向,通过归因训练,使青少年掌握某种归因技能,形成积极的归因方式.其次提高青少年的交往技巧:多研究结果证明,孤独感主要使因为交往技巧差导致,因此应该提倡家长和学校鼓励学生培养良好的交往技巧.此外是人格的培养:人格是影响青少年孤独感的内部因素,在培养青少年的人格特点时,特别注意培养自信,乐观,稳定的人格.最后是社会支持:对于青少年,首先提供客观的社会支持,主要是学校,家庭要及时给予他们物质和精神上的支持.特别是精神方面的.另一方面青少年对社会支持的感受能力.家庭和学校多提供一些社会支持,支持不仅可以提高青少年应对挫折,而且还可以减轻孤独感.

参考文献

[1]刘在花,许燕.学习困难儿童友谊质量、定向、孤独感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3(02).

[2]赵冬梅,周宗奎,刘久军.儿童的孤独感及与同伴交往的关系[J].心理科学进展,2007(01).

[3]邹泓.同伴关系的发展功能及其影响因素[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8,(2)

[4]FrancisT,IvannaS,SusanRV.Lonelinessandfearofinti2macyamongadolescentwhoweretaughtnottruststrangersduringchildhood[J].AdolescenceRoslynHeights:

Win2ter2000.Vol.35,lss.140;pg.611,7pgs.

[5]AsherSR,HymelS,RenshawPD.Lonelinessinchildren[J].ChildrenDevelopment,1984,55:1457~1464.

[6]辛自强,池丽萍.家庭功能与儿童孤独感的关系:中介的作用[J].心理学报,2003,35(2):2162221.

[7]俞国良,辛自强,罗小璐.学习不良儿童孤独感、同伴接受性的特点及其与家庭功能的关系

[J].心理学报,2000,32(1)

[8]邹泓.青少年的同伴关系:发展特点、功能及其影响因素[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73298.

[9]王宏伟浅析青少年孤独感及其影响因素北京市总工会职工大学学报200318(1)

[10]陈富国陈红青少年孤独感及对策研究保健医学研究于实践20073(4)86-91

青少年孤独感的研究综述

`sloneliness)(Overviewofadolescentadolescent`s

撰稿人:热娜古丽.艾赛提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学号:2009110744

2010年1月20日

青少年孤独感的研究综述

热娜古丽.艾赛提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武汉430079)

摘要:孤独感是一种主观体验或心理感受.它的研究始于1970年代末,至今已积累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孤独感与社会支持和精神健康有显著相关,因此对它的研究不仅是社会关系领域的重要课题,也是人格心理及心理健康领域的重要课题.青少年时期是人从生理和心理方面发展的高峰时期,本文从青少年出发探讨了孤独感的来源,特征以及孤独感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

关键词:青少年孤独感心理健康

`slonelinessOverviewofadolescentadolescent`s

Renaguli.Aisaiti

(SchoolofPsychology,HuazhongNomalUniversity,Wuhan430079China)Abstract:lonelinessisasortofsubjectivepsychologicalemotions,therehasbeentremendousresearchonthissubjectmattersincethelate1970s,lonelinesssignificantlyrelativetosocialsupportandmentalhealth,inthatsense,researchwithrespecttolonelinessisimportantsubjectofsocialrelations,moreimportantly,itisalsosubjectofpersonalitypsychologyandmentalhealth.researchhasbeenshowedthatadolescenceisthepeaktimeofthebiologicalandpsychologicaldevelopmentofhumans,thisresearchpaperaimstoexploretheaffectofadolescencefromitssource,characteristicandmentalhealthcontext.Keywords:Adolescent

1.引言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一生的重要转折期.然而,随着现代化、信息化和网络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出现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孤独感.国外对孤独的科学研究始于1970年代末.1973年,Robest-Weiss发表了《孤独,一种情绪及社会性孤立体验》一文.受该文的启发,Peplau和他的学生于1970年代末期开始了对孤独的系统探讨,创制了广为采用的UCLA(UniversityOfCaliforniatLosangels)孤独量表,并对孤独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1979年,第一次国际孤独研讨会在美国召开.最近十几年来,国外对孤独的研究发展较快,至今已积累了大量的研究成果.最近的研究表明,孤独与社会支持和精神健康有显著的相关.显然,孤独感方面的研究不仅是社会关系领域的重要课题,也是人格心理及心理健康领域的重Lonelinessmentalhealth.

要课题.最近几年,有关孤独的咨询与治疗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如Murphy和Kupshik(1992)曾用社交技能训练、角色扮演等技术帮助孤独的人提高交往水平,改善人际关系.由于孤独者往往存在社交技巧不到位及其它心理障碍,难以与他人建立密切的关系,因而大多数有关孤独的干预研究以社交技巧训练为主,综合运用其它技术,如认知调节、敏感性训练、情绪表达训练等现代人际关系的咨询与治疗技术.我国孤独感研究最近十年发展比较迅速,各年龄段都有涉及,但是针对青少年和儿童的研究明显偏少,这是现在研究中的不足之处,本文着重介绍我国小学儿童的孤独感研究情况.现在的研究涉及了儿童所处环境,师生关系和家庭环境对儿童孤独感的影响,儿童自身的特点,学业不良、同伴接纳、社交焦虑、社交自我知觉与儿童孤独感的关系,以及友谊这种特别的同伴交往对孤独感的影响.

2.孤独感

2.1孤独的定义

不同的学者对于孤独有不同的解释.Weiss认为(1973)孤独感是当个体感觉到缺乏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自己对交往的渴望与实际的交往水平产生差距时的一种主观心理感受或体验.Perlman&Peplau(1981)认为,孤独感是指个体在社会关系网络不足时的不快乐的体验,包括社会关系在数量上的不足和质量上的低下.Weiss(1987)指出,当人际关系网络出现某种质或量的重要缺陷时,人们所产生的不愉快感即为孤独感.本文认为,孤独感是指当个人感觉到缺乏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自己对交往的渴望与实际的交往水平产生差距时通过自我知觉而产生的孤单、寂寞、失落、疏离和不满的主观情绪体验.

2.2.孤独感的特征

第一,孤独感源自于人际关系缺陷,它只有在人际关系中才会产生;第二,孤独感是一种主观体验或心理感受,而非客观的社交孤立状态,一个人可在漫长的独处中毫无孤独感,也可以在众人环绕中深感孤独;第三,孤独感体验是不愉快的,令人痛苦的.

2.3孤独感的分类

Weiss将孤独分为两类:情绪孤独感和社会孤独感.情绪孤独感是指人们依恋的需要得不到满足而产生的孤独感,表现为缺乏亲密联系,如儿童失去父母,成人失去配偶等.社会孤独感是人们社会整合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或者缺乏社会感时产生的孤独感,如与周围的同事、朋友或邻居搞不好关系等.根据孤独感在时间方面的特征,即孤独感是一种状态还是一种特质,或兼而有之,有些心理学家将孤独感分为暂时和境遇性孤独感(任何人独自旅行或到一座新城市都会遇到)与慢性长期存在的素质性孤独感.

Young和Beck曾将孤独区分为长期性孤独、情境性孤独和暂时性孤独.Young认为,长

期性孤独源自个体长期以来一直感到缺乏自己满意的人际关系或长期社交不足和存在社交缺陷;情境性孤独则产生于个体重要的人际关系破裂和瓦解及改变时,或人处在陌生、封闭、孤单的社交环境中;暂时性孤独则涉及的是我们的绝大多数人都时不时体验到的偶然的孤独感.长期孤独的人难以与他人发展和维持亲密的人际关系,经常感到孤独无援或与他人疏离,并为此而深感痛苦.情境性和暂时性孤独只是对环境变化的暂时性反应,但是如果一个人在一定时期内仍不能适应这种变化,也可能转化为长期性孤独.Gerson和Perlman(1979)及Shaver(1985)也对孤独从时间上做了区分,他们认为孤独既可为短期的、可为一时性、境遇性的,也可以是长期性或特质性的.前者即Young所说的暂时性和情境性孤独,统称为状态孤独,后者称之为特质孤独.特质孤独可能是一种慢性和长期存在的慢性孤独,是个体长期人际关系不良或社交不足的反应,也可以说是一种人格特质.

3.孤独感的来源

3.1家庭环境

家庭因素可以从两个方面总结,首先Hhenwood通过研究证明,孩子的孤独感和父母的孤独感有显著的相关,家庭的经济,父母不良关系,家庭压力过大都会让孩子产生消极的情绪,这种消极的情绪容易引起抑郁和孤独感,另一方面,现在的独生子女缺乏户外活动和同伴游戏,“独生子女”的“独生”就意味着现在的孩子没有兄的姐妹,家里只有爸爸妈妈,或者再加上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但却没有同代的玩伴,失去了家庭环境中的同伴关系.相关调查显示,父母和子女在一起,陪得多,谈的少,尤其是娱乐性沟通更少,父母和孩子一起看电视的超过70%,而看完后和孩子谈论大的不到40%,不少加长平时对孩子的生活起居全盘包办,导致不少孩子不会自己找乐,因此很容易感到孤独.

3.2网络

随着网络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的生活不能离开网络,同时我们不能忽视网络给我们带来的消极影响,尤其是青少年.很多研究表明,目前网络成瘾者大部分是青少年,这些孩子宁愿在网上和网友聊天,也不愿意和现实中的同学聊天,因此导致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经常感到孤独.在Liu(2004)的研究[13](P286—287)中得出网络使用加剧了孤独感,可能是由于他的被试大多是网络上瘾者的缘故,而在Shaw(2002)等人[14](P157—171)的研究中得出网络使用减轻了孤独感,可能是这部分网络的使用者能够有计划的使用网络,并能够在这个平台上加强了交流.所以青少年在网络使用的问题上,我们应该强调适当,对于那些过分依赖网络的青少年我们应该给予积极的干预并校正.

3.3人格因素

人格是孤独感的内部来源.ToddJ对孤独感与人格特质关系的研究中发现,那些神经质、抑郁质的被试往往更容易出现孤独感.Schmidt和Fox的研究中发现悲观和害羞人格与孤独感有显著的正相关,而乐观性格的青少年则体会到较少的孤独感.这虽然不能说明人格特质对孤独感具有绝对的预测性,但在某些条件下,较高水平的害羞往往导致更多的孤独感.Jones和Carver的研究[3]发现孤独感对人格有显著的影响,强烈体会到孤独感的人往往持有更加愤世嫉俗、极端性的观点,对他人更加的不信任,从而导致人格的扭曲.

3.4同伴关系

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爱的需要,交往的需要和归属的需要对于青少年来说是之关重要,青少年的大部分生活在学校,有些青少年离开父母,居住校内,这样他们和同伴的接触的时间就越来越长.在这种团体的活动中他们会满足交往,爱,归属的需要,如果他们没有被这个团体接纳,或者遇到同伴的拒绝时,他们的这些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会出现很多心理问题,比如厌学,孤独,社会退缩等等.

邹泓对同伴关系和孤独感的研究表明,孤独感和同伴关系的相关是非常显著的,不受欢迎且没有朋友的孩子是孤独感最强的群体.

孙晓军,周宗奎等研究的结果也表明,同伴接纳性越高,积极友谊质量越高,体验到的孤独感就越低,反之,体验的孤独感越强.

3.5学习困难

刘在华,许燕的研究结果证明孤独感以社会认知过程为介,个体人际关系直觉水平是重要的中介变量之一.学习困难儿童偏低的定向会影响其社会交往和社会行为,致使他们在班级和同伴群体中处于鼓励或受排斥地位,从而使他们体验到较强的孤独感.学习困难的孩子很少得到朋友的肯定与关心,帮助和指导,陪伴.亲密袒露与交流,一起娱乐的机会少,存在较多的冲突和矛盾,当冲突发生后,不能采取积极有效的策略妥善解决.这样学习困难儿童的孤独感自然较高.

3.6社会支持

在社会支持网络中,获得同性朋友和教师的价值肯定,指导性和情感性支持越少,互选朋友越少,同伴接纳水平低,其孤独感越强.在陪伴与亲密维度中,感知到的同性朋友和父母的陪伴与亲密感越少,互选朋友越少,同伴接纳水平越低,其孤独感越强.与同性朋友,父母和老师的满意度越低,互选朋友越少,接纳水平越低,孤独感越强.来自母亲和同性朋友的惩罚越多,越可能体验到强烈的孤独感,与父亲和同性朋友的冲突越多,孤独感越强.

4.青少年孤独感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4.1社会适应困难

孤独感源于人际关系的缺失或质量较低,反过来孤独感又会波及健康的人际交往,形成恶性循环.Vitkus(1987)认为孤独者是一个被动消极的社会角色,他们的话题往往与对方的兴趣毫无关联,这种方式令很多潜在朋友望而却步.Loytsker和Aiello(1997)得出结论,高水平的厌倦倾向、孤独、社交焦虑及自我封闭均可预测网络成瘾的发生.池丽萍(2003)、李幼穗(2007)等研究者指出孤独感会通过某些外部问题行为表现出来,如攻击行为、退缩行为等,这些会成为人际交往的障碍.

4.2容易患心理疾病

孤独感会使我们的身心处于亚健康状态,长期的孤独则会导致心理疾病.Weeks(1980)等认为,孤独的人可能变得内向、焦虑和敏感,患抑郁的几率大大增加.Levin(1986)等认为这一切都源于孤独者对自己和别人的极端消极评价造成的;Lau等人(1999)的研究指出,孤独感与心理社会适应之间存在着广泛而普遍的联系,它是抑郁的主要前兆.Nilsson(2006)通过对孤独现象的深入研究,认为深度的孤独感会带来人们无法忍受的痛苦,并可能转变为心理疾病.

5.孤独感的干预和治疗

孤独感的干预与治疗目前尚没有独立的理论和实践模式,Rook和Pelpau(1982)[6]认为孤独感的咨询与治疗之所以被心理学工作者和临床治疗者所忽视,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人们一直没有把孤独作为一种独立的心理问题或症状加以对待,许多人仍将孤独视为是一种与其他心理痛苦形式相互重叠的成分,如有些人认为孤独从属于抑郁等。二是孤独与其他人际关系和人际交往问题相比,还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人们尚存在不用专门的治疗和干预,孤独可以自我克服的偏见。三是受社会学家们的影响。社会学家们一般将孤独视为社会问题,认为孤独是由社会和文化背景所引发的。因此要防止或减缓孤独,需要改变社会环境而不是进行心理治疗。

近几年,有关孤独者的团体咨询迅速发展,如Murphy,Kupshik(1992)曾用社交技能训练、角色扮演等帮助其提高交往水平,改善人际关系,也有人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有关尝试。由于孤独者往往存在社交技巧拙劣及其它心理障碍,难以与他人建立密切的关系,因而大多数有关孤独的干预研究以社交技巧训练为主,并综合运用其他技术,如认知调节、敏感性训练、自信训练、情绪表达训练等现代人际关系的咨询与治疗技术。这些研究因其对孤独的涵义理解不一,其侧重点也不尽一致。

总的看来,近些年来孤独的研究在西方发展较快,许多心理学家的临床工作者对孤独的概念、测量与评定、影响因素及干预和治疗等方面做了深入系统的探讨,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理论观念和实践模式,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然而在研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加以注意,一是在孤独相关因素的研究中,人们多将视点放在诱发孤独的客观因素方面,较多关注影响孤独的环境变量和相应的情感表现,相对忽视与孤独有关的个体差异变量和认知因素;二是在许多研究中,孤独概念界定并不相同,测量方法、测量工具也有不同,以致出现一些不太确定甚至相互矛盾的结果。三是研究对象年龄阶段的不平衡,大多数研究针对的是社交孤立者如孤寡老人、丧偶或离异者的孤独问题,面向青少年的孤独感研究偏少;四是孤独的干预治疗不仅未引起充分的重视,已有的干预也缺乏特有的模式

对于青少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干预或减轻他们的孤独感.首先是归因训练:理论,归因有三个维度,外部归因和内部归因,稳定性,控制性维度.减少孤独感应该让青少年对自己的孤独感进行正确的归因,培养他们拥有自我保护的归因倾向,通过归因训练,使青少年掌握某种归因技能,形成积极的归因方式.其次提高青少年的交往技巧:多研究结果证明,孤独感主要使因为交往技巧差导致,因此应该提倡家长和学校鼓励学生培养良好的交往技巧.此外是人格的培养:人格是影响青少年孤独感的内部因素,在培养青少年的人格特点时,特别注意培养自信,乐观,稳定的人格.最后是社会支持:对于青少年,首先提供客观的社会支持,主要是学校,家庭要及时给予他们物质和精神上的支持.特别是精神方面的.另一方面青少年对社会支持的感受能力.家庭和学校多提供一些社会支持,支持不仅可以提高青少年应对挫折,而且还可以减轻孤独感.

参考文献

[1]刘在花,许燕.学习困难儿童友谊质量、定向、孤独感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3(02).

[2]赵冬梅,周宗奎,刘久军.儿童的孤独感及与同伴交往的关系[J].心理科学进展,2007(01).

[3]邹泓.同伴关系的发展功能及其影响因素[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8,(2)

[4]FrancisT,IvannaS,SusanRV.Lonelinessandfearofinti2macyamongadolescentwhoweretaughtnottruststrangersduringchildhood[J].AdolescenceRoslynHeights:

Win2ter2000.Vol.35,lss.140;pg.611,7pgs.

[5]AsherSR,HymelS,RenshawPD.Lonelinessinchildren[J].ChildrenDevelopment,1984,55:1457~1464.

[6]辛自强,池丽萍.家庭功能与儿童孤独感的关系:中介的作用[J].心理学报,2003,35(2):2162221.

[7]俞国良,辛自强,罗小璐.学习不良儿童孤独感、同伴接受性的特点及其与家庭功能的关系

[J].心理学报,2000,32(1)

[8]邹泓.青少年的同伴关系:发展特点、功能及其影响因素[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73298.

[9]王宏伟浅析青少年孤独感及其影响因素北京市总工会职工大学学报200318(1)

[10]陈富国陈红青少年孤独感及对策研究保健医学研究于实践20073(4)86-91


相关文章

  • 自尊问题研究综述
  • 本页已使用福昕阅读器进行编辑.福昕软件(C)2005-2008,版权所有,仅供试用. 第4卷第2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VoI.4 No.2 2002年6月 JournalofNanjingUniversityofAeron ...查看


  • 中国临床运动心理学论文的内容分析
  • 摘 要:本文对1981年至2010年间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的680篇论文进行内容分析,以揭示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的现状与问题.研究结果表明:研究者主要来自体育学院(研究所):运动功能损害和运动退役研究薄弱:.研究主要以认知行为理论为基础 ...查看


  •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自尊研究的文献综述
  •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自尊研究的文献综述 自我(self )是心理学中最早出现的重要概念之一,是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物质世界相互作用的起点.由于它独一无二地代表着个体的存在,因而, 长期受到学者们的热情关注,而其中的自尊( self-estee ...查看


  • 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文献综述
  • 摘要:本文通过对近年发表在各学术期刊上的数篇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的学术论文进行梳理和分析.从研究背景. 研究对象. 研究方法等角度出发概括了这段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的基本情况和特点,并且归纳总结大学生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展望.在此 ...查看


  • 李商隐的诗歌意象研究综述
  • 李商隐的诗歌意象研究综述 李商隐,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其诗构思新奇,风格浓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李商 ...查看


  •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发展与存在焦虑的关系研究
  • 心理与行为研究2010,8(3):235-240 Studies of Psychology and Behavior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发展与存在焦虑的关系研究 陈坚 王东宇 350007)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福州 摘要采用自我同一性 ...查看


  • 健康心理学论文 1
  • 体育锻炼对于抑郁的影响 基础班 魏一凡 [**************] 心理健康,是指个人心理所具有的正常的.积极的状态和同环境保持良好心理适应的能力,它反映了人类对自身心理系统的高标准追求.2001年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对北京23所高校60 ...查看


  • 综述:为什么中国人没有获得诺贝尔奖
  • 为什么中国人没有获得诺贝尔奖 众所周知,中国已经是一个经济大国和经济强国.可是距离科技强国,还差很远.我们国家尚不具有引领世界科学发展的能力,可谓任重而道远,中国大陆尚没有产生自然科学的诺奖获得者,原因是复杂的,以下我将就几方面进行综述,发 ...查看


  • 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探究
  • [摘要]在现代社会,网络平台在给我们带来显著的方便和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难以估量的消极的影响.许多研究表明,有许多的中学生沉醉于网络,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浪费在网络上,荒废了学业,逐渐发展为网络成瘾,严重影响了学习成绩,并且身心健康也受到极大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