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 生活与消费
【网络建构】
【考点梳理】
一、货币
1.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货币具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两项基本职能。此外货币还具有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职能。
2.纸币的发行规律
纸币的发行量既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而是要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商品数量×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计算题)
3.信用卡的优点和作用
信用卡可以集存款、取款、借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段,方便购物消费,给持卡人诸多便利。提示:使用信用卡的风险。
4. 人民币升值的利与弊
①利:人民币升值意味着人民币的地位提高,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提升,原材料进口依赖型厂商成本下降,国内企业对外投资能力增强,外债还本付息压力减轻,中国百姓的国际购买力增强。 ②弊:人民币升值不利于出口,不利于发展国内旅游业,不利于吸引外国留学生来中国留学,减少外商对中国的直接投资,增加国内旅游业压力。提示:人民币贬值的影响。
【记忆口诀】本币升值更值钱,有利进口出口难。出境旅游数量增,国内旅游人数减。有利出国去留学,外来留学人员烦。外来企业成本高,出境投资成热点。
二、价格
1.影响价格的因素
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影响价格;宏观调控影响价格。
2.价格变动的影响
(1)对生活的影响:一般影响(价格与需求量成反比);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生活必需品需求弹性小,高档耐用品需求弹性大);消费者的需求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替代
品和互补品)。
(2)对生产的影响:调节产量;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三、消费
1. 消费的类型:从交易的方式来看,消费分为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租赁消费;从消费的目的来看,消费分为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享受资料消费。
2.影响消费的因素
(1)经济发展水平(2)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当前收入)(3)预期收入影响消费水平(未来收入)(4)收入差距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收入差距)(5)价格影响消费需求(6
)产品质量服务影响消费需求(7)人们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观念影响消费需求。
3.为什么要扩大消费需求
(1)对居民:扩大消费有利于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消费水平。
(2)对生产: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
①消费是生产的目的:生产出来的产品只有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过程才算最终完成。②消费是生产的动力: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③消费对生产具有导向作用: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④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3)对经济:扩大消费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就必须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拉动,优化需求结构。
(4)是坚持独立自主原则的必然要求。提示:只是针对扩大内需而言。
3.怎样扩大消费需求。
(1)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从根本上制约消费的增长,所以必须大力发展经济,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必须扩大就业,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努力增加居民收入。(3)未来收入预期影响消费。加大国家财政对民生的投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强未来收入预期。(4)收入差距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缩小收入差距,关注社会公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区域发展。(5)价格影响消费。加强国家宏观调控,控制和稳定物价。(6)人们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观念影响消费。树立正确消费心理,坚持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7)企业要生活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提高服务水平,诚信经营,满足消费者的消费需求。
提示:存在问题:居民收入差距扩大,整体消费能力不足,城乡差异较大,商品质量不佳,食品安全问题突出,居民幸福感不强,国家经济需提振等。
我最忽略的知识点:
【考题回放】
【例1】(2011〃安徽文综) 右图中的曲线反映的是某种商品在一定时期内的
价格走势。同期,该种商品的价格变动引起其需求量发生反方向变化。在其他条
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该种商品的互补商品需求量会有所增加 ②该种商品的互补商品需求量会有所减少 ③该种商品的替代商品需求量会有所减少 ④该种商品的替代商品需求量会有所增加
A .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思路与方法:价格变动对有特定关系商品需求变动的影响为:某种商品价格变动方向与人们对其互补商品需求量呈反向变动,与人们对其替代品需求量呈同向变动,而曲线反映的信息在于,某种商品随时间推移价格走低,故答案为A 。
图像分析类选择题以数学图像的方式呈现。由于图像比较直观地反映了经济数据之间的联系,成为近几年来高考经济生活试题的常考题型。特别是在考查汇率变化、相关商品价格变动、投资与收益等考点时经常使用该题型。解答这类试题,首先要定性,即明确图像呈现的是什么主题,然后是定量,弄清横轴(X )与纵轴(Y )之间的变化关系。其中,确定横轴(X )与纵轴(Y )之间量的变化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用坐标图理解价格成因及其影响:
答案:A
【例2】(2011〃北京文综) 近期,我国批准成立了一些消费金融公司,向个人和家庭提供消费贷款。消费贷款之所以有助于提高居民当前消费水平,是因其能
A .减轻社会不平等程度 B.促进宏观经济的稳定
C .增强人们当前支付能力 D.增加人们的预期收入
思路与方法:本题考查影响消费的因素这一知识点。贷款消费是“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的消费,一次性付款可能会超出一些买主的支付能力,而消费贷款能够弥补一次性付款这方面的缺陷,增强人们当前支付能力,刺激消费,C 说法符合题意。A 、B 、D 说法均与题意不符。
答案:C
【例3】材料一 近年来,我国汽车行业的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同时,国内汽车市场需求旺盛,我国汽车制造业和汽车服务贸易业的投资急剧扩张。2005年,我国取消汽车进口许可证和进口配额限制之后,汽车市场与国际汽车市场融为一体,国内市场的国际化使我国汽车生产企业面临严峻的挑战。目前,我国汽车特别是轿车的价格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每年的下降幅度达两成左右。
材料二 近年来,由于汽油价格持续走高,虽然普通汽车价格不断下降,但销售依然没能走出低谷。大排量汽车由于受消费税增加影响,价格不断上升,人们把眼光更多的投向小排量汽车和电动自行车上,从而带动了小排量汽车的生产热潮,特别是电动自行车的生产和销售更是异常火爆。
(1)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我国汽车价格不断下降的原因。
(2)为什么汽油价格的提高使得汽车销售遭遇尴尬?人们为什么把眼光更多的投向小排量汽车和电动自行车?
思路与方法:设问(1)主要考查影响价格的因素,以汽车价格这一具体情景为载体进行考查。由此引申开去,考查价格的变动也可以通过房价、菜价、肉价等不同情景设置具体情景。设问(2)考查价格变动的影响和正确消费观的知识。
答案:(1)①汽车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使生产成本下降。②汽车生产能力的增长开始超过需求的增长,供求关系发生变化。③外国进口汽车的增加,汽车厂商为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纷纷通过降价增强竞
争力。
(2)①汽油和汽车是互补商品,当汽油价格上升,不仅使汽油需求量减少,而且使汽车的需求量减少,所以汽车销售遭遇尴尬。②大排量汽车和电动自行车,小排量汽车互为替代品,当大排量汽车价格上升,小排量汽车和电动自行车的需求量就会增加。③对小排量汽车和电动自行车的消费符合“绿色消费”的要求。
常见问法集萃:
(1)运用影响消费因素的知识回答,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的原因。
(2)运用消费的有关知识,说明上述措施的合理性。
(3)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国家促进消费的依据。
(4)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分析说明价格变化的原因。
(5)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说明上述价格变化的影响。
(6)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企业(或国家) 如何应对上述价格的变动。
【预测与训练】
[考点预测]
山东考卷对本单元的考查都是考生熟悉的教材主干知识,题型主要是选择题。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货币的职能、货币和通货膨胀、汇率变化的判断、影响价格的因素、价格变动对生活和生产的影响等都是高频考点,但所考查的知识往往是多个知识点的关联,如2014年高考第24题考查价格调节生产、26题考查价格对生活的影响,但涉及到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市场配置资源、经济平稳运行等多个要素,这要求我们复习备考的时候要注意知识的整合。从试题呈现方式看,试题材料主要以图表或者图像的方式呈现,如25题、40题以图像或表格方式呈现。2015年高考备考中,立足于居民生活消费这一民生重点,围绕货币、价格、消费三个核心,深入理清知识脉络;情境材料涉及消费结构的转型,加快培育消费增长点,如促进养老家政消费健康发展,壮大信息消费,提升旅游休闲消费,推动绿色消费,稳定住房消费,扩大教育文化体育消费;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等,都值得关注。
[模拟训练]
一、选择题
1.2015年
1月5日,山东省社会保障卡一卡通就医模式成功后,新发的社会保障卡具有自助查询、就医结算、缴费和待遇领取、金融支付等基本功能。由此可见,社会保障一卡通
①是一种多功能电子支付卡 ②是金融机构开具的支付凭证
③能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 ④拓展了社会保障服务的内容
A .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近年来,随着养殖业的发展,玉米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玉米的价格持续上涨并超过小麦价格,这种价格倒挂使得北方农民种植小麦的意愿发生变化,不考虑其他因素,能正确反映这种变动传导效应的是
A. ①→③ B.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3.2014年11月11日的“光棍节”,阿里巴巴的在线交易销售额约93.4亿美元(约折合人民币590亿元),创下世界上最大的网上购物记录。与传统商务模式相比,电子商务对居民消费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下列传播路径正确的是
①居民收入增加 ②流通环节减少 ③消费观念转变 ④居民消费水平提高 ⑤流通成本降低 ⑥商品价格下降
A. ①—③—②—④ B.②—⑥—③—④ C.①—⑥—②—④ D.②—⑤—⑥—④
4. 在2014年10月2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指出:网购对快递等上下游行业都有很强的带动作用。消费是稳增长、调结构的重要动力。近三年,我国的消费率虽小幅回升,但与美国等发达
国家的消费率相比仍有很大差距。要推进消费扩大和升级,需要
①通过降低物流成本等方式,清除抑制消费的障碍,提升民众的消费意愿
②发挥政府在培育新业态、新产业、新消费热点中的主导作用
③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④加强市场监管,坚决打击假冒伪劣、坑蒙拐骗等欺诈行为,改善消费环境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二、非选择题
5. 图
1 图1
图
2
注:2010、2012、2014年,欧佩克石油日均产量分别为2951、3145、3615万桶。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试在图6中平行移动曲线A 或曲线B, 以表示图5对新能源汽车需求的影响(作图时请用 2B 铅笔画清楚) ,并分析图1与图2之间的内在联系。(7分)
(2)在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下降的情况下,有人认为,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已无多大经济价值。请简要评析这一观点。(8分)
6. 材料一 图 2010-2014中国网民规模(单位:万人)和互联网普及率
注:中国已成为全球网民数量最多的国家,互联网上市企业市值突破3.95万亿人民币,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京东等企业进入全球互联网公司十强。
⑴指出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3分)
⑵结合材料,运用消费的有关知识,简述网络购物发展的积极意义。(10分)
材料二 2015年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新兴产业和新兴业态是竞争高地。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国家设立400亿元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
经济发展新常态对电子商务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强移动互联网等信息化建设,放宽市场准入限制和门槛,鼓励社会资本投资运营移动网络;完善电子商务市场监管体系,完善相关技术标准和行业规范,打击网络售假、网络欺诈、侵犯用户隐私等违法违规行为;推进电子商务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加大扶持力度,为产业快速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维护消费者权益,拓展消费需求,扩大电子商务消费市场。
⑶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就经济新常态下电子商务的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10分)
专题一 生活与消费
1. A 2. C 3. D 4. D
5.(1)作图见右图。(2分)图1是图2的原因。(1分)供求影响价
格,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世界经济特别是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导致对
原油的需求减少;(2分)同期,欧佩克的石油供给量明显增加,进一步加
剧了原油的供求矛盾,导致原油价格下降。(2分)
(2)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下降,导致发展新能源汽车的相对成本上升;(2分)但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国家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要求;(2分)有利于我国降低对原油进口的对外依存度,维护我国的经济安全;(2分)由于全球原油资源的有限性和全球经济复苏的预期,国际原油价格存在反弹的可能性。(2分)
6.(1)我国网民规模持续增长,互联网普及率不断提高;(1分)网络市场发展迅猛,网络零售总额不断攀升,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持续增加;(1分)我国互联网产业规模不断扩大。(1分)
(2)网络购物有利于满足居民消费需求,提高消费水平;(2分)网络购物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2分)网络购物这一新消费热点的出现,能带动互联网产业和企业的发展;(2分)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和动力,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2分)互联网产业发展壮大,有利于扩大内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2分)
(3)①完善所有制结构,激发非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和创造力。鼓励社会资本投资运营移动网络,加强移动互联网等信息化建设;(2分)②完善市场规则,完善相关标准和规范,打击违法违规行为,规范市场秩序。(2分)③企业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技术进步,推进电子商务技术研发和产业化。(2分)④政府加强对电子商务产业、企业的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力度。(2分)⑤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的发展。维护消费者权益,拓展消费需求,扩大电子商务消费市场。(2分)⑥积极参与国际经济与合作,拓展国际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2分) (只要答出其中5点即可得满分)
专题一 生活与消费
【网络建构】
【考点梳理】
一、货币
1.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货币具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两项基本职能。此外货币还具有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职能。
2.纸币的发行规律
纸币的发行量既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而是要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商品数量×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计算题)
3.信用卡的优点和作用
信用卡可以集存款、取款、借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段,方便购物消费,给持卡人诸多便利。提示:使用信用卡的风险。
4. 人民币升值的利与弊
①利:人民币升值意味着人民币的地位提高,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提升,原材料进口依赖型厂商成本下降,国内企业对外投资能力增强,外债还本付息压力减轻,中国百姓的国际购买力增强。 ②弊:人民币升值不利于出口,不利于发展国内旅游业,不利于吸引外国留学生来中国留学,减少外商对中国的直接投资,增加国内旅游业压力。提示:人民币贬值的影响。
【记忆口诀】本币升值更值钱,有利进口出口难。出境旅游数量增,国内旅游人数减。有利出国去留学,外来留学人员烦。外来企业成本高,出境投资成热点。
二、价格
1.影响价格的因素
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影响价格;宏观调控影响价格。
2.价格变动的影响
(1)对生活的影响:一般影响(价格与需求量成反比);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生活必需品需求弹性小,高档耐用品需求弹性大);消费者的需求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替代
品和互补品)。
(2)对生产的影响:调节产量;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三、消费
1. 消费的类型:从交易的方式来看,消费分为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租赁消费;从消费的目的来看,消费分为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享受资料消费。
2.影响消费的因素
(1)经济发展水平(2)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当前收入)(3)预期收入影响消费水平(未来收入)(4)收入差距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收入差距)(5)价格影响消费需求(6
)产品质量服务影响消费需求(7)人们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观念影响消费需求。
3.为什么要扩大消费需求
(1)对居民:扩大消费有利于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消费水平。
(2)对生产: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
①消费是生产的目的:生产出来的产品只有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过程才算最终完成。②消费是生产的动力: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③消费对生产具有导向作用: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④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3)对经济:扩大消费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就必须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拉动,优化需求结构。
(4)是坚持独立自主原则的必然要求。提示:只是针对扩大内需而言。
3.怎样扩大消费需求。
(1)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从根本上制约消费的增长,所以必须大力发展经济,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必须扩大就业,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努力增加居民收入。(3)未来收入预期影响消费。加大国家财政对民生的投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强未来收入预期。(4)收入差距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缩小收入差距,关注社会公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区域发展。(5)价格影响消费。加强国家宏观调控,控制和稳定物价。(6)人们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观念影响消费。树立正确消费心理,坚持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7)企业要生活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提高服务水平,诚信经营,满足消费者的消费需求。
提示:存在问题:居民收入差距扩大,整体消费能力不足,城乡差异较大,商品质量不佳,食品安全问题突出,居民幸福感不强,国家经济需提振等。
我最忽略的知识点:
【考题回放】
【例1】(2011〃安徽文综) 右图中的曲线反映的是某种商品在一定时期内的
价格走势。同期,该种商品的价格变动引起其需求量发生反方向变化。在其他条
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该种商品的互补商品需求量会有所增加 ②该种商品的互补商品需求量会有所减少 ③该种商品的替代商品需求量会有所减少 ④该种商品的替代商品需求量会有所增加
A .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思路与方法:价格变动对有特定关系商品需求变动的影响为:某种商品价格变动方向与人们对其互补商品需求量呈反向变动,与人们对其替代品需求量呈同向变动,而曲线反映的信息在于,某种商品随时间推移价格走低,故答案为A 。
图像分析类选择题以数学图像的方式呈现。由于图像比较直观地反映了经济数据之间的联系,成为近几年来高考经济生活试题的常考题型。特别是在考查汇率变化、相关商品价格变动、投资与收益等考点时经常使用该题型。解答这类试题,首先要定性,即明确图像呈现的是什么主题,然后是定量,弄清横轴(X )与纵轴(Y )之间的变化关系。其中,确定横轴(X )与纵轴(Y )之间量的变化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用坐标图理解价格成因及其影响:
答案:A
【例2】(2011〃北京文综) 近期,我国批准成立了一些消费金融公司,向个人和家庭提供消费贷款。消费贷款之所以有助于提高居民当前消费水平,是因其能
A .减轻社会不平等程度 B.促进宏观经济的稳定
C .增强人们当前支付能力 D.增加人们的预期收入
思路与方法:本题考查影响消费的因素这一知识点。贷款消费是“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的消费,一次性付款可能会超出一些买主的支付能力,而消费贷款能够弥补一次性付款这方面的缺陷,增强人们当前支付能力,刺激消费,C 说法符合题意。A 、B 、D 说法均与题意不符。
答案:C
【例3】材料一 近年来,我国汽车行业的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同时,国内汽车市场需求旺盛,我国汽车制造业和汽车服务贸易业的投资急剧扩张。2005年,我国取消汽车进口许可证和进口配额限制之后,汽车市场与国际汽车市场融为一体,国内市场的国际化使我国汽车生产企业面临严峻的挑战。目前,我国汽车特别是轿车的价格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每年的下降幅度达两成左右。
材料二 近年来,由于汽油价格持续走高,虽然普通汽车价格不断下降,但销售依然没能走出低谷。大排量汽车由于受消费税增加影响,价格不断上升,人们把眼光更多的投向小排量汽车和电动自行车上,从而带动了小排量汽车的生产热潮,特别是电动自行车的生产和销售更是异常火爆。
(1)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我国汽车价格不断下降的原因。
(2)为什么汽油价格的提高使得汽车销售遭遇尴尬?人们为什么把眼光更多的投向小排量汽车和电动自行车?
思路与方法:设问(1)主要考查影响价格的因素,以汽车价格这一具体情景为载体进行考查。由此引申开去,考查价格的变动也可以通过房价、菜价、肉价等不同情景设置具体情景。设问(2)考查价格变动的影响和正确消费观的知识。
答案:(1)①汽车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使生产成本下降。②汽车生产能力的增长开始超过需求的增长,供求关系发生变化。③外国进口汽车的增加,汽车厂商为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纷纷通过降价增强竞
争力。
(2)①汽油和汽车是互补商品,当汽油价格上升,不仅使汽油需求量减少,而且使汽车的需求量减少,所以汽车销售遭遇尴尬。②大排量汽车和电动自行车,小排量汽车互为替代品,当大排量汽车价格上升,小排量汽车和电动自行车的需求量就会增加。③对小排量汽车和电动自行车的消费符合“绿色消费”的要求。
常见问法集萃:
(1)运用影响消费因素的知识回答,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的原因。
(2)运用消费的有关知识,说明上述措施的合理性。
(3)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国家促进消费的依据。
(4)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分析说明价格变化的原因。
(5)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说明上述价格变化的影响。
(6)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企业(或国家) 如何应对上述价格的变动。
【预测与训练】
[考点预测]
山东考卷对本单元的考查都是考生熟悉的教材主干知识,题型主要是选择题。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货币的职能、货币和通货膨胀、汇率变化的判断、影响价格的因素、价格变动对生活和生产的影响等都是高频考点,但所考查的知识往往是多个知识点的关联,如2014年高考第24题考查价格调节生产、26题考查价格对生活的影响,但涉及到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市场配置资源、经济平稳运行等多个要素,这要求我们复习备考的时候要注意知识的整合。从试题呈现方式看,试题材料主要以图表或者图像的方式呈现,如25题、40题以图像或表格方式呈现。2015年高考备考中,立足于居民生活消费这一民生重点,围绕货币、价格、消费三个核心,深入理清知识脉络;情境材料涉及消费结构的转型,加快培育消费增长点,如促进养老家政消费健康发展,壮大信息消费,提升旅游休闲消费,推动绿色消费,稳定住房消费,扩大教育文化体育消费;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等,都值得关注。
[模拟训练]
一、选择题
1.2015年
1月5日,山东省社会保障卡一卡通就医模式成功后,新发的社会保障卡具有自助查询、就医结算、缴费和待遇领取、金融支付等基本功能。由此可见,社会保障一卡通
①是一种多功能电子支付卡 ②是金融机构开具的支付凭证
③能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 ④拓展了社会保障服务的内容
A .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近年来,随着养殖业的发展,玉米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玉米的价格持续上涨并超过小麦价格,这种价格倒挂使得北方农民种植小麦的意愿发生变化,不考虑其他因素,能正确反映这种变动传导效应的是
A. ①→③ B.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3.2014年11月11日的“光棍节”,阿里巴巴的在线交易销售额约93.4亿美元(约折合人民币590亿元),创下世界上最大的网上购物记录。与传统商务模式相比,电子商务对居民消费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下列传播路径正确的是
①居民收入增加 ②流通环节减少 ③消费观念转变 ④居民消费水平提高 ⑤流通成本降低 ⑥商品价格下降
A. ①—③—②—④ B.②—⑥—③—④ C.①—⑥—②—④ D.②—⑤—⑥—④
4. 在2014年10月2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指出:网购对快递等上下游行业都有很强的带动作用。消费是稳增长、调结构的重要动力。近三年,我国的消费率虽小幅回升,但与美国等发达
国家的消费率相比仍有很大差距。要推进消费扩大和升级,需要
①通过降低物流成本等方式,清除抑制消费的障碍,提升民众的消费意愿
②发挥政府在培育新业态、新产业、新消费热点中的主导作用
③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④加强市场监管,坚决打击假冒伪劣、坑蒙拐骗等欺诈行为,改善消费环境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二、非选择题
5. 图
1 图1
图
2
注:2010、2012、2014年,欧佩克石油日均产量分别为2951、3145、3615万桶。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试在图6中平行移动曲线A 或曲线B, 以表示图5对新能源汽车需求的影响(作图时请用 2B 铅笔画清楚) ,并分析图1与图2之间的内在联系。(7分)
(2)在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下降的情况下,有人认为,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已无多大经济价值。请简要评析这一观点。(8分)
6. 材料一 图 2010-2014中国网民规模(单位:万人)和互联网普及率
注:中国已成为全球网民数量最多的国家,互联网上市企业市值突破3.95万亿人民币,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京东等企业进入全球互联网公司十强。
⑴指出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3分)
⑵结合材料,运用消费的有关知识,简述网络购物发展的积极意义。(10分)
材料二 2015年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新兴产业和新兴业态是竞争高地。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国家设立400亿元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
经济发展新常态对电子商务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强移动互联网等信息化建设,放宽市场准入限制和门槛,鼓励社会资本投资运营移动网络;完善电子商务市场监管体系,完善相关技术标准和行业规范,打击网络售假、网络欺诈、侵犯用户隐私等违法违规行为;推进电子商务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加大扶持力度,为产业快速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维护消费者权益,拓展消费需求,扩大电子商务消费市场。
⑶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就经济新常态下电子商务的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10分)
专题一 生活与消费
1. A 2. C 3. D 4. D
5.(1)作图见右图。(2分)图1是图2的原因。(1分)供求影响价
格,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世界经济特别是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导致对
原油的需求减少;(2分)同期,欧佩克的石油供给量明显增加,进一步加
剧了原油的供求矛盾,导致原油价格下降。(2分)
(2)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下降,导致发展新能源汽车的相对成本上升;(2分)但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国家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要求;(2分)有利于我国降低对原油进口的对外依存度,维护我国的经济安全;(2分)由于全球原油资源的有限性和全球经济复苏的预期,国际原油价格存在反弹的可能性。(2分)
6.(1)我国网民规模持续增长,互联网普及率不断提高;(1分)网络市场发展迅猛,网络零售总额不断攀升,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持续增加;(1分)我国互联网产业规模不断扩大。(1分)
(2)网络购物有利于满足居民消费需求,提高消费水平;(2分)网络购物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2分)网络购物这一新消费热点的出现,能带动互联网产业和企业的发展;(2分)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和动力,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2分)互联网产业发展壮大,有利于扩大内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2分)
(3)①完善所有制结构,激发非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和创造力。鼓励社会资本投资运营移动网络,加强移动互联网等信息化建设;(2分)②完善市场规则,完善相关标准和规范,打击违法违规行为,规范市场秩序。(2分)③企业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技术进步,推进电子商务技术研发和产业化。(2分)④政府加强对电子商务产业、企业的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力度。(2分)⑤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的发展。维护消费者权益,拓展消费需求,扩大电子商务消费市场。(2分)⑥积极参与国际经济与合作,拓展国际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2分) (只要答出其中5点即可得满分)