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 初中数学第二册教案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几何第二册第三章,3.12第2——4页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掌握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底边上的高、

中线及顶角平分线三线合一的性质,并能运用

它们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

2、理解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性质定理之间

的联系。

(2)能力目标:1、定理的引入培养学生对命题的抽象概括能力,

加强发散思维的训练。

2、定理的证明培养大胆创新、敢于求异、勇于

探索的精神和能力,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3、定理的应用,培养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提高独

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在教学过程中, 引导学生进行规律的再发现,激发

学生的审美情感,与现实生活有关的实际问题使

学生认识到数学对于外部世界的完善与和谐,使

他们有效地获取真知,发展理性。

教学重点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及其证明。

教学难点 用文字语言叙述的几何命题的证明及辅助线的添加。

达标进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 前置诊断,开辟道路

1、什么样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2、指出等腰三角形的腰、底边、顶角、底角。 首先教师提问了解前置知识掌握情况。

动脑思考、口答。

二、 构设悬念,创设情境

1、一般三角形有哪些性质?

2、等腰三角形除具有一般三角形的性质外,还有那些特殊性质?

把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问题2给学生留下悬念。

三、 目标导向,自然引入

本节课我们一起研究——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板书课题

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四、 设问质疑,探究尝试

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等腰三角形,与教师一起按照要求,把两腰叠在一起。

[问题]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结论?

[结论]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板书学生发现的结论。

[问题]可由学生从多种途径思考,纵横联想所学知识方法,为命题的证明打下基础。

[辨疑]由观察发现的命题不一定是真命题,需要证明,怎样证明?

[问题]1、此命题的题设、结论分别是什么?

2、怎样写出已知、求证?

3、怎样证明?

[电脑演示1]

[投影学生证明过程,并由其讲述]

从而引出定理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

通过电脑演示,引导学生全面观察,联想,突破引辅助线的难关,并向学生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引出学生探究心理,迅速集中注意力,使其带着浓厚的兴趣开始积极探索思考。

继续观察图形

[问题]1、指出全等三角形中还有哪些

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平分线又有什么性质?

设问、质疑

小组讨论,归纳总结,培养学生概括数学材料的能力。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辨疑]一般三角形是否具有这一性质呢?

[电脑演示2]

从而引出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

“三线合一”性质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填空]根据等腰三角形性质定理的推论,在△abc 中

(1)∵ab=ac,ad ⊥bc ,

∴∠_=∠_,_=_;

(2)∵ab=ac,ad 是中线,

∴∠_=∠_,_⊥_;

(3)∵ab=ac,ad 是角平分线,

∴_⊥_,_=_。

通过电脑演示,引出推论1,并引入[填空]、强调推论1的运用方法。

电脑演示给学生对推抡1留下深刻印象,并通过[填空]了解推论1的运用方法。

五、 变式训练,巩固提高

达标练习一

a 组:根据等腰三角的形性质定理

(1)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每一个锐角都等于多少度?

(2)若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40°,

则它的底角为多少度?

(3)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为 40°, 则它的顶角为多少度?

b 组: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1)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 40°, 则它的其余各角为多少度?

(2) 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120°, 则它的其余各角为多少度?

(3)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有什么关系? 各等于多少度?

从而引出推论2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 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题目设计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引导学生拾阶而上。沟通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联系,并引出推论2。

a 组口答练习

b 组讨论后回答。

掌握等腰三角形性质定理的应用,训练学生的类比思维,让学生获得从问题中探索共同的属性和规律的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达标练习二

a 组:等腰三角形斜边上的高把直角分成两个角,求这两个角的度数。

b 组:已知:如图,房屋的顶角 ∠bac=100°。求顶架上∠b 、∠c 、

∠bad 、∠cad 的度数。

理论联系实际,

充分体现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作用, 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提高数学修养。

a 组口答

b 组独立解答.

加深理解定理及推论1,能初步灵活地运用它们进行计算和论证。

布置作业:1、看书:p1——p3

2、课本p5 想一想

教案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一般三角形基础知识和初步推论证明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担负着训练学生会分析证明思路的任务,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的性质是今后论证两角相等的依据之一,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三条主要线段重合的性质是今后论证两条线段相等、两个角相等及两条直线垂直的重要依据。因此设计时,我分别从几个方面作了精心策划:

1、创设丰富的旧知环境,有利于帮助学生找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唤起与形成新知相关的旧知,从而使学生的原认知结构对新知的学习具有某种“召唤力”。

2、提供可探索性的问题,合理的设计实验过程,创造出良好的问题情境,不断地引导学生观察、实验、思考、探索,使学生感到自己就象科学家那样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去发现规律,证实结论。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科学的研究方法、实事求是的态度。

3、在巩固应用时,训练题组的设计具有阶梯性,加强了变式训练,便于及时反馈。实际应用充分体现了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数学修养。

4、利用直观教具及电化教学手段,创设了丰富的课堂教学环境,触发学生求知心向的生成,自觉地努力调集思维和旧知纷纷指向新知,成为学习活动的“催化剂”、“助推器”。

威海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皇冠中学

2000年4月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教 案 丛燕燕

威海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皇冠中学

丛燕燕

二o o o年四月

--------------------------------------------------------------------------------

相关专题: 初中数学

专题信息:

九年级(上)第一章(证明二)单元测试卷1(2004-10-12 12:48:49)[130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几何第二册第三章,3.12第2——4页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掌握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底边上的高、

中线及顶角平分线三线合一的性质,并能运用

它们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

2、理解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性质定理之间

的联系。

(2)能力目标:1、定理的引入培养学生对命题的抽象概括能力,

加强发散思维的训练。

2、定理的证明培养大胆创新、敢于求异、勇于

探索的精神和能力,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3、定理的应用,培养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提高独

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在教学过程中, 引导学生进行规律的再发现,激发

学生的审美情感,与现实生活有关的实际问题使

学生认识到数学对于外部世界的完善与和谐,使

他们有效地获取真知,发展理性。

教学重点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及其证明。

教学难点 用文字语言叙述的几何命题的证明及辅助线的添加。

达标进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 前置诊断,开辟道路

1、什么样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2、指出等腰三角形的腰、底边、顶角、底角。 首先教师提问了解前置知识掌握情况。

动脑思考、口答。

二、 构设悬念,创设情境

1、一般三角形有哪些性质?

2、等腰三角形除具有一般三角形的性质外,还有那些特殊性质?

把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问题2给学生留下悬念。

三、 目标导向,自然引入

本节课我们一起研究——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板书课题

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四、 设问质疑,探究尝试

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等腰三角形,与教师一起按照要求,把两腰叠在一起。

[问题]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结论?

[结论]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板书学生发现的结论。

[问题]可由学生从多种途径思考,纵横联想所学知识方法,为命题的证明打下基础。

[辨疑]由观察发现的命题不一定是真命题,需要证明,怎样证明?

[问题]1、此命题的题设、结论分别是什么?

2、怎样写出已知、求证?

3、怎样证明?

[电脑演示1]

[投影学生证明过程,并由其讲述]

从而引出定理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

通过电脑演示,引导学生全面观察,联想,突破引辅助线的难关,并向学生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引出学生探究心理,迅速集中注意力,使其带着浓厚的兴趣开始积极探索思考。

继续观察图形

[问题]1、指出全等三角形中还有哪些

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平分线又有什么性质?

设问、质疑

小组讨论,归纳总结,培养学生概括数学材料的能力。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辨疑]一般三角形是否具有这一性质呢?

[电脑演示2]

从而引出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

“三线合一”性质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填空]根据等腰三角形性质定理的推论,在△abc 中

(1)∵ab=ac,ad ⊥bc ,

∴∠_=∠_,_=_;

(2)∵ab=ac,ad 是中线,

∴∠_=∠_,_⊥_;

(3)∵ab=ac,ad 是角平分线,

∴_⊥_,_=_。

通过电脑演示,引出推论1,并引入[填空]、强调推论1的运用方法。

电脑演示给学生对推抡1留下深刻印象,并通过[填空]了解推论1的运用方法。

五、 变式训练,巩固提高

达标练习一

a 组:根据等腰三角的形性质定理

(1)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每一个锐角都等于多少度?

(2)若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40°,

则它的底角为多少度?

(3)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为 40°, 则它的顶角为多少度?

b 组: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1)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 40°, 则它的其余各角为多少度?

(2) 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120°, 则它的其余各角为多少度?

(3)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有什么关系? 各等于多少度?

从而引出推论2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 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题目设计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引导学生拾阶而上。沟通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联系,并引出推论2。

a 组口答练习

b 组讨论后回答。

掌握等腰三角形性质定理的应用,训练学生的类比思维,让学生获得从问题中探索共同的属性和规律的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达标练习二

a 组:等腰三角形斜边上的高把直角分成两个角,求这两个角的度数。

b 组:已知:如图,房屋的顶角 ∠bac=100°。求顶架上∠b 、∠c 、

∠bad 、∠cad 的度数。

理论联系实际,

充分体现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作用, 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提高数学修养。

a 组口答

b 组独立解答.

加深理解定理及推论1,能初步灵活地运用它们进行计算和论证。

布置作业:1、看书:p1——p3

2、课本p5 想一想

教案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一般三角形基础知识和初步推论证明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担负着训练学生会分析证明思路的任务,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的性质是今后论证两角相等的依据之

一,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三条主要线段重合的性质是今后论证两条线段相等、两个角相等及两条直线垂直的重要依据。因此设计时,我分别从几个方面作了精心策划:

1、创设丰富的旧知环境,有利于帮助学生找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唤起与形成新知相关的旧知,从而使学生的原认知结构对新知的学习具有某种“召唤力”。

2、提供可探索性的问题,合理的设计实验过程,创造出良好的问题情境,不断地引导学生观察、实验、思考、探索,使学生感到自己就象科学家那样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去发现规律,证实结论。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科学的研究方法、实事求是的态度。

3、在巩固应用时,训练题组的设计具有阶梯性,加强了变式训练,便于及时反馈。实际应用充分体现了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数学修养。

4、利用直观教具及电化教学手段,创设了丰富的课堂教学环境,触发学生求知心向的生成,自觉地努力调集思维和旧知纷纷指向新知,成为学习活动的“催化剂”、“助推器”。

威海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皇冠中学 丛燕燕

2000年4月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教 案

威海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皇冠中学

丛燕燕

二o o o年四月

--------------------------------------------------------------------------------

相关专题: 初中数学

专题信息:

九年级(上)第一章(证明二)单元测试卷1(2004-10-12 12:48:49)[130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几何第二册第三章,3.12第2——4页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掌握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底边上的高、

中线及顶角平分线三线合一的性质,并能运用

它们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

2、理解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性质定理之间

的联系。

(2)能力目标:1、定理的引入培养学生对命题的抽象概括能力,

加强发散思维的训练。

2、定理的证明培养大胆创新、敢于求异、勇于

探索的精神和能力,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3、定理的应用,培养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提高独

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在教学过程中, 引导学生进行规律的再发现,激发

学生的审美情感,与现实生活有关的实际问题使

学生认识到数学对于外部世界的完善与和谐,使

他们有效地获取真知,发展理性。

教学重点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及其证明。

教学难点 用文字语言叙述的几何命题的证明及辅助线的添加。

达标进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 前置诊断,开辟道路

1、什么样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2、指出等腰三角形的腰、底边、顶角、底角。 首先教师提问了解前置知识掌握情况。

动脑思考、口答。

二、 构设悬念,创设情境

1、一般三角形有哪些性质?

2、等腰三角形除具有一般三角形的性质外,还有那些特殊性质?

把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问题2给学生留下悬念。

三、 目标导向,自然引入

本节课我们一起研究——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板书课题

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四、 设问质疑,探究尝试

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等腰三角形,与教师一起按照要求,把两腰叠在一起。

[问题]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结论?

[结论]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板书学生发现的结论。

[问题]可由学生从多种途径思考,纵横联想所学知识方法,为命题的证明打下基础。

[辨疑]由观察发现的命题不一定是真命题,需要证明,怎样证明?

[问题]1、此命题的题设、结论分别是什么?

2、怎样写出已知、求证?

3、怎样证明?

[电脑演示1]

[投影学生证明过程,并由其讲述]

从而引出定理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

通过电脑演示,引导学生全面观察,联想,突破引辅助线的难关,并向学生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引出学生探究心理,迅速集中注意力,使其带着浓厚的兴趣开始积极探索思考。

继续观察图形

[问题]1、指出全等三角形中还有哪些

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平分线又有什么性质?

设问、质疑

小组讨论,归纳总结,培养学生概括数学材料的能力。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辨疑]一般三角形是否具有这一性质呢?

[电脑演示2]

从而引出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

“三线合一”性质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填空]根据等腰三角形性质定理的推论,在△abc 中

(1)∵ab=ac,ad ⊥bc ,

∴∠_=∠_,_=_;

(2)∵ab=ac,ad 是中线,

∴∠_=∠_,_⊥_;

(3)∵ab=ac,ad 是角平分线,

∴_⊥_,_=_。

通过电脑演示,引出推论1,并引入[填空]、强调推论1的运用方法。

电脑演示给学生对推抡1留下深刻印象,并通过[填空]了解推论1的运用方法。

五、 变式训练,巩固提高

达标练习一

a 组:根据等腰三角的形性质定理

(1)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每一个锐角都等于多少度?

(2)若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40°,

则它的底角为多少度?

(3)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为 40°, 则它的顶角为多少度?

b 组: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1)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 40°, 则它的其余各角为多少度?

(2) 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120°, 则它的其余各角为多少度?

(3)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有什么关系? 各等于多少度?

从而引出推论2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 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题目设计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引导学生拾阶而上。沟通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联系,并引出推论2。

a 组口答练习

b 组讨论后回答。

掌握等腰三角形性质定理的应用,训练学生的类比思维,让学生获得从问题中探索共同的属性和规律的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达标练习二

a 组:等腰三角形斜边上的高把直角分成两个角,求这两个角的度数。

b 组:已知:如图,房屋的顶角 ∠bac=100°。求顶架上∠b 、∠c 、

∠bad 、∠cad 的度数。

理论联系实际,

充分体现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作用, 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提高数学修养。

a 组口答

b 组独立解答.

加深理解定理及推论1,能初步灵活地运用它们进行计算和论证。

布置作业:1、看书:p1——p3

2、课本p5 想一想

教案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一般三角形基础知识和初步推论证明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担负着训练学生会分析证明思路的任务,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的性质是今后论证两角相等的依据之一,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三条主要线段重合的性质是今后论证两条线段相等、两个角相等及两条直线垂直的重要依据。因此设计时,我分别从几个方面作了精心策划:

1、创设丰富的旧知环境,有利于帮助学生找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唤起与形成新知相关的旧知,从而使学生的原认知结构对新知的学习具有某种“召唤力”。

2、提供可探索性的问题,合理的设计实验过程,创造出良好的问题情境,不断地引导学生观察、实验、思考、探索,使学生感到自己就象科学家那样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去发现规律,证实结论。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科学的研究方法、实事求是的态度。

3、在巩固应用时,训练题组的设计具有阶梯性,加强了变式训练,便于及时反馈。实际应用充分体现了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数学修养。

4、利用直观教具及电化教学手段,创设了丰富的课堂教学环境,触发学生求知心向的生成,自觉地努力调集思维和旧知纷纷指向新知,成为学习活动的“催化剂”、“助推器”。

威海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皇冠中学

2000年4月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教 案 丛燕燕

威海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皇冠中学

丛燕燕

二o o o年四月

--------------------------------------------------------------------------------

相关专题: 初中数学

专题信息:

九年级(上)第一章(证明二)单元测试卷1(2004-10-12 12:48:49)[130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几何第二册第三章,3.12第2——4页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掌握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底边上的高、

中线及顶角平分线三线合一的性质,并能运用

它们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

2、理解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性质定理之间

的联系。

(2)能力目标:1、定理的引入培养学生对命题的抽象概括能力,

加强发散思维的训练。

2、定理的证明培养大胆创新、敢于求异、勇于

探索的精神和能力,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3、定理的应用,培养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提高独

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在教学过程中, 引导学生进行规律的再发现,激发

学生的审美情感,与现实生活有关的实际问题使

学生认识到数学对于外部世界的完善与和谐,使

他们有效地获取真知,发展理性。

教学重点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及其证明。

教学难点 用文字语言叙述的几何命题的证明及辅助线的添加。

达标进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 前置诊断,开辟道路

1、什么样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2、指出等腰三角形的腰、底边、顶角、底角。 首先教师提问了解前置知识掌握情况。

动脑思考、口答。

二、 构设悬念,创设情境

1、一般三角形有哪些性质?

2、等腰三角形除具有一般三角形的性质外,还有那些特殊性质?

把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问题2给学生留下悬念。

三、 目标导向,自然引入

本节课我们一起研究——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板书课题

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四、 设问质疑,探究尝试

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等腰三角形,与教师一起按照要求,把两腰叠在一起。

[问题]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结论?

[结论]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板书学生发现的结论。

[问题]可由学生从多种途径思考,纵横联想所学知识方法,为命题的证明打下基础。

[辨疑]由观察发现的命题不一定是真命题,需要证明,怎样证明?

[问题]1、此命题的题设、结论分别是什么?

2、怎样写出已知、求证?

3、怎样证明?

[电脑演示1]

[投影学生证明过程,并由其讲述]

从而引出定理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

通过电脑演示,引导学生全面观察,联想,突破引辅助线的难关,并向学生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引出学生探究心理,迅速集中注意力,使其带着浓厚的兴趣开始积极探索思考。

继续观察图形

[问题]1、指出全等三角形中还有哪些

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平分线又有什么性质?

设问、质疑

小组讨论,归纳总结,培养学生概括数学材料的能力。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辨疑]一般三角形是否具有这一性质呢?

[电脑演示2]

从而引出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

“三线合一”性质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填空]根据等腰三角形性质定理的推论,在△abc 中

(1)∵ab=ac,ad ⊥bc ,

∴∠_=∠_,_=_;

(2)∵ab=ac,ad 是中线,

∴∠_=∠_,_⊥_;

(3)∵ab=ac,ad 是角平分线,

∴_⊥_,_=_。

通过电脑演示,引出推论1,并引入[填空]、强调推论1的运用方法。

电脑演示给学生对推抡1留下深刻印象,并通过[填空]了解推论1的运用方法。

五、 变式训练,巩固提高

达标练习一

a 组:根据等腰三角的形性质定理

(1)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每一个锐角都等于多少度?

(2)若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40°,

则它的底角为多少度?

(3)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为 40°, 则它的顶角为多少度?

b 组: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1)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 40°, 则它的其余各角为多少度?

(2) 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120°, 则它的其余各角为多少度?

(3)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有什么关系? 各等于多少度?

从而引出推论2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 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题目设计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引导学生拾阶而上。沟通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联系,并引出推论2。

a 组口答练习

b 组讨论后回答。

掌握等腰三角形性质定理的应用,训练学生的类比思维,让学生获得从问题中探索共同的属性和规律的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达标练习二

a 组:等腰三角形斜边上的高把直角分成两个角,求这两个角的度数。

b 组:已知:如图,房屋的顶角 ∠bac=100°。求顶架上∠b 、∠c 、

∠bad 、∠cad 的度数。

理论联系实际,

充分体现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作用, 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提高数学修养。

a 组口答

b 组独立解答.

加深理解定理及推论1,能初步灵活地运用它们进行计算和论证。

布置作业:1、看书:p1——p3

2、课本p5 想一想

教案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一般三角形基础知识和初步推论证明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担负着训练学生会分析证明思路的任务,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的性质是今后论证两角相等的依据之

一,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三条主要线段重合的性质是今后论证两条线段相等、两个角相等及两条直线垂直的重要依据。因此设计时,我分别从几个方面作了精心策划:

1、创设丰富的旧知环境,有利于帮助学生找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唤起与形成新知相关的旧知,从而使学生的原认知结构对新知的学习具有某种“召唤力”。

2、提供可探索性的问题,合理的设计实验过程,创造出良好的问题情境,不断地引导学生观察、实验、思考、探索,使学生感到自己就象科学家那样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去发现规律,证实结论。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科学的研究方法、实事求是的态度。

3、在巩固应用时,训练题组的设计具有阶梯性,加强了变式训练,便于及时反馈。实际应用充分体现了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数学修养。

4、利用直观教具及电化教学手段,创设了丰富的课堂教学环境,触发学生求知心向的生成,自觉地努力调集思维和旧知纷纷指向新知,成为学习活动的“催化剂”、“助推器”。

威海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皇冠中学 丛燕燕

2000年4月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教 案

威海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皇冠中学

丛燕燕

二o o o年四月

--------------------------------------------------------------------------------

相关专题: 初中数学

专题信息:

九年级(上)第一章(证明二)单元测试卷1(2004-10-12 12:48:49)[1300]


相关文章

  • 初中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正方形
  • <正方形>教学设计作者: 赵海霞 (初中数学 河南平顶山叶县初中数学一班 ) 评论数/浏览数: 6 / 1160 发表日期: 2010-12-24 17:06:49<正方形>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分析:⑴ 学习特殊的平行四 ...查看


  • 人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图形的旋转]课件 教案
  • <23.1图形的旋转第1课时>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3章23.1图形的旋转(P59-P 61) [教学目标]: 1. 经历对生活中与旋转现象有关的图形进行观察.思考.分析.概括.抽象等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 ...查看


  • 相似三角形的应用教案设计
  • 相似三角形的应用教案设计 数学与应用数学 [1**********] 郭晓萍 在数学教学中,几何教学是一个重要的领域,从生活到教室,从历史到课堂,几何都给师生带来许多有趣而富有挑战的课程.而图形相似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平面几何的核 ...查看


  • 初中数学三角形优秀教案
  • 愚公教育--北师大版--三角形精讲知识点 第三章 三角形 第一节 认识三角形(1) [学习目标] 1. 认识三角形的定义及相关概念和表示方法 2. 理解并能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 3. 掌握三角形的分类. 4. 掌握直角三角形的表示方法及 ...查看


  • 初中数学[相似三角形]教案
  • 相似三角形 一.知识概述 (一)相似三角形 1.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 温馨提示: ①当且仅当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与另一个(或几个)三角形的三个角对应相等,且三条对应边的比相等时,这两个(或几个)三角形叫做相似 ...查看


  • 初中几何全集教案
  • 平行四边形 概念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称为平行四边形. 注:在用字母表示四边形时,一定要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注明各顶点,否则则是错误的. 判定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定义判定法): 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查看


  • 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说课稿
  • 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是全等三角形的续篇.等腰三角形是最常见的图形,由于它具有一些特殊性质,因而在生活中被广泛应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特别是它的三线合一的性质,可以实现一 ...查看


  • 初中数学考试试卷讲评课教案
  • "收心考"讲评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情感上,通过交流提高自我认知意识: 明确问题所在,增强进步的信心: 2.知识上,回顾知识,巩固基础,学会分析总结.查漏补缺,培养学生抓分意识 3.能力上,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 ...查看


  • 初中数学教师如何修炼备课功
  • □杨竹君 中的一些老师不会备课,不会备不同课型的课,他们以为备课只是看看教备课有方法有技巧,不同的课型有不同的备课技巧与方法,备课的会与不堂的效率. 那么,要如何精心备课呢?备课时要注意些什么呢?首先要明白备课是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为完成教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