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就业指导的反思与创新

2004年9月第5期(总第111期)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Journal of Shandong Y outh Administrative Cadres College Sep ,2004No. 5Sep. No. 111

高校就业指导的反思与创新

马东太1, 王竹芹2

(1北京师范大学, 中国北京100875;2山东工商学院, 山东烟台264005)

摘要:有效的就业指导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关键因素之一。我国目前的高校就业指导

工作已不能满足实际需要, 迫切要求创新和发展。本文在调查实证和反思工作实践的基础上, 总

结借鉴西方就业指导的经验, 提出了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创新发展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高校; 就业指导; 现状; 创新; 对策

中图分类号:G 4731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7605(2004) 05-0069-03

Abstract :E fficient employment guide is one of the key factors on solving the problem of severe job -seeking environment of the graduates. However ,employment guide in domestic high school in nowadays cannot meet the actual needs. And it needs developing and innovating. Therefore ,on the base of investigation ,practice and rethink ,this article summarize and draw on the of western employment guide ,and put forward the innovational suggestions and of and universi 2ties.

K ey w ords :institutions of higher education 一、, 究竟需要不需要就业指导? 答案不仅是肯定的, 而且调查数据表明大学生对就业指导的需求与高校提供的帮助处于失衡状态。84%的被调查者认为“在校接受就业教育与指导有必要和非常必要”,72%的被访者认为高校在就业指导方面的工作“不完善”。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虽然在不断地改革, 然而仅局限于信息的发布、政策的宣讲、技巧的培训、协议的办理等被动等待的浅层次服务方面, 并未形成主动开创的局面。客观地讲, 这些工作对大学生就业是有帮助的, 但作用是有限的。目前, 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突出, 伴随着高校扩招数量的增加, 就业形势愈加严峻,2004年的毕业生人数将达到280万人, 但宏观经济形势和就业环境并未得到根本改善, 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将面临新的挑战, 迫切需要在新形势下总结经验教训, 实现就业指导的优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综观就业指导的发展历程和中国的实际, 我国的就业指导与西方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其不足之处为:

11职业教育与学生职业定向脱节, 缺乏科学的职业观念教育

人才的社会需求与高校培养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和信息滞后的特点, 使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及毕业生职业定向脱节, 部分存在着只管课本教学, 不管社会需求; 只管学生毕业, 不管毕业生去向的情况。特别是大部分高校虽设立了就业指导服务机构, 但缺乏系统的、一体化的职业知识教育和正确的工作指导, 仍然停留在讲解就业政策、收集就业信息、分析就业形势、传授就业技巧等方面, 忽视学生个性的塑造、潜能的开发和创业、创新能力的培养, 就业指导过分强调实用性和时效性。学生

Ξ

ΞΞ收稿日期:2004—05—24) , 男, 山东潍坊人, 山东工商学院学生处处长, 副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博士生, 研作者简介:马东太(1966—究方向:劳动经济及大学生就业问题; 王竹芹, 女, 山东烟台人, 山东工商学院学生处副处长, 副教授, 管理工程硕士, 研究方向:财政金融及大学生就业问题。(BFA010073) 、  本文是北京师范大学赖德胜教授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大学毕业生失业问题研究”教育部人文

(01JB880005) 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课题“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中国人力资本投资与劳动

(NSFYA02002) 的阶段性成果。力市场管理研究”

缺乏关于社会分工及社会职业方面的知识, 导致职业选择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就业指导的对象局限于毕业班的学生, 而对非毕业班的学生缺乏引导。事实上, 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的积累、择业观和选择标准、个人道德行为的养成都是在此之前养成的, 如果说毕业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才发现真正的自我定位、职业兴趣或人职适应性问题的话, 那无疑是人力资源和社会成本的巨大浪费。

表1 您是否了解自己适合从事什么工作? 很了解

频数

百分比347518了解18243014说不清16332712不了解131922很不了解52481721就业指导的范围窄、方法手段旧和途径少

目前, 高校就业指导普遍采用就业指导课教学, 辅以就业形势报告和技巧讲座。其显著特点是“灌输”式的单向教学, 缺乏针对学生不同个性特点的指导, 联系社会和用人单位实际不足, 缺乏职业能力测试和职业生涯规划等内容, 无法实现“人职匹配”的目标, 而且案例分析不足, 不符合年轻人的特点, 难于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就业指导往往选择在课堂中进行, 形式单一等等造成就业指导的效果不理想。

表2 您希望得到的职业指导及就业服务是:项目

频数

百分比职业生涯规划指导20181616就业心理指导22551815就业程序与技巧指导26652119就业形势与政策指导26412919就业需求信息978810其它63351231信息的来源渠道狭窄, 无法满足供求双方的需要

, 、不畅导致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紊乱。, , 与现阶段的就业工作极不协调。; , 各部门、地区互相封闭信息的原因; , 毕业生就业信息来源并未形成主渠道, 各渠道的作用也未得到充分利用, , 互相之间的认可度不高导致签约失败。

表3 您获得就业信息的主要途径项目

频数

百分比网络媒体640517招聘会12181019学校老师19891718亲朋好友18971710就业中心19651716职介机构29312613其它51041641就业指导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 总体水平亟待提高

就业指导人员的专业水平不高, 素质参差不齐, 缺乏一支稳定的就业指导队伍是当前我国就业指导工作的显著缺陷。现阶段, 高校就业指导队伍可分为两部分:一是德育课专职教师, 二是专职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二者各有其优点:前者有丰富的教学工作经验, 了解教学的基本规律, 教学方法也比较丰富, 但大多数缺乏对学生的了解, 对大学生求职过程体验较少, 掌握的就业信息不足, 政策法规了解不透; 后者直接从事就业工作, 对大学生的求职过程有直接的感受和体验, 了解大学生的求职规律, 熟悉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状况, 但教学经验相对缺乏, 往往没有受到系统的教学培训, 理论研究上也存在着缺陷。而且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人员中, 具有丰富心理学知识的人员比例相对偏低, 导致对学生的心理指导停留在比较低的层面。全国范围内也缺乏一支稳定的职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 影响了工作质量的提高。

表4 您对学校的职业指导或就业服务工作是否满意?

项目

频数

百分比很满意6371016满意24164013说不清13082118不满意10471715很不满意226318未回答365611

二、就业指导创新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借鉴西方职业生涯理论, 构建本土化的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框架不是盲目的拿来主义, 而是一个分析、鉴别、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科学选择过程。比较分析中西就业指导发展历程, 中国高校就业指导的完善发展和创新应侧重于以下几个方面:

11以职业生涯辅导的理念, 构筑以人为本的就业指导模式, 实现就业指导由大众化向个性化的转变

将职业生涯管理思想引入就业指导, 加强职业生涯的设计与开发, 为学生提供职业能力测试和职业倾向测试等全方位的服务。生涯管理是站在长远的角度, 立足未来发展, 将时间延续, 帮助人力资源实现持续发展的理论思想。将其引入就业指导就是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生涯观, 在客观分析个性及主观偏好的基础上, 结合现实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包括能力、能力倾向、兴趣、资源限制及其性质等) , 进行工作分析(包括职业成功必备的条件、优缺点、酬劳、机会与发展等) , 推论自我认识与工作分析的关系和差异, 了解社会的需求, 调整就业观念和心理预期, 确定初次发展定位; 然后制定切实可行的生涯发展实施方案(包括教学课程的选定、课余求知的规划、能力素质培养途径等) ; 其后是指导学生按照实施方案进行不断地纠偏。实践这一模式, 需要就业指导工作的重心前移, 从学生入学开始, 贯穿大学生求学的全过程。大学一年级侧重职业生涯认知和规划, 二年级侧重基本专业技能的培训与指导, 三年级侧重职业定向辅导, 四年级侧重择业技巧指导与就业服务。四个阶段相互贯通, 有机连接, 形成较为完善的就业指导体系。在群体教育引导的基础上, 侧重学生个性化的测试、咨询、指导。其中, 阶段性成果奖励、经验总结、阶段目标调整和计划完善是生涯管理的关键, 持续激励的引导过程对正确的价值观、坚定的职业倾向的形成以及毕业生顺利就业至关重要。

21以“订单培养”为导向, 进行教育教学改革, 强化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培养

所谓“订单培养”就是根据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和选人用人的信号确定教育目标。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 运用信号机制理论, 根据社会需求确定人才培养规格、专业设置、教学计划和评估标准等等。做到培养目标与用人标准相协调, 专业设置与实际需求相协调, 技能训练与岗位要求相协调, 在教育教学全过程中强化职业意识和指导功能, 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实现教育培养和人力资源开发由学历本位向能力本位的转变, 。其中必不可少的工作之一是将就业指导课纳入系统的教学计划之中, , 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职业观。重点指向是提高大学生的职业素养(为主, 政策、技巧和程序的宣讲为辅。, 。加强实践基地建设, 、、锻炼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的平台。, 实现全方位就业。

31, , 构建以网络为主体的信息平台, 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 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沟通的方式, 开辟一条实用性强、效率更高的信息沟通主渠道, 将是就业工作的首要任务。毕业生能否充分就业,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无足够的需求信息。信息服务是关键的服务, 信息化手段是重要的就业服务手段。时间也证明就业工作的突出问题主要是信息缺失或信息不对称, 由此导致就业不充分, 所以加强信息化建设应是当务之急。一是在全国范围内实现高校、地方和国家立体化就业信息网和相应服务体系的互动, 将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毕业生的求职意愿和资源及时通过网络向供求双方公布, 提高信息的准确度和规范化, 让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实现实时信息互动, 以达到学校和社会的真正接轨。二是信息监测反馈体系的建立和快速反应, 根据社会需求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培养方案。高校应完善就业网站, 与社会上各就业人才市场、专门型人才网站联合, 充分利用其网络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同时, 还可以通过网络的人———机模式, 实现大规模的个别咨询, 使个性化就业指导服务成为可能。

总之, 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理论探索、模式构建和实践活动是一互动的过程, 我们只有不断地总结经验, 不断地学习研究, 才能实现就业指导工作与时俱进的创新和发展。

参考文献:

[1]Martincarnoy. 教育经济学百科全书[Z].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赖德胜. 劳动力市场分割与大学毕业生失业[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1, (4) .

[3]赖德胜. 怎样认识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J].当期杂志,2003, (16) .

[4]丁元竹. 正确认识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J].宏观经济研究,2003, (3) .

[5]马东太. 信号理论: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透镜[J].当代青年研究,2004, (1) .

2004年9月第5期(总第111期)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Journal of Shandong Y outh Administrative Cadres College Sep ,2004No. 5Sep. No. 111

高校就业指导的反思与创新

马东太1, 王竹芹2

(1北京师范大学, 中国北京100875;2山东工商学院, 山东烟台264005)

摘要:有效的就业指导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关键因素之一。我国目前的高校就业指导

工作已不能满足实际需要, 迫切要求创新和发展。本文在调查实证和反思工作实践的基础上, 总

结借鉴西方就业指导的经验, 提出了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创新发展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高校; 就业指导; 现状; 创新; 对策

中图分类号:G 4731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7605(2004) 05-0069-03

Abstract :E fficient employment guide is one of the key factors on solving the problem of severe job -seeking environment of the graduates. However ,employment guide in domestic high school in nowadays cannot meet the actual needs. And it needs developing and innovating. Therefore ,on the base of investigation ,practice and rethink ,this article summarize and draw on the of western employment guide ,and put forward the innovational suggestions and of and universi 2ties.

K ey w ords :institutions of higher education 一、, 究竟需要不需要就业指导? 答案不仅是肯定的, 而且调查数据表明大学生对就业指导的需求与高校提供的帮助处于失衡状态。84%的被调查者认为“在校接受就业教育与指导有必要和非常必要”,72%的被访者认为高校在就业指导方面的工作“不完善”。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虽然在不断地改革, 然而仅局限于信息的发布、政策的宣讲、技巧的培训、协议的办理等被动等待的浅层次服务方面, 并未形成主动开创的局面。客观地讲, 这些工作对大学生就业是有帮助的, 但作用是有限的。目前, 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突出, 伴随着高校扩招数量的增加, 就业形势愈加严峻,2004年的毕业生人数将达到280万人, 但宏观经济形势和就业环境并未得到根本改善, 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将面临新的挑战, 迫切需要在新形势下总结经验教训, 实现就业指导的优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综观就业指导的发展历程和中国的实际, 我国的就业指导与西方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其不足之处为:

11职业教育与学生职业定向脱节, 缺乏科学的职业观念教育

人才的社会需求与高校培养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和信息滞后的特点, 使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及毕业生职业定向脱节, 部分存在着只管课本教学, 不管社会需求; 只管学生毕业, 不管毕业生去向的情况。特别是大部分高校虽设立了就业指导服务机构, 但缺乏系统的、一体化的职业知识教育和正确的工作指导, 仍然停留在讲解就业政策、收集就业信息、分析就业形势、传授就业技巧等方面, 忽视学生个性的塑造、潜能的开发和创业、创新能力的培养, 就业指导过分强调实用性和时效性。学生

Ξ

ΞΞ收稿日期:2004—05—24) , 男, 山东潍坊人, 山东工商学院学生处处长, 副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博士生, 研作者简介:马东太(1966—究方向:劳动经济及大学生就业问题; 王竹芹, 女, 山东烟台人, 山东工商学院学生处副处长, 副教授, 管理工程硕士, 研究方向:财政金融及大学生就业问题。(BFA010073) 、  本文是北京师范大学赖德胜教授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大学毕业生失业问题研究”教育部人文

(01JB880005) 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课题“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中国人力资本投资与劳动

(NSFYA02002) 的阶段性成果。力市场管理研究”

缺乏关于社会分工及社会职业方面的知识, 导致职业选择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就业指导的对象局限于毕业班的学生, 而对非毕业班的学生缺乏引导。事实上, 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的积累、择业观和选择标准、个人道德行为的养成都是在此之前养成的, 如果说毕业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才发现真正的自我定位、职业兴趣或人职适应性问题的话, 那无疑是人力资源和社会成本的巨大浪费。

表1 您是否了解自己适合从事什么工作? 很了解

频数

百分比347518了解18243014说不清16332712不了解131922很不了解52481721就业指导的范围窄、方法手段旧和途径少

目前, 高校就业指导普遍采用就业指导课教学, 辅以就业形势报告和技巧讲座。其显著特点是“灌输”式的单向教学, 缺乏针对学生不同个性特点的指导, 联系社会和用人单位实际不足, 缺乏职业能力测试和职业生涯规划等内容, 无法实现“人职匹配”的目标, 而且案例分析不足, 不符合年轻人的特点, 难于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就业指导往往选择在课堂中进行, 形式单一等等造成就业指导的效果不理想。

表2 您希望得到的职业指导及就业服务是:项目

频数

百分比职业生涯规划指导20181616就业心理指导22551815就业程序与技巧指导26652119就业形势与政策指导26412919就业需求信息978810其它63351231信息的来源渠道狭窄, 无法满足供求双方的需要

, 、不畅导致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紊乱。, , 与现阶段的就业工作极不协调。; , 各部门、地区互相封闭信息的原因; , 毕业生就业信息来源并未形成主渠道, 各渠道的作用也未得到充分利用, , 互相之间的认可度不高导致签约失败。

表3 您获得就业信息的主要途径项目

频数

百分比网络媒体640517招聘会12181019学校老师19891718亲朋好友18971710就业中心19651716职介机构29312613其它51041641就业指导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 总体水平亟待提高

就业指导人员的专业水平不高, 素质参差不齐, 缺乏一支稳定的就业指导队伍是当前我国就业指导工作的显著缺陷。现阶段, 高校就业指导队伍可分为两部分:一是德育课专职教师, 二是专职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二者各有其优点:前者有丰富的教学工作经验, 了解教学的基本规律, 教学方法也比较丰富, 但大多数缺乏对学生的了解, 对大学生求职过程体验较少, 掌握的就业信息不足, 政策法规了解不透; 后者直接从事就业工作, 对大学生的求职过程有直接的感受和体验, 了解大学生的求职规律, 熟悉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状况, 但教学经验相对缺乏, 往往没有受到系统的教学培训, 理论研究上也存在着缺陷。而且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人员中, 具有丰富心理学知识的人员比例相对偏低, 导致对学生的心理指导停留在比较低的层面。全国范围内也缺乏一支稳定的职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 影响了工作质量的提高。

表4 您对学校的职业指导或就业服务工作是否满意?

项目

频数

百分比很满意6371016满意24164013说不清13082118不满意10471715很不满意226318未回答365611

二、就业指导创新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借鉴西方职业生涯理论, 构建本土化的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框架不是盲目的拿来主义, 而是一个分析、鉴别、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科学选择过程。比较分析中西就业指导发展历程, 中国高校就业指导的完善发展和创新应侧重于以下几个方面:

11以职业生涯辅导的理念, 构筑以人为本的就业指导模式, 实现就业指导由大众化向个性化的转变

将职业生涯管理思想引入就业指导, 加强职业生涯的设计与开发, 为学生提供职业能力测试和职业倾向测试等全方位的服务。生涯管理是站在长远的角度, 立足未来发展, 将时间延续, 帮助人力资源实现持续发展的理论思想。将其引入就业指导就是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生涯观, 在客观分析个性及主观偏好的基础上, 结合现实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包括能力、能力倾向、兴趣、资源限制及其性质等) , 进行工作分析(包括职业成功必备的条件、优缺点、酬劳、机会与发展等) , 推论自我认识与工作分析的关系和差异, 了解社会的需求, 调整就业观念和心理预期, 确定初次发展定位; 然后制定切实可行的生涯发展实施方案(包括教学课程的选定、课余求知的规划、能力素质培养途径等) ; 其后是指导学生按照实施方案进行不断地纠偏。实践这一模式, 需要就业指导工作的重心前移, 从学生入学开始, 贯穿大学生求学的全过程。大学一年级侧重职业生涯认知和规划, 二年级侧重基本专业技能的培训与指导, 三年级侧重职业定向辅导, 四年级侧重择业技巧指导与就业服务。四个阶段相互贯通, 有机连接, 形成较为完善的就业指导体系。在群体教育引导的基础上, 侧重学生个性化的测试、咨询、指导。其中, 阶段性成果奖励、经验总结、阶段目标调整和计划完善是生涯管理的关键, 持续激励的引导过程对正确的价值观、坚定的职业倾向的形成以及毕业生顺利就业至关重要。

21以“订单培养”为导向, 进行教育教学改革, 强化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培养

所谓“订单培养”就是根据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和选人用人的信号确定教育目标。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 运用信号机制理论, 根据社会需求确定人才培养规格、专业设置、教学计划和评估标准等等。做到培养目标与用人标准相协调, 专业设置与实际需求相协调, 技能训练与岗位要求相协调, 在教育教学全过程中强化职业意识和指导功能, 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实现教育培养和人力资源开发由学历本位向能力本位的转变, 。其中必不可少的工作之一是将就业指导课纳入系统的教学计划之中, , 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职业观。重点指向是提高大学生的职业素养(为主, 政策、技巧和程序的宣讲为辅。, 。加强实践基地建设, 、、锻炼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的平台。, 实现全方位就业。

31, , 构建以网络为主体的信息平台, 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 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沟通的方式, 开辟一条实用性强、效率更高的信息沟通主渠道, 将是就业工作的首要任务。毕业生能否充分就业,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无足够的需求信息。信息服务是关键的服务, 信息化手段是重要的就业服务手段。时间也证明就业工作的突出问题主要是信息缺失或信息不对称, 由此导致就业不充分, 所以加强信息化建设应是当务之急。一是在全国范围内实现高校、地方和国家立体化就业信息网和相应服务体系的互动, 将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毕业生的求职意愿和资源及时通过网络向供求双方公布, 提高信息的准确度和规范化, 让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实现实时信息互动, 以达到学校和社会的真正接轨。二是信息监测反馈体系的建立和快速反应, 根据社会需求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培养方案。高校应完善就业网站, 与社会上各就业人才市场、专门型人才网站联合, 充分利用其网络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同时, 还可以通过网络的人———机模式, 实现大规模的个别咨询, 使个性化就业指导服务成为可能。

总之, 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理论探索、模式构建和实践活动是一互动的过程, 我们只有不断地总结经验, 不断地学习研究, 才能实现就业指导工作与时俱进的创新和发展。

参考文献:

[1]Martincarnoy. 教育经济学百科全书[Z].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赖德胜. 劳动力市场分割与大学毕业生失业[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1, (4) .

[3]赖德胜. 怎样认识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J].当期杂志,2003, (16) .

[4]丁元竹. 正确认识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J].宏观经济研究,2003, (3) .

[5]马东太. 信号理论: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透镜[J].当代青年研究,2004, (1) .


相关文章

  • 主体性发展视角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 摘 要:创新创业教育是学校教育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变革的产物,其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强调学生发展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本研究从学生主体性发展视角探究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过程控制和结果获得,发现当前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查看


  • 高校辅导员专题培训研修成果
  • 高校辅导员专题培训研修成果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学生思想的进步,高校辅导员在工作中的任务越来越重,所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为了更好的对高校学生进行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求高校辅导员要不断的进行培训与研修.因此我在此总结和思考新时期高校 ...查看


  • 反思的平衡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反思的平衡 作者:王海荣 朱晓舟 来源:<学理论·中>2013年第12期 摘 要:民办高校要想推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改革,必须 ...查看


  • 高等教育学心得体会 1
  • 高等教育学学习心得体会 通过学习我知道了自己以后在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明白了一个教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 素质和修养,要呈现一堂精彩的课应该怎样去 准备.对于高等教育如何教学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在教学中更应该是 一个引导者.促进者 ...查看


  • 高等教育学复习资料
  • 高等教育学复习资料 第一讲 教育与高等教育概述 一.教育概述 1.教育内涵: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首先,教育是一种社会活动:存在于有一定共同文化的人类群体之中的活动.其次,教育的对象是人. 2.教育构成要素(填空):教育者.教育中介 ...查看


  • 后现代教学理念下的高校现代汉语教学
  • 摘 要:高校现代汉语教学,普遍存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滞后的现象, 必须根 据当代语 言学研究状况和新世纪对人才类型的不同需求进行必要的改革:借鉴后现代教学理念中的合 理因素,更新原来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才能与时俱进,才能适应未来社会对 ...查看


  • 中国高校工业设计教育现状的反思
  • 来源-视觉中国 2011-10-30      作者:陈根  来源:333cn.com 工业设计在中国发起于高校,但被引导进入误区的也是在高校.这是历史发展阶段的过程,是没有深刻认识国情下发展的必然结果.问题的出现并不可怕,重要的是如何认识 ...查看


  • 关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情况的调查报告
  • 重庆大学 大学生社会实践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调查报告 学 生:张晶 年 级:2011级 学 号:20116464 专 业: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重庆大学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 2012年6月大学生社会实践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调查报告 ------- ...查看


  • 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与知识的急剧增长,人类需要不断地进行学习从而更新现有知识.调整现有知识结构.因此,探讨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时代要求高校必须大力实施创新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因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