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 生物制药专业就业方向研究及前景分析
院(系) 理学院生物系
专 业
年 级
姓 名
指导教师
2013年 4月 26日 生物制药 10—2 宋芳芳 徐丹丹 学 号 10054220 职 称 助教
目 录
摘 要.............................................................................................................................. 2
前 言.............................................................................................................................. 2
第一章 生物制药专业就业方向.................................................................................. 3
1.1主要就业方向.................................................................................................. 4
1.2具体工作岗位及工作内容.............................................................................. 4
1.3薪酬情况.......................................................................................................... 4
第二章 生物制药专业就业前景分析.......................................................................... 5
2.1医药产业的迅猛发展及前景光明.................................................................. 5
2.1.2国家政策的支持................................................................................... 6
2.1.3市场的不断扩大................................................................................... 6
2.2 大学改革教育,培养综合人才..................................................................... 7
结 论.............................................................................................................................. 7
参考文献........................................................................................................................ 8
摘 要
目前随着经济的发展,医药市场迅速发展,尤其是生物制药这一产业,生
物技术被认为是21世纪科学技术的核心,是全球发展最快的高技术之一。从近
几年的调查来看,生物制药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就业率达到了98%,就业前景比较
光明。这主要得益于生物制药这一产业的发展,由于这是近几年新兴的产业,人
才比较缺乏,对这方面的人才需求就比较大。生物制药市场比较广阔,毕业生的
就业前景普遍较好,总体上供过于求。
本文讲述了生物制药这一专业的毕业去向,及就业前景两大问题。首先先研
究目前的生物制药企业,然后调查了这一专业的就业方向。其次研究生物制药产
业的发展情况及未来趋势,从而分析了生物制药的就业前景。最后得出结论,并
对本专业的大学生提出相应的要求。
本文研究的问题会为一些即将要填报这一专业志愿的学生提供科学的借
鉴,并给目前就读本专业的学生提供了就业方向,使得一些马上要毕业的学生不
再迷茫,不再没有信心!
关键字:生物制药;就业方向;毕业生;就业前景
前 言
2010年社会对医科类毕业生的需求有不同的倾向,临床医学类人才有走俏
的趋势,从事老人医学、保健医师、家庭护士等职业的人才也将逐渐成为热门,
而预防医学、口腔医学专业从理论上是有前途的,但从近几年就业状况看,却是
比较困难,基础医学类与护理学类专业就业也不太理想。不同的是,药科类毕业
生的就业前景普遍看好,总体上是供小于求,各医药公司、制药厂是吸收这类毕
业生的大户,制药业对人才的需求是稳中有升,另外,医药界的贸易、经销、检
验和医药信息管理等专业对技术人员的需求也将会增加。据中国执业药师协会秘
书长张淑芳介绍,我国至少还需要100万名执业药师。
生物制药:采用现代生物技术人为创造条件,借助某些微生物、植物或动物
初级和次级代谢产物来生产所需的医药品和农兽药品,又称生物技术制药。
生物制药是一种知识密集、技术含量高的新兴产业,经过近几十年的迅速发
展,已经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国民经济的重要内容。从世界范围来看,美国在生
物制药产业发展方面领先于其他各国,其生物技术企业约占世界总量的三分之
二,欧洲各国及日本在部分领域也取得了重大进展 。我国的生物制药产业起步
较晚,其发展历程可谓突破与差距并存。目前,在我国以基因工程药物为核心的
开发也已颇具规模。国家和地方政府在不断加大对生物制药产业的扶持力度,为
生物制药产业在我国的良好发展提供了机遇。生物制药产业前景广阔。
当前,我国已将生物制药作为经济发展的重点建设行业和高新技术的支柱产
业来发展。当前一些科技发达或经济发达地区正在不断建立国家级生物制药产业
基地,并初步形成了初具规模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这对我国的生物医药产业发
展起到了很好的带动作用。总体而言,中国生物制药产业未来充满希望,前景看好,
中国的生物制药产业将呈继续增长态势。因此,生物制药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方向
多面化,及就业前景一片光明。
第一章 生物制药专业就业方向
我国现有药品制剂和原料药生产企业5082家,这些制药企业是生物制药专
业毕业生的主要去向。根据医药工业发展的要求和生物制药专业的培养目标,生
物制药专业的学生毕业后能够从事药品生产、新药研制及企业管理等工作。结合
我国5000家左右的医药企业,生物制药就业方向非常广阔。
1.1主要就业方向
主要到科研机构或高等学校从事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或在工业、医药、食品、
农、林、牧、渔、环保、园林等行业的企业、事业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与生物
技术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也到制药工程(或医
药生物技术)领域相关的生产企业、营销企业、科研院所、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等
企、事业单位从事药品生产、管理、营销、检验监督和研发等工作。
1.2具体工作岗位及工作内容
研发人员----在药厂、大学、研究所的研究部 门,从事药物研发工作;
生产、技术人员----在药厂,从事药品生产、技术工作;
质检化验人员----在药厂、食品厂、药检所,从事食品药品质检化验工作;
管理人员----在药厂,从事药物的生产技术管理等工作;
营销人员----在药厂、医药营销公司,从事药品营销、内勤等工作;
药剂师----在医院药剂科,从事制剂、质检、临床药学等工作;在药店、医
药营销公司,从事药品使用指导咨询等工作;
药检人员----在药检所从事药物的质量鉴定和制定相应的质量标准;
公司职员----在医药贸易公司或制药企业从事药品流通及国内外贸易。
药品监督人员----公务员,在国家、省、市、县药品监督局,从事食品药品
质量监督等工作;
营养师----在医院药剂科,从事制剂、质检、临床药学等工作;在药店、医
药营销公司,从事药品使用指导咨询等工作;
就业分布最多五省市: 上海、广东、江苏、浙江、山东。
1.3薪酬情况
从薪酬方面来看,最新数据显示,制药行业人均年薪可以达到45000元左右,
占所有行业薪酬水平的第二位。一般制药从业人员年薪在两万元,一般从业三年
的制药人员年薪基本能达到40000至50000元。制药科类毕业生起薪基本是在
1500-2000元/月,而一些急缺专业的制药科技人才,月薪可高达6000-8000元。生物制药专业人才现在更是众多企业争夺的对象。
第二章 生物制药专业就业前景分析
医药产业是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随着人类文明的日趋发达,人们对自身身心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对药物品种、质量、数量等方面的需求也会越来越高,制药设备行业报告显示近二十年来制药产业在需求的驱动下迅猛发展。
在国家大力推动及企业、科研等社会各方面积极参与下,进入“十一五”时期以来,我国生物制药产业高速增长,呈现出可喜的发展势头。生物制药产销快速增长,2007年全国生物制药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6340个亿元,同比增长25.5%,比高技术产业增速高5个百分点。生物产业基地快速发展,呈现产业集聚化发展态度,国家共认定22个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并大力支持基地公共服务条件建设,增强基地集聚能力,推进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随着跨国公司生物制药研发外包向我国转移,生物服务业高速增长,我国生物制药研发外包快速发展。随着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生物制药行业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机遇,因此生物制药的就业前景将是非常美好的。
2.1医药产业的迅猛发展及前景光明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医药市场每年以8-10%的速度增长,中国药品市场以20%左右的速度增长。1994年世界医药市场为2467亿美元,2000年为3500亿美元,预计2010年将突破6000亿美元。这一数字远高于其它化学工业的增长水平。因此制药产业有着非常光明的前景。
2.1.1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及对健康更加重视
生活水平提高以后,人们对保健品的需求在增大,对健康的要求提高。许多疑难杂症的出现使得以往的医药产业已远远不能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在这种形式下,医药产业逐渐得到发展特别是生物制药行业,这是一个新兴也是尖端的行
业。
2.1.2国家政策的支持
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国生物制药产业的发展面临非常好的形势。预计在未来5~10年内,我国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工程药物开发将取得显着成果,投放市场的生物技术新药将达到15~20种,其中部分新药将进入国际市场,与国际生物制药先进水平的差距将进一步缩小。生物制药已成为制药领域争夺市场的制高点,以单克隆抗体药物为代表,包括疫苗、血液制品、重组蛋白药物、多肽药物、生物提取物、以及基因治疗等为核心的生物制药产业链条正在形成。
全球生物制药市场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显然也具有自己潜在的优势,尤其是在前沿研究领域,如基因组学和干细胞研究方面优势明显。中国政府已经认识到这些技术的价值,正在提供财政支持和为生物制药行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近年来,我国开发出一批新的特效药对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具有显着疗效 。并且,红血球生成素、胰岛素、干扰素、生长激素等重要重组蛋白早已实现产业化。这都充分体现了我国在生物制药领域取得的成绩,更能表明我国非常具有发展生物制药产业的潜能。
2.1.3市场的不断扩大
在中国以生产为主的生物制药公司中,大多数产品是人重组蛋白,包括干扰素、白介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受体和胰岛素。仅有少数公司具有大规模生产单克隆抗体的能力。中国的合同研究组织(CROs)具有促进80多种生物制品生产的整合能力。
与小分子药物研发和生产早已经开始广泛借助外来资源不同,中国的生物制药公司与大规模的外来资源进行合作才仅仅开始。虽然中国的生物制品公司近年来快速增加,不过,中国生物制药行业的服务公司数量比中国传统的小分子药物公司所需的CROs和合同生产组织CMOs要少得多。
中国大多数生物制药公司的外部资源仍旧受到服务规模、容量、能力和经验的限制。最弱的部分则是需要哺乳动物细胞培养的较大规模单克隆抗体的生产公
司。不过与此相反,受经验丰富的跨国服务公司在中国开展业务数量的增加,中国的CROs/CMOs自身的容量正在快速提高。
在过去的五年里,中国生物制药市场以年均25%的速度增长。目前中国生物制品市场大约为80亿美元。在中国的生物制品行业中,大约65%5.1亿美元为治疗性的蛋白产品。中国目前的疫苗市场大约为9亿美元,从2005年起,这一市场正以年均22%的速度增长。
2.2 大学改革教育,培养综合人才
高校重视教学,切实把学校的教学工作抓好。要把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同高等教育内部规律相结合,抓好专业设置的改革,改造原来不合理的专业设置,使培养出来的大学生的知识结构更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生物制药专业将生物、医学与工程技术相结合,注重培养医药方面的综合人才,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来培养学生,不但注重理论知识的教育,也加强对相关专业仪器的操作能力,使得大学生毕业后能够适应相关专业企业的各项要求。
某医药科技有限公司HR经理告诉记者,眼下医药企业对应届生很感兴趣,特别是优秀的研究生。一则研究生到岗后能较快进入状态,胜任工作;二则化学生物类专业面很广,公司可以选择与企业课题相关或接近专业方向的研究生,选择余地较大。若招聘社会上有经验的人才,对方的多年经验未必能符合公司的研究方向和技术特点,因此企业更倾向招聘应届生从头培养。
结 论
药学在世界各大经济领域可以说是发展最快的门类之一,医药公司的年经济效益增长率已经高于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并且,由于它关系着每个人的健康,越来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我国的药学事业近几年的发展也是非常迅猛的,许多药品都得到了国际市场的认可,也与外国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社会对药学尤其是生物制药专业人才的需求正在增加,据统计本专业的大学生就业率高达98%。因此,在生物制药产业的迅速发展下,本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是非常乐观的。
但是大学生需要加强自己的理论知识,及操作仪器的能力,并能熟悉掌握
GMP的主要内容,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自己是适应企业的要求,并且能胜任所应聘的工作。
参考文献
[1] 白远,罗风,北京市生物制药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 [J],国际经济合作, 2004年05期,19-22
[2] 辛旭,胡丹风,孙志晶,周希彬,李鹏,陈爽,李施,邹积宏,张宏,抓住契机 夯实基础——黑龙江省生物制药产业的发展[J],黑龙江医药,2007年01期 3
[3] 李玉彬,钱晓璐,生物制药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 现代农业科技,2010 年第 15 期
[4] 李充璧;王利平;生物技术制药现状与发展趋势[J]. 肇庆学院学报 2008年05期.
[5] 洪露,李秋实,星汉灿烂,若出其里[J].安信证券新兴产业系列报告之生物制药.2010-08-28
[6] 霍永良,杨建梅,生物制药产业集群式发展的原因探讨[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年
哈尔滨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 生物制药专业就业方向研究及前景分析
院(系) 理学院生物系
专 业
年 级
姓 名
指导教师
2013年 4月 26日 生物制药 10—2 宋芳芳 徐丹丹 学 号 10054220 职 称 助教
目 录
摘 要.............................................................................................................................. 2
前 言.............................................................................................................................. 2
第一章 生物制药专业就业方向.................................................................................. 3
1.1主要就业方向.................................................................................................. 4
1.2具体工作岗位及工作内容.............................................................................. 4
1.3薪酬情况.......................................................................................................... 4
第二章 生物制药专业就业前景分析.......................................................................... 5
2.1医药产业的迅猛发展及前景光明.................................................................. 5
2.1.2国家政策的支持................................................................................... 6
2.1.3市场的不断扩大................................................................................... 6
2.2 大学改革教育,培养综合人才..................................................................... 7
结 论.............................................................................................................................. 7
参考文献........................................................................................................................ 8
摘 要
目前随着经济的发展,医药市场迅速发展,尤其是生物制药这一产业,生
物技术被认为是21世纪科学技术的核心,是全球发展最快的高技术之一。从近
几年的调查来看,生物制药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就业率达到了98%,就业前景比较
光明。这主要得益于生物制药这一产业的发展,由于这是近几年新兴的产业,人
才比较缺乏,对这方面的人才需求就比较大。生物制药市场比较广阔,毕业生的
就业前景普遍较好,总体上供过于求。
本文讲述了生物制药这一专业的毕业去向,及就业前景两大问题。首先先研
究目前的生物制药企业,然后调查了这一专业的就业方向。其次研究生物制药产
业的发展情况及未来趋势,从而分析了生物制药的就业前景。最后得出结论,并
对本专业的大学生提出相应的要求。
本文研究的问题会为一些即将要填报这一专业志愿的学生提供科学的借
鉴,并给目前就读本专业的学生提供了就业方向,使得一些马上要毕业的学生不
再迷茫,不再没有信心!
关键字:生物制药;就业方向;毕业生;就业前景
前 言
2010年社会对医科类毕业生的需求有不同的倾向,临床医学类人才有走俏
的趋势,从事老人医学、保健医师、家庭护士等职业的人才也将逐渐成为热门,
而预防医学、口腔医学专业从理论上是有前途的,但从近几年就业状况看,却是
比较困难,基础医学类与护理学类专业就业也不太理想。不同的是,药科类毕业
生的就业前景普遍看好,总体上是供小于求,各医药公司、制药厂是吸收这类毕
业生的大户,制药业对人才的需求是稳中有升,另外,医药界的贸易、经销、检
验和医药信息管理等专业对技术人员的需求也将会增加。据中国执业药师协会秘
书长张淑芳介绍,我国至少还需要100万名执业药师。
生物制药:采用现代生物技术人为创造条件,借助某些微生物、植物或动物
初级和次级代谢产物来生产所需的医药品和农兽药品,又称生物技术制药。
生物制药是一种知识密集、技术含量高的新兴产业,经过近几十年的迅速发
展,已经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国民经济的重要内容。从世界范围来看,美国在生
物制药产业发展方面领先于其他各国,其生物技术企业约占世界总量的三分之
二,欧洲各国及日本在部分领域也取得了重大进展 。我国的生物制药产业起步
较晚,其发展历程可谓突破与差距并存。目前,在我国以基因工程药物为核心的
开发也已颇具规模。国家和地方政府在不断加大对生物制药产业的扶持力度,为
生物制药产业在我国的良好发展提供了机遇。生物制药产业前景广阔。
当前,我国已将生物制药作为经济发展的重点建设行业和高新技术的支柱产
业来发展。当前一些科技发达或经济发达地区正在不断建立国家级生物制药产业
基地,并初步形成了初具规模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这对我国的生物医药产业发
展起到了很好的带动作用。总体而言,中国生物制药产业未来充满希望,前景看好,
中国的生物制药产业将呈继续增长态势。因此,生物制药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方向
多面化,及就业前景一片光明。
第一章 生物制药专业就业方向
我国现有药品制剂和原料药生产企业5082家,这些制药企业是生物制药专
业毕业生的主要去向。根据医药工业发展的要求和生物制药专业的培养目标,生
物制药专业的学生毕业后能够从事药品生产、新药研制及企业管理等工作。结合
我国5000家左右的医药企业,生物制药就业方向非常广阔。
1.1主要就业方向
主要到科研机构或高等学校从事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或在工业、医药、食品、
农、林、牧、渔、环保、园林等行业的企业、事业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与生物
技术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也到制药工程(或医
药生物技术)领域相关的生产企业、营销企业、科研院所、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等
企、事业单位从事药品生产、管理、营销、检验监督和研发等工作。
1.2具体工作岗位及工作内容
研发人员----在药厂、大学、研究所的研究部 门,从事药物研发工作;
生产、技术人员----在药厂,从事药品生产、技术工作;
质检化验人员----在药厂、食品厂、药检所,从事食品药品质检化验工作;
管理人员----在药厂,从事药物的生产技术管理等工作;
营销人员----在药厂、医药营销公司,从事药品营销、内勤等工作;
药剂师----在医院药剂科,从事制剂、质检、临床药学等工作;在药店、医
药营销公司,从事药品使用指导咨询等工作;
药检人员----在药检所从事药物的质量鉴定和制定相应的质量标准;
公司职员----在医药贸易公司或制药企业从事药品流通及国内外贸易。
药品监督人员----公务员,在国家、省、市、县药品监督局,从事食品药品
质量监督等工作;
营养师----在医院药剂科,从事制剂、质检、临床药学等工作;在药店、医
药营销公司,从事药品使用指导咨询等工作;
就业分布最多五省市: 上海、广东、江苏、浙江、山东。
1.3薪酬情况
从薪酬方面来看,最新数据显示,制药行业人均年薪可以达到45000元左右,
占所有行业薪酬水平的第二位。一般制药从业人员年薪在两万元,一般从业三年
的制药人员年薪基本能达到40000至50000元。制药科类毕业生起薪基本是在
1500-2000元/月,而一些急缺专业的制药科技人才,月薪可高达6000-8000元。生物制药专业人才现在更是众多企业争夺的对象。
第二章 生物制药专业就业前景分析
医药产业是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随着人类文明的日趋发达,人们对自身身心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对药物品种、质量、数量等方面的需求也会越来越高,制药设备行业报告显示近二十年来制药产业在需求的驱动下迅猛发展。
在国家大力推动及企业、科研等社会各方面积极参与下,进入“十一五”时期以来,我国生物制药产业高速增长,呈现出可喜的发展势头。生物制药产销快速增长,2007年全国生物制药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6340个亿元,同比增长25.5%,比高技术产业增速高5个百分点。生物产业基地快速发展,呈现产业集聚化发展态度,国家共认定22个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并大力支持基地公共服务条件建设,增强基地集聚能力,推进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随着跨国公司生物制药研发外包向我国转移,生物服务业高速增长,我国生物制药研发外包快速发展。随着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生物制药行业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机遇,因此生物制药的就业前景将是非常美好的。
2.1医药产业的迅猛发展及前景光明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医药市场每年以8-10%的速度增长,中国药品市场以20%左右的速度增长。1994年世界医药市场为2467亿美元,2000年为3500亿美元,预计2010年将突破6000亿美元。这一数字远高于其它化学工业的增长水平。因此制药产业有着非常光明的前景。
2.1.1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及对健康更加重视
生活水平提高以后,人们对保健品的需求在增大,对健康的要求提高。许多疑难杂症的出现使得以往的医药产业已远远不能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在这种形式下,医药产业逐渐得到发展特别是生物制药行业,这是一个新兴也是尖端的行
业。
2.1.2国家政策的支持
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国生物制药产业的发展面临非常好的形势。预计在未来5~10年内,我国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工程药物开发将取得显着成果,投放市场的生物技术新药将达到15~20种,其中部分新药将进入国际市场,与国际生物制药先进水平的差距将进一步缩小。生物制药已成为制药领域争夺市场的制高点,以单克隆抗体药物为代表,包括疫苗、血液制品、重组蛋白药物、多肽药物、生物提取物、以及基因治疗等为核心的生物制药产业链条正在形成。
全球生物制药市场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显然也具有自己潜在的优势,尤其是在前沿研究领域,如基因组学和干细胞研究方面优势明显。中国政府已经认识到这些技术的价值,正在提供财政支持和为生物制药行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近年来,我国开发出一批新的特效药对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具有显着疗效 。并且,红血球生成素、胰岛素、干扰素、生长激素等重要重组蛋白早已实现产业化。这都充分体现了我国在生物制药领域取得的成绩,更能表明我国非常具有发展生物制药产业的潜能。
2.1.3市场的不断扩大
在中国以生产为主的生物制药公司中,大多数产品是人重组蛋白,包括干扰素、白介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受体和胰岛素。仅有少数公司具有大规模生产单克隆抗体的能力。中国的合同研究组织(CROs)具有促进80多种生物制品生产的整合能力。
与小分子药物研发和生产早已经开始广泛借助外来资源不同,中国的生物制药公司与大规模的外来资源进行合作才仅仅开始。虽然中国的生物制品公司近年来快速增加,不过,中国生物制药行业的服务公司数量比中国传统的小分子药物公司所需的CROs和合同生产组织CMOs要少得多。
中国大多数生物制药公司的外部资源仍旧受到服务规模、容量、能力和经验的限制。最弱的部分则是需要哺乳动物细胞培养的较大规模单克隆抗体的生产公
司。不过与此相反,受经验丰富的跨国服务公司在中国开展业务数量的增加,中国的CROs/CMOs自身的容量正在快速提高。
在过去的五年里,中国生物制药市场以年均25%的速度增长。目前中国生物制品市场大约为80亿美元。在中国的生物制品行业中,大约65%5.1亿美元为治疗性的蛋白产品。中国目前的疫苗市场大约为9亿美元,从2005年起,这一市场正以年均22%的速度增长。
2.2 大学改革教育,培养综合人才
高校重视教学,切实把学校的教学工作抓好。要把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同高等教育内部规律相结合,抓好专业设置的改革,改造原来不合理的专业设置,使培养出来的大学生的知识结构更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生物制药专业将生物、医学与工程技术相结合,注重培养医药方面的综合人才,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来培养学生,不但注重理论知识的教育,也加强对相关专业仪器的操作能力,使得大学生毕业后能够适应相关专业企业的各项要求。
某医药科技有限公司HR经理告诉记者,眼下医药企业对应届生很感兴趣,特别是优秀的研究生。一则研究生到岗后能较快进入状态,胜任工作;二则化学生物类专业面很广,公司可以选择与企业课题相关或接近专业方向的研究生,选择余地较大。若招聘社会上有经验的人才,对方的多年经验未必能符合公司的研究方向和技术特点,因此企业更倾向招聘应届生从头培养。
结 论
药学在世界各大经济领域可以说是发展最快的门类之一,医药公司的年经济效益增长率已经高于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并且,由于它关系着每个人的健康,越来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我国的药学事业近几年的发展也是非常迅猛的,许多药品都得到了国际市场的认可,也与外国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社会对药学尤其是生物制药专业人才的需求正在增加,据统计本专业的大学生就业率高达98%。因此,在生物制药产业的迅速发展下,本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是非常乐观的。
但是大学生需要加强自己的理论知识,及操作仪器的能力,并能熟悉掌握
GMP的主要内容,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自己是适应企业的要求,并且能胜任所应聘的工作。
参考文献
[1] 白远,罗风,北京市生物制药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 [J],国际经济合作, 2004年05期,19-22
[2] 辛旭,胡丹风,孙志晶,周希彬,李鹏,陈爽,李施,邹积宏,张宏,抓住契机 夯实基础——黑龙江省生物制药产业的发展[J],黑龙江医药,2007年01期 3
[3] 李玉彬,钱晓璐,生物制药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 现代农业科技,2010 年第 15 期
[4] 李充璧;王利平;生物技术制药现状与发展趋势[J]. 肇庆学院学报 2008年05期.
[5] 洪露,李秋实,星汉灿烂,若出其里[J].安信证券新兴产业系列报告之生物制药.2010-08-28
[6] 霍永良,杨建梅,生物制药产业集群式发展的原因探讨[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